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感悟

劳动感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劳动感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劳动感悟范文第1篇

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在舞蹈意象的特定情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与情感强度的统一所体现的情感倾向,以及动作在运动中的“力效”,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意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

舞蹈意象通过舞蹈语言和整体的舞蹈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优秀的审美意象应当具有比艺术形象本身更加深广隽永的内涵。这种内涵蕴藏在艺术形象内,只有凭借欣赏者的细心体察、玩味、感悟、领会,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艺术意蕴是优秀舞蹈意象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

一般来讲,艺术意蕴还不完全是由舞蹈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比主题思想更加形而上的东西,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超越言象之外、自然含蓄、天机妙悟、悠然神会、绵绵不尽、余味无穷的哲理和诗情,它也是优秀舞蹈意象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意境,主要是指抒情性舞蹈意象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分虚实,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实境是指生动、逼真表现出来的景、形、境,即“如在目前”的“象”。虚境是指由实境引发的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形象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的“象外之象”;另一方面是伴随着由具象引发的想象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的“象外之旨”;其意蕴虚涵,具有暗示性,只能领悟,不能直陈。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居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

应当指出,舞蹈意象的三个层次的美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每一个层次都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在舞蹈意象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意象都必须具有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这两个层次。意蕴,不是每个意象都有。即便有,也不是每个欣赏者都能体悟到的。能体悟到的,也有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别。有的舞蹈意象,或者有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或者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或者有发人深思的艺术意蕴。但是,真正优秀的舞蹈意象,必须是用生动传神的舞蹈语言塑造出内蕴着隽永深邃意蕴和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的结构有序、有机融合成的一个完美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舞蹈意象才能传世不朽。

劳动感悟范文第2篇

关键词:活动教学 领悟 感悟 交流探究 操练

品德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与活动型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新课程倡导的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说本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在“内容标准”部分增加“教学活动建议”,以建议的形式,引导教师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

一、品德课活动教学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的界定,小学德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这些活动主要以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为主,并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德育课堂始终充盈着欢乐的气氛,寓教于乐。

二、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

根据活动教学的方式与内容的不同,在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体验领悟式

体验是学生身临其境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情景模式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等都是体验类活动。所谓体验领悟,是指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需要学习者更多地发挥主动精神,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时,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里主动帮爸爸妈妈干一些事,比如打扫卫生、做简单的早点等,并写下自己的劳动体验。上课时,通过学生常接触的场景,将过去能做的、做过的劳动生动地表现出来,意在调动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回忆自己参加劳动的情景,着重谈谈当时劳动的过程。通过这些积累,再让学生认识学校的岗位,进而扩展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使学生明确完成好一项劳动,也要有一个好习惯。接着模拟“三・一班劳动展示会”,引导学生参与到教材中来,参与到情境中去,展示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成果,抒发自身的情感。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劳动的感受更加明确起来,对劳动者的劳动发自内心地尊重、感激,进而明白了劳动是人生美好的品德。

(二)自主感悟式

活动教学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因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开展活动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看看谁的主意妙”这个环节时,我通过展示不同的教室布置示意图引起学生改善教室环境的兴趣,进而针对自己班级平时教室板报、墙报、卫生等方面问题,引导他们出出主意。在环境的创设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我觉得教室的黑板报应该出得有条有理,不能全画画,也要写上字。”“我想同学们用过的东西应该放回原位,不要到处乱放。”“桌凳要摆放的整整齐齐,乱了要及时整理”……不一会,学生就说出了许多改善意见,他们从主观上明白教室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让它变得更美,而不是用一些不好的习惯去破坏它。这种自主感悟式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真切体会,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自主感悟式活动主要包括情景模式、讨论、辩论等。

(三)交流探讨式

交流探讨活动包括讨论、评价、报告会、展览、广播、写标语、辩论等。在教学《我们的合作》时,其中有“谁的功劳大”这样一个故事,通过阅读,我让学生谈谈故事中探子、军师、将军和士兵、樵夫、说客各自做了什么贡献,“如果少了其中一种人,赵国能不能免于灾难?能不能说他们中某一位功劳最大?”在处理这个板块时,我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故事,然后紧扣“谁的功劳大”这一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通过争辩,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在合作中各自所发挥的作用,对合作有新的理解、新的想法。

