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

作为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然而实际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现状显得沉闷而单调乏味,教学方法单一,重记忆轻朗读,重背诵轻品味,优秀的古诗词往往被教学得“面目可憎”。学生对古诗词兴趣不高,只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甚至产生反感厌恶心里。教师教学也很头疼,常常忙于检查背诵、默写、改错的循环,其结果就是师生学习古诗词陷入“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尴尬状况。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摸索和总结借鉴了一些古诗词教学方法,供同仁参考。

一、做好导引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孩子对诗歌产生兴趣,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基本着眼点。1.做好作者简介、诗歌写作背景简介工作,突出重点、把握亮点吸引学生,如在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这首诗时,介绍陆游六十年作万首诗,学生发出惊叹,借此师生共同吟诵学过的陆诗名句,教师再补充介绍“陆游一生戎马倥偬驱敌卫国,文武双全,我们学好他一首诗是不是很好做到?学生纷纷表示同意。由此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古代的“诗”和“歌”是连系在一起的,诗是心灵的歌唱,是情感的自由渲泄,古人悲欢离合,总要吟诗以歌,至今也有许多诗词传唱不衰。如在学习坡《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先播放王菲演唱的这首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下一节课前,让学生来唱这首词,学生感情非常投入,唱出了词中的豪迈与良好的祝愿。实践证明,如果能让学生高歌一曲,用歌唱来替代重复的诵读,比抽查背诵效果好得多。

二、情境诵读 美感享受

任何时候,诵读都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个基础。古诗词语言精练、韵律优美,意境深远,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诵读领会诗词的语言美,对诗词大意有了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体会古人“一唱三叹”之妙。可见,在诵读中用艺术手段创设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悟情会意 诗为心声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至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我国历代的诗人很善于用意象来反映自然美、社会美,来表现自己的内心复杂丰富委婉曲折的情感。我们要深入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着的作家的思想感情,同时对我们民族文化精神也有了更深入的体悟,我们自身也在不知不觉中更多地秉承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秀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羊”以大气的笔墨展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展现了奇险壮美的三峡景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丽江南……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塞北江南,无不展示了祖国山川之广袤壮美,蕴含了作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古为今用――文采飞扬

在古诗词教学中应使学生领悟到,学习古诗并不是死记硬背,应对考试。学习古诗词,不仅是为了继承,还可以发扬,在现代学习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充分展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如恰当应用与口语表达和写作中,可以提升文化素养、增加文采。温总理在记者会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恰到好处地引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行百里者半九十”“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等诗词古训,最近在讲话中引用到“雄关漫道真如铁”“长风破浪会有时”以显示复兴中华民族的信心和力量。文雅精妙的表达表现了他们良好的文化修养与人文修养,令人叹服。

我们还开展了《走进古典诗词》的语文综合活动和文化作文写作等一系列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分类积累古诗词,如按季节积累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诗句、积累描写山水的名句、写月的诗句、思乡的诗句、体现爱国情怀的名句……在作文训练中指导学生引用或化用古诗词及再现意境等增添文采。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提高了对古诗词学习的认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和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并由厌烦畏惧变为乐于积累恰当运用,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写作能力,使学生感到获益匪浅。

“腹有诗书气自华”。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学习古诗文是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内在修养的必修课。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有其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我们要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的要求,不断地探索和寻求,用古典诗词的文化大餐把学生培养成博通古今,有较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邓四野.怎样教好初中语文古诗词[J].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7,05.

[2]魏韬,张希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J].时代文学,2008,23.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审美情趣;古诗文学习;环境美;情感美;形象美;语言美;手法美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20年,笔者深感古诗词学习积累对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也有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情趣,又称审美趣味,是以个人爱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性,审美情趣来源于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又决定着人的审美标准。正因为审美情趣对人的审美观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所以,思想家和教育家们都把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既然如此,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古诗文学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古诗文中的自然环境美

古诗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给诗文增添了无限的意趣。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都是诗人们倾情描写的对象,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了丰富的情感。鉴赏此类古诗文,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热爱美的事物,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寥寥几笔,就将四时之景绘出。

