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坚持真理的名言

坚持真理的名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第1篇

《子路赌冠》这个故事虽只寥寥数语,但子路刚直鲁莽、争强好胜的形象已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他坚持真理、维护真理的认真精神令人佩服。而轻轻一句“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算术也会错?三八二十三,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则把孔子这位“仁者爱人”的教育智者的形象一下子推到了我们面前。

三八自然是二十四,子路的错误并不在于坚持了真理。他的问题在于急于纠正买布者的“三八二十三”这一错误观点,甚至不惜以冠相赌来达到这个目的。人的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观念的转变也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生命教育倡导者张文质先生就一直强调“教育是慢的艺术”。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所以需要教育者坚守责任、持久关注、耐心等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子路式的错误在现实的教育中其实并不少见。

三八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答案并不难得出。但在孔子看来,问题的本质已经不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的区别,而是“冠”和“命”孰轻孰重的权衡了。孔子用他的选择告诉我们,教育确实需要传授知识,但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育更要滋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我国近代教育家经亨颐曾说:“求学何为,学为人而已。”教育应当是有温度的。教育一旦失却了生命的温度,便将不再成其为教育。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第2篇

火炉里烧得白晃晃的火和灰的上面,炖着很奇特的东西;玻璃杯里有东西被烧开翻滚;有些

东西被掺和在一起,有的东西被蒸溜了,?里的草类的植物被捣碎了。这都是一位老年人干

的。

“我们必须按照正确的原则办事!”他说道,“是啊,正确的,真实的,我们得认识和

把握住每一件事物的真缔。”在屋子里,在贤惠的主妇身边,坐着他们的两个儿子,都还

小,但是已经有成年人的思想了。母亲时常对他们讲正义,讲合理合法,讲坚持真理,真理

是上帝在这个世界上的化身。大的那个孩子,看来很聪明、敏锐。他的兴趣是研究自然力,

研究太阳星星之类的事物,这些比任何童话对他都要美好得多。啊,出去旅行探险,或者去

探索如何才能仿造鸟类的翅膀,然后飞起来,那会是多么幸福!是的,就是探索正确的事

物!父亲很对,母亲很对;把世界维系在一起的是真理。

弟弟则更安静一些,完全专注于书籍。读到雅可布披上羊皮装成以扫把长子权骗到手③

的时候,他便愤愤地攥紧自己的小拳头,对诈骗十分恼怒。读到暴君,读到存在于世上的不

公平和邪恶的时候,他会流出眼泪。正义和真理最终必定胜利的思想,强烈地充满他的胸

怀。有一天夜里,他已经上了床,但是窗帘没有完全拉严,有光线射进照着他,他带着书躺

在床上,他得把梭伦④的故事读完。

他的思想奇异地领着他飘得很远。床好像成了一条大船,船帆被风吹得完全胀了起来。

他是在做梦呢还是怎么回事?他航行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在时间的大海之中,他听到了梭伦

的喊声,用的是外国语言但却又能听得懂。这声音喊出了丹麦的那竞选名言:“以法立国

⑤!”

人类的智慧之神,来到了这贫寒的屋里。他把身子弯向了床,在孩子的面颊上吻了一

下:“在荣誉中保持坚强,在生活的斗争中保持坚强!把真理放在胸中,飞向真理之乡!”

哥哥还没有上床,他站在窗前,望着草地上升起的雾霭。那不是山精姑娘在跳舞,一位老年

真诚的帮工千真万确对他讲到过山精跳舞。但是他有更聪慧的见解,那是水蒸汽,比空气还

暖,所以它们便升了起来。有一颗流星闪光滑过,这孩子的思想一下子便从地面上的雾霭高

高地飞到那闪光体上去了。天空中星星在闪动,就好像有金线从星星上垂到我们的地面上一

样。

“随我去翱翔吧!”这声音一直传到了这孩子的心中。人类的伟大的智慧之神,用比

鸟、比箭、比世界上任何能飞的东西都要快的速度,把他一下子带到了太空之中,带到了一

颗颗星用发出的光把各天体绑在一起的地方。我们的地球在稀薄的空气中转动,一个个城市

好像都靠得很近。有一个声音穿过了各天体响了起来:

“伟大的精神智慧之神把你托起的时候,什么是近,什么是远?”

