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石潭记练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语文 教学 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步走进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能正视多媒体带来的优势,帮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好地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出发的,并非所有的语文教学课堂都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不是在每节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只有适度,才会将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1.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1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以其音、形、视频等多角度带给学生感官的刺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容易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制作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教学要求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学课件的帮助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帮助。如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无法理解小石潭的美景,而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完美地展示小石潭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可以将小石潭美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优美的教学情境当中,伴随着学生吃惊的眼神以及活泼、生动的乐曲,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在小石潭边乐忧相间的心情。
1.2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因为视频、音乐以及图像的介入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如在《小石潭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小石潭优美的景,结合文本对小石潭的描写,谈一谈自己心中感受到的小石潭,再用语言描写出来,并说一说对所见景物的感受,从而更深入了理解作者的心境。另外,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以及文本的景物描写加深学生的朗读效果,让学生在朗读中产生愉悦感,从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1.3 采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了最大的信息量,有效地优化了课堂结构,加大教学容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提高。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语文课堂教学更趋于开放性,语文课堂也变得更有活力。多媒体课件不但将课本上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呈现给学生,而且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阅读文本以及视频资料也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为自主地进行拓展阅读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阅读中延伸,在研读中发展。
1.4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多媒体课件走进了初中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感知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攻破了学习的难关。如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以及作者与闻一多先生之间的关系,并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应该让学生掌握的重难点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及思考,使学生在词句的积累以及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更好地品味闻一多先生的品质以及精神,步步深入,曲径通幽,较好地把握了文本阅读的重难点。
2.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作业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革
2.1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教师当堂批改作业的方式发生了变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在传统作业方式的基础上,更加彰显了现代信息技术带给初中语文的变革。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当堂作业进行批改,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当堂批改作业以及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对初中语文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帮助。
2.2 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教学过程,使语文很多作业都可以当堂完成。多媒体课件将课堂进行了延伸,使学生扩展视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很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的语文作业都可以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解决,并且当堂批改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沟通、生生之间的互动都让学生乐于参加课堂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语文能力。
3.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适当、高效
3.1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只能放在辅助地位,切不可主次不分。尽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也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但是并不是说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就能够创建高效课堂。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教师只能把多媒体课件放在辅助的地位,而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使用忽略了文本本身的阅读,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要让文学语言的魅力占据课堂。如在《晋祠》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教师可以通过逼真的图像、典雅的配乐展现晋祠的优美和悠久的特点,但是教师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要让学生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朗读、品读思考,而不是让学生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优美的视频中。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步走进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能正视多媒体带来的优势,帮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好地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出发的,并非所有的语文教学课堂都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不是在每节课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只有适度,才会将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以其音、形、视频等多角度带给学生感官的刺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容易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制作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教学要求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学课件的帮助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帮助。