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论语全文解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S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课文把“出”都解释为“出去”,有学生问:孔子为什么没有当面批评或赞扬学生,总感觉有背后说人闲话不够光明正大的非君子行为?孔子不应该是努力教化学生的形象吗,出去了再说,那学生不就没受教化了?孔子可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啊。
第二个问题好解释。孔子的教育观和交往观可绝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因为还未学过《诲人不倦》《周而不比》课,学生不知孔子在教育上不做强迫,“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交往上也不做强迫,“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知其不可而为之”只是贯彻在他的政治理想中。孔子虽然诲人不倦,但绝不会强迫教化学生。
关于第一个问题,本人设想语境,当师生对话结束后,这个“出”极有可能是学生(南宫适、宰我、樊迟)退下、退出,回到自己的位子上,但仍在现场。而后孔子的点评既面对其他学生,也面对对话过的学生(南宫适、宰我、樊迟),所以场景表达并不违背孔子谆谆教导之心。注意的是,“予之不仁也!”不是给宰我品行定性,是说他的想法不符合仁道;“小人哉,樊须也!”不是说樊迟品行阴险卑鄙如小人,是说樊迟的见识是地位低下的下层民众的见识。不这么理解,孔子的话对现场的两位学生伤害就大了。况且孔子几乎不会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即使子路不敬,孔子也只说“野哉,由也。”季氏比周公还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批判,指责)之可也。”所以孔子绝不会因为师生间的意见讨论而给两位学生贴上品行恶劣的标签,这大概也不符合孔子温文的形象。
第二种解释,“出”就是“出去”,离开现场。但君子如南宫适者,并无当面表扬的必要,因为君子大概也不在意鲜花掌声;顽固如宰我者,大概也并无当面强行让他接受自己主张的必要。很多老师惯用师道的威严来屈服学生的意志――“是不是?”“对不对?”学生迫于师尊的压力违心承认老师的意见,背后却不以为然。孔子则不是,宰予已坚定地回答“安”,他觉得下面的一番道理难以改变宰予对守孝的认知,但我要把君子之居丧的情况说一下,没强迫你宰予什么,这是孔子对个体生命意见的尊重,也是符合对话交流的适中原则。自己的精神还是要传达的,“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这番话说给其他的学生,至于对错,学生自有他们的一套理解,我也不做强求,作个启发引导就可以了。而未当面指责宰予(或樊迟),大概也是为了维护学生的尊严。孔子颇为考虑学生的感受,如孔子点评子路鼓瑟的技艺以致门人不敬子路。孔子就为子路做了面子上的挽回:“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由此,以本人狭隘的揣度,学生“出”后孔子再发话的原因,大概有上面两种理解。一是,抓住“出”字义的一种解释,学生虽“出”,但对话仍有“当面说”的可能性。二是,从教育理念、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给“背后说”做出正面的解读。虽然孔子并非完人,言行上有诸多缺憾,《论语》也并不为之讳。但在这几个对话中,我们却要努力改变学生认为孔子所做所言是背后嚼舌头说闲话的非君子行为的认知。
此外,抓住学生提问的契机,我们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对于细节的考虑。虽然《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重点在于对话的内容,但语境的设想在很多时候还是必要,也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切入点来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品性。《论语》全文共有六处比较典型的“出”的场景,除文首提及的三处外,另三处有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故相师之道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下面以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文化经典题为例来谈谈: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②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出题者对第一则“里”的注释是“居”,那么由此可以产生对句意的两种不同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居”的含义与孟子说的“居仁由义”意义相近,即居心于仁的意思,也就是怀有仁德是最美的;第二种是“邑”的意思,即住在有仁德的人居住的地方就是最美的。而选择题的设项A为“环境对人的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设项B为“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这两项所阐述的内容都是基于第二种含义而设的。可见题目所提供的注释并不明确,由此形成语境的多重性。
再如高考题中“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出题者给出的翻译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但事实上,对这种解释,古今不少学者都提出了质疑。“不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这一说法,岂不是同孔子的“仁”的思想相违背?明代杨慎在《丹铅续录》也否定了这种理解,认为:“必择胜为友,则胜己者必以我为不如己,而不我友矣。”也有学者把它理解为“不要和跟自己不相似的人交朋友”,或“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的”。可见,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正是由于从不同的理解出发,为其建构了不同的语境。如果从《论语》整体语境入手作更深入地探析,考察孔子当时说话的对象和情境,就会发现孔子这句话其实是针对某一类“友便辟”的弟子而说,这其实正体现了孔子“因人施教”的教育思想,那么题目中的翻译就具有它的合理性。在高考试卷中,出题者通过译文给出明确的语境,也就避免了考生的误读。又如《雍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当时的语境已无从考察,只能让后人猜测,重构对话语境就成为阅读的必需:冉求在怎样的情境说这话,需要读者揣摩甚至重构语境。朱熹在《四书集注》就曾引胡氏的话说:“夫子称颜回不改其乐,冉求闻之,故有是言。”孔子与弟子的交谈,弟子知道老师要表达的意思,是因为当时的语境还在。而今天,语境已消失,读者要了解孔子话的含义,就必须深入探析,在阅读中重构当时的语境。
上述可见,语境的探析与重构对于文化经典的阅读至关重要。因而,在文化经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也要指导学生将正确把握文本语境作为理解文本意义的关键。
