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赞颂母亲的诗

赞颂母亲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赞颂母亲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赞颂母亲的诗范文第1篇

黄河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她从自古开天辟地时,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的诗人在赞颂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而我们一直在伤害自己的母亲。我们的母亲在落泪。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还不知道母亲在伤心。

现在科技发展的很快,到处都是汽车和工业产,工业产排出了许多污水,让我们中华民族母亲在受着伤害。我在这里告切我们人类。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我的母亲吧,我一下有几点建议:

1.让一直排放工业产停业。

2.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们一起来保护黄河

3.请有关政府来监督乱排放的工业产严处处理

赞颂母亲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然 爱的哲学 平等 冰心早期创作 生态女性主义

引言

“生态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由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汇流而成的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的文化思潮。”这一文化思潮批判了传统父权制价值观,“把关怀、爱、友谊、诚实和互惠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成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新标准,都体现了对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和稳定世界的追求,洋溢着关怀、同情和“慈育意识”的文学作品会受到极力颂扬;相反,弥散着男性支配、控制欲望的作品,充盈扩张、功利性的破碎话语,则被毫不容情地批判。作为女性角色的冰心有意识地用改良的方法构建和谐温馨的小家庭,她的作品中充溢着现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充满了对父权制的不满和对大自然母亲的热爱。作者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是一首首自然的颂歌,早期散文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充分体现出爱的哲学,而差异中求平等则进一步彰显了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

一.自然的颂歌――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

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是一首首自然的颂歌,在诗歌中所表现的对于女性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令人惊叹,她所描绘的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对当今日渐脆弱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也唤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女性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繁星・一四》写到:“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作者的诗歌主题离不开对自然的赞美与崇尚,她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自然中的万物都是平等与和谐的,这一观点与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是一致的,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是一个活的有机体,自然不是人们剥夺的对象,而是与人平等并和谐相处的自然。自然与人类是紧密相联系的。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所建构的机械的自然观念则认为自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冰心一生热爱自然,写下了几百首描写自然万物的诗歌。小诗《繁星》《春水》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繁星・二八》写到:“故乡的海波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磐石,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冰心从小生活在海边。她对自然的感受体现在她的诗作中。她把自然比喻成女性,而且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可见她已领悟到自然与女性之间的深刻联系。在冰心更多的自然诗作里,她常用独特的方式感知自然,歌颂它的伟大,赞叹它的和谐,描绘大自然的优美图景。冰心《繁星・六五》写到:“造物者呵!谁能追踪你的笔意呢?百千万幅图画,每晚窗外的落日。”自然的美是人无法企及的,诗人对自然的颂赞表现了对自然的崇爱。在这些诗歌中冰心充分地表达了她对自然母亲的感激之情,以及渗透其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冰心把大自然比喻成母亲,一位充满着温柔、慈爱等明显女性特点的人物形象。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自然一直被比作仁爱善良的女神,作为大地养育者的母亲。著名生态女性主义学者麦西特就曾在《自然之死》中叙述了女性和自然在历史和文化的视角下的关联性。麦西特认为,女性作为一种性别存在,原本具有多种特征,但温柔、慈祥、善良这些特征却被文化与历史强化出来,而这些特征又被用来比喻自然,这一切并非偶然。当女性的养育特征高于其他特征的时候,自然,作为一种有机的主体存在也就成为可能了。

正如《繁星・一五八》写到:“我的朋友,雪花飞了,我要写你心里的诗,”作者要写读者心里的诗然后奉献给读者。冰心真正了解读者在整个创作中的意义,所以她有意识地想读者所想进而用诗来表现读者所想。雪花飞了,读者的心随雪花一起飞扬,这是大自然的诗意,诗人要表现这种美的诗意,她和读者一同感受自然的美、心灵的美。

