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第1篇

一、化学实验课是绝不能被忽略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丁肇中先生在他的一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谈到,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正是因为缺少这种格物致知的实验精神,许多学生在真正面对科学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的时候,常常显得不知所措。众所周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化学实验课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在化学学习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动手、亲身实践的实验精神,让每位学生清楚地明白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多带学生进行化学实验,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走向实践,在实验中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化学的无穷奥秘与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爱上化学,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收获,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什么是格物致知,在动手动脑中培养每位学生的实验精神。我想这一点,无论是对化学学习还是其他需要进行科学探究的学科,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化学实验课应走入学生生活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创新的平台。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合理布置研究性课题,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化学家庭小实验,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例如,鸡蛋壳和食醋的反应及生成物二氧化碳的检验、清洗餐具、自制简易净水器、自制汽水、制作“叶脉书签”等等。这些家庭小实验都与化学知识联系紧密,能够走入学生生活,化学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这些家庭小实验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把家庭小实验作为作业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家中准备材料,独立完成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进行定期检查,还可以在一段学习时间后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及家庭小实验,这样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开阔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观察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能起到巩固作用。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紧密相关,进而增强我们对科学的热爱。

三、化学实验课的内容要丰富多彩

化学实验课是一个全新的课堂,与以往的课本教学不同,他注重的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室的每一节课都应该更加充实、丰富、精彩。教师在讲解完实验操作与实验要求后,让学生自主进行试验,并让学生记录下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在完成实验后进行小组交流,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还可以对每组学生的实验进行评比,拓展延伸一些课外小实验传授给大家。在实验结束后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做些练习,或者留些时间给学生,谈谈这节实验课中自己的收获、反思与评价,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总之,化学实验课应该变得活泼、轻松、有乐趣。在快乐中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第2篇

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是“有思想”,就是你对周遭世界有“想法”。现在有很多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偏见,认为议论文就是现代的八股文,不想写,也觉得没内容可写。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写,对议论文的写作毫无兴趣,这是当前困扰议论文写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我认为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学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而议论文教学有时就像是解方程一样,难免会枯燥无味。因此,议论教学应改变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

一、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组织好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步骤、学生的情绪调动及如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实现。因此,教师在写好教案的同时应不时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哪?如何教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学生,会喜欢教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呢?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特点,让学生在探索中接受知识,也能让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并及时补充修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单一枯燥的议论文教学过程。

浓厚的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先导,只有当学生乐于探求知识了,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知识的海洋里,才会集中注意力学习。因为有了共同的兴趣,学生才有了交流的朋友,一起玩,共同的兴趣越多,话题越多,越是讲不完,越讲就兴趣越浓,交谈对象也越多,形成良性循环。议论文写作教学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我想,那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没有把握他们流行的话题,自然激不起他们表达的兴趣。就好像同样是写一件事,如果把话题定为“道德”之类,相信学生会不想理睬,但如果我们设计的话题是“近日艳照门事件的主角纷纷发表自己的言论,你如何评价他们各自的说法”,相信学生肯定会滔滔不绝,畅所欲言。所以,语文老师要尽力做到关注他们的兴趣所在,多留意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是什么事情,在写作教学中多运用这些素材和话题,从而提高他们表达的兴趣。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议论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对比辩证思维的培养,因此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讨论交流,主动地发现问题,表达感受。但是,议论文难教,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学更是难中之难。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发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在课堂和课外让学生主动地查找资料,交流讨论,发表看法,让学生主动地接触知识,掌握知识。议论文教学,和数学教学有些相似,讲授议论文,就像是一个解题的过程。我们可以把数学的解题方式引进议论文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利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分析文章结构。而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步骤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听。如教“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时,我们可以先课前抛几个问题给学生,如什么是格物致知?通过对作者的了解谈谈自身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看法,用数学解题的方法把这篇文章“解”一下等。让学生在课前充分查找资料,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让学生像做数学题那样,分步骤地找出文章论点、论证、论据、并把各自的讨论结果对比一下,查缺补漏,然后让教师对这些进行评价总结。这样,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而且是用数学方法去解语文难题,充满挑战性,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注意课堂与生活的联动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第3篇

