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植物的诗歌

描写植物的诗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植物的诗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描写植物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咏梅;意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180-02

一、咏梅诗歌在中日的发展

自弥生时代,梅花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后,梅花的身影便在和歌中频频出现,梅花最开始在和歌中被日本人歌咏是受汉诗中梅花诗的影响。梅花虽然并非日本原产植物,但由遣唐使和僧侣带回日本后,成为当时最具有风雅的植物,赏梅咏梅亦是当时最高的文学艺术。“梅花”作为一种文学意象最早出现在奈良时代的《万叶集》中。其中描写植物的多达1 700首,这些植物当中花的种类也至少有40种,其中描写梅花约有117首,占据第二位。可见人们对梅花的喜爱与赞赏颇多。由于日本的岛国文化,日本人重视感性,他们认为“为艺术而艺术”才是文学的本质,在咏梅诗歌中梅花并没有被寄寓很多的主观意念,而是以一种简约淡泊、恬静优雅的形象出现,展现出梅花的“美意识”。从而形成了日本人对大自然色彩的美的体会。

梅花,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花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咏梅诗歌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但宋代是咏梅发展的黄金阶段,在咏梅的数量上《全宋词》收诗歌共254 000多首,咏梅诗多达1.85%。在我国宋代,咏梅宋词中开始与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动植物、日常生活之物等意象搭配出现。如梅与霜雪、梅与烟云、梅与风雨、梅与日月、梅与杨柳、梅与松竹、梅与鸟禽等。可以说在宋词中的咏梅诗中所涉及的意象最为广泛,为后世的咏梅诗歌提供了几乎所有的模式,使得咏梅诗真正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在两宋时期,梅花的审美意义不断地被发掘,发展和提升,最终梅花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了崇高的文化象征。

二、中日咏梅代表性意象“白雪”与“黄莺”

在中日咏梅诗歌中,“白雪”与“黄莺”是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宋词中的梅配雪的诗歌与和歌中梅配莺的歌有很多千古绝句,被人们广泛流传。

咏梅诗歌在宋代达到了顶峰,从过去描写梅花的形态美升华到歌颂梅花的品格美,以花喻人,使梅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中以梅配雪这一描写最为突出。梅与雪之间的审美关系,成为宋词中最常见和突出的一种描写视角和表现方式。自古以来,梅花被中国人看作是一种精神品格的象征。通过梅花与意像“雪”的类比,从而表现出梅的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的精神品质。

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咏梅》)

这首诗可谓是咏梅配雪意象诗中的佳句,描写的是初春时节,百花都未开放,只有梅花独自在墙角凌风傲雪,在冰雪飘扬的寒冷中依然翘首挺立,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写出了梅花不畏恶劣严寒、不畏冰雪摧残的精神品质。作者写这首诗主要是借梅喻人,表现出人们在恶劣环境中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和刚毅的品格。诗人用遥知不是雪,来指出梅花与雪一样洁白纯洁的同时,还具有雪不具备的梅香。通过雪与梅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香气,更加体现出一种其高风亮节的精神品格。

在日本,黄莺被称为“告春鸟”,亦为报春鸟的意思,梅花作为早春时开放的花,和黄莺一起代表春天的风物,梅花作为春天到来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像宋词咏梅诗中“梅与雪”的经典搭配一样,“梅与莺”是日本人最喜欢的搭配。所以日本人常常借梅报春,把莺这一具有春天气息的意象与咏梅结合描写,描绘出春天将至,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比如下面这首咏梅的诗句:「春されば、木未隐れて、莺その鸣きて去ぬなる生めが下枝に。(山氏若麻吕卷5:827)

意思是人们在簇拥而开的梅花和快活的黄莺的鸣叫声中感受到了春天已经悄然而至。侧重于描绘春天的风物—梅花的淡雅之美,表现出对大自然中早春景象的赞美和春天来临之际的雀跃之情。在中国,借梅报春的诗句也有很多,但自六朝时期起,对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赞赏就基本取代了借梅报春的意境,而成为咏梅诗的主流延续至今。与日本不同,中国的咏梅诗句中把梅和雪、霜结合描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方式。

如果单单从“报春”这一视觉角度看,“白雪”与“黄莺”这两个意象也分别被广泛运用到中日咏梅的诗歌中。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是人们抒情的大好机会,日历上虽然显示的是春天,但是天气依旧很寒冷,梅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通过梅花与“白雪”与“黄莺”意象的搭配描写,来向人们告知春天已悄然而至。

「梅の花、散らまく惜しみ、我が園の、竹の林に、泣くも

(阿氏奥嶋卷5:824)

这首和歌的意思是梅花飘零散落,痛惜岂无声。我苑竹林里,黄莺声声鸣。借早梅的开放来向人们发出春寒冬已过,早春将至的讯息。我国宋代报春的咏梅诗也有很多,如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咏梅》)这首诗也有借梅报春之意。梅花在早春时期开放,天气还很寒冷,在雪中盛开的梅花向人们发出春天即将来临的讯息。其意象大多写刚毅、凛冽的冷霜、傲雪、寒风、给人以正义凛然之感。

三、“借梅咏物”与“借梅言梅”

在咏梅诗中,中国诗人在审美过程中喜欢“借梅咏物”。梅花的许多方面都被拟人化,被赋予人的精神品格、气节情操等。

中国的咏梅诗句中在梅和雪的类比中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独树一格的精神风貌。梅花的许多方面都被明确地理解为人的气节和品行的体现,梅花的品格也被寄托在很多道德伦理内容中。中国的文人喜欢通过梅花托物言志,将梅花从自然性意象、情感性意象上升到文化意象,将梅花完全人格化。

试举几例加以说明。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借咏梅表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落寞和不论怎样受挫都保持高风亮节的情操。

以下这首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梅的形态,后两句突出了梅的特色朴实淡雅,不图虚荣。这首诗表面上看是赞美梅花的“清气”,但也是以物喻人,赞美人具有淡泊名利,高洁自重的精神品质。表现了诗人以墨梅自我勉励,努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是梅花的高风亮节的体现。

与中国咏梅诗人的严肃与深刻不同,日本人则只是“借梅言梅”,这种单纯的审美意识,体现在咏梅诗句中则不带思想倾向的情绪化直抒胸臆的表现方式。

「わがに宿盛りに咲ける梅の花散るべくなりぬ見む人もがも(《万叶集》卷5:851)

译:我舍盛开者,梅花竟若斯,须臾花散落,谁见盛衰时。

作者感叹梅花花期短暂,满园盛开的梅花终有凋零之期,从而感叹大自然周而复始,人生变幻无常。

「わが園に梅の花散るひさかたの天より雪の流れ来るかも(《万叶集》卷5:822)

译:我家池苑里,梅树已飞花,天上飘春雪,纷纷似雪花。

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一场浪漫的“梅花雨”,好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这美丽的画面让人无比满足。我们可以从歌中体会到梅花带来的这种“美意识”,而这其中并不包括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日本人喜欢把梅比喻成雪花,以此突出梅花如大自然的雪花那样纯洁和淡然之美。把梅花和雪花联系在一起,大概是第一雪花在颜色和形态上与梅花有相似之处,第二梅花的花期比较短,花开花落亦是在转眼之间,正如雪花从天空飘落到地上一样它的美丽也是稍纵即逝。从中也不难看出日本人对梅花的描写只是单纯地从梅花自身外形姿态出发,来赞美一种自然美。

因此从日本咏梅诗句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大多喜欢“借梅咏梅”,追求一种和谐的“美意识”,而不同于中国诗人,侧重于描写梅花与人的情感寄托,“托物言志”从而在梅花的内涵上有过多的深入探究。

四、小结

从中日咏梅诗歌的粗略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诗人对自然事物抱有一种人格化的审美倾向,他们将梅花看作是理想、憧憬、人格等象征,借助梅花来寄寓自己的“情”,抒发自己各种各样的“志”,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咏梅诗,我们也感受到了诗人们寄情于梅的丰富情感;而日本则满怀对大自然的崇拜和热爱,不寄托过多的道德伦理,纯粹是对大自然“美意识”的欣赏。同是梅花,中日诗人寄寓在咏梅诗中,其中的情感意念却表现出诸多不同。总之,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即使在咏梅诗歌中采用的是同一种意象,所表达的个人情感和文化底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孙静冉.中日古典诗歌中梅花意象比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7).

