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范文第1篇

1、生活就像海洋,只故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2、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佚名

3、如果你足够坚强,你就是史无前例的。——司科特·菲茨杰拉德

4、坚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佚名

5、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英国

6、坚强的人都会面临一只拦路虎,那就是放任自我。只有战胜它,才会进步,才能坚强。——佚名

7、意志坚强的人,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能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佚名

8、世界是归强有力者管辖的,应当做强有力者,应当超于一切之上。——莫泊桑

9、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精神抖擞,发奋努力。——佚名

10、坚强要从少年开始。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佚名

11、事情是很简单的人,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以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12、要坚强,要大胆,不要让尽看和庸俗的忧愁压倒你,要保持伟大的灵魂在承受苦难时的豁达与平静。——亚米契斯

13、要意志坚强,要勤奋,要探索,要发现,并且永不屈服,珍惜在我们前进道路上降临的善!忍受我们当中和四周的恶,并下决心消除它。——赫胥黎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意志坚强的人,能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佚名

16、我们应当赞美岩石的坚定。我们应当学习岩石的坚定。我们应当对革命有着坚强的信心。——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哪怕是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

19、人最可怕的敌人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20、坚强者能在命运之风暴中奋斗。——英国

21、希望是坚强的勇气,是新生的意志。——马丁·路德

22、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罗曼·罗兰

23、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英国

24、人在独自一人时最坚强。()——吉田弦二郎

25、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26、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人不经历挫折和失败。相反,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佚名

27、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来。——徐特立

28、不害怕痛苦的人是坚强的,不害怕死亡的人更坚强。——迪亚娜夫人

29、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佚名

30、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赫尔岑

31、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华特·贝基霍

32、谢谢他们教会我坚强。——徐海星

33、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爱默生

34、充沛的精力加上顽强的决心,曾经创造出许多奇迹。——狄更斯

35、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利,也有挫折。面对痛苦、失败和挫折,只有坚强的人才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经历。——佚名

36、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卢梭

37、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泰戈尔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范文第2篇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物理学习都是很感兴趣、好奇心很强。大都很想学好这门课,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由主动变为被动了,甚至不少学生失去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物理成绩不断下降。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现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质和物理教学质量呢?

关键词物理教学;能力;培养

一、注重学生意志培养

意志力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解自己的行为,经过克服困难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学过程。意志坚强的人,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使活动有始有终,并保证各项活动获得高质量的结果。意志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顽强的意志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实践锻炼培养的结果。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意志力处于逐渐发展的状态,主要表现在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支持性有所增加,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意志力,但很不成熟,需要老师,家长及时正确地指导他们,锻炼性格,增强意志力。如一次考试失败,两道作业题不会做,都会影响信心,放弃目标。教师除做一般教育外,可经常选择有关培养意志力的名言,格言警句,反复的灌输,反复的暗示;可介绍一些科学家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故事。如发明家爱迪生用了1600种材料做实验,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才找到灯丝材料;焦耳在近40年的时间内,做了400多次实验,用不同方法测定了热功当量等等。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伟人身上具有的最可贵的品质,正是坚强的意志;还要有意识的培养意志力的坚持性,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进行独立思考。这些方法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苦战攻关、攀登高峰的坚强意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锲而不舍学习意志的形成。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受到环境、好奇心、学习态度及师长的督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远大正确动机的学生,其学习态度是端正的,他们将会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并有较强的坚持性。在这种动机的推动下,他们会顽强拼搏、勤奋攻关,在学习上取得成就。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新问题比较感兴趣这一心理特征,善于选择较为新奇的有趣问题,再经过巧妙的安排和设计,以强烈地吸引学生去寻求答案,追求知识。

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是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表扬运用得当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推动作用,表扬能深刻地调节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出色表现,物理教师应以谦虚、诚挚的态度,不失时机地给予中肯而具体的表扬,这能及时与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合拍,激励被表扬者在成功愉悦中更好地自我控制,争取新的出色表现。

