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毕业赠言给学生

毕业赠言给学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毕业赠言给学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毕业赠言给学生范文第1篇

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曾在斯坦福大学送给学生的毕业赠言是——学习的美好在于,别人不会把知识从你身上拿走。

西汉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只为读书,晋代车胤抓萤火虫来当灯只为读书,同时期的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只为看书。这些古人虽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家境贫寒,但他们却都喜爱读书学习,可以用书痴来形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们是否都在读书学习之中找到了那书本的世外桃源?不过正如奥普拉的毕业赠言所说,没有人能把知识从你身边带走。这三个典型的古人嗜书如命,贫穷夺走了他们日日温饱的保障,夺走了他们上私塾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他们却通过不断的自我读书和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多学习,多读书,学到的知识永远只属于你自己的。这是奥普拉送过学生们毕业赠言的内涵。曾经看过一幅漫画,读少书的人知识浅薄,他面前能看到的知识一堵墙。读多书的人,站的高,看到了墙外的世界,是战争和动荡的混乱。而读更多书的人,他站的位置已经超过了墙,直穿过天空,看到了更高更广阔的美好世界。这就是知识带给人的魅力。它可以让你变成井底之蛙,可以让你看透世间冷暖,可以带给你一个崭新的视角去看世界。而知识带给你的这些神奇,没有人能够复制,只能够自己去感受。

毕业赠言给学生范文第2篇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语流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敞开心扉

交际心理障碍是语流不畅的重要原因。鲁滨逊教授在《思想的起源》一书中这样说:“对大多数人而言,当众说话是一个未知数,其结果不免令人满心焦虑和恐惧。”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战胜人性的弱点,使语流畅通,达到成功交际的目标呢?

1.积极的心理暗示

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掘潜能,一鸣惊人。在学生出现或可能出现交际障碍时,教师及时地给予激励,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交际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的教学过程中,一位学生带着用饮料瓶制作的笔筒走上讲台,她脸涨得通红,局促不安,过了好一会儿也没能开口。我知道,这时候老师的鼓励是让她开口讲话的关键。于是,我主动介入:“你这个笔筒做得真精致!你的手真巧!其他同学都想知道你是怎么做的。”她听了之后,略带羞涩又不无自豪地介绍了起来。

话题给了学生一个开始讲话的触发点,而教师的鼓励与点拨是激发学生讲话热情的媒介,它使学生得到一种心理暗示:“因为我做得好,大家才推荐我上台介绍的。”

2.获取成功的经验

学生对陌生的人或陌生的场合总是心存畏怯,不知道如何主动交流,这正是他们常常采取回避的原因。戴尔·卡耐基说:“要克服当众说话那种地动山摇的恐惧感,最确切的方法之一,便是获取成功的经验作支持。” 所以,当学生在交际情境中出现支支吾吾、语无伦次的情况时,我常常让他们先模仿老师或另一位同学的发言,以降低难度,让他们获得流畅表达的体验,然后说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还有一点很值得关注,那就是比口语交际指导课更真实的交际环境——校园生活。把学生推上校园交际的舞台,无疑是让他们获取成功体验的最佳方式。频繁的交际实践会逐渐消除他们内心的畏惧,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变得迅捷,口头表达变得流畅,并能把这种交际经验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二、引入活水

从“想”到“说”,需一个转化的过程,在语出于口的短暂时刻,学生还要选择恰当的语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出现吞吞吐吐、前后脱节等语流不畅的情况,是不奇怪的。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要考虑语汇的问题。把学生可能会用到的一些词语、句子提供给学生作参考,或者给他们提供一些类似的范例,这样可以降低交际的难度。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临别赠言”时,我采用了补充诗句、例子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送别诗,让学生从诗中体会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热情的鼓励、深深的祝福和对友情的歌颂,从而领悟到临别赠言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表达,还可以引用诗句表情达意。然后,我出示了三组学生在毕业之前的对话,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临别之际相互赠言的浓浓情意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寻找到情感的突破口,从而在对话中说得流畅,说得动情。

三、反复疏浚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流畅正是思维敏捷的表现,语流训练与思维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1.先写后说

这是对言语知觉的敏锐性和言语生成的条理性的辅助训练。在说一段话之前,先让学生写一写,读一读,给学生提供说话的依托,学生再现语言材料时就会相对顺利一些,表达也会更准确,更流利。

有的时候,只要让学生提前写下一组提纲,他们就能做到语流畅通,条理清晰。在教学“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时,我指导学生用关键词的形式写下他们最喜欢的电视栏目名称、印象最深的节目名称以及理由,然后到讲台上把这些内容连贯、具体地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不用担心“说”的问题,便可以集中精力把话说流畅了。