学会交流,是与人沟通的前提条件,擅长交流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因而在教学中,交流成为了师生间及生生间互相学习的一种特殊活动。

(四)设疑探究式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行为冲突、思想矛盾、真实的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探究式学习。观察、调查、搜集、整理、辩论会都属于这一类型。

在教学《我不耍赖皮》中“学校中的规则”这一环节时,针对“该不该守规矩”学生展开激烈辩论,有的支持“遵守规矩真麻烦!”有的支持“自己的一点小麻烦,换来的是大家的方便。”对于这两种观点,我始终处于中立状态,让学生充分抒发自己的观点。虽然在短暂的课堂辩论会上未有结果,但每一次的这种设疑探究式学习都给学生留下了一些思考,激发了他们探索的热情。课后,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还可以查阅资料、向学者求教等获得正确理解。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也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五)操练活动式

操练式活动以儿童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为主,如课标中列举到的演练、竞赛、绘制、办报等形式。在教学《我的同学很棒》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准备好剪刀、纸、彩笔等工具,上课时学生开始制作卡片,卡片内容是“我的同桌真棒”,卡片上不出现同桌的名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计。最后,进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这个活动在动手操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展现平时观察中的积累,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所以我们的课堂教育应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扣住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把学生的道德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课堂教学中任何一次活动我们都不能将其一概归为某种活动类型,因为,课堂可能往往既是体验领悟式活动,又有交流探讨式活动的成分,或者几种活动兼而有之。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状况合理地组织,合理地指导,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清平.放眼生命的成长:第三章.

劳动感悟范文第3篇

“人”指学生。学生是认识、学习、课堂、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小语协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指出:“当前阅读教学研究、改进的重点,首先是切实转变观念,这是实现阅读教学根本变革的前提。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课程观;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主体的学生观。”课堂如何凸显这一观点呢?教师可以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使用平和的语言与孩子平等对话。比如“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讨论得怎么样?”“你是怎么想的,能说给我听听吗?”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

二、活用教材,启迪思维

教材是教学的媒介与参考。师生使用教材就是为了启迪自己的思维,塑造自己的情感。而教师有一个责任则是用活教材实现思维发展,情感塑造。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更不能迷信于教学参考书。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积极的认知过程。学生独其个性,思路多样,常会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意的问题,而正是这些使课堂精彩纷呈。教师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用活教材,启迪思维。

三、 激活文字、以情感人

于漪老师说:“如果打开用汉字写成的一本书,那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诉它的喜怒哀乐。”这种喜怒哀乐不是别的,就是人的情感。如:在学习《穷人》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课中,我先让学生想象渔夫的神态、动作、语言;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语言、神态;接着我让学生感悟文字中所含的情感及光辉的思想;最后我让学生带着情感朗读此段文字。文字本身是枯燥的,但教师能激活文字,引领学生感悟文字中的思想情感,那文字就变得鲜活了,有情感了,语文课堂也将热情洋溢。

四、 创设情境,突破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治疗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所以教师应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到一个动人的情境当中,使他们如临其境,精神振奋。例如,《乌鸦喝水》一文中有“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学生要说出其中的道理还真不容易。因此,课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这样的小实验:将小石子一颗一颗亲自往装有一些水的瓶子里投,观察水是否渐渐升高,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让学生体验到认识真理的快乐。

劳动感悟范文第4篇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

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在舞蹈艺象的特定情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与情感强度统一所体现的情感倾向。以及动作在运动中的“力效”,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

