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与世无争的诗句

与世无争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与世无争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与世无争的诗句范文第1篇

宋朝人魏野隐居于陕州(今河南陕县)东郊,日对云山,夜观星月,不求闻达。他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年纪轻轻就著作等身,常常有文学爱好者和士大夫们追随,陪着他吟咏终日,乐不知返。魏野学习唐代姚合、贾岛,力求独特,给宋初的诗坛吹来一缕清新之风。比如《题普济院》中“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晨兴》中“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等,均是人见人爱的诗句。魏野也因此诗名大振。魏野不仅在当时的中原有名,他的《草堂集》还传到了辽国,被契丹人争相追捧。当时,辽国只能找到《草堂集》上半部,大中祥符(1008~1016年)初,辽国皇帝特意派使者赶到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向宋真宗求取《草堂集》下半部,让宋真宗脸上大感荣光。

宋真宗是爱才求贤之君,魏野凭借卓越的诗才进入了当朝皇帝的视野,成了皇帝关注的对象。不久,宋真宗下诏,召魏野到京城,要封他官职。别人十年寒窗、金榜题名才能得一小官,魏野仅凭一部诗集就得到了皇帝的青睐。只要魏野把握住机遇,立马就能鱼跃龙门、青云直上。诗能改变命运,这在当时并不奇怪。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别人是稍有小才,往往会“一知充十用”,放肆吹嘘、自我炒作,希望博得提拔。而魏野作为才华横溢的诗人,不但不“顺杆爬”,反而上书宋真宗说:“我实愚憨,天资笨拙,加上喜欢自由,疏于礼节,请让我守候田园草庐,继续当一介与世无争的农夫吧。”魏野就这样委婉地拒绝了皇帝,把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给白白“糟蹋”了。

魏野的诗不仅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改变他人的命运。据同时代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记载:大中祥符年间,陕州司法参军刘偁因故罢官,由于他平时特别廉洁,又无积蓄,回去时竟然连盘缠都没法凑足,只好把自己的马卖了,换成一头瘦驴才回到老家。刘偁是魏野的好朋友,魏野在同情之余,写了《送刘法曹东归》一诗送给刘偁,诗曰:“上官多是叹穷途,得替行装尽有余。谁似甘棠刘法掾,来时乘马去骑驴。”后来,当宋真宗读到这首诗时,不由得当着宰相的面大发感慨说:“有廉洁到如此程度的人,真是江山有幸啊!”立刻把刘偁提拔到京城做官。几年间,刘偁就由小小的幕僚提拔为正六品郎官,连升数级,步步登高。自己的诗能改变他人的命运,这恐怕是魏野当初写诗时未曾预料到的。

宰相寇准被贬,当了4年贬官后,宋真宗召他入京,重新启用。魏野不失时机地送了他一首诗,用“好去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的句子,建议他不要过于贪权恋位。寇准读罢此诗,很不高兴,不但没有隐退的打算,反而高调复出,结果两年后又被贬。仕途不顺,坎坷一生。后来,当他终于醒悟之时,便把魏野的诗题写在窗前,朝夕吟诵,自我解嘲。

与世无争的诗句范文第2篇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源来了三位非常尊贵的客人――一位名播三湘的画家、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位享誉世界的设计师。为了把桃花源中的美景传播出去,也为了让桃花源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各自为桃花源献上一份厚礼。

走进桃花源后,画家被这桃花源的美折服了,他一直没有停下来。他有时将画夹摆到山峰上,俯视谷中的绚丽景观,微微构思片刻后,一幅浓淡适宜的山水画便出现在他笔下;有时将画夹架在桃树下,看着那娇艳的桃花,用艳丽的色彩描绘着桃花的种种风姿,不多时,一幅色彩绚丽的桃花源图便出现在画纸之上。在画家眼中,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艺术品。

在桃花源里,诗人最为兴奋,在柔和的晨光中,他漫步桃林,看到那娇颜尽展的桃花,忍不住赞叹道:“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月夜,他顺着小溪而行,望着蜿蜒的小溪,听着潺潺的水声,不禁吟诵起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绝美的诗歌。

热爱生活的设计师自然也一刻也没有闲着,他几乎踏遍了桃花源里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个精美的设计方案也开始在他脑中萌生。他心中只有一个梦想,就是用自己最美的设计,让这仙境跟上时展的步伐,早日走向世界。

