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端午节的短句

端午节的短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端午节的短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端午节的短句范文第1篇

那是湘西边地的一个小镇――茶峒。古朴悠远的吊脚楼,水声潺潺的沱江,悠闲漂流的木船,清亮淳朴的苗歌……多少年来,总是伴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于慢慢消散的薄雾中渐渐清晰,而古老的青石板路,沉默地记录下日月光华。

品读《边城》,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

一、美在人性――如水般透明晶莹

女主人公翠翠在背负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之下,奇迹般地长成“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的”美丽少女。甚至当她的内心被莫名其妙的感情占据而心事重重时,一到了夜里照样能甜甜地睡去。单纯质朴的心性,莫不是有水样的灵魂!

老船夫是一个忠厚、大方的人。“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 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实在却情不过,“为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

男主人公傩送是爽直、诚恳的,而哥哥天保更是豪爽、慷慨。在他们知道对方也爱翠翠后,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反目成仇,而是彼此鼓励,彼此谦让。湘西的柔水与净土滋养出的是两个坦荡的襟怀,爱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

正如批评家刘西渭所说:“这些可爱的人物,各自有一个厚道然而简单的灵魂,生息在田野晨阳的空气里。他们心口相应,行为思想一致。……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咀华集》)

二、美在风情――如水般安宁醉人

这里景美,人美,情更美。

这里宛若一个世外桃花源:“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地无一时不使人神往倾心”。没有现世的喧嚣与纷争,也没有都市的冷漠与矫饰,有的只是清新与淡雅,静穆与和谐。

元宵节的烟火,端午节的龙船,中秋节的赏月和男女对歌,男女定情要走的 “马路”、“车路”,人们爱唱的巫师迎神歌……更表现出湘西边地风俗纯真的美。

其中端午节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日子之一。全镇人都涌来看划龙船,之后,又有缚了红布条子的雄鸭,放在水中让人泅水去捉,谁把鸭子捉到,鸭子就是谁的了。不消说竞赛者是何等的快活,观众是何等的振奋,就连身为局外人的读者,又何尝不是感同身受,如痴如醉。

苗族人认为“一个多情的鸟绝不是哑鸟。”每到特定的节日时,年轻人必用唱歌向心上人表达爱慕之情。歌使男女结合起来,这里没有金钱、门第观念,不拘泥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老在高崖上唱了半夜的歌,翠翠梦中的灵魂就漂浮起来了。这是何等自由而又浪漫的风情!

三、美在行文――如水般灵动明净

《边城》的文学语言别具一格,追求纯和真,且极具个性。长句精确,曲折而富韧性,短句重感性,活泛有灵气。

作者写景笔触纤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如诗如画:“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这些句子描摹逼真而简短洗练,呈现出单纯干净的美,有一种出尘而卓然的清丽,似林泉深处悠然飘出的牧歌。

简约、冲淡的文字,营造出了一个不是桃源而胜似桃源的恬淡意境。正如刘西渭先生评价《边城》时所说:“这里一切是谐和,……一切准乎自然,而我们明白,在这自然的气势之下,藏着一个艺术家的心力。”(《〈边城〉与〈八骏图〉》)

四、美在意蕴――如水般绵长永恒

历来,《边城》均被称为是“人性美的赞美诗”。绿水青山构成桃花源式的美丽自然环境,诚实善良构成一派和谐的人文环境,故事里的人物无论主次无一不是美的。

不过正如沈从文自己所说:“……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从文小说习作选集・代序》)可见,沈从文具有某种深刻的悲剧感,这种悲剧感其实深深地掩埋在其冲淡宁静的表层下,涌动着绵长的哀愁和悠远的情意。

《边城》的格调是忧郁的,小说中翠翠的父母因为爱而双双殉情,一身好水性的天保得不到翠翠的爱而葬身鱼腹,傩送因为哥哥的死与老船夫产生隔膜、误会,远走他乡。老船夫因担忧翠翠的命运,以致身心交瘁,抱憾身亡。只剩下翠翠这只“孤雏”无望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