[2]尹宁宁.《万叶集》中的咏梅歌[J].安徽文学,2010,(8).

[3]张晋,陈瑞丹.中国历代咏梅诗歌分类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2).

描写植物的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字:白居易 诗歌 艺术特色

引言

诗词歌赋本是古代学者用来抒发自身感情、调节生活氛围所作。白居易作为唐代的著名诗人,对其诗歌艺术特色的研究分析,既有利于对唐朝文化的深入了解,也有助于现代学者对其艺术特色的学习及参考。

一、白居易诗歌介绍

(一)白居易背景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王”之称。仕途上,其官至翰林学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其许多诗词歌赋被列入《唐诗三百首》,以供后人学习和背诵。

(二)白居易诗歌分类

白居易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受诗和杂律诗。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自拾遗来,凡所遇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务牵於外,情性动於内,随感遇而形於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短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馀首,谓之杂律诗。”由于杂律诗中的艺术特色难以用言语来表述,讽喻诗过多涉及政治观点,所以本文将原有分类稍加修改,从养生诗、闲适诗、亲情诗三方面来讲述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白居易养生诗艺术特色

(一)白居易养生诗的体裁特色

白居易养生诗体裁包括五言古体、五言律诗、七言古体、七言律诗。其中占比较高的是五言古体。白居易的《仲夏斋戒月》描述的是其通过吃素进行养生的一种生活状态,体裁为五言古体。白居易写诗讲究随性自然,不拘泥于刻板的格律,喜欢创新体裁,这也反映了白居易爱好自由,不受约束,闲适养生的生活状态。

(二)白居易养生诗的题材特色

题材就是指诗歌作品在创作时所选取的材料。白居易养生诗的题材大多都是平常会经常看到和接触到的东西,而不是一些遥不可及的东西,他更注重自身修养。

1.选材的日常化、生活化

白居易的养生诗所描述的都是一些生活琐事,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描述自己对一些事情的喜怒哀乐的心情,所以其选材更贴近于日常生活。例如,他在描写自然景色时,大多选取田园间常见的小花小草、小鱼溪水,甚至是一些农作物或者家禽;在描写事物时,选取的都是日常吃穿用住的东西,包括书、蔬菜、围栏等。白居易养生诗的选材虽日常化、生活化,但其并不注重突出民生疾苦,是纯粹的对生活随时进行描述,安于养生。

由于白居易选材的日常化,使我们后辈在阅读他的诗歌时,可以很容易地从中发现他的日常生活方式,就连他经常吃什么、做什么、对什么有偏爱。例如,从《斋月静居》中可以了解他喜爱吃斋,以及他吃斋时的一些感受;从《从老子》中可以发现他喜爱读圣贤书,对这些书的观后感也一目了然,甚至可以隐约看到他自己的有关主张。有时候连自己今天晒太阳有感而发也可以作诗一首,半夜惊醒、早起梳头等生活细节也能变成一首首诗歌。

有些读者会觉得白居易的诗歌选材过于简单,没有内涵,没有雄心抱负,更没有对世风世俗的描述及感慨。其实,这正是白居易的特点所在,虽然他不能从选材方面打动读者,却能以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吸引读者,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表现生活的诗意化

白居易注重生活细节,诗词歌赋以描述生活为主,所以他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美的眼睛,他看待事物常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养生生活诗意化。如《新沐浴》中描写到“先进酒一杯,次举粥一坂。半甜半饱时,四体春悠悠”,这是沐浴前吃饱喝足的写照,短短两句,尽显诗情画意,可见白居易的养生生活充实有诗意,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养生大家。

(三)白居易养生诗的语言特色

1.喜用口语

白居易的养生诗大多浅显易懂,喜欢用一些口语化的词,使诗词明白晓畅。在白居易的养生诗中处处可见像“渐觉”“不如”“不必”“可以”“只有”等口语化的词,例如在《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中“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只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就用到了“应是”和“只有”两个口语化的词。因为白居易作词大多都是即兴有感而发,所以诗句更像是一种口语描述,意思通俗易懂。

像这种通俗化的诗句往往不被一些诗词大家所采用,更多的是流传于一些下层百姓口中。白居易的口语化式诗词歌赋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更能发挥其娱乐大众更娱乐自己的作用。白居易的这种独辟蹊径的创作手法,体现出了他为人率真、不争不抢,以养生为最高境界的生活状态。

2.语近思深

白居易的养生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修饰,有的只是平淡的描述,却包含着无限的韵味。养生注重自我修养,不被世俗所染,白居易通过描述清风明月,彰显自己豁达平静高雅的情怀,用诗词来描述自己的人生,真正做到诗意人生。与华丽的诗词歌赋相比,白居易的养生诗更具吸引力。

(四)白居易养生诗的意象特征

1.酒是伴侣

从古至今,吟诗作画始终与酒相伴,白居易在作诗时也常常小酌。都说酒能消愁,白居易在养生诗中常提到自己感慨世态时举酒邀月,也常把自己对好友的牵挂寄托于酒中。所以酒是白居易不离不弃的伴侣。

2.琴是知音

朋友易找,知音难遇。白居易一生知音甚少,且相聚时间非常短暂,所以他寄情于琴中。他曾在《北窗三友》提到,琴是他的“三友”之一,在心情不适时,可以弹琴以净化心灵,抒发悲愤甚至不满之意。晚年时,白居易身体不佳,行动不便,那时琴更是他所离不开的知音。

3.“松、竹、莲”是人格的写照

在古代,植物的一些特殊品质常被诗人用来表述自己的品质。白居易一生热爱种植,其生活的四周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植物,但在其诗作中描述得最多的就是“松、竹、莲”。松、竹位列岁寒三友之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毅力,而莲出淤泥而不染,自珍自爱,正直坚贞。这些其实都是白居易自身人格的真实写照,他将自己的人格意于“松、竹、莲”之中,既含蓄又明显。

三、白居易闲适诗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闲适诗与养生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同点,所以本文关于白居易闲适诗艺术特色的描述着重于与养生诗的不同点,主要是遣词用句及修辞手法。

(一)白居易闲适诗的遣词用句

1.叠字的使用

叠词,顾名思义就是重复、重叠的词,例如“声声、皎皎”等。叠词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手法,它的特点就是利用汉语音节,使诗词在结构上显得更加工整,在节奏上显得更加有韵律美。使用叠词描述声音时,会使声音更具真实性;使用叠词描述景物颜色时,会使景物带给人们更多视觉上的美感。白居易的闲适诗中通过使用叠词,使其看似平淡的生活更显趣味,也更具有吸引力。