就在人们期盼着三幅代表性的作品面世之时,发生了让所有桃花源人惊讶的事情――三位客人都不辞而别。在大家议论纷纷时,他们收到了一个厚厚的包裹,迫不及待地打开时,一叠厚厚的画稿展现在大家面前,只是画面上都用红笔重重地画了一杠。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封信露了出来,打开一看,是三位客人留下的寥寥数语。

诗人说:“登高临远,临流赋诗,本是一件幸事,无奈李白、王维等名家均有诗作在前,无颜动笔了。”

画家说:“我曾尝试用几株桃花来描绘桃花源之美,却发现难以展示桃花源人的热情;我曾尝试用整片桃花来展示桃林的热闹,又发现无法融入桃花源的清幽。”

设计师说:“走进桃花源后才明白,天然才是最美的设计,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走在时代的前面。”

大家终于明白:桃花源的美是自然之美,不需要任何修饰。

(指导教师/王春)

临杰寄语:

桃花源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向往,在西方,它的名字叫诗意天堂,叫香格里拉,总之,它是有着无限美好的地方。

与世无争的诗句范文第3篇

我静静地走着,目光所及之处,错落有致的古房子,精雕细琢的古门窗,斑驳的石墙,曲径通幽的石板路,高高翘翘的马头墙,显得寂寞而又淡定。黑色的瓦瓴几乎遮住了头上的天,陈旧的老屋阴暗空寂,房梁、门墙及门匾上雕刻的山水花草让我一次次惊叹不已。用手触摸着那些砖块、石头和石灰渣混砌而成的墙,贴上耳朵,似乎听得见它在喁喁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不知道,这里曾经有过怎样的惊心动魄抑或恬淡沧桑,历史总是无情地消散在时间里,而我,却怀着一种近乎执拗的态度,感受着嵩溪的山川灵秀,林木葱郁,感受着嵩溪的烟居鳞集,民风淳厚。而800年前的嵩溪村仿如一幅画卷展现在鸡啼犬吠的景致里。

田事农桑,躬耕陇亩,这样的一种田园牧歌式曾经是嵩溪村人的生活状态。晨曦从遥远的地方上升并笼罩在这座仅有650亩土地的村庄里。荷锄的农夫从长而柔软的田埂走向田间,两岸,白色的梨花和粉色的桃花竞相吐艳,庄稼在阳光下闪烁着绿人的光,微风拂过,空气中散发着麦苗的清香。远处,村庄炊烟袅袅,如云如雾,青山掩映,如诗如画,这样的景致激发了农夫的诗兴,高声吟出一长串的诗句,朗朗的吟诵声响彻在田间。我这样想象,这位农夫是否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徐敬臣,嵩溪美丽的景致触发了他创作诗歌的灵感,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他带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们在农闲劳作之余,谈论古今,吟哦诗句,创立了嵩溪诗社,承传数代,达数百年之久。

浦江风情,风雅嵩溪,耕读传家800年。这样一个几乎隐逸的山里村庄,几乎人人都谈诗作画,还是浙江诗词学会唯一的村级团体会员,我想,在全国,或许也是绝无仅有的。

我手头有一份嵩溪诗文集,是嵩溪诗社编的。《嵩溪三十六岗》:

重重叠叠三十六,流云缕缕绕峰巅。

翠微新舍炊烟起,疑是桃园移此间。

《嵩溪揽胜》:

奇岩高并云锋秀,碧水长分双涧流。

风物超然冠遐迩,嘉名不负小杭州。

这样的好诗比比皆是。我想象当年那些写诗的农夫,为一句诗而反复推敲,不觉日光隐退,暮色清凉。窗外,炊烟袅袅,牛哞阵阵,牧歌悠远,笛声清扬,这样的景致给了他们内心一种力量。所以,那些诗,总是散发出田园和自然的气息,充满着自然的风俗美和淳朴的人性美。

在那些石墙斑驳、木门陈旧的老房子里穿梭,不经意地总能遇到几句诗,有的贴在门板上,有的刻在窗棂上,还有的写在纸上,再粘贴在梁柱上,让人想到往昔岁月的农樵耕读并未远去,那些红润鲜活、浪漫淳厚的日子仍然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润泽着嵩溪村人的血肉筋脉。

逼仄的墙角下,坐着几个神情恬淡的老人,仿佛见惯了出入村里的游客,对我们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讶异和好奇,淡淡的微笑浮现在脸上。周围,淡白的光线落在屋脊、门楣、墙角和老人坐的竹椅上,一切都显得那样散淡和安宁。我想,这是一个未被近代文明污染过的角落,依然罕见地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方式和淳朴勤俭的古老民风。