2.自言自语

转述故事和即兴发表意见等口语交际训练,都要求学生在接受信息源刺激以后,迅速完成组织语言的工作,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自言自语来进行内部语言的编码训练,是一种较好的由易到难的过渡方法。

如“推荐一本好书”的话题,学生对自己要推荐的书是很熟悉的,关键是应该从何说起,按什么顺序说。如果能自言自语地理一下思路,遣词造句,上台发言自然就不会慌乱了。

3.放慢语速

毕业赠言给学生范文第3篇

一、高效理答的目标追求

1.坚持一个“真”字

高效理答须以“真”为基础,简言之就是真诚倾听和真情应对。

真诚倾听,既指倾听的多感官,耳“听”有声语言,眼“听”身体语言,心“听”心灵语言;还指倾听的全员性,不只听一个学生的语言,还要听教室里其他一个一个学生的语言。真情应对,是指倾听的同时,竭力以白己的有声语言、身体语言和情感来回应学生,让他们感到教师与白己气息相通,情感相融。笔者曾指导学生结合《西游记》原著,创编“三打白骨精”,交流中有这样的片段。

生1:(绘声绘色地读)……(其间一学生咧嘴笑)

师:说说看,你笑什么?

生2:他说,“猪八戒见一个美艳女子从远处走来,如同看到嫦娥姐姐从月亮上飘下来了一般,眼冒红星。”我想起猪八戒就是因为对嫦娥不轨被贬到人间的,这个描写符合它的特点,又幽默风趣,写得真好。(众笑,鼓掌)

师:他依据八戒的特点合理想象,会写;你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会听,会评。你们都很棒,大家的笑声和掌声就是给你们的奖赏!咱们继续听。

生3:“他着急上前搭讪,白骨精却柳腰一扭,径直来到了唐僧面前”,这句很有戏剧性。

师:(冲小作者伸出大拇指)高手啊,只用三个动词就描绘出一个戏剧性的画面!

上述案例中的精彩,是由真诚倾听与真情应对催生的。教者敏锐地发现了那个咧嘴笑的学生,才掀起了师生对话中的第一次,让作者更自信,也让听者更专心。正是调动语言的、肢体的和情感的力量,以及对作者和评论者及时做出热情的表扬、巧妙的引导和适时的总结,才让学生的参与热情越发高涨,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欣赏,教者也得到了一份愉悦的体验。

2.牢记一个“善”字

这里的“善”指的是善心,表征为尊重、理解、宽容、欣赏、关怀、爱等,教师要始终尊重学生主体,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正向的认知、情感等影响,使学生一直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和不懈努力的动力。

笔者请一学生板书课题“山谷中的谜底”,结果他越写越小,引发同学的笑声,他羞得满脸通红。

师:你们觉得山谷容易看到,还是谜底容易发现?

生:山谷!

师:想想看,他这样写课题,有没有道理?

生:有道理,山谷容易看到,所以写得很大,谜底不容易发现,就写得小了一些。

师:人家这样写,是独具匠心啊!所以我们不要轻易笑话别人。

(板书的学生很是兴奋)

上述案例中,教师从“善心”出发去理答,化解了学生的尴尬,保护了他的自尊,也教育了其他学生,这样的理答是高效的。

又如于永正老师安慰的理答:“没关系,慢慢来。”“再试一次,不着急。”……孙建峰老师鼓励的理答:“能保底也不错。”“中央电视台的后备力量有了。”……声声安慰,传递的是脉脉温情,滋润了学生的心灵;句句鼓励,蕴藏的是浓浓爱意,促进了学生发展。总之,从“善”出发的理答,无论采用什么模式,不管以什么面貌出现,总能让学生在轻松安心的氛围中,愉悦而幸福地学习。

3.想着一个“美”字

我校一教师指导写《毕业赠言》,一学生写给他的赠言里,引用了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双手接过赠言:“非常感谢你对我无私奉献精神的肯定。不过我还很年轻,身体也结实,应该还可以无私奉献好多好多年呢!”同学们都笑了,那名学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一句幽默的调侃,一片会心的笑声,有效化解了学生的尴尬,也让大家领悟到了名句的用法。这里,教师幽默的语言是美的,深藏在幽默后面的对学生的爱意更是美的!这样的理答无疑是智慧的,也是美好的。

一教师执教《病房里的花园》,这样评价学生的朗读“你读书的声音像唱歌一样好听!”“注意,轻轻呼喊,仿佛花儿长脚过来了!”“让憧憬走远一点,再远一点,走到明亮的阳光下。”……教师的语言如图面一样形象、诗歌一般美好,学生深受感染,学习效果极佳。

美的理答除了表现为幽默的、诗意的,还可以是有情趣的、活泼灵动的、充满情感的……它带给学生的是愉悦的享受和智慧的洗礼,是心灵的激荡和情思的飞扬。

也许我们一时间还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不过,心中装着这份对“美”的追求,我们的理答会离高效理答、智慧理答越来越近。

