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馆的读后感

茶馆的读后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茶馆的读后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茶馆的读后感范文第1篇

边城,无所谓边,也无所谓城。与其说它是一部鸿篇巨作,不如说它是悲惨时代中,一个怀有思想的人心中的美好桃源;与其说它是湘西生活的写照,不如说它是人性的质朴之玉,未经雕琢,也未经描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生边城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初中生边城读后感1一条缓缓流淌的白江,一段默默悲伤的往事......

边城,在沈从文笔下哭泣。这是一座美丽却笼着一层纱的城,它在欢与悲的交界,独自徘徊。

白江,是夹杂在山与岸之中的,要想出城到外边去,只能乘渡船。那是艘不大的渡船,由一个老头子摆渡。他有一个孙女叫翠翠,翠翠妈在生下她时就死了,翠翠爸也在不久后自杀,只留下老头子独自照顾翠翠。虽说只留下祖孙二人,日子过得倒也甜蜜。在翠翠十三四岁时,已出落得清秀美丽,得到城里许多人的追求,特别是船总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大老在水中淹死,二老远走他乡。翠翠唯一的亲人——爷爷,也在电闪雷鸣的夜晚,静静地死去了。书的末尾,翠翠被接到了船总家,苦苦地等待二老回家......

无论最终二老是否回来,在我看来,都不可能成就一段他与翠翠的美好姻缘。因为二老对于翠翠的爱并不是真爱。真爱是经得起种种磨难与考验的,譬如金庸笔下的杨过与小龙女,他们之间有过漫长的分离,也有生死的考验,最终却不离不弃,这才是真爱。或许二老仍爱着翠翠,但是他能放掉自己同胞兄弟的恨,放掉一切,放掉所谓的面子吗?他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去了桃园,那么即使有朝一日回来,说不定也已是有家室的人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翠翠必将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如林黛玉一般。船总收养她,是因为二老,如果二老不归,难道他们就会轻易地把他嫁出去吗?他们只会让她等,等那个或许再也不归的人。

《边城》是在悲与欢之间摇曳不定的,沈从文用略带忧伤的笔触,描绘着这一段纯美的初恋。每每读完《边城》,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翠翠的影子。

《边城》,一座飘忽不定的城,一段忧伤的故事,诉说着人世的不公和命运的哀叹.....

初中生边城读后感2从河的这岸渡到那岸,从城的这头走到那头,将歌从这山唱到那山,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读边城,像是被沈先生的文字拉着、拽着浸入小乡的梦中。美滋滋的,飘飘然的,边城的梦,小乡的人,我们的生活,兜兜转转、相互交织......

书中的小城,依山傍水,湖泊,篷船,城墙,吊脚楼......茶峒带着它独有的松散惬意与慵懒进入我们的眼帘;妇人,戎兵,纤夫,红薯,扁担......这是那些以前有的,现在未来也必然所有的,担着我们生活的点滴,担着我们生活的希望。这生活在小城中的人,在那样日子里,同我们一样,隐隐约约的有着对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

城外的河街又是另外一番光景。酒楼,杂货铺,茶馆,不仅粉饰了河街的素面,给人们的生活也平添了许多点缀。这里的人们平常、甚至庸俗,妇女将自己的感情封于男人身上,将自己的爱憎揉进了生活中,渗入血液,这是小城人们的淳朴与憧憬。

城内的天保与傩送,城外的翠翠,因那些庙会结下了不可了断的缘。有情有义的城,是素淡不轻粉饰而又耀着光辉的城,那城太过理想离我们太遥远。

我们重新听起这首歌,歌中唱着翠翠,唱着傩送,唱着河,唱着船,唱着美好的爱情和淳朴的生活。怀着对美好爱情憧憬的翠翠与爷爷进城去看庙会,在那晚,翠翠找不到爷爷,在河头遇到了傩送,小伙子邀翠翠到自家的茶馆里,翠翠以为是传言中那诱人的坏人,拒绝了,但那人却在她心里打翻了五味瓶。一连几日,山的那头有歌声传来,翠翠轻轻地把灵魂浮起,看天上的星星,却转瞬即逝......