2.喜用数量词

数量词的运用,会使得整首诗更具带入感,“两只”“一双”等数量词的简单使用,会使得诗词所描述的画面更具真实性。读者在品读诗句时,可以在脑海中将诗句化作一幅图,形象又生动,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白居易闲适诗中常常使用数量词,这不仅与其描述的内容有关,更与其自身生活特点及人格特点有关。

(二)白居易闲适诗的修辞艺术

首先是浅显的比喻。白居易闲适诗的创作仍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讲究写实,虽然他不会过多地运用夸张的比喻,但他还是会运用一些浅显的比喻来给自己的诗词润色,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关注度。白居易主张平淡闲适度日,又不失对人生的思考,为了使其写作风格与其个人人格相符,他摒除了使用华丽及夸张的修饰,而是转用易于被大家所理解而又不失诗人风范的浅显的比喻。这种比喻方式在白居易的诗中经常可见。

其次是平易的典故。古代的用典就是运用各种典故来讲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为自己的诗词润色。如果只是粗略地品读白居易的闲适诗,很难发现有用典,但如果细细品味,其用典之处还是相当多的。这说明白居易有着丰富的典籍知识,能熟练透析地了解典故的内容,从而将其中更为平民化的小点运用到自己的诗词中,使得自己的诗词既能达到平易近人之效,又能运用典故阐明自己的观点。

四、白居易亲情诗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亲情诗主要是讲述他对亲人的关爱及思念,虽然其艺术特色也有与上述两种诗相类似的地方,但它也有其特殊之处,主要就是其在亲情诗的创作中,在抒情时不忘讲明道理,喜欢运用主客颠倒的“对写法”。

(一)抒情中偏爱说理

白居易的亲情诗从表面看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及关爱,但细致品读不难发现,其大多数诗词在后半段更加注重的是说理。也就是一首亲情诗的前半段描述思念,后半段以对亲人的思念有感而发,引出相关哲学、心理学甚至佛学的道理,使得思亲有情有理。白居易这种亲情诗的撰写方式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也不会被后人定位为“无病”,也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与其他诗词区分开来。

(二)“对写法”的运用

所谓对写法,就是“主客颠倒”,将原本的抒情主体和抒情对象相调换。这是古代描述思亲诗句中常用的写作手法。白居易的亲情诗中,绝大部分描述的都是他的友人或者亲人在某地思念他,很少描写他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这就是典型的对写法。这种手法的运用可以更加强调诗人对友人与亲人的思念,有一层递进的关系,就是你在想念我的同时,其实我也非常地想念你。这种反弹琵琶式的抒情既达到了抒发思念之情的效果,又不会显得自己柔弱不堪,不会现出自己的寂寞与孤独。

结语

白居易的诗歌虽然很大程度上具有共同的艺术特色,但是将其分为不同类型进行描述,会得到更加准确的艺术特色。本文从养生诗、闲适诗和亲情诗三类看似可以归为一类的诗词入手,主要介绍了养生诗的艺术特色,又从闲适诗和亲情诗上对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色加以补充,使其更加完整,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语

参考文献

[1]钟琼.白居易诗歌接受的历时性考察[J].河南社会科学,2013(9):95-97.

描写植物的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体信息;虚体信息;传播

美国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媒介传播论中提到“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但在先秦时代,不存在现代的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诗经》更多地是情感的传达,因此,《诗经》中的具体意象和情感,本文把《诗经》中感情信息媒介传播划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探究,第一个是信息的实体媒介传播,第二个是信息的虚体媒介传播。划分实体和虚体的标准在于,信息借用的媒介是具体的(实在存在的事物)还是抽象的(人的主观思想)。同时,由于《诗经》的文体特点,能够表现完整的传播过程,即满足“5W”模式的诗篇并不充足,特将表现传播的范围扩大,即主要能够满足传者、受者(包括隐藏的受者)和传播内容的诗篇都在研究范围之内。

一、《诗经》中信息的实体媒介传播

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也是《诗经》中信息的实体媒介传播的重要体现形式,传者通过将自己的情感同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其他事物相关联,来传达思想感情。而这种情感信息附着于实际存在的物体上,使得情感的抒发更为直接。通常这种传播方式与诗歌的主题思想有关。

1.情思悠长系草木――以草木为介的传播

《诗经》中提到的花草多达一百三十多种,草木在诗歌中主要有两种作用,第一是喻人,第二是喻事。在《诗经・卫风・氓》中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指代女子年老色衰以及婚姻的衰败;《诗经・周南・桃夭》中更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描写女子的生动之美;《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中也有“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即槿花,直接把鲜花比作美女,写出了女子的美丽,使男子难以忘怀;《诗经・召南・采O》中把O藻视作女子出嫁祭祖的必需品,而在“南涧之滨”生长的O和“行潦”生长的藻则体现着女子即将成熟并嫁作人妇。《诗经・召南・甘棠》则是人民通过对树木的吟诵表达对召伯的追思。植物有生长兴衰的变化,在远古时期不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诸多事件的见证者。植物兴人生旺,植物衰人潦倒,以植物作为载体寄托情感,更有种兴衰变化的感触。这种传播带来的效果通常会使人感到熟悉,那种季节感更加强烈。

2.鸟雀呼应心萌动――以禽类为介的传播

鸟雀是人们生活的好伙伴,给人的感觉通常是灵动的,而鸟雀中不乏忠贞不一的种类,也让不少有情人将感情托付鸟,在天愿作比翼鸟。《诗经・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唱出了多少有情男女难开口的心情;《诗经・邶风・燕燕》中“燕燕,上下其音”体现出送妹出嫁时内心的牵挂。鸟鸣声本就是自然的灵气,鸟鸣声亦会激荡起人们心中对爱情,对自由向往。《诗经・邶风・雄雉》中,“雄雉,泄泄其羽”则与《诗经・邶风・燕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对鸟雀的动作和声音的描写,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这种以禽类为介的传播则更多地是通过不同禽类的不同寓意来实现,与草木相较,禽类更有生气,他们自由的飞翔和明亮的叫声成为传情诗的绝佳媒介。

3.山水辽远倍怀感――以山水为介的传播

苏轼的“渺沧海之一粟”是以山水为媒介的诗歌最常见的表达意境,从古人的角度来看,山水相隔意味着距离远,道路艰难。《诗经・秦风・蒹葭》是典型的借山水来抒情的诗歌,“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通过水的弯曲悠长来传达思念的苦闷和求而不得的痛苦。而《诗经・周南・汉广》则别出心裁,把女子比成汉水,“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于是水成了女子的化身,也成了主人公的悲哀之源。古人对于山水有着独特的情怀,山水象征自然,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地方,更是心灵的寄托,既有隐士怡情于山水,也有旅人在山水中得道。山水本身是辽阔的,永恒的,而以山水寄托的情感往往是反复的,深远的。

二、《诗经》中信息的虚体媒介传播

人的主观想象是客观存在的映像,如果只从内容上看,任何情感寄托的媒介都是以实体的方式存在的,但从《诗经》本身的特点出发,感情既来自于世间万物,也生发于人的内心,这便是《诗经》中情感信息的虚体媒介,即人的想象和回忆。

