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绝句

绝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绝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绝句范文第1篇

【随女儿外甥刘琪瑶到内蒙古宁夏生态游,即景】

【一】

孤城秦月朗乾坤,羌笛铁马已无踪。

胡杨残枝留绿色,游人如梭捉小虫。

【二】

仲夏时节逢端阳,红霞洗空到故乡。

麦子拔节瓜苗绿,农家喜事总逢双。

【三】

青草一把喂羔羊,薄翼蚂蚱落肩膀。

夕阳抚柳忘记归,蜜蜂精明抢时光。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幸福新村南区19-6-102刘文忠

绝句范文第2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绝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来源:文章屋网 )

绝句范文第3篇

1、盛行时代不一样。

小令盛行于五代时期,是词中的前辈,最早的小令可追溯到隋炀帝时代。而绝句顾名思义,盛行于元代。

2、种类形式不一样。

小令是一种词调体式,是慢词的一种。绝句因文艺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杂剧和散曲,杂剧是以滑稽搞笑为主的一种表演形式,每本四折,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3、格式定律不一样。

绝句范文第4篇

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而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绝句对仗的具体要求:

1、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

2、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3、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来源:文章屋网 )

绝句范文第5篇

看那一波一波的海涛,只觉得以后的人生很渺茫。

我感叹啊:到底有谁比我更强!

我要活得像张雨生一样潇洒,

像南丁格尔一样坚强;

未来的“”啊,

指引我新的方向。

在未来的时间里,

我该怎样努力拼搏,天天向上?

也许我不会成为一片森林,

那我甘愿做一棵坚定挺拔的大树;

也许我不会成为大海,

我也会做大海里最最纯洁的一滴水。

绝句范文第6篇

白居易的《惜牡丹花》:“恫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因为怜惜国色天香的牡丹,诗人从两枝残花中预感到花儿终将红衰香褪。于是,他想象明天一旦风起,娇嫩的花朵定全部被风吹落。怎么办?诗人决定趁着花儿还没有被风全都吹落,夜里起来把火看花。诗人以悲悯的情怀秉烛夜看花,可谓大雅。

李商隐的《花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与白居易的那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先写诗人为花之美艳而醉,为酒之醇香而醉,再写由倚树而不觉沉眠,由沉眠而不觉日已西斜,最后写酒尽客散,夜深人静,诗人的雅兴非但不减,反而“更持红烛赏残花”。难怪清人马位称李商隐“有雅人深致”。

俗事

雍裕之的《农家望晴》:“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此诗截取了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农家生活片段,集中刻画了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老农内心的焦灼,枯立的执著和饱经磨难的顽强,一一透出了纸背。

再读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这也是一首充满世俗生活趣味的小诗。尤其是第三、第四两句,诗人突发奇想,从路旁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形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老人家,我摘下一串榆钱来买您的酒,您肯不肯卖呀?”幽默的戏问化成了诗,平常的生活也因此显出了奇趣。

趣事

施吾肩的《词》:“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诗中写充满童趣的六岁女孩,还一点也不知道人情世事的巧拙,到了晚上她也来到堂屋前,学着大人的样子郑重其事地叩拜新月。诗的字里行间满是小女孩的天真烂漫。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熟的,内容却是幼稚的。然而,这幼稚之举,产生的是童趣盎然的喜剧效果。诗只用了短短20个字,就将人物、时间、背景、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且章法紧凑而又错落有致,活生生一幅笔致幽默、妙趣横生的风俗小品画。

再看卢仝的《村醉》:“昨夜村饮归,健倒三四五。摩挲青莓苔,莫嗔惊著汝。”这是一首趣味横生的小诗。诗中写一个喝醉了酒的醉汉,从村外而归,他跌跌撞撞地走着,倒了爬起,爬起又倒。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诗中这一情节――醉汉倒地,傻傻地摩挲着地上的青苔,还不停地向青苔道歉:“青苔呀,你千万不要怪我,我让你受惊了。”醉汉有悖常理的心理和待定背景中的举止,不仅强化了他的醉态,而且彰显出他的傻气,真是妙不可言。