以后的那些日子里,我想翠翠大概常想起傩送在河那岸的歌声。而其中不清不楚的暧昧让天保带着迷惑逝世,在河的灾难中,在水的荡涤里;使爷爷带着不安让小蛆吃掉了;所有的一切头也不回的走离了故事。只是、只是在冬天又修好了那个白塔,只是,一切都成为过往。在边城里,美好的事物自己是有归属的。天保走了以后,傩送也消失了踪迹,远去的,远去的是背影还是歌?是人还是情......其实,什么也未曾走远,什么也未曾离开,他们都还在城内,只是分隔在河两侧,他们只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在彼此的生活中匆匆走过。但正如作者所言,一切都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最终难免产生了悲剧。

一切都仿佛是个梦,从昨日到今日,梦醒了,两手空空,只留下了记忆,边城带着素淡的光辉,质朴中自有其蕴藉,隽永之致是唯一可触碰的回忆。

从河的那岸再渡到这岸,从城的那头再走到这头,将歌从那山再唱到这山,那人也许“明天”会来。边城的梦,小乡的人,我们的生活未完待续......

初中生边城读后感3合上书,我摸了摸那具有复古风格的书皮,思潮起伏,我从小都看HE小说,偶尔看看BE,觉得很不习惯,再看看书封面上那位眼睛望着远方的女孩等待着爱人的回来,我不由得伤感起来,哎,懵懂的爱情,到底……是什么?

天高云淡,白塔下,渡口边,一对兄弟,一个女孩,一段悲天怜人的爱情故事,这就是《边城》,唯美的景色,善良纯真的女孩,故事却是悲剧,为什么?

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就是命运吧,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按规矩要不两人打一架,胜的去追求翠翠,负的则退出,要不两人晚上一起去翠翠家门口唱山歌,让翠翠回唱的得到翠翠,两兄弟选择了后者,但天保唱歌不行,只得退出,而傩送唱了一夜的情歌,翠翠却因为睡着了,把那歌当成了一个美好的梦。

后来,天保为了成全傩送,主动不与傩送竞争,出走了,可是这一走,变出了意外,淹死了,傩送得知哥哥为了成全自己出了意外之事,无颜去见翠翠,也走了,这一走,会不会就成了谜。爷爷呢?每天急于关注翠翠的婚事,忘记了身体,再加上年纪大了,终于,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彻手归西了。

可怜的翠翠,失去了大老与二老,又失去了倍加呵护自己的爷爷,只剩下一条黄狗,一条船,拉着,等着,那个对的人,那个“明天”。

相遇和离别,仿佛一个转身,一圈接着一圈,连成生命的舞蹈,有的人,还会回来,有的人,知道再见太难。by爱情公寓

改变太快,一开始,我以为一切都按部就班,按着我的想法,翠翠嫁给了二老,可是她没有,她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计划永远赶不上改变,就像我写这篇读后感,脑中思绪万千,到了纸上,一片空白,所以,与其绞尽脑汁,还不如顺其自然,二老走了,翠翠为什么还要等他?就因为,那一点点可悲的依靠?天注定不让他俩在一起,为什么还是想着他?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世缘似乎皆有定数,要来推之不去,当去,亦挽不住,当爱已走远,再多留恋都变得毫无意义,在美好的回忆也只能存活在梦里……

初中生边城读后感4来到地下室,东西杂乱无章地堆着,母亲让我好好收拾收拾,我有些心不在焉,随意的翻腾着,眼前一个小盒子孤单的在墙角放置着。思绪来到几年前。

那是外婆去世的几天前,她已经被病折磨得下不了床,整个人面黄肌瘦,讲的话也不清不楚,当时她喊来我,指了指床底下,我知道那有个小盒子,是外婆最宝贝的,之前外婆时不时的就会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轻轻的擦拭着,但是那时的外婆,已经没有这么多力气去再将它擦洗。我小心翼翼的拿了出来,轻轻掸了掸上面的灰尘,打开了正前面的小扣,里面躺着的是一本破旧的书,书名依稀可以辨认,是《边城》。

我拿着走上客厅,母亲和我一起翻阅了起来。《边城》的主人公有翠翠,翠翠的爷爷,傩送还有天保。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故事,情节朴素优美。湘西山城茶峒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选择了退出。这种手足情深让我有些情不能自己,我知道这是哥哥对弟弟的爱。结果却是让我意外,天保孤独的外出闯荡,死于意外。天保的死给傩送也带来了承重的打击,以至于最后傩送也离开了,看到这,我觉得为了亲情放弃了爱情,是可悲的,而翠翠独自承担着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的人。

《边城》里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也让我向往。翠翠和祖父去看龙舟比赛,当地的龙头大哥顺顺送他们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们过河不收渡船钱。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围的乡亲都来帮忙。他们虽然生活很清苦,却能够互相帮助,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那个偏僻的小镇。每一个人都有宁静的理想,人与人之间没有私心,爱护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建造一个家一样的世界。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像《边城》中的人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生活。

