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古诗中的春夏秋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范文第1篇

我和古诗文有着不解之缘。古诗中的春夏秋冬令我向往;古诗中的山水风光令我赞叹;古诗中的风花雪月令我陶醉;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让我感动。所以与宋词、元曲相比,我更喜欢唐诗。

记得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教我读古诗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晓》我张口就来。此外,像《静夜思》《登鹳雀楼》《赠汪伦》……等这样简短的古诗,我那时就能背出好几十首了,爸爸妈妈也为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其实,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古诗文,直到上学后我才慢慢有所了解。李白,杜哺,白居易;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国古诗文的宝库真是博大精深,星光灿烂!

我非常喜欢古诗文。我喜欢它和辙押韵,朗朗上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千古名诗,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能一字不差,十分流利地朗诵出来;我喜欢它词句精练,通俗易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管是科学家,还是平常人,只要读一遍就能懂;我喜欢它意境优美,含有哲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多少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句子又使人心胸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思想为之升华。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范文第2篇

1.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自古以来便以风景秀美著称,西湖,恰如镶嵌在杭州上的一颗明珠。今天,我们就去秀美的西湖游赏一番。

2. 西湖美景无数,最著名的当数这十处景致了。(播放西湖十景配诗图片,稍作介绍)

3. 这样的风景,美不美啊?(生答“美”)是啊,连我们宋代大诗人苏轼也是这样觉得。(课件出示古诗,师手指课题)你看,诗人和朋友在西湖饮酒聊天,刚开始是晴空万里,后来却又下起雨来。于是,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篇,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循词入境,诵读悟情

1. 西湖比西子

(1)好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西子就是西施(出D),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鱼”之美。相传西施来到溪边,鱼儿见了她的美貌,都吃惊得忘记了游动,竟然沉到了水底。美么?不信啊,有词为证(出诗词),谁愿意来读一读:沉鱼落雁、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不只是词,连诗都这样说到:美人笑靥惊天色,你们读。美人笑靥惊天色,惹醉鱼儿沉下来。

(2)对比“西子”和“西湖”(出示二图)

惊天之色,该有多美啊?苏轼之所以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因为他们都很美。是啊,西子娇美,西湖娇俏;西子清秀,西湖清雅。苏轼大笔一挥,妙手偶得,却成了千古一比,让西湖有了西子湖的美誉,从此名声大噪。

(3)美景若美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 淡妆浓抹在诗中又是怎样的美景呢?我们来读读这两句诗:

(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知道它的意思吗?没关系,我们先来读读诗中的这两个词(板书张贴:潋滟 空蒙)齐读两遍。打开书,读一读书中的注释,你就会明白了。谁来读一读,现在明白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么?请你带着对词语的理解再来读这两句诗。(生读)

(2)有点感觉了。潋滟和空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

潋滟:你们知道这幅图描绘的是诗中的哪句话吗?你能在图片中找出哪里是潋滟吗?不错,看来你是真的理解了潋滟的意思了。

空蒙:那么这幅图又描写了哪句诗的景色呢?(出示课件)不错,这就是空鳎云雾弥漫、烟雨朦胧。

相信你们现在再来读这两句诗,一定会读得更美,谁来试试?(生读)

(3)读得好多了,如果带上节奏,再来点韵味,读得再慢点就会更好了。

(4)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想象画面:此刻,我们泛舟湖上,阳光明媚,只见湖面波光闪闪,岸上杨柳依依;不知不觉中,微风初起,雨悄悄地来了,湖面上泛起了涟漪,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我们不禁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5)同学们,从你们的表情中,我发现你们已经陶醉了。睁开眼睛吧,让我们一起赞美这西湖美景。

三、顺文拓展,丰富积累

1.同学们,是不是只有晴雨中的西湖才是如此美丽?其它的季节,其他时间就不美了么?杭州人说,这西湖,“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你瞧,这首诗写的就是月色之下的西湖: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

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2. 西湖是如此之美,哪怕只是西湖的一角,那美景足以让人留连忘返。站在西湖的荷花池畔,我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这样一首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3. 苏轼的眼中,西湖就如西子,杨万里的笔下,六月西湖别样美。不论晴雨、晨昏,还是春夏秋冬,西湖都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板书,再读古诗)

