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培根的至理名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里希特《长庚星》
2、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贺拉斯《歌集》
3、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至理名言》
4、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5、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易卜生
6、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7、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巴尔扎克
8、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尼采《偶像的黄昏》
9、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洪战辉
10、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
12、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J·雷《英国谚语》
13、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
14、一颗高尚的心应当承受灾祸而不是躲避灾祸,因为承受灾祸显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灾祸显示了内心的怯懦。——阿雷蒂诺
15、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6、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拿破仑
17、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琼森《确实可靠》
18、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
19、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松下幸之助
20、最好是通过别人的厄运而不是通过你自己的厄运来学得聪明。——《伊索寓言》
21、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论天意》()
22、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认痛苦与忧愁的锻炼的价值。——赫胥黎
23、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贺拉斯
24、幸运最能发现罪恶;而厄运最能发现美德。——培根《论厄运》
25、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歌德
26、必须体验过痛苦,才体会到生的快乐。——大仲马
27、交好运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令人敬佩。——培根《论厄运》
关键词:目的;广泛阅读;贴近生活;系统练习
多年的中学语文和作文教学实践,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要真正使学生了解作文,喜爱作文,就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不断强化其作文写作的具体科学方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树立“观察世界,感悟生活,书写感受,不断提高”的作文写作观念,从而让学生成为驾驭作文写作的真正主人。具体说来,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明确目的,引起重视
必要的语文写作目的及其意义的教育,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于作文指导,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七年级开始,就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是针对学生较普遍存在的“害怕作文,甚至重理轻文”的倾向,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班会总结、优秀日记交流等各种机会,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渗透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重要性教育,使学生明白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要“全面发展,文理并重”更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作文写作功底。
二、广泛阅读,博闻强记
学生写作文,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提笔在手,思路打不开,无话可说。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作文写作的素材缺少必要的量的积累。如何弥补上述缺陷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
鲁迅先生在《致颜黎民》的信中曾这样说道:“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在教学中,除了语文系统知识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学生引进书籍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多读书。这里多读书主要有包括以下两点意思:一个是多读语文教材,一个是多读课外书籍。对教材来说,强调精读活学,博闻强记;对课外书籍来说,强调泛读积累,而且要持之以恒地读。例如,《初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所指定的书目,古今中外一些名著、优秀作文选等,并要求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中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活动空间毕竟又是有限和狭小的。如果不注意引导他们从课堂上,尤其是要在课外阅读中大量地汲取前人的思想和一定的文化,获得间接的知识,怎么会做到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呢?因此,必须理解鲁迅先生的至理名言:“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要牢记“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苏霍姆林斯基语)
三、贴近生活,积累素材
日常作文,总有学生抱怨:生活太平淡,尽是些平常琐事,这些材料无法捕捉,更不能成文啊……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和理解。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这样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认真观察和真实的生活体验,手中和脑海中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临时搞突击,胡乱构思、瞎编乱造是无法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的。这就要求平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妨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思考,用笔去记录,这可以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观察积累”的条件:诸如口头小作文比赛,组织春游秋游,清明扫墓,学习雷锋、继承先烈遗志、安全教育月、课间操评比、近视眼防治、欢度校庆,节日游园等活动,每次活动前都向学生布置观察要求,活动后即以活动内容写日记,命题或自由命题写周记或者作文,把作文教学与各项有意义的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贴近生活观察积累”,能够拉近学生和大自然、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师生、同学之间的距离,为写作素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架起沟通的桥梁。诚如培根所言:“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四、系统练习,不断提高