如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无法理解小石潭的美景,而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完美地展示小石潭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可以将小石潭美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优美的教学情境当中,伴随着学生吃惊的眼神以及活泼、生动的乐曲,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在小石潭边乐忧相间的心情。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因为视频、音乐以及图像的介入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如在《小石潭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小石潭优美的景,结合文本对小石潭的描写,谈一谈自己心中感受到的小石潭,再用语言描写出来,并说一说对所见景物的感受,从而更深入了理解作者的心境。另外,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以及文本的景物描写加深学生的朗读效果,让学生在朗读中产生愉悦感,从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3.采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了最大的信息量,有效地优化了课堂结构,加大教学容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提高。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语文课堂教学更趋于开放性,语文课堂也变得更有活力。多媒体课件不但将课本上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呈现给学生,而且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阅读文本以及视频资料也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为自主地进行拓展阅读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阅读中延伸,在研读中发展。
4.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多媒体课件走进了初中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感知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攻破了学习的难关。如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以及作者与闻一多先生之间的关系,并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应该让学生掌握的重难点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及思考,使学生在词句的积累以及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更好地品味闻一多先生的品质以及精神,步步深入,曲径通幽,较好地把握了文本阅读的重难点。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作业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革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教师当堂批改作业的方式发生了变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在传统作业方式的基础上,更加彰显了现代信息技术带给初中语文的变革。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当堂作业进行批改,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当堂批改作业以及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对初中语文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帮助。
2.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教学过程,使语文很多作业都可以当堂完成。多媒体课件将课堂进行了延伸,使学生扩展视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很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的语文作业都可以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解决,并且当堂批改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沟通、生生之间的互动都让学生乐于参加课堂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语文能力。
三、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适当、高效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只能放在辅助地位,切不可主次不分。尽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也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但是并不是说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就能够创建高效课堂。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教师只能把多媒体课件放在辅助的地位,而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使用忽略了文本本身的阅读,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要让文学语言的魅力占据课堂。如在《晋祠》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教师可以通过逼真的图像、典雅的配乐展现晋祠的优美和悠久的特点,但是教师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要让学生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朗读、品读思考,而不是让学生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优美的视频中。
2.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思维的培养中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教师还要注意尽管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是要给学生预留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想象感受到文本的内涵,还要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以及独立思考完成语文能力的提升,切不可让多媒体课件代替学生思考,出现多媒体课件使用过多过滥的情况。教师除了关注多媒体课件带给学生的正面影响之外,不要忽略了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人机对话削弱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3.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激发学习的兴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很多学校都会设立一个多媒体的教室,多媒体的教学在课堂运用中越来越广泛,它是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动机、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把学习当成是一种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总之,教师要想让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高效应用,首先要学会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制作适合本班学生的多媒体课件,其次教师要摆正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的位置,不要让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要让多媒体课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辅助作用。教师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扩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语文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容宾.新课本新问题需要新思维新方法―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之我见[J].
