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故国三千里

故国三千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故国三千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故国三千里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鉴赏;方法

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也是文学领域里最璀璨的一颗明珠。阅读鉴赏古诗,能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古诗鉴赏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授给学生古诗鉴赏的方法与步骤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步骤。

一、捕捉信息,读懂古诗的表层含义

读懂古诗的表层含义,是解答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读懂全诗,就要学会捕捉古诗的有关信息。

1.标题

古代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它可能揭示跟诗作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杜甫的《阁夜》中的“夜”;它可能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郑板桥的《咏竹》;它可能直接点明的是情感,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作者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创作风格方面: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轻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3.注释

命题人往往有意识地添加注释,注释有时交代了诗作的写作背景,暗示了本诗的思想内容。

4.古诗内容

词义。积累常见的古诗文的名词有助于理解古诗的表层含义。如诗句“扬子江头几问津”,若不理解“津”的含义,诗句的含义就无法理解,这里的“津”就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津”,意为“渡口”。

句式。因为字数的限制,省略和倒装是古诗中常用到的特殊形式,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注意从语法上来对诗句进行调整。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应是“远离故国三千里,幽闭深宫二十年”的省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是“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

技巧。古诗中常用到的一些技巧如借代、谐音、互文等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低头弄莲子”中的“莲”谐音为“怜”“六宫粉黛无颜色”中的“粉黛”借代的是容貌姣好的女子。

二、分析意象,体悟古诗的深层含义

鉴赏古代诗歌,在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理解了古诗的表层含义后,要进一步通过诗句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而要准确理解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我们就必须认真研读诗歌中的意象,体悟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对诗歌意象的解析要注意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蕴,要注意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体会诗人从中表达的感情。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捕捉意象,再从整体上感知解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意象就是诗歌作品中凝聚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形象。这一艺术形象,即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不外乎这几类: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亲属、名流、友人等)、自然形象(包括植物、动物、地名风物等)、音乐曲调形象等。

所以,我们读完诗歌,就要看诗歌中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形象把握住了,作者的感彩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

1.把握一些典型的意象

如杜鹃(杜宇、子规)――啼血、不如归去―纯洁、失意、哀怨、悲凉思归等;孔雀徘徊、鸳鸯戏水――恋偶、和美自在、幸福美满;鸿雁迁徙――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鸿雁传书――寄托情思,充满浪漫色彩;杨花、柳絮、飞蓬、浮萍――身世飘零、萧瑟悲凉、感伤离别等;燕子――历史变迁,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兴亡……

2.关注对意象的修饰性字词或描写,注意意象用法的“特殊性”,比如,诗歌作者常用美丽的意象来表达悲凉的感情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古诗鉴赏重在积累,掌握必备的文学常识、文化知识,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全面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是提高古诗鉴赏能力的关键,而掌握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步骤是必要前提。在此,希望通过对古诗鉴赏方法和步骤的探究,“授人以渔”,让学生找到古诗鉴赏的切入点,明确古诗鉴赏的方法思路,为学生打开一扇学习探究之窗。

故国三千里范文第2篇

二、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三、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白居易《梦微之》

四、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五、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高蟾《金陵晚望》

六、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张祜《题金陵渡》

七、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八、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九、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

十、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十一、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十二、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十三、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十四、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十五、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十六、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十七、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十八、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十九、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二十、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二十一、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二十二、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二十三、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二十四、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二十五、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李贺《开愁歌》

二十六、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二十七、蚤是伤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韦庄《长安清明》

二十八、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二十九、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三十、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三十一、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三十二、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三十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三十四、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孙光宪《河传·花落》

三十五、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三十六、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高启《吊岳王墓》

三十七、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三十八、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三十九、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司马扎《宫怨 / 闺怨》

四十、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怨情》

四十一、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四十二、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四十三、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四十四、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四十五、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四十六、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四十七、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四十八、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故国三千里范文第3篇

一、从了解时代特征入手解读名人名诗

唐诗完成了古典诗歌各种形式的创造,古体诗的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近体诗的绝句和律诗,无不齐备,这些诗歌形式,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深远的格律诗体。

唐诗流派众多,高手如云,风格各异,百花竞艳,星光灿烂,尽出其中。并涌现出许多著名诗人,传承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诗,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尤其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成就可谓是登峰造极,影响最大。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我们阅读和欣赏唐代诗歌时,必须从语言入手。由于诗歌语言高度精炼而又含蓄,并且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欣赏时要仔细琢磨,反复思考。阅读和欣赏唐诗,大致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来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首先,解读诗歌原文细探深刻涵义。

读诗,首先接触的是语言。诗的语言容量大而含义深,我们要深入了解,不能浅尝辄止。如杜甫的《登高》诗的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个字中有八层意思: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离家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悲凉的秋天,四可悲;重阳佳节,没有饮酒乐事,只是登台,五可悲;孤零零一人独自登台,六可悲;带着多种疾病登台,七可悲;人生百年,而自己年过半百,潦倒终身,八可悲。我们只有掌握了两句诗全部的内涵,才能了解诗人杜甫“悲秋”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其次,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情感。

诗是抒情的载体,没有感情,就难称为好诗。但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它是用压缩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而这种表达有时是很含蓄的,如张祯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表达了宫女哀怨、悲伤的感情。李白的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感情。

最后,反复吟诵后方能感受出诗歌语言的乐感美。

唐代的格律诗要求字数、句数固定,句式整齐,字平仄相间或相对,并要求押韵;律诗要求对仗,以上这些,使得诗歌音韵和谐,声调铿锵。诗歌的停顿和抑扬顿挫,诗歌的节奏与音韵和谐构成诗歌的音乐美,音乐美只有在吟诵时才能表现出来,如王之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吟诵起来音韵铿锵,旋律婉转,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