二、古诗文中真挚的情感美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文凝练含蓄的语言,悠远深邃的意境,令人叫绝的字词后面隐含着诗人的心情故事。温馨的骨肉情、美好的朋友情、执着的男女情、浓烈的思乡情、深沉的爱国情是古诗文作品的常见题材。如,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传达出温馨的骨肉亲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展示出美好的朋友情;温庭筠《望江南》中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O洲”及《诗经》中的《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吟诵出执着的男女情;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描绘出浓烈的思乡情;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歌咏出深沉的爱国情。将它们整理出来,通过语文实践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蕴含其中的情感美,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继而继承和发扬这种情感美的光荣传统。

三、古诗文中生动的形象美

1.事物形象

有相当数量的古诗文把某些事物作为具体的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即诗人把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借助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人们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柳树:常常表示惜别;月亮:常常用来引发思乡之愁;:常用来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梅花:常常是傲霜斗雪,不怕挫折,纯净洁白的象征;松树:常用来象征坚贞高洁的精神;杜鹃:常常象征凄凉哀伤。利用古诗文中的事物形象,制作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来培养审美情趣,积累写作素材。

2.人物形象

古诗文中展现了不少具有人格魅力的光辉人物形象。如,“万里赴戎机”代父从军的花木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朱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千里共婵娟”的苏轼,“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等等。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内在的美必然表现到外部,产生语言和行为的美。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诗文中的人物形象美,从正面人物身上得到美的感受,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古诗文中隽永的语言美

古诗文的语言特色是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情感。应反复品读,读懂原诗词表面意义,在此基础上认真地咀嚼把握诗词中的“文眼”“字眼”,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

五、古诗文中巧妙的手法美

古诗文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手法,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手法,并且领悟这些手法的妙处,勇于大胆尝试,敢于进行模仿写作,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给学生的表情达意提供借鉴。

总之,学生通过对古诗文的不断学习、积累和运用,他们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样,既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又塑造了完美人格。我们深信,随着学生思想认识的逐步加深,他们自然会把思想认识转化落实到行动上,最终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观。

参考文献: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范文第3篇

然而这种蕴涵种种审美因素的文字,并不能都为学生理解识别,不少中学生对语文提不起兴趣,感觉学习语文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始终把自己看成一个局外人,不能融入课文的情境之中,甚至产生了一种排斥的心理,冷眼旁观。久而久之,势必丧失学习语文的热情,要提高语文成绩也就成了一种奢望。

其实就像煤一样,语文需要去用心挖掘和体会,只有当其和我们的心火相遇时,灿烂的艺术光泽才会发出夺目的光彩。

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大多是中外脍炙人口的佳篇妙作,向人们展示出多姿多彩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世界,蕴涵着无比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激发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趣,让我们获得艺术上的审美愉悦。只要你能沉醉其中,用“心”去体味,我敢保证,你一定能感受到语文的乐趣,从中领略到无与伦比的美感,那么,提高语文素质便指日可待。

一、用心体味语文的自然美

丰富多彩的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不可胜数的优美景物,水光山色、草木虫鱼、风花雪月、蓝天白云、落霞彩虹……都给人以美的感受。教材中就有大量的关于自然景物描写的课文,它们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经过作家的加工,它们比原来更典型、更完美、更能激动人心。我们身处教室,却能神游广阔而深邃的宇宙,一次次地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古诗词中那些描写山水的诗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或安详平和,一派田园情趣;或气势雄浑,摄人心魄;或意境宏大,苍凉悲壮……现代文,如朱自清的《春》,让人感受到万物勃发的生机;《荷塘月色》让你领略了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之上的月色那朦胧典雅的美;郁达夫《故都的秋》,让你深入体会故都秋天特有的“清”“静”“悲凉”的韵味;老舍《济南的冬天》让你跟随作者一同享受济南冬天不同于别处的佳妙。这作品中的春夏秋冬四季之美,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不论是壮美、崇高美,还是秀美、阴柔美,我们用心去体味,都能得到赏心悦目的享受,让人心神荡漾,如痴如醉。