故事的结尾,不是那么坚定有力,充满希望的,我看到了无奈。但是让我回忆更多的是人性的美丽,是爱情的美丽,亲情的美丽,邻里之间友爱的美丽。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好似一股清泉流淌于全身。

或许全书着重在于爱情,但是我看到的是更多的亲情,在我心中,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一直挥之不去,久久萦绕。

初中生边城读后感5在这个嘈杂的时代,我双手捧一本《边城》,静心默读,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在湘西这个清风明月般的世界里,有一个自然凝聚成的美丽形象,她便是翠翠。

日光不如她的笑容温暖,绿水不如她的双眸清澈。翠翠生于湘西这片宁静的天地之间,青山绿水给予了她一副天然去雕饰的容颜。她的外表美得倾国倾城,天然的山水养育出她这般水灵灵的模样,也赐予了她纯朴的品性。湘西的翠竹林边,她与爷爷相依为命,平淡的生活中有甜甜的爷孙情;湘西的绿水旁边,她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中长大。不知不觉中,湘西人特有的善良勤劳,便一丝丝渗透进翠翠的思想里。翠翠的心灵更美丽,美得让人怜爱。

我喜欢翠翠纯朴的美。她勤劳善良,一眼就能让人看透所有美好。青山绿水间,她与爷爷一起摆渡,这一奉献行为从来与金钱不挂勾;月色竹林边,她与爷爷亲密交谈,雀儿般的笑声回荡在山谷之间;晨雾江流中,她久久地等待,奋力地划桨。她面对平淡清苦的生活,心中不曾生出一丝埋怨,多么纯真的美啊!真让人由心底里生出一丝怜爱。她的真诚,便是那飘荡在山谷中的清风,又如穿透万层云浪的阳光,直岁月深处,感染了无数外表光鲜而背后复杂的人心。当今花花世界,久违了这纯朴的真善美。

我喜欢翠翠自然稚嫩的美。沈从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如此娇羞的一位少女,她恰如一朵娇滴的玫瑰,带着她含苞未放的美面对着世人。初遇的懵懂,重逢的羞涩,少女的小小心思是这般美丽。她虽有一种青青的生涩,但透着率真、坦诚,美得自然。看那些经纶世务者,她们的身上,怕是只有在浑浊世事中打磨出的一颗华丽麻痹的心。

茶馆的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中学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所谓情感教育,从最根本上的涵义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语文和其他的学科相比,更具情感性,因为语文教学中的文章都是作者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和感悟,经过情感、文势的积累,最后到如大山之势,喷涌而出,造成或激越奔腾,或悲天悯人,或怡然悠闲,或缠绵悱恻等多种情感态势。所以,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情感与认知相互交融渗透,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观,这是现代教育“塑造完整、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作为一名现代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效果。

那么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扩宽学生的精神空间呢?笔者就此作了以下几点有益的尝试:

一、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声音因素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乐曲、歌曲、戏曲等音乐以及名篇名段朗诵录音等形式的引入。

(一)音乐的引入。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之前,先利用电脑和投影仪在大屏幕上打出杨洪基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标题,再用音响播放该歌曲,使学生们先沐浴在三国古战场的悲壮气氛中,并借此从情感上为苏轼这首词确立悲愤的感情基调。这样先入为主的方法在学生头脑中先确定感情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词尾苏轼的早生华发的慨叹。

(二)朗诵录音的引入。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如学习白居易长篇叙事诗《琵琶行》一课时,我这样安排教学,首先利用电脑播放张晓峰于1979年根据本诗创作的琵琶曲《琵琶行》,同时在乐曲的衬托下,播放瞿弦和朗诵的《琵琶行》。名家的朗诵,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使同学们化身为诗人,走近琵琶女,去感受音乐的美妙,去体味琵琶女早年生活的欢快,去感悟琵琶女晚年情感的落魄,使同学们在心中初步确立了诗人与琵琶女哀怨愁苦的缕缕情思。这样,通过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从生活中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二、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图形因素

这种形式包括在投影仪上显示图片以及利用画图现场绘画等。

(一)图片的介入。介入图片指的是用名画、照片等具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的比较直观的教具进行教育教学的形式。例如学习余秋雨的《废墟》这一课时,我先利用投影仪将圆明园的遗迹照片在大屏幕上显示,然后满怀激情的导入课文:我先讲圆明园为何被称为世界“万园之园”,然后我突然转述它是如何惨遭毁坏化为废墟的,最后,我指着大屏幕上的残垣断壁充满激愤之情对同学们说:“这是什么,是耻辱!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是无言的悲哀!然而,多少年来,它支撑着残缺的身躯挺立在那里,为什么?难道它仅仅是向我们展示它的伤痕,它的泪迹,它的悲哀吗?不,它是在呐喊,它是在召唤!”这样导入了新课,既使学生产生了对侵略者的仇恨,也激起了学生对祖国强烈的爱。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于“强大才是硬道理”这一至理论断的理解,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信念。