为了强化学校教研活动氛围,提高课堂授课水平,我们昨天借语文教研日,对初四讲课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老师针对初四毕业班课堂教学的实效与常效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研讨气氛非常热烈,主要针对如下问题作了集中讨论。

一、毕业班的语文教学更要注重实效性

怎样在有限的 45分钟内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这不只是任课教师的严谨、认真的授课态度问题,更要在课前对授课的内容千锤百炼,精讲精练,前后联系,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燃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于议论这种文体,我们初四语文教师应该怎样上得更好?

本次上课匡老师讲了小说《孤独之旅》,,董和苏老师教的是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其他教师分别上的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虽然现在的课堂强调淡化文体,但中考阅读题仍是按文体分类,不同文体的文章,做题的思路答题的术语要求也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议论文,在教学此类文体时,老师们一致商定,由议论文知识入手,条理清晰的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以科学严谨的语言,教会学生树立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信服自己的观点。议论文本就是以理服人,以理性的授课思路教会学生读议论文,这样哟扑实效也有常效。

三、针对本单元有争议的几个知识点。老师们在经过激烈争论后,达成了思路的共识。

本次听课,老师们提出了两个有争议的问题: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种》的论点究竟是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意见倾向。匡、董老师认为题目就是论点,徐、韩老师认为题目只是个引子,引出论题——人的创造性思维主要的要素。张、范、苏老师认为最后一段的结论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各位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论据证明自己所持论点是有道理的。但最后终因为各有道理,谁也没能说服对方,最终一致形成这样的教学思路。按自己的观点讲课,但把其他的两种意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心中有数,不迷信老师和权威,真正把“事物正确答案不只是一个”运用到生活中去。

2、是《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还是“不失本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第4篇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由易到难,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应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

例如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时,可根据诵读的深入,依次设计下列问题:

1.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出自什么地方,今天我们叫它什么?

2.作者讲话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3.中国学生学理科有怎样的倾向,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结果,有什么影响?

4.作者认为该如何学习?

5.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

6.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这样来设计由易到难,又有梯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问题逐渐深入,使学生的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不断加强,更能诱发战胜困难的豪情,使学习情绪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从而克服表面轰轰烈烈的低效阅读倾向。

二、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针对不同的文本,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写出最想了解的或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小组长收齐整理后交给老师,老师再确定讲的重点或共同探讨的话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讲,老师当学生。还可以编课本剧。也可以分组学习再汇报。也可以开答辩会。

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角时,这种自主的权利和被激发的成为课堂教学的激情,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就可以打打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落实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

(1)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要熟练地把握问题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

(2)思想情感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和感受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

(3)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阅读作用很大。老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感受阶段

《课标》在阅读教育所倡导的取向是“感受性阅读”,即“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与文本之见的对话”,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感受文本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整体感知力的培养。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诵读,从大处、整体入手,抓关键,重玩味。

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析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本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合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老师在教学中要以品语言、品人物、品环境、品情感入手,知人论世,更好地把握分析与综合。

三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对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老师还可以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3.批判阶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第5篇

就论据种类而言,一般分为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就是列举确凿、充分的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这种方法有时也叫摆事实或例证法。比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在提出观点“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后,先后列举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的发明以及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机的发明两个例子加以证明。再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先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再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观察,而是积极地探测”。《不求甚解》一文也列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说明“观其大略”比“务于精熟”高明。

道理论证就是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尽人皆知的常理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理、科学原理等来证明论点。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常与举例论证结合使用。这种方法有时也叫讲道理、引用论证或引证法。比如《不求甚解》的第八段,紧接上一段的意思,引用陆象山的语录,说明不要因小失大,与“不求甚解”的意思相似。要补充说明的是,举例和引用之后,一般都要进行解说,根据自己所提出的论点去“定向”分析,这也是道理论证。这样的定向分析能使文章获得强大的逻辑力量。比如《不求甚解》一文的第二段到第四段,就是对《五柳先生传》中的一句话展开解说性分析,从而充分证明“读书要不求甚解”的观点。