小孩又站到了窗前,朝外望去,弟弟躺在床上。母亲叫着他们的名字:“安诺斯和汉

斯·克里斯钦!”

丹麦知道他们,世界知道这两兄弟——奥斯特。

题注:这里讲的是丹麦两位奥斯特的事。哥哥是对安徒生有过很多影响的丹麦科学家,

电磁的发现者。关于他,可参见《天鹅巢》注10和《演木偶戏的人》注5。弟弟安诺

斯·桑德·奥斯特(1778—1860)是丹麦法学家和政治家。

他们的父亲苏昂·克里斯钦·奥斯特(1750—1822)是药剂师,药铺老板。

①在部落时代,部落的人聚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商量本部落的大事。这是后来议会的雏形。

②丹麦朗厄兰岛上的鲁兹奎宾城。

③圣经旧约《创世纪》第27章讲,犹太人的始祖亚布拉罕的儿子以撒在暮年时要给他

的长子以扫祝福。这事被以撒的妻子利巴加知道了,她让她的次子——以扫的孪生弟弟披上

羊皮伪装成以扫(以扫身上有毛),以骗取以撒的祝福。

④希腊的诗人和法律起草人(公元前约640—560)。他写成的法律是日后雅典法

律的基础。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第3篇

1、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

2、从科学园地采收的果实,如同农人的收获一样,常常是工作与幸运和有利的情势的共同产物。——贝齐里乌斯

3、科学的博爱精神把分散在世界各地、各种热心科学的人联结成一个大家庭。——罗斯福

4、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

5、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

6、不去实践的科学家,就象不酿蜜的蜜蜂。

7、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

8、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赫胥黎

9、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10、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达尔文

11、不应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应是为了真理而活着。——列夫·托尔斯泰

12、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贝弗里奇

13、“问号”,是打开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14、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贝弗里奇

15、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

16、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

17、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18、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爱因斯坦

19、聪明人克服谬误,从而走向真理;只有傻瓜才坚持自己的谬误。——吕凯特

20、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

21、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幸福……科学研究的进展及日益扩大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而存在于人类身心上的细菌也将逐渐消失。——诺贝尔

22、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23、使人们宁愿谎言,而不愿追随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也不仅由于真理会约束人的想像,而且是由于谎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培根

24、不要侮蔑你不知道的真理,否则你将以生命补偿你的过失。——莎士比亚

25、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赫胥黎

26、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27、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28、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29、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巴金

30、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

31、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

32、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戴维

33、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

34、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

35、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巴甫洛夫

36、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

37、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贝弗里奇

38、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歌德

39、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40、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

41、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4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43、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戴维

44、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

45、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巴甫洛夫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第4篇

1 物理教学艺术的特点

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三个特征,教学艺术则具有情感交流、情知交融、情形相融的特点.物理教学艺术除了具有以上普遍性的特点之外,还具备以下两个独特的特点:

1.1 求真与立美的统一

物理教学本身既是通过教师的“教”引导学生对相关真理重新发现的“求真”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发掘教学活动自身美和教学内容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立美”的过程.求真与立美统一的内涵,就是在知识的教学中融合美的发现、美的表演、美的意境,使学习在一种主动探究的愉悦心境中进行.达到求真与立美统一的物理教学,就是进入了艺术之境的物理教学.

1.2 形象与抽象的交织

物理学既是一门抽象的科学,也是一门形象的科学.物理教学的艺术在于,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地显示、描绘出来,也能将直观、形象的东西的本质抽象、揭示出来;在形象与抽象的交织中,充分展示物理学的迷人之处.形象与抽象的交织,既是物理学的独有特点,也是物理教学艺术的独有特点.

2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的实施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新课改坚持“把学习当作是人发展的一部分”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艺术的实施策略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开发具有生命活力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实施教学艺术,首先要求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素材,使物理学习成为有趣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1.1 设置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头脑中一些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常常妨碍了正确概念的建立,我们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出其不意地在他们面前展示一幅新的画面,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概念和经验相矛盾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针对学生原有的“平抛物体初速度越大下落就越快”的错误观念,以前我们在教学中习惯用传统器材设计两球分别同时进行“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的实验研究,让学生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学生仅看到结果,无法看到过程;现在我们可以应用DIS平抛实验用高频摄像机获得不同初速度平抛运动的轨迹,通过轨迹图让学生亲自观察到不同初速度平抛运动物体同一时刻到达同一高度,即平抛物体的飞行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从而排除了学生的错误观念.这样教学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物理情景,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就能产生出艺术的效果.