二、用心体味语文的社会美

社会美是社会关系中人的美,包含性格、行为对社会的责任等。学生认识社会美要比认识自然美难得多,但语文教材对社会美的展示相当的丰富深刻。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志爱国、扬善抑丑、做恶惩奸等等,课文都提供了丰富的感情材料。只要我们用心去体味,就会感受到多彩的社会美,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展现的是亲情;《孔雀东南飞》展现的是爱情;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现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更有大量的课文歌颂的是人物的人格美、理想美,具有强大的震撼力量,如:《寻找时传祥》中时传祥^格的崇高;《我有—个梦想》中马丁·路德·金的理想的光辉……可谓光照日月,感天动地。这些,只要我们用心去体味,就会产生心灵的感应,获得情感的陶冶,受到心智的启迪。

三、用心去体味语文的艺术美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情文并茂的美文,蕴含丰富的艺术美。如:文章的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绝非单纯的语文基础知识,如果我们用心去读,从美学角度去理解它,就会得到艺术美的享受。莫泊桑《项链》,篇末点出项链原来是假的,这种结尾方法出奇制胜,令人回味无穷;茅盾的《风景谈》一文,运用电影镜头的组合方式,将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以新颖别致的构思,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孙犁的《荷花淀》,以简洁朴素的对话描写,赢得了我们的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再如,唐诗中的对仗,句式整齐、音律和谐、平仄交错、起伏多变,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去感受其中的音律美,从而由音及情,由情及意,由意及人,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面对语文,我们不妨把一切的感官调动起来,让我们的眼睛去看,用我们的耳朵去听,用我们的鼻子去嗅,把我们的生活储备调动起来,让我们的联系想象活跃起来,让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丰富作者用情塑造的形象,当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感受到了,那么我们与作者之间的生命的交流碰撞也便自然产生,文字也便生动鲜活起来,这时,我们对语文想无动于衷也难了。我们更会得到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受到一次彻底的审美熏陶,从而产生一种更为强烈的美感追求,于是能力得以提高,情操得以陶冶,人格得以提升。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范文第4篇

一、故事熏陶,激起学生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孩子的共性。故事给学生以知识、梦想、信任、效仿、思索和警觉。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粒明珠,正确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成语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如,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三顾茅庐》等,在课堂中开展以成语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读、写、记、演等形式的综合性语文训练活动,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由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国学故事的无限精彩,对成语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最后,由学生合作表演成语故事。他们积极性很高,表演欲望强烈。表演的过程正是对成语的理解过程,这样不但展示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锻炼了其合作能力。

二、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烦琐的分析和逐字逐句的讲解,应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来,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主导地位。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阅读也反映着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学生通过自悟而受到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以及所获得的知识,远非教师分析所能得到的。而有些古诗文的深远意境,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人文精神也绝非教师能分析清楚的。同时,古典诗文中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深邃的蕴意,常使诗文言已尽而意无穷。如果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尽情吟诵,就会产生很多超越文本的阅读新意。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在学生读后,问: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在经过充分的自读感悟后纷纷发言:“在这么美的环境中一个人饮酒,李白真是太孤独,太伤感了!”“不!李白太浪漫了,花间、月下、美酒,那种感觉肯定是妙不可言。”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彩的表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

三、结合所学课程,进行知识拓展

如,四年级上册的第3课是“古诗两首”,选编刘禹锡的《望洞庭》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这两首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有一道选做题:我还会背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那就可以抓住这个题材进行有趣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寻找这类诗词来诵读。《望庐山瀑布》《小池》《送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滁州西涧》等皆能成为他们的诵读材料。这种拓展,因为有了课文内容的依托支撑,诵读更有张力。

四、在经典诵读中渗透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我在诵读经典活动中,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紧密而有效地结合起来,重视经典解读,在解读中恰当地渗透写作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的目的。

下面,我以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三课“古诗两首”为例,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在经典解读中渗透写作方法的。

