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纳兰容若的爱情

纳兰容若的爱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纳兰容若的爱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纳兰容若的爱情范文第1篇

1、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2、《纳兰容若诗词》是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毛晓雯、夏如意和苏缨。该书收藏了纳兰容若的大部分诗词,爱好文学的人值得一看。

(来源:文章屋网 )

纳兰容若的爱情范文第2篇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容若——清朝如烟花般的传奇人生诗人,一生多情而不滥情。是历史上的一大痴情悲剧,他爱他的妻子,而他的妻子却在二人成婚三年后因病势而去。容若失去与他了他的伴侣,痛苦与寂寞对容若造成巨大的伤害。也许是天意,在容若30岁那年结实了江南才女沈宛,两人迅速堕如爱河。《选梦词》也许就是两人爱情的见证。

可惜好景不长,在容若31岁那年他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短暂而凄美的爱情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惋惜。

纳兰容若的爱情范文第3篇

——纳兰容若

瘦尽灯花又一宵,酒未醉,梦尚浅,纳兰提笔,以往事下酒,将回忆当作是自己的一场宿醉。可纳兰心事何人知,他回忆的是否是过往他在“温柔乡”中的美好时光?是否是在奠基着自己那已逝的爱情?无人知晓纳兰的想法。但我至少清楚的一点是,纳兰提笔至少可以回忆自己的梦里花落。而我呢,提笔为谁?

如果说,往事真能下酒,斟在玻璃盏中的却是最心动的相遇和最不舍的离别。人生恰如三月花,看得见开始,却永远都猜不到结局。

不是所有的记忆都美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记忆,岁月的河流太漫长,大部分的人与事都会被无情地冲走,但是,与青春有关的一切,总会沉淀到河底,成为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令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并不是那些事和人,而是我们逝去的梦想和激情。

纳兰容若的爱情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纳兰性德;豪情与柔情;凄婉;用典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19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126

有清一代,是词的中兴时代,出现了词的许多流派,也出现了许多词作大家和词作鉴赏家。“清词三大家”陈维崧p朱彝尊和纳兰性德三人中纳兰成就最高,鉴赏者队伍最众。《人间词话》云:“主观之词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纳兰词的风格最近于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其词自然p真切,以最平常的语言达到感人至深的艺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中学课本选有他的一首词《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的词,却与自唐以来的边塞诗词风格迥异。以王昌龄p高适p岑参为代表的唐代边塞诗,意境雄浑p悲壮,主导特征是壮美,有着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这与唐帝国雄浑的民族精神一脉相连。纳兰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夜深千帐灯”,描写疏远p荒寒的塞外,描写皇帝出行队伍的壮阔,意境壮美,和自唐以来的边塞诗词风格类似,表现在语言上更显朴素。下片一改传统的表达建功立业的豪迈,“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寄寓了思乡的情怀。对于多情的纳兰p谨慎的纳兰p厌倦军旅的纳兰来说,由描写塞外军旅转写思乡之情最自然不过了,用语自然而真切。

相同题材的词作还有《蝶恋花 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以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上下片前三句皆写壮志豪迈,“今古河山无定据”有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感慨,“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p充满动感的边塞图景。词的下片抒情,“以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化用南唐词人冯延巳“庭院深深深几许”词句,回顾历史,面对塞外古战场,词人对自己的祖国一往情深,这深情如夕阳余晖下深山老林中的绵绵秋雨,用语婉约,意境凄伤。全词把豪情与柔情无缝契合,再一次彰显了纳兰边塞词的独特风格。

由于词人特殊的人生经历――爱妻卢氏的早逝,再加上他柔软而多情的性情,词人纳兰为卢氏写下了大量的悼亡词,抒写他无以缓解的哀伤,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宋词里词人的爱情多表现在歌女身上,绵绵爱情都是写给歌女的。而纳兰真正以纯粹的爱情爱着他的妻子卢氏,这份爱真诚、真挚、浓烈,如《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i。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纳兰对卢氏有着深沉的爱,也有着深沉的痛。上片前三句以月亮为喻,写爱情的欢乐,恨多乐少。如果爱情能像月光那般皎洁,付出多大也在所不辞,即“不辞冰雪为卿热”,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依依不舍之情。下片写伤逝中的悲痛,把永恒的爱寄托于化蝶中。“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这是化蝶的故事。史书记载,宋康王夺走了韩朋的妻子,并害死了韩朋,妻子自尽身亡,衣服化作片片蝴蝶,后来夫妻分葬,坟墓上长出来两棵大树,枝条缠绕一起,即为连理枝。词人幻想着与爱妻卢氏成为故事里的韩朋夫妇,幻想着化蝶式的重逢。深情人作深情语,《蝶恋花》语言清丽,风格凄婉,是纳兰悼亡词代表作之一。