等,非查考不能确定其涵义的情况不同。古旧词汇等的难解,是不熟悉文言,因生疏而
感到的困难。费解是即使熟悉文言,常常也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困难。费解有各种情况,
对待的办法自然也要随性质的各异而有不同。下面谈谈常见的一些,作为举例,供讲读
文言时参考。(一)古代传本有误字。五代以前书籍都是写本,其流传自然免不了要辗
转抄写。抄写,有时因为字形相近,如常说的“鲁鱼亥豕”,就是因为一时大意,把字
写错了。通达的人自己抄写、修改,也难免一时大意,发生笔误。由先秦到五代,这样
延续了一两千年,时至今日,想知道古文献的真面目就很难了。非真面目,可以讲通也
就罢了。有的则不然。例如:
1.《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汉人注和宋人注都说这是讲飞鸟的
情况,前半翻译成现在的话是,鸟一“色”就飞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论语注疏》
引马融说是“见颜色不善则去之”,朱熹《论语集注》说得详细一些,是“鸟见人之颜
色不善则飞去”。这样解有两点说不通:一是事实上鸟不会这样机警;二是即使能这样
机警,按文言习惯也不当这样说。总之,虽然像是讲通了,终归不能不使人感到,恐怕
是牵强附会。以前看到商承祚先生的文章,说“色”本当作“危”,因古文字形近而误。
这样推断虽然没有版本上的根据,比原来的“色”却是合情合理了。
2.《史记·货殖列传》:“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
“以而不乐”的“以”很难讲,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等都没有注,日本泷川
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有注,是:“吴乘权曰:‘以,已,同,言失其富厚之实,则
无所附而不乐。’中井积德曰:‘以而不乐句,似有脱误。’”两种解释,后一种以不
知为不知显然好一些,因为“已而不乐”意思同样不明确。像这种地方,与其曲为之解,
倒不如假定它有误字。
有误字,本来面目隐去,因而费解。为了得其确解,当然最好能够找回本来面目,
清朝有些汉学家就喜欢这样做。但这常常不容易,并且,如果搞不好,还会使人疑为异
想天开。因此,比较稳妥的办法是根据上下文,取其大意;对于个别难讲的词语,只得
安于存疑。
比误字更复杂的还有错简、经注混淆等情况,因为涉及校勘学的范围,过于专门,
这里不谈。
(二)可能是通假,因为罕见,不能确定是通什么,成为费解。我们现在说话或写
作,遣词造句要求规范化。古人不要求这样,或者根本不知道这样,并且,由于地域不
同,传承不同,个人书写习惯不同,同一个词可以有不同的写法。这不同的写法,有的
常用,谁见到都认识,都理解。有的不然,不是人人都认识,都理解。为了变难解为易
解,我们说后者的什么字“通”前者的什么字。有少数或极少数,我们不知道通什么,
这就成为费解。例如:
1.《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文莫”难讲,
《论语注疏》说:“莫,无也。文无者,犹俗言文不也。文不吾犹人者,凡言文皆不胜
于人。”《论语集注》说:“莫,疑辞。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以及人。”宋人的解
释比汉人像是简明一些,不过变叙述口气为疑问口气,其失与汉人正是一样:汉人是乱
说,宋人是错说。清朝刘台拱《论语骈枝》说:“杨慎《丹铅录》引晋栾肇《论语驳》
曰:‘燕齐谓勉强为文莫。’”近人朱起凤作《辞通》,把“文莫”归入“黾勉”条,
认为“黾勉”“文莫”“僶勉”“闵免”“侔莫”“密勿”等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
这样,“文莫吾犹人也”就成为“说到努力,我和旁人是一样”,这就显得清通而易解
了。
2.《史记·陈丞相世家》:“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
‘主臣!……’”。“主臣”这个说法很怪,《集解》这样解释:“张晏曰:‘若今人
谢曰惶恐也。’马融《龙虎赋》曰:‘勇怯见之,莫不主臣。’孟康曰:‘主臣,主群
臣也,若今言人主也。’韦昭曰:‘言主臣道,不敢欺也。’”根据马融《龙虎赋》,
可以断定孟康和韦昭的解释一定是错的。可是为什么用“主臣”来表示惶恐呢?王先谦
《汉书补注》说:“盖对主称臣,惶恐意自见。”(《张陈王周传》)仍是孟康和韦昭
那样望文生义,难以说服人。其实,像这样的说法,我们无妨怀疑它是某两个字的通假
字,因为不知道怎样通法,所以成为费解了。
像这类的费解,能够搞清楚通什么当然好。如果不能,就最好根据上下文推定其大
致的意义;至于如此说的所以然,安于不求甚解也未尝不可。
(三)说法模棱,难知其确定意义。这里所谓模棱,是指想说明白并应该说明白而
没说明白的。语言中还有故意不说明白的,如隐语,本来就不想让局外人了解。其他如
《易经》的卦辞爻辞,预言性的民谣,禅宗语录的所谓机锋等,或者意在解释时可此可
彼,或者意在以玄虚充高妙,都不愿意说得一清二楚。与故意不说明白相近的还有一种
情况,是由于内容难说或欲神其说,于是用玄而曲的词语表达,自以为意思明确,但一
般读者却感到莫知所云。如包世臣《艺舟双楫》谈笔法,引黄乙生的话是“唐以前书皆
始艮终乾,南宋以后书皆始巽终坤”就是此类。这类费解的说法多见于专业典籍,通专
业的人也许以为并不难解,所以也可以不归入模棱一类。没有必要含胡其辞的文字,有
时由于笔下不用心,或者求委曲,会出现费解的情况。例如:
1.《搜神记·三王墓》条讲干将莫邪铸剑的事,干将被楚王杀害前遗言说到藏雄剑
的地方是:“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其”指松呢,还是指石呢?不管
指松还是指石,它的“背”是什么处所?如果叫我们去找,我们一定觉得这遗言太不清
楚了。
2.龚自珍为上海藏书家李筠嘉作《上海李氏藏书志叙》,于讲完藏书的源流以及李
氏藏书之精博以后,结尾表示赞颂之意说:“吾生平话江左俊游宾从之美,则极不忘李
氏。东南顾,翛翛踞天半矣哉。”“东南顾”指作者自己的活动大概没问题;是什么
“翛翛踞天半”呢?人?书?不管是人还是书,怎么能够“踞天半”呢?龚自珍写文章
总想不同凡响,于是求奇;至于奇到读者莫名其妙,也总是过犹不及了。
像这类的模棱,我们不能起作者而问之,也只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其大意,安于不了
了之。
(四)故作艰涩,过了分,因而成为费解。读书人十年寒窗,学有所得,有时难免
希望为人所知,于是不知不觉而喜欢炫学。炫学的方式很多,其中之一是写文章避平易
而趋艰涩,或出奇制胜,这过了头就很容易流于费解。例如:
1.唐朝有个樊宗师,能写文章。韩愈很器重他,他不得志的时候向朝里推荐,死后
为他作墓志铭。传世的作品只剩两三篇,其中《绛守居园池记》非常有名,原因是,或
主要是艰涩到断句都很难。博雅如欧阳修,作《绛守居园池》诗也说:“一语诘曲百盘
纡”,“句断欲学盘庚书”,“以奇矫薄骇群愚”,“我思其人为踌躇”。后人当然就
更望而生畏。于是有不少人想费力诠解,单是为之“句读”的就不只一家。为了说明问
题,我们看看开头较浅易的三行:
绛即东雍为守理所禀参实沉分气蓄两河润有陶唐冀遗风余思晋韩魏之相剥剖世说总
其土田士人令无硗杂搅宜得地形胜泻水施法岂新田又蒙猥不可居州地或自古兴废人(明
钱谷抄《游志续编》本,原即无断句)
说它欲学《尚书·盘庚》还是太客气了;实事求是,应该说虽然满纸是汉字,连起
来却不知所云。
2.明朝后期,以袁宏道兄弟为首的公安派反前后七子的复古,创为清新流利之体。
日子长了,因平易而人视为浮浅,于是钟惺等竟陵派想以幽深来补救,却一滑而成为晦
涩。其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变本加厉,如卷八《上方山》条:
地生初,岩壑具已。其为怀襄,荡荡汤汤,其为天龙神物,倾塌排触,孰测所然欤?