就修辞运用而言,常见的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排比论证。

对比论证就是拿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照、比较中证明论点。正反对比,是非明确,优劣立现,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说理更加全面充分。比如《谈读书》一文的开头部分,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目的,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文章的最后一个层次,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人的缺陷。

比喻论证是借助显浅的或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方来证明论点。这是一种形象化的说理方法,一方面使深奥的道理通俗易懂,使抽象的事理形象生动,让人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行文的板滞和枯燥。比如《谈读书》一文,用“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用“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来说明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排比论证就是用排比句式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例如《谈读书》一文中就有两处排比论证:“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和“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样的论述全面周到,说理十分显豁,语言精辟,读起来富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第6篇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

1、图片导入。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篇章都可以用图片导入,如《故宫博物馆》《桥》《华南虎》《海燕》等等,由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寻找罗布泊的具置导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由“马”字的转变导入《马》。

2、音乐、视频导入。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新课时,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可一下子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如:由铿锵有力的腰鼓导入《安塞腰鼓》,由优美的孔雀舞蹈导入《观舞记》,由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导入《观潮》,由婀娜多姿的莲花导入《爱莲说》,由鲁迅先生的故居视频导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壶口瀑布的波澜壮阔视频导入《黄河颂》,由田忌赛马的视频导入《田忌赛马》导入《马说》,由夸父逐日的视频导入《夸父逐日》等。

3、悬念导入。巧设悬念,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极容易激扬起他们急于探究的情绪,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把他们那颗刨根问底的心给套住了似的,这样的导语导入,势必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奇妙效果。教学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岛湖》时,我一开始就问学生:“罗布泊是怎样由美丽的仙湖沦为荒漠的?今日的罗布泊与昔日的罗布泊各是一番怎样的景像?”并以此为出发点,再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去想想:酿成了她今日如此狼狈残败面目的悲剧,那谁又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荒凉的罗布泊吹起悲恸的哀歌吗?这一系列问题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疑团,促发学生们不得不带着神奇的悬念,进入到自主探究的思考之中去刨根问底,深究之中一定会有许多神奇的发现和全新的感受。

4、辩论导入。学习《两小儿辨日》、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敬业与乐业》时都可以采用辩论导入。可根据学生们自己的组合分成正反两方,进行探究,引发争辩,让课堂变成学生们争辩真理的舞台,学生们引据索典,查阅资料,作好充分准备,一场拉锯式的辨论赛在唇枪舌战中剧烈地进行着,并且学生们的热情和气氛都很高。这样做,效果很好,学生们都很投入,我一边聆听一边根据学生们讨论的分歧,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相机启发,把课堂教学推向了一个又一个跌宕多姿,此起彼伏的。

二.课堂教学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导入语言要彰显思想内涵。通过教师的导入语,使学生接受不同程度的思想教育和或多或少的启迪感悟。如《范进中举》的教学中,笔者的导入语设计为:“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头悬梁,锥刺股’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叫苏秦,苏秦是一个说客,开始的时候去游说秦王,没有被重用,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嫂子见了侮辱他、耻笑他,妻子不给他做饭,苏秦这才发愤读书,悬梁刺股,终于游说赵王成功,挂六国印而衣锦还乡。这一次,嫂子爬着去见他,苏秦很奇怪,问嫂子何故。嫂子回答:‘为叔叔的位尊而多金’”。故事讲完后,我叫学生猜这节课要讲什么课文,学生马上回答出是讲《范进中举》。我马上接过话说:“对,在这篇节选小说里,范进是前恭后倨,而他的老丈人胡屠户是前倨后恭,两个人产生不同情况下的强烈对比,因为什么?就是因为苏秦嫂子所说的‘位尊而多金’。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这样的导语,对学生就有了思想上的教育作用。