1.历史知识不能成为学生脑子里机械式填塞的词句。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而这"读"史的过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看似是有点痛苦的。每到考试前夕,总能见到很多学生手捧历史教材在冥心苦背,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背书,他们确实背功了得啊!在考试时也能拿到高分,可是在考试过后没有几天脑子里就只剩下只言片语,再过一段时间就一片空白了。这种现象在各学校都是很普遍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却未能真正解放学生,也确实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顽疾。那么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否与我们陈旧的教学方式有关呢?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抛弃以前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以各种适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的、是活的进而提高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技巧,课堂上的不死板、不呆滞是引领学生进行创新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于历史教学,我们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开拓学生思维、鲜活他们的记忆力。例如多媒体教学的引进与开发,客观真实的记录片,形象可感记录历史的照片(有条件的话可带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拜访历史见证者等等),还可恰当利用乡土资源,通过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来追溯到某个朝代的种种习俗,不仅加深学生的理解还有助于学习本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如何准确把握历史的时间脉络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最头痛是难以记住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顺序,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所掌握的就只是一些分散的、彼此孤立的历史知识,不能从整体上来把握历史的前因后果,更不能将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因为在新课程中历史教材完全打乱了以前编年史的编排体系,而是按照专题史的体系来编排的,可能上一课学的秦朝的历史,下一课就跳到唐朝,再下一课跨到了清朝。这就像把现代社会流行的"穿越"剧搬到了课堂上,在这种时间和朝代的穿越中,学生很快就昏昏然、不知所学了。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先不着急教繁杂的具体知识,而是首先给学生列出一个较简单的朝代顺序表口诀,比如: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短短五十个字就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顺序理清了。其次,老师也可以运用时间轴来解决,从远古到近现代,标出重要的几个时间分界点,比如:夏朝(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秦朝(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隋朝(581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唐朝(618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元朝(1271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大统一、清朝(1636年)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朝代记住了。第三,老师也可以归纳朝代的阶段特征来帮助学生记住历史时间顺序,比如: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宋元是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明清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如果教师把以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必将极大地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
3.以史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只是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以及应试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对人的培养,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只注重教书不注重育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教科书中唐太宗的至理名言,给我们以启发。知史而不忘本,身为一名历史老师,教授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他们怎样看待事物并形成自己的看法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老师应将这种要求具体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在讲述人教版必修①政治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同时也应强调政治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演变。在讲述必修②经济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推动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制度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必须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在讲述必修③思想文化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它反过来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讲述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改革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派与守旧派力量对比等综合性因素。在讲述选修④《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应使学生明确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史实,基本标准是看历史人物是否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在评价中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就《新课标》要求来看,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及课程目标进一步明晰,这为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一线教职工的积极参与配合,热切响应新型教育理念的号召,认真反思教学,努力改进教学技能与方法。