人游游处处,言言语语,山受名伊始焉。有初古名者,有傍幽人炼士名、以名者,有都
邑郊焉、近晚名者,有人古莫至、山今未名者。名不厌熟,山不厌生,至不若所不至者
深矣。(文字、标点依北京古籍出版社本)
这是可以直说而曲说,可以浅说而深说,内容本来平常,却使人感到如雾里看花,
似可解而又煞费思索。
像这样因故作艰涩而费解的文学,幸而内容典重的不多,看看,知道有此不足为训
的一格自然也好;如果不愿意在这方面多费心思,似乎略而不读也无不可。
(五)因行文过简,没有把应该说清楚的内容交代清楚,也会造成费解。例如:
1.《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为了表示费解
的情况,只断句)问题出在“不替孟明”上。“不替”是“不撤换”的意思。照文理,
“不替孟明”和“孤之过也”像是连续说的,可是这样读,意思显得离奇。其一,派孟
明出师袭郑是秦伯自己干的,孟明不能负责;其二,上文也没有提到应撤换而未撤换的
事;其三,如果是说现在,你撤换他也就罢了。何必再犯一回过呢?这个疑团,清朝王
引之《经义述闻》卷十七记他父亲王念孙的意见,解释说,据《文选·西征赋》注,断
定“不替孟明”是《左传》作者的插说,意在交代一下对此事的处理,因为孟明无过,
所以不撤换他;其下应有“曰”字,之后才是秦伯的话。这样考索,合情合理;只是就
原文说,未免简得太过了。
2.归有光《项脊轩志》:“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
子也?’”说“归宁”,话像是在娘家说的;看下文,话又分明是回婆家以后说的。意
思缠夹,问题出在少说一个“返”字;如果写为“吾妻归宁返”,不就云消雾散了吗?
像这类的费解,我们无妨根据上下文,试着增补一些字;这虽然未必能够百分之百
合于原意,只要化不合情理为合情理,也就可以满足了。
(六)为了表达难言的感情或不好直说的思想,有时不得不隐约其辞。这样写出来,
读者看到,如捞水中月,像是摸到一点什么,再一想又似是而非,因而成为费解。这种
情况大多见于诗词。例如:
1.李商隐《碧城三首》的第一首:“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
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
长对水精盘。”词藻、声韵都很讲究,读时甚至有很美的感觉,可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正如冯浩注所说,“向莫定其解”。2.纳兰成德《鹧鸪天》:“马上吟成鸭绿江,天将
间气付闺房。生憎久闭金铺暗,花笑三韩玉一床。添哽咽,足凄凉,谁教生得满身香。
至今青海年年月,犹为萧家照断肠。”(文字依自写字幅)“间气付闺房”,“生得满
身香”,显然有所指,可是指什么呢?难于捉摸。
像这类的费解,一定要弄清楚底蕴自然很难;不过思想感情的大致情况还是可以由
字里行间窥察到的,只要八九不离十,阅读时能够心通而获得一些同感,也就够了。
(七)由于修辞的要求,或立异以为高,有时偏偏不照语言习惯说,因而成为费解。
例如:
1.江淹《别赋》:“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
骇,心折骨惊。”“心折骨惊”费解,因为可折的是骨,不是心;能惊的是心,不是骨。
应该说“骨折心惊”而颠倒说,大概是为了求奇,结果就成为不合情理。2.杜甫《秋兴
八首》之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后两句同“心折骨惊”一样,也是因为词语换位而成为费解:“香稻”怎么能去“啄”
呢?“碧梧”怎么能去“栖”呢?应该说“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而偏偏
颠倒,有人说妙就妙在这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不必争论;至于读者,因此而
不得不多费心思,总是个小损失吧?