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一旦对物理产生了兴趣,他们的大脑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注意力集中,观察仔细,思维活跃敏捷,记忆效果最佳。物理知识涉及的现象或问题常是生动、直观、新奇、耐人寻味,很容易激发学生直接兴趣。如果教师能通过典型生动的实验或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充分展示问题或现象的奇异性和加强悬念,创造生动的现实情景,则能提高学生兴趣水平,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物理学科的浓厚的,持久的兴趣。当实验现象被学生感知时,他们的思维便活跃起来,对物理学习就会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在观察现象的开始和发展的同时,还要思考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样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索结合起来,使教学效率提高。

四、积极营造轻松、良好的物理教学氛围

学习效果与一个人的情绪和心境密切相关。怀着愉快情绪,充满希望和信心去学习,其学习效果才会好。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初中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自学目标意识不强。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形象的手势和恰到好处的比喻来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还有授课方式的灵活多样、教学技能的娴熟等也都能紧扣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促使学习目标顺利达成。

五、科学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范文第3篇

一、钻研教材是上活思想政治课

传统中学政治思想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教师采用“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以讲授为主,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教师如何改变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呢?首先钻研教材,备好课是基础。“备课、钻研教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思想品德课常上常新的窍门,钻研教材是没有止境的,不同程度的研究,教学的效果会截然不同。

如何来吃透教材呢?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新课改后中学政治教材,引入了名人名言、成语故事、插图漫画等许多有艺术性、灵活性很强的内容。作为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做创造性的劳动,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等等,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把政治知识学活。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钻研教材和教学时,必须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整个过程中,把自己也当做学生,这样才能和学生产生共鸣,形成互动。

二、引人入胜的导入是上活思想政治课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堂成功的课,都会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无不凝聚着老师课前精心付出的心血。课堂开头导入的方式还很多,有新颖开头引趣法、幽默故事引入法、突显个性引入法,还有引用名言,警句等,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讲“坚强意志的作用”这节内容时,首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说:“狄更斯说过这么一句话: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那么顽强的毅力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听了这样的名言,同学们马上有了迫切渴望答案的心情,于是课就听得非常专心。总之,老师要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设计好各种形式的开头,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达到“课未始,兴已浓”,促使学生迫切希望获得知识。

三、借题发挥上活思想政治课

课堂不仅是学生求知的场所,也是陶冶情操,充分锻炼学生的场所。借题发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用讲授的问题,采用移植和类比的手法,利用简洁准确、风趣幽默的语言,由此到彼,借机把其他有关知识引入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时,要灵活机智随时注意调节气氛,比如,当学生对某个理论难以理解时,你可以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让他茅塞顿开,当某个学生回答问题突然卡壳时,你可以微笑地提议让其他同学帮忙打破僵局。

四、调活课堂气氛上活思想政治课

政治课很多的时候都是在讲一些大道理,课堂容易出现沉闷气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打破课堂的沉闷。学生是好学的也是好动的,他们的注意力会随老师讲课的节奏、讲课的内容而改变,如果一个老师的讲课是按部就班的,就算讲得再清楚时间长了学生也会乏味的。因此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制造课堂亮点,或以动人的故事,或以有趣的小品,或以幽默的笑话,或精彩的多媒体画面,或以经典的名人警句,或以适当的学习讨论,或生活中关注的话题,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很多,如当下午大家上得昏昏欲睡的时候你突然一个幽默让同学笑得前俯后仰。这些集中生智的办法往往能是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兴奋之中,使他们的智慧得以展现,使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