[2]岳小林浅论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审美教育[J].
[3]张桂霞.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
一.实行练习题备案制,促进作业的设计规范化
优化作业设计,不仅仅是教师思考的事情,学校也要开展作业设计实践活动,探索控制作业总量的方法和途径,实行练习题“备案制”。学校只有将练习题设计作为检测练习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依据,教师才有可能认真落实,才能促进作业设计的规范化。同时,学校应该对作业设计提出明确要求,我认为至少应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确定作业内容和形式。二是明确责任人,学生的日常练习应有任课教师集体研讨设计,课堂练习题实行“备案制”。三是学校经常开展作业交流评优活动,组织教师对各年级作业进行点评。四是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尽量利用课内时间完成作业任务。
二.把握学生情况,策划设计“梯式”作业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既要关注优秀生,还要关注中等生和后进生,切实做到“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设计作业应注意学生学习语文的差别,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相应的练习,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发展和进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作业量、完成作业时间、作业难度等方面分层展开。同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安排学生查找资料、当堂表演、动手操作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理解,能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和疑问。因此,在阅读方面要继续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另外,学生还有一个扩大语言积累的主要任务,所以语文作业可以分为四大层次:积累型作业、理解型作业、欣赏评价型作业、片段写作型作业等。教师在批阅作业时给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尽力“上梯子”,完成自己该完成的。同时鼓励学生要有往上“攀登”的欲望,但教师不要人为地把学生分层次,分好、中、差等,更不能歧视学困生,须知,学生永远有上进心、求知欲、被表扬和肯定的欲望。
三.设计趣味型作业,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作业要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最终达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境界。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一是发动学生搜集经典的广告语、流行语等编成“集锦”。二是结合课文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作业,如学完《小石潭记》后,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给小石潭游记景点名称和拟广告语等。三是在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可发动学生广泛搜集相关的诗词佳句,使其感悟民族文化,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四是在写作练习中给学生提供倾诉心声的机会。如在学《陈太丘与友期》时,友人“日中不至”却对子骂父,“元方入门不顾”这一做法是否合理设计书面作业。在作业中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五是学生自己“百度”搜索描写故乡的唐诗宋词以及美文。如在学《端午的鸭蛋》时,课前先给学生布置作业:收集自己家乡在过端午节时有哪些习俗?描写端午节的古今诗词等,然后与作者家乡高邮的端午习俗进行对比,从而增强学生对故乡的情感和挖掘校本课程资源能力。
童年宛如梦中的康桥,她永远属于孩子们的。我只是一个游人,路过她的河畔,却舍不得她的怀抱而巳。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学电子琴了。
我从五岁开始学电子琴。电子琴是一种朴素的乐器,她没有扬琴的叮咚,没有古筝的悠扬,也没有小提琴的悦耳。但是,她能弹奏出许多乐器的声音,给人类的享受。从音符谱表到“do、re、mi、fa、sol”,从拍子和弦到《平安夜》、《牛仔的歌》,一切都是那么美妙。
平时学习之余,我总是来到心爱的电子琴边,抚摸雪白的琴键,开始弹奏。一曲《平安夜》让我好像来到平安夜的街道,感受家家户户的温馨。平缓的节奏,宛如平安夜的雪花,紧促的旋律,仿佛平安夜的钟声;一首《蒲公英》,让我好像来到一片翠绿的草地,看着洁白的蒲公英随风飘舞,飞向那蔚蓝的天空……总之,我认为优美的琴声比在院子中玩耍还要快乐、惬意。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215500)
没有细节不成文,这是记叙文写作的一条铁律。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让文章细腻深刻、含蓄生动,极富真实感和表现力。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注重细节的刻画、提高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用关于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的不同教学课例来进行分析,主要就三堂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的思路及特征略作概述,以便在比较中探求更为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
一、细节写作指导的3个课例
(一)课例1:2011年听的一堂随堂作文课
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如表1。
该课例中,教师着重讲解了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什么是细节描写,常见细节描写的类型,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等。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讲解知识,并引导学生分析点评。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听教师讲解以及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析。
(二)课例2:2012年听的一堂作文教学公开课
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见表2。
课例2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课文中的相关情节,从课内到课外,既忠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且能运用学生原作,通过比较辨别领悟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整堂课按照认知、理解、运用、提高、拓展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学过程中基本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
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巧妙设计、精心引导,努力使学生把写作知识和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结合起来进行指导。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口头描述、独立写作和相互评改相结合。
(三)课例3:2013年听的一堂作文教学评比课
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见表3。
从表3中不难发现,该课例的教学内容是从学生生活经历出发,解决写作素材(即“写什么”)的问题——交流写作素材,用方法激活素材,最后朗读交流、提升修改。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探究表达方法,现场指导写作方法。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寻找写作内容,主动探究写作方法,当场进行个性化写作,并在交流修改中提升。
二、3个课例的比较分析
3个课例,教学目标均指向明晰:引导学生进一步厘清细节及细节描写的基本写作知识,感受细节带来的审美力量,掌握丰富细节的实用方法。教学重点也比较突出,均采用了层进式结构来运思课堂:教学过程由“说细节”、“赏细节”、“写细节”三部分构成。其中,“说细节”引导学生熟悉“细节”,是认知;“赏细节”引导学生理解“细节”写法,是体悟;“写细节”引导学生掌握“细节”,是能力。