二.爱的哲学――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立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宏大背景,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伦理的学理背景、现实缘由、哲学基础、逻辑框架等进行系统考察,揭示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及其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己之间表现出来的和谐伦理思想,“生态女权主义把道德观建立在关心、爱护和信任上,把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在私人、家庭和政治上的关系视为平等,也把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视为平等伙伴,而不是控制和统治的关系。”在这样一种新的伦理观照下,人们将重新思考伦理道德标准,阐析和评价作品时,也会加重其道德内容的分析。用“爱的哲学”追求真善美,是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冰心散文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如在《山中杂记・九机器与人类幸福》一文中,反思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精神的痛苦与困扰。在《山中杂记・十鸟兽不可与同群》中,作者写到了人类与动物界的友好相处:

“第一乐事,就是拔草喂马。看着这庞然大物,温顺的磨动它的松软的大口,和齐整的大牙,在你手中吃嚼青草的时候,你觉得它有说不尽的妩媚。”还有跳荡可爱的小狗,狡猾的小猫,特别是毛羽鲜丽的小鸟,“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在冰心早期的散文作品里,直接描绘时代政治风云变幻的篇章是比较少的。她更多的是叙写自己的家庭。冰心认为,一个人能在父母亲的膝下怀前,姊妹弟兄的行间队里,过着快乐甜柔的时光,是一种“浓福”(《通讯一》)冰心生活在一个受到民主思潮洗礼的家庭里,它保留了从这样一个家庭的活动和变化,人们也可以感受到社会脉搏的跳动。家庭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有着异常重要的位置,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伦理观念中的一个显著特色。因此,冰心倾注全力来描写自己的家庭,写家庭中父慈子孝、妻贤母良、兄弟怡怡、举案齐眉等我国传统的美德,写这个家庭和一些亲戚间牢固的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所形成的家族观念。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冰心在自己的散文里还用充满诗意的笔致来描绘传统节日,弥漫着民族气息的风俗画。在《寄小读者》里,我们看到她在异国是以一种怎样亲切的感情在回忆和叙写自己在国内一年中所经过的各种民间佳节。“从新年说起罢,新年之后,有元宵,这千千万万的繁灯,作树下廊前的点缀,何等灿烂?”元宵节以后,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节,是绝好的野餐的日子,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余韵,而且有趣。清明扫墓植树,既是对先人的敬礼,又可造葱蔚的山林。五月初五端午节,有花花绿绿的芬芳的香囊,有轰轰烈烈的竞渡的龙舟。七月初七是女儿节,“凉夜风静,秋星灿然,庭中陈设着小几瓜果,遍延女伴,轻悄谈笑,仰看双星缓缓渡桥。小孩子满握着煮熟的蚕豆,大家互赠,小手相握,谓之‘结缘’。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满月的银光下,说着蟾蜍玉兔的故事。九月九重阳节,古人登高的日子,人们正好远足旅行,游览名胜。(《通讯・二十三》)这些民间的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长期流传下来的,它往往联系着一些优美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某些美好的愿望和惊人的智慧,集中而强烈地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世态人情。冰心选取这些题材,无疑会加深她的散文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三.差异中求平等――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

冰心在女性主义创作中极力讴歌母爱,赞赏知识女性,弘扬两性平等。她在作品中塑造的各类女性形象尽管差异明显,但都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由于生活在男性世界的边缘,她不是根据其一般形式,而是根据她的特殊观点来观察这一世界”。

如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对母亲的颂扬,冰心视母性为宇宙的本质属性,认为母亲兼具真善美的高贵气质,而母是女性特有的自然特征和伟大品格。“把照耀历史的神圣光辉奉献给只有女性才具有的母爱上。是对男权中心主义的大胆反拨。是对女性生命价值的热忱肯定”。冰心笔下的母亲形象,打破了传统母亲的形象,由“道德圣母”转向“人性圣母”,她们不再只是繁衍后代的工具和儿女的压迫者。转而成为丈夫和儿女们精神和生活上的知音,母亲的价值和作用得以超越和升华。“有奇迹般转形和再生的地方,地下世界那里的万物,都由母亲统辖”。冰心从母性的自然定位出发,重塑了母亲形象,彰显出了更多女性所共具的人性之爱,赋予了“五四”时期女性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叙述视角。