五、实现学生主体上活思想政治课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德育教育  职责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升学,而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做人、健体、生活、审美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思想教育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如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进课堂的前提下,作为知识性、思想性并有的基础外语学科,其教学的首要原则应是“外语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更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有机的渗透并积极地进行思想教育,这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校英语教学采用山东省高职高专统编通用英语教材《新时代大学英语》,课文涉及的题材广泛,取材于我们的生活,甚至是人类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兼具的特点。作为英语教师应活用、巧用教材,努力挖掘其中丰富的德育资源,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思想得到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 激发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我校学生多来自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村,他们认为自己既没钱出国,也不会遇见老外,学英语没什么用。基于这种认识,不少学生从小学就不认真学习英语,课堂上酣然大睡,对学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利用教材对学生适时教育,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情况,了解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要想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教师除了认真教育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外,还要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方法及模式,让学生始终感觉到有一种新鲜感,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组织书写、朗诵、阅读、征文、口语和唱英文歌曲等比赛,使学生尽可能地多使用英语,在应用中尝到乐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师生间感情的培养。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纽带,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并且会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 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 

英国和中国文化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礼仪之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众所周知,英国的绅士化教育是举世有名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要特别强调教师在言行举止上起道德表率作用。教师应在点滴上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课堂用语,与学生平等对话,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英语教师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口语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师应尽量用标准的、原汁原味的日常英语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问候等,这样就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三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第八单元money中谈到李嘉诚与一枚硬币的故事,让大家了解到李嘉诚的金钱观 “i think money should be used, not wasted.”“钱是用来花的,而不是被浪费的。”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再不会有学生不屑于去捡躺在地上的小硬币了,金钱不该被浪费。教材里还提到许多与金钱有关的格言“a high-minded man accumulates wealth by fair means.”“君子爱财取之有道。”“wealth is nothing without health.”“失去健康,钱再多也没有用。”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就教师而言,课内渗透要多方位:(1)灵活掌握教材内容;(2)通过启发来领会内涵;(3)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自我教育;(4)适当延伸、深化主题。在英语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针对性的名言警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这套教材,时时刻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感、品德修养,又要充分挖掘更深的内涵,真正寓德于教,教书育人。

         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实现创新。”英语教师不仅让学生们对英语感兴趣,而且可以让他们在想象创作中开启思维,训练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 培养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校学生虽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但大多也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家“以自己为中心”,到了学校也“惟我独尊”,遇到困难就退缩,遭遇挫折就气馁,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弥补这一缺失,利用教材中名人的介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力。总之,英语教材中到处都有德育的良好素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有机渗透,潜移默化,达到教书与育人双赢的教育目的。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挫折教育

[作者简介]刘振湘,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张晓军,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学生管理科副科长,湖南衡阳42100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5―0215―03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挫折意识,进行挫折磨炼,培养坚韧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教育。它实际上是挫折心理调整教育和挫折预防教育。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竞争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赢得教育才能赢得人才,而没有挫折教育,决不是完整的教育。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所以,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加快开展挫折教育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开展挫折教育的必然性

1.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构成具有复杂性。高职教育生源构成比普通高校复杂,它的学生约六成来源于第五批招收的普高毕业生,约四成为三类中职学校毕业生,还有少量的初中毕业生入校就读五年制高职。生源构成上的复杂性,势必造成学生心理素质的多层次和多样化,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

2.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心理上具有失衡性。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期,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大学的概念几乎一直停留在一个模式上,特别对最近几年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有人认为高职与中专、职高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有人对高职院校的毕业文凭能否得到社会认可也存在疑问。有相当一部分普高毕业生是带着一种较为矛盾和复杂的心理来高职院校报到的,他们没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或者迫于家庭的压力,不得不面对现实,在无奈、彷徨和失落中走入高职院校。这部分同学心理上往往交织着自卑感、挫折感和失落感,入学以后有较长一段时间的情绪波动期。

3.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具有偏向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必然带来多种观念文化的冲突和碰撞,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也使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来说是健康向上的,自立、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多数高职生对事理的认识是正确和理性的,但往往说而不做,认知和行为不一;不少高职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但部分学生过度张扬个性,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缺乏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等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向个人倾斜,向金钱倾斜。