陪同我们的村民说,嵩溪村原有3000多人口,现在只有四五百人住在村里。那些出去的村民,或办厂,或打工,在外面创办的水泥厂就有10多家。我突然想起一段话:其民垦溪畔之野为田,春种夏耨秋收以供衣食;开东山之石灰之矿,采薪烧而售之,以足其财用,民多富足。可想而知,那时嵩溪村曾经繁华热闹的风光。嵩溪村石灰的盛况今已不在,大概是烧石灰污染环境,这反而给了嵩溪村美如诗、静如画的风景。你看,那些古屋分布密集,依旧保留着过去的风格,协调而又浑然一体,很多建筑横跨于溪桥之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我问,房子建在溪水之上,屋里不潮吗?

村民说,房屋地面是架空的,所以室内干燥,而且,屋内气温均匀,不凉也不热。

嵩溪,固然是以溪而出名。溪水哗哗,绕屋而行,像歌唱,欢乐与哀愁流淌在细细的水流中。几只鸭子在溪水里嬉戏玩耍,似乎见惯了世面,没有惊慌躲避,而是悠哉游哉。清澈的溪水一直潺潺流淌了800多年,它滋养了嵩溪,润泽了嵩溪,被这样美丽干净的溪水呵护,嵩溪村才如此鲜活灵动。

溪流上是石拱桥,在那里,我静静地站了一会儿。感觉光阴匆匆掠过,而周围静响,静了鸟语,静了溪鸣,静了人声,静了犬吠。那些青砖、粉墙、黛瓦、天井、门楼山墙似乎鲜活了起来。仿佛在梦里穿行,曾经的过去在脑海里回放。那些身着宋、元、明、清服饰的人依次穿梭而过。月光弥漫过来,树影投在灯火通明的窗棱上,那里边,在切磋诗句,在谈书画技艺。那些神奇美丽的雕花木格窗,是经了谁的手,把那些绽放的花朵移到了窗上,它千姿百态,永不凋零。推开窗,打开每一朵花瓣,那种低吟浅唱是不是花朵的歌声?

与世无争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花文化;庭院配置;应用研究

1 花文化在庭院配置中的应用

1.1 桂花

在古代的庭院设置中桂花大多用作观赏和赞美的对象,例如,在诗人白居易的七绝中说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体现出桂花的圣洁之力,将它说的高洁而孤独,在寒冷的季节独自绽放芬芳,平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息。另外,桂花因其高洁的表象,还常常被诗人拿来作为“比德”的好材料,例如,温庭筠在祝贺好友进士及第时,以诗句“犹喜故人新折桂”表示心意,意在凸显好友的高洁品质以及高中进士的欢喜。因为这些特性,桂花在古代庭院中应用的相当广泛,如苏州园林中设置的“小山丛桂轩”、“木犀廊”等都为人们所熟知。

桂花因其高洁的品质,常绿的枝叶,花朵缤纷美丽以及花香四溢,让整个庭院的气质立马显现,犹如一个端庄大方的娇俏女孩。因为桂花的枝桠比较低并且浓密,可以作为遮荫避阳的良好布景,而且对于空间的充分隔空和布局也有良好作用。在庭院的设置中,可以为游客遮蔽阳光以及通过将桂花进行不同形态的组合,或是组合成桂花环抱式的闭合空间,或是成行列式种植,都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心理需求。例如,在苏州园林的网师园“小山丛桂轩”里面,桂花依靠着墙体进行布置,中间间隔的地方种植几株腊梅,添加一些海棠和寿星竹,和山石进行完美的搭配,错落有致,给人整体的感觉非常好。桂花本身因其悠久的历史,非常符合庭院配置中的意境美。