冰心作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以女性的姿态,在其文学作品中深度挖掘了女性存在于男权社会下所面临的各种境遇问题。冰心“相信自己对女人的看法,很稳静,很健全。女人‘既不是诗人笔下的天仙,也不是失恋人心中的魔鬼’,她只是和我们一样,有感情有理性的动物”。

冰心的早期小说《两个家庭》是冰心试图在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将女性主体置于“家庭”这一想象空间的女性主义观点产物,超前地提出了女子受教育这一重要问题。《关于女人》是一组纪实散文,以男性视角记述了十四个女人的故事,既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一组群像,也表达了作者所坚持的女人“比男人多些颜色,也多些声音”的平淡、稳静的妇女观。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性格各异,命运不同,但她们都有着一种女性特有的质朴与温柔、热情与真诚一她们出色地维持了这个世界,也温柔了这个世界。《我的邻居》里的M太太是一位温婉贤淑的女性,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了丈夫和孩子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专心持家。《我的朋友的太太》中的L太太比《我的邻居》中的M太太更加尽善尽美,不仅在内是贤妻良母,在精神上和事业上更是丈夫的知音。在《我的同学》中的S因救助一位同事的太太大量输血而染疾早逝,更是道德自我完善的典范,拥有更为崇高的女性品格,她的爱已经超越了贤妻良母之爱,伸展到了社会之中,是大爱,她是冰心笔下冰清玉洁的知识女性形象的皈依和升华。正是这些完美融合古今女性特征的新思潮知识女性,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促进了中国广大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女性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并推动了“五四”妇女解放,深化了性别意识在女性主义批评中的特殊意义。在《关于女人》中冰心以男性身份讲述故事,更能透彻地揭示出社会和婚姻生活中存在于男女两性身上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差异和问题,从而表现出差异中求平等的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

参考文献:

[1]美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6,(2):25~30.

[2]Carolyn Merchant The Deathof Nature:Women.Ecology,and the-Scientific Revolution[M].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0.

[3]袁玲红《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形态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6

[4]Mary A.McCay:Rachel Car-son.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93:25.转引自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

[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文版)M冲国书籍出版社,1998.797.

[6]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55.

赞颂母亲的诗范文第3篇

要说我为什么要感恩妈妈,就说一直让我记忆犹新的那件事吧:去年,秋季的一天,我们坐车去琴行考级。下了车,我们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琴行。也许是心理作用太强,我紧张的直发抖,一想起万一考的不好,那怎么对得起这些日子妈妈的苦心呢?。“姜还是老的辣”我的心思一下被妈妈看穿了,妈妈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用她那粗糙得手轻轻的抚摸着我得头,说:“又紧张了是不是?心里不要老惦记着,把心放平。这一次就算失败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不是你自己长说的吗?好了,不要多想了,进去吧!”妈妈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我可以看出妈妈其实还是有些不安。

我定了定神,走了进去,坐在座位上,我那颗幼小的心不禁又砰砰直跳,想起刚才妈妈说过的话,幼小的心还是渐渐平静下来。我镇襟危坐,静气凝神,按动琴键,顿时紧张、担心全没了,我的心和美妙的旋律合成一幅美丽的画:一只天鹅……我成功了,这都是妈妈那金子般的心。啊!妈妈又一次鼓励了我……

在我们成功的同时,和其又想到过你的母亲,不要被成功冲昏了头脑,成功的背后,可是母亲一直在鼓励你、为你加油、支持你呀!妈妈把我们养育成人,小时侯,不懂事,不听话,淘气的我们,哪一件事不是母亲为我们操劳?