4.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上的差异性。不同的生源在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他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接受同等的教育,就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普高生通过高中三年的教育,其文化基础课学得较为扎实,在高职基础课的学习较中职三类生更为轻松,而他们的专业基础和操作技能就不如中职生,但后者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在英语等课程的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另外,有一部分中职毕业生原先在中职学习期间,学习较差,由于就业或家庭的原因选择了高职,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值并不高,只求平安度过三年,“混”一张毕业证,这样既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对父母也好有个交代。这部分同学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主动性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二、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学校和家庭应通过不同形式,利用一切机会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但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系统教育的专门机构,对学生成长过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应是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基地。实践证明,在学校教育中,不失时机地把挫折教育机制引入教育过程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当前,学校挫折教育的核心应主要是解决学生挫折心理承受能力问题,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

1.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从唯物论、矛盾论的观点看,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复杂性、曲折性,世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使学生懂得人生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教育学生认识挫折的两面性,使他们知道挫折既是成长的不利条件,又能催人奋发,砺人意志。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只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就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愉快,即便遇到挫折,也会正确对待,把挫折看成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2.教育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面对挫折,缺乏自信的人一筹莫展,自暴自弃;而自信心强的人,则会在挫折中反省,在挫折中崛起,挫折对他毫无办法。纵观古今中外在事业上有成就者,大都是非常自信的人。巴甫洛夫说过:“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炮也不能打倒我”;居里夫人说过:“我们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无数事实反复证明,自信心是超越挫折的内在动因,是成功的基石。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在挫折中不迟疑、不消极、不困惑,能迅速超越挫折,从烦闷中解脱出来,进入发奋立志的境地,不断增强战胜挫折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的意志力。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创造一定限度内的挫折情境让学生感受挫折,感受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理智而现实地走出挫折,从而培养锻炼他们抵御挫折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有培养锻炼坚强意志力的机会,使学生不仅能够安于胜利和成功,对待挫折和失败也能够泰然处之。

4.教育学生在挫折面前保持理智。人在遭受挫折与痛苦的时候,常会表现出愤怒、焦虑、沮丧的情绪反应。那么,如何消除痛苦呢?实践证明,理智调适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只有在保持理智、冷静的情况下,才能对事物的利弊作恰如其分的分析,将挫折正确归因,促使失败和挫折转化,向积极方向发展;若不能保持理智,可教育学生使用情境转移法、目标升华法、挫折超越法等,力求在挫折的

情境中保持理智。

5.教育学生善于进行目标调整。降低不合实际的期望值。挫折与失败的出现,很可能是因为目标偏高,而为现实条件所无法企及。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生活经历简单、顺利,在制订目标和追求成功上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甚至好高鹜远,企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往往自我制造挫折,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当前实际结合起来,降低不合实际的期望值,使“葡萄一点点成熟、成功一天天积累”,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用勤劳的双手去摘取胜利的果实。

6.接纳学生倾诉、渲泄挫折,教育学生正确归因挫折。在错综复杂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有目的的活动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阻碍着目标的实现,制约着需要或期望的满足,从而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挫折感,使学生进入一种消极情绪状态。我们应接纳他们倾吐学习上的压力、日常生活中的烦恼琐事、人际交往中的冲突,给予安慰和同情,通过释放来达到心理平稳。引导学生对生活、学习、身体等各种状态的挫折进行正确归因。归因属客观必然性制约的,是不可避免的,要正确对待;归因属偶然性制约和主观努力因素制约的,则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勇气和努力走出挫折的阴影。教育学生通过升华、转移、补偿、等方法提高挫折承受力,走出挫折。

三、高职院校加强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当前,高职院校加强挫折教育应考虑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挫折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角度出发。切实重视学校的挫折教育。正确理解人才的“德、智、体”的内涵。“德”不仅包括四项基本原则为基本要求的政治觉悟和健康的思想道德意识,还应有坚强的意志、积极丰富的情感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智”不能单纯以拥有知识的程度来衡量,即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应具有获得知识和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体”不仅是一种体力的概念,更包括强健的体魄、敢拼敢闯的搏击力和坚韧的忍耐力。