能够引发人的想象和回忆的必然是不在眼前的事物,这在《诗经》中的思妇诗这一类别中体现尤为突出。《诗经・邶风・有狐》中“心之忧矣,之子无裳”等句子,表达了妻子担心外出在外的丈夫无衣无裳的感情,丈夫的情况是未知的,但在妻子心中,确实具体的。《诗经・周南・卷耳》则更加直接地表现了思妇的想象,“陟彼高冈,我马玄黄”在妻子的心中,丈夫的衣食住行都仿佛就在眼前,这种虚体媒介的传播更使人感受到情感的悲壮。除了想象,回忆也是虚体媒介传达信息的主要手段,《诗经・邶风・绿衣》中,丈夫回忆妻子身着绿衣的样子,这悼念亡妻之情深重感人。回忆则能够让人生出物是人非之感,感情表达则更为凝重。

总体来说,无论是实体媒介还是虚体媒介,《诗经》的经典之处在于它的真实,实体媒介能够让受者对情感有直接的把握,而虚体媒介则给受者以更有冲击力的影响。传播媒介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但不论怎样,有内容有情感的传播内容才是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我们读《诗经》不仅仅可以知道情感的传播手法,更重要的是,能从这些历久弥新的语句中感受到千年之前,那些细腻的情感萌动,那些让人温暖深思的故事。

参考文献:

描写植物的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诗经 婚恋诗 爱情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闻一多先生认为:“《风》是情诗,“风”字就包含了这个意义。” ①先秦时期的不少文献使用该字时,其意义都和男女之爱有关联。如《左传》有“风马牛不相及”语,《尚书・乐成靖王传》有“风于客”,《吕氏春秋》又有说到“马牛其风”之事,又有“风合”之语。而后代俗语中的“风俗”、“风流”、“争风”等语,也取男女相诱之风的意思。尽管旧时代的统治者和经师儒生为维护统治秩序而对原诗做出很多曲解,但不能改变婚恋爱情才是《风》诗主要内涵的事实。爱情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其情感表达方式受历史条件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以下,本文将具体地分析诗经时代的婚恋诗体现的审美追求和爱情表达的特点。

一、直接表达情感的坦率美

《诗经》并非就如孔子所说的“温柔敦厚”。这四字的概况其实是把“爱”扩大到“仁”,是统治者的借口,教人不要恨,只要爱。其实庄子说“至爱无仁”,要有恨,始知爱。无恨的对象,也就无爱的对象。就《风》诗的婚恋诗来说,它并非只是“温柔敦厚”,甚至有相泼辣的东西在内。无论处那种婚恋阶段或状况,初期爱慕的表达,中期的男女相悦,亦或是思妇的忧愁,弃妇的哀怨,种种真实情感都表达得大胆直接,体现着其坦率美。以下取前两种情况作具体分析。

第一是表达爱慕的诗。《风》诗的婚恋诗大多以女子口吻叙述,她们对男子思慕的表达十分大胆、直率。以《素冠》为例,它描写的是一位女子对刚失去妻子的男子的大胆追求。“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男子“素衣”,刚刚失去妻子,而女子直言自己的思慕之情,请求“与子同归”。 这跟后代的繁文缛节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不受束缚,自然表露人性,表达爱慕的坦率美。

第二是描写男女相悦的诗。《诗经》里描写爱情的诗很多,而写得比较露骨的就不少。国风中的《野有死麇》写怀春之女和吉士的幽会。文中“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等措辞就已经是很直接和大胆。末章为“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兮,无使匆卜汀薄V祆渥⑺担“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辞。姑徐徐而来,毋动我之,毋惊我之犬,以甚言其不能相及也。其凛然不可犯之意,盖可见矣。”②这无疑是站在经学道德立场上对诗意的曲解。就此诗而言,这是对女子的吉士的态度做出了相反的解释。朱熹的《诗集传》不按诗序来讲诗,是照本文来理解的,其解读也往往受圣人之道的影响。而就某些诗而言,他直言是“奔诗”。然而一定程度上说,这正是从侧面反映出诗的表达直接大胆,朱子也无法用经学之道去解读诗本文,而只能直言其为“诗”。

另外,女子说到男子,常常提及男子的衣服,如《蜉蝣》、《羔裘》和《九N》等篇目。以衣作为人的标志,这是《诗经》里的一种特别现象。其实,衣服是男子财富地位的代表。当时男子操控经济大权,女子追求男子很大程度上也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但女子夸耀男子之美时,并没有说其才能和容貌,而是直接夸赞其衣服之美,这无疑是直接表达心中所爱所想的直率行为。《九N》中的“我觏之子,衮衣绣裳”,表达了多少的骄傲,又是表达得多么地直率!

二、注重生命繁衍的自然美

诗经时代的社会生产力落后,决定了当时的爱情和生命的繁衍密不可分,人们有明显的生殖崇拜倾向。这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同时也表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相适应。

注重生命繁衍的观念与当时的择偶标准密不可分。在《风》诗里,以“硕”形容人的例子很多,如《简兮》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泽陂》的“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和《椒聊》的“彼其之子,硕大无朋”。硕,大也,硕人,即身材高大的人。与其类似的描述也不少,如《丰》的“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以“硕”、“丰”为美,正是因为“硕”人能有更好的身体状况来繁衍后代,体现了一种追求健康和自然的审美。

孔子说,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诗里面提及的动植物之多。草木鸟兽之名多出现在比兴句中。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产生很早,其比兴提及自然景物时,往往是注重其实用性,而非后来诗词的渲染烘托气氛等作用。经后人研究,诗中的自然之物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而且常与生命的繁衍有关。以下按动植物两类来简单分说。

首先是动物。动物作为诗歌的意象,在历史的发展中已有了固定的内涵和情感寄寓。但这并不能在照搬到《诗经》。《风》诗里,以“狐”指代男子是一个特别的现象,如《有狐》的“有狐绥绥,在彼洪梁”,《南山》的“南山崔崔,雄狐绥绥”。在中国古代,九尾狐是祥瑞和子孙昌盛的征兆。禹经过涂山时,见到一只九尾狐,后娶涂山女子娇为妻。结果禹为王,而且多子多孙,统治中国,这一传说正可印证。

其次是植物。《风》诗描写女子时经常提及花,但以漂亮而无实用的东西来比女子的观念发生得相当晚。因此,以花比女子,并非就因为花的颜色鲜艳等特征,而是另有原因。赵国华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一书中就解释说,“从表象来看,花瓣、叶片、某些果实可状女阴之形;从内涵来说,植物一年一度开花结果,叶片无数,具有无限的繁殖能力。”③闻一多先生在分析《坑忻贰芬皇时,也从训诂的角度分析得出“梅”、“母”和“妻”三字有相同之处,“梅”字本身就象征母性和妻性的结论。所以说,古时注重生命繁衍的观念几乎在《诗经》里的草木之中随处可见。古人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并细致观察自然草木,用繁殖力强之物来象征人类的生命繁衍的能力,形成于流唱于民谣之中。这让《风》诗的表达更加丰富,也体现出古人的一种与自然相适应,注重生命繁衍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自然美。

三、与劳动紧密结合的朴素美

劳动是诗经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很大的比例,这使得他们的爱情叙述和劳动密切关联,具有别样的朴素之美。

思妇在劳动时思念着意中人,这是《诗经》中较为特别的现象。《卷耳》中,开篇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直接道出女子是在采摘卷耳的过程中思念意中人。其中,在写劳动的同时,“不盈顷筐”就间接表现出女子的思念之深,因为想念得过深,无法专注地采摘,采得的卷耳也就未能装满斜口筐子。后面三章写意中人人马倦病的处境。傅斯年说:“首章是女子口气,下三章乃若行役在外者之辞,恐有错乱。”④其实未必这样,后三章可能是女子思念过深,为男子担忧过深,以至于把自己想象成对方,设想对方可能遇到的困苦。而并非是错乱之辞。