更凄楚的表述体现在他的《菩萨蛮》里: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这首词选取几片孤零的荷叶、一轮残缺的月亮、一朵燃尽的灯花三个意象,这个无眠之夜漫长、凄冷,我的爱妻,我的卢氏,你在哪里呀?你曾为我抚过的玉琴已蒙上了尘土,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生与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我怜惜这玉琴,又有谁怜惜我这个断肠人呢?

纳兰的悼亡词还常常用平淡的语言道出深切的真理,比如《浣溪沙》:

谁家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们常说宋诗富有理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纳兰的这首词明白如话,往事已矣,于秋风里独自品尝孤独,回想与爱妻卢氏生活的点点滴滴曾是那般快乐,那样值得珍惜,纳兰却道“当时只道是寻常”,读来让人潸然而泪下。纳兰正是以傲人的天资将最寻常不过的语言点化为感人至深的艺术。

纳兰词也常常恰如其分地用典。纳兰词用典不多,却每一首都有用典的印迹,这和南渡词人辛弃疾的大量用典不同,辛词甚至句句用典,因而落下“掉书袋”的讥讽。纳兰也用典,只是他的每首词里或用一处,或用两处,用以委婉地表情达意,如前面的《蝶恋花》,上片末句“不辞冰雪为卿热”就是用典。《世说新语 惑溺》记载,荀粲的妻子一个冬天高烧不退,全身高热难耐,荀粲为了给妻子降温,衣服站立雪中,等身体冰冷时回屋给妻子降温。这里词人写他日夜思念的爱妻,化用该典故表达了物在人亡的沉痛。结语“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化用“双栖蝶”的典故,表达了他与亡妻的爱情生死不渝,把无尽的爱寄托于化蝶的理想中。《浣溪沙》里“赌书消得泼茶香”借用了赵明诚p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典故。《金石录后序》记载,赵李二人每每饭后煮茶,指着堆积的书卷,对考卷目p页码p行数,以胜负确定饮茶次序,答中的人常常举杯大笑,把茶倒于怀中。这当然是文学史上的佳话,意趣盎然。纳兰以赵明诚p李清照夫妇作比自己与卢氏,表达了对亡妻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对失去爱妻的幽幽哀伤。

纳兰容若的爱情范文第5篇

大家都知道罂粟含有剧烈的毒性,但也许有人并不知道,罂粟咱刚开始生长的时候是没有毒的,只是到了可以提取入药的时候,它的毒性才发挥出来。人世间的爱情,往往都是从美好开始的,它会演变成一杯毒酒,那是因为爱情本身起了质的变化,它的发展结果跟初始愿望背道而弛。

现代爱情已极少“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情怀了,这跟科技的发达不无关系,当今社会诱惑多多,出轨有理、偷情方便,谁还在坚持守候一朵花的灿烂?

每天去娱乐版转转,你会发觉,你的心也在渐进中释然,感情不要钻牛角尖。古人说:“戏子无真情”,看着众多可爱的偶像明星们在星光背后兜兜转转的感情游戏,你还会为自己的那个“他”的离去而茶饭不思、心生千千结么?纳兰容若说:“人到多情情转薄”,或者,情感世界里有太多我们不能承受的轻薄,那么放手吧,背过身也许另处还有春天。

女人如一朵花,爱情也如一朵花,在《小王子》里,花是“朝生暮死”的东西,即它有生命期限,宇宙世界还没有什么能使种植在土壤中的花朵不谢不枯萎;感情世界里,要使爱情之花常开不败,只有爱人的心语才是灌溉的源泉。旷世才女张爱玲在遇见胡兰成时:“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然而造物弄人,张爱玲还是说:“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离开胡兰成后的张爱玲移居香港,后赴美,结识剧作家赖雅并与之结婚。如果故事就这么结局也还算美满,但是据说张爱玲当时已有身孕,而要成为赖太的条件是必须打掉胎儿,张爱玲选择了成为赖太,终生无生育。其后赖雅病魔缠身,张爱玲为他回香港写书挣医药费。在赖雅去世后,张爱玲习惯了无声的日子,习惯了孤独与寂寞,最后在美国洛杉矶一座寂寞深深的老年公寓里,死后三天才被人发现……时间啊,将这朵萎谢了的花慢慢变淡、折磨干枯。

写到这里,我已无力再敲击下去,爱情啊,你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到底伊甸园的蛇给你施于了什么样的魔瘴,让世间男男女女,疲于穿透一个“情”字!