舞蹈表演要求以简代繁、以少总多,讲究生动传神,即强调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传达出内在的神韵,抒发主体的胸臆情怀。从整体追求上看,含蓄N藉,追求神似,注重当众展现人物的灵魂和情感,注重整体效果的传神写意。虚拟的动作表演重在动作的高度美化和感情的充分抒发,创造出剧情需要的舞台环境和氛围,使舞蹈表演更加自由,拓宽表现生活的领域,超越有限的“实境”,营构无限的“虚境”,创造出一种超脱、空灵、古朴、高雅的审美境界。表现手法的突出特点是夸张、变形,追求超乎常形之上的艺术真实,旨在调动观众的想象,共同完成审美意象的创造,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舞蹈艺象通过舞蹈语言和整体的舞蹈形象,本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优秀的审美意象应当具有比艺术形象本身更加深广隽永的内涵,这种内涵蕴藏在艺术形象内,只有凭借欣赏者的细心体察、玩味、感悟、领会,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艺术意蕴是优秀舞蹈艺象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一般来讲,艺术意蕴还不完全是由舞蹈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比主题思想更加形而上的东西,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超越具象之外、自然含蓄、天机妙悟、悠然神会、绵绵不尽、余味无穷的哲理和诗情,它也是优秀舞蹈艺象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意境,主要是指抒情性舞蹈艺象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分虚实,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实境是指生动、逼真表现出来的景、形、境,即“如在目前”的“像”。虚境是指由实境引发的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形象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的“象外之象”;另一方面是伴随着由具象引发的想像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的“象外之旨”,其意蕴虚涵具有暗示性,只能领悟不能直陈。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居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无形君有形”。但再好的虚境也必须落实到实境的具体表现上,“真境逼而神境生”,“有形发未形”,虚境要通过实境来创造。就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看,意境创造又是情、景结合的艺术,“景无情不发,情无景 不生”,“情与景会,景与情合”,意境是在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和情景交融中创造的。借用王夫之的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舞蹈艺术 也是如此。韵味无穷,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隽永的意蕴和综合美感效应。意境是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共同创造的多层次、整体的、动态的、空间的意象,是作者得于心、观者会于意的产物。艺术主体的创造是意境创造的基础和前提,欣赏主体在接受中的再创造,是意境创造的复现、衍生和深化。意境的整体性象征具有朦胧性、模糊性。创造主体的个性、创作的时代性与欣赏主体的个性、欣赏的时代性之间的差异,形成同一艺术意境在创造和再创造的时代、历史背景中的意蕴的变异性。同一艺术意境可以生发出多种不同的阐释,从而构成意境的多义性。意境美的创造,是在抱负的舞蹈艺术劳动者刻意的审美追求。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

应当指出,舞蹈艺象三个层次的美,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每一个层次都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在舞蹈艺象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艺象都必须具有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这两个层次。意蕴,不是每个艺象都有。有,也不是每个欣赏者都能体悟到。能体悟到的,也有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别。有的舞蹈艺象,或者有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或者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或者有发人深思的艺术意蕴。但是,真正优秀的舞蹈艺象,必须是用生动传神的舞蹈语言、塑造出内蕴着隽永深邃意蕴的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的结构有序、有机融合成的一个完美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舞蹈艺象才能传世不朽。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形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不冤屈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审美心理现象。

劳动感悟范文第5篇

1.通过作品竞赛,构建活动平台

开展信息技术作品创作竞赛活动,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学习形式,同时该活动还具有更宽广的实践性意义。因为学生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需要经历作品的构思、选题、开展实践活动、采集信息、加工素材、表达思想感情、完成作品集成等系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有小组内的分工合作,还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启发,有完成作品的活动体验,有跨越时空的网上交流学习。学生在这些环节的经历和体验已超出了竞赛结果本身的意义,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用作品竞赛活动来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平台,是课程实施途径的一种有益尝试,对课程的普遍实施是一个有效的抓手。

