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春夜洛城闻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夜洛城闻笛范文第1篇

我喝着酒,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笛声。我惊奇、兴奋,更感到无比的高兴。听着悦耳动听的笛声,我的脑海中出现家乡的一切事物。真的,这声音多么像家乡的乐士吹的声音。他的脸,他的手,还有那只漂亮的笛子。他坐在那里,不停地吹着吹着。许多人坐在那里,听着那优美的乐声,人们欢呼雀跃……

我抬头看看天上那轮明月,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情景。于是,放下手上的酒杯,沿着洛阳城去听笛声。我走在路上,听着笛声,我不禁起疑思“着笛声从何而至”?我看着城边那些房屋,城里的那些铺子大都关了门,石街上,很少有人行走,偶尔有一两声鸟叫。这感觉真是冷淡。渐渐地走了一圈,总有笛子的声音。

我不解,疑惑,这声音是从何而至呢?于是我又沿着原路返回,走在街上,偶尔吹来一阵凉风,有些冷。我慢慢地倾听着。走了一会儿,笛声突然停了一下,接着又吹了起来,哇!这声音好熟。是《折杨柳曲》?对,就是,我的心更加兴奋。我猛地想起了自己家里门前那棵很大的柳树。当春天一到,柳叶翠绿欲滴,一群群鸟儿栖息在柳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当我离家至京之时,亲人、朋友们来到那棵柳树下送我。我看到他们在哭,我想说什么,可怎么也说不出来。真有“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的情景……我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汪伦,情不自禁地吟着:“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吟着这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生活的孤独,回忆起在家中生活的温暖;想起了仕途生活的艰难,回忆起在家中的那份;想起了自己在异地举目无亲的惨境;回忆起家乡人民的热心。我看到了家乡人民的笑容,听到了家乡人民热切的话语,更感受到了家乡人民那一份爱。

我继续走着,伴着那优美的笛声,不知不觉,回到了自己那一座小屋中。端起那杯酒,猛饮两口,来到桌旁,铺开纸,快速地写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范文第2篇

读懂诗句除了要借助相关的注释之外,还要借助古汉语知识疏通,借助语境疏通,借助诗题疏通。

1.借助古汉语知识疏通

(1)词类活用

在诗歌鉴赏中,由于诗歌特定的简洁、押韵、平仄等要求,诗人在运用词语时往往会使一些字词活用,以增强表达效果并使之符合不同诗歌类别(如律诗、绝句、词、曲等)的要求。所以,在解读诗句时要注意此类活用情况,要将文言文中学到的有关词类活用的知识运用到诗歌鉴赏中来。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悦”、“空”字,都是使动用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中的“凋”字,也是使动用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中的“哀”字,是为动用法。

(2)语序颠倒

由于诗歌的特定要求,诗人在创作时,也会有意将诗句的顺序颠倒,这时就要借助“事理”来调整诗句的语序。

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的语序应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正确语序应是“应笑我多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语序应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的语序应是“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

2.借助语境疏通

诗句有时虽然难以解读,但所表现的内容必定要符合事理,不管它是实写的还是虚写的,是现实的还是将来的(抑或过去的),我们只要抓住“事理”,就能正确理解诗句的含义。

如:“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中“又逐春风到洛城”的主语是谁?如果我们承接上句来看,那就是“春风”,就成了“春风一夜吹乡梦”,春风“又逐春风到洛城”了,很明显不合事理,于是我们就可以推断出最后一句的主语应该是“梦”,即“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3.借助诗题疏通

诗题往往是诗歌的描述对象,是诗歌所反映内容的中心点,是诗歌所抒感情的寄托物,关注了诗题,就可以说读懂了一半。

如《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

春夜洛城闻笛范文第3篇

1 把握诗词中表达怀乡思人情感常用的意象,如“杨柳”“月亮”,等:2 理解并分析此类诗词中抒发的情感;3 学会分析此类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特别是抒情的技巧;4 赏析此类诗词中的名句;5 赏析重点字词等。

[新题演练]

一、李商隐《夜雨寄北》鉴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李商隐的诗很讲究前后照应,诗中与首句中“未有期”相照应的词语是_______。

2 请简要赏析诗中“共”字的表达作用。

3 “巴山夜雨”在诗中两次出现,这两处“巴山夜雨”在诗中的意义和作用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二、李商隐《无题》鉴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 本诗从头至尾都漫溢着痛苦、失望而缠绵的感情。诗中最能体现这种情感的词语有哪些?请选用诗中的单音节词语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但诗中的景也写得很有特色。请对“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晓镜但愁云鬓改”中的“改”字很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李煜《相见欢》鉴赏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 词的上片写景:缺月、梧桐、深院。这些景物在词中有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四、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鉴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这首小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请简要分析这首小令在抒情方面的特点。