“古诗两首”中一首是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首七言绝句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诗中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在教学这两首古诗的时候,我把经典解读和小学生习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古诗的纵向分析,与学生写景作文方法联系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山行》中的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写的是远景,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写的是近景,写景顺序由远到近,是按方位变化的。我在对这首诗纵向分析后,要求学生按方位变化,由远及近地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景物。在课后的小练笔中,要求学生按方位变化,由远及近地写一处景物。而《枫桥夜泊》中的写景,是用倒叙的方法,以时间的变化,把作者的所见所闻融合在一起写,这种写景方法三年级的学生是很难接受的,在课后的小练笔中,我只要求学生按时间变化(从早到晚或春夏秋冬的时间变化)写一处景物。

正是如此,在经典诗文解读中,我重视渗透写作方法,古为今用,古今融合,使学生尝到“读书破万卷”之甘苦,享到“下笔如有神”之乐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乐于写、能写、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来。

五、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诵读经典教学中,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共同诵读经典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美妙时刻。“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技能的优化,需要坚守与超越。坚守是优化的前提,没有成功经验的坚守,优化就失去了基础,而超越则是优化的本质。在必要的时候,把阅读上升为诵读,内心体验外化为外部情感,进而可以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回低转,变成一声声动人的船歌,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诵读技能就在此时被不断超越。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竞赛;特色作文;本剧表演

现代的语文教学必须更新观念,以新的教学观来透视与分析今天的语文教学,要由应试教育下的“被动接受式教育”全方位的向素质教育下的“研究性学习”转轨。传统式的教育不仅是师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更主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受到了无形的阻隔。鉴于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走出教材走出课堂、面向社会;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学会融入生活、关注社会。如果仅仅教学生学些名人名著,那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太失败了,以下是我结合自己所教的语文学科特点开展的一些不成熟的研究性学习经验,望同行指正。

一、举办各类语文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都有争强好胜“死要面子”的特点,我就抓住学生的这个特性,将“死要面子”转化为他们的兴趣,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隔三差五的举行各类语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求胜心,达到使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具体做法是:比赛前应该根据事先分好的学习兴趣小组人员情况,给每个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放手发动学生参与到比赛试题的制定或比赛程序的设计中来,让他们积极的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去查资料出试题。这些方法都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如此以来学生既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又能感受到研究的乐趣。对于比赛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而定,可以是成语解释、古诗文名句的背诵等基础性的比赛,也可以是语言活用一类的综合性比赛;既可以是生活常识的考查,也可以是歪理斜说的斗智。总之,只要能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能力就行。

二、进行课本剧表演

在各类语文综合活动中话剧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高中学生都有爱表现的欲望,所以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给学生以充分的展示空间。老师在学生表演的始终都应参与其中,不要像放羊一样任务一布置就撒手不问了。在学习戏剧《雷雨》一文时,开始我就让学生知道学习这课是要汇报表演的,然后再让学生研读课文熟知故事情节并分析人物形象,接着按事先分好的学习兴趣小组就让学生写出剧本(情节可以适当改编),每组选出导演、演员什么的,最后经过一周的排练再正式演出。通过学生的演出他们能更好的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如此做法比老师讲十遍还要有效。除了书上的戏剧外我还让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相声,这些小品相声都是以语文基础知识为背景的,像《斗嘴》、《阿Q求爱记》等,学生对此兴趣极高,比天天做试卷效率高的多。

三、布置特色作文,讲特色故事,举办特色诗文朗诵会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范文第6篇

甚至网络上纷纷转载《计算机也能写宋词:科学终结意象构思》一类文章,说是“利用计算机分析《全宋词》,把句子打碎成词语,并归纳出宋词中的高频词汇,再按宋词格式就可以创作出一首首宋词了”。

因社会舆论的哗众取宠和21世纪的科技崇拜,因感情的粗疏和行为的草率,学生对古典诗歌疏离和隔膜,也就不足为奇。

语文教师怎么样让学生能够欣赏古诗的美,甚而敢于品鉴古诗的优劣?笔者归纳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三部曲:找相异,看统一,品价值。

一、 寻找诗歌意象与描写对象的相异性

古诗固然有其高频词汇,但是词汇中的意象不同于我们平时生活中所看到的描写对象。

意象是艺术形象,是从描写对象的本身特点中提取出来的,更是从诗人所希望的表达效果中提取出来的;提取的原则是这些艺术形象要能够表达诗人独特的生活特征、个性特征和思想感情。

生活中本来的对象通常是怎样的?