其次,教师的导入中要注意包蕴一定的文化含量。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更要如此。笔者在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这样设计导语:在古典诗词中,写风的句子不少。比如写东风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写西风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句子;写南风的“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是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句子;写北风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句子。这样的导语,能起到良好的熏陶和示范作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北方花鸟画;传统;继承与发展;一般规律;特殊规律

综观画史,花鸟画自蒙昧形成,发展至今,不同的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特点、风格,具有不同的精神内涵。唐人将花鸟独立成科以后,经历了五代的徐、黄分野,为宋人院画的格物精微和文人写意画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元人赵孟冷\为代表的画家反对“近世”的“精谨”画风和“游戏”态度,提出了“复古”主张,名为“复古”,实为借古开今,形成元代文人画的“逸格”追求;至明清花鸟画坛,工写多元,写意繁盛;晚清至今,花鸟画又在“海上”、“岭南”等诸多画派不断对西方绘画吸收借鉴中,实现了花鸟画向现代的转型。

近些年,北方地区出现了以高卉民先生为代表的北方花鸟画派,正是在继承中国花鸟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专门以北方山花野卉、走兽禽鸟为题材,表现北方自然之生生不息,北方人民之乐观向上精神。开辟了中国花鸟画新的表现领域,在中国画坛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通过对这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研究认为,北方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遵循花鸟画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也形成了北方花鸟这一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特殊规律。对这些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将有助于北方花鸟画的学习继承和发展创新。

一.当前北方花鸟画对中国花鸟画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一)高卉民先生花鸟画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高卉民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因为先生能在研究、继承中国画数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深入北方自然,挖掘内蕴之大美,结合时代精神,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结构、绘画风格、美学思想和精神内涵。

现代花鸟画家中,公认成就最高的四位画家是: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他们的花鸟画,立足于民族文化的传统精神,结合时代,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大胆革新,有所大成。他们的画有继承,有创新,故能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水平。高先生初学花鸟时选择了齐白石、吴昌硕、和潘天寿三位大师作为学习的开始,在很早的时候就对传统文化精神有了很好的把握。先生授课时曾说:“用笔最好的是吴昌硕,将绘画与生活联系最好的是齐白石,对绘画理法研究最深的是潘天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对三位大师的深入研究。美院深造,名家亲授,尤其受潘天寿弟子张立辰教授的指导,对先生的影响至深。

读高先生文,知先生“重独诣、重原创、重传统、重规律、重理性、重哲思、重时代、重精神、重内蕴、重自然、重感受、重情趣、重笔墨、重道法、重抒写、重构成、重形式、重格调,这一切都是为有意境……”①之艺术追求,高先生强调“抒写”“笔墨”等传统表技法表现因素,注重作品的“哲思”“内蕴”“格调”“情趣”“意境”等传统文化内涵。品高先生画,见传统笔墨程式中发展变化而来的新笔墨结构,皆受北方自然山花野卉纵横离乱之蒙养,作品中表现出风格独特的北方自然韵律之美。先生常画北方秋冬二季,冻枝雪条、疾风劲草,落寞萧索中蕴藏着蓄芳待发的无限生机,承继传统而独创家风。

(二)当代北方花鸟画派画家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当代北方花鸟画自高卉民先生开宗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群体中,如:卢禹舜、吴冰、关玉良、姚瑞江等。他们自觉形成了一支专门以北方高寒地区的植物、动物作为创作题材的艺术团体,组成了当代北方花鸟画派。

在画派中,已经取得较大成就的中、青年实力派画家,已经形成了或工或写、或刚或柔、或彩或墨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语言。不同的生活、学习经历,决定了这些画家不同的修养、性格、气质等个性精神,这种个性精神外化为艺术表现的不同追求和风格。如:在画家卢禹舜先的花鸟画,我们可以领略到传统的意象造型和扎实的笔墨功力,而作品不再受传统花鸟画原大取象的限制,取而代之的是近似于其山水清音的空蒙、幽远和现代绘画的装饰美感;在画家吴冰的作品中,以工笔画风,全景式构图营造出北方旷野宏阔、缥缈的意境……