五、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鉴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一个“过”字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 “杨花”“子规”“明月”是诗人表达情感的三种意象,请任选一种作简要分析。

六、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鉴赏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这首诗是紧扣哪一个字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2 “散人春风满洛城”“散”字用得很妙,请赏析。

七、岑参《逢入京使》鉴赏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 “龙钟”的意思是

2 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请举例分析此诗的这一特色。

八、郑谷《淮上与友人别》鉴赏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春夜洛城闻笛范文第4篇

一、眼前景是实,已逝景为虚

已逝之景,或是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作者把这些事情写入诗词中,大多是通过与眼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词的上片虚写,是已逝之景,回忆从前幽会时,那充满希望与幸福的时光。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男女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到了眼前。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夜时”,开始写眼前实景。“月与灯依旧”极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环境,“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回忆到现实,由虚景到实景,虚与实的结合,将山盟虽在、佳人无音的伤感遗憾和裂心之痛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当前景是实,想象景为虚

古典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想象之景,诗人把它与当前之景、当前之情进行对比或烘托,以虚衬实,来抒发心中的情怀。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总的说来,诗歌的前两句属写景,后两句属抒情。就前两句的写景而言,首句的“暗飞声”写出了诗人闻笛的感受,实中有虚,尤其是“暗”字意蕴丰富;而次句的 “满洛城”则差不多都是想象了:诗人觉得这样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整个洛阳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这句与前一句的“暗飞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正是这种反差让读者体会到了此曲的巨大穿透力。更进一步说,它实际上展示的是一直在酝酿和最终形成爆发的思乡之情的威力,难怪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慨了。

三、从己方的角度写为实,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

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有一种比较少见的虚法,这种手法的特点是撇开自己不写,从对方入手落墨。以退为进,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情感表达更加含蓄,韵味悠长,耐人寻味。这种写法由于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所以有人称之为“对写法”。如,周邦彦的《苏幕遮》中的句子:“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作者不说自己思念家乡的朋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方的角度去写,是虚写。“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正如《历代诗词佳句鉴赏》一书所言:“这虽然是作者对家人作出的设想,但这一设想在情理之中。有了这一层设想,思乡之情就更见其深了。”通过以上探析,可知“对写法”一般用来表现思亲怀友之情、离乡别家之意。只有表现上述情意,才有可能通过写亲友、家乡以及外物这样的“对方”,表现相同的思念之情、哀愁之意。

四、客观景是实,梦境、仙境为虚

春夜洛城闻笛范文第5篇

就诗歌艺术本身而言,笔者认为,首先它是“浓缩的艺术”。这种浓缩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那就是画面的单个截取或多个连缀。其次它是“扩张的艺术”。这种扩张表现在形式上则是画面外延的扩张,亦即简单的一个或多个画面能让人联想或想象到无数个画面的存在;表现在内容上则是意蕴的扩张,表现为情感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不论是浓缩或是扩张,诗歌必须凭借虚实这一表现手法达到理想的境界,只是各个诗歌本身表现的是点是面、程度轻重不同罢了。

1.由实景到虚景

所谓实景、虚景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虚;叙述为实,议论为实……实景是可见、可嗅,甚至是可触的;虚景则只可感受。在情景类诗歌中,在景情的过渡或延伸中总是追求一种自然贴切。这种转化对追求至善至美的诗人而言则是充分展示个人才情的契机,也是诗歌内容层面扩张,追求浓厚、含蓄之美的需要。于是在景和情的转化处也就成了情景类诗歌的作者普遍的着力点之一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总的说来,诗歌的前两句属写景,后两句属抒情。就前两句的写景而言,首句的“暗飞声”写出了诗人闻笛的感受,实中有虚,尤其是“暗”字意蕴丰富;而次句的“满洛城”则差不多都是想象了:诗人觉得这样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整个洛阳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这句与前一句的“暗飞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正是这种反差让读者体会到了此曲的巨大穿透力,更进一步说,它实际上展示的是一直在酝酿和最终形成爆发的思乡之情的威力。难怪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慨了。需要补充的是也有不少诗歌是先有情,然后才有景,也即缘情即景之作,那么诗歌的后几句景物刻画则或多或少地符合这种由实景到需景的特点;而诗歌的最后一句往往起着提升全诗映照诗情或另辟蹊径、拓展意蕴的作用。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由实景到虚情

这里的“实景”与“虚景”亦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初略地将景物描写统称为“实景”,将诗中抒发的情感统称为“虚情”。