赞颂母亲的诗范文第4篇

诗歌是生命中的盐。人生如果没有诗歌就显得索然无味。阅读诗歌,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升华我们的情感,激发我们创作的热情。赞颂母亲,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用诗歌的形式来歌颂母亲,用美好纯洁的心灵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回忆生活中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让爱化作涓涓细流,流入心田,流入骨髓,流入亘古的时空……

【美文阅读】

致我的母亲

歌 德

尽管长时间没有向你问安,

没给你写信,可是,别让你心里

产生怀疑,好像你儿子应有的

对你的深爱已经从我的胸中

消失。决非如此,就像那岩石,

在水底深深扎下永远的万年根,

它决不离开原处,哪怕是流水,

时而用风浪,时而用柔波从它

上面流过,使人们看不到它,

我对你的爱,也是如此离不开

我的胸中,尽管人生的长河,

时而受痛苦鞭笞,汹涌地卷过,

时而受欢乐的静静的抚爱,

遭到覆盖和阻拦,使它不能

向太阳露面,不能映着四周围

返照的阳光,在你这慈母的眼前

向你显示你儿子是怎样崇敬你。

――选自《外国题赠诗精选》

献给母亲蓓・海涅

海 涅

我惯于昂首阔步,两眼朝天,

我的性情也有点执拗倔强;

即使国王跟我面对面相望,

我也不会低垂下我的眼帘。

可是,慈母啊,我要对你直言:

尽管我的傲气是如此刚强,

一到你的幸福的亲切的身旁,

我常常感到自卑而畏缩不前。

你有渗透一切的、崇高的精神,

光芒四射,直飘向日月星辰,

是这种精神暗暗地征服了我?

回忆往事真使我感到难过,

我做错许多事情,伤你的心,

那样万分爱我的慈母的好心!

――选自《外国题赠诗精选》

啊,母亲

舒 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啊,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啊,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啊,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

啊,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啊,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选自《舒婷的诗》

【阅读体会】

三篇都是表现和歌颂母爱的诗歌。前两首诗歌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用倾诉和对白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将对母亲的眷念和关心化入诗行,读来给人一种很亲切,很地道的生活味道。后一首诗歌写得比较委婉和含蓄,借用梦幻和意象,通过“慈母泪,珍藏的红围巾,童年幼稚的哭喊,成年后的不敢”等,表达出失去母爱的孤苦无依。诗人以“古井”形容“怀念”,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读后让人感到情浓、意切,难以忘怀。

【写作探究】

表现“母爱”唯有用最真挚的情感,最体贴的语言和对母亲爱的回馈来抒发,来歌颂。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凡写此类诗歌,都要从文中抒发对母亲的伟大,无私的赞美。手法上,可以运用生活细节,用特写突显出母亲的光辉形象。在感情上,可以用泪水与欢笑来宣泄,来灌溉。以情动人,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才会显得真诚。试看下面一首诗歌。

【佳作展示】

献给妈妈的歌

湖北一考生

小小的我,

有一个小小的心愿:

我想用稚嫩的小手,

捧一把月光,

陪伴妈妈无数个夜晚。

我想用稚嫩的小手,

化作天使的魔杖,

抚去妈妈眼角的皱纹。

当一双袜子织成爱的鸟巢,

当一滴泪滑落在我的床边。

我知道――

灯光下,

妈妈又是一夜的辛苦。

我身上的毛衣,

是妈妈亲手织的,

还有我崭新的小熊袜子。

当我打过雪仗之后,

我便把小手伸进您的心窝,

不再冰凉的小手,

感受您心的铿锵与火热。

我学会了一首古诗,

背诵给您听,

您专注的眼神全是希望呵!

我被您打扮成小天使,

我们对着镜子一起嬉戏,

讲述成长的故事!

我想唱一首

献给妈妈的歌――

是妈妈给了我生命与欢乐!

【佳作点评】

小作者细心观察生活,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小片段来表现妈妈的爱的无私境界。这首诗最大的优点是:小作者能够用童年的生活,用童稚的笔调,用童心来关照与妈妈相处的快乐。同时,抒发出了对妈妈最真挚的喜爱。

【教师练笔】

在安排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我们教师不妨也和学生一起,沉浸其中,享受写作的快乐。同时,语文教师在写作中也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形成生动的教学范例。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懂 你