(二)利用电脑画图板现场绘画。这是将视觉艺术融入语文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形式,需要教师通过课文情景,创造性地绘制画面,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想像力和创造力。即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去创造。在这个过程中适时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教育。如在学习的《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时,在同学们的初次朗诵中,我及时用鼠标在画图板上画出词中作者眼中寒秋的景物:山、林、江、舸、鹰、鱼。并让学生指出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山――红,林――染,江――碧,舸――争,鹰――击,鱼――翔。然后我再次利用鼠标将前三个景物着色,把后三个景物加上特定的姿态,使其有动感。如此之后和同学们探讨:古来文人多悲秋,为何笔下寒秋的景物却是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联系时代背景,大革命正在蓬勃发展,故地重游,回忆起往昔与战友们在这里战斗的岁月,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作者将这种心情寄寓在自然景物之中。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并得出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和凌云壮志。同学们不仅学习了一首词,而且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每一位同学都确立了远大志向,扎扎实实搞好学习,不愧对国家的重托和父母的期望。

三、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视频因素

视频主要包括与课文有关的电影、电视、话剧、戏曲以及同学们自编自演的情景剧。视频给人的感觉更生动、更形象,它的介入,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增强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

茶馆的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育;措施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采取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催化剂。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品读散文,让学生领悟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句话是说只有通情才能达理,达理必通情,情理交融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在由认知、理解、评论、赏析组成的语文阅读过程中,理解是关键所在。没有情感的阅读,是无法让人真正理解的,更不可能产生共鸣。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力求让学生领悟情感。

1.从直抒胸臆的语句中领悟情感

直抒胸臆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许多散文作品,作者的情感就是通过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的。我们从这些直抒胸臆的句子就能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从文章的文眼中领悟情感

“文眼”就是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因而,透过文眼我们可以正确地掌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深切地感悟出作者的真实情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荷塘月色》的“文眼”,它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我们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领悟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考究作者的经历中领悟情感

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通过描写: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五幅画面来表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那么这样的秋景表现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呢?文如其人、言为心声,通过考量作者郁达夫的身世、经历和创作动机,再联系作品考察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我们不难理解作者笔下的“悲凉”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情,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由此可见,欣赏散文,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二、诵读诗文,让学生体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诗文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结晶,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力量。教师要充分发挥诗文的感染力,满足学生心理上的情感需求,体验情感。语文教学中的朗诵就是发挥情感因素积极作用的重要一环。充满激情的诵读,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经历情感体验的历程。

1.在配乐朗诵中体验情感

学生在音乐旋律的伴奏下进行朗读,就会呈现出一个立体的情感世界,学生沉醉在这样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验出作者的心境。

2.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情感

“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人常用的读诗技巧。也就是说情感教育要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靠声音传达信息的过程,声音本身具有情感和形象的魅力。许多好诗就是通过诗人一吟三叹写出来的,学生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真切体验到诗人的真实情感。

3.在角色朗读中体验情感

《茶馆》《雷雨》《威尼斯商人》等文学作品都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甚至扮演角色。披情入文的角色朗读方能使学生体验出人物的情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参与、互动、交流、体验”的理念。

三、写作训练,让学生培养情感

语言是情感表达的平台,语言文字的训练只有与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才会使语言训练变得厚重而凝练。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寻找语言和情感的巧妙结合点,引导学生写出饱含激情的语言,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完美结合。

1.注重语文课堂延伸教学,通过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要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产生情感体验,延伸教材知识,读写结合,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教材生动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毋庸置疑,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们的学生更具有人文精神。

2.重视作文专门训练,透过作文学做人,培养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树立作文如做人的理念。我手写我心,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在专门的作文训练课上,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写作有情感内容的题材,借此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1)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陈玉蓉,为了挽救13岁时得先天性肝病无法医治的儿子,她用七个多月的时间,每天跑10公里、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磨破了四双鞋,奇迹般地消除了自己的重度脂肪肝,为儿子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中华民族的舐犊之情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用这样的材料让学生写读后感,能够培养学生殷殷亲情。(2)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学生有切身的感受。教师可出题《由撞船事件想到的》,让学生把真切的感受写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师可以借那些发奋拼搏,获得巨大成功的优秀人物,让学生写作“奋斗使人生更加美丽”,引领学生理解生活的真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诚然作文课上培养学生情感的题材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总之,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没有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就失去了神韵和灵魂。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才有利于学生晓之于理,动之以情,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沈阳出版社.