这些平凡生命主体的沉浮飘忽,折射出作家对人生命运的偶然性和不可知性的深沉的忧虑和思索。所以,作品在着意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同时,流动着悲剧的旋律,摄人魂魄,自然而然地引起人的悲悯和怜惜之情。这种悲剧也更加平实、真切,也更容易为普通人理解和接受。

端午节的短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 文化教学 交际

早在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将文化列入到英语教学内容之中并要求学生粗略了解使用英语国家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逐渐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从相关调查结果得知,大部分小学英语小学过于倾向阅读、听力、写作、口语等基本语言技能,以致于多数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薄弱,甚至在应用英语过程中普遍出现交际和误解情况,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势在必行。

一、创设文化情境,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传授语法知识外,更要加强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当前英语教材中涵盖很多欧美等西方国家文化内容,因此教师在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应用教材,通过学习英语课文和对话引导学生体会中方和西方国家表达方式、思维习惯以及价值观念存在的差异,重点在于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其中包括赞美他人、称呼、道谢、打电话、致歉等,充分让学生认识到因家庭、社会、单位等不同交往身份和地位,所要遵循的文化原则也有不同,进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例如在学习hello,教师就为学生介绍中西方问候方式不同,并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西方人人民打招呼,同时教给学生日常中常用的短句:“What is up?”、“What is going on?”,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国家文化。

二、构建多方交流,感受不同文化差异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实free talk环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双方拉近沟通距离。例如在讲解到家庭主题,教师就可告知学生,“aunt”对应汉语中的姨妈、姑姑、婶婶等,“uncle”对应汉语中的姑父、伯父、姨夫、叔父、舅父等,“cousin”则对应汉语中的表兄弟、表姐、堂兄弟、堂姐妹,“grandfather”对应汉语中的奶奶、外祖父、爷爷。中国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传统家庭对亲情十分重视,每逢过节都会欢聚一团共庆佳节。相反在西方国家并不重视亲属关系,强调个人主义,尤其个人要负的责任远远多于对家属所负的责任。自然而然英语中很少出现敬语,无论对方地位多高、年龄多大,西方人也很少用“您”之类敬语。之所以会存在此类情况,主要和西方国家追求人人平等精神和个人价值等思想观念。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称谓词就会了解西方文化现象和社会关系。再例如教材中某章节内容提到饮料和食物的英语表达,大部分对美食都有强烈的追求。英语教师就为学生介绍中西方美食,如中方的Tofu(豆腐)Jiao zi(饺子)等词语都被赋予了英语专有词汇,此外教师还可适当告知学生像肯德基、麦当劳快餐在西方国家就类似于中国的油条包子,虽然便宜,但缺乏营养物质,过多食用较易导致肥胖。通过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能让学生加深对中国美食文化了解。

三、借助教材阅读,拓展学生文化视野

英语教材编写内容基本上参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其中渗透了大量是英国和美国等国家文化知识。教师在讲解中可根据教材拓展知识,从而向学生传递更多文化信息。例如在学习部分国家和地区国民、国旗、语言等,教师就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各国国旗,并穿插讲解国家国旗图案来源以及首都。再如教材某章节提到了中国古城和其代表特征,教师就结合课文知识为学生介绍Macao(澳

门)、Hong Kong(香港)以及世界其他城市著名建筑标志,如the Eiffel Tower(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Sydney Opera House

(悉尼歌剧院)、Fuji Mountains(日本富士山)等。教材中还有部分章节提到了中西方重要节日,如中方的New Year(春

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西方的Christmas(圣诞节)、halloween(万圣节),教师就对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介绍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节日知识。此外英语教师还可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拓展阅读,目的在于让学生多了解英国、美国等地区人民家庭关系、生活观念、社会背景以及父母对孩子自立能力培养等。同时还可运用比较学习法深化阅读,即比较文章中有关文化不同因素,如中方称赞别人,对方要客气一番,而西方在称赞别人时基本上都会愉快接受。在吃饭方面,中方会留下一点菜作为礼貌,西方则会通过吃光食物来表达对主人款待的喜欢之情。比较阅读法明确区别了不同文化差异,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还可运用直接阐述法;即直接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阅读材料,如sandwich(三明治)、frielace(壁炉)都是西方文化,中方常常将boss一词译成老板,学生会直接联想到企业老板,事实上英美都将上司称为my boss。由此说明,学生只有深入了解英美背景文化知识,才能正确理解英语词汇本质意义。