湖北省孝感市芳畈中学 杨晓明

日子如涟漪一般散去,

一根银丝牵出了太多的情。

您把黄昏缝补进鸡啼的天明,

灯光闪烁着故乡的暮色。

虚掩的窗户引渡了冰冷的月光,

您还不放下手中的活计。

当月光爬上您的面庞,

拂去了纵横的岁月刻下的印痕。

您如皓洁的月,

一起绽放灿然而执着的微笑。

一张鞋垫绣红了您的双眸,

像一样盛开。

我看见了您如神的静默,

把期望一针一线地隐藏。

多少次在梦里,您牵着我的小手,

我的童年就有了安稳与温热的回忆。

现在您牵着的是我孩子的手,

又给他们捎去同样地温柔与渴望。

赞颂母亲的诗范文第5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我读到孟郊这首赞颂伟大母爱的诗,心中便油然而涌出一股股爱的暖流,于是我便想起我那深深爱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农村教师。她为了村里的孩子们,没日没夜的在村里的一所小学工作。从我记事起,母亲就很忙,但她仍然无微不至的疼爱着我。看着我一天天长大,她心里也一天天欣喜起来。母亲毕竟是一位教师,懂得一些道理,所以,母亲管教我是十分严格的。从我小时候,母亲就开始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诚实守信用,不要弄虚作假;要勤奋努力,不要骄傲自满等一类的话题仍让我记忆犹新。我认为,我受母亲人格的影响是十分大的,我想在我今后的人生中的每一成就,都或多或少与母亲的教育有关。

在我上小学的这六年里,母亲每天天不亮就为我做饭,当她叫醒我的时候,香喷喷的饭菜早已摆上桌子。我不晓得她起得多早,但我清楚,她从来没有让我晚过一顿饭。

这一年,我小学要毕业了,母亲决定让我去县城读书。她认为乡下教学条件差,比不上县城。可是县城里的学校的收费是十分高的,但是母亲为了让我将来有出息,有成就,自己在生活中省吃俭用,以便省出更多的钱来让我上学。这一天是我去县城考试的日子。然而在前几天,母亲由于工作忙,又要操劳家务,不小心在提水的时候脚扭伤了,伤得挺严重的,肿了起来。但是今天,她却早早的起床,忍着脚痛为我做了饭。吃过了饭,父亲将要送我去县城。母亲在三叮嘱我做题时要认真,要仔细。在我走时,我对母亲说:“你脚痛,不要出来了。”可是,当父亲带着我走了很远时,我回头看见母亲正从家门口向我挥手再见,那只抚养了我给了我伟大的爱的手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

这是一道爱的弧线。

赞颂母亲的诗范文第6篇

“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前面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和长江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入,也是后续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本节教材包括黄河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上、中游的水能开发五部分。教材安排黄河水系图并配有5道读图题,帮助学生了解黄河源流概况。同时,教材还提供了“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凌汛”,“黄河断流”,“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材料及“地上河”示意图,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黄河,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水和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黄河对其沿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乃至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堤溃坝,决堤溃坝的直接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根本原因在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因此,弄清“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黄河的关键。“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复杂,应综合考虑中游黄土高原的土质特点、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以及下游地形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较弱,所以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地上河”的成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著名水利枢纽的分布;学会辩证看待事物;了解黄河现存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模拟,培养参与意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开展辩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创设的古诗词意境,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治理黄河的案例,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辩论黄河的功与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设计思路

作为黄河流经省区的学生,对黄河已有所了解,缺乏新鲜感,但对黄河缺少全面深入的认识。如何激发学生对黄河产生兴趣,怎样让学生对黄河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本教学设计巧设教学情境,以古诗词为线索,以多媒体为媒介,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核心,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主动学习、愉快合作、积极探究,在古诗词的熏陶下掌握知识和方法,从而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多媒体播放水势汹涌、涛声震天的壶口瀑布视频,并配诗朗诵“黄河颂”。

教师导入:古往今来,黄河以其磅礴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强不屈、永往直前精神的象征,因此成为古今诗人笔下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就在古诗词的引领下来认识黄河。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黄河的教学情境中。以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以慷慨激昂的“黄河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学生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新课讲授】

1.黄河的源流概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图片和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题呈现:①黄河来自“天上”,最后奔流到“海”。“天上”指哪里,“海”又是指哪个海,黄河全长多少千米?②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流入海。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哪些省级行政区,接纳了哪些支流,上、中、下游又是如何划分的?