诗人在作品中抓住了描写对象的什么特征?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入诗作的结构内部,体会意象与描写对象之间潜藏的相异性,进而对诗歌进行分析;分析意象中出奇制胜的、不落俗套的,分析意象中蕴含的想象力和思想性。

比如“莲”(荷花、芙蓉、菡萏)这个意象,学生会因平时接触所见而觉得美丽,觉得一池塘的繁多;学生也会因初中所学的议论性散文《爱莲说》论说的高妙,以为得到了“莲”这个意象的一切高妙――莲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学生赏析古诗的时候就会凭印象先入为主并形成思维定势。

其实“莲”千姿百态。

孙绍振说:“要把矛盾揭示出来,就要把原来的与想象出来和写出来的艺术形象之间的差异抓住不放,才能进行分析;如果连揭示矛盾的能力都没有,就不能分析。”(《文学讲演录》)

所以,我们应当抓住诗句里意象本身的特征想象、还原诗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想。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淳朴如天籁,读此诗如同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荡舟荷塘,课堂上由一嗓音清脆的学生领唱前三句,再由位于教室四方的学生依次应和后四句,体会诗歌里的“鱼”和“莲”意象完美结合,和我们平常所见的散游的鱼和丛开的莲大不一样;学生方能体会到诗歌传达出的荷塘的生机美丽和人们的愉悦活泼。

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通过大红大绿的撞色效果写出了西湖的美艳,令人欣赏眷恋。

到了柳宗元笔下,“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芙蓉不是表现美和生机,而是芳物备受摧残,这令人联想到作者境遇坎坷、屡遭贬谪、心情沉郁;换做是安居乐业的我们,见到夏雨中的荷花,说不定是畅快淋漓的洗礼之感,怎么会是“惊风乱”的受压迫被欺凌呢?

南唐中主李“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则是由自然的衰飒感叹人生的悲愁;荷花凋零,人人可见却未必人人会悟。

诗歌中的其他意象也必然有着该诗句中所绘的独特性,与其他诗句中所绘的相异性。

二、 理解意象丰富性后的情感统一性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为他的书斋题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下联主张创作要有与众不同处。我们欣赏诗歌只有读出诗歌意象与描写对象的相异处,读出诗人的苦心经营,才谈得上分析诗歌。

郑板桥的上联主张笔墨简练,以少胜多。简练肯定不是单薄;好的诗歌往往意象不但独特,而且丰富;丰富却不是堆砌辞藻、繁复琐碎;反而能给我们充分的审美愉悦或者内心震撼,为什么?因为诗人把丰富的意象统一于深沉的情感之中。就像李渔说:“立主脑,减头绪。”意象应该在“主脑”(统一的情感)主持下达到纯粹而丰富的境界。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去细细品味“意象丰富性后的情感统一性”。

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短短八句56字,写到的意象有连接“大荒”的城上“高楼”、茫茫的“海天”、惊风乱下的水中“芙蓉”、密雨斜侵下的墙上“薜荔”、重遮千里目的“岭树”,曲似九回肠的“江流”、“百越文身地”。这些意象各有特点,或者是环境的荒凉偏远,或者是芳物的备受摧残,或者是山川造成阻隔迂回。

其实就是这些意象,也是经过作者的苦心删选精心编排后才构建成诗歌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琢磨:

为什么是“惊风”而不是“冷风”?

为什么是“斜侵”而不是“斜飘”?

前者的狂乱惊恐、肆意侵袭不是更能引发我们的联想吗?柳宗元经历了什么样的磨难才有如此寒意阵阵饱受欺凌又满含悲愤之句?