2.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管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拥有极其丰富的主观内心世界。而它的核心和支柱即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它对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起到关键的调节制约作用。有了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才能妥善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才能正确对待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才能始终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心胸开阔,积极进取。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和身心健康的校园环境。

3.开设有关挫折教育的课程或讲座形式的挫折磨炼。通过有关挫折教育的课程或讲座,让学生了解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挫折防御、挫折疏导和挫折咨询等有关挫折的基本知识,提高挫折意识,自觉增强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和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挫折磨炼,如“实践锻炼”、“远足拉练”、“体育锻炼”等,磨炼其意志,锻炼其品质。在实施过程中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对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等制定具体的实践锻炼要求,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4.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构。帮助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困扰,比如改进学习方法,科学用脑,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正确评价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科学、严肃地对待性问题,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恋爱与友谊、恋爱与失恋等问题,以及在遇到重大挫折时,学会运用积极的防卫机制和自我心理的调解方法,减轻心理创伤等。

5.创设预演挫折情境。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对于挫折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如盲目性、刻板性、焦虑感、不安全感等,则是产生挫折的内在动因。因此,给广大学生预演一定的挫折情境,培养和锻炼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如强烈的好奇心、广泛的兴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等,对于他们战胜困难、克服挫折、顺利前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容忍和接受生活中的挫折情境,利用影视艺术预演挫折情境,开展“抗日生活夏令营”、“吃苦夏令营”、“徒步野营拉练”、“手拉手活动”等,创设现实的挫折情境,是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因材施教;情境教学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中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导学校加强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工作。各类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确实也尽了极大的努力,想了不少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纪律、法制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理想、奉献精神等方面或多或少还有偏差,有的甚至还有一些严重的缺漏。

面对这样的局面,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反思在作为学校德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当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扭转这样的状况,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本人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更好地发掘德育教育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春雨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因学生的违纪而大动肝火,而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教师希望学生做什么、如何做,或是不希望学生做什么,都应根据需要给学生一个“信号”,使之能迅速觉察,心领会神,并按老师的意图行事。例如,当课堂上发现个别学生不专心听讲、不遵守纪律时,教师不必大发雷霆,公开停课批评学生,而是边讲边走到该生身旁,或悄悄给他使个眼色,或暗暗指指他的书本,或轻轻敲敲他的桌子,或随机应变地设计一个问题要求该生解答……这种委婉的暗示法,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和爱护,又不至于分散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而影响教学,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又如,一次思想品德课上,我发现有个男生伏在课桌下看言情小说,我既没有当着同学的面收他的书,也没有严厉地批评他,而是委婉地说:“思想品德课每周才两节,多宝贵,挪做他用,多可惜呀!”不一会儿,他就自觉地抬起头认真听课了。这种巧妙地暗示批评法,不仅使学生觉得有面子,而且能使其对老师心存感激,这对学生的成长很有裨益。

二、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接受德育教育

作为成功学的载体,思品课教学以往多采用“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行为,它往往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显得肤浅和苍白无力,造成了学生不喜欢甚至厌倦思品课的状态。实际上学生不喜欢的只是脱离他们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刻板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在实质上就是要把德育课教学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中去。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智育因素、情感因素,灵活运用一首诗、一个故事、一句格言、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加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诱导,从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我能行”,达到增强自信心、开启心智、陶冶情操的最佳境界。

三、让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接受不同的德育教育

因材施教效果好。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的年级也有其独有的特点。针对不同年级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应努力寻找“优化”的突破口。七年级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表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抓住学生带有普遍性的典型思想和身边的典型“小事”,通过小组体验、感悟、交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优良品质。八年级推广“案例教学法”,突破教学重点,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法律意识,将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落实在行动中。九年级结合实际生活中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的热点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我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磨砺坚强意志”这一课时,我提前布置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按照组长的要求先行搜集有关的材料,准备课堂上辩论“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通过论辩,使学生认识到挫折是强者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最后由两个组的组长各说一句有关的名言以强调本组的观点,主持人用罗威尔的名言结束辩论。我还根据新编教材的内容特点,在讲授每一项目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如:荀子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等,因七年级学生的知识不是很丰富,对有些名言警句的本意不一定理解得透彻,这就需要教师讲解清楚。这些富有哲理而优美的词句,我采取了教师讲解、学生朗读并课后抄录、深入体会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四、让学生在关注时政新闻的乐趣中接受德育教育