1.2 牡丹

牡丹又称为是洛阳花、百两花或者是谷雨花等,其叶呈淡绿色,其花大而美丽,它的花期一般在5月间。牡丹雍容华贵,倾国倾城,被称为是花中的富贵之王,也是吉祥和繁荣的象征,例如,诗人刘禹锡作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很多诗人借助牡丹花的特性来做比喻,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真正的高贵是心灵的高贵,牡丹正是拥有了这样的品质才被人们喜爱和拥护。在现代,牡丹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公园、绿地以及古典园林当中,以其独特姹紫嫣红的繁华景象吸引人们的注意和观赏,牡丹的花姿、香韵以及韵味的品茗都是牡丹的独特之处。在其实际布置中可采用花带、花台、化境等形式将牡丹的韵味凸显。花带常常布置在公园两旁,牡丹可以说是春季的礼物,在生机盎然的季节里,人们漫步在公园享受着牡丹花的艳丽和芬芳,给人带来欣喜之感,也可以适当的和芍药、月季等花卉搭配在一起,从而做到相辅相成。而布置成为花台,主要是因为牡丹性喜高燥恶寒的特性。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势要求,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建筑花台种植牡丹花,根据花台的不同形状也可以选择不同的牡丹花品种,从而做到2者的统一,不断追求独特的艺术效果。

1.3 梅花

而梅花,犹记得那一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它在寒冷的冬季傲然挺立,在一片森然之中带来决然的香气。从古至今人们对待梅花总会涌起一股敬意,或是因为她的颜色也或是因为她的娉婷,古代咏梅的诗数不胜数,如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可谓是一枝独秀,故人常常喜欢借助梅花来赞美品性高洁以及坚韧的灵魂。在庭院配置中加入梅花的俏丽,不仅能够在寒风和皑皑白雪中体现出梅花的别样风情,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中更加能够感受到一抹生机。在庭院配置中将梅花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搭配或是单独种植或是沿着房屋进行种植,各种清香阵阵袭人。还可以将梅花和松、竹之类的清雅植物搭配在一起,红色、青色交叉在一起更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力,可以为庭院增添美感和神秘感。

1.4

在众花之中对于秋天开放的也有别样的感受,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又是一个萧索的季节,仿佛整个大地都被笼罩着一种悲伤的情感,在秋天绽放的菊却独独让人感受到了它的千姿百态。也是诗人钟爱的宠儿,例如,著名的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出了的那种与世无争的淡然。在庭院的种植中加入的元素,将整个庭院的生命力彰显出来,不仅感受不到萧条和衰败反而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活力,让人忍不住想要去观赏和描摹的千姿百态。加上本性耐寒,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古人爱菊也逃不开对它品性的欣赏。在庭院配置中将布置成为花坛或是花境甚至是展等都能够为庭院带来不同的效果。

2 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庭院植物配置的要求和艺术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繁华而烦躁的都市生活中,将花文化引入到庭院中,从而给人们提供一种清新的独特之感,同时,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对桂花、牡丹、梅花以及在庭院配置中的应用研究方面进行分析,呼吁在现代庭院配置中重视对于传统花文化的回归,从而提高庭院配置的艺术和文化特性。

参考文献

与世无争的诗句范文第5篇

摘要:孔子说:“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即形象,是形式,意则是内容。由此可见,鉴赏诗歌的形象十分重要。这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诗歌形象即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所包含的很广泛。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而古诗人物形象鉴赏,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语文高考的难点。

关键词:鉴赏 诗歌 人物形象 能力

一、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动具体的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又称意象。

2、诗歌形象(意象)的分类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3、鉴赏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4、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形象及主题的信息。

二方法指导答题步骤

(1)刻画了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用诗歌的具体词语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盖帽”论点来写。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结合诗中的“逢”“抱膝”“伴”“夜深坐”“说”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景,可以得出答案:刻画了除夕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盖帽),游子在寒冷的冬至夜,旅居在外,双手抱膝坐在灯前,孤独寂寞,联想到家人也在思念自己,构思新颖。表达了羁旅之苦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又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盖帽)。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三、例题分析规范答题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形象特征)。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意义)。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独来独往、潇洒自适的隐士形象(什么形象)。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打扫,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形象特征),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形象意义)。

四、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答题步骤(三步可视情况省略第二或者第三步)

(1)什么形象;(两个双音节词语+身份鉴定,即××的+身份)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紧扣手法和内容)

(3)形象的意义。(紧扣作者主旨和情感)

【知识积累・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如: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村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又如崔颢的《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略显唐突与羞涩的少女形象。以自问自答的形式,通过描写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的情景来刻画人物,表达了少女情窦初开,对爱情的憧憬向往之情。

五、学生练习触类旁通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在塑造形象时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①突骑渡江初。燕兵夜②银胡③,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短衣。②:整理。③银胡:银色的箭袋,这里指箭。④金仆姑:箭。

2、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

贫女秦韬玉①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②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②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学生练习参考答案