像这类的费解,原因比较显而易见,按照语言习惯,把颠倒的文字顺过来解释就可
以了。
(八)话说得含胡,或应该详细具体而没有详细具体,因而可通的解释不只一种,
甚至很难断定哪一种对,于是因有歧义而成为费解。例如:
1.杜甫《羌村三首》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畏我复却去”,有人理解为“娇儿怕我又离开家”,有人理解为“娇儿因我面色不好
而害怕,又从我跟前跑开了”。这个问题近年来争论得很热闹,双方都有不少理由,都
有不少支持者,经过多少回合,似乎到现在仍然难分胜负。其实问题就出在歧义上,有
歧义,得其确解自然就不容易了。
2.方苞《狱中杂记》:“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遭疫死,皆不应重罚。”
“同官僧某”的“同官”,可以理解为地名,也可以理解为同一官署的同事;“僧某”
可以理解为姓僧的某人,也可以理解为和尚某人(这样理解,“同官”只能作地名讲)。
就全文的主旨说,这四个字怎样理解关系不大;不过就“辞达而已矣”的要求说,这样
简略带过总是不合适的。
像这类的费解,如果两种解释略有高下之分,那就可以择善而从;如果难定高下,
那就只好不左右袒而存疑了。(九)记事文中的对话、书札之类,因为是向局内的对方
说的,有些情节或事物能意会当然不必言传。这样的对话,到记事作者的笔下,大多经
过修补。书札就不然,大多保持原样刻印成书,因而其中有些文字,局外的读者就会因
为不知本事而莫明究竟,这也就成为费解。例如:
1.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与冒辟疆》:“双成得脱尘网,仍是青鸟窗前物也。渔仲
放手作古押衙,仆何敢贪天功”?最难解是“双成得脱尘网”一句:“双成”是什么人?
怎么脱了尘网?原来这是说的冒辟疆娶董小宛一事,所谓渔仲曾助银一千两,钱谦益和
柳如是也帮了忙,董小宛才得以落籍嫁人。传说西王母有侍女名董双成,所以这里用
“双成”代姓董的女子。
2.袁枚《随园尺牍·答杨笠湖》:“即佻达下流之随园见之,亦虽喜无害也。”书
札中自谦是常事,自骂几乎没有,这里说自己“佻达下流”,很奇怪。及至看杨笠湖的
来书,上面有这样的话:“不知有何开罪阁下之处,乃于笔尖侮弄如此。似此乃佻挞下
流,弟虽不肖,尚不至此。”才知道原来是一句反话;如果不参考来书,就很难解释其
原因。
像这类的费解,想解决,除了查考有关的资料以外,似乎没有什么省力的办法。
(十)有时候,一段文字,词句明明白白,可是考索其内涵,或者道理上有扞格,
或者事实上不可能,总之是事理上不通,也就成为费解。例如:
1.汪琬《江天一传》:“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
(天一)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
人杀官军状,……”话都明白,可是总起来一捉摸,有两个问题不可解:一是狼兵是贵
州一带土著的军队,左良玉由北方起家,怎么能够有狼兵?二是被杀的是左良玉部下,
马士英为什么不只怒,还要劾?查《明史·金声传》:“(崇祯)十六年,凤阳总督马
士英遣使者李章玉征贵州兵讨贼,迂道掠江西,为乐平吏民所拒击。比抵徽州境,吏民
以为贼,率众破走之。章玉讳激变,谓声及徽州推官吴翔凤主使,士英以闻。”才知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作者把左良玉和李章玉胡乱搅在一起了。
2.宋濂《秦士录):“(秦士说)‘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
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曰:‘有是哉?’
遽摘七经数十义叩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复询历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贯珠。……
(两生)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也。”很少读书而能够背诵诸经传疏,
精通历代史,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这种夸大的说法是不可信的。总观以上,文言中费
解的情况也是各式各样,虽然数量未必很多,但它终归是一种性质特别的难点,以行路
为喻,即使沿途大体平整,知道哪里有小坎坷还是有好处的。
末尾还应该说明一下,这里举例谈费解,是就初学文言或为初学讲文言说的。古书,
尤其先秦的,难读是个老问题,历代治国学的人都多多少少接触到它,有些人并为此写
隋唐文献专业出身的李岩,在1987年毕业后一脚踏入中华书局之时,也许想不到他若干年后会策划出那些畅销书:《正说清朝十二帝》《于丹〈论语〉心得》《姥姥语录》……
《姥姥语录》是著名主持人倪萍所写,记述了自己的姥姥――一位不识字老人――纯朴善良的人生感悟。
《姥姥语录》出版时,有人认为此书与中华书局这样一个有着强大传统的专业古籍出版社的气质不符。时隔几年,李岩对《t望东方周刊》重提他的观点,他认为这样的图书并非迎合市场,而是传递了“朴实的民间智慧”,是拓展出版业务线的有益尝试。
扎根书海20余年,李岩已从一名学者型编辑蜕变成带领一支出版“国家队”探索市场的文化企业领导――曾任中华书局总经理的他,现在是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
“国家队”希望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合一”。一方面,“国家队”做出版需要有文化担当,另一方面,又要走出以往“漠视市场”的阴影。
李岩说,每一个重点出版项目,都是“新的市场增长点、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和社会影响力的契机”。
“出去约稿”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中国传统文化出版物在市场上反响并不好。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自负盈亏的中华书局很难再靠学术古籍类出版赢得市场。书局曾在最低谷时“举步维艰”,在主要靠银行贷款支撑的情况下,又面临银行追加30%的利息,当时同事们觉得“雪上加霜”。
到2003年,作为当时的中国第二大出版社,中华书局在图书零售市场所占份额已经下降到了全国500余家出版社中的第141位。 2016年8月17日,上海书展现场中华书局的展台
那时的中华书局,“受计划经济思想束缚,漠视市场”。其实不止中华书局,众多国有出版单位当时大多如此。
虽然在古籍出版领域中华书局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但他们还是意识到,必须进军大众普及读物领域。
李岩记得,2003年,中华书局新设市场部,“明确表达了与市场接轨的强烈愿望”。
从那时起,中华书局的青年编辑们开始主动“出去约稿”――在此之前,大多数人仍以“国有大社”编辑自居,很少“出去求人”。
就在这一年,央视《百家讲坛》开播,收视率不低,这让编辑们看到了机会。
正说历史
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华书局一个工作室的负责人宋志军在《百家讲坛》看到了阎崇年的讲座“清宫十二朝疑案”,觉得不错,就打起了主意,“是不是可以把他的讲座出版成书?”