2.1.2 指导学生“重新发现”,深化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是科学家早已发现已成定论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自己的认识、已有知识为基础,独立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究”可以深化学生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去获取新知.例如,我们可以安排学生重做物理学史上中外科学家发现重要定律和原理的实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未知世界.当创造与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2.1.3 努力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学习兴趣持久、稳定,必须依靠有效的学习,经常享受成功的快乐.心理实践表明,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喜悦, 便会激起无休止的意志和力量, 这表明成功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我们一方面可以将一些演示性、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索性学生实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另一方面,我们教师需要精心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去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好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会一次次的成功,感受到明显的进步,享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有较强的成功体验,就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揭示物理科学之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要想使物理教学过程从枯燥的铅字、抽象的文字公式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物理教师平常教学中要认真发掘物理科学之美,展示其美学特性,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物理学美的陶冶.

2.2.1 展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

高中物理教学应该致力于揭示物理学知识内容的科学美因素,向学生揭示物理知识的美学特征,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例如:物理模型建构的简洁之美;光学光路空间的对称之美;物理学各分支理论的和谐之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多样统一之美.因此,我们高中物理教学就应该让物理学四大美学特征“惊人的简单”、“神秘的对称”、“美妙的和谐”、“多样的统一”的光芒普照学生的心田.

2.2.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纵观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物理学家探索物理科学之美的动力源首先是物理科学美带来的震撼人心的愉悦,而愉悦的强弱与审美能力正相关.美的教学艺术还需要美的学生配合,物理科学之美需要靠美的学生心智去体验.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展示物理科学之美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科学之美的审美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作为一个参与者、创造者,引导学生像科学家的探索一样去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物理之美、享受到新事物的欢欣,从而逐渐产生美的意识和审美情趣,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之美的审美能力.

2.2.3 引导学生产生追求美的自觉行动

物理科学之美不仅体现在物理知识的形式和结构上、物理研究的方法上、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体现在物理学家的精神上,许多物理学家不懈追求、勇敢探索、无私奉献,体现了科学精神之美、人文之美.我们物理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将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坚定的科学信念,甚至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壮举渗透到教学当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学家的精神和态度容易对学生心灵产生震撼的作用,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人格的健全.从哥白尼、布鲁诺到牛顿、法拉第等等,一系列闪光的名字下蕴含着多少的血泪艰辛,让学生去体会、去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学生坚持真理的信念,引导学生产生追求科学美和人生意义的自觉行动.

2.3 改革物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

2.3.1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采取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改单纯知识传授为主改为培养能力优先,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教师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准确了解学情基础上,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恰当的问题,如设计实验情景、例题情景,开放情景等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推陈出新等迫使、训练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获取物理学科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3.2 启发学生大胆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物理学史上的很多重大发现,都是从质疑开始的.质疑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动力,是创造意识的具体体现.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应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教学中注意讲清科学家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思路;用科学家的事例鼓励学生对已有的结论进行质疑;教学中故意用错误的概念、公式、方法解题,鼓励学生对教师教学质疑;鼓励学生对教材中不确切的说法、解法质疑、优化等.通过这些工作,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只唯真理不唯教材和权威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主动思维的创造意识.

2.3.3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理学史 教学 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引入物理学史的知识,不仅能够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本文仅就物理学史在实现情感目标的方面做一浅述。