意象的丰富和感情的纯粹并不矛盾,柳宗元把环境的渺茫、偏远、阻隔、冷酷种种特征都统一于内心的情感之中,用一“滞”字做了归纳。“滞一乡”不仅是诗人因贬谪蛮荒而身体“滞留”的客观遭遇,更是心灵孤独无可慰藉、前途渺茫无可憧憬、命运残酷无可化解的情感“阻滞、淤滞”,丰富的意象在情感的统一调配中受到提炼和深化,也就给读者带来了厚重的心灵震撼。而柳宗元自己也在贬谪柳州短短四年后病逝,就像一语成谶,柳州终于成了他的生命“淤滞”之地。

《毛诗・大序》中写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助意象表达强烈的抒情性,而少有故事性(叙事性)。因此,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歌时,如果不能读出意象之中作者情感的深沉,也就谈不上分析诗歌。只有理解诗歌意象丰富性后的情感统一性,才能读出其中深意。好的诗人必然是有才气的,能够提炼出简练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感情,能够通过意象承载那么深沉的感情、思想、内涵。

三、 品味诗歌超越功利的审美价值

诗人都是多情种子。当科学家们探索月球阴暗背面有什么,月球上的气体、矿物构成如何的时候,有才华的诗人恐怕已经在心里构想了月亮的一百个特征,而有意取舍、提炼意象了。

当我们过分强调事物的工具性时,我们会问:“做这些有什么用呢?”“读这些有什么用呢?”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到审美“不计较功利,没有实用的目的性”。

情感的审美价值虽然不实用,但是很美好。这种美好穿越了时间、空间、历史、地域。而年轻的学生,有着年轻的心灵,应该更能感受这份美好情怀。

汉乐府民歌《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不管是两千年前的人读,还是今人读,都会被这爱情的浓烈执着所震撼。即使有人宣称不再相信爱情,也是因为他不敢奢望自己遇到或者自己不敢如此付出,但这并不影响《上邪》带给人的冲击力。

琼瑶将《上邪》改编成《还珠格格》插曲:“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当地球不再转动,当春夏秋冬不再变化,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笔者的侄女1999年3岁看《还珠》,到现在年年看重播,《上邪》的流韵就这样从3岁一直熏陶到她的少年和她的青年。

所以,诗歌的情感有其独立的价值――审美。西方专门将“审美价值”和理性相对,研究感情的学问,情趣的产生。

川端康成评论东山魁夷的画作:“有一件事却留在我的心中,没能写到文章里。那就是东山风景画中那种内在的魅力、精神的苦恼、不安的净福和虔敬。在画面上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隐藏在深处。”

教师要引领学生读诗歌,读出隐藏在意象深处感情的强度、趣味、境界,从而获得美的感悟与震撼,又在审美中得到精神的提升。

生活有多复杂,诗歌意象就有多复杂;诗歌意象多复杂,情感就有多复杂;而这复杂却可以表现得如此诗意――简约纯粹与丰富深沉的统一。

柳宗元感觉“密雨斜侵薜荔墙”重重侵袭;坡却觉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陶渊明沉浸在桃花源“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的想象中;秦观却觉得“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迷离绝望。

贺知章觉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王之涣却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读诗让我们更宽容,更深厚,更智慧。

教师要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教学活动中,提升情趣,获得审美价值。

人们的感情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被“习惯”所抑制,比如朝九晚五带来的忙碌与压力,社会成见对人的影响与导向,传统道德施加的束缚,科学常识带给人的过多理性乏于感性。我们变得匆忙而迟钝。学生年轻的心灵、年轻的感觉可以在欣赏诗歌中保持鲜亮。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更是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篇幅短小,诗中有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是最适合低段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最好的启蒙教材。儿童能从儿童诗歌里获得精神的力量,获得内心对于美的体验和享受。儿童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肯定可以成为儿童内心的容器,可以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儿童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色彩,烙上一重烙印,带来一种节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年(1~2年级)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可见,儿童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小学低段中发展儿童语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儿童多学习诗歌,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