二、高效理答的达成路径

让理答回归理性,彰显个性,指向实效,追求高效,还需要循着三条路径,不断修炼。

1.学为我用,垫高自己

从于永正老师的“没关系,慢慢来”中,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要接受的是“学生主体”的理念,要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看到这六个字后面是教师“等待学生成长”的思想……把握了这些,才可以拥有自己的理答:“站起来就是勇敢的。”“再试一次,我相信你!”或者与该生耳语,让其先坐下,等别人发言后再请他来说……

可见,提高理答能力,不能狭隘地学习理答技巧,还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文学素养,锤炼自己的语言,多方面提高修养。

2.加强预设,增添底气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充满了偶然性和非预期性,这给教师理答带来了太多的未知因素。

一次公开课上,学生的回答让王崧舟老师措手不及,理答失败而遗憾下课。之后,他针对那个学生的发言精心预设,又一次碰上类似的发言后,他不慌不忙,从容应对,结果理答成了那节课上最大的精彩。特级教师尚且如此,我们普通教师不更需要精心预设理答吗?

理答预设一方面要细读文本,深刻把握文本的意蕴、内涵,广泛了解相关背景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要充分预测学生回答问题的不同情况,预设相应的理答方式,让理答环节更富自信和底气。

毕业赠言给学生范文第4篇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毕业生表示诚挚的祝贺!向无私奉献、辛勤培育你们的各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远道而来的学生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些天,我看到穿着各式服装的同学在校园里留影;听到或激情飞扬或离别伤感的毕业赠言;注意到网络上晒出的各种老照片、新感想,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毕业的时节已经到来。从XX年8月27日,到XX年6月29日,1403个日夜,在这里,你们刻苦读书、潜心钻研,收获了知识;你们投身实践、志愿服务,提升了能力;你们展现才艺、挥洒汗水,建立了友谊。你们把安大的影响带到了“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演讲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全国高水平的赛场中,让安大的旗帜在领奖台上飘扬。正如大家刚才在宣传片中看到的刚入校时的影像,较之那时的稚嫩与青涩,现在你们的脸上多了几分成熟与自信,你们把最好的年华与青春留在了学校,用激情与拼搏书写了人生最灿烂的篇章!

我与你们中的大部分同学一样,都是XX年来到我们的校园。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了安大和每一位同学对于卓越的孜孜以求。我们积极申报并成功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努力推进并高质量完成“211工程”三期建设,及时启动并持续实施“XX计划”,学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包括你们在内的全体安大人奋力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要向你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同时,母校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你们未来的发展,因为你们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

去年此时,“程校长,装空调”的呼喊犹在耳边;今年此时,空调来了,你们却即将毕业。发展需要期待,更需要守候。今天,你们即将奔赴新的征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临行之际,作为师长,我想给你们提几点希望:

希望同学们坚守理想,志存高远。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要想有所作为,必须立志于青年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大家听说过、媒体报道过我们学校的“学霸寝室”,四位同学同时保送国内一流大学。没有坚定的理想、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不可能有他们的今天。将来,你们会在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境遇,面临不同的挑战和诱惑,希望你们秉承校训精神,要有刘文典校长“大学不是衙门”的气节和操守,坚守自己的理想,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名利所诱,把青春汗水挥洒在祖国建设的征程中,把朝气、锐气彰显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希望同学们至诚至坚,修身养德。“德者事业之基”,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更是人生的立身之基。李世雄老师、何琳仪老师、张子侠老师,他们都以至诚至坚之志,将全部心血奉献给学生,让三尺讲台闪耀着不灭的生命光华。希望大家见贤思齐,坚持以诚实、诚信和坚毅、坚定为目标,至诚高节,磨练意志,坚韧不拔,不断加强人生修养,提升道德品质,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展示中国当代青年,展示“安大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希望同学们博学笃行,砥砺成才。你们之中,有在《nature》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学术科技典型胡亚伟,有投身环保事业、受邀参加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的志愿服务典型余涛,有活跃在各大文艺舞台又被境外五所名校录取的文化艺术典型宁小雨,有踏实肯干又心怀良善的见义勇为典型杨靖……你们都曾一起在安大这片沃土上广闻博识、明辨笃行,也将一起迈上人生新的征程。今后,无论是继续进行学术深造,还是在社会的大课堂上打磨锤炼,希望你们依旧保持优良品格,广知识、强本领,务实进取,知行合一,在投身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砥砺成才,对自己和青春负责,为国家和社会担当!

同学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安大已与你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安大人”的称号将陪伴你们一生。希望安大的精神和品质始终伴随你们、助力你们去开辟崭新的未来,为社会作出贡献,为母校赢得荣誉!