于是中华书局联系了阎崇年。
彼时,面对传统文化普及率较低的残酷现实,中华书局正在想办法,希望走一条经典作品通俗化的路子。
他们发现,老百姓可能更喜欢用讲故事的形式了解过去的历史,而不是刻板、一本正经的灌输式陈述。
为什么不与电视结合起来,挑一些老百姓喜欢看的、讲传统文化的节目,做成出版物?
李岩决定,阎崇年的讲座出版书籍就叫“正说”――对历史进行“正说”,旨在呼应人们对被“戏说”的历史的关注。
说做就做。与央视协调后,他们与阎崇年等人签订了讲座内容的出版合同。
以《正说清朝十二帝》为首的几本新书,被发给各地一些书店的朋友,“开始有了主动营销的意识”。
效果很快显现――2004年的北京地坛书市,《正说清朝十二帝》一炮走红,成为十大畅销书之一,随后各地添货不断。李岩记得,终于尝到了畅销书甜头的中华书局“有了些许自信”。
当年八月,他突然接到财务负责人的电话,“李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个月开始我们的现金流变成正的了。”
放下身段
随后,李岩策划了于丹《论语心得》的出版,并随即引爆《百家讲坛》系列读物的热销,一时引领了出版界风潮。
李岩记得,在与节目组制片人的一次聊天中,对方谈到,于丹的《论语》也讲得不错,尤其是讲座很适合电视传播――又一个机会出现了。
2006年11月12日,中华书局与《百家讲坛》主讲人于丹,就出版《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在《百家讲坛》录制现场正式签订出版合同。
李岩用“精耕细作、精雕细琢”来形容该书的出版过程。当时中华书局编辑部对于丹的电视讲稿进行了深层次加工,将演讲文本改编为阅读文本,并仔细核对经典引文和注释,确保对《论语》中字词的基本解释不出问题。
两位经验丰富的老编审也被请出来,对全文进行校读把关,改正演讲中的口误,润色文字。
出版社放下身段的结果是,《论语》的国内销量很快达到了560万册,国际版本也达到了34个,其中包括29个译本,与之伴随的是海外36万册的发行量――这都是市场自发的。
后来,倪萍主动给李岩发短信说:你把于丹的书出得那么好,能不能把我的书也出了?李岩想:如果她写的是演艺界的事情我们就要慎重考虑,但她写的是中国民间的智慧,写得很朴实,感情也很真挚,这样的书“中华”应该出。
别去跟风附会
好市场的前提是好主题――“要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关联度,才具有潜在的畅销基因。”李岩说。
著名学者金开诚在世时,李岩曾陪他去于丹家里。李岩记得,金开诚紧握着于丹的手不放:“你做了一件我们都做不到的事。我的书卖到5000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论语》,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让同事们信心大振,信心背后的大环境是,中国发展赢得全球瞩目,“国外想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原因,寻找中华文化的根源。”与此同时,经过了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出版界也开始“找回自我”,多家出版社纷纷寻求与《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的合作。
但在李岩看来,许多出版社容易对流行主题“简单地跟风附会”。
“581家出版社里,至少500家都出四大名著”,但并不是每家都能挣钱。
“开卷有益”这个词语听说过吗?知道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二、复习旧知,扫除字词障碍(课件)
三、出示新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四、齐读课文,准备复述
学生复述课文。
五、提问
找出课文中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明确: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六、联类阅读
1.其实本文写的就是吕蒙发生巨大变化的前因后果。那么他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我们不妨先联系已经学过的一些文章来促进理解,思考:人到底应当如何做学问?
先罗列学过的文章,看这些文章里告诉我们的有关做学问的注意点。(课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爱好发问,善于发问,关心自然与生活,关注身边的
世界,能在学习之余自娱自乐,去大自然中寻找乐趣。
《论语》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最后一课》做学问需要有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伤仲永》(讲求天赋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2.那么,同学们,本文告诉我们做学问应该怎样?
明确:从善如流,好学上进。
师提示:读书改变了吕蒙,所以读书对人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那么一开始他想读吗?孙权“劝”也是一个因素。如果劝了不听还是不行。吕蒙听了吗?能采纳正确意见,用成语归纳,即从善如流。如果吕蒙只是应付孙权,表面上读书,但实际并没往脑子去,能有成效吗?说明他读书是用心的,本身是好学的,要求上进的。这才是内在因素。也是本文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3.体会道理,齐读全文。
七、体会说话艺术
1.(过渡)刚才讲到一个原因,孙权“劝”。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
提问:看一看,他只用了几句话就取得了效果。
明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可谓语重心长,继而现身说法,“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过渡)孙权三言两语就帮助吕蒙消除了畏难情绪,克服了人的惰性,最终学有所成,获得了惊人的进步。你看,说话也是一种艺术,历史上有一位名人也很善于“劝”。
3.讲故事《罗斯福一语定乾坤》。水管即武器,罗斯福一番比喻,浅显易懂,即刻语惊四座,并经媒体传遍全球,一番妙语说服议员们无条件支持《租借法》顺利通过。
4.拓展延伸(假设一位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
小组讨论:设计一段妙语,开导教育这位学生。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方案,记录员记下讨论结果。
5.交流评价。
八、归纳写法
1.以对话为主。三个人物说话各有特点(注意口吻、神态、心理):
孙权:王者风范,但对下属亲近、关心、期望
鲁肃:与吕蒙同为东吴名将,肯定认识,也深知吕蒙的学识修养和才干,但此次相逢,交谈中发现吕蒙长进神速,所以肯定惊奇。
吕蒙:为自己的长进而自豪。
2.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语调,语气。
九、总结
十、布置作业
随笔《吕蒙对我的启示》
板书:
孙权劝学?摇吴下阿蒙刮目相看原因内在:(吕蒙)从善如流好学让进?摇外在:(孙权)?摇?摇善“劝”
附:《罗斯福一语定乾坤》
一、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较为古板枯燥,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讲学的方式,先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翻译后再系统看文言文知识所展现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种教学过程较为乏味,学生容易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降低文言文学习效率。基于此,教师应该认识到“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应该进行文言文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从而主动进行文言文的探究和学习。例如: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中心思想,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判断该文言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其次,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营造文言文氛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学案中的内容,由组长负责校对和补充,小组成员间进行疑惑解答。同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等进行归纳,通过学生之间的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点拨作用,不再进行教学主导,将学习交还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言知识的学习,可以进行沟通交流,一旦学生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从旁给出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营造出文言文氛围,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之前,制作PPT,将文章中典型的句子,描写景物的句子配合图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影响下,可以深入了解文言文表达的意义,有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二、提高学生对言语文字的语感力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这点,将诵读的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文言知识的熏陶,逐渐形成文言文语感,养成读一遍就大致知道文言语意的能力。