后代诗词绝不会把劳动与思念相结合,而临江远眺盼归人等场景成为表现思妇的重要取景,这是因为时代的不同。只有了解特定的历史背景,才能真正体会《]q》这类写采集劳动生活的诗歌之美,才能体会到与劳动密切相关的爱情叙述的朴素之美。可以说,在《绿衣》一诗,男子思念亡妻,以衣服来寄托哀思,正是因为衣服的制作是妻子的劳动成果,融进了妻子的大量心力。因此,它也就成了夫妻之间爱情叙述里一个较为特别的审美意象,不需要雕饰之词,自有一种朴素美。

参考文献:

[1]闻一多[M]诗经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9

[2]朱熹[M]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5.16

描写植物的诗歌范文第5篇

“四季韵律操”是以四季文中描写春、夏、秋、冬自然优美景色的诗歌为内容,以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为节拍,以健身壮体为目的的韵律健身操。这种操在悠美的音乐声中边诵四季边做操,身体各部位都在自由放松有节奏地运动。通过做“四季韵律操”,旨在加深学生对四季的诗意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四季韵律操”的价值体现

1.激发学生学习四季文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机。在做“四季韵律操”的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感到韵律操“有趣、有奇、有味”,体会到了四季文的艺术魅力,从中获得了巨大满足,感受到愉悦体验,享受到学习四季文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四季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

四季文语言精练、含蓄、优美,立意高远,构思新颖,处处包含着语言的艺术。《咏柳》、《小池》、《山行》、《梅花》等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小池》中,诗人静现了“泉眼”、“池水”,饱享“蜻蜓”、“小荷”相依偎的乐趣;《山行》描绘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壮美秋景等,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情感与诗意交融,在细细品位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品位,培养了学生的高雅情操。

3.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四季文的内涵比较丰富,单就学生的认识水平,很难理解词义和诗意,我们通过设计一些动作和造型,让学生边吟唱四季边做动作,能给学生豁然开朗之感。如王安石的《梅花》,赞美了梅花凌霜傲雪、敢为天下先的气度和冰清玉洁、清香四溢的品格。作者通过歌咏梅花,别出新意,独抒情怀,歌颂了人的一种精神。通过诵读,学生了解了梅花的特点,更为它的奉献精神和冰清玉洁的品德所感动,使学生提高了对诗意的理解。

4.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良好的情绪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四季韵律操”安排在每天大课间进行,师生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吟唱四季,随着明快的韵律完成每一个动作,沉醉在诗情画意中,开启幽闭的心灵,释放禁锢的情愫,唤醒了学生心中的期待和憧憬,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了心智成长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三、“四季韵律操”的特点

1.学科性。

四季内容的确定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据,整套动作编排展示了舞蹈和体育的基本动作,体现了语文学科、音乐学科、体育学科的有机整合。

2.层次性。

整套动作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次编排动作和设计造型,动作既简单又优美大方,使学生易学、易做、易记、宜健身。

3.活泼性。

在编排动作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十分注意动作的活泼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充分展示了少年儿童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学生身心的各个部位在运动中得到和谐发展。

4.整体性。

“四季韵律操”是一项整体活动,整体概念强,它要求每个学生按音乐的节拍、诗歌的韵律完成每个动作,达到整齐划一,促进学生身心的共同发展。

四、内容确定意图

在内容选择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咏柳》、《小池》、《山行》、《梅花》等四首诗歌。从诗意上看,它们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色和不同季节的各种植物特点。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赞美春天。诗人以柳树颂扬春天的活力,春为大地换上新装,春给人们带来了美,春让人们充满了希望。

诗中充满喜悦之情,立意新颖。《小池》是一首清新的小品诗。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山行》是描绘深秋季节的诗,它展现了山间、小路、白云和夕阳映照下枫树林的美景。《梅花》诗,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了色香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令人赏心悦目,获得了艺术美的享受。学生在吟唱这四首诗歌时候,能够领略诗歌的意境美,展示少年儿童勃勃生机的精神风貌。从诗文的韵律上看,我们选择了优美的、琅琅上口的、富有韵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诗歌。

五、音乐谱写意图

在音乐谱写过程中,我们根据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自创了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乐谱。

六、动作编排意图

描写植物的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花文化,诗经,植物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Flower Cultural in Shij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05-4Ke Ming

Supervisor: Wang Lianying

Abstract

China to spend a long history of cultural complex, the Chinese people appreciate the flowers, not only enjoy the flowers of the color, appearance, but also appreciate the flowers contain the implication of personality, spiritual power. Ancient writers also wrote a lot of poetry. "Shijing" is one of China's earliest poetry collection, dating back nearly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It can be seen as the ancient poetry of the beginning of plant imagery. In this paper, "Shijing," in reference to the more common modern garden plants have been collated and literature 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on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these plants is summarized. This shows th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the core of flowers that will flower personification,The spirit of giving it a symbol of the rich. This is the Chinese people viewing the unique tast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ppreciation of some important ornamental plant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ture application of the plant a lot.

Key words: Flower Culture, Shijing, Plant

在古代的劳动生产中,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群体,它满足人类衣食住用等基本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物质来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一些植物还成为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表达意念的媒介与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随着早期园林的产生,观赏植物的栽培,特别是花卉栽培,也初具规模。《诗经》中涉及了很多当时广泛种植应用的植物,总共涉及植物一百三十多种,其中包括现在较常见的园林植物六十种。这些植物在经历两千五百余年的演变,不少被沿用至今。这对当前园林植物的研究,特别是栽培历史、文化内涵方面会有所启示。

在《诗经》中,植物意象诗多在写景、叙事、抒情中状写花卉,虽然尚未形成固定的精神内涵,但已有了感味人生、推物及人的意味,其中对一些花卉简约的描写,经过后来历代文人的努力,加以描写,赋予情致,灌注人格,从而成为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名花。根据《诗经》中涉及园林常用植物的内容,结合植物本身特点,将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归纳为以下两类,并予以举例:

(一)点明时节,渲染气氛

在诗篇《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之”。这是描写一个青年热恋采集荇菜女子的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采摘荇菜的姑娘,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动心而产生爱慕之情,表达了青年男女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文中将荇菜或左或右的漂浮不定,比喻求爱的不易,也以物候交代出男女热恋的时令。

荇菜(Nymphoides peltata)是龙胆科荇菜属的水生植物,广布于温带至热带的淡水中。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叶似莼而稍锐长者,荇也。”荇菜茎和叶均柔软滑嫩,可食用。周代初期,祭祀祖宗神灵要用荇菜羹,取其高洁之意。女子采荇,就是在为敬神作材料上的准备。当时平民所食蔬菜多为野菜采摘,所以荇菜也可供做蔬菜食用。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道:“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现在荇菜多作为园林水生花卉应用。叶小而碧绿,漂浮于水面,上点缀黄色小花,在园林水景中大片种植可形成“水行牵风翠带长”的景观。与荷花配合栽植,微风吹来,花颤叶移,别有一番景致。

《秦风・蒹葭》这首诗通过思见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意境描摹,抒发了一种爱慕、怀念与惆怅交织的情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写蒹葭(现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因此芦苇在园林中多大片植于湖边湿地,能达到短期成型、快速成景等优点,借以烘托秋日野趣。