北方花鸟画派的许多画家发扬了高卉民先生的探索精神,在高先生的影响下,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北方自然和北方生活。在继承传统技法、理念、民族绘画的写意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北方花鸟画新的表现语言,为北方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我们研究北方花鸟画的继承与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北方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要遵循花鸟画继承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北方花鸟画要继承传统,首先要深入研究传统,习画读书,技道双修。

优秀的花鸟画,技法精通熟练,蕴涵绘画理法、意境、旨趣、精神,格调高雅。对于传统技法的继承,要针对不同的需要,以不同的方法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提升。这是因为,中国花鸟画无论工、写、彩、墨,都有着较为高超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大量的临摹,可以较快地得到技巧上的提高。临摹,又不可泥古不化,先对临、背临,而后意临,意临方能活学活用,精研技法,而后法为我用,师古而能开今。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学习传统,还要注重精研画理、画法、画道。要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研究画史画论,结合临摹和创作实践,经常进行思考和总结,不断提升对优秀的传统绘画作品中的理法、意境、旨趣、精神、格调等内涵的认识和见解。读书、品画、习画需常悟画法、画理、画道、画的精神内涵,还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二)北方花鸟画要发展创新,就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体悟生活,师法造化,中得心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画家要懂得人情物理。儒家思想认为:“致知必先格物”。唐代画家张b答毕宏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为师”已成为历代画家常常论及的观点。当通过一定时间的画技练习和画道的体悟,要想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就要进一步到大自然中去,体悟自然,格物致知。更要对生活投以极大热爱和观注,对时代精神有独到的领会和感悟。

艺术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各自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品德修养,性格气质和不同的表现技能,这一切共同构成艺术家的个性差异。这些个性差异使他们在面对丰富多彩的自然之时,能感悟出不同的意境、旨趣,并以不同的笔墨结构、艺术语言加以表现,形成不同的画风。例如古代画家和现代画家的风格不同,现代画家之间的风格也不同。同是大写意,石涛别于,齐白石别于潘天寿。北方花鸟画家若能经常深入北方大自然,感悟它蕴涵的无限生机,也自然会进一步挖掘出不同的韵律美感和精神内涵,结合时代精神,形成独具个性的新画风。

(三)北方花鸟画要发展创新,就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古今中西,兼收并畜。

潘天寿先生曾指出,绘事为学术,学术就不应有所偏见,不能学某家某派就先入为主,执此而排它。从花鸟画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花鸟画的发展在任何时期都有对前代的继承和学习,同时在很多时候,都曾经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如唐代,西域“凹突法”的传入;晚清,海派对西画色彩的吸收;现代,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花鸟画,立足于民族艺术精神的基础之上,对外来文化有较好的借鉴吸收,成为如今的画坛典范,徐悲鸿、林风眠等人的中西合壁风格的形成影响至今。

在当代的中国花鸟画中更能找到成功吸收现代构成因素的绘画作品。如,潘公恺先生花鸟画的装饰风格,高卉民先生的花鸟画,以传统的笔墨造型手段,融入现代构成理念、因素,卢禹舜先生的花鸟画,更追求现代装饰美感……因而,对待传统我们要深入研究,在把握住本民族文化艺术的传统精神,在此基础之上,对待外来文化亦可有选择性地吸收,从而丰富完善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北方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亦然。

三.北方花鸟画的继承与发展要遵循北方花鸟画继承和发展的特殊规律

北方花鸟画植根于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在特定的北方自然和人文环境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北方花鸟画继承和发展的特殊的规律。

(一)当代北方花鸟画,要继承和发扬当前北方花鸟画对北方自然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北方自然,少有前人经常表现的名花异卉,却多有内蕴着北方精神之大美的山花野卉、走兽虫鸟、冻枝雪条、残荷枯草。北方地域的特定自然环境,造就了北方人的性格和气质,蕴育了北方人的独特精神。北方自然环境的四季多变,形成了北方人超强的适应能力;北方洪荒的雄浑博大造就了北方人的宽广胸怀。北方人热情勇敢、粗犷豪放、乐观向上。北方人在这片土地上长期生存,形成的北方人文精神与北方自然精神之间的产生“天人合一”的相似与和谐。