2.巧借作品创作,预设课程目标

信息技术作品创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为了让这项学习活动能有效地承载课程的目标任务,我们选择了电脑绘画、动画创作、电子报刊、网站创建、平面设计、DV摄影、微电影作品等项目,使其创作过程既能包含七至九年级信息技术教育的各项技能学习,又能便于融合课程的其它学习领域。并对参赛作品提出具体要求:①一件电脑作品呈现一个主题活动过程,做到一件作品表达一个主题思想;②用作品反映主题活动经历事件,做到作品内涵与实际活动相吻合;③作品中的图片、视频、动画、平面设计等素材必须是学生自身在主题活动中的亲历或原创;④提倡作品成果以综合性题材呈现,尽可能融合多项学习活动;⑤鼓励以小组形式合作创作,变创作过程为合作探究、交流学习的过程;⑥设定作品创作递进学习目标,即:有技术含量,有活动乐趣,有丰富内容,有文化内涵,有思想灵魂。

3.精心策划指导,引领探究学习

以信息技术作品创作这个总的任务去统领课程学习的各项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有效指导。在信息技术技能学习活动中,把技能学习与作品选题策划紧密结合起来,并有意识有目的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在学习信息及搜索、筛选、编辑、保存等技能时,就开始引导学生确定一个主题方向,为自己的作品创作确定一个主题内容,学会收集相关信息。在学习图像处理技术时,要求学生搜索与主题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或用信息工具自己采集相关的图像素材。在学习音视频处理制作技术时,引导学生用音视频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活动过程或精彩活动片段,并学会加工处理成作品所需的音视频素材。学习动画制作时,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意思维,增强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呈现艺术。学习网页设计技术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创作综合型的主题网站,把动画作品、图像处理作品、音视频制作成果、活动感悟、设想与建议等都集成于网站创作中。

二、主题贯穿,促进融合

以主题为线索进行信息技术作品设计制作是参赛作品的主要标准。在策划作品的主题内容时,要求尽可能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它学习领域整合其中,用主题贯穿系列活动,用系列活动实现多领域的融合。在主题系列活动中要更多地考虑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活动形式纳入其中,并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以主题贯穿过程,增强活动实践意义

确定了作品创作的主题内容,在采集素材、收集资料、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活动感悟、加工编辑素材等系列活动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现以“节粮在行动”这一主题网站创建为例,同学们在收集素材时,围绕主题目标分成三个信息采集小组,第一小组到学校食堂和企业职工食堂观察并用视频或图片形式记录现象;第二小组暗访各大餐馆酒店,用手机视频或图片记录采集素材;第三小组深入社区观察、采访、获得数据。“节粮在行动”的主题目标就是通过观察、取证、分析各种形式浪费粮食的现象,用事实和数据向人们说明节粮的重要意义,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倡议。学生所开展的调查、观察、走访、采集素材的活动,渗透着浓厚的思想感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思维品质因素,使活动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得到提升。

2.用作品呈现活动,蕴含思想文化表达

以作品创作为载体的综合学习活动,要求作品在形式上是一件信息处理技术的结果,在内涵方面则是思想和精神的产品。每件作品表达一种思想,弘扬一种精神,传承一种文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法,生动、形象、直观地表达主题活动过程。对活动过程中的不同细节,尽可能地选择恰当的信息处理手法来丰富表达形式。对不同的活动类型应选择不同的素材来形象、直观地表达活动的主题思想。例如:制作类活动可用视频表达,静态直观内容可用图片表达,幽默诙谐主题可用漫画表达,观察思考则用文字表达,调查分析就用数据表达。表达手法越细腻,作品的呈现形式就越丰富,其思想文化品味就越浓厚。

3.借助素材采集过程,促进学习领域融合

作品素材的表现手法不同,所涉及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也不同。在一个主题活动中,表达主题的素材和表现手法越丰富,所涉及的活动领域就越宽广。例如:在“节粮在行动”这一主题活动中,为了获取不同群体浪费粮食现象的素材,同学们分别选择了学生食堂、企业职工食堂、社区和家庭、社会餐馆膳后残余等场所,开展观察、取证、汇总、分析、筛选、交流体验、发表感言、提出倡议等系列活动。同时为了解饥饿人口现状,另一组成员则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数据资料,形成一个数据分析对比效果。为了表达盘中餐的“粒粒皆幸苦”,还有一组成员在农村同学的配合下参加了生产劳动,并用视频记录了亲历“汗滴禾下土”的过程。最后是对各路素材的筛选、信息处理、加工制作、文字编辑、网站作品集成。通过“节粮在行动”这一主题网站的制作活动,很自然地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活动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课程多领域学习活动的融合。