逸事

陆龟蒙的《和袭美春夕酒醒》中写道:“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第一、第二句,诗人写自己隐居乡野,泛舟太湖已有多年,故而常常醉倒在黄公酒垆。第三、第四句,诗人以自然闲散的笔调,写酒醉月下花丛,“花”“月”“影”“醉人”彼此交融,情趣动人。虽然诗别有他意,但诗人醉酒之乐的闲情逸致,依旧溢满纸上。

又如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此诗写诗人与幽人在山中开怀对饮之事。背景是烂漫的山花,幽人是与诗人意气相投的高人。于是,“酒逢知己干杯少”的快意,便全都渗进一杯又一杯的酒中。“我醉欲眠卿且去”,话说得直率,没有一丝虚伪。诗人最后还不忘招呼幽人:“明朝有意抱琴来。”生动地展现出饮者率性而为、随心所欲的情态,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超凡脱俗、自然闲适的心性。

战事

马戴的《出塞》:“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诗的首句以“金带连环”紧束“战袍”,写人物激战前的精神风貌:次句借“马头冲雪”的动态,写天气的恶劣以及人物征战途中勇往直前的无畏气概;第三句“卷旗夜劫”,交代此战的任务是夜间劫营;第四句“乱斫胡兵”写短兵相接的战斗场景,“缺宝刀”的“缺”是说宝刀砍到缺了刃口,战斗的激烈,将士们殊死搏杀的威猛由此可见。全诗虽只有短短的28个字,却叙事完整,场景逼真,细节生动,诗情飞扬。

绝句范文第7篇

1、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各家对其解释并不一致,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2、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来源:文章屋网 )

绝句范文第8篇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多情漫作他年忆

如果你有机会去四川成都,请一定不要忘记去“杜甫草堂”。草屋、木门、绿树、浅潭、篱笆、竹林……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杜甫客居于此六年时光,共留下240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这首《绝句》描写的就是草堂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日美景。杜甫就像一个“镜头感”超强的导演,先以远镜头呈现出阔远明丽的春光全景,接着镜头拉近,用一个小全景拍摄春天里的花草,最后以近景聚焦,分别给燕子和鸳鸯两个特写镜头。整个画面,一气呵成、流畅生动,各种视觉形象生动可感,令人欢愉。

首句一个“丽”字,点染江山,表现出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潭水映日的秀丽景色。所谓“迟日”,就是“春日”的意思,语出《诗・豳(bīn)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fán)祁祁。”意为:春天太阳升起慢悠悠,采蒿人多似水流。第二句,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绽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春光。诗人在选择表现春天的意象时,字斟句酌,清丽工致,又浑然无迹,炉火纯青。

诗的第三句,诗人描述的是燕子衔泥筑巢的情景,这是动态描写。第四句,则是静态描写。日丽沙暖,成对的鸳鸯懒懒地依偎在一起,它们安祥地坐在暖暖的沙滩上,睡着了一般,舒适而安逸。“飞燕”与“鸳鸯”,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展示了诗人“沉郁顿失挫”“深刻悲壮”“气势磅礴”之外的另一种风貌和精神。

如今,诗人已去,“杜甫草堂”也已演变成一处纪念祠堂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然而,杜子美的精彩诗篇,却像永恒的星星,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花开如此寂寞

有人说,在古代诗人中,最具备纪录片导演个性的是杜甫。

他的重要作品“三史”“三别”等都被称为史诗。没有他的记录,我们会说唐朝是一个伟大辉煌的时代;读了他的诗,会看到辉煌灿烂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在我印象中,除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杜甫“漫卷诗书喜欲狂”外,大多时候都是郁郁寡欢,愁眉不展。

《江畔独步寻花》共有7首,都是杜甫客居草堂时所作,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中的第五首。此诗虽题为寻花,实为遣愁解闷。一个“独”字,隐藏着深深的落寞和无边的悲怆。

诗的首句,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流动的江水,从塔前奔腾而去。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给人以壮美之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如今,僧亡塔,怀念之余,不免悲从心来。

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那儿一簇地盛开着,深浅放红,然主人已逝,唯有寂寞相随。若诗人不寻花至此,则无人赏识。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诗人也说不清,是深红色的桃花更可爱呢,还是浅红色的桃花更可爱。

诗人以花自怜,想到自己虽有潇洒豁达之志,却常常陷于人世的困顿之中,如今已年过半百,垂垂老矣,不禁悲从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