(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诗经》传颂最广的《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利用桃树的三变,以“花”形容新娘子的美丽,以“实”、“叶”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以及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可见桃花与女子的容貌及婚嫁都有密切关系,这在当时是人们的普遍观念。桃花被看成是婚嫁爱情的时令花。桃花开放是在仲春时节,园林中多为片植成林,以常绿树做背景。桃花一开,众多的花也随着开放,顿时大地万紫干红。所以许多诗人便断言:“占断春光是此花”、“无桃不成春”、“惟桃举蕾急春迎”、“桃花落尽春归去”等等。

《陈风・泽陂》是描写女子思念意中人的诗。“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莲”。《郑笺》:“蒲以喻所说男之性,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因此有蒲喻男,荷喻女一说。《郑风・山有扶苏》中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这是一位女子为找不到如意对象所发的牢骚,也有人认为是对爱人的俏骂。女子将自己比作荷花,自恃自己貌美纯洁。到以后荷花被灌输了清白高尚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挺出水面,坚贞纯洁。

如在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因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名句而得名,水中广种荷花,突出了造园艺术家所营造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精神和品格;而 “留听阁”取唐朝诗人李商隐“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句,借晚秋残荷象征园主内心的坚贞,园主隐居只是形,而本体人的内心世界并未如枯槁荷叶,恰恰如隐伏于淤泥深处的莲藕,等待来年叶展花开。

《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这首诗是描写郑国三月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河岸边游春,展现了一群男女相聚,并趁此机会表达爱意的场面。此中“勺药”正是毛茛科植物芍药。古时又名“江蓠”。芍药可分株繁殖,故古代情人在即将离别之时互赠此草。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韩说:勺药,离草也;言将别离赠此草也。”又有一说,古代“勺”与“约”同声,情人便以此表示结良约的意思。离别赠芍药是中国古代最风行的花卉礼仪。

芍药早端午节前后开花,一些传统花卉到此时多以凋萎,惟有芍药花开正盛,因此还代表君子高节。芍药因其花形妩媚,花色艳丽,所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宜植于阳光充足之处,中国古典园林常成片种植于假山石畔,以点缀景色。或沿着小径、路旁作带形栽植,或在林地边缘栽培,并配以矮生、匍匐性花卉。如今更有完全以芍药构成专类花园称芍药园。

综上,《诗经》中植物的确种类丰富,而其蕴含的情感象征也很丰富。这些丰富多彩的植物意象也由此使后人更了解文明伊始时期的先民们“思无邪”的美好情感,及他们善感瑰丽的心灵世界。人们在植物外在的形态、生长状况与人之情感二者之间找到了某些相似之处,通过联想、运用比兴把它们联系起来,达到物我的相通和心物的交融,从而使人的虚无缥缈的思绪变化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这也使我们的植物研究不再单调,我们可以从感性的一面去认识植物。植物的内涵,也是观赏植物的一大组成部分。因为植物被人们欣赏,同时就会被人们灌输情感,而它本身所沉淀的内涵也同样会激发人的情感。这在园林的植物配置中是很重要的。所以通过《诗经》中一些植物的鉴赏,让我们更了解植物,因此也能更为恰当地将其运用。

参考文献

《诗经译注》 程俊英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诗经植物图鉴》 潘富俊著

《花卉学》 刘燕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园林树木120种》

《婚恋诗中的几种植物意象》

描写植物的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唐诗 植物 意象 类型

什么是意象,文艺理论研究者有很多种解释、定义,古人更有诸多妙论,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立象以尽意”[1]。《文心雕龙》神思篇也说“窥意象而运斤”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2]。胡应麟《诗薮》则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3]。笔者认为所谓意象者,即文意之象也,盖诗人心中之意借物象而生发也。文意就是作品的意思、意蕴,作家的意向、意图。人说话是为了表达和交流,诗人写诗也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思、宣泄某种情感,但诗人与生活中的常人不同之处在于,常人想说什么可以用直白的语言说明,比如“我饿了,要吃饭”,但诗人不能这样说,因为这是白话,是生活的语言,不是诗的语言。诗人要表达同样的意思需要借助某件事物,以其作为情感表达的支点,于是上文的白话便成了“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4]的诗句了。诗人所借重的这件事物,就是意象。它可以是拥有真实形态的“具体”之象,也可以是某个典故、某种情感、某一事件等非物之象。植物意象无疑在文学意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5]佛偈有言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花草树木到了诗人笔下就拥有了文学性,披上了艺术的面纱,面纱之下除却现实世界的花木,自然还有一颗诗人的文心。唐诗中的植物意象,除秉承前代的文学典故与传统外,还注入了一股诗人的个性气息。

一、植物意象的符号意义与文学典故

中国文学的创作者们很早就开始使用植物意象,从《诗经》第一章的“参差荇菜”开始,到唐代初年也已经一千余年了。唐代以前的很多文学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积聚的文学内涵逐步沉淀、固定下来,成为了表达特定含义的文学典故。具体到植物意象来说,某些植物由于唐前的典故,使得它在唐诗中的出现就如同数学或交通指示符号一般,含有相对固定的意义,表达了一些类同的情感。唐诗植物意象中反映这一现象颇具代表性的便是“莼”了。

莼菜是江南水乡习见的一种菜蔬,《齐民要术》谓:“莼……皆可生食,又可约滑羹,江南人谓之莼菜,或谓之水葵……杂鲤鱼作羹,亦逐水而性滑,谓之淳菜。”[6]莼菜做的菜羹深得当地人的喜爱,生于江东而羁旅他乡的游子,常常写诗怀念家乡的美味莼羹来寄托思乡之情。西晋时张翰更因思念莼羹而毅然辞官,《晋书·张翰传》记其事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7]这件史实引来不少诗人歌咏,遂成“莼鲈之思”的文学典故,“莼”因着张翰的举动而成了思乡归隐的一个文学符号。唐诗中的莼意象常与江南、送别、怀乡等联系在一起。

严维诗《状江南·季春》曰:“江南季春天,莼叶细如弦。池边草作径,湖上叶如船。”(《全唐诗》卷二六三)以莼之一叶而见江南春,与杨万里之“小荷才露”[8]一般清丽而韵味悠长。莼与送别怀乡的联系更为普遍,如:

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刘长卿《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全唐诗》卷一五〇)

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岑参《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全唐诗》卷一九八)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杜甫《赠别贺兰铦》,《全唐诗》卷二二〇)

橘花低客舍,莼菜绕归舟。(钱起《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全唐诗》卷二三七)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韩翃《送客之江宁》,《全唐诗》卷二四三)

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郎士元《赠万生下第还吴》,《全唐诗》卷二四八)

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李群玉《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全唐诗》卷五六八)

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唐彦谦《客中感怀》,《全唐诗》卷六七一)

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李洞《曲江渔父》,《全唐诗》卷七二三)

莼意象作为思乡符号在唐诗中虽然很常见,但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还是宋人。唐诗中莼意象总共出现了53次,而到了宋诗中,这一数字变成了606。如果说在唐人的印象中,莼还只是江南的一种特产,一个代表而已的话,那么到了宋代,坡的一句“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9],便把莼推到了一个提及江南舍莼其谁的高度,直接将莼与江南划等号了。身为越州山阴人的陆游更是爱在诗中写莼,他一人的诗中莼就出现了71次,这甚至超过了整个唐代!陆游在《叹老》(《全宋诗》第四〇册,第25238页)中感叹:

晨起梳头满镜霜,岂堪着脚少年场。酒徒分散情疏索,棋敌凭陵意颉颃。寓世极知均醉梦,余生只合老耕桑。石帆山下莼丝长,待我还东泊野航。

果然人一年老便开始怀旧,老年的陆游思念起故乡的风物,最难以忘却的便是石帆山脚下那清水河塘中的莼菜了。莼这一植物,因其所生地域上的人与事,作为意象进入到诗歌中,经过众多诗人的描摹传承,固化成了诗歌里代表江南的符合,于是忆江南便是“忆莼”[10],忆莼便是忆江南。