二、从诗歌的整体上把握艺术形象

阅读和欣赏唐诗时,我们从语言入手后,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去感悟诗人所描绘的形象。古人评王维的诗说:“诗中有画”。诗中的画面,往往情景交融、人境合一,这就是艺术形象。如《商山早行》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形成了一幅画,塑造了一个艺术形象:早上行人急于赶路,鸡叫时就起来了,从茅屋出来,这时月亮还挂在天上,路上没有行人,他从铺上厚厚的霜的板桥上走过,留下了一串鲜明的足迹。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的诗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营构出一幅画:日夜孤舟停泊岸边,放眼望去,天地寥阔,江中月影流动如涌,烘托出大江东去的气势。四句诗塑造出江流雄浑、天地辽阔的艺术形象,可谓完美。唐代诗歌很注重写景,景物具体生动,创造许多艺术形象。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等等,其诗中意境实在感人至深。

三、从作者生活环境的遐想中欣赏语言和艺术的想象之美

“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表达,不过有的诗是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的。如杜甫的《登高》一诗,诗人由登高所见的悲凉景象,联想到自己晚年仍漂泊西南、客居异地的悲凉遭遇,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作者不向封建统治者低头,向往和追求自由的思想。

诗歌既是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表达,又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它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如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刻画了琵琶女这一艺术形象,描写了自己遭贬谪后的不幸生活,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沉感慨,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因此,要把握诗歌的深刻内涵,我们就要联系作者的身世、时代的特点和社会背景去仔细揣摩。

四、用先进教学手段营造学习情境

故国三千里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诗文艺术;瓷器装饰艺术;应用

瓷器上的诗文艺术肇兴于唐代的长沙窑。长沙窑又称铜官窑,因地处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而得名。长沙窑创烧于中唐,兴盛于晚唐,衰落于五代时期,是我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烧造青釉褐彩的釉下彩绘瓷器而闻名于世,在我国釉下彩绘瓷史上占有里程碑地位。诗文艺术在瓷器装饰艺术上的应用由长沙窑所创造,是长沙窑瓷器重要的装饰形式之一,仅《瓷器上的诗文与绘画》一书就收入有“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后岁迎新岁,新天接后天。元和十六载,长庆一千年。”“二月春豐酒,红泥小火炉。今朝天色好,能饮一盃无。”“主人不相识,独坐对林全。莫慢愁酤酒,杯中自有钱。”“一双青鸟子,飞来五两头。借问舡轻重,附信到扬州。”“去岁无田种,今天乏酒财。恐他花鸟笑,佯醉卧池台。”“备酒还逢酒,逃盃反被盃。今朝酒即醉,满满酌将来。”“终日如醉泥,看东不辨西。为存酒家令,心里不曾迷。”“一日三场战,离家数十年。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人归千里外,心尽一杯中。莫虑前途远,开帆逐便风。”等数十篇,多为五言绝句。继长沙窑之后,将诗文艺术发扬光大的是磁州窑。磁州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因宋代时隶属于磁州,故名磁州窑。磁州窑创烧于北朝,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窑火不断。早期磁州窑以烧造青瓷为主;中期即宋元时期,是磁州窑的鼎盛时期,以烧造白地黑花的釉下彩绘瓷器为主;明代开始磁州窑走向衰落,清代晚期和民国年间,在景德镇窑的影响下,磁州窑烧造有少量的青花瓷器,但直至今日,白地黑花的釉下彩绘瓷器依旧是磁州窑的主要产品。

诗文装饰是磁州窑白地黑花釉下彩绘瓷器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唐代的长沙窑相比,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长沙窑为青釉褐彩,而磁州窑则为透明釉黑彩。虽然有人认为磁州窑的诗文装饰源于长沙窑,但笔者认为,它们之间很难产生直接联系,不排除磁州窑窑工见到长沙窑制品后,无意而为之;或完全源于部分文人的“戏墨”。磁州窑瓷器上的诗文既有唐诗又有宋词,还有元曲,可谓诗词歌赋无所不包,堪称“一部简本的唐宋元文学史”。如唐诗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时难年荒事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途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附释:时余游颍川,闻官兵南窜,观路两旁骨肉满地,可叹,可叹。为路途堵塞,不便前往,仍返原郡。又闻一片喧哗,自觉心慌,思之伤心悲叹: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只有作诗,少觉心安。余困居寒城半载,同友修枕廿有余。时在绍兴三年(1133)清河望日也)”。“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在月明归。”“细雨鱼儿跳,微风燕子斜。”“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宋元诗词有“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点绛唇咏春草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菩萨蛮落花闲院春衫薄,迟日恨依依,梦回莺舌弄,邮便问人羞。”“满庭芳无题香霭雕盘,寒生冰注,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日,余韵上幽阳(尚悠扬)。人间,何处有,司公惯见(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路(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赴(赋)高堂(唐)。调寄满庭芳。”“如梦令为向东波(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等。元曲有“风波实怕,唇舌休卦(挂),鹤长鹤(凫)短天生下。劝鱼(渔)家,共樵家,从今莫讲贤鱼(愚)话,得道多助失道寡。渔(愚),也在他;贤,也在他。山坡里羊叹世”;“晨鸡初报,昏鸦争噪,哪一个不在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不见了。调寄山坡里羊•叹世”;“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大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无岸,限来时,悔后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