母校是你们的家园,会始终关注你们的发展,为你们的成长提供终身的支持,会永远张开双臂欢迎你们的归来!

愿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

谢谢!

毕业赠言给学生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就业率 理论教学

职业教育走到今天,总体上走了不少弯路。每年从媒体上都能统计出我们国家需要多少多少类型的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技师缺口更大等等。但现实情况是大量涌入社会的技术类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就进入了一个就业需求的怪圈:一方面是工厂、企业需求大量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大批技术类学生毕业之后难以谋得理想职业,即使找到工作也往往干普通工,只能干一些低技术含量的活。

究其原因值得我们职教人深思与反省,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做到产学结合

大多数学生走出校门不能马上就被企业委以重任,原因还是学生技能素质不过关。蝉联最佳大学校长的朱经武,在卸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并依依惜别香江之际,曾为香江赠言:“发展教育绝对不是为了赚钱,不应该把教育当作一个产业,教育是一项投资,人才就是产品,一定要有耐性。”

我经常想到一个类比:大商场里的商品貌似很贵,但其引进的产品质量确实靠得住;一元、两元店的产品确实很便宜,但质地毕竟差许多。好的产品能进入大型商场卖高价,而好的人才也应能进入适合他的岗位实现其真正价值。学生对于学校来说就是“产品”,学校就是制造技能人才“产品”的地方。学生刚刚进入职业院校来学习的时候好比是一个毛坯,应如何把他们打造成精工产品,是我们职业教育人的职责。这个毛坯能加工成什么零件,谁说了算呢?当然是市场!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6号文无疑已为职业教育指明了道路。工厂如果生产本已过剩的产品销路是肯定不通畅的。同样,社会生产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必需打造什么样的技术人才

2 就业率高低不能决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功与否

个别职业学校偏离教育部的办学宗旨,片面追求短期利益,把培养学生当成了应付,诸事都走形式,毕业时放宽口径,合格与否都能颁发各种证书,单纯为追求所谓的高“就业率”不择手段。但是不少学生根本达不到相应的操作及技能水平。从长远看,毕业时给学生联系一个工厂去打工,一批批学生送往社会,却没有多少真正的技术工人,倒是为流水生产线培养了不少操作工。这样的教育机构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变相的劳务中介公司。

如果学生多数成才了,企业愿意要、抢着要,学生毕业后就有了自己的技术工作岗位,待遇比普通工人高,自然职业教育的口碑也就会更好,招生和生源会更好……如此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才会真正做到蓬勃发展。

3 产学结合并不能忽视理论教学

到底如何做到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胜任工作呢?这和他们在校的实践、实习是分不开的。因此有人就会说实践重于理论,以为高技能人才日后不用讲课、教学,懂那么多理论没有用。事实情况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的!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理论指导实践”是不无道理的。如果没有理论,只跟着实习老师学操作,那只是邯郸学步,一味地去模仿,如果碰到新问题就又解决不了。比如学习电工的学生,如果理论学不好,去实验室学习配盘,那些基本电路其实多学几遍,靠死记硬背都能学会,一旦线路稍做改动就乱了手脚,更谈不上举一反三了。当然电路不是死的,它是根据需要灵活多变的,一个错误的培养模式却使电路变成死的,显然是背离了人才培养的初衷。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学生理论学得比较好,去接受配盘训练,他很快就会融会贯通,电路再怎么变,也能得心应手,甚至他还可以自行设计创新一些电路。因此,培养目标的制定应既有实践生产的熟练运用,又有理论的纵深研究,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适应性,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实用技能。

4 把握好教和学两个重要环节

好像很多学校做了许多努力,却总不见什么好的人才出现,究其原因,还要从刚才的那个例子说起。毛坯怎么样才能被加工成精度较高的零件或产品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因为这个毛坯的材料本身有问题,外因是加工者没有用心。

同样道理,学生成才与否也有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他实在是厌学,对学习技术不感兴趣。还有有些人来技校学习就是来混一纸文凭,这也说明了有些学校对学生实行宽进宽出政策,实际是对学生、对学校不负责任。当这种风气泛滥时,最后的结果是把职业教育收效甚微。所以职业教育在这方面要严格把关,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使得培养的人才能接受的起社会的考验。

但大部分学生资质不错,而且满怀信心想学好技术,那他们成才与否的关键因素就是外因,也就是职教培养模式和职教人了。想来职教人的身上责任重大啊,我们承担着为国家建设,生产力提高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啊?现实情况是,教师中很多是教理论的不懂实践,会实践的不懂理论。导致理论和实践不能同步教学。所以每一个教育人员都应该加强自身学习,理论课老师应主动虚心向实践课老师学习实践技能,实践课老师也要主动向理论课老师学习理论。教学时,理论课和实践课要配合进行,学生学习时也会有针对性和积极性。

综上,要打铁还需自身硬。把学生这个“毛坯”加工成“人才”,要做到我们自身实力过硬才行。软实力是我们教师的水平高低,硬实力是我们教学设备齐全与否。当然,这些软硬件具备了也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职业教育人有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和有没有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毕竟战争的输赢,装备好坏是关键,而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还是人。

参考文献

[1] 张建羽.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生命线[J].继续教育研究,2007,(3).