在此结合笔者本人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就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历史知识不能成为学生脑子里机械式填塞的词句。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而这"读"史的过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看似是有点痛苦的。每到考试前夕,总能见到很多学生手捧历史教材在冥心苦背,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背书,他们确实背功了得啊!在考试时也能拿到高分,可是在考试过后没有几天脑子里就只剩下只言片语,再过一段时间就一片空白了。这种现象在各学校都是很普遍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却未能真正解放学生,也确实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顽疾。那么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否与我们陈旧的教学方式有关呢?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抛弃以前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以各种适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的、是活的进而提高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技巧,课堂上的不死板、不呆滞是引领学生进行创新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于历史教学,我们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开拓学生思维、鲜活他们的记忆力。例如多媒体教学的引进与开发,客观真实的记录片,形象可感记录历史的照片(有条件的话可带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拜访历史见证者等等),还可恰当利用乡土资源,通过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来追溯到某个朝代的种种习俗,不仅加深学生的理解还有助于学习本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如何准确把握历史的时间脉络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最头痛是难以记住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顺序,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所掌握的就只是一些分散的、彼此孤立的历史知识,不能从整体上来把握历史的前因后果,更不能将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因为在新课程中历史教材完全打乱了以前编年史的编排体系,而是按照专题史的体系来编排的,可能上一课学的秦朝的历史,下一课就跳到唐朝,再下一课跨到了清朝。这就像把现代社会流行的"穿越"剧搬到了课堂上,在这种时间和朝代的穿越中,学生很快就昏昏然、不知所学了。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先不着急教繁杂的具体知识,而是首先给学生列出一个较简单的朝代顺序表口诀,比如: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短短五十个字就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顺序理清了。其次,老师也可以运用时间轴来解决,从远古到近现代,标出重要的几个时间分界点,比如:夏朝(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秦朝(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隋朝(581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唐朝(618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元朝(1271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大统一、清朝(1636年)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朝代记住了。第三,老师也可以归纳朝代的阶段特征来帮助学生记住历史时间顺序,比如: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宋元是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明清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如果教师把以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必将极大地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
3.以史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71-01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因此,实施德育教学成为了必然。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师生情感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二、挖掘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有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现在有些学生迷恋电脑游戏,而心浮气躁,面对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快餐文化,难以辨别真伪。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命的意义》时,我先请同学说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有位同学说,我的理想是以后设计电脑游戏,因为电脑游戏太有趣了。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因为这位同学平时就喜欢玩电脑游戏,并因此影响了功课,我趁机说:“大家不要笑,这电脑游戏并不是从都能设计的,他其实就是想成为一名电脑软件设计师,这是一个非常崇高的理想,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你们有足够的信心吗?”接着,我给他们讲《生命的意义》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铁故事,当我讲到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以非凡的毅力坚持写作时,我注意到所有同学都震撼了,此时,大家齐声朗读“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这样,在你临死的时候,你能够说:我的全部生命和整个力量都已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半争。”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同学们为实现理想而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理解了生命价值的意义所在。