4. 最后,让我们随着苏慕白――《西湖寻梦》

(1)师配乐读:

西湖寻梦(节选)

寻梦,西湖,

踏着历史的风尘,

看西子的手儿,

夜夜浣洗着波光清流,

在淡妆浓抹中,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范文第3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呢?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媒体技术展示,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图片、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地创设,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例如,教学姜戎《蒙古草原狼》时,由于故事性极强,学生对狼的了解甚少的缘故,课前我收集了狼嗥叫声的音频,狼相关的图片和狼捕杀动物的视频,插入到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中。课堂教学刚开始时播放狼嗥叫的音频,那种毛骨耸热的嗥叫声立即把学生带入到了狼嗥叫的世界中,激发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力。之后再播放狼相关图片,使学生进一步对狼有了了解,再次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在讲课的过程中适时播放狼捕杀动物的视频,学生为之惊讶、感叹,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狼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热情及其高涨,使教学活动进入。由于学生被多媒体课件带入到了教学情境中,因此学生们整堂课始终具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能主动探知,老师只要点到为止,学生便很快地理解了本课的所讲内容。

二、把握关键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是单调枯燥的书本信息更加直观化、形象化、丰富化,化静为动,使学生更为直观、更为清晰地知道学习内容,明确重难点,易于理解和掌握,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化难为易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扩大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容量。课前准备阶段所收集的有用信息,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到大屏幕上,呈现给学生,无需通过口头反复重复,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古诗教学中,利用投影、大屏幕等多媒体技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古诗文,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学古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诗中易错字“啄”、“渐”、“堤”等字时,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清晰看到这几个易错字的写法,立体直观、形象深刻。讲解诗中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利用优美形象的图片、动画等,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更加形象深刻地体会到名句的独特魅力。另外,本诗写的是早春景象,可以归纳春夏秋冬有关的诗句,通过大屏幕呈现给学生脉络清晰,易于学生整理。

三、启迪思维,激发写作才能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学习语文不光能说,还要能写。而写作往往是大多数学生头疼的一件事,不知从何写起,有无事可写,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范文第4篇

这篇韵文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江南暮春时节早晨的静谧、和缓、自然的彩色图景――红绿交映、水雾弥漫,动静相宜,每一句都带给人不同的美感,但又十分和谐。

诗中首先揭示了整幅画面的时间:“五更天欲晓,三月春渐浓”;接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两岸的杨柳绿了,笼罩在淡淡的水雾之中;一园的杏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娇艳;绿叶映衬红花,令人赏心悦目;接下去,诗人用燕子与小虫,赋予了这幅画面动态美。声色俱备,使得安静之中有了活力。最后放眼望去,“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把绿刻画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中,遵循学生识字规律,从大语境到小语境,并且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

根据诗歌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所谓“入境”,就是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入情”,即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走进文本。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

以读促想象。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想象文中描绘的美好情景,体会文章意境,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想象激发朗读。通过学生想象到的美景,来激发学生“喜爱”的情感,引领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想象和朗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其中的多音字“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想象画面,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圈画生字;借助文中拼音初步朗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意;查阅有关春夏秋冬的诗歌句子。

2.导入新课。

(设计理念:从学生学过的古诗和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并建立自己头脑中春天的画面。看图猜古诗中既积累了古诗词,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教师激励性的话语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谈话引入:孩子们,听说你们背过很多有关春天的古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看图猜古诗

出示第一幅图片(柳树),看到这满目的垂柳,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诗?出示第二幅图画,这桃花如此的娇艳美丽,你们又想到了哪首诗?一场春雨过后落花满地啊!你想到了那首诗?