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学习水平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借助朗读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例如:在进行《论语六则》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起来十分易懂易记,属于简单类文言文。再加上论语本身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对其进行记忆诵读十分必要。教师应该在学习改文章之间,就将其诵读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早上对文章内容诵读,强化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在学生熟读文章后,要求学生进行文言文背诵。然后,在正式学习该文章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文言文朗读和背诵,通过无数的诵读,学生可以对文言文中似、乎、者、也等常用词的用法有所了解,其语感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学生学习时难免感到晦涩拗口,学习兴趣不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学生进行后续学习。
三、增强学生感受文言字词的能力
关键词: 《诗经》; 宾语前置句; 韵律
Abstract: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shows that its categories of object fronting basically agree with those in pro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 fronting and rhyme presents us two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was determined by grammatical conditions which allowed no vari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poet, such as the fronting of some object pronouns but the second depended upon the poet's deliberate variation, such as the fronting of noun object. As a result, when the poet was organizing his lines, he tried his best to make an objectfronting line occur at the rhymical foot. In The Book of Songs, those lines which fell into the “noun+BE+verb” pattern might be deformed because they departed from the context.
Key Words: The Book of Songs; objectfronting line; rhyme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自《马氏文通》起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于这一特殊语序的类型、分布、性质、历史演变以及产生的动因,几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在前人及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的分布情况,探讨《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使用与韵律的关系。
一、 《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与分布[注: 下文在描写句式的时候,“动词谓语”简称“动”,名词(包括名词短语)简称“名”,代词简称“代”。]
《诗经》中的宾语前置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疑问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他句式中代词宾语前置;二是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有语法标记和无语法标记两类。其具体分布见下表1。关于《诗经》宾语前置句的考察,时贤已有文章发表,如杨合鸣1993[1]、韩晓光1995[2]、伍桂蓉2004[3],本文对之梳理,是为了说明宾语前置的原因。考察《诗经》,其宾语前置类型与散文基本一致,并没有像后代的格律诗那样(如杜甫《秋兴》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素衣莫起风尘叹”之类),出现有别于散文的特殊形式;只是有些宾语前置的类别出现频率要大大高于散文,如指示代词“是”作宾语前置、名词宾语前置,等等,这既有时代因素,又有诗歌韵律的因素。
二、 宾语前置与韵律的考察
押韵是中国古代诗歌韵律的基本要素。通过对《诗经》中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的分类考察,可以看到,它们的分布大都以协韵为目的。
(一) 否定句代词前置宾语韵律的考察[注: 韵脚、韵部均依照王力先生《诗经韵读》。]
1. 关于“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2 “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43)3763013
后置(7)0725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否定句代词宾语到《诗经》时虽然已经有部分后置,但前置仍是主要形式(约86%);前置句的使用虽并非完全受韵律的影响,但多数前置句都处在韵脚的位置(约69.8%)。略举数例:大车槛槛,毳衣如。岂不尔思?畏子不敢。(《王风大车》)(槛、、敢,谈部)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郑风褰裳》)(溱、人,真部)
以上为不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周南汝坟》)(肄、弃,质部)
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召南行露》)(讼、讼、从,东部)以上为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
“不”字句,其前置的代词宾语仅见“我”、“尔”,未见第三人称,其原因或许正如丁声树先生所指出的,否定副词“不”与前置宾语“之”已凝固成词,合音为“弗”了的缘故。
2. 关于“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3 “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16)133160
后置(2)2020由上表可见,“莫+代宾+动”16例,无一例“动”不是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举例如下: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庸阝风》)(指、弟,脂部)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小雅四月》)(纪、仕、有,之部)
“莫+动+代宾”式仅见2例:
其一为《卫风竹竿》中的“远莫致之”,该例出现在第一章,为说明问题,兹将第一章全文转引如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淇、思、之,之部)“远莫致之”正处在偶句押韵的位置,“之”为韵脚所在,该章押“之”部韵,“之”未前置,正是为了押韵。
其二为《大雅民》中的“爱莫助之”,该例出现在第6章,第6章全文如下:人亦有言:德车酋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举、图、举、助、补,鱼部)
第六章为变相句尾韵,韵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此外,该章“之”字五出,构成整齐的“动+之”排比句;显然,如果该句“之”前置,采用“莫+代宾+动”式,则破坏了该章固有的韵律。
考察《诗经》“莫”字句,从代词宾语后置出现的频率来看,与散文似乎无别,
[注: 考察甲骨文、西周金文,未见“莫”字句;《尚书》亦未见“莫”字句。考察《论语》、《孟子》、《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等5部文献,结果如下:
“莫+代宾+动”在《论语》有7,《孟子》14,《左传》8,《韩非子》8,《吕氏春秋》24;“莫+动+代宾”,在《论语》为0,《孟子》为0,《左传》为2,《韩非子》为1,《吕氏春秋》为0。