四、结语

总之,文化是小学英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要了解所学语言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其本质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英语教师也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渗透,构建多方交流和文化情境,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端午节的短句范文第3篇

>> 大学英语四、六级新题型“段落翻译”策略研究 浅析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评析 大学英语四、六级应试技巧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解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方法谈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翻译策略在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题型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的教学策略 元认知监控策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应试中的运用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后的独立学院听力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教学策略 转型分析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策略 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机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英语四、六级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教改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翻译在四、六级总分中的比例也从5%提高到15%,与写作一样。一般来说,大学英语考试大纲就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风向标。翻译替代以前的完形填空,并且由原来的句子片段翻译改为完整的段落翻译。由此表明翻译地位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阶段,翻译与听、说、读、写一样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有关翻译的一般教学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段落翻译是对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查,要在短时间内取得长足的进步不太容易。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功底外,了解一些翻译的标准和策略,并进行适当的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翻译的标准和策略

(一)翻译的标准

1.中外翻译理论有关翻译的标准。古今中外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都曾从不同角度对翻译制定过一定的标准。在我国近现代,最有影响也一直备受争议的应数严复的“信、达、雅”标准。直白点说,就是“忠实于原文;语句通顺;译文要优美”。后有傅雷先生提出的“神似”和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国外翻译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美国的尤金・萘达(Eugene A.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和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语义/交际理论”。前者主张意译,后者主张直译和意译的灵活选择。直译强调忠实于原文,而意译更多考虑的是原文意义的传达(叶子南,2013;宋天锡,2007)。

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段落翻译标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段落翻译尽管属于比较基础简单的翻译,但了解其评分标准也十分必要。以下是从网上搜到的四、六级考试翻译评分标准:本题满分为15分,成绩分为六个档次:13~15分、10~12分、7~9分、4~6分、1~3分和0分。各档次的评分标准见下表:

(?a_id=ff8080813f26f758013f26f758080000&kid=ff80808148a943210148aa3ed53806a2)从以上的翻译评分标准看,四、六级翻译和四、六级作文一样,阅卷员从整体把握,凭总体印象给分,而不是按语言点的错误数目扣分。但语言的质量确实是得分高低的决定因素。从“信、达、雅”的标准来看,能做到前两点,即忠实于原文,行文流畅,就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

(二)翻译的策略

翻译,看似简单,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步骤,即首先理解原文,然后把原文想要传达的意思用目的语表达出来。而实际上,翻译过程却很复杂,是对语言表层背后,深层思维差异的处理。尤金.萘达把翻译过程分成:分析,转换,和重建三个阶段(叶子南,2013:46-55)。因此,翻译不仅是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正确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基础,很多同学在翻译时容易犯逐字翻译的错误,其实翻译是原文意思的传递,所以保证原文的意思不变是最重要的。要想译出地道的英语,最根本的出路还是打牢英语的语言基础,阅读大量的英语原著和文章,并且要善于观察,对比,积累和模仿(宋天锡,2007)。

1.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因此必须关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表现在从词汇、句子到篇章的各个层面。

首先,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由于四、六级段落翻译的选材特点是有关“中国文化”,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因此相关词汇的积累非常重要,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比如:中国的节假日: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等。

中国古代经典书籍、教义以及流派。比如:

四书五经 the Four Books & the Five Classics

四书 the Four Books ,including “The Great learning《大学》,The Doctrine of the Mean《中庸》,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论语》and Mencius《孟子》”