三、多元评价,彰显个性

搭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信息技术主题作品,其评价标准和评价形式与传统评价有所不同。因为这时的评价对象不仅仅是一件信息技术作品本身,而是融入了同学们对生活的困惑、思考、探索、体验、感悟、创新、喜悦等情感元素,是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艺术情操熏陶、技术能力提高、生活体验加深的全部经历。所以单一的等第评价已显得苍白无力,实行多元评价彰显个性才是明智的选择。多元评价就贯穿于作品创作活动的过程中。

1.过程自评注重反思

学生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每一次活动表现都有评价的意义,在一个开放而又不确定时空的活动过程中,由谁来评价?用什么标准评价?如何进行评价?我们从“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中借鉴了一个方法,对竞赛作品的要求分解为过程“评价量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不断对照评价量规进行自评。在选题议题阶段有“审题评价量规”,这个量规主要把握选题的实践意义、现实意义,以及对可操作性方面的论证,确保作品有思想、有主线、能反映时代精神。在收集素材阶段有“资料审核量规”,这个量规用来把握材料来源的合法性、代表性、艺术性、原创性、以及素材与表达主题的关联性,确保材料充分、呈现方式丰富、能表达主题思想。在作品集成阶段有"作品评价量规",用来衡量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实践性、观赏性、可读性、表现手法的创新性,确保课题目标任务的有效搭载。

2.阶段互评提升品质

每一项主题作品创作活动都要进行三个阶段的互评,阶段互评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启发的机会。互评的标准依然是各阶段的“评价量规”,但评价的主体已由自我变为同伴,在互相评价中要发现优点、肯定成绩、加以借鉴,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使同学们在互相评价中,传递创作思想、交流技能技艺,不断提升创作品质。

3.作品终评彰显个性

作品终评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校内进行展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这个阶段的评价目标是肯定成绩、欣赏成果、收获喜悦。评价主体以指导教师团队为主,对作品的终评不是仅限于作品本身,而是侧重活动主体的表现情况。要求小组成员汇报活动感受、介绍过程体验,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乐于助人、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勤于思考、团队精神等优良品质,都要给予表彰肯定。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去发现肯定每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彰显个性,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最后以师生共同推荐的方式,选出优秀作品若干件代表学校参加县级评选。第二阶段的评选活动在各校选送的作品中进行。县级评价的标准为:①作品是否有鲜明的主题思想,②作品是否有效搭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③主题活动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④运用多种媒体表达主题的艺术性,⑤作品内容的详实性和可欣赏性,⑥作品内涵是否彰显了本校的办学特色。

四、总结

劳动感悟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作为文化基础的语言的作用不可估量。语言知识与技能是从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积累和形成的,尤其是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要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强调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陶冶、精神受到鼓舞,为一要求的提出,需要教师要教学过程中,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1 重朗读、重合作

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文时,先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图文仔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骄傲的孔雀》的故事情节,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孔雀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妒忌别人,骄傲得连自己都不认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2 启发学生在阅读中积累

积累,顾名思义,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功夫。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这里所说的“苦功”就是指多读多写。不熟读、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低中年级学生只对动感强的事物或事情过程中动感强的感受兴趣,注意的过程也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而,教师在语言表达和积累方面,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例如学生反复读课文后,提问学生觉得哪一段或哪些句子写得美,美在哪里,引发学生讨论、思考;然后做一些必要的提示和总结,再让学生品读。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形成一定的语言审美观;其次,要增加学生的词语积累。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在口头或书面表达时,如果没有丰富的词汇就不能准确地描绘事物,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词语积累显得尤其重要。鼓励学生采取“经常翻看”以及多诵读、多记忆等方法进行积累。同时,学到好的词、句、段时,引导学生体会“好”在哪里,同时让学生做好笔记。引导学生多举例,多运用,进行理解性的记忆。