学生猜到后背诵古诗。

古人用那优美的诗句写春天,你们眼中的春天什么样子呢?想用哪些词语来表现他?春天的美丽,无论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无法把他的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现代诗,再次来品味春天之美。

出示课题,齐读。并解题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早晨。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设计理念:二年级以识字为主,所以教学中遵循着从大语句到小语境的方法教学,放手让生自学生字词。“我和大家来分享”这个环节,学生通过换偏旁学会了很多字,不仅仅是学会了课本上的字,还认识了课外的形近字,增大了识字量。在学习“更”字的时候,因为它是理解的重点,利用钟表,直观的巧妙的给学生展示了其含义。)

同学们请你们轻轻的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遍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教师:现在请同桌两人检查读文,一人读一人听,发现同桌读错了,要帮他纠正,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教他读一遍。读好之后马上坐好。

检查读文:谁来展示读文?读的同学要做到声音洪亮,语句通顺,字音准确。听的同学结合老师的要求进行评价。

去拼音读课文;读生词:自己读――一生领读――检查读;读字;同桌读――开火车读;分享字;更:多音字;漫:漫过,慢慢蔓延馒头。

4.品读感悟。

(设计理念:所谓“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因此,朗读是理解诗歌意境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我运用了很多形式的朗读,在读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在读中让学生渐入佳境,来表现对诗歌理解;在读中让学生互相感染、彼此激发,并产生探究诗歌情感美、意韵美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是学习诗词最好的催化剂。)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看一遍课文共有几句话。

下面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仔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像,在你的头脑中浮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读一读。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时候要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说说你想象到的美丽画面,还可以给你的小组同学读一读。别人说得时候要注意倾听,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汇报: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谁愿意第一个与大家交流?

(1)“两岸轻烟杨柳绿,一园细雨杏花红。”学生想象画面:河两岸的杨柳抽了淡绿的叶子,淡淡的颜色相互掩映着,好似薄薄的烟雾。春雨过后满园的杏花开的更加娇艳了。

结合课件理解“轻烟”,杨柳抽出淡绿的叶子,她长长的枝条垂在水面,那淡淡的绿色相互掩映着,朦朦胧胧,好似薄薄的绿色的烟雾,,杨柳如烟啊,我们再来看看这满园的杏花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语言渲染:若置身于此,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我们在走进杏花再来看一看。这杏花比赛似的开放着,有的花朵已经完全绽放了,有的只是舒展了他的一两片花瓣。火红的骨朵不甘落后啊,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了。这样的杏花我们喜欢,古代诗人王涯赞美道: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叶绍翁也写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岸绿,一园红,交相辉映,美得耀眼,快来读一读。

(2)“堂前住燕子,篱下飞鸣虫。”学生想象画面:燕子在房前飞舞着,有的快乐的玩耍,有的寻找食物。篱笆下的小虫子吱吱的叫着,为这春天增加了生机。

教师指导朗读:你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这幅画面好生动啊。五更的时候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而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春天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啊。谁来读一读

(3)“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学生描述画面:新长出来的荷叶嫩嫩的绿绿的,层层叠叠的浮在水面上面。小草早已长满了山坡,远远望去就像穿上了绿色的外衣。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生体会“层层碧”的含义。指导朗读:一清一碧,真是绿意盎然啊,谁来读一读

(4)整体回味画面,有感情读诗。教师出示课件:孩子们,你们看,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一场春雨悄然过后,两岸烟柳如烟,一园杏花红艳,新荷小草葱茏多姿。这个春天美得无与伦比。如果说这是静静的美,那么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个春天变得热闹,生机勃勃,有动有静,也难怪作者说说三月春渐浓啊,如此生机勃勃的早晨,你们喜欢吗?(喜欢。)来读一读这首奇丽的小诗吧。(生练读。)

配乐朗读。

5.拓展。

(设计理念:以读引读,拓展更多的阅读资料)

朱自清的《春》片段;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四季景色描写的古诗、词语、句子。

6.作业。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范文第5篇

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花鸟虫鱼、风雷雨电……都可以作为多情诗人笔下的意象出现,而在众多的意象中,月亮历来成为众多诗人的“宠儿”,成为了诗人们反复歌咏的永恒题材。这一轮皎月究竟有何魔力,能让这么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诗人们都对它情有独钟呢?中考试卷中也非常注重诗歌鉴赏的考查,所以很有必要对教材中出现的诸多月意象的功用进行探讨,以此为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将月喻人