关心时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关心时政、发表评说,可以增强爱国热情。近几年,由于中考、高考都有时事政治的内容,我平时上课时也注意结合时政,关于“时政”教学我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一是每节课均设五分钟新闻,指导学生学习新闻、评析新闻。二是利用活动课举行专题新闻会。如:2010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开幕,针对这一鼓舞人心的大事,我组织学生讨论:我国作为一个举办世博会的发展中国家,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打算怎么做?为了证明自己知识面广,学生在课后积极上网搜集资料,看新闻、读报纸、做笔记、写感悟,进行充实。有时活动课上,小组与小组、个人与个人,常常会发生争论和“争吵”,气氛热烈。经常有同学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来探讨主题,整个课堂出现多次讨论。最后,老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肯定、纠正、补充、升华。这种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了基础知识,丰富了时政知识;拓宽了视野,活跃了思路;培养了提出问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了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培养积极的爱国情感,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心理品格。

五、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接受德育教育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书法教育

中国书法是以中国汉字为承载的书写艺术,体现了中华文化追求自然、和谐的文化特质。书法教育在于普及书法,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2月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为此,如何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规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书法教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融入书法教育的目标定位

《纲要》提出“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此段话在宏观上将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与书法教育相融合的目标定位提炼了出来。概括来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打好根基和培养兴趣。

一是打好根基。书法是关于笔划线条的艺术,线条艺术变幻无穷,唯一不变的就是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过硬的基本功。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刚刚学习写字的时候,要在书写习惯和练习书写基本功上下大功夫。书写习惯主要包括了执笔方式和写字姿势。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写好字,还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认真学习的态度,锻炼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意志以及形成书法审美情操等优秀品质。在低年级练习基本功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掌握笔顺,写好笔划,做到横平竖直。横平竖直是写字练习中最简单的要求,同时也是书法教育中高层次追求。只有横平竖直,学生才能把字写得端正协调。

二是培养兴趣。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庞中华曾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来说明兴趣对于学习书法的重要性。书法是通过写字来传情达意的一种境界,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用一辈子去追寻境界。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是指学生主动和积极学习书法的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书法的持续动力。中国汉字又称为方块字,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感性的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也主要以田字格为参照背景的。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书法兴趣就是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在字格的帮助下,欣赏自己每一笔每一划带来的乐趣,书写逐渐规范、端正、整洁,从而形成自觉的投入书法学习的良好状态。

二、识字和写字教学是融入书法教育的重要环节

用书法教育的思维启发学生学习汉字,这本身就是在语文课中以新理念提高学生识字和写字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识字和写字教育作为低年级语文课程中的两个相互联系紧密的教学环节,与书法教育在以文化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等方面是相通的。在语文课中融入书法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基本功的重要环节。

在通常的识字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从汉字的形、音、义三方面去认识一个字。汉字的字形具有直观性和艺术性,汉字的字音具有音律性和丰富性。识字教学中的书法教育,就是要把汉字的字形和字音独特的审美特点用低年级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活泼的展示出来。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在语文教师总结出的诸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音韵识字等不同的识字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中,融入具有书法审美特色的教育方式,进而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将字音、字形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不是分散的模糊感知。