毕业赠言给学生范文第6篇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与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一个人很可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是智力生活,完全没有体验过阅读和思考这种人类的巨大喜悦。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因此,我一直努力“教会学生阅读,要使孩子们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哪怕只影响到几个孩子也好。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来讲,课外阅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加强德育功能。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普遍存在。

(2)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3)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

(4)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下,要求个人面对大量的信息能进行正确的判断、整理、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对策。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那么如何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语文营养,丰富知识,开发智力,完善人格?

第一、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书有足够的宽容,在孩子阅读中,应该对孩子的阅读选择足够尊重。比如说卡通和通俗小说,一般我们都认为是垃圾书,但我个人认为却是引起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品种,而且对孩子提高阅读能力也未尝没有帮助,有一个事例可以表明,1990年和1991年来自32个国家的二十多万名儿童,参加了“国际教育成果评估协会”的测试,结果芬兰儿童的阅读分数最高,而芬兰儿童最普遍的阅读书刊是什么呢,就是59%的芬兰儿童几乎每天看一本漫画书。虽然我的学生是毕业班了,但是对于看什么书,却没有限制,而是有足够的宽容。

第二、不要把所有的课外阅读都寄托在课外进行,课堂上我有个规定,每周一的第一节语文课开始五分钟,向孩子推荐自己喜欢读的儿童文字作品,我个人认为所有孩子天生对阅读是充满兴趣的,做过父母的人都有小时候被孩子缠着讲故事的情况,上学以后之所以有的孩子沉迷于电视或电子游戏,首先是由于家长和学校没有提供一个相应的阅读环境,对孩子潜在的阅读兴趣没有加以诱导,当然也有纸质体的阅读不像其他媒体那么有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尊重孩子自身的阅读选择就更为重要。

第三、围绕课外阅读组织一些活动。本学期结合学校开展的“春蕾杯”读书活动,开展了多项活动,如“我是小小房间设计师”,让学生从设计、画草图和文字解说等让自己的房间充满童话色彩或浓浓的科技文化氛围;“我是小诗人”诗歌创作,让学生在自己创作的基础上,配乐朗读;“我所了解的民俗风情”,让学生更多地明白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他的独特文化和风俗等;整个学期还始终把古诗文诵读放在首位,在期末的比赛中,我班背诵古诗人均160多首。本学期还结合节假日和重大事件举行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伟大的祖国”小报设计,三八节“我为妈妈洗次脚”母子心语;“弘扬精神,立志成才报国”纪念胜利70周年读书征文;书签设计;毕业真情赠言等等。定时举办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演讲赛、课本剧表演和小小记者采访等。让学生介绍自己读书的经验、体会和收获,朗诵所看书籍中的精彩篇章,演绎精彩的故事情节。读读讲讲、读读演演、读读做做、读读剪剪、读读摘摘、读读写写、读读评评,如此下来,全班学生能沉浸在书海中,少了一点浮躁,多了一点宁静,少了一点嘈杂声,多了一点书卷气,学生共同在书香中呼吸,努力成为读书人、文明人。

第四、建立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习惯的评价方法。课外阅读的指导,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形成阅读的习惯。除了教师要做好阅读指导外,关键还是在课外做好阅读的检查,并激励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为此设置了一些有关家庭阅读情况的反馈情况表格,表格由家长填写,教师针对表格中反映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指导和纠正。

第五、还有一点值得提一提,就是教师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孩子的每一份渴想?以往,我的阅读工程似乎一直是几位后进生不敢企望的“贵族大餐”,对他们而言,没有时间――因为课文还尚未读背、作业还未完成;没有空间,因为他们的心灵在焦灼于老师的指责。现在读书活动深入人心之时,我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直觉在指引我这样做:与其为后进的孩子漫无终止地补课,不如尝试着让他们沐浴在温暖的阅读光辉下,让他们尽情地呼吸书的新鲜,让那一扇孤独幽闭的心门悄然开启,让那颗惊喜的心去主动亲近。

经过漫长时间的课外阅读一线指导,我深切感受到:

(1)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指明了阅读的方向,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首先从内容上做了规定,结合新课标的阅读要求提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避免了学生盲从性,家长、学生也比较清楚要读哪些书目。阅读书目中有四大名著,有外国童话,有动植物百科全书等,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课外阅读指导,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书目的多样性,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提高了阅读兴趣。此外结合阅读后的各种读书活动,更是让学生的阅读兴趣盎然。同时通过家长对各种读书习惯的监督和检查,也慢慢形成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良好习惯。