太阳的光芒璀璨夺目,如一个充满阳刚威猛之气的男子,令人无法正视,敬而远之;而月亮的光芒却柔和皎洁,如同一个欲说还羞我见犹怜的美女,令人心驰神往,欲罢不能。圆月美满、丰盈;缺月柔美、回旋。无论圆缺,它都有一番独特的神韵,这些都符合唐宋文人的审美世界。在中国美丽的神话传说中就告诉我们广寒宫中似乎真的住着一位美人嫦娥,令人遐想不已。因此在古诗中明月往往是美人的象征。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中的“婵娟”原指姿态美好或美女,这儿借指月亮。李商隐也曾赞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二、以月表时

月亮在古代的诗歌中大多表意时间。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月”和“半夜”相呼应,同时点了词题——《夜行黄沙道中》,词人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夏夜去游山村野乡,更是乐趣无穷。同样,一心归隐的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也点明杜牧游秦淮河是在一个月色迷蒙的夜晚。

三、借月抒情

此时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情却有情。“月”虽无言亦无情,但这个亘古永恒的女神却被那些夜半难眠,敏感多情的诗人们赋予无限的情意。

1.月下忧国

南唐后主李煜在亡国后无奈地浅唱低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落魄的人,孤寂的心,这一弯残月又寄托着他无尽的亡国之恨。晚唐诗人杜牧在经历了内忧外患,目睹了民不聊生,感受到唐王朝的风雨飘摇的背景下,在“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凄迷冷清的秦淮河上竟听到了商女靡废的亡国之音,这怎能不让忧心国事的他大为愤慨呢?

2.月下思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白如话的诗句非但未曾引来非议,反而代代相传。月亮寄托着从古至今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思乡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同样,月下思乡之作还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等。

3.月下思人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唐朝时整个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个时代的男儿志在四方、漫游成风,他们纷纷辞别父母,泪别妻儿,北走幽燕河陇,南游荆楚吴越,去求取功名,戍边守疆。于是常常经历着悲欢离合,人们在人分两地、天各一方之时,心中的相思无法倾诉,只好让苍穹中的一轮明月寄相思。月意象也就成了诗人创作时表达离别相思之苦的首选载体。

(1)思亲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于是他也举杯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但是由于他生性豁达,并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对生活的热爱使得他最终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不但祝愿弟弟子由,也祝愿所有离人,显示了苏轼旷达的胸怀。

(2)思友

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听到老友被贬的消息,立刻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他将自己关注友人的一颗“愁心”寄给明月,让明月代替自己陪伴有人去荒僻的被贬之地,聊以慰藉友人那孤寂的身影。一轮明月承载了李白的一颗诚挚之心、一腔问候之情。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3)思爱

风花雪月、花好月圆、花前月下……古代还有“月老”的称呼:月老在中国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主管着世间男女婚姻,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可能因为月夜特有的浪漫气息,月亮清冷皎洁的光辉,情人们似乎特别偏爱在月夜传情达意。李商隐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描绘了与自己的爱人想见却不易见,见后却难分难舍的纠结情怀。这两句形象的描写出这位女子日思夜想,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夜吟”句更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被相思折磨的她揣想“君心似我心”,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只能对月吟诗遣怀,但是月光寒冷,心情也必将凄凉。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此时的月是一段凄美爱情的见证。

四、托月明志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尧典》)“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家思想影响的特点。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豪兴大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前句写晴昼秋空,很明显此句中的“明月”,并非实景,这“揽明月”的看似狂放大胆的想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在北征乌桓时所作,这次征战的决定性胜利,巩固了他的后方,最终才有了他第二年的挥军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这次的乌桓之战可以说是曹操事业的转折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则联系广阔无垠的宇宙,从大处落笔,描绘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茫茫大海与天相接,浩瀚无边;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此句中的“月”是作为一种衬托大海的意象而存在。言为心声,难怪沈德潜评价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呢!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解读;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22-0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诗,产生于唐代,流传至今,经历了岁月的蹉跎,喜爱它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不论男女,无论古今,只要是生活中经历了离亲别友、背井离乡,人们都会在思念之中,轻轻地想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古往今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好诗佳作数不胜数,为什么这首诗能够广泛地得到大家的认同,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底?品读本诗,我们是否应该再去寻找一个崭新的角度,从而获取更多的文学价值。

一、“佳节”之论

中国的节日有很多,在诗人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期可能更多(因为有些节日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了),如今能称作“佳节”的,起码还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情结所系,可是,作者在题目中却明明白白地以“九月九日”标示出佳节的指向,于是,有一个问题就产生了――作者为什么在重阳节才会更加思念家乡与亲人呢?