一、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让学生看到科学家的协作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博士在最近发表一个报告中指出,要教育学生不仅仅“学知识”,而且要“学做事、学做人、学会与他人生活”。在物理学史中,我们可以在一些典型的事例中时时发现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科学研究是一种脑力劳动,其价值往往表现为同行和社会的承认。为了褒奖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常常在某些定理、定律、法则、猜想、学说、(科学)单位前面冠以科学家的名字.像牛顿引力理论、牛顿力学、牛顿三定律、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等就是明显的例证。虽然这种同行的承认是集体对个体研究工作的承认,但是,这不能说明这些成果是 某个人的独立工作可以完成的。对此,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深有体会地讲到:“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以量子理论的建立为例,在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设之后,爱因斯坦建立了“光量子”理论;玻尔建立了原子理论;德布洛意建立了相波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海森伯和薛定谔最终建立了量子力学.能量守恒原理的发现曾有几个国家的十几名科学工作者作出了贡献,英国的焦耳、德国的迈尔和亥姆霍兹的贡献最为突出.他们的成绩往往体现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和血汗,正像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所说的:“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个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在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这种协作精神在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中对个人独创精神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这是一种互补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96年,杨福家院士谈到:“今天的科学实验已经不像本世纪初那样,仅靠一两个人就可以获得重大研究成果了。……我感到这个课题值得每个教师深入思考:如何教育学生与人相处。我非常赞赏一句话:“当你走进艺术展览馆时,看到自己的作品是一种享受,看到别人的作品也应感到是一种享受。在一个科研集体中,其他人取得了成绩,你也应该感到高兴,当代知识分子应该具有这样的素质。”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引入物理学史知识,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下,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使学生体验物理学的批判、辨证思维

批判精神的核心是怀疑精神,表现为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坚持真理。哈佛大学以“与柏拉图相知,与亚里士多德相知,更重要的是与真理相知”作为自己的校训,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更是批判精神的写照。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反思、怀疑、批判、求真、求美、求新的发展史。从光的微粒说到波粒二象性和光子说,从古典力学、经典力学再到相对论力学;从热质说、热动说到能量说,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就量子力学是否完备发生了长期的争论等。都是让学生体悟批判精神的生动素材,对物理学史的阅读、听讲、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培养批判精神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引用物理学史介绍物理学规律形成的过程,会给学生带来好处。例如,力学的各种概念和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人类在社会实践别是生产斗争中,天天接触到机械运动,使用工具,经常会经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学知识发展较早,也最直观,从而建立起力、运动、速度、动量等概念,建立起牛顿运动定律。而这些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人们的实践,进一步深入地认识机械运动,这就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又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从而使科学向前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即矛盾论的观点在物理学史上也是不乏例证的。通过有关例子的教学,可以启迪学生思想,避免走向问题的极端。让学生充分理解自然界中的事物无一不是对立统一的。正电荷与负电荷,它们有相反的性质,形成的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方向也相反,但它们又处于统一之中,如它们共同存在于物体之中,无论如何变化,电荷必定守恒。波粒二象性正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对立统一现象。人类认识自然界总是按辨证的规律前进的。

三、通过学习物理学史 ,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郭奕玲教授认为讲清科学发展的曲折性, 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学家成功之路是艰险的,要准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必须有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要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物理学史可以看成是某种载体,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传达科学前辈的思想、方法、情趣和经验。目的是给人既要讲述理论的发展,也要介绍实验的发现和检验,这样才能说清楚物理学的来龙去脉。

他还认为,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什么是苦?什么是乐?科学家们怎样看苦和乐?科学工作,虽苦犹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价值要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和历史的长河里去衡量;培育高尚的情操,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树立责任感,要象科学家那样为国为民,奋发图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有时候反面的事例往往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可见,物理学史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引入物理学史对物理教学能够更好的实现情感目标,教师应该将物理学史与教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胡世良.谈中学教学中的物理学史教育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第6篇

从古至今,由中到外,无数著名的演讲家的演讲艺术虽然各显风采,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的艺术真谛,即笔者下文所归纳的八个特征:

一、演讲目的的真理性

人们登台演讲都受制于一定的动机,诱发于一定的目的,这是人类行为特征所决定。但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演讲目的。而真正成功的演讲,其目的在于讴歌“真理”,在于激发人们去追求“真”“善”“美”,即富有“真理性”。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张岱年认为:“真”是认识的价值,即对客观世界与人类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善”是道德的价值,即用道德准则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国家、民族需要之间存在的矛盾;“美”是艺术的价值,即客观世界的事物,有些适合人的情感,令人感到愉快,人类能创造出一些令人愉快的物品即艺术品,艺术品能给人美感。成功演讲的目的——追求真、善、美,就是:要极力揭示或传播主观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宣传谬论;要大力引导人们用道德准则去正确调整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设法误导人们的伦理道德;要努力完善演讲,使自身演讲成为“艺术品”,给人以美感,同时,教会人们去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而不是让人美丑不分,以丑为美。演讲只有为真理而演讲,为呼唤真理而演讲,那它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会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才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一切违背真理的“咆哮”,终将被真理所抛弃,而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二、演讲形象的人格性