犹记得一位80后朋友说:“爱情是一种秘密。”我不想去深究他这类后现代的爱情跟多少因素有关,我只知道,当今社会的爱情,跟金钱有关、跟肉体有关、跟网络有关。也许你会说,众生平等,男人可以玩,女人一样也可以玩,但我始终要认为,不管是从生理抑是心理的角度来说,女人都是输得多的一方,因为她是花,一枝“朝生暮死”的花。时间,会将一枝花变淡、变干枯。

纳兰容若的爱情范文第6篇

安意如坐在藤椅里,长发飘肩,发梢在阳光里跳着细碎的舞蹈。蓝色的云南蜡染旗袍让她看上去典雅安静,淡淡彩妆勾勒出女人慵懒精致味道。她的美一如她那些文字,婉转悠扬;她的生命亦如她那些文字,暗香浮动……

从《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到现在的《陌上花开缓缓归》,安意如将自己的感悟一点点融进书中。那些如低吟浅唱般美丽的文字,给人太多的唏嘘感叹。80后的小女人,心智却如此成熟,患有先天脑瘫,性格却如此洒脱,这一切映衬到她花开般的文字上,点染了时光,就好像好茶遇着了好水,氤氲出安如意特有的味道。

“其实没有特别地意识到觉得自己与人不同,因为在记事起就知道自己身带残疾。而小时候,因为身边一直有家人保护照顾,也不会觉得生活有多困难。偶尔难受是在街上有小孩学我跛着走路,听到别人喊‘跛子’的时候,觉得非常刺耳,尽管自己知道自己有腿疾,但是这和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指着你说是不一样的。”

回忆这些,安如意平静得如同讲别人的故事,她早已经走过这个心路历程,回望只是更清楚地看到这些经历,笑叹一声,“当时只道是寻常”。“父母给了我很多鼓励,告诉我怎样看待这些事情的方法和态度。第一次自己拄着拐杖上街,因为受不了路人好奇审视的眼光,回来大哭。不愿再自己一个人上街,妈妈问我,是想从此以后困在一个小小的房子里,去哪里都要妈妈扶着,还是自己学会走路,以后能够独自看世界?”

这些指引促使她坚强起来,直面自己的缺陷,坦然面对别人的好奇目光。原来只是很简单的一句鼓舞:“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居然印证了她现在的生活态度。“我们必须学会从别人的目光中(评价)解脱出来,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平静。就像她新书的名字《陌上花开缓缓归》――人要学会从容。

已经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安意如,对生活的忧患意识一直存在。未如一般人所料的那样沾沾自喜,安意如对目前自己所获得的一切一直心怀谨慎和感恩。

“母亲从我上初中开始,就不断地告诉我今后的生活会很艰难,告诉我我没有正常人的谋生能力,这成了我很大的心理压力,让我一度对未来有深深的恐惧,一直到自己挣到第一笔稿费时才如释重负。”年少时的安意如也曾担心和恐惧,但她渐渐就给自己定了两个原则:一是认识自己,与其急躁不如安心等待。二是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能够达到的高度。“心理攀比也不是健康的,会让自己觉得非常累,我所学到的,是怎样保持自己心态平和,更好地接受已经存在的东西,而不是沉湎于渴望不可及的幻想当中。”

现在回头看,安如意感觉所经历的病痛根本不算什么了,“因为已经过了那个阶段,就像爬坡,当你下坡后再回头看,会觉得不过如此。健康的心理是对事情对人抛开了好与坏、善与恶的二元论观点,知道一切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没有恒常。没有特别好的事情,也没有特别坏的事情,20岁认为很重要的,21岁时也许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的这句诗让很多人认识了安意如。

“文字本身是有脉搏的,你可以透过文字的表面触摸到它的脉搏,‘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诗就像中医切脉一样,切准了无数人的心境,不管时代怎样变,人们骨子里的恒久部分变动是很微小的,几千年来都没有太多的区别。”博采于古典文学的精华,暗合着自己内心流溢出的情绪,安如意把古来的故事化作自己的心情讲出来。读安如意的作品,似乎可以感受出这些文字已经与古人的词句融为一体。