二、文学范式中的植物意象

意象是唐诗的情感符号,诗人对意象的运用实是其心迹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流露,但这种表达心意的意象并不包括程式化的意象,或曰文学范式中的意象。这里的范式指的是诗歌体裁的范式,即律诗中对仗的范式。律诗中的颔颈二联要求对仗自不待言,有时绝句也对仗,比如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唐诗》卷二二八),就是两个对句组成的绝句。诗歌创作要求对仗的规定使得一些律诗中植物意象成对出现,有时并不表达什么意思,而只是为了诗句的工整。

清人车万育的《声律启蒙》[11]总结了前代诗歌中一些经典的对仗用语,书分上下卷,共30韵,其中涉及植物意象的仅前5韵就有14对:

杨柳绿—杏花红 杨柳雨—芰荷风 绿竹—苍松 芍药—芙蓉 蓉裳—蕙帐 黄花—绿竹 红菡萏—白荼蘼 枣—葵 梅酸—李苦 海棠春睡—杨柳昼眠 霜菊瘦—雨梅肥 桃灼灼—柳依依 杨花—桂叶 棣棠—杨柳

类似这样的植物对子在唐诗中很多见,为求诗句工整而堆叠意象的情况较为常见。梅和柳在律句中相对就是个典型例子。“隋与初唐时期,随着自然风景诗写作的繁兴和律诗创作技巧的逐步成熟,诗歌中‘梅’与‘柳’对偶为言成了春景诗中最普遍的现象”,梅与柳的配搭,“几成描写春色尤其是早春景色的固定套式”[12]。既然成为了范式,就很难说这种成对出现的意象除了应景外还蕴含什么深意,至少唐诗中看不出来,到了宋代,“当诗人们不只是客观地感春写景,不只流连于物色风景之美,而是生发出其他表现动机,尤其是透过物色进求深刻的思想认识,或寄托性格意趣时,则对事物就有了不同的体认和理会”[13]。这是唐宋诗的不同风格,钱钟书先生谓唐诗与宋诗“乃体格性分之殊”[14],可谓一语中的。唐人写的这些植物意象,可能入眼便落笔,也可能不假思索便配对,但无论什么情况,其表意之单薄,诗味之寡淡,则是毋庸辩驳的。

又如兰和桂也是常见的“搭子”。如以下诗例:

不挹兰樽圣,空仰桂舟仙。(任希古《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全唐诗》卷四四)

桂筵含柏馥,兰席拂沉香。(李峤《床》,《全唐诗》卷六〇)

泛兰清兴洽,折桂野文遒。(武三思《宴龙泓》,《全唐诗》卷八〇)

桂宫男掌仆,兰殿女升嫔。(赵良器《郑国夫人挽歌》,《全唐诗》卷二〇三)

更有甚者一首诗中连用多个这样的对子,完全是铺陈辞藻了,如权德舆的《酬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

东风变蓟薄,时景日妍和……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悬圃尽琼树,家林轻桂枝……落落杉松直,芬芬兰杜飘……(《全唐诗》卷三二二)

这种过分堆砌意象的写诗方法深为后人所诟病,徐夤就说:“凡为诗,须搜觅。未得句,先须令意在象前,象生意后,斯为上手矣。不得一向只构物象、属对,全无意味。”[15]明确指出了写诗如果意象对子太多便失去了诗味。宋人更以整个唐代诗歌作比,告诫作诗者诗歌须平淡些,不要过分繁丽铺陈,“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16]。如此看来,权诗显然是“晚唐之作”了。尽管有人批评,但只要律诗对仗的规矩不动摇,这种范式中的意象“属对”就是不可避免的。

三、集体的文思与个体的玩味

历史上一些有关植物寓意的典故得到诗家的普遍使用,这就成了集体的文思,比如香草美人、莼鲈之思与折柳送别等。在这些普遍的文思中还有一些诗人个体的玩赏,俗语云“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明皇以海棠比玉环,元稹“花中偏爱菊”,周敦颐“独爱莲”,皆是他们个人趣味的体现。

唐人的个性和趣味反映在诗歌中,有两种形式,一曰古物新义,二曰新物新咏。

所谓古物新义,就是历来有很多吟咏它的诗章的植物,诗人往往寄寓新的含义,使之有别于他人。比如咏柳诗,人常以柳寄惜别之意,如“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17]和“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18]便是如此。但有些诗人颇能发他人所未发,比如贺知章的《咏柳》(《全唐诗》卷一一二)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该诗完全写景,既无灞桥柳之思,又无章台柳之怨,在众多的咏柳诗中显得尤为清新可人。又如柳宗元的《种柳戏题》(《全唐诗》卷三五二):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全诗重在一个“戏”字,名为戏题,却有深意。柳刺史为地方百姓种了很多柳树,还自谦没有任何政绩可以流传。其实大树种成,荫蔽百姓,便是最大的政绩了,但这份功绩不到“耸干参天”的时候是显露不出来的,而“十年树木”,其彰显出来的时限已远超出官员的任职升迁时限了,因而柳宗元用召公奭的典故[19],自我解嘲般地说,我现在没有什么政绩,但后人看到覆地参天的柳树会想到我。民国年间,冯玉祥将军进驻徐州时曾作诗曰“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与此诗颇有情趣相通之处。再如咏竹,往往重在歌咏竹的挺拔、虚心等品格,但李贺的一首《竹》(《全唐诗》卷三九〇)却别出新义,不与他人为伍。诗曰: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前几句写景状物,都很平常,惟末句写竹的用途,说竹可以让猢狲立地,拄杖戴冠,实常人所不能想见,真乃诗鬼思诡也。

所谓新物新咏,就是古人没怎么表现过的植物,唐人由于个人的趣味或特殊的经历,对这种植物进行了玩味,在诗歌中加以表现。譬如沈佺期的《题椰子诗》(《全唐诗》卷九六)。椰子这种植物前人几乎没有在文学中描写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只收录了一首提到椰子的诗,即沈约的《咏甘蕉诗》[20],椰在其中还是作为配角出现的,只是为了反衬蕉的甘甜。沈佺期是高宗、武后朝的文学侍臣,诗与宋之问齐名,多应制待诏之作,颇得武则天嘉赏,后因谄附二张,神龙复辟后被流放驩州,于是“有幸”见到了关中文人们很难看到的热带植物椰树,写下了这首诗。诗曰:

日南椰子树,香袅出风尘。丛生调木首,圆实槟榔身。玉房九霄露,碧叶四时春。不及涂林果,移根随汉臣。

本诗前三联写椰树的风姿,长春袅娜,末联以乐景写哀情,感叹因椰树无法栽种到关陇地区,所以这么好的树木诗人无法带走,实际暗含了诗人猜测自己将复官无望,流离他乡,因而失落苦闷的情绪。

唐人于花木颇多玩味,这种玩赏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社会风气影响的,以至于一些不随风潮的诗人还被人疑怪。当时蜀中盛产海棠,“蜀之海棠,诚为天下之奇艳”[21],而在成都草堂住了多年的杜甫却没有写海棠的诗,引来后人怪之。《声律启蒙》上说“杜陵不作海棠诗”,并解释道:“《王禹偁诗话》杜陵无海棠诗,以母名海棠也。陆放翁云,老杜不应无海棠诗,意必失传耳。”[22]这一番海棠诗案,诚为诗坛一件趣事[23]。

总之,唐诗中的植物作为意象,其类型有写实也有象征,有典故赋予的含义,也揉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集体的文思与个人的玩味相映成趣,共同组成了唐诗的植物意象群。

参考文献:

[1][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M].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609.