上述统计数字表明,“莫”字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是很严格的,“莫+动+代宾”式,在散文文献中只是偶见,列举如下:“吉莫如之”(《左传文公十三年》)、“莫能逢之”(《左传宣公3年》)、“人莫救之”(《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后置代词宾语均为“之”。]实则不然。散文中“莫+动+代宾”式偶见,可视为受“主+不+动+代宾”式的影响而产生的偶然现象;[注: 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上古汉语用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式动宾结构,宾语先置,这是一条规律,但是宾语不先置的例外情况在殷墟甲骨刻辞中就出现了……否定式受肯定式语序的类化,可能从殷商就开始了。”]
而《诗经》中出现的“莫+动+代宾”式,则是诗律使然。
3. 关于“无”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
考察《诗经》“无+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列举如下: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庸阝风载驰》)(尤、思、之,之部)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衤去兮。无我恶兮,不故也。(《郑风遵大路》)(路、衤去、恶、故,铎鱼通韵)(二) 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韵律的考察
1. “是+动”(30例)的押韵情况
据考察,《诗经》中只有“是+动”句而无“动+是”句,即指示代词“是”单独作宾语一定要前置。“是+动”句(“是+动”连用者,前一个“是+动”除外)“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举例如下:
祝祭于礻方,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小雅楚茨》)(礻方、明、皇、飨、庆、疆,阳部)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迪、复、毒,觉部)
2. 其他“代宾+动”的押韵情况
其他“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与上下协韵: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小雅节南山》)(岩、瞻,谈部)
上帝甚蹈,无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小雅菀柳》)(昵、极,职部)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小雅菀柳》)(瘵、迈,月部)
《诗经》中,“代宾+动”句一览表:
表4 《诗经》“代词宾语+动词”句一览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为韵脚动不为韵脚
“是+动”291300
其他“代宾+动”3030
合计330330肯定形式代词宾语前置句(“代宾+动”)33例,都出现在四言句中[注: 仅有1例出现在杂言中:“君子是则是效”(《小雅鹿鸣》)。],“代宾+动”中的“动”均处在句尾韵脚的位置(“是+动是+动”格式中前一个“是+动”除外)。
(三)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考察表5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一览表类型四言杂言在韵脚不在韵脚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9)263209经考察,《诗经》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动词也以在韵脚位置的为多。略举数例:
害害否?归宁父母。(《周南葛覃》)(否、母,之部)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大雅桑柔》)(将、往,阳部)
以上在韵脚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邶风谷风》)(求、救,幽部)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秦风终南》)(堂、裳、将、忘,阳部)
以上不在韵脚。
(四)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宾语前置押韵情况考察
名词宾语前置包括带语法标记与不带语法标记两种情况。带语法标记的,根据语法标记的不同,又分“宾+是+动”、“宾+之+动”、“宾+斯+动”、“宾+来+动”、“宾+于+动”、“宾+胥+动”等6类,如下: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唐风山有枢》)(枢、榆、娄、驱、愉,侯部)“宾+是+动”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秦风车邻》)(邻、颠、令,真部)(宾+之+动)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小雅宾之初筵》)(抗、张,阳部)(宾+斯+动)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大雅江汉》)(浮、滔、游、求,幽部)(宾+来+动)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大雅崧高》)(翰、蕃、宣,元部)(宾+于+动)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大雅瞻》)(富、忌,职之通韵)(宾+胥+动)
不带语法标记的,如: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邶风日月》)(出、卒、述,物部)
具体分布如下表:
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韵律特点,诚如冯胜利先生所言,是“加重动词的分量”[4]237,韵脚必须重读,而该句式的重音恰恰是落在句末的“动”上,与韵律要求相一致,这恐怕就是诗人在韵脚所在刻意选择该句式的重要原因。
(五) 几点思考
1.考察《诗经》韵脚所在,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但偶句押韵是《诗经》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诗经》中宾语前置与韵律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受语法条件制约、诗人不能随意改变的,如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动”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注: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象在甲骨卜辞中即已出现,如“贞:祖辛不我害?贞:祖辛害我?”参见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等等;一种是诗人刻意改变的,如名词宾语前置句(带语法标记的宾语前置句,以及不带语法标记的“东山自出”之类)。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诗经》在句子安排上(尤其是后者),总是尽可能地将宾语前置句安排在韵脚所在的位置。宾语前置句的分布以在偶句为常。
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不出现在韵脚的比例: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约31%)、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约21%)、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约9.86%)、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0)。不同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受韵律的影响大小不同,形成如下序列: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上述序列表明,从左至右,在句式的选择上,语法条件的制约逐渐削弱,而韵律的制约逐渐加强。
2. “是+动”句集中出现在《大雅》、《小雅》,当与时代有关。考察上古文献,“是+动”式仅见于西周时期,东周已经消亡,这与该式在《诗经》中的分布是一致的。
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中,可以看到早期的“是+动”式:[注: 金文例句转引自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西周中晚期:子子孙孙其万年永是宝用。(晋侯棘人马方壶)
西周晚期:子孙是尚,子孙之宝,用孝用享。(丰伯车父簋)
西周晚期:其万年令冬(终)难老,子子孙孙是永宝。(殳季良父壶)
比照铭文之程序语“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注: 严格地说,西周铜器铭文之程序语是“子子孙孙永宝用”、“子子孙孙永宝”、“子子孙孙永用”,即以动词后不带宾语为基本形式。考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编《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记有“永宝用”、“永宝”、“永用”者800余器,记有“永宝用之”、“永宝之”、“永用之”者仅21器而已。],