[2]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茶馆的读后感范文第4篇

一、揣摩语言——推敲精彩之笔

按照王荣生教授的归纳,文学阅读需要“品其言才能会其意”,也就是说把注意力放在言语表达的意味、意义、意思上的才是文学阅读。学生的阅读理解有一个逐渐积淀、积累的过程,好的文学作品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和新的感悟。要激励学生能够从有声音、有色彩、有生命、有情感、有思想的文字里去体察丰富的世界和美好的人生。通过揣摩语言,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实现与作者精神层面上的对话,把握文本的内涵,探索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旨。例如,《祝福》中祥林嫂在鲁镇几乎完全重复地叙述阿毛的死,文中完整引用了两次的那一大段催人泪下、惨不忍听的独白。学生除了可以体味祥林嫂那在重复形式包裹下一颗受伤哀痛的心,更能品味出精通医学、心理学的鲁迅先生精心刻画出了祥林嫂丧子之后的那种疚恨如碎的心理 ,以及借这种血淋淋的人间惨剧激发人们的同情怜悯之心,再将承载这惨剧的故事放到鲁镇这样一个环境中去,以暴露那个社会人情的冷漠残酷,从而引导人们去思考那个社会中的人何以会变成这样,又如何来改造这样社会的创作目的。

二、捕捉细节——品味神来之笔

以细节造境,可以创造出深远的境界。细节描写是小说的一个常见手法,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如果学生能领略到它的魅力,对小说鉴赏是非常有利的。

在《宝玉挨打》中我们发现,在宝钗探望宝玉这个情节上,有一个细节的描写:宝钗看到宝玉被打得厉害,不觉动情地说:“……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说了半句,忙又咽住,红了脸,低头不语了。通过讨论鉴赏,可以品出宝钗看到宝玉被打,她心疼,但不像黛玉一样只有哭,而是带着药物来探望宝玉,显得大方得体。当看到宝玉确实伤得厉害,她真情毕露。却又立即想到“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的古训,而及时收口。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宝钗心思细腻又颇具城府的大家闺秀形象。再如《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底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也更写出其愚昧麻木可悲。

三、以已度物——感受预留之笔

小说人物具有性格的模糊性特征,这就决定了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空白”和“未定点”。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小说预留空间的品鉴。品读小说人物形象,就要有效地对其进行思考和填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丰富、重建小说文本意义,利用学生的阅历、个性和情感来多元品读小说。如在《老人与海》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为了分析老人——桑地亚哥的形象,结合小说隐含性的结局,预设了这样的问题:“在你看来,桑地亚哥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人生的成败到底应该如何衡量?”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在思考过后,明显产生以下几种答案:(1)桑地亚哥作为渔夫,一无所获,是失败者;(2)桑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虽然在物质上一无所获,但精神上获得了胜利,是成功者;(3)他是一个失败的成功者。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过程决定成败,只要你努力拼搏了,无论结果怎样,你都是一个成功者。”“我认为应以结果论成败,拼搏和努力就是为了好的结果,结果好才能说明你成功了。”等等,学生在对小说文本的品读基础上,对于笔者提出的问题,有着不同的思考,充分利用了小说的预留品读空白,进行有意义的思索。

四、探意释象——品析精深之笔

小说作品里的文学意象,是很难捉摸的。作者通过字与字、句与句、段与段间的衔接,在字里行间巧妙地铺陈开来,一点一滴,小心翼翼地展现作者着力营造的小说意象。名家的小说意象,比如声音意象,除了能在听觉上感受到之外,还能通过声音的意象感觉到画面,具有可触性和可视性。自然界的万物都能发出声音,泉水丁冬,虫鸟低鸣,散发着清新暖人的气息。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更深刻的意义在于作者借助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这种现代感极强的主旨,被作家表现得含蓄委婉。作品那内蕴丰厚的展示,完全得益于寓意丰富、内涵精深的“意象”。特别是在作品最后,以香雪“夜归”最为精彩:

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富于变化的夜景与香雪的内心情感相互融合,渗透出浓浓的人情味,清丽而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淳朴,淡远的审美意境,将酝酿已久的感情推向,透露出对落后农村未来的期望,发出了来自大山的呼唤。