三、写作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写作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渗透德育,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从身边琐事中去体味市井百态去关注社会,去感悟人生,这样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命题,让他们从生活的小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合乎情理的感悟,给人以思想上的升华。教师提供某些具体人物形象,让学生展开类比联想,联想人生感悟生活。
四、积极评价学生,促进德育教育
关键词:习惯 看图 听课 早读 识字 写字
娜思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从小播下良好习惯的种子,将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要从学习上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积累学习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学习。那么,低年级学生应养成哪些学习习惯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认真看图的习惯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低年级课本它根据学生年龄小、对有趣生动的图画有着浓厚兴趣的实际特点,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图画为载体,便于学生观察学习,也是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认真,细致地观察图画的重要凭借。因此,在授课前,我每次先让学生认真看图,借助图画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然后再重点引导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如果是多幅图,从引导孩子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
这样的看图训练,不仅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看图说话的能力,也逐步使学生养成了认真看图的习惯,为以后学习看图学文,有顺序地观察画面,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一举数得。
二、认真听课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情感容易转移,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很容易分散。再加上娇生惯养,小毛病多,有部分学生上课坐不住,小动作多,精力不集中。我想,要使他们乖乖地听课就得从培养他们倾听的习惯抓起,这需要很大的耐心,除了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生动有趣的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语言能够有效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外,对此我也有一些我自己的小方法。方法一、要求学生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倾听别人讲话时,眼睛要注视讲话者。因为这样便于集中注意力,听清他人讲话的内容。同时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有时我们发现学生规规矩矩的坐在那儿,眼睛也看着讲话的人,可让他回答问题,却不知道老师要他回答什么,显然是思想开小差了。这时我就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听的要求。如:我讲完一部分内容后,可让学生小结刚才老师所讲的内容。或让学生好好听别的同学的发言,过一会儿评价一下别的同学的发言,也可以进行补充。这样带有目的性的听课,学生必然会认真听。 方法二: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我想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教师只能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特点,那种强迫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做法是徒劳无效的。 首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讲课思路上。如果设计的思路既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就一定会引导着时刻都会脱缰而去的小野马们跟着自己一步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其次,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的重难点上。课堂上,对教学重点、难点,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延长了注意时间,提高了注意质量。 方法三:及时恰当评价学生。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例如:我在课堂中经常会说:“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同时不知不觉使学生感受到倾听的好处。 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听课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三、良好的早读习惯
早读是学生一天学习生活的开始,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以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早晨是人的记忆高峰期。因此,从一年级起培养学生的早读习惯十分必要,但这不是学生一下子所能做到的,必须教师以身作则,常坚持,勤指导,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从孩子们刚进入一年级时,我就注重学生早读习惯的培养。要求在早晨8:10分必须进入早读时间,到下课时,虽只要短短的半小时,但却能读很多东西,在早读时间里,学生可以自由读、同桌读、四人小组读、开火车读、师生接读、分角色朗读;还可以利用早读背自己喜欢的小诗、成语、课文、古诗等,在这段时间里,我不是单一的来回巡视,看谁读得认真或不认真,而是积极的和学生参与进去,和学生一道认真读书。刚开始,我们班朱宏飞、 杨浩杰、 郭鑫义等一些学生都不好好的读,只是在自己的座位上玩,要不就是看别人读自己却不张嘴,但是自从我加入学生们的早读后,他们几个在我的影响和要求下,并自觉读书,每天清晨,教室里都能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日久天长,早读习惯逐步养成,同学们的朗读能力也明显提高。
四、良好的写字习惯
关键词:图书;价值;读者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图书古已有之,它是伴随着人类文字的创造而产生的,先后出现过岩画、雕刻、竹简、帛书等文字记载形式。活字印刷术和纸的发明,使图书成为古代文明传承的主要方式,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人们眼中的图书到底具有什么价值,图书价值到底具有怎样的特征,人们在心理上如何接受图书的价值,图书价值又是怎样实现的,这些问题是搞清图书价值命题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图书价值观
(一)古代的图书价值观
古人对图书价值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1.弘道设教,规谏政治,彰显兴衰的社会价值。首先,古人强调书籍是对先皇圣主“仁义礼智”等治国纲纪的弘扬,“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续阴阳,正经纲,弘道德”(《隋书・经籍志》),是对图书弘道设教价值的最高赞美和经典表述。其次,古书一般记载帝王君子的言行举止,所谓“君举必书”,这是古人想通过古书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记言记事,以成国家之典,不虚美,不隐恶,故得有所惩劝”(《隋书・经籍志》),正是对图书规谏政治的最好概括。最后,在古人看来,图书不仅可以弘道设教、规谏政治,还可以彰显社会兴衰,记载盛衰兴替。《史记》中记载孔子晚年“河不出图,洛不出书”的感慨,就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有了图书彰显社会兴衰的看法。