北方的自然蕴育着北方精神,北方的精神鼓着北方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北方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北方精神,才会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产生真挚的感情,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她,歌讼她,赞美她!高卉民先生和北方花鸟画派的所有画家们,都是对北方土地充满无限深情的北方人。他们的花鸟画是正是这种北方精神的艺术升华。因而,北方花鸟画要继续发扬这种北方自然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北方花鸟画,要在继承传统意象造型理念和笔墨程式基础上,注意对北方自然所蕴含的独特韵律之美深入挖掘,发展适合北方题材的笔墨结构和艺术语言。

北方花鸟画表现的领域,在高先生开宗以前,前人极少涉足,甚至有很多题材从未有人表现过,因而没有现成的笔墨程式可以学习继承。高先生深刻把握传统的意象造型理念,从传统的梅、兰、竹、菊“四君”入手,学习绘画理法,训练笔墨技巧,在此基础之上,深入研究北方地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体会北方山花野卉穿插攀附之节奏韵律,四季荣枯之气象变更,阴、晴、雨、雪、雾之万千姿态,从传统的笔墨程式中变化出适合表现这些物象的笔墨结构,创造传出不同于前人的新意象、意境,表现出北方地域的特有精神与美感。

作为北方花鸟画的研究者,要继承高先生的这种研究方法,从现有的传统中认真学习研究,总结出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笔墨结构,再深入到北自然中,在北方自然的启发下进一步研究新的笔墨结构,拓展新的艺术表现语言,实现北方花鸟对传统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

(三)北方花鸟画家,要继承高先生和北方花鸟画派画家们的开创、进取精神,这是北方地域文化之精神,北方花鸟之精神。

如前所述,画家要有技术上、文化上的修养,要对要对生活有深刻的感悟,更要有勇于开创的精神。这是北方花鸟画所强调的一种精神。高先生云:“连林人不觉,独木众乃奇,众能不如独旨。”②笔者认为,表现北方题材,最好能选择前人不曾表现的内容,即便是别人常表现的题材,也要尽量从不同于前人的视角,不同于他人的方法加以表现。同时,进行创作时,要更多地关注当前时代精神,北方地域的文化精神,如此,方能不落前人窠臼。

“笔墨焉能不随时代”③“艺术的重复等于零”。北方花鸟画家对传统深入研究以后,对于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的创新,应当是积极主动的。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北方花鸟画若要在新的时代不断发展,需要北方花鸟画家们继承北方地域文化精神,北方花鸟精神,在吸收传统精华基础之上,不断开拓进取,才会使北方花鸟这一领域取得新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12

[2]高卉民《写意花鸟技法画例》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2.1

[3]高卉民《梅兰竹菊技法画例》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2.1

[4]高卉民《卉民画集》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3

[5]高卉民《北方花鸟画研究作品集》2007.12

注释

① 选自《卉民画集》,《画风自述》一文

② 选自高卉民《写意花鸟技法画例》

③ 选自《卉民画集》,《画风自述》一文

作者简介:

贺光强(1979.7-),男,山东德州人,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北方花鸟画研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第8篇

老师们: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在教师生涯中,没当过班主任是有缺憾的,也是不完美的。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心理压力大,但苦中有乐,苦中有甜。在学生记忆中最值得怀念、最钦佩的老师应该是班主任,希望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做学生工作时,“爱”字当头,严而有度,不忘“勤、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同时,要求各班主任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胜任班主任工作,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

思考出智慧,实践出真知。班主任工作是件十分有意义且十分辛苦的事,只有掌握其工作规律后,才能做得更加科学一点、从容一点,我这里提出十要十忌,供大家工作中参考。

一、班主任要静下心来教书,以渊博的知识建立自已在学生中的威信,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切忌浮燥。

一个班主任,能不能深受学生爱戴、喜欢,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而要受到学生的爱戴,关键在于你的学识,你学识渊博,学生会打心里敬重你、钦佩你,你说话才能有威信,学生才能跟着你走,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风形成后,才能产生一种磨不推自转的内驱力、原动力,这个班你就好代了。

如果班主任自己不能静下心来教书,你的浮躁必然使学生们对你产生看法,会给你悄悄的起绰号,打心里不服你,学生心不悦,好学风怎能建立?好学风建不起来,班里的成绩怎能提升?