五、关注闲笔——品味意蕴之笔

大家文章无闲笔,虽说有绝对化的嫌疑,但经时间淘洗的经典,看似闲笔的语句,往往藏着作者的命意。《为了忘却的记念》写柔石及冯铿女士后,另起一段:“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记念刘和珍君》写杨德群君遇害,写“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全都似闲不闲,值得再三咀嚼鉴赏。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在写林黛玉弃舟登岸到进入荣国府见到老祖宗,作者是这样描写的:“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就是一箭之地,大约150步),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轿子进入荣府,短短的一段路程,竟然换了四班人马,这不仅说明了贾府的气势非凡、生活奢华,贾母对林黛玉的宠爱,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贾府极严明的等级观念和封建礼规。真是“无一处是闲笔”(鲁迅语),“字字看来皆是血”(脂砚斋语)。

六、评论作品——撰写读书随笔

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进行评价的文章。文学评论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对每一个高中学生都是有益的启示,在文本话语、教师话语、专家话语中寻觅文学的真谛与美丽,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文学评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使学生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改变了“有言无论”的语文课本旧有的体系,让学生进入“识文——赏文——评文——习文”的良性循环之中。

不过,高中生写的文学评论,是微型的文学评论,一般是一两百字,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微型文学评论以评价短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为主,而且只要求选其一点来写,因而读懂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撰写时,可以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当然,也可以降低要求,写读后感,即读了作品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如学生读了《骆驼祥子》后,写出了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小说展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名家的评论。如金圣叹点评《水浒》就有很多精彩的评语:“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坛》,学习其中的点评方法。通过这些形式的评论,可以激发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既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更是由素质教育对人的素质培养的全面性要求所决定的。所以说,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如何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如何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教研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

参考文献:

[1] 王石泉《从“阿毛之死”解读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名作欣赏·文学鉴赏》 2008年第09期。

茶馆的读后感范文第5篇

第一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育艺术的价值在于教师用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充满感情、满怀激情,搭架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千方百计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感,自觉地、能动地接受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使课堂效率再上一个新的水平。

1.要有激情的导语。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导入课题的前奏,巧妙的导语,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紧密结合课文内容的串联,能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为学生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方式要灵活。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关键还在于教学方式的灵活。 在教学《茶馆》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品味作者的情感及文章的艺术性、趣味性和人文性。学生通过自己的品味,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秦仲义和庞太监的对话,通过朗读体会这些话语背后的潜台词,从中了解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也可以让学生朗读常四爷的台词,从中品味常四爷的性格特点。

3.图文并茂感染力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应用简笔画,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除此之外,我在课堂教学中还运用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简洁明快的板书、课本剧表演以及电化教学等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

第二步:培养能力

培养能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针,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创新能力。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但要重视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创造方法去学习。使每一位听课者不仅为学生的大胆“质疑”和创新意识而鼓掌喝彩,而且为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友善的语气和学生讨论问题的民主精神所感动。

2.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多参与实践活动,比如,经常开展一些安全演炼活动比赛、体操表演赛、写字比赛、绘画比赛、歌咏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走出课堂,再生活中学习知识,如让学生收集好广告,并分析好在那里;让学生收集好店名,分析好在那里等,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首先是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段练,要重过程,不要过分计较实践结果。其次是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科学无”,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再次是增强了学生竞争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力,使他们不怕失败,不怕挫折,能够经受各种磨练和考验,使他们争取早成为一名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3.阅读能力。在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和积累,博采众长、扬长避短,教育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切实把学生带进浩如烟海的书的世界,把阅读当作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中吸取精神力量,使学生把广泛的阅读成为习惯,来增长学生的才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为了让学生广泛阅读我经常开展读书比赛、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此外我在课堂教学中还注意培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步:重视习惯

一个好习惯,能造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能毁掉一个人。对一个学生来说好习惯不是凭空形成的,要靠反复训练,所谓的养之有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法宝,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方法、行为坚持下去,以形成习惯。

1.耐心发动,逐渐加速。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比是会开车的人,天冷时车打火后过一段时间才能快速行驶,一打着火就快速行驶,反而会灭火。一个人的学习习惯与之是一样的,要循序渐进。因此、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如学习了《我的母亲》一课后,我就让学生摘抄好词好句,或者仿写,或者谈读后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2.稍有偏离,及时调整。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自控能力差,在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容意出现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发现有偏离应立即作出调整,如,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历史故事、英雄人物,演一些情景剧、猜谜语、用自己情感去感染学生等形式来调整学生的偏离现象。其次,我还经常给学生讲爱迪生等科学家爱问为什么的故事,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在每讲完一课后总腾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质疑,因为,质疑也是一种调整情绪的好方法。每周我都安排一节讨论课,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某一个学生、老师、家长的看法,若发现思想有偏激者,及时加以指导并进行调整。