3 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主性

3.1 建立学生独立阅读的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尤其体现在阅读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经意不恰当的批评,常常会挫伤学生的幼小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对阅读学习的反感和惧怕情绪,这种反面的情绪会在左右学生今后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老师在课堂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鼓励,少批评。比如,学生课文读的不够流利,不应立即指责课前预习太差或记忆力太差,更不应对其阅读能力进行负面评价。此时,应当从勇气可嘉、发音标准等其他侧面对学生加以褒奖,然后因势利导,指出课文读的不够流利到底是基于生字词还是其他原因。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同时自信心受到鼓舞,才能树立超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克服过分依赖心理。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是老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老师讲一段,学生记一段。学生在阅读中,经常像猴子搬包谷,一路捡一路丢,所以,老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学习意识。

劳动感悟范文第7篇

一、初始阶段

2006年的9月开学,学校要求我在执教语文课的同时,兼综合实践活动课。“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该如何上?” 校长说:“刚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你自己觉得该怎么上就怎么上!我们相信你!”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对待综合实践活动课我采取的是“漠然应对”。当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自然只会是“纸上谈兵”“照本宣科”。但是,后来我在学校的安排下到中心小学听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这次听课改变了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看法。我从“漠然应对”到“雾里看花”。我看到他们的学生通过多种呈现方式记录自己的经历、体验过程。他们制定了活动方案,学生自己拍摄的照片、活动过程的录像、访谈记录、调查报告、数据统计、编手抄报制作实物、收集的资料、活动感想的文字记录、诗歌(小品)的创编等等。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力得到充分展示,我从课堂上也看到指导老师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付出的汗水,我从中感受到指导老师和学生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不怕吃亏,要有一种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既然别无选择,只好背水一战!不服输的精神促使我投入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中。

二、研究阶段

听课回来后,我就积极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它和语文、数学不同。它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现成的大纲,因此,我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研究《走进煤的世界》这一课题时,为了让孩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亲自带领学生去陶阳矿参观煤场,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在研究《走进新农村》这一课题时,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乡的采访、调查;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了。二个月下来,我和学生成为朋友,学生胆子也大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多数学生上课都能大胆发言,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孩子们变了,变得爱学习了,爱问为什么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变得更加懂事。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没有影响到学生学习,反而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它能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并能改变学习态度,达成我的目标,体现我追求的价值。看到这种情况,我就像淘金者淘到金子一样的,满怀欣喜,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来。

三、实践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质量的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对自然、对社会、对人自身的关注;注重学生在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等。因此我努力转变教师的角色,在活动起始阶段和探索阶段,处理好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关系,解决如“如何选题”“活动的策划”“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如何调查”“如何收集分析资料”“如何进行采访”“制作采访卡”“如何采用多种手段记录活动过程”“如何选择汇报成果的表现形式(如文字类、实物类、音像制品、多媒体)” “如何评价” “活动收获表的设计” “原始记录、原始资料的整理”“如何学会反思”等方法问题,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培养能力,深入探究。在终结与交流阶段,注意原始材料的展评,讲求各组汇报交流的形式,倾听学生活动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同时,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

四、收获阶段

在学校、各级领导以及许多老师的帮助下,我所指导的课题均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2006年《走进煤的世界》参加了镇组织的综合实践现场会,受到市级好评,同年我获得片区教研活动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走进新农村》课题在镇组织的综合考查中,获得镇第一名的好成绩,2012年《小豆芽,大学问》这一课题以及围绕这一课题展示的课题鉴定课,分别获得镇级、市级、省级好评。

正如这句话所说: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做,即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心就是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美的人格。让我们不断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中快乐成长……

劳动感悟范文第8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 静心聆听 创新模式 作品曲调

在音乐学习中,欣赏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少版设计的“感受与欣赏”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如何以教材为载体,紧扣欣赏课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妙听天籁之音,感悟曲中之妙?