1、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与世无争的诗句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内容转变;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86-01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中国的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在此,我仅结合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谈谈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几个转变。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教学大纲对古诗文教学要求仅一句话:“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也就是说传统古诗文教学是从题目、诗人到字、篇再到齐背诵的机械性读背为主,这似乎已成为大多数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万能钥匙,不假思索地套用这三步曲,娴熟用之。这就使得本来意蕴悠远的古诗大餐被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古诗文教学最终被简化成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随着课改的深入,古诗文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即在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词,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古诗文教学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古诗文的教学。

当课改的春风吹来时,改革首先要从教师的观念开始。由内容分析而重视语感积累,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要讲精彩讲到位,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转变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就指出了古诗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是记诵语文教材及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二是从语言、意象、意境、风格、表现手法、作者感情等方面赏析诗文。为有效地落实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初中古诗文时把重点放在常见实词、常用虚词的理解、整理、运用上。注意比较古今语言的异同,加强新旧课文的联系,便于学生积累常用词,学会辨析词义。并设法激发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背诵古诗文的方法,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古汉语知识。

三、教学模式的转变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古诗文教学也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1、教学方法的转变。传统古诗文教学认为:“学好语法、词汇、音韵和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突出重点、难点。”如今,这种方法已经完全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诗歌教学要求在诵读中品味,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发挥学生的主性,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美。

此外,有效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春望》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欣赏中说出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由此引入背景介绍。再用多媒体显示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体会诗的节奏和感情,同时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让学生放声自由朗读,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感知诗的内容,通过品读结合注释理解全诗,感悟诗歌内容。最后,通过品读探究感受作者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是教师收音机,学生录音机。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模式也随之改变。在新课改下,我们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注重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变换形式地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等。如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壮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委婉含蓄、缠绵悱恻的情诗《无题》;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味,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在朗读中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到了古诗词的感情和气势,把握住诗词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与世无争的诗句范文第7篇

一、《诗经》的韵律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作品,除《周颂》中有8篇属于无韵诗歌外,其余作品在创作的时候都遵从了特定的押韵规则,每首诗都用韵字来整合韵律。韵律,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二指语言和物体运动的节奏规律。《诗经》的韵律主要通过四言句式中两个音顿[1]的反复来体现。

《诗经》的一个四言句式之所以划分为两个双音顿,主要是因为《诗经》的绝大多数四言句式由两个双音词组或者双音词构成,而次要句式如三言、五言、七言等,一般也以双音顿为主,兼以单音顿或是三音顿。比如说《国风・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羽”字和句末两个“兮”便是单音顿。再如《幽风・七月》:“一之日/v发,二之日/栗烈。”如果慢读以上三音顿“一之日”的话,就还可以分为两个音顿,即“一之/日”。《诗经》中的非四言句式还不是稳定的,其中包含的节奏单位的数量以及构成形式也是有不同划分的。

从原始古歌到《诗经》,大多是由双音节构成“二言”,其句式的加长往往通过两字顿或者是二拍子奏的组合来体现,但是其节律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样,如果“顿”的时间延长,那么其音律节奏就会被“逗”为两个二言句。比如《国风・周南・关雎》,松浦友久称这种节奏型为“二音一拍”的拍节节奏。四言诗因其二拍节奏,被灌为以汉语所形成的诗型里最单纯、安定的节奏结构。

二、《诗经》的句式特点

(一)句式短小、音顿单一

四言句式是《诗经》的基本句式,其特点是短小精湛。四言句式的短小由句式的言数和顿数偏少造成,它表现为节奏形式的单一。从音顿节奏来看,二顿四言句式内有两个双音顿的反复,这是构成一句诗的句式的基本条件。如果一句诗中只有两个音顿的反复,就一句诗而言,其韵律节奏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在《诗经》中,短小的句式也通过奇偶句[2]形式、畸零句[3]形式来体现,这些句式都可以增强其韵律节奏感。

奇偶句指意思上紧密相关、节奏上相称即具有相同的顿数和言数的两个相邻的诗句,在节奏形式上有这样的特点:奇句末尾的语调微微上扬,顿歇相对较小;偶句末尾的语调下降,顿歇相对较大。由于这一特点,一首诗中的奇偶句式就能构成一种不同的节奏感。如《国风・周南・汉广》中的汉之、江之,泳思、泳矣,在一句诗中出现了两个音顿的反复,这就构成了一重节奏感;一节诗中有八个诗句的反复,这就构成了另一重节奏感;这八个诗句的反复又可以分成四对奇偶句组的反复,于是又有了另外一重节奏感。畸零句则是指《诗经》中不能与上下诗句构成奇偶句形式的一种句式,它可以在一节诗或者一首诗的开头或者中间,如《国风・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前四句为两对奇偶句,末句为畸零句。