五经 the Five Classics,including “the Book of Poetry 《诗》,the Book of History 《书》,the Book of the Changes 《易》,the Book of Social Forms and Ceremonies 《礼》and the Annals 《春秋》”

三纲五常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five constant virtues

三纲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ruler guides subject,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five constant virtues:benevolence(humanity),righteousness,propriety,wisdom and fidelity

仁、义、礼、智、信

三教 Confucianism,Daoism,and Buddhism(儒、道、佛教)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语,如:

三个代表the Three Represent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represents the orientation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represent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五讲四美三热爱

五讲 the Five Merits focus on decorum,manners,hygiene,disciplines and morals

四美 the Four Virtues:golden heart,refined language,civilized behavior,and green environment.

三热爱 the Three Loves:Love(for)the motherland,Love(for)socialism,Love(for)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安居工程 Economy Housing Project

希望工程 Project Hope

菜篮子工程 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精神文明等 (以上翻译都摘自金惠康的《跨文化交际翻译》,2002)

平时多阅读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资料,多看英语新闻和报纸,比如CCTV英语节目和China Daily的大学校园版。

其次,段落翻译应该以句子为最小单位,总体来说,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形合语言与意合语言。英语属于“形合”语,主要指从句子结构来看,英语句子严密紧凑,句子各部分之间的形式和联系必须符合语法规则。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主要框架,主语和谓语要求在人称,数,时态上保持一致。而汉语则相反,属于“意合”语,句子各部分之间没有严格的语法结构限制,体现在“形散而意合”。因此,汉英翻译时必须在正确理解汉语的基础上,用符合英语语法和习惯法的句子来表达。比如:汉语无主句较多,但翻译成英语时必须把主语加上去。例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

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defeat if you know the enemy as well as yourself. You will win one battle and lose one battle if you know yourself but are in the dark about the enemy. You will lose every battle if you are in the dark about both the enemy and yourself. (徐行言,2004)

汉英对比,英语注重形式连接的特点,和汉语注重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明显的。

(2)静态语言与动态语言。与汉语相比,英语表示动作的手段不仅可用动词,还可借用其他形式,比如,名词,介词,同位语,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和独立结构等。而汉语一般只能用动词表示动作。因此我们说汉语属于静态语言,而英语是动态语言。例如: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Abraham Lincoln)

汉语翻译是: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远不会从地球上消失。

英语由于语法要求严谨,与汉语相比,一般长句比较多。因此,汉译英时,就要充分利用英语长句的特点,采用“短句合译”的方法,可以使用从句(状从、定从),非谓语动词,或者同位语。例如:

・“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国剧。”

・Peking Opera,as /known as the national opera of China,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 years.(同位语)

第三,段落翻译应从语篇的角度着手。段落翻译处理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词句,而是由互相关联的几个句子,按一定的格式,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语篇。因此,段落翻译必须以语篇为单位,对语篇进行分析理解并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手段,才能使译文达到“忠实,通顺”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翻译要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传递出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孟庆升,2003)。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汉译英时就需要打乱汉语原文的结构顺序,而用符合英语语篇结构的方式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2.关注中西文化差异。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不可分离。社会学认为,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学家说,学习一种语言就是了解一种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点,它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邓炎昌,刘润清,1989)。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使得翻译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因素。一般来说,译者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他的译文才会越准确和地道。译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即意识到翻译是信息的语际交流活动,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一样可能成为翻译的障碍。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了解语言背后的诸多文化现象。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萘达曾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孟庆升,2003)。

三、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段落翻译是对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想在短时间之内有明显提高可能性不大。但是考虑到其选材特点以及评分标准,考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积累相关词汇,多读地道英文,在扎实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掌握一些翻译理论,包括翻译标准、方法等,并且注意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再加上多加训练,一定可以取得满意的分数。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调整的说明[EB].

?a_id=ff8080813f26f758013f26f758080000&kid=ff80808148a943210148aa3ed53806a2.

[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7]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