在情景类诗歌中由景到情的写法是主流。这是诗歌本身扩张的需要,也只有从有限的景升华到无限的情,诗歌才能实现内容上的有效扩张。若仅仅搁于实,不能较好地融入虚,诗歌便会显得浅显和单调。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一望无际、连绵不绝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缓缓而没。次句写流经楼前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向东流向大海。这两句诗结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了诗人笔下,使画面显得格外宽广和辽远。如果说第一句诗是标准的实景展示的话,那么次句则是由实景向虚情的过渡,实中已有了虚的融入了。在看似写尽望中景色之后,诗人却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将诗篇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将先前之景与胸中之情打成一片:以视野之开阔,暗含诗人抱负和气度之远大,同时还使人悟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就这样,整首诗在浓缩中实现了扩张,通过由实景到虚情这种手段提升了整首诗的意蕴和层次。

3.实景寄寓虚情

在情景类诗歌中,景与情往往是紧密交融,难以分割的。我们知道,景往往是情的载体;情往往是景的目的。但在寓情于景的作品中,景既是情的载体,又是情的显性表现。在解读这类诗歌时,我们要充分激活自己是联想和想象,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的东西泡开……(谢冕《论诗》)让自己的情感在诗歌的景物描写中自然涌动,以达到自我情感与诗歌情感共鸣和交融,进而实现诗歌内容的膨胀。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春夜洛城闻笛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诗;月亮;鸿雁;杨柳;捣衣

了解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对正确理解诗歌的形象及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帮助。我这里撷取诗歌意象宝库中思乡一类谈谈。

月亮:在古诗中月亮被注入了人类美好的情感,它几乎成了思乡的代名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很好地诠释了月亮在游子心目中的地位。《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里“诗仙”李白觉得一切含蓄已多余。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表达对异地苏辙的兄弟之情和思念之意,苏轼借用月亮寄以美好的祝愿,意境美妙深邃,意味深长。

鸿雁:和月亮一样雁也是触动诗人乡思的重要媒介,因而在思乡类诗词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鸿雁即大雁,是大型候鸟,每到秋季不远万里、奋力展翅往南飞的形象最能勾起游子的愁情。元杂剧《西厢记》崔莺莺长亭送别时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秋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把雁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与“云”“黄花”“西风”“霜叶”一起表达了情不能自抑的相思,遂成绝唱。

杨柳:“柳”与“留”谐音,又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古诗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游子思乡之情。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这首诗中,杨柳的依依不舍之形与人们依依惜别之情水融地结合在一起了。由于这个源头,在后来的离别诗和思念诗中杨柳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意象。后来古曲中有了《折扬柳》的送别曲,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春夜洛城闻笛范文第7篇

在李白的小时候,调皮贪玩,厌恶读书,尤其喜欢玩耍。有一天,李白看见一位老奶奶用粗笨的铁杵在石头上磨着,他好奇地问道:“老奶奶,你这是干什么呀?”老奶奶说:“把它磨成针好做针线活。”李白更加纳闷:“铁杵何能磨成针呢?”老奶奶语重心长地说道:“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听到这句话,似乎茅塞顿开,从此他树立远大志向,勤奋苦读。也许是这句话改变了他的命运,成了诗仙。

光阴似箭,李白转眼间到了充满朝气的青年时期,有着满腹的才学与傲气,凭着他不可磨灭的理想,去“游寻四方”了。可是,李白远离故乡,到底有些不舍,于是作诗数首,有《春夜洛城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深情地表达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而且显现出了李白的文学才华。

初出故乡,外面的一切让他大开眼界,加上此时年轻气盛,写出了令人感叹不已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何等的大气!何等的雄心!而且是第一个写庐山诗的人。从古至今,有多少诗人都写庐山诗,可无一胜过李白,千古都在流传他的《望庐山瀑布》,难道不正因为如此吗?

后来,因李白的诗久负盛名,得到了皇上的宠爱,此时,他认为自己报效国家的时机已经到来,不禁壮志酬酬,一心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可是,当他看清唐玄宗只是命他作诗取乐,朝中奸臣横行时,他不禁大失所望,越来越感慨这一切。结果可想而知,李白无可奈何的离开了这儿,可是,因有这样的气壮山河,便落得贺知章一个“天上谪仙人”的美誉。从此他仿佛真的是仙人下凡,也由此被后人喻为“诗仙”了。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李白稀里糊涂了几年后,又跌入了万丈深渊,他被流放在夜郎,而这时,他已年过半百。渐入暮年的李白,困顿、凄苦、孤独,一阵阵向他袭来。虽然他剩下的人生岁月已不多了,应安度晚年,但是他还是艰辛地行程着。李白思索着,自己苦吟“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他一直壮志难酬,总想有一天去报效国家,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一直未达到目标。