无斧凿痕迹地表示出她的心思与情绪。而古典文学的气质已经积淀进她的生命中,成为她的一部分。

“我更喜欢唐诗和汉乐府,它们更符合我渴望自由的心境,古诗十九首那种漂泊的感觉,应合了因身体缺陷带来的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与漂泊感,应合了我内心的某种情结。”当然,安如意并没有沉浸在文字的美丽的哀愁里面,腿疾让她心智早熟,“我觉得伤春悲秋是在一定时期的,16岁伤春悲秋是丁香花般的忧伤浪漫,到了20、30岁还伤春悲秋下去,不得解脱的是你自己。”

“李商隐,柳永,苏轼,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跌宕,有一些人活得很豁达,有一些人就很消极。比如纳兰容若,生来就是贵族,但是依然不快乐,很多东西是自己心里的结没有打开,如果那时候有心理治疗师,应该会好一些。”安如意为古人找到了“心理问题”的症结。

然而在对于所谓的不羁狂放的看法,她觉得一方面一定不要为了去尊崇世俗的某种规则,硬是去埋葬“天性”,磨平自己即使是做成了一些事情,也已经不是你自己得不偿失。但是狂放不羁,也要看自己身处的环境,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傲劲儿并不是人人学得来的。一是要有那个环境,二是要有那个机会。

对于天性和心理健康,安意如这样解读:“其实人一般来说都不会太狂妄,因为现实就像一个装满砂子的盒子,它有一定的规范。人在其中不断被打磨,渐渐人会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因此不必过于担心有冲突。”

“半夜12点你郁闷了,不可能去逛大街,但是可以在电脑前把这种落寞和寂寞的情绪表达出来。有时候想喝酒,但是手边没有酒,甚至愤怒得想杀人时,如果懂得用文字去宣泄,就可以舒缓这些行为和情绪。”安意如从文字中找到了缓解自己与生俱来的忧虑感的方法,这让她开始逐渐正视自己的腿疾。

爱上文字的过程,安意如也是爬过“坡”的,“每天可以看到网络上无数的人发帖子,但为什么大多数的文字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同,主要是他们太执著于自我,认为自己生活中的那点事是独一无二的。其实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你所有的事情都是已发生过的,或者正在发生,或者是将来可能发生的,我们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人慢慢成熟起来后,我的写作从一开始的自我宣泄,到懂得通过文字去探索一些道理,就好像走在一个山洞里,手中握有一束光。”

随着新书一本一本地出版,她感觉到有能力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了,她的价值也得以体现,而且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一一走出去,到各种城市旅游居住。“旅行非常重要,在这过程中,你会见到不同的人,这些人会改变你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以及改变心情。”“我在旅行的时候,很多人会过来帮我一下,虽然只是小小的,但是会让我心情亮起来,会修复我内心中偏激的那部分。有一天我问自己,是不是我的腿方便了,老天就不把别的痛苦降临到我身上了?我的生活从此就完美无缺了?肯定不会。腿疾正好带来了我心智上的加速成熟,那之后我完全不再把腿疾放在心上,一切都豁然开朗。”

安意如作品中偶尔出现的“那人”是她现实中的爱情投影。

纳兰容若的爱情范文第7篇

初看爱,有馥郁芳香,却是甜蜜鸩毒,浓烈得要以生死为底色。

寻爱于诗词间,看“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里的哀伤足以击垮唐婉的心。陆游纵叹“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也无法再与佳人剪烛西窗雨;看马嵬坡下金钿委地,几乎以一个盛世的倾灭为代价的爱情让玉环含泪而终。从此,天地浩大,再无一人陪他看满地梨花似雪,唤他做亲爱的六郎,袖舞流年;看纳兰容若一片伤心入词,心心念念的惟有她执伞立于桃花树下的唯美景象。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窈窕佳人,吾寐思服。终究他还是抵不过思念的红豆结满哀伤,追随卢氏雨蝉而去。

若,人生只如初见,我仍是风流才子,你还做倾城佳人。没有开始,便不会结束。可我依然选择那场耗尽一生泪水的爱恋,天崩地裂,只因那一刹那你与我初相见时多一眼的眷恋。从此,执素手,绾青丝,生死同舟。