来看一看本诗的写作背景,十七岁的作者才华横溢,为了谋取功名,他背井离乡,只身一人来到繁华的长安。一方面,繁华的对当时正热中于仕进的年轻诗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长安越是繁华,茫茫人海越是热闹,这个少年游子就越感到孤孑无亲。在这样的生活中,诗人肯定会无数次地想念家乡和亲人,任何节日都可能成为他深深想念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最真实的内心写照,这里的“佳节”应该是那些所有让诗人悄然动情的节日,可是,作者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在重阳节才格外凝重呢?那些比起重阳节更为悠久更加热闹更能凝聚骨肉亲情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为什么没有让他写出流传千古的佳句呢?而那个佩带茱萸的节日却为什么能够激发起年幼诗人如此强烈的创作灵感?此处,这个重阳节的魅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在中国大地上燃放多年的爆竹、甜甜蜜蜜的元宵,包括那轮皎洁的明月

选在重阳节写作,或者说在重阳节作者产生创作激情,也许并非偶然,我们是否应该抛开王维的思乡之情,从他的情致爱好来考虑,考虑那个佩带茱萸的重阳节。

二、关于茱萸

在客观世界里,“茱萸”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在诗人的故乡,在重阳节,“茱萸”又代表了什么?在诗人的内心世界,“茱萸”留下了什么印象?在那个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美酒飘香的日子里,为什么诗人只对茱萸情有独钟?

通过查资料我们了解到,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三国魏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因此,人们又送给茱萸一个雅号――“辟邪翁”。唐代,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除了避难消灾,佩带茱萸也表示一种怀恋之情。

我们是否就可以这样理解,茱萸,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就是一种健康、吉祥的象征。而“九”这个数字,在古代中国人眼里包含着永久的意思。在九月九日,佩带茱萸,表示人们对于健康、祥和生活的永远的向往与追求。

可是,盛极一时的大唐长安,在重阳节日想必人们也会遍插茱萸,那诗人为什么还要对家乡的茱萸进行深情的遥望呢?

三、走近王维

一个能诗善画的人,一个多情善感的人;

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一个特殊伟大的人。

王维能诗善画,多情善感,具备了一个优秀诗人的才智与情感。在保留下来的四百多首诗中,最能展示他艺术才能的,是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东坡志林》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在山水诗作方面卓越的艺术成就,使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这个在盛唐时期蛮声诗坛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也经受悲欢离合,远在异地他乡,他同样孤独寂寞。每当夜深人静,他也会思念家园,他有着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具有的基本的情感。但他同时还是个诗人,他又有着平常人所不具备的表达情感的特殊能力,他会写诗,他能用28个字表达出心中的无限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不下千千万万,但却再没有第二首诗能与本诗相比,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被人们吟诵了一岁岁、一年年,其艺术魅力亘古不变,历久弥新。就王维个人而言,这七个字所饱含的深情与文学意义也已经超过了那四百多首诗的总和。

于是,我们再来仔细端祥王维,重新品味这诗中的味道,才发现王维的伟大之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敏感地捕捉到了游子心中那一瞬间升腾的情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抒发的时光易逝、故乡难回的感慨;“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也只以来日的欢聚衬托今天的孤独……如此这些,都是从个别角度来表述思乡之情。只有王维,也只有王维,那个既能概括雄奇壮阔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刻画自然事物,既具有向往开明政治的热情,又享有隐居生活的闲情逸致的人,才能够把个人的思乡情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整合在一起,从节日――这个最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的文化现象人手,揭示出人性的共同特征――每逢佳节倍思亲!