在儿童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诵读的作用,让儿童在诵读中去感悟。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儿童诗更是如此。反复诵读能让儿童理解语言,欣赏语言,品味诗歌语言的优美,促进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并能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的体验。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一、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不仅生动、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张力。儿童诗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儿童最易于模仿。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166~167页中《四季的脚步》,这是一首歌颂四季的儿童诗,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极适合儿童诵读的诗作。诗分四节,分别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来临时的变化,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四季气候的特征,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丁冬、知了、刷刷、呼呼”等几个拟声词的运用,叠词“悄悄”的反复使用,以及每节末尾的押韵,使整首诗处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之中,诗的语言也具有了音乐美。一般而言,儿童诗比较符合古诗押韵的要求,用韵也比较严格,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诗中拟声词、叠词的运用,也能直接将客观世界的声音和节奏传达给儿童,拉近与儿童的距离,使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二、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诗,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46~47页中《听听,秋的声音》为例,对儿童而言,“秋”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把它具体化为“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代表秋天典型特点的具体事物,就使抽象之物具体化了,从而吸引儿童往下读。当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触摸的形象时,儿童诗歌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拉住了小读者。在这首诗中,诗人用“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几个具体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来临时世间万物的变化,流露出孩子们对秋的季节的独特感触。诗中通过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意象,化无形为有形,通过浅白的文字,像图书一样描绘出来,使本来抽象的“意”变成了具体的“象”。由此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总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意象来诠释抽象的概念,使儿童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换言之,意象是儿童诗歌不可或缺的成分。

三、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

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融主客观于浑然一体,创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把读者引进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论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正是符合儿童心理,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教师的引领下漫步诗境中,借助具体意象去领悟丰富的诗意胜境,欣赏诗歌的独特魅力。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139~140页中《山城的雾》,这是一首意境优美奇幻的儿童诗,借助于多个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把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美丽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对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学习这首诗,关键是要体会它的意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大自然的奇幻美。抓住了意境,就抓住了诗作的灵魂,儿童阅读这样的儿童诗,不仅能够获得一种知识,而且能透过这种知识性的描述,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并能感悟到另外一种深意。

四、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诗歌是最为注重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情”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生命力的美感表现。因此,情感体验在诗歌的教学中是第一位的,在儿童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观,引导他们积极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第23~25页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儿童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孩子们对雷锋叔叔的深切热爱。在孩子眼里,雷锋叔叔是爱心的源泉,是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我们不禁为诗中流露出的朴素而亲切的情感所打动,爱心就像泉水一样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惬意,愉悦,幸福……儿童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爱的情感氛围之中。儿童诗因为有了情感,自然也就有了生命。由此可见,“情”是诗的根本,儿童诗必须缘情而发。

总而言之,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为初入学堂的儿童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它承载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通过儿童诗歌的教学,儿童的发音会更加准确,语汇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在儿童诗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撞击出学生的睿智火花。

参考文献

[1]夏登高.试论诗歌教学中的审美赏析.小学语文教学,2006,(4).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范文第8篇

一、教师应转变观念,有创新精神

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己首先就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内在的动力,是创新的开始并始终影响整个创新活动,它是在创造实践中产生、发展、检验与论证,由实践到意识,又由意识到实践,一直贯穿于创新的全过程。教师要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的意识,要敢想敢做,要有能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能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敢于标新立异,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式怀有强烈的思维批判性,这是时代更是素质教育赋予语文教师的重任。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教导学生,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情境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

二、培养想象能力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其特点是具有生动的再造性或独特的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再造想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说,在教学文艺性的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描写的情境、人物、情节等一幅幅生动画面想象出来;在教学说明性的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说明的事物现象、性质结构、过程等形象、具体地想象出来;在教学议论性的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想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便没有创新。我在教学中总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遨游宇宙,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青少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又特别喜欢想象,他们对课文的读解,从课文语句的理解到全文思想、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凭借想象的创造功能来完成。因此,我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是尽量避免学生完全受课文制约,亦步亦趋,只是从课文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而是努力引导学生带着被课文所唤起的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以学生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去积极发现知识,甚至是一些隐藏在课文深处、连作者自己也未曾认识到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来补充课文情节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或创新课文的内容、延续课文的情节,或对课文的某些观念进行提炼升华、从课文中引出新的见解等。在我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大都能凭借于想象的创造神力,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幅幅崭新的现实画卷,从而使学生步入创新的境界,得到创新训练,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