具体的教学处理,3个课例则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1)关于“写什么”。课例1几乎不涉及写作内容,只用例文呈现;课例2有较多的写作内容,配合单项技能的训练;课例3则打开学生的生活积累素材,在写作练习中重视学生的心灵启迪。3堂课都有理性感悟也有感性操作,但与课例3相比,课例1、课例2的课堂理性感悟相对较多、感性操作相对较少,“说细节”、“赏细节”所用时间偏多,“写细节”所花时间较少——作为写作课,这样的安排不尽合理。(2)关于“怎么写”。课例1呈现的是概念讲授;课例2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课例3有技法的探究,也有精要的指导。从中也可以发现,课例1、课例2中,学生对写作知识的把握大多处于认知阶段,体验不够——这也是不少教师容易犯的错误,从说、到悟、到运用,表面看起来好像符合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规律,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并不合理。课例3中,在学生遇到表达方式的困惑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来写作——当学生通过探究明白“怎么写”时,其写作状态应该是愉悦的、心神合一的。(3)关于“写作能力”。课例1、课例2中,学生作为听客的多、进行展示的少,如在“评析”环节,多教师主讲,少师生对话,而这个环节对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最为关键,因为它是方法转化为能力的重要节点。课例3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方法整合写作内容进行整文写作,如此,在写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写作,最终促成能力的形成。先写,再交流反思,形成方法和策略;再写,通过交流再提升——始终围绕一个“写”字,这才像是写作教学。
三、几点感想
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对细节描写的品析和运用。
第一,要在“写什么”上引导。课例2中,教师选取课文《孔乙己》中的一段细节描写,故意隐去几处细节描写的文字,再通过还原文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一处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一处是“穿着一件破夹袄”)。这样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对细节描写“写什么”有了初步的感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即素材,作文指导课要让学生积淀的静态素材,成为动态的、活跃的、积极的写作素材。
【关键词】促进;动态;生成;构建;散文;精彩课堂
构建和谐、愉快、动态、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心愿。因为在和谐、快乐、动态、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中,学生即能够轻松愉快学到知识,又能够受到美丽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氛围的熏陶。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愉快、富有动态的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呢?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为良好的开端可以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精美的散文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可以点燃学生对将要品味的精美的散文文本的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语文散文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呢?实践证明:用音乐导入语文散文课堂教学,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因为,音乐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觉等器官,激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还有助于触发学生学习语文散文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写作散文的灵感与想象力,点燃学生多维思考的火花。所以,用音乐来渲染语文散文教学的课前情境,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愉悦的语文散文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对诗意般精美的散文的感悟和审美体验,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领会,增强散文文本中所蕴含的美的因素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功能,进而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比如,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时,当同学们愉悦地欣赏了贾鹏芳的二胡名曲《睡莲》后,就非常自觉地、抑扬顿挫地吟诵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期间,有的同学一边朗读一边联系文末的注释翻译课文,有的同学一边诵读一边查阅与《爱莲说》相关的辅导资料,有的同学边朗诵边写写画画……就这样,我只是通过贾鹏芳一首优美的二胡独奏就把学生的思绪从课外的散漫中很快地吸引到对经典美文《爱莲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花之君子”之美的审美品鉴中了。如此,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美丽、和谐、快乐、高雅、充满动态美和浓浓诗意美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氛围,并为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古语也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都说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同学们一旦遇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便会自发地活跃起来。因此,语文散文教学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预设一些难度适中、数量适度的预习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等,以此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通过倾听、思考、品鉴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后得以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受到精美的散文在文章主旨、艺术、审美教育功能等多方面的熏陶与体验,继之为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在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在引导学生借助文末的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疏通了文意并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及主旨后,我在白板上出示了下列两道预设题供同学们思考:
(1)我去永州参观过现实中的小石潭,发现它远非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清幽美丽。请问,柳宗元为什么要把一个非常普通的自然景观描写得那么美丽清幽?
(2)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唐代同一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同是永贞革新运动的核心人物。在他们参与的永贞革新失败后,两人同时被朝廷贬谪,但是,为什么刘禹锡的诗歌和散文一直充满着积极、乐观、向上的情调,而柳宗元的散文与诗歌却常常笼罩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与寂寞之情?