演讲的圣堂并非任何人随意所能登踏,也并非任何人所讲都能如愿。成功演讲本身对演讲者是有选择的。不论是谈论自己,还是抒发他人、他物,演讲者都要有形象的塑造。这个形象是以“人格化”为基调的,演讲者人格形象的树立,事实上就是形成演讲者的人格魅力与磁性,演讲者有了这种魅力与磁性就为演讲成功营造先入为主的意境。演讲者的人格不在于美丽的外貌和华贵的装饰,而在于具有坚定信念、优良品行、刚毅果敢、一身正气、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及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品格。这种品格也是演讲的一种无声语言,它会自然吸引人、产生感染力。孔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大凡成功的演讲者都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和人格形象再塑。没有人格、品德败坏的人是无权登台演讲的。一个行动的矮者、知行不一的人,充其量只能来一阵理论的空喊;一个品行败坏、图谋不轨的人再动听的语言只能是一时的欺骗。

三、演讲观点的共鸣性

任何演讲离不开谈理论、讲观点。但谈理论讲观点决不可以盲目进行。在注意观点正确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听众的可接受性。听众接受、形成共鸣,才能成功。演讲的观点阐述必须考虑听众所处的时代、场合,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层次的听众选择不同的观点和语言表达方式,最终实现演讲者与听众心理相容、观点共鸣。成功演讲者常常把句句言辞说在听众的心坎上,或让听众点头称是,或让听众激动不已,甚至让听众无法控制自己而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这就使演讲者与听众融于一体,形成共鸣。这种共鸣源于演讲者善于抓住听众的所思、所想、所言的困惑,并且能加以突破。成功演讲者注重演讲选题,使之具有时代性;注重观点选择,使之符合科学、符合实际、符合听众且富有新意。老生旧说不行;不顾对象瞎说不行;不分场合乱说不行。相反,应老生新论、因人而说、因地而讲、因事而谈,实现演讲者所言、所语、所感、所悟、所举、所动与听众达成最佳的交流,形成最强烈的共鸣。

四、演讲思维的哲理性

成功演讲都能给人留下难忘的言语、深邃的思考以及人生美好的启迪。这种外在的成功离不开内在的功夫,即演讲者哲理性的思维,形成思维哲理性的品质。演讲者无论对本人或他人的经历、事迹、教训、感想,还是对事物、事件的评价、感受都应进行缜密的思维、提炼,使之具有哲理性。李燕杰同志指出:哲理是人们基于深刻的现实感受与观察,对生活所做的艺术概括,其中闪耀着作者的真知灼见,它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还能陶冶情操,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为此,成功的演讲者必须常常观察社会、洞察现实、思索人生、理性思辨、深层思维、哲理概括。虽然,听众不可能记下演讲者的句句话语,但经过演讲者千锤百炼而成的哲理性语言,能打动听众的心,能给听众无穷的思考和深远的启示。

五、演讲语言的多样性

演讲者与听众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演讲语言来实现的,离开了语言,演讲也不复存在。演讲语言是个丰富多彩的王国:既有意美以感心的内部语言,又有音美以感耳的口头语言;既有形美以感目的态势语言,也有物美以感人的道具语言;既有诗词的熟练背诵,又有名言警句的灵活运用;既有抑扬顿挫,又有轻重缓急;既有高昂的语调,又有低沉的声音;既有严肃的格调,又有诙谐的幽默等等。成功演讲正是能适时、适度、适情、适意灵活自如地综合运用这些语言。综合运用多样性语言就是让听众接受多方的语音刺激,从而调动听众“听”的积极性,强化演讲主题,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记,为演讲成功服务。用贫乏枯燥的语言、用单一乏味的言辞演讲是难能获得成功的。