毕业赠言给学生范文第7篇

关于爱与爱情

2008年6月的一天,陈果第一次走上讲台时,吸引台下四十多双眼睛的,是她的颜值――1.72米的身高、优雅的步态和一双明眸。

第一堂课,陈果跟学生们讲爱情。“《爱的艺术》一书曾在咱们复旦非常流行,几乎人手一本,本书开篇就说,爱啊,是一门学问。我深受这本书的滋养,发誓有机会一定要推荐这本书。现在机会来了。你们可能会问,爱还需要学啊?仿佛与生俱来无师自通。所以人们宁愿花时间和银子去新东方学厨师,去蓝翔学汽配,就是没人好好学习爱,结果就挂科、重修,甚至很多人一辈子都过不了这门课。我想和你们一起毕I。”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明亮起来。

这些明亮的眼睛让原本有些紧张的陈果瞬间兴奋了。她把精心准备了很久的爱的故事讲给学生:“爱,则你是我,我是你,和你在一起就是我们。不爱,则你是你,我是我,和你在一起与和另一个你在一起没差别,因为都不重要了。所以说,有时候爱是自私的。有时候爱又是脆弱的,一个小小的误会或许就会让相爱的两个人反目,因为太在乎,所以更难受,一点点差错都接受不了。因为爱着的人更容易将苛责留给身旁亲爱的人,而把宽容和客套留给旁人。从这个角度说,被爱有时候比爱来得绵密悠长,清淡和美。”

这一课,她讲爱与被爱。90分钟过去,学生们意犹未尽。下一节课,原本45个人的班级顿时扩容。陈果一走进教室就傻眼了――台阶上都坐满了人。

她笑着走上讲台:“看来,关于爱与爱情,我得加课啦。”那节课,陈果讲得过瘾,学生们听得着迷:“我理想的爱情是:我是一块土壤,你长成你应该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我要求你成为的样子。你可以成为一个苹果,当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苹果时,我不会阻止你成为苹果而非让你成为橘子。当你要求一棵橘子树长出苹果时,它可能在你面前伪装成苹果的样子,却在别处做真实的橘子。我希望我的男朋友和我在一起时,比一个人更自由。”直到掌声响起,陈果才意识到,下课铃已经响了很久……

引领与分享

2008年,一名学生将陈果上课的短视频上传至网络,于是陈果出名了,“复旦于丹”“模特姐姐”“麻辣鲜师”等称号纷至沓来。陈果对这些称呼中最为满意的,是 “酋长”。

早在视频上传网络之前,陈果已经是复旦大学的风云人物、复旦大学BBS上的红人“酋长”。BBS上常有学生发帖:“酋长惊现清真食堂”“和酋长1厘米距离擦肩而过”“最新动态:酋长论文已完成8万字,预计尚有6万字”……

陈果最著名的一节课讲的是孤独。她给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国外求学的经历。

陈果是上海本地人,为方便工作住在学校宿舍,并不常回家。因为回家很多时间就要被母亲占用,被父亲占用,跟父母打电话的频率也不高,总觉得来日方长,未来陪伴父母的时间会很多。但有一年多的时间,陈果在国外学习,却每天都必须跟母亲通话半小时,因为太想她了。当她听到母亲的声音、听到第一句是“喂”而不是“Hello”的时候,那种兴奋的感觉无以言表。说什么不重要,只要母亲在说,只要耳朵里有母亲的声音,她就觉得非常满足。

对于国家也是一样。出国之前,陈果觉得中国这儿不好那儿不好,缺点可以罗列一大堆。但到了国外,听到“中国”这两个字,她都会颤抖。她对中国的一切,都极其关心。谁说中国不好,她立刻就跳起来反驳。

后来,陈果在一所神学院学习,神学院有一个大礼堂,礼堂的前排有所有国家的国旗。当神学院开完每周一次的集体会议后,很多学生就跑到前面找自己国家的国旗,把国旗放在胸前,体味自己对祖国最深切的思念――那种身在其中时,从来不曾体味过的热爱。

说到这些经历,陈果红着眼睛对学生们说:“一年半后,学业结束,我几乎是逃回来的。那儿的空气非常好,水果非常好,天高云淡,蓝天白云,但那不是家,没有家的感觉。你总觉得做任何事情都会碰到一个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就是没有家的感觉。有一种不着调没有根的感觉。”而当她走出浦东机场,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拥挤的人群,她瞬间就踏实了,跟自己说:就让我死在这个垃圾很多的地方吧,因为这是家――我终于回来了。