图片展示:“黄河水系” 图(课本P55图2-53)和“中国地形图”。

学生活动:读图2-53 “黄河水系”,自主完成上述问题,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到台前指图讲解黄河源流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壮观的画面和豪放的诗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

2.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状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惊涛拍岸、浊浪宛转的图片和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问题呈现:①“九曲”说明黄河干流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黄河图,看看黄河干流像哪个汉字?②“万里沙”说明什么?

教师承转:“万里沙”说明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是不是自源头到入海口含沙量都很大?其上、中、下游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55~56正文和P56阅读材料“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图片展示: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的水样标本。

问题呈现:山西黄河河务局小王分别在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采来三瓶水样标本,回到单位发现贴的标签脱落了,你认为这三瓶水样分别是取自哪个河段,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对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的了解,判断三瓶水样分别取自哪个河段。

设计意图:由诗句加深学生对黄河形态和泥沙量大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环境及水文特征。再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承转:为什么黄河中游的含沙量最大?

资料展示:黄土高原土质状况、地形状况、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等资料。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单凭教材对黄河水文特征的介绍,学生只知道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却不知其原因,所以只有补充黄土高原的有关资料,才能使学生理解后面“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3.“地上河”的成因及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师承转:这些泥沙是否都随着河水流入了海洋?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会带来什么结果?

资料展示:“地上河”示意图及历史上黄河决口、洪水泛滥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灾害的图文资料。

学生活动:根据“地上河”示意图及黄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探讨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及容易造成的危害。

设计意图:采用启发式教学,由因及果,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承转: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描绘了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气概,没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黄河下游真出现了水从“天上来”(“地上河”)的情景。李白还有很多描写黄河的诗句,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站在险峻的华山之巅远眺黄河的图片及诗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展示黄河凌汛图片及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教师引领:前两句原来是说诗人站在万仞之上的华山绝顶,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细曲“如丝”,以此来反衬华山的高峻入云。可是现在的黄河下游真的出现“如丝”现象,这就是黄河下游的断流。后两句诗是李白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这绝不是李白的夸张,黄河确实存在“冰塞川”现象――黄河凌汛。你知道黄河出现断流和凌汛现象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中有关“黄河断流”和“黄河凌汛”的图文资料,探究断流和凌汛发生的河段及原因。

设计意图:由诗句“如丝” 和“冰塞川”,引出黄河的“断流”和“凌汛”现象,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提取、加工及总结的能力。

4.黄河的水能开发

教师承转:李白不愧为“诗仙”,他还有不少有关黄河题材的诗句,如“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触天动地、浊浪翻滚的图片和诗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问题呈现:这两句诗描写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雄姿,由此可以得知黄河蕴藏的水能资源。假设你是水电站建设专家,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

学生活动:在黄河水系图上标注(提示:河流水能的蕴藏量取决于河流落差和河流水量),然后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主要水电站,印证自己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和背景渲染黄河汹涌澎湃、惊天动地的气势,增强学生对黄河水能资源丰富的感性认识,领略黄河气势磅礴的风采。采用角色模拟,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5.黄河的综合治理

教师承转:黄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她就像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故称之为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你怎么评价她?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进行辩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辩证观点。

教师总结:千百年来,黄河之水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是伟大的母亲河。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自私和岁月的流逝,现在母亲河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她的头发变得稀疏,血液粘稠度增加,贫血,下肢动脉容易破裂(多媒体展示图片:上游的草场退化、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断流、下游“地上河”决堤泛滥)。

问题设计:母亲河为我们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现在母亲河老了、病了,人类应该如何拯救苦难的母亲河?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病症”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设计意图:将黄河比作母亲,拉近学生与黄河的距离;将黄河出现的问题比喻成各种病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说成拯救苦难的母亲河,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探究治理措施,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赞颂母亲的诗范文第7篇