春夜洛城闻笛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李白诗歌;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76-01

我们从小生活在诗书传家的国度里 ,自咿呀学语时,就开始得到唐诗的滋养。唐代的诗歌琳琅满目,唐代诗人流光溢彩。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吟诵度最高的就是李白的诗歌。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的李白诗歌就高达八首,可见编排者对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它们是:七年级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八年级的《渡荆门送别》、《送友人》、《行路难》其一、《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和九年级的《月下独酌》。

诗歌是最具美学价值的文学样式,无论是诗歌的语言和格律,还是意境和节奏都能给读者带来审美的愉悦,思想的启迪和情操的培养。李白的诗歌又是古典诗歌的典范,代表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它的诗最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给与我们精神上美的享受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希望让学生通过李白诗歌的学习,真正理解诗人的人格特征,爱国情操,把握李白诗歌所体现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而构建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要分析李白诗歌对初中学生审美能力构建的影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品味清新质朴、不加雕饰的自然美

李白的诗歌在创作上体现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即把自然美作为他的文学观核心。在诗歌内容方面是指直抒真情不矫揉造作,在艺术形式上表现为自然天成和不加雕饰。

如《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出蜀时所作,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即峨眉山、平羌江、清漆、三峡和渝州,构思精巧,不着痕迹。通过山月和江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壮阔的千里蜀江行旅图。全诗语言浅近,通俗易懂,意境明朗而优美,音韵流畅,自然天成。再如《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中"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班马鸣"这些静态和动态的意象给读者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画面中能看到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感人肺腑。此诗对情景的刻画新颖别致,体现了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完美统一。

以上两首诗我们都能明确地看出诗中没有使用典故,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它通过朴素自然,明白易懂的语言就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千里蜀江行旅途,什么是送友离别的情景。其诗从内容上看是单纯的,但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又是极其丰富的。它能在平淡自然处演绎出意味深长的感觉。

学生在学习和体会李白诗歌的自然美时一定不要单一地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和记忆,而要把诗歌的语言,节奏还有画面感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感悟诗歌带给他们自然美的享受。

2.感知丰富多彩的意象,体验形象美

意象一词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鉴赏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意象,是指作者融合了主观意识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结合。换句话话说诗中所提到的景物,事物,人物,已经不能把它们看成事物本身,而是赋予了诗人的情思。诗歌意象可以是景,可以是物,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人。李白,作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一座高峰,他的诗歌中的意象更是丰富多彩,带给读者感观上的享受。如:《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这个意象寓意深刻。它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古汉乐府曲名,此曲表达的是友人离别的愁苦,二是指古代离别的一种习俗,一种情绪,在送别时,往往会从路边折柳相送,"柳"谐音"留",正好借此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因此古代诗歌中提到"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月"是李白诗歌使用得最为普遍的意象,在它的诗作中有四百多首写月的诗。先看看李白的"自然之月",《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创作这首诗时第一次出川,在旅途见到两岸高山,半圆的明月,还有月影在江中飘动的美妙情景,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秋月山水图。《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此诗中的月表现了诗人如月般超尘拔俗、冰清玉洁的情操。《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人运用大胆想象,把江中的月影看成是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此情此景是何等的壮阔与雄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通过明月这个意象来表达对千里之外友人的挂念,这是抒情之月。可见"月"的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很富有艺术表现张力。

3.感悟深邃壮阔的意境,提高审美修养

所谓诗歌的意境是指我们在阅读和鉴赏优秀诗歌作品时,经常会超脱具体意象之外,有"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之感,即使人进入溟漠恍惚的诗的氛围、志趣,内蕴或者情味之中。意境的概念在我国文论中很早就提出来了,是我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衡量文学作品美的一个标准。李白的诗歌常常把我们带入优美的意境。《行路难》其一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全诗共八十二字,就能百步九折地展现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的复杂变化。让读者一开始进入"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的欢乐宴会,一转就到"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感情的强烈冲击,然后又神游千载联想到吕尚和伊尹由微贱而最终得到君王的重用。诗人最后给我们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气概,展示了他始终秉承着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和乐观的自信。这种思想境界是深邃壮阔的,是让读者回味无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好好感悟李白诗歌的思想境界,他的诗歌字字珠玑,每个意象都能高度集中地体现艺术的概括力。

纵观全文,我们知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李白诗歌对学生构建审美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感知优美意象和感悟壮阔的境界建立他们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金荣.论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