讲完这些经历,陈果说:“很多时候距离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爱,距离产生了这样的思念。距离使人感觉到孤独,但拥挤又会使人与人丧失敬意。”她讲起自己读本科时,在上海一家都市报实习,每天早高峰赶公交车或地铁。每一次,她都被挤成照片。那个时候,陈果变得很烦躁,人与人也因为这种距离太近而失去友好,产生视觉与心境上的疲劳。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陈果对孤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中,我们才可能在闲情中去欣赏他人之美,去欣赏生活之美,所以我们需要孤独。只有当你无需迫于无奈跟人对话时,你才能够恢复跟自己对话。只有当你不需要跟别人打交道时,你才会真正跟自己打交道。但人一旦跟自己对话,跟自己打交道,就开始了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人们通常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在思考他人的过程中产生了智慧,人也是在自我批判而不是在批判他人的过程中展示出勇气。所以,自己何等重要――一个陪伴我一生的唯一的人。但我们往往疏忽了,这就是孤独的重要性之一。”

陈果从来不把自己当老师,她觉得自己只是年长了台下的学生几岁,所以,她更愿意把亲身经历与智力成果拿出来,与他们共享,引领他们去思考,让他们踩着自己的思维高度,去攀岩与征服更高的智慧山峦。

得体的告别青春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夜夜有学生醉至不知归路,成群结队地“鬼哭狼嚎”,向青春作疯狂的告别。

陈果专门备了一节课致毕业生。她将自己看到的毕业方式录制下来,用大屏幕罗列给学生们看。她讲了几个故事,其中之一是她的两个同学:他们是好朋友,毕业分别前一晚,两人跑到操场上,躺在草坪上看星星,偶尔聊几句,远处有人在弹吉他,乐声缓缓飘过来。一切安宁祥和。凌晨时分,两人拥抱着告别,为彼此留下温暖与默契的笑容。陈果说:“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更适合我们诗意栖居的状态。而那些疯狂醉酒、很不得体的哭喊,完全属于没有文化、没有教养的状态。我希望我们复旦的同学不要采取这样的方式。”

陈果还跟学生分享了在书中读到的一个故事:有两个朋友,他们二十五年没有见面,再见面时两人都老了。一个失聪了,另一个得了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已经说不出话了。人们都好奇他们如何交流,只见他俩对视了很久,默默地握手。这一次握手表达了他们所有的思念和情感,将这份友谊带向了永恒,这是一种安宁的状态,一种不扰的心灵明艳的状态。陈果希望,这最后的作别,有更高的精神上的交流,为以后留下了绵延的回忆。

这堂课,是告别季的礼物,也是为师者给学生最好的赠言。与此同时,这节课的视频不胫而走,刷爆朋友圈。

生于1982年的陈果将一节选修课上成了学生们人生的必修课。她的语录与教课视频爆红网络,很多人称她为“麻辣鲜师”。鲜在她那么年轻,却可以把孤独、信仰、朋友、爱情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给她的学生。而为人师,她在自由之精神上,新颖又扎实。恰如她的学生所言:她的课,温暖而丰富。

而陈果最迷恋“信仰”这个话题。她坦言:我看哲学书的时候旁边总会准备一块干毛巾。因为有时候会一边看一边哭,号啕大哭。有时候,她把自己关在小房间,手机关掉,窗帘拉起来,一边看,一边哭。

毕业赠言给学生范文第8篇

关键词:童谣;语文教学;创编;展现

童谣以其简洁明快、朴实风趣、琅琅上口的特点,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如何深层地挖掘语文课堂中的创编材料,将学生对童谣的这份喜爱转移到语文学习中,让童谣创编贯穿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这一切离不开我们语文老师的引导。

一、课堂中心,摸索前进

在师生中开展童谣创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活动。老师介绍童谣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从赏童谣开始。

1.指导欣赏童谣

可引导学生从童谣的节奏美、音韵美、语言美三大特点去赏。通过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童谣欣赏,指导学生欣赏歌谣作品,引领学生走入艺术殿堂,去发现、鉴别和感受歌谣的美。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创编打下基础。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童谣的美,才能激发创作的兴趣。

2.吟唱优秀童谣

将经典的童谣作品用吟唱的形式表现出来。“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信这些寓教于乐童谣一定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启发和触动。有了赏和唱作铺垫,学生创编就有了一定的方向。为接下来引导学生仿写、自编童谣打下基础。

3.指导创编童谣

(1)先扶后放,激励创编。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在汉字方面,多选些容易弄错的字词进行创编;如:娇、侨、轿、桥这几个形近字,我就编了这样的一首辨析童谣:娇娇乖女真可爱,多年侨居在国外,开着轿车回家转,跨海大桥跑得快。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老师编的这首童谣的格式特点。学生读后发现了规律:这首童谣和它搭配的词有关。找到方法之后,自然就能激发孩子们的挑战欲,笔者就顺水推舟拿出一组形近字:摇、遥、瑶、谣让学生们来照样子创编。学生们就根据模版,开始饶有兴趣地创编。没过多久,就有学生编出:手摇小船划向前,我们逍遥在游玩,瑶族姑娘真漂亮,唱起歌谣笑开颜。这样,一首有意思的童谣就“横空出世”了。