顿时,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竭力思考上述问题的答案。有的同学上查阅自备的辅导资料,有的同学相互间低声探讨上述问题的答案……顿时,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对上述问题的独特见解,有的同学们说“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之清幽美丽胜过现实中的小石潭,是因为前者是融合了作者主观审美意愿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后者是天造地设的纯粹的自然景观”;有的同学说“柳宗元与刘禹锡虽然同时代同才华同命运,但其散文诗歌的风格与情调不同,是因为两人的个性不同使然”……听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我深深感到: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散文教学的课堂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三、创设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美国著名教育家托拉斯提倡创新教育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线索与寻求答案的信息,必须给学生创设想象与联想、推测与预料等课堂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师有意的“留白”中达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再创作的强烈欲望。在语文教学中,散文因其语言的高度凝练与意象的高度集中而给教师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强烈的再创作欲望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宝贵的资源。教学散文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再创作欲望,还可以因之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比如,在教学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序》时,在引导学生借助文末的注释、手中的工具书或者网络等辅助资源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在作品中所寄予的美好愿望后,我引导学生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序》看似散文,其实有着诗歌一般凝练的语言和跳跃的故事情节。故此,请同学们在这篇散文的任意一个段落选择任意一句或者几句话进行合情合理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补白。
一时间,有的同学翻阅教辅资料,有同学的查阅文末的注释和课后的练习提示,有的同学边看书边做笔记,有的同学窃窃私语相互争辩,有的同学蹙眉思考,有的同学喜笑颜开……其表情真是应有尽有,百态尽妍。课堂氛围也经历了从“静悄悄”到“热闹闹”再到“喜洋洋”三个有趣的变化过程。不用说,在“留白”的10分钟学生畅所欲言的精彩补白中,许多同学精彩的补白赢得了我和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持久的掌声。
可见,在语文散文教学时,教师有意创设供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再创作的强烈欲望,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四、师生快乐分享,增加学生幸福指数
教育家夏尊认为:“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此话极为正确。在我们的沪教版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散文中都蕴含着美丽的情感和深情真挚的关爱,都能够给予学生美的情感的熏陶与诚挚的爱的感受,都能够让同学们在散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至美,感受到关爱,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愉悦,感受到幸福。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与学生分享这份快乐与幸福,让学生的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外化为整个语文散文教学课堂的快乐与幸福。
比如,在教学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时,很多同学都被作者热爱自然、崇尚山水的美好感情所感染,都被作者依次拜访的德高望重的老桥、青翠的树林、亲切的山泉姐姐等产生了极大的关爱之情,对文章中表现出的我们应该把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当作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一般善待和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动植物朋友的主题深表认同,纷纷举手发言说:我们的动植物朋友生存的家园在一天一天地缩小,我们的动植物朋友的品种与数量在一天一天地减少。我长大后,一定要考上全球最著名的环保大学,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做个环保专家,每天从事教育人们爱护动植物、保护动植物家园的环保工作,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爱护动植物,保护动植物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精神家园与物质家园。
对此,我不仅极为赞赏同学们这种崇高的环境保护美德,极为赞赏同学们对我们的动植物朋友的深切关怀和诚挚热爱之情,还极为诚恳地对同学们说:“希望将来当上了环卫专家的某位同学,千万不要忘记将这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告诉我与同学们,因为我与同学们也非常迫切地希望与你一道参加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不用说,我与同学们又共同创设了一堂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
五、生生快乐分享,营造轻松快乐氛围
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创设生生之间快乐分享预习成果、探究成果等平台。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快乐分享,不仅可以起到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协作、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等作用,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之间合作互助、共同探究的学习精神,还可以增加语文散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愉悦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动态、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中习得知识,体味散文中所蕴含着的浓浓诗意。
无需置疑,预习的过程是学生自读、自感、自悟、自我升华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索和发现新的学习元素的过程。在预习过程中,不同性格爱好的同学、不同学习成绩的同学、不同鉴赏水平和审美品位的同学对新的学习对象的理解、感悟、品鉴等肯定不尽相同。鉴于此,新的散文课文教学前,我们如果能够布置适量的、难度相当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预习题供同学们预习,而且在上课伊始就给予同学们展示自己预习成果的机会,那么,一定能够营造轻松活泼的、精彩美丽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氛围。
六,多媒体相助,营造快乐课堂氛围
在语文散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在语文散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精美的散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抽象的美的意象、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等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盛宴中体味蕴含在散文中的美的因素,继而产生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从而构建精美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比如,在教学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具体的感受安塞腰鼓所具有的激荡着激昂的生命激情和磅礴力量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我将在网络精选的林枫、高清激情朗诵的的音画视频安插到我制作的《安塞腰鼓》中,让同学们在音画朗诵视频课件中真实地、具体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的雄浑壮美等审美特质。如此,则不仅让语文散文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在这赏心悦目的视觉、听觉盛宴中进行了一次愉快的西北艺术之旅。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能够遵循语文散文的教学规律精心设计课前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创设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精心创设师生分享快乐的平台增加学生幸福指数、精心构建生生分享快乐的平台营造学生相互交流的轻松快乐的氛围、多媒体相助营造快乐课堂氛围等,就有可能构建诗意般的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许智勇.促进学生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职教通讯,2011年08月
[2]洪庆阳.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J].新课程(下),2012年10月