识字和写字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两个相互紧密连接的过程,动手写字是练习书法的基础。字就如一面镜子,透过一个人写的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为和素质。低年级的小朋友的字往往写的不规范,除了与身体成长有一定关系以外,从书法角度上讲,还与他们缺乏定性有关。所以,在写字教学中融入书法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会写字,还要了解汉字的形态美,将书法的审美观念以及练习书法的坚强意志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语文教师需立足高远,逐步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在低年级语文课程中融入书法教育,语文教师是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为此,语文教师要在观念上消除应试教育关于书法不教不学的认识观点,同时还要自觉强化自身书法素养,将书法融入语文课程,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美,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是更新识字写字教学理念。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中要融入书法教育,面临着一些具体的困难。比如说教师书法素养问题;比如说课程设置问题,是将书法课单列还是与语文课程合并的问题;又比如说如何评价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中书法教学的教学效果等。究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还在于转变教师识字写字的教学理念,即要认识到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不仅是一门关于写字的技能教学,而是为了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打基础的教学。书法教育就是要以汉字线条的艺术性、发音的音律性和以汉字为承载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读字音、练笔画、解字意、临摹字帖,还是纠正写字习惯,批改作业等环节,都要融入中国书法悠远的历史性、艺术性,让学生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获得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体验。

二是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更新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教师教法的改进和不断丰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调动学生的眼、耳、脑、手,记住汉字的形、音、义,就基本达到了识字写字的教学目的了。但是,这很大程度上教给学生的只是分散性的机械记忆的知识,要想让学生对汉字的形、音、义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就要充分发挥书法的育美功能,把书法教育的理念融入教法之中,我归纳为“三定”。首先,学生要定形。在识字写字课上,要让学生明白识字写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自觉严格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以一种尊敬的积极的态度上好每一堂识字写字课。其次,学生要定心。要求老师通过营造一种优雅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全身心地去体味汉字的音韵节奏,去观察汉字线条结构的变化,可以运用故事法、游戏法等,发掘学生学习书法的潜力。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营造一种情景教育,将声音,图画相结合,声形并茂地等给学生讲授识字写字课。另外,针对现在一部分语文老师自身的书法素养有待提高的现状,还可以采取营造一种师生共同学习书法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第三是定行。就是要不断巩固所激发的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如可以采取课后教师评作业、课堂上写字互评、班级课外书法作品展览等形式,及时纠正学生识字写字过程中的错误,及时固化学生好的书写习惯。

总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是书法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超乎我们老师想象的。语文教师需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书法艺术情操的自觉出发,逐步引导学生会读、会写、会想每一个汉字,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2]易爱香.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2

有关坚强意志的名言范文第8篇

一、 语文教学教什么

关于“语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由此看来“语文”的含义,也就是语言。顾黄初先生则进一步指出:“书面语和口头语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符号。”由此可以得出语文的性质:符号性、工具性、社会性。显然语文中包含着各种信息,在实际运用中承载着人们所要表达的情、意、理、趣。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广大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的核心,应该是语言教学的落实。不仅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国语言的能力。按照“新课标”的精神,尤其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学习、掌握一定量的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运用语言的本领,学以致用。我们语文教师工作的目的,一言以蔽之,即在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具有崇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健康高尚审美观念的21世纪新人。

搞好语文教学工作,必须研究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三个教学要素的基本特征,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况,充分有效利用教学活动空间。理出头绪,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才能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所有的教学活动,被要求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学习条件”。这就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现时期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须建构起把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教材的组织以及环境的协调相统一的新型教学模式。尤其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我对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的探索

回顾语文执教经历,虽然也曾口若悬河,占用了学生课堂宝贵时间,也曾一度不辞辛苦“刻卷忙”,但自从转变了教学观念,还是有些经验可以总结的。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不可或缺

语文知识包括标点、字、词、句、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没有语文知识,便似劳动者缺乏从事生产、劳动的工具一样,不可能会有高效率。只会兴“欲济无舟楫”之叹。问题在于,采取何种方式积累语文知识,如何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我认为,必须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揣摩,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目的;通过语言的训练,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本领。魏书生先生的“知识树”就曾给我强烈的启示。否则语文教学便成了“空中楼阁”。这一点,毋庸置疑。