2.抒发胸臆,增长才智,怡养性情的个人价值。古人经常通过诗歌形式表达喜怒哀乐,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尚书》)。所以,图书在古人眼中,既有用于国家宣扬教化、传播道义、规谏政治的功能,也用于民众表达喜怒哀乐,抒发个人情怀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念中,修身是基础,而修身就必须通过读书与治学来达到。所以,图书是文人志士实现人生理想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是古人增长才干和智慧的主要途径。从《隋书・经籍志》的“夫经籍也者,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的高度概括到英国作家培根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的至理名言,都足见图书增长才智的价值得到东西方的一致认同。而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人就通过读书化解忧愁,忘记烦恼,愉悦心情,怡养性情甚至治病救人。郑成功言“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黄庭坚说“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宋真宗在劝学中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居安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都对图书于人的个人价值进行了深刻描述。
(二)当代的图书价值观
铅字印刷导致图书这种现代知识传播载体应运而生,图书渐渐成为凝聚人类智慧,传播科技文化的“知识殿堂”和“进步阶梯”,是知识的载体、思想的结晶,成为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
图书的价值是凝结在图书的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付出,其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神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通过蕴含其中的知识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力,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具有无形性、超时空性和潜在性。
从图书内容本身而言,图书具有知识价值、思想价值;从图书形态自身而言,图书具有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从图书内涵知识的社会作用而言,图书具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传承价值;从图书内涵知识的精神作用而言,图书具有情感价值、心理价值、美感价值[1]。归根到底,图书的价值在于内容的真和内涵的善。一本好书应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较高的知识含量,能为读者提供人生的导航、心灵的慰藉和人文的关怀。不仅如此,一本内容真、内涵善的书还须凝聚成一种形式的美,表现出一种审美感。在读者选择图书、阅读图书的过程中,首先被图书外在形式的美所吸引,然后在阅读中获得思想的启迪与共鸣,进而感悟内心世界的醇美,从而形成内容真和形式美的统一。归纳以上论述,图书的基本价值有三:
一是源自内容思考的认识价值与思维美。图书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对心灵世界的描写,对未来世界的展望等;阅读这些图书,了解这些内容,体味着认识世界的魅力,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之中,这是一种认识之美,思维之美。这来自于图书内容的真,导致认识的价值,体现为思维的美。也就是说,图书的认识价值和思维美,是与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与对生活的理解联系在一起的。
二是来自情景体验的心理价值与体验美。图书的内容除了包括人们对客观世界、物质世界认识的总结和论证外,更多的是对主观世界、精神世界、心理历程、的描述,这些内容最容易让读者陶醉在其情景之中,引起心灵的共鸣,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且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对愉悦有无限需求,因而渴望从他人的生活经历中得到经验与借鉴,从艺术情景中得到体验,从体验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满足,激发积极的心理状态,丰富人生,美化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就具有陶冶情操与净化心灵的心理价值及独特的体验美。
三是得自内涵与形式相统一的美感价值和融会美。图书的美感价值从形式上说,主要表现在图书的封面、装帧、版式、开本、纸张、字体、字号、色彩等方面,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呈现出的整体风格直接决定图书形态的审美特征和品位。虽说形式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不能脱离内容所赋予的内涵而独立存在,其必须鲜明地、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内涵的美。图书的美感蕴含在图书内容的意蕴之中,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得到体会和体验,品味图书的美感价值,就在于体悟图书内涵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融会美。这种美感不仅仅是感官上的快乐享受,更是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陶醉,达到“赏心怡神”的境界。
二、图书价值的特征
从古代到当代,人们都认为图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那么,图书价值到底具有什么特征而使之生生不息呢?我们认为,图书至少有以下几个价值特征。
其一,图书价值的原生性。作为文献形式的载体,图书的基本价值在于它所记载的内容。这是人类创造文字,撰写文字,著书立说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价值[2]。也就是说,图书所记载的内容有价值,图书才有价值;无价值的东西无需记载,也不在图书中记载。所以,图书记载的东西一定是有价值的,那么,图书的价值就与生俱来了,这就是图书价值的原生性。图书所记载的内容反映着人类智慧,也反映出图书原生价值的重要性。
其二,图书价值的整体性。内容是图书的原生价值和基本价值,但不是全部价值。从本质上看,图书是知识实体与知识载体的结合,因此,图书价值由图书内容价值和图书形式价值两部分组成,具有整体性。图书的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封面、体例、文字、字体、字号、图表等信息符号,称为内在形式,其本身就具有其物质特性和形式美感;另一部分为开本、版式、装帧、厚度、材质(如简牍、绢帛、皮革、纸张等)甚至气息等物质介质,称为外在形式。这些因素均要围绕图书内容展开设计与制作,须呈现出与内容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并决定图书形态的美感特征,体现图书的内容特色与价值品位,从而表现出图书的整体价值。
其三,图书价值的增值性。一部真正的好书,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而成为经典之作。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著作的内容被不断解读并赋予不同的解释,可谓历久弥新,这是内涵价值的增值性。岁月的流逝与时代的更迭,也使幸存于今的典籍成为孤本、善本而弥足珍贵,这是图书载体价值的增值性。同时,每一次重新出版,就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新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编排体例、开本版式、装帧材质甚至释义注解等方面的创新或完善,这是对图书整体价值的提升。