“是”代替“之”,置于动词之前。《丰伯车父簋》中,“尚”、“享”同属阳部,《殳季良父壶》中,“老”、“宝”同属幽部。我们推测,用“是+动”代替“动+之”,或许是为了协韵的缘故。[注: 前辈学者有一种说法,即“古语残留说”,认为古汉语的前身是一种底层结构为SOV型的语言,后来变成了SVO,“是+动”是史前SOV型汉语的残迹。]
为什么协韵要将代词前置?或许如冯胜利先生所言,代词一般是轻读音(“代词在韵律学上叫做‘弱形式’”[4]),将代词“是”前置,动词居后,可以收到“加重动词”之功效;动词处在韵脚的位置,而韵脚又为重音所在,二者相得益彰。当然,这样说,还要解释下面的问题:一是解释代词入韵问题;二是解释变相句尾韵的问题。《诗经》中存在着代词入韵的现象,如:“三岁贯女”(《魏风硕鼠》)之“女”,“不入唁我”之“我”(《小雅何人斯》)(按:《诗经》中,“我”字处在句尾者30例,押韵者2例),“如何如何,忘我实多”(《秦风晨风》)之“何”,显然“弱形式”亦可押韵,要重读。再有,存在着变相的句尾韵(即句尾是语气词之类的,如《伐檀》之“兮”,《》之“之”),句尾不是重音所在;“兮”虽可以延长,而“之”似乎是要轻读。这两个问题或许与音乐旋律及其诗歌重音有关,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考察。
3. 名词宾语前置,是诗人可以刻意选择的,因为名词宾语的位置本该在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后。考察《诗经》,名词宾语前置句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处在韵脚所在的位置,正说明了这一点。关于名词宾语前置句,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无论是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小雅节南山》中的“四方是维,天子是毗”),还是不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邶风日月》中的“东方自出”),在散文中都可以见到(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的“吾不免是惧”、《左传昭公十九年》中的“室于怒,市于色”)。只不过在散文中或许只是偶见,除凸显焦点之外,或许并无特殊的修辞目的;而在诗歌中则是为了使诗句富于变化,为了协韵,而刻意地安排罢了。可见,《诗经》不像唐宋时期的格律诗那样,并无特殊于散文的语序,只是在语序的安排上,句式的运用上,要服从于韵律。
《诗经》中,凡名词宾语前置句均为四字句(约91.5%),或变相的四字句(即“虚词+四字句”,如“维迩言是听”、“匪先民是程”之类);前置宾语不得超过两个音节;动词谓语皆为单音动词;语法标记与动词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否定词、助动词);句末不得带语气词,等等。[注: 考察同一时期的散文文献,带标记的宾语前置句已有长足的发展。如《左传昭公元年》:“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论语公冶长》:“吾斯之未能信?”《国语楚语下》:“则何上下之有乎?”显然,散文中该句式要相对自由得多。]
这些音节限制正是《诗经》的名词宾语前置服从于韵律的体现。
4. 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语法标记除了在春秋、战国文献中常见的“是”、“之”之外,还有“于”、“来”、“斯”、“胥”等。考察《诗经》“于”、“来”、“斯”、“胥”等标记集中在《大雅》、《小雅》、《豳风》之中,据前人考证,《大雅》、《小雅》大多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豳风》亦西周末年的作品。这表明,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在其初始阶段,其语法标记是不固定的,《诗经》中这种句式语法标记的多种多样,正是这种句式在西周末年、东周初年语法标记尚未固定的反映。
三、 关于“鲁侯是若”、“万民是若”的讨论
“鲁侯是若”、“万民是若”二句诗出自《鲁颂宫》。兹将原文转引如下: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关于这两句诗,自古以来即有歧解。分述如下:
“鲁侯是若”:
第一,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毛云:若,顺也。远人来服,则鲁侯从而顺其情,以抚安之也。”
第二,明代季本《诗说解颐》:“若,顺也。谓顺鲁侯之德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言都服从鲁侯。”
“万民是若”:
第一,郑玄笺:“国人谓之顺也。孔颖达疏:民既以之为顺。”
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万民是若’,言万民皆心顺之,以为合理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句指庙貌庄严,万民对它肃然起敬。”
第二,宋代朱熹《诗集传》:“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
《诗说解颐》:“‘万民是若’,顺万民之心也。”
清代严虞忄亨《读诗质疑》:“于是修旧起废,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焉。”
为什么同一诗句会有歧解呢?
依第一类解释,“鲁侯”、“万民”是主语,“是”是“若”的宾语,则该句式为“名主语+是宾语+动”,依第二类解释,“鲁侯”、“万民”是宾语,“是”只是一个语法标记,则该句式为“名宾语+是助词+动”。因为“鲁侯是若”、“万民是若”,其句式都可以描写为“名+是+动”;所以,在句法平面上的“名+是+动”实则包含了“名主语+是宾语+动”、 “名宾语+是助词+动”两种句式,是一个多义格式。[注: 参见殷国光《古代汉语句法中的若干歧义现象》,《语文研究》1984年第2期。]
《诗经》中,凡符合“名+是+动”句式的诗句脱离了语境(或语境不明),都可能有歧解。
例如《鲁颂宫》“上帝是依”:第一,元代许谦《诗集传名物钞》:《鲁颂》亦云“上帝是依”,谓天之神凭依姜女原之身而生后稷也。
第二,宋代欧阳修《诗本义》:毛谓“依其子孙”者亦非也。其上下文方言姜女原生后稷时事,与上帝依其子孙文意不属。据诗意,依犹赖也,谓上帝是赖者,言姜女原赖天帝之灵而生后稷无灾害尔。
又如《商颂长发》“百禄是遒”:第一,孔颖达疏:“故百众之禄于是聚而归之。”
第二,元代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故能聚此百禄耳。”
总之,《诗经》宾语前置句类型多与散文一致,但一些前置句的出现,与诗歌韵律关系密切,一些歧解句与语境联系紧密,一旦语境模糊或丢失,就可能歧解。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合鸣.《诗经》句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 韩晓光.《诗经》中的宾语位置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5(3).
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文人骚客抒发豪情壮志的资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因为知识就是力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1《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非:不,不是
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三、翻译课文。
《咏雪》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仍然没有到达,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听了)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不是人哪!跟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四、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2《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
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3《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理解:
1、一词多义
“以” “成”
2、古今异义“险”
“穷” “去”
3、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明确。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非志无以成学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
4、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六、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3、填空:
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八、积累成语、名句:
淡泊明志 俭以养德 宁静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