(二) 教学氛围优化不可忽视

语文教师尤其须善于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每一次踏着铃声步入教室,我都会用充满着期待与热情的目光与每一位同学打招呼。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以通俗、明快、不乏幽默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时常以信手拈来的“名言锦句”或浓缩或升华我的观点。始终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不断尝试“情境教学”。喜欢置身同学之中,或“舌战群儒”、“面无倦色”;或“一石击起千层浪”,引爆争论的火药;或威仪尽失,急掩口误,或愁眉顿展,恍然大悟;或口中连声道谢,拱手频频施礼;或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与学生同喜春雨遥看之乐,共悲闰土隔膜之苦。同赞老头子智斗鬼子兵之英勇,共讽统治者喟叹天下无马之搞笑。课下里我亦有静闹二友,静友者,书卷也;闹友者,学生也。君不见游戏操场双杠上,振臂一呼拥学堂。师生同乐无亲疏,尽遗忘,囊中羞涩行路忙!莫愁天涯无知己,如今老师也疯狂。

(三) 教法与学法不可无视

简言之,教法的秘诀在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学法的真谛即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文制宜,因人制宜,因需制宜,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旧课文要常教常新,老面孔要常变常鲜。如在解读文本时,或直入重心,中心突破;或篇末入手,逆推导读;或抓住一点,辐射全篇……尤其要注重质疑问难,使教学有的放矢。对于学生宝贵的发问,教师正确的态度应是:提倡、鼓励、引导。对于问题的解决,要打破教师包办的局面。有时可启发学生互相解疑;有时可引导学生自主解疑,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做到学生质疑、释疑在前,教师解惑、点拨在后。对于学法指导的重要意义,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学法指导一般有:① 注重学习过程,概括学法;② 教师示范,展示学法;③ 举一反三,迁移学法;④ 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要与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相联系。切不可机械、随意。

(四) 必要的训练不可漠视

寓教于乐的原则也可以延伸到适度训练中去。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多动脑筋、诱导同学们产生对“操练”的热情。“多流汗”、“养好兵”。通过适量训练,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记住更多的词语、句子,记住更多的典范诗文,探究出深埋的微言大义,提炼出种种学习规律。巩固各种知识,形成巧妙技能。叶圣陶先生就曾强调,“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的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对教学中训练的目的阐述得入木三分。体坛健儿奥运会上,欲再续辉煌,能缺少训练与实战吗?“卖油翁”出神入化的“酌油”之技,不也来自“无他,惟手熟耳”的长期训练吗?“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也应该是先训练后成才的道理。能力的培养与实践需有矢志不移的坚强意志,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十年磨一剑的韧性和气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五) 语文实践活动不可小视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生活的。”这是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新定位。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语文实践课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语文实践活动的实施主要体现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两种。内容可以由教师设计,也可由学生设计;形式既可群体参与,也可单个完成。本着“大语文”课观念,对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内容。

1. 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设计课堂实践内容。记叙文的学习,突出学生叙述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如复述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朗读训练等。议论文的学习,安排新锐观点展示;论据列示;我所知道的论证过程。汉语知识部分的学习,组织成语接龙活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在老师精心组织下,使学生的亮点频频闪烁,使同学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日俱增。

2. 广泛发动同学参与课外实践活动。(1) 听得入神。组织班委利用活动课,摹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举办“阅读与欣赏”节目;“周二(周三)晨读读报”活动。(2) 说得精彩。推行“课前三分钟讲演”活动,不定期摹仿中央电视台名嘴,开辟“说三道四”板块;布置编写、演出课本剧任务等。(3) 读得广泛。建立读书(报)小组,自筹班级图书室。要求:在校期间阅读以短小篇幅的文章为主;节假日推荐阅读长篇;读实用、健康,有品味的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会做笔记。(4) 写得畅快。鼓励对外投稿;收集、自制对联;举办小小诗会;适逢运动会必组织阵容强大的通讯报道组;撰写南京导游词;关注建设发展,收集有关宣传标语、文告词;纠正店面广告错别字;开辟班级网站;成立黑板报宣传小组;每月自编一期小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