综述所述,图书价值的原生性来源于作者的思考与写作,图书价值的整体性产生于出版者的设计与制作,图书价值的增值性蕴含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作者与出版者共同创造了图书的价值,读者则来实现图书的价值。
三、图书价值的接受心理过程
作者和出版者共同创造的图书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理解、接受才能实现。在图书价值的接受过程中,读者的心理具有三个形态:
一是读者的阅读期望。一般而言,大多数读者在选择、购买和阅读一本书之前,就已经存在一种已有的阅读经验和潜在的心理期待,而以往的阅读经验和潜在的心理期待会导致产生一定的阅读期望,包括对图书的类型、文体、风格等方面的期望。
读者的阅读期望是由读者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社会背景等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具体而言,就是由读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价值观念与社会需求的差异所形成的,表现为读者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等。在类型期望方面,从事教学科研的人会侧重于学术著作的阅读,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偏向于文艺作品鉴赏;在文体期望方面,同是文学爱好者,有的喜欢戏剧、小说,有的喜欢诗歌、散文;在文风期望方面,科学研究人员喜欢理性、严谨的文章,文艺爱好者喜欢浪漫、写意的作品。
读者阅读期望的不同,导致对图书的需求、选择的差异,表现出对不同类型、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多样化的图书需求,从而决定了对图书价值感知的差异。
二是读者的阅读动机。读者阅读期望的不同,还会导致读者阅读动机和阅读目的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求知动机、求真动机、求善动机、求美动机、求道动机等方面。
求知动机以通过阅读学习知识、掌握方法、获得技能等为主要目的,购买教材教辅类、考试培训类图书是出于典型的求知阅读动机。求真动机以通过阅读明辨是非、掌握学理、了解真谛、坚持真理等为主要目的,出于该动机的读者会选择学术性、理论性、思想性、历史性著作。求善动机主要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修身养性为阅读目的,这种阅读动机使伦理、励志、传记、文学作品成为最爱。求美动机是以愉悦身心、享受美感为主要目的,出于这种目的的读者主要阅读文学艺术类、休闲娱乐类图书,这类读者会因年龄、身份、职业的不同,而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不同。求道动机主要指各学科专业、各艺术门类、各行业领域的评论专家的批判性阅读动机,这类读者关注作品的内容、意境、规范,以追求专业之道、学术之道为阅读目的,以专业性、思想性、创新性、艺术性为批判原则。
三是读者的阅读心境。人的情绪状态包括平静、淡定、喜乐、欣悦、哀愁、愤怒、惊秫等,并不是所有这些情绪状态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活动,但影响阅读活动的情绪状态就是读者的阅读心境[3]。一般在情绪状态不是极端强烈的情况下,即在一个平静、淡定或喜乐、欣悦的情绪下,选择阅读的可能性较大。这种情绪在阅读之初就会直接影响读者选择图书、进入阅读的速度,并伴随读者进入阅读心境和体验情境。阅读心境对图书的阅读效果和感知价值具有明显的影响。同一部作品,不同心境的读者获得的阅读体验可能完全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读者读同一本书,在不同的阅读心境下,得到的阅读体验也可能完全不同,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四、图书价值的多样性实现
图书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但图书价值的实现无外乎以下三种形式:
其一,图书价值的吻合性实现。一般而言,作者在创作一个作品时,已经预设了它的读者对象,隐含着图书的原生价值;出版者也会根据作者的原意和图书的原生价值,编辑校对书稿,设计制作图书,从而体现图书的整体价值,也相应地进行读者定位和市场定位。虽然图书已经预先设定了它的“潜在的读者”,但“潜在的读者”只有产生现实的阅读行为才能成为“现实的读者”,也就是说,图书价值的实现首先取决于现实的阅读行为,只有现实的阅读行为才能实现图书的价值。读者一旦进入了图书阅读,图书价值的接受过程就开始了,即“潜在的读者”开始向“现实的读者”转化。能够成为“现实的读者”的那些“潜在的读者”,往往最容易与作者形成心灵的交流与沟通,也最可能自然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产生思想的共鸣和火花。所以,客观的图书价值与预先设定的“潜在的读者”接受到的图书价值基本吻合,从而达成图书价值的切合性实现。
图书价值的吻合性实现,取决于作者与读者之间价值取向的吻合度,即作者的创作期望与读者的阅读期望的吻合情况、作者的创作动机与读者的阅读动机的吻合情况,也就是一个心灵沟通的默契程度。具体而言,包括图书的内容、类型、文体、风格、思想与读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审美标准、阅读习惯、理解能力的匹配情况。
其二,图书价值的能动性实现。从根本上说,图书价值的实现是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与读者的接受心理、理解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接受心理和理解能力对图书价值的实现就具有很大的能动性。
首先,读者是一个社会的人,其阅历、素质、品位、偏好等是决定其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其次,读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思辨能力,在阅读方面具有较大的选择权;再次,读者是一个能动的人,他的阅读期望、阅读动机、阅读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最后,读者还是一个历史的人,其阅读总是站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明积累和主流价值观基础上。所以,读者的阅读过程,是结合自身、经过选择、不断自省、立足时代的能动性阐释过程。这种能动性不仅能使之突破自身的局限,成为“潜在的读者”,还能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作者的原生价值愿景,体悟出更深刻更高远的意蕴,甚至发现作者的错误和局限,从而提出更好的意见和认识,实现图书的增值性价值。
其三,图书价值的被动性实现。现实的读者与作者预设的“潜在的读者”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吻合。这是因为,对作者而言,一方面,作者往往是某领域的权威专家或专业人士,对“潜在的读者”的预设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另一方面,再权威再专业的作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其“预设”本身就具有局限性。对读者而言,一方面,每个读者本身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审美标准、阅读习惯、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另一方面,每个读者的阅读期望、阅读动机、阅读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作者及出版者不可能准确预设读者的大多数,只能大致预设少部分“潜在的读者”。这样,对大多数读者而言,就普遍存在着被动接受图书的价值的现象。
一般而言,出于求知动机的读者(如学生)和以求美为动机的读者(如文学爱好者),比较明显地存在着被动阅读的情形:学生从教材教辅图书中复习备考,被动接受图书的价值;文学爱好者在文学作品中身临其境、感知体验,潜移默化地接受图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尹 杰.图书的产品属性与图书出版业的产业特征[J].图书情报知识,2006(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