诵读是一种审美欣赏性的阅读。新课标对第三学段诵读的要求是: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它关注了诗歌的音律节奏,把感受诗歌的情感,并通过诵读传达出来作为重点。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古诗《游子吟》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对第三学段诗歌诵读有效性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营造“美”的氛围

师:最近,我听了一首歌叫《儿行千里母担忧》,很受感动,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仔细听听,感受一下歌曲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1:慈祥的母亲。

生2:关爱孩子的母亲。

师:是呀,母爱是伟大的。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对母爱的赞颂从未停止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游子吟》也是如此。

根据古诗的特点,创设情境是古诗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古诗的特点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美”。因此,只有创设出美的课堂情境,才能相得益彰,收到好的效果。本课一开始就播放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把学生带到母子离别的情境中,找到了古诗教学的切入点。

二、有效诵读,体味古诗的“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明学习古诗的有效方法是读。诵读能体会古诗的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韵优美的特点;还可以品味出古诗诗中有画、寓情于景、思想深刻的特点。可见,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的做法,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如何有效诵读呢?

第一,明确读的目标。

师:诗人孟郊吟诵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点评:

①你的字音读得真准,如果你把节奏放慢就更好了。

②你读得字正腔圆,节奏也把握得很好。

③你不但读得有板有眼,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第二,丰富读的形式。

师:老师也很想把这首动情的诗歌读给大家听听。(教师范读)

师:想像老师这样美美地读一读吗?(教师领读)

师: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吧。(师生对读)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边读边根据你的初步理解,想象画面。(全班齐读)

本片段通过教师范读,把握情感基调;师生分层对读,读准节奏;全班想画面齐读,整体感知。这样既丰富了读的形式,又达到把握音韵节奏和情感基调的目的。

第三,理清读的层次。

从读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初读、品读、诵读。初读要求读正确,即读准字音,不读破词语;品读要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句,读出画面感;诵读要读出诗情,熟读成诵。在品读《游子吟》中,我通过反复的创设情境引读,达到诵读的目的。

师:是啊,儿子走多远,母亲的视线便走多远。沐浴着母爱的阳光,让我们一同道出游子的心声——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用心感受温情,用爱传递感激,让我们倾听心中的爱,高声诵读——

以上教学虽然整个过程都是“读”,但是讲究读的有效性,做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表达。

三、自主创造,再现古诗的“美”

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诗教学也一样,要想让学生理解古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对古诗进行再创造。如,给古诗配上合适的音乐和画面。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画、一段乐曲。学生能找到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就说明他已经充分理解了诗的“情”和“境”。如,在把握诗歌的情感后,播放不同的乐曲,让学生选择一首为本诗配乐。《游子吟》是一首表现母子情深的诗歌,学生对诗进行了再创作,就会对诗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入情入境也就水到渠成了。还可要求学生创作插图,诠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这些创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四、丰富积累,鉴赏古诗的“美”

古诗固然美,但是如果离开了人们的欣赏,它的美便无从谈起。第三学段必须培养学生的初步欣赏能力。在《游子吟》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透过景物悟情”的环节,就是借助插图中小草无法报答阳光的情景来感受诗人那种无法报答母亲的愧疚情怀,效果很好。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要从两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丰富古文化的积累。如,在课后拓展孟郊的其他诗歌,如《游子》《别老母》,使《游子吟》的诗画得到延伸,诗意得到了拓展,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母爱诗篇,诗情得到升华。

赞颂母亲的诗范文第8篇

母亲,这一位与我们一辈子都关系最密切的人之一,曾被各国各地的人赞颂过,

当我们身处险境时,母亲会不顾一切地拯救孩子,当我们思念家人时,母亲会给

你感情上的坚强依托……

曾有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一句话: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

于母亲!这句话说得真的是堪称经典;自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伟人

如若没有母亲,那荣誉或许不会降在他们身上,下面我给大家就说说这两个小故

事:

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

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

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

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

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

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

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

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孔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

果。

岳母刺字: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

想:

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就在这时,一群大雁从天空而过,父母高兴地说:"好,

就叫岳飞。愿吾儿像这群大雁,飞得又高又远。"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岳飞

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

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

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

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

天害理的事!"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

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

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