六、演讲选例的典型性

演讲离不开举例,举例目的为佐证或导论。但选何事例、选多少则必须依演讲主题、观点需要而定。不必多选,也不可少选。多选常常给人以事例堆砌、讲解故事之感;没有事例则又给人缺乏说服力之感。成功演讲其选例要具有“典型性”:一方面选用事例必须同阐述观点紧密相连,必须能说明问题,不能说明问题的事例,决不可牵强附会,否则适得其反。“理解万岁”演讲如果将100个故事、事例都讲,那就未必有“理解”的效应,而蔡朝东同志最后精选了十五个事例说明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引用的事例必须是具有代表性、时代性,偶发的事例不能做为本质认识的依据。为此,选例的典型性就在于“精”“实”“新”,同时,所选之例应能感动人、吸引人、折服人。

七、演讲神形的情感性

演讲贵在打动人心,而要打动人心离不开演讲者的情感注入,即演讲者的感情流露和情绪表现。无论在演讲的起始、过程、还是推向,乃至结束,演讲者的神形都应随着演讲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富有情感性。例如,万承奎教授在做“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演讲时,表现出对有人自我践踏生命的痛惜、对掌握命运强者的赞颂,表现出的情感变化、神情动作令人叫绝,自觉不自觉地把听众带入情感世界从而让人去体验百态人生、去领悟生命把握之要领。可以说,成功演讲者都是情感丰富者。这种情感发自演讲者的内心,表现出:爱憎分明、喜怒分辨、苦乐分界。没有演讲者的情感投入,就不会有听众的情感付出。没有演讲者的情感变化,也就难以激起听众的层层情感波澜。

八、演讲结局的激励性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第7篇

一、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并领略自然界的美感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人们大多数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出来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中学生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旺盛,有趣味的实验能够引起学生的更大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多利用一些趣味性的实验甚至让学生动手亲自操作这些实验,以对物理学所研究的自然问题保持浓厚的兴趣。如在“大气压强”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取一支长20厘米直径约2厘米的玻璃管,一端塞上橡皮塞,装满水后用一张小纸片封住管口,将有橡皮塞的一端向上倒立悬在大烧杯口上方,仔细观察,玻璃管中的水被纸稳稳地托住留在管里;打开上端橡皮塞后,水迅速冲开纸片流入大烧杯中。通过实验,学生得到了快乐,同时产生许多疑问,并急于知道为什么?从而保持了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兴趣。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物理教学同样如此。科学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是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只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灵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美的方面以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新奇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有许多例证。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一个让物理学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热”问题,却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十个字做了结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审美特点,注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现物理学本身的形式美,启发学生的审美联想,让物理教学内容变美、变活,帮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萌发顿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二、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究的勇气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边远贫困山区由于教学设备差,学生动手实验机会非常少。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设法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成功的喜悦。利用中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把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设置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来,深化学习兴趣。如“密度”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10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颜色不同并编有号码的铝块(单号)和铁块(双号)问学生,能否有把握判定它们属于几种物质?如何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中来分辨物质?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研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让学生自选器材,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猜想、并分析数据。最后通过计算发现,同种物质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m/V是一个恒量(成正比),其大小是由物质种类决定的,反映了物质种类的一个特性,物理学上称作“密度”。这样创设情境悬疑,让学生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正猜想,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究,从而发现物理规律,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将会产生强大的求知动力。

三、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学史使人明智。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那些在崎岖小路上不畏艰险攀登的人,才能到光辉的顶点。”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经常是从开始的兴趣盎然,慢慢地变成啃鸡肋骨,最后是味同嚼蜡而放弃。为此,笔者的经验是:

1.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国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老师真心地关爱学生,学生喜欢信任教师后,自然“爱屋及乌”地喜欢老师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2.科学设立层次不同的阶梯性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

3.结合课程进程,利用物理学家为科学技术事业锲而不舍、勇于献身并取得成功的经典物理学史实事例鼓舞学生,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树立起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愤学习的献身精神。

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方法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与实施步骤,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随意性,因此,实事求是是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核心。科技的发展是点滴积累不断发展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对行星运动的规律有了充分的了解基础上而不只是单凭苹果落地就能想象出来的。延续与变化是科学的永恒特性。大多数情况下,科学知识内容的变化是对先前知识的修正,验正理论、修正理论的新旧代谢永无止境,这种持续不断的进程,使人们对世界事物运动规律达到日益深入的理解,但是不能达到绝对真理。其价值在于:它使科学家们提供值得信赖的解释和准确预测的能力不断提高了。