3.步入轨道,健康运行。就要按照良好学习习惯要求去努力,先是慢启动,继而是逐渐加速,在进行中不断调整,最后进入轨道,好习惯就像卫星一样,一旦进入轨道,就会沿着轨道不停地飞行。一学期下来,学生就养成了爱动脑筋、寻根求源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21世纪的希望。所以,实施素质教育,不能走形式,不能摆花架子,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这个神圣的使命:把素质教育深入、切实、持久地推行到工作中去。

对于1877~1879年曾留学英国,亲身感受过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和富强,并深受斯宾塞思想影响的严复而言,认同“进化就是进步”几乎没有太多的难度。在《天演论》中,他指出:斯宾塞“其为天演界说曰:‘翕以合质,辟以出力,始简易而终杂糅”。在斯宾塞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同自然界一样,有着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都是一个不断由简单到复杂,最终趋向善的过程。严复对此笃信不疑:“夫斯宾塞所谓民群任天演之自然,则必日进善,不日趋恶,则郅治必有时而臻者,其竖义至坚,殆难破也。……今合地体、动物、植物三学观之,天演之事,皆使生品日进,……此非一二人之言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严复在《天演论》中没有将上述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所述的那种“进化”也包含着“退步”的“悲观”的观点译出,而是忽略不计了,他一再强调“进步”的观念,充满信心地指出:“吾党生于今日,所可知者,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而已。”在将“天演”中“退步”的成分剔除后,严复的“天演”观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种单线“进步”的进化观。

这种“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念,以生物进化论的大量科学事实为铁证,又以当时西方世界蒸蒸日上的社会现实为楷模,看得见,摸得着,极具说服力,对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的“崇古薄今”、“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起着巨大的瓦解作用。倘若将老大中国比作“古”,而今日西方比作“今”的话,那么,中国贫弱之因就一目了然了,那便是“新胜于旧、今胜于昔”。在“进步”的天平上,中西终于分出了高下。这就是严复在《原强》中指出的:“然而至于至今之西洋,则与是断断乎不可同日而语矣。彼西洋者,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也。自其自由平等观之,则捐忌讳,去烦苛,决壅敝,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是无法之胜也。……”

所以,正是在“进步”观念的指引下,国人终于认清了中国在今日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及其贫弱之因,既然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那么,倘若不进行社会改革,不发奋图强,中国将在世界上无任何立锥之地。进步观念不断向国人灌输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开始以一种崭新的思路为中国的未来设计方案、寻求出路。

当然,在看到进步观念所起的巨大历史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人接受进步观念,毕竟是在严复式的将“进化等同于进步”的历史情境下进行的,这无疑削弱了国人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深入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进步观念毕竟是一种价值理念,它本身就暗含着历史线性发展的理论预设,在这种预设下,或者说,在线性发展的时间观念下,又必然会有先后之分,后必胜于今,新必胜于旧。国人正是在这种二分法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很自然地将“过去”等同于“古”,将“现在”等同于“今”,中国是古是旧,西方是今是新,后胜于今、新胜于旧的结果便是西胜于中,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经久不息的古今中西之争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全盘西化、民族虚无主义情绪等,其因其果都可从进步观念中找到端倪。而作为一种价值评断的标准,进步观念的内容能否不断地泛化,进而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在很长时期里,国人对此是无暇也无意涉足的,进步观念似乎不证自明,这必然影响到人们对进步观念的深入认识和思索,而这种认识,客观地说,是直到今天也没能圆满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西方历史上,进化论思想使得上帝造人的创世说不再成为可能,人只不过是外部自然的一部分,这就把人从基督教的神学权威中解放了出来。中国虽然缺少类似于西方世界的神学权威,但却从来不缺乏各种古典权威,与西方相类似,随着进化论思想的深入人心,在“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念的不断冲击下,这些古典权威也渐渐地丧失了往日的荣耀与光环,从古典权威中走出来的国人,开始以一种崭新的眼光打量世界,反思过去,并认识自身。

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的这段话是广为人知的:“我们要说人的文学,须得将这个人字,略加说明。我们所说的人,不是世间所谓‘天地之性人为贵’或‘圆颅方趾’的人。乃是说‘从动物进化的人类’。其中有两个要点,(一)‘从动物’进化的,(二)从动物‘进化的’”。