[3]徐霞.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年19期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二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4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诗词课外八首、《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 还有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八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0、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五、教学进度表(以实际教学周为准)
第一周
语文学习的习惯养成教育(2)
1、《社戏》(2)
第二周
2、《回延安》(2)
3、《安塞腰鼓》(2)
4、《灯笼》(2)
第三周
5、《大自然的语言》(1)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
综合性活动.写作.口语交际、:应对(2)
单元复习与测试(3)
第四周
7、《大雁归来》(2)
8、《时间的脚印》(2)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2)单元复习与测试(3)
第五周
9、《桃花源记》(2)
10、《小石潭记》(2)
11、《核舟记》(2)
第六周
12、《诗经二首》(2)
21、《庄子二则》(2)
期中复习(2)
第七周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期中总结(2)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2)
单元复习与测试(3)
第八周
22、《礼记二则》(2)
23、《马说》(2)
24、《唐诗二首》(2)
第九周
13、《最后一次演讲》(2)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2)
第十周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
综合性活动.口语交际:演讲(4)
第十二周
17、《壶口瀑布》(2)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2)
19、《登勃朗峰》(1)
20、《一滴水经过丽江》(1)
第十三周
写作:学写游记(2)口语交际:即席讲话2()
单元复习与测试(3)
第十四周
写作 学写故事(2)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2)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
第十六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对于初中语文课来说,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在当前语文课改中,阅读教学改革力度最大,然而,就目前来说,语文阅读教学并未因其重要地位而得到相应的关注,其作用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程式化的教学步骤
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是带领学生欣赏语言,领会情感,不是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进行遣词造句,怎样布局谋篇,而是把完整的情节肢解成好多部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所谓的零碎的知识点,把原本完整的情节变成了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这样的程式化教学阻碍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严重抑制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形式化的教学手段
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现在很多地方都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一个标准,甚至是在教学观摩中也把是否运用多媒体教学当作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因而丰富多彩、标新立异的课件就成了教师们争相追求的结果,这必然会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舍本逐末。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体现在几幅好看的画面上。教师应该做的是启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而过多的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得教学变成了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艺术化的阅读教案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太迷信于教学设计和规范的教案撰写,在教案上可以说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甚至连学生的想法都一一设计好,可惜这都是异想天开。这样的课堂,就像是教案的复印机,忽视了真实课堂的复杂和不确定性。如此,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参与文章的阅读,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相违背的,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优化阅读教学:
1.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进入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果能够运用好多媒体进行情境再现,就能够很好地弥补学生经验不足的缺点。例如在《变色龙》这一课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变色龙这种动物,不知道它并不是自由地改变颜色,而是出于本能,被动地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就不会真的理解奥丘梅洛夫的可怜和悲哀,对人物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可笑”上,如果能够放上一段变色龙的视频,就可以很快让学生理解奥丘梅洛夫被称为变色龙的原因。这样的导入形象、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进行阅读学习。
2.自主阅读,注重自由想象
自主阅读就是让学生做到能读、会读,做到自由阅读,同时还要给学生留出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教师不做各种要求和目标,让学生沉浸在读书中浑然不觉,心灵得到舒展,精神得到升华。比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阅读的美好气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十分钟的阅读时间,让他们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方式阅读,感受作品中所展现的美好画面,并记录自己对文本的见解,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得到锻炼,并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山河的美好。
其次,创设平台,让学生互动交流,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尊重学生的表现欲,还要在交流中倾听,通过精细辨别,真诚而热情地参与。《小石潭记》第二段和第四段的描写让人记忆非常深刻。学生对于作者的“乐”与“忧”做到了基本理解,但是作者在整篇文章中的情感是“乐”还是“忧”呢?学生就拿捏不准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切景语皆情语”。
3.读、思、论、写相结合
读,就是大量阅读,以读为本,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感情和对文章的体验。思,就是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学会质疑,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养成爱提问、会提问的习惯。论,就是讨论、交流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辨析、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写,就是多加锻炼,语文强调的就是实践,必须要让学生尽量多加练习。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练习让学生多写,多加练习。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不应该有急功近利的想法,而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以新课标来指导阅读教学,要真正静下心来认真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守阅读教学的客观规律,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