五、具备合作、交流与坚持真理的精神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飞机、海底隧道、高速铁路、磁浮列车等交通设施和工具的使用,已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交往、沟通、合作的方式、手段、机会越来越丰富和频繁。一个科学研究的项目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单凭个人的力量或一个机构的力量通常难以完成,这就需要联合攻关;世界性的经济、科技、能源、环境、气候、太空等问题,需要世界共同协商对话、协作、合作才能完成。个人或单位甚至集团的见解往往都有可能是错误或偏颇的,需要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让学生既要有竞争意识又要有合作精神,为培养未来走向世界合作与交流的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六、坚持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发展

新课程理念中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学生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生活、生产及自然现象中引出物理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质量。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如小制作、小实验、小修理、小调查等),让学生参观一些工厂,观看有关物理科技发展新闻及资料,上网查询物理科技史料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学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物理科学的进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人类方便、适用和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核能利用引发的辐射危害,碳能源应用带来温室效应,噪声与光污染、水污染、电磁波辐射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合理地应用,才能让人类社会和谐发展,这样,学生既增长了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第8篇

下面,就针对我所做过的《模型直升机》一课,谈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些体会。

一、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势

《模型直升机》一课,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无外是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有关飞机的知识,再着重讲解直升机的特点,使学生了解直升机的飞行原理,然后让学生制作模型,最后教师总结。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桎梏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

我在上这节课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收获颇丰。该课分为两课时。首先,在第一课时向学生简单介绍直升机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自愿结合分组,组长负责选择研究课题;如直升机的发展史、直升机的构造、直升机的种类、直升机的用途等。教师在带领大家共同商定注意事项后,由学生去收集材料,学访解决研究课题。其次,在第二课时先让各组以不同形式对本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通过展示交流,全班已基本掌握直升机的相关知识。再次,提出注意事项由各组制作,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在组内研究解决,教师适当指导,但千万不可包办代替。最后,各组竞赛,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次活动,提出努力方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课后统计100%的学生掌握直升机的相关知识,并制作出模型直升机,80%的学生了解了课程以外的有关知识。

二、调整思路,注重科学方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忽略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导致我们的学生高分、低能。我觉得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科学方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在《模型直升机》一课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通过学访、上网、查阅图书、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了较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遇到类似问题,学生自然有了解决的办法。

另外,通过让学生分组学访,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归纳整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在制作中,不给学生各种条条框框,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就不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中,由于分组进行,同时培养了学生勤学好问、勇于探索、互帮互助、公平竞争的优秀品质。

三、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挑战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样是一个极富挑战的信息时代,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我们的学生如果不能熟练掌握电脑是不行的。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加入此项内容。

在《模型直升机》一课的教学中我有3处用到电脑:一是我制作了一个动画效果的模型直升机在一上课就演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用电脑展示其组内的研究成果,他们搜集我国自建国初期至今直升机的发展过程,并用powerpoint编辑成一组图片进行演示,完全由学生独立操作;三是我用frontpage制作学生注意事项,以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四、研究性学习,需要具备研究素质的教师

如果说,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产生了经验型教师,那么,要适应研究性学习,就需要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不是指专门搞研究,而是指具备研究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因此,我个人认为研究型教师除了要系统深入地掌握所任课程需要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一些重要的素养、素质:

1、教学实践的理论性与理论学习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实践,这种实践有一个上升到理论高度的问题,这就是知其所以然。书本知识主要是一些理论,这些理论也有一个与实践联系的问题。这就要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把教学活动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来思考、把握,是教学实践的理论性;把教学活动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联系,是理论学习的实践性。

2、兴趣的广泛性与学习的渗透性。除了本专业外,对其他学科有广泛的兴趣,同时能够渗透性学习,从而达到由专才向一专多能转变,这是新时期的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各门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了解邻近学科或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能够触类旁通、左右逢源;对一个专门课题的研究,也经常需要邻近学科有关知识的支持;新的学科更往往是在几个边缘学科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在教学中随处体现广博的知识面,引导和鼓励学生扩大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