[2][南北朝]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

[3][明]胡应麟.诗薮[M].北京:中华书局,1958:1.

[4]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末句,《全唐诗》卷二一六。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全唐诗》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本文所引之唐诗若无特殊说明均出于此,下文引用时不再说明.

[5][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二七)[M].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1974:165.

[6][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M],北京:中华书局,1956:95.

[7][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384.

[8]杨万里,小池.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四二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6165.

[9]苏轼.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一四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9475.

[10]陆游.舟中夜赋.“寓居尚复能栽竹,羁宦悬知正忆莼。”.全宋诗(第四一册),1998:25630.

[11][清]车万育.声律启蒙[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

[12]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250-251.

[13]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256.

[1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2.

[15][唐]徐夤.雅道机要.见王运熙等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767.句读为笔者略改.

[16][宋]佚名.漫斋语录.见傅璇琮等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88.

[17]戴叔伦.赋得长亭柳.全唐诗(卷二七三).

[18]杜牧.新柳.全唐诗(卷五二六).

[19]《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1550.

[20][南北朝]沈约.咏甘蕉诗.“抽叶固盈丈,擢本信兼围。流甘掩椰实,弱缕冠絺衣。”见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8:1659.

[21][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杂记之属.

描写植物的诗歌范文第8篇

关键词:范成大;田园诗;宋调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范成大可以说是南宋乃至整个宋代一流的田园诗人,亦可说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式的人物,为田园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关于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成就,前人已从构思、风格等方面进行论述。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诗歌也渗透着浓厚的“宋调”,主要体现在:“以才学为诗”和“理趣”。

一、以才学为诗

在宋代,许多知识分子往往兼学者和文人的身份为一身,范成大就是如此。他既是诗人,又是书法家,书法成就可与“宋四家”比肩;我们也可以说他是植物学家,深谙各种花卉之秉性,对、梅花犹为熟悉,写成了《菊谱》、《梅谱》;另外,他也是地理学家,有地理风物著作《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等。学识的丰富渊博,就使得他的诗歌有时会成为“逞才”的载体,具有“以才学为诗”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取象的知性化。范成大的田园诗,以大量农村风物入诗,且比前人更丰富多样,有时甚至生僻,无论于诗人的创作还是读者的理解都需相当的学识。在他的诗中,植物如鞭笋、稻、麦、桑、麻、莲藕、芦根、茭白、芙蕖、鼠耳等;动物如鸡、犬、猪、鸭、鹳鸟、河豚、石首、牯;虫类如蜻蜓、蝴蝶、青蛙、蜜蜂、橘蠹、檐蛛、蜩螗等;水果如桃、杏、青梅、樱桃等;农具如碌碡、鱼网、缫车、连枷;人物如巫媪、大耆、潜夫等等。丰富的物象使写景叙事形象、真实,具有浓厚的农家生活气息。特别是《腊月村田乐府》并序十首,完整表现了宋代苏州农村腊月里的节日习俗,对农民腊月里舂冬米、买花灯、祭灶神、煮口数粥、放爆竹、烧火盆、照田蚕、除夜守岁、儿童卖痴呆、打灰堆等一系列民俗,进行了全面写照,巨细无遗。“以诗写风俗”既有乐府诗的韵致,又有着类似于民俗文化志的严谨纪实,有较强的学术性。可以想见,没有对农村日常生活的慧心体验,没有广博的知识,诗人是不可能创筑如此丰富的田园世界的。

其次,善用典故。宋人为诗喜欢引经据典,以征信实,以为“圣人之心如化工,然后矢口成文,吐辞为经,自圣人以下,必须则古昔,称先王矣。”(《升庵诗话・卷五》)范成大受此风气影响,所以他的诗中也不乏用典之处。周汝昌先生批评范成大“喜欢使用僻典,有时排比成语概念”,先不论典故“僻”与“不僻”,古今研究者的评论至少可以说明“用典”是范成大诗歌很大的一个特点。他的田园诗里也有大量典故的运用,而且很多时候化用得很妥帖。如: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 却疑侬是武陵人。(《冬日田园杂兴其十一》)

很显然,这首诗中的“武陵人”主要化用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并以之来表现公子探梅不得忽见桃花的喜悦心情,这一惊喜恍若发现世外桃源,用得可谓恰如其分。另外如“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夏日田园杂兴其八》)用宋代王祜的故事来暗喻惬意的农村生活等等都运用非常巧妙。典故使用无分多少,关键在于妙用,典故巧用可增加诗歌的含蓄与典雅。

二、重理趣

南宋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中提出了“理趣”的概念,他说:“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有穷智极力之所不能到者,犹造化自然之声也。”而当代学者分别从狭义与广义的角度对理趣作了一些阐释,葛晓音认为:“孕含在诗歌感性观照和形象描写之中的哲理,便可称之为理趣。”阎福玲认为“(理趣是)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的吟咏描绘或刻画来展示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体悟,阐说道理而有诗趣诗味,既给人诗美的愉悦,又能启迪人的性智”。总体而言,这里的“理”,是指客观的道理,它包括了人生之理和万物的事理等等。同时,“理”必须是富于美感特征的,这种诗理才能称之为“理趣”,而范成大的田园诗确也充满理趣。

有时他在诗歌中体味的是佛老之理。范成大受佛老影响深远,很多诗中都流露出浓厚的释道思想,如:“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堂堂列传冠无功,纸上浮云万事空”(《读史》)等等。直白论理,的确是“理过其辞”,但若将释道思想暗藏于田园诗中,细细品来,又往往是“兴趣盎然”的。如: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蜒蛱蝶飞。(《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这首诗表现了夏日乡村恬静的境界。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是静景,而后两句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蜒蛱蝶飞”则是以动衬静,着力凸显的是一种静态美。与此同时,诗人所要描写的不仅是空寂的“静”,在“静”的画面中有动的生机,具有浓厚的生命气息:空寂的夏日午间,仍有精灵在翩翩飞舞,它带给人们的不是孤独、寂寞,不是沉寂、死灭,而是生机与活力,而那些自在飞舞的蝴蝶蜻蜓俨然就成为了诗人“自由”的化身了。在动与静,有和无之间表达了诗人所深刻领会的禅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而不虚,静中有动。禅既在刹那,又在永恒,变幻无常,生生不息,虚空中有妙有,妙有即是虚空。一切万物可以在光明澄澈的虚空中自由来往,万物得以历历朗现,它们变幻无时但又生生不息,虽虚空无常但又一任自然。诗人在清晰地感受着自然的同时,也在清晰地感受着自己,这就是该诗的理趣所在。

另外,读范成大田园诗,我们会发现他总是很关注一些弱小的生命,如蝴蝶、蜻蜓、蜂儿、小鸭、小童等等,这当然和他未泯的“童心”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弱小生命或新生命的一种关心和怜爱,也有些类似于现代所说的人道主义关怀。因此,范成大时时都在感悟着生命的意义,他会因为生命的生生不息而感到由衷的喜悦,他也会因为弱小生命的困厄而忧心不已,这是其田园诗理趣之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 葛晓音.论苏轼诗文中的理趣――兼论苏轼推重陶王韦柳的原因[J].学术月刊,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