情意那么重,重到千年之后的我再读过,仍能清晰地看到字与句之间用血祭奠的誓言,诱人含笑饮毒酒。

再看爱,却恍如碧潭般幽深。没有了激烈的忧伤,只留下了圈圈涟漪微漾在人心头。

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行文是他一如既往淡如水的笔调,写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或令人喜,或令人恼怒,让人温暖地会心一笑。读至文末,他却笔锋一转,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淡淡的一句话,却刹那间撩拨了我的心弦。我禁不住想象着他写出这样哀而不伤的文字时的情景:那定是一个骤雨突至的午后,他着素色衣衫临窗而坐。天晴时,他放笔,步于庭院内,望见那株枇杷树翠绿如滴,亭亭而立。他在恍惚间,仿佛看见梦中的人儿,立于树下,待他牵过她的手,告诉他,自己从未离开。于是,他微笑着从心中抹去悲伤,执笔写下了最后一段文字,像一声叹息,随风而逝。

当眼泪不足以寄托我对你的感情,那就索性微笑吧。我把你藏在最深最深的心湖底。那里水草柔绿,碧波微泛,抬头仰望时有碎金色阳光在闪烁。没有人知道你在那里,那是我最骄傲的秘密。执子之手,与子携老,你说过,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悲泣,也没有欲说还休的无奈,但我能看见他心中的伤痕,是爱不曾走远的铭文。最终,我明白,宁静,是爱走向永恒的最后一步。

爱,浓也好,淡也罢,在发现爱的途中,我只看见了一片倾心。

倾心于“红袖添香,眷属疑仙”的美满姻缘;

倾心于“几回魂梦与君同”的彻骨相思;

倾心于“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温柔嘱托。

有心的地方便有爱,有爱的地方便有你。

纳兰容若的爱情范文第8篇

她点头:“嗯,我长大了要当钢琴老师。”

我老怀大慰。又加一句:“围棋也要好好学哦。”我们学围棋也快一年了。

她居然认真起来:“我又不想当围棋老师,为什么要学好围棋?围棋有什么用?”

上一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是在新东方附近的茶餐厅,熙来攘往,隔邻多有洋人,外文单词单句混在中文的洪流里,像甜点上嵌的杏仁。与我同桌的是个十五岁的女孩子,托福刚考了113分。我问:“听得懂?”她眉睫一拍是微风下的檐雨,笑容里全是自负。

我一时多事,说了句:“其实你英文已经很好了,有时间可以看看古文,背背古诗词什么的。”

女孩诧异地看我,满脸都是那种“这人老糊涂了”的不解:“为什么呀?英语、数理化、游泳,都是工具,将来用得着,古文……”她撇撇嘴,“有什么用”四个字不曾出口,已用身体语言体现出来。

如果她是成年人,我可以理解这是粗俗的挑衅,但女孩一脸的认真,我于是想了又想,说:“说一个你可能知道的诗人吧,纳兰容若(清宫戏对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的),他有一句诗:‘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你也许会在无意中听到,随意记下来,然后很快地忘掉。你现在初三,马上面临分离‘,要好的、视为姐妹、以为是一辈子的好同学好朋友,会渐渐淡掉,总有一天,你会惊骇地发现他们都变了。而他们说:‘不,是你变了。’也许你心里会五味杂陈,感觉孤单,仿佛一刹那被朋友和时间同时抛弃。你有那么多感受,却不知从何说起,问谁,怎么说。你疑心只有你一个人经历过这一切。这时,你想起这句‘却道故人心易变’。于是,你明白了……”

女孩应该是听懂了,但,她听进去了吗?

如果技能与谋生无关。如果知识不用来生存,如果它不是通往美丽新世界的桥梁,那么,它有什么用?我尽量用小年能听懂的语言说:“围棋可以锻炼头脑,让你有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这是所有学问和智慧的基础。”——这是一个先天不足的答案,因为她可以追问:学问和智慧,有什么用?

连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这样抱怨:光电效应有什么用?三角函数有什么用?立定跳远好干嘛?为什么要学这些没用的东西?有时他们是焦灼的父母,在质疑教育制度,而我,只觉啼笑皆非。

天文有什么用?它让我们知道,我们的一生像微尘一样轻;美有什么用?刺绣或者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与惊喜,是擦过皮肤的颤栗:那些你一生用不到的冷知识有什么用?你了解雪兔一冬一冬的变色,即使你不想当猎人(我估计雪兔也是保护动物吧),你是否会感到既轻微也巨大的悲哀:原来随机应变不过是与生俱来的智慧……甚至,眼泪有什么用?除了滋润眼部、让眼睛不会太干涩之外,它还可以洗净我们的灵魂。

所有无用的东西,其实往往都是有用的。

就像这一个美好的春夜,也许它真正的、唯一的用途,就是让万籁俱寂,它是宁静的布幕板,让小年有机会问出她的“大哉问”:有什么用。

她会用一生,慢慢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