一、静心聆听感悟,在润物无声中提升欣赏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时,听力训练特别重要,教师要结合教材提供的音乐作品,有效拓展听力训练的渠道,促进学生听力的发展。听力训练包含了听懂和听后感悟,每个学生由于音乐基础和生活阅历的不同导致在欣赏作品时会产生不一样的体会。因此,听力训练对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尤为重要,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巧妙培养学生的听力、作品理解和感悟能力。

如苏少版“彩云追月”,如何让学生通过听赏民乐合奏,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音韵及丰富的表现力?听力训练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教师先播放全曲让学生静心聆听,整体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速度,并在聆听过程中进行想象,再让学生自由说说对音乐的感受,从而在听的过程对作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听辨主奏乐器及演奏形式是本欣赏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在二次欣赏时注意乐曲中有哪一些乐器是自己所熟悉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听的意识和兴趣,当欣赏完毕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自由交流出示相关的乐器图片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趁机让学生理解“民乐合奏”。在本欣赏课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地哼唱,边唱边用手势划出旋律的走向,并注意乐曲中主要运用哪些音符?可以说,教师有意的引导会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发现乐曲中的知识,并在提高听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欣赏能力,民族音乐独特的表现形式被学生渐渐内化到知识结构中。

二、创新欣赏模式,在多元感知中提升欣赏能力

音乐和生活是分不开的,每个时代的音乐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想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就要创新欣赏课的教学模式,结合当代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引入新的音乐素材和音乐媒介,特别是目前电子产品非常发达,学生能接触到的音乐元素越来越多元化。同时,教材所提供的感受与欣赏的作品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学生喜欢的曲风无法在教材中找到。因此,教师既要突破教材欣赏作品的限制,又要突破教学媒介的使用,使学生感受音乐欣赏的乐趣,并在多元感知中不断发展欣赏能力。

如苏少版京剧《红灯记》片段,如何利用新兴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经典魅力,体会京剧不一样的唱腔和艺术风格?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说唱脸谱》,当音乐响起时,学生被里面的音乐元素所吸引,熟悉的音乐让学生对京剧有了进一步想了解的欲望。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红灯记》片段,并借助多媒体结合片段欣赏出示相关的音乐知识,如京剧中的“四功”,教师突破原来光靠图片和文字讲解的方法,而是借助多媒体将形象生动的表现“四功”视频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生动感受“四功”的表现方法。中国京剧文化源远流长,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在有限地课堂时间内结合本课欣赏教材将京剧文化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受京剧的经典魅力,并能在课后自主地学习京剧,提升音乐素养。

三、紧扣作品曲调,在独特理解中提升欣赏能力

音乐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融入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思考,而且它们以时展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景也不相同,或激昂或律动,或快乐或悲伤;作品的主题也不一样,有些作品反应了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有些作品反应了某些工人的劳动过程,有些作品展示了抽象化的音乐元素等,作品的曲调决定了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教师要紧扣作品曲调,让学生通过欣赏与作品融为一体,从而提升欣赏能力。

如苏少版“丹顶鹤的故事”,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体验音乐的情绪情感,并在欣赏中体会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对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欣赏本文,教师利用多媒体设置情景,通过背景音乐的渲染和忧伤的故事让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接着,教师正式播放音乐,并提示学生结合音乐展开想象,情景中的忧伤故事在学生大脑中留下了印象,而音乐中的情感表达透过歌声和伴奏为学生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演唱者略带忧伤的歌喉成为了学生情感融入的契机点。同时,歌词也是欣赏的重要内容,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歌词所要表达的意蕴,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作品,感受作品情感。

总之,感受与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想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教师紧扣初中生的音乐基础,把握欣赏内容的精彩点,有效引导学生妙听天籁之音,感悟曲中之妙,从而让学生把握音乐之“魂”,促进音乐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媛媛.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