(2)形式多样,引导创编

①对对子创编法。对对子创编法很适用于近(反)义词的创编。师生对对子,以“我说好,我对坏”的形式展开,这种形式创编涉及面较广,学生的参与热情也高,容易创作。这种对对子创编形式自然受学生的亲睐。

②拼凑创编法。所谓的拼凑法:就是将大家的想法拼凑组合,最终组合成一首令大家满意的童谣作品。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一定难度的创编内容。如:文章的概括、总结学法等方面的内容可用此法。

③罗列总结创编法。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学习小窍门之中。如:部首查字法。让学生回忆部首查字法都有什么窍门。根据学生回忆:独体字,查起笔;本身是部首的就查自己;形声字,查形旁,不管形旁在什么位置;一字两个部件都是偏旁的,上下结构的就查上面部分;左右结构的就查右边的偏旁,内外结构的就查外面的部首;一一罗列在黑板上。再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内容总结一下方法。把总结出的方法用童谣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后经过斟酌,给童谣加了个开头:查字典,查字典,带个老师在身边;轻轻松松好自在,有查有答多方便。加了开头,再加个题目,一首新的童谣基本成型。

形式多样的创编方法,对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创编思路的拓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接下来的主题创编打开了缺口。

二、探究方法,乐趣无穷

有了创作方法的指导,学生的仿写能力也有所提高。教师把刚教过的课文内容编成童谣,把所学内容全编进童谣里,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所学内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创编起步 以仿为辅

在学了《匆匆》一课后,学生自编了如下童谣,在童谣中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要我们明白的人生哲理都蕴含其中,很有味道,也很受同学们的欢迎:燕去总有归来日,春去总有春再报,花谢总有再开时,时间匆匆去不晓。如水如气穿掌过。日子如飞匆匆逃,千门万户无成事,徘徊之际轻烟绕,不甘虚度这一生,惜时如金过光阴。每时每刻需谨记,有益之事做频频。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进行童谣的创编,不但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此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2、确立主题,即兴创编

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对创编童谣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就开始着手确定主题让学生创编童谣。

“用童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主题的创作。学生也创作出了一些好作品。学了《顶碗少年》后,学生根据先前老师教的的创编方法创编了这样一首童谣:顶碗少年意志坚,锲而不舍可敬佩。意想不到失误现,观众忽然被惊呆。少年鞠躬表歉意,从容镇定再捧碗。不怕失败和挫折,不达成功不下台。惊心动魄再拼搏,终于把碗顶起来。掌声雷动风雨般,盛赞少年意志坚。生活难免遇挫折,遭遇不利想少年。

由此可见,学生有了一定的创作能力和语文的运用能力。在这次主题创编的过程中,学生还总结出了缩句法、找文章中心句法来概括创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3.自由选材,延趣创编

在《难忘的第一次》的作文中,学生竟然还用自编的童谣作结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人生好多第一次,难免受挫和失利。永远向前不言弃,成功定会陪伴你。这个结尾既新颖,又蕴含深意。不得不让人折服。从而可见,学生的创作思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中的内容,创编已经打开了学生创作的闸门,使他们有了更广阔的创作天空。在教学“给老师和同学的毕业赠言”这一部分,很多学生用自编童谣来表心意。粉灰染银丝,流日刻深痕。蚕丝织锦衣,烛燃星火明。他们把对老师的深情,留恋;对同学的不舍全用精炼而动人的自创童谣表情达意。 在童谣创编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能力,变得自信。

三、成果展示,激发兴趣

1.肯定作品,及时展示

为了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我们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及时的认可与肯定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如:让学生来用优秀童谣。将童谣《曹冲称象》用课本剧的形式来表演。在童谣运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自编的童谣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创编童谣的兴趣。

2.举办新童谣创作大奖赛

开展新童谣创作大奖赛活动,让同学们把平时编的童谣积累起来,评一评,并编成优秀童谣集。通过编创比赛,激发兴趣,提高水平。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选材范围大大拓宽。

3.多种形式展示作品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我校还通过各种渠道展示了学生的优秀作品。如:校园宣传窗展示,编辑优秀童谣集,编新童谣报、手抄报等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创编童谣的积极性。

创编童谣犹如语文课堂中的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令人激动,令人欣喜,令人回味,唤醒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点燃了学生热爱语文的火种,催生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李伟.唱响校本教材新童谣争做道德小模范.语数外学习,2012.5

[2] 傅建明.绿色校园童谣[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