这段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笼罩在进化论思想的照耀之下。在生物进化论的理论中,人类与自然界万物一样,不过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长期进化的结果,与其它生物相比并无高贵的血统,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从而给人的自然本能和欲望以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在中国古代的思想领域,虽然从来也不乏对人之私、人之等种种人的自然属性的肯定,但是,这种肯定从来也没能像进化论思想这样,由于建立在强大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从而能借助科学的力量而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所以,完全可以说,借助进化论思想的力量,国人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从动物“进化”而来,又不断“进化”,进而区别于动物,进化的这种历程在贬黜人类的同时,事实上又充分肯定了人类自身强大的力量。“人是一种动物进化的生物,他的内面生活,比他动物更为复杂高深,而且逐渐向上,有能改造生活的力量。”周作人此言可谓一语中矢。正是伴随着进化论思想的传人,“人”自身的价值才最终全面地凸现出来,进化论思想好比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展现给国人的是一个全新的、丰富多彩的“人”的世界。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对“人”自身有着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全面的思考。

以严复为例,在进化论思想和进步观念的烛照下,他以为“彼西洋者,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也”,而这种“胜我者”之因,严复在很大程度上归结到了“人”的自由上:“推求其故,盖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在大多数人将西方富强之根归结为民主政治的时候,严复却能独具慧眼地指出民主不过是“用”,自由才是“体”,这是相当超前和难能可贵的。在严复看来,正是自由与不自由的巨大差异,才造成了中西在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社会风俗、接人待物、学术思想等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于政治:“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于经济:“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于伦理道德:“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于社会风俗:“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于接人待物:“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于学术:“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并进而把这种不自由视为致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故中国之弱,非弱于财匮兵窳也,而弱于政教之不中,而政教之所以不中,坐不知平等自由公理,而私权奋压力行耳。”这种把人的自由置于如此崇高地位的思想,虽然在当时好似空谷足音,影响并不大,但到了五四,则掀起了滔天巨浪,终于迎来了一个人全面觉醒和个性解放的全新时代。

五四最典型的特征是反传统,而这种反传统的动力,现在看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进化论思想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正是进化论思想及其中所蕴含的进步观念,使得中西处于进化的同一历程中,中西在进化的同一大道上行进,西方先行一步,中国落后一步,中西文明便被视为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文明,西方的今天便是中国的明天,如此一来,西方的进步恰好成为攻击中国古代社会与传统的口实与绝好理由。西方是平等的、自主的、个性解放的,中国是等级的、野蛮的、保守的……在一阵又一阵的反传统热潮中,中国“人”终于挣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在西方思想的启蒙和烛照下获得了全新的定义。“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郁达夫的这句话可谓耳熟能详。而究其原因,进化论思想在背后的推动之功实不可没。当然,进化论思想在推动国人对“人”的全新认识上并不是完美元缺的。

以严复为例,如上所述,他曾对“人”的自由抱以无限的希望,然而,随着外在条件的改变,当欧洲不再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而陷入一战后浓重的思想危机时,他的态度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譬如平等、自由、民权诸主义,百年以往,真如第二福音;乃至与今,其弊日见,不变计者,且有乱亡之祸。”甚至起而抨击,转而维护中国传统的孔孟之道:“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此不独吾言为然,即泰西有思想人亦渐觉其为如此矣。”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类似于严复的这种“善变”并非只是一个个案,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每当中国社会大的政治变局发生之后,那些原先曾被人普遍接受与认同的思想(如人的自由),其“优”与“适”便常常被质疑和追问,虽然不能排除这种质疑和追问的合理性,但这种“善变”,毕竟对于国人更深入地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认识问题不利。从而给予国人以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与自身的方式进行的。可以说,正是因为国人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重点并不在于论证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界万物的演进过程,而在于获得一种看待世界与自身的全新方式,为改变中国社会现状获得一种合理的依据,最终使得进化论思想从一种自然科学理论升格成为了一种进化论世界观,进而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陈兼善说:“我们现在放开眼光看一看,现在的进化论,已经有了左右思想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宗教之精神、政治之设施,没有一种不受它的影响。”此语可谓名至实归,但诚如前所述,其中所造成的缺失也是我们必须看到的。

参考文献

[1]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科恩,科学中的革命[M],鲁旭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M],何兆武,何冰,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5]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

[6]严复,天演论[A],王栻,严复集:第5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7]严复,原强[A],王栻,严复集:第1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