无论大江南北,无论春夏秋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都会有自己的节日。节日是什么,节日是历史文化的延续,是精神文明的传承,是民族特点的浓缩,是个人情感的归依。那个在作者心目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重阳节,最能让作者品味出诗情画意的重阳节,早已在作者心中滋生出无限眷恋之情,无论何时何地,久久挥之不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阳佳节,在自己的家乡,那些茱萸不只插在了兄弟们的身上,也深深地插在了作者的心中,那种健康、吉祥、而又团聚的生活是作者永生永世都难以忘却的(当然,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向往的;当然,这也是任何一个健康人都向往的)。所以,即使长安城内人人插茱萸,遍地是茱萸,也难以替代家乡的茱萸家乡的人,因为,作者爱的不只是那种开黄花结红果的绿色植物,想的不只是家乡的某一个兄弟,而是在九月九日那么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里与亲人一起祈求幸福。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王维在本诗中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包括一种对于健康、吉祥、团圆生活的思念与渴望。

王维抒发的是个人情感,但当这种情感与传统节日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使每一个阅读者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思想震憾与情感共鸣,唤起他们对于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的思念之情。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范文第7篇

一、现代诗歌阅读闪亮登场

现代诗歌阅读,在以前的中考题中从未取得过正统的地位,即使偶尔考过,也仅仅是考查一个问题,不面面俱到,始终登不了阅读理解的大殿堂。但去年贵州省贵阳市的中考题就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今年在许多地方,现代诗歌阅读则形成了和现代文阅读平起平坐的格局。如湖北黄石市中考题:

阅读新诗。完成1~3题。

一道小河/平平荡荡地流将下去,/只经过平沙万里――/自由的,/沉寂的,/它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曲曲折折地流将下去,/只经过高山深谷――/险阻的,/挫折的,/它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感谢你解答了/我久闷的问题,/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

1.这是冰心八十多年前出版的诗集《春水》中的诗句。那时的诗人满怀对新的精神生活的渴望,天真地,又是苦苦地探寻着世界与人生之谜的谜底。她以深刻的感悟力从生活现象中获得了微妙的生命体悟,并且用诗的语言传递出心灵感悟的信息,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用“平平荡荡”的河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比喻两种生活现象,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快乐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受和状态;快乐是一种美德,是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请你结合诗歌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典型的现代诗歌阅读题,选用的诗歌,是2000年新大纲和2001年新课标推荐的初中生必读课外文学名著之一,我们基本上都读过。冰心的小诗,我们已学过她的《纸船》和《春水》,对其诗歌风格并不陌生,这也说明中考阅读题的源头来自课本。

现结合此题,就如何做好现代诗歌阅读题,谈几点看法:

1.要准确破解诗歌中的意象(即诗人的意中之象),然后从诗的意象中把握作者要向读者揭示(或暗示、启迪)的东西。第1小题就是考查了对这首诗歌意象的把握,只是变换了一种问法(即“用诗的语言传递出心灵感悟的信息”),其实质是一回事。解此题的关键是必须把“一道小河”的经历这一意象破解为诗人的内心所指,破解了这一点,也就窥视了诗的灵魂。结合全诗,可以理解为:“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或生活中有坦途,也有坎坷),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快乐面对。”

2.要明确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象征的内涵,以消除理解上的实指性误读。现代诗歌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阅读时必须注意这一点。第2小题就是考查诗歌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内心体验与感悟的题。作者表面所说的是“一道小河”的“平平荡荡”和“曲曲折折”,实际上是指“生活中的坦途”和“生活中的坎坷”。

3.要透过诗歌表面的虚写,提炼出诗歌背后的深层意蕴。诗歌往往大多是虚写,很少有直写的,特别是那些抒情性强的诗歌更是如此。阅读这类诗歌,困难较大,因此应该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常识等相关信息去理解诗歌。这样可以摆脱由于虚写而造成的隔靴搔痒,以便准确地提炼出诗歌的深层意蕴。第3小题就是针对这一点来考查我们对这首诗歌的感悟的,是一道典型的开放题,能够考查出我们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程度。我们做题时,只要扣住“愉悦”、“惬意”、“坦然”、“热爱”中的一点作答即可。