二、班主任要潜下心来育人,以高尚的品格建立在学生中的感召力,切忌空谈。

如今的学生接受的是多媒体的教育,社会干扰因素也很大,如果班主任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空谈,并不身体力行,你在学生中就没有感召力,即说话没人听。

班主任只有潜下心来,和学生以心换心,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并以自己的高尚品格辉映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真正感到班主任的无私与大爱,学生才能下决心跟定你,你才能一呼百应,把班级的工作做好,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说实话、办实事,切忌空谈。

三、班主任要学会润物无声,点点滴滴做工作,潜移默化收效果,切忌暴躁脾气。

班级工作要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一次班会一个主题,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使学生从勇到智,从智到仁,格物致知,造化品行。

少数班主任平时不管,班里一出现问题便大发雷霆,狠狠地教训学生,过后又撒手不管,这样的人肯定代不好班,学生也跟着班主任的性格,一遇不顺心的事就吵嘴、打架,班风怎能够好呢?

四、班主任要从生命意义的高度上学会尊重学生人格,对所代学生一视同仁,给予后进生足够的关注和关怀,切忌偏心。

一娘生九子,九子不一样,更何况一个班的学生呢?班主任只有做到一视同仁,学会尊重生命,学会关注人生,学会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给学生改正缺点留有足够的余地,不讽刺挖苦学生,学生才觉得你可亲可敬。(班主任 banzhuren.cn)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是,每个学生都不愿犯错误,犯错误就觉得对不住班主任,积极主动学习,维护班集体荣誉,自觉遵守班级纪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如果能达到这一境界,你工作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五、班主任要学会培养班干部,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切忌不信任学生。

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体,只有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班级工作才能生动活泼、虎虎生威,才能创造优秀的班集体。

班主任不可能一天24小时跟着学生,要学会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因此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意识、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和处事能力,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紧要事情。

在工作中,给学生以足够的信任,允许有一两回没把事情做好,聪明的班主任让学生轮着当干部,当然不是每个人。通过学生自我管理,使其体验主人翁意识、主体地位,自觉地形成合作共赢的向心力、凝聚力。

六、班主任要学会通过组织活动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切忌作风懒散。

一个班作风懒散是一种腐蚀剂,好学生也会变成差学生,这十分可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班主任要动脑筋、出点子,在班内组织有效的、促进学生成长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培养集体主义,培养团队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使歪风邪气没有生存的空间,这个班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七、班主任要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过细地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切忌“一刀切”和“一副药”。

一人一性,百人百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要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必须学会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上,把问题解决到关节点,学生才能心悦诚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每位班主任要深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交往人员、成长历程,学科短板和长项、个人爱好和追求,然后根据学生的发展潜能给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为自己的前途和发展学习。

在工作中,切忌一个模子培养人,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一副药乱医人,这样做工作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八、班主任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工作中要学会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才能迎刃而解。召开班会、布置工作切忌面面俱到,面面俱到面面都不到,面上的工作先做好三分之一,一次班会只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扎扎实实、循序渐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抓不住,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会找到抓手,解决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有所失才能有所得,要懂得舍与取。凡事要审时度势,利大弊小,趋利避弊而干之,利小弊大而弃之。

九、班主任要学会与家长沟通,真心交换意见,赢得家长支持,切忌与家长对立。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教育好学生必须和家长形成合力,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班主任要学会和家长沟通,虚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即使家长态度不好,也不要形成对立,要有足够的耐心,滴水穿石,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