二、现代诗歌写作受到了重视

自从话题作文流行以来,有一些省(或地、市)准许写诗歌,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限制写诗歌,给我们的诗歌写作人为地设置了一道障碍。而夹在阅读中写诗,从我所搜集到的有限的中考试题看,过去还没有见到,今年却出现了。我们先看今年浙江温州市的中考题:

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用“_______把_______的门推开了”的句式,写四行句子,连缀成一首题为“把门推开”的小诗。(不能抄文中的诗句)

把门推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夹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压轴题,不仅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而且使诗歌写作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受到了重视。此题是要求我们仿照阅读理解中引用的一首现代诗歌片段来写一首小诗,现不妨先把原诗引用过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这段话用排比的形式把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形象地描写了出来,而且进一步引申升华:自然规律交替循环是不可抗拒的(当然还有其他的理解),有点哲理诗的意味。我们必须运用排比这种修辞手法,仿照例句来拟写,否则就是不合乎要求。试拟写一例:“读书把知识的门推开了/运动把健康的门推开了/游戏把快乐的门推开了/理解把友谊的门推开了。”命题者的这种开拓精神和敏锐的眼光,是值得赞誉和肯定的。

当然,这种诗歌写作有着固定的格式,类似于仿写句,可能限制了我们的个性自由,发挥不出我们的真实水平,那么我们来看放宽了要求的诗歌写作。如:

2.品诗写诗。

品读下面诗歌,你会得到很多启发。请你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也来创作一首小诗。

供选题目:微风 惊雷 浪花 落英

细雨 题目__________

朱自清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此题的要求是“品诗写诗”,直接单列一题,有点话题作文的意味,留给我们的写作空间很大,有利于发挥我们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写出好诗来。要写好这首小诗,必须抓住四个要点:①能抓住事物特征。②有合理的联想或想象。③表达某种情感。④语言形象精炼。

那么,考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好诗歌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突破:

1.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这要求我们平时要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知识,以夯实自己的文化台基,这是写好诗歌的先决条件。我们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素养,是写不好诗的。有时即使写了出来,也根本就不是诗,如把例1写成“老鼠把粮仓的门推开了/黄鼠狼把鸡窝的门推开了/狐狸把葡萄园的门推开了/狼狈把家畜的门推开了”,这成了纯粹的打油诗,不但没有诗味,而且粗俗不堪,令人厌烦。

2.必须有较强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以凸显诗歌的意象。诗只有利用想象和联想,把对现实的感悟(或体会、感触、感想等)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才能给人以启迪,开启人的心灵。如江苏盐城市有位考生以“天空让我陶醉”(2004年)为题,写了一首诗歌:

“揭开,画家的油布;/翻动,清香的书页;/掀起,黑夜的帷幕。/江河湖泊,潺潺小溪,/无处不见,你的身影,/天空――你让我陶醉。 你是完美的化身,/探长风吞云吐雨,/望大地若拥若去。/心胸广博,容世间万物,/神情平静,育芸芸众生。 云本是你的瑕疵,/雨本是你的血泪,/你收纳阴沉无助之云,/再聚集滋润万物之雨,/给大地万物一次洗礼,/冲去阴暗,留下美丽――/给人间的词汇添上一笔,/不见暴雨,怎见彩虹?/你让不完美渐趋完美,/你让完美尽显魅力。/……”

原诗较长,这里节选诗的前半部分。小作者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十分丰富,能想象出“云本是你的瑕疵,/雨本是你的血泪”这样优美的句子,并且使感情升华到“你让不完美渐趋完美,/你让完美尽显魅力”。读这样的诗,的确能够让人陶醉,得到美的享受。

3.要在语言的训练上下工夫。诗歌语言必须含蓄凝练,这样才会越咀嚼越有味道。还必须生动形象,特别是一些抒情性比较强的诗歌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语言的活力和激情。如以“承诺”为话题(2004年陕西中考作文),有位考生以《门锁的承诺》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