《诗经》除了句式短小之外,就四言诗而言,其音顿也是单一的。由于四言句式的两个音顿都是双音顿,没有奇数音顿和偶数音顿的变化,且两个音顿占有相同的时间,音顿后停顿得久差别就不明显,这就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的呆板和僵硬。

(二)词句重复、节奏鲜明

《诗经》中存在较多相同字音的反复,统称为重复。在《诗经》里,这样的重复形式有很多种,在这里只谈及与节奏有关的词或词组的重复以及句的重复。在《诗经》中,单音词的重复有很多种,比如《国风・{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这句话便重复了“载”字;再比如《国风・邶风・谷风》里“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像这样的单音词的重复由于是同一音响的反复,在句式的音顿反复的基础上,能够相对独立出来,形成一种特殊的节奏感,从而使得句式基本的音顿节奏更加丰富、和谐。但是,有一种单音词的重复不是间隔的,而是连续的,这就是叠字。比如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关关”,还有其他诗句中的“采采”、“灼灼”、“嘤嘤”等等,这些在《诗经》中比比皆是。这种叠词,由于是连接反复,中间的间歇几乎感觉不到,所以只能产生音韵美而没有太多的节奏感。但是,当叠字不止一个地出现在一个或者是相邻的诗句时,便可以产生节奏了。比如《国风・王风・蜀黎》:“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靡靡”、“摇摇”的重复便构成了一种节奏。由于是同音的反复,所以是韵节奏,其位置在末句,所以是脚韵节奏。这种双音重复的脚韵节奏比一般单音重复的脚韵节奏更鲜明、更强烈。

除此之外,双音的词或词组的重复也不少,这种重复往往也是音顿的重复,比如《国风・周南・葛覃》里的经典句子“宣告/师氏,宣告/言归”。这样由同一词组“宣告”构成的两个音顿的间隔重复,便可以显示出一种不同的节奏。

在《诗经》中,不仅有双音的词或词组的重复,句子的重复也显得更加明显。句子的重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一节之内的重复,比如说《国风・王风・葛》里的“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之所以称之为一节之内的重复是因为这四个句子中,在八个音顿的反复所造成的基本的音顿节奏的基础上,这两个字音完全相同的句子的连接反复又自成一种节奏。除此之外就是节与节之间的重复,这里就不再一一举出。

三、《诗经》的情感表达

《诗・周南・关雎序》中曾提到:吟咏情性,以风气上。吟诵在古代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行为方式,人们借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感。在《诗经》的所有篇目中,直接描写爱情的有50多篇,《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是心之间的交流、情之间的碰撞,里面描述的爱情朴实、真诚,给后世留下了文学史上美好的篇章。

(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序》文一开始就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经》作为早期的中国古典诗歌,经常用重章叠唱来表现一种悠然的心境,它的出现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劳动与爱情、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方方面面。如《国风・魏风・十亩之间》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就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从内容上来看写的是采桑女子忙忙碌碌的情态,前后两句在格式上是一致的,句与句之间只替换了个别字,大多数字的重复使用,使得明快的节奏感在咏唱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觉到在方圆十亩的桑园中到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静谧的环境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意境,表现了采桑女子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欢悦的心情。

(二)表达对爱情的执著

在《诗经》中,重章叠唱表现手法还有一种是通过章法和结构的层层递进,表现一种深长持久的优患意识或一段持续不断的痛苦的情感历程,而暗合时令季节的变化。这种哀怨忧伤的情感通过诗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节奏而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使诗的情感效果更胜一筹。如著名的《秦风・蒹葭》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这三章虽然只有少数名词和形容词变动,但是暗含了时间流程和季节变化,一是寻找的过程,给人从朝到暮的感觉,有朝露中的迷茫和夜来临的忧郁,二是追寻者的心情,有最美好季节早已消逝的无奈和秋深冬近的焦虑。一唱三叹将“伊人”的不坐实、飘浮不定、幻象丛生的朦胧的意境凸显得十分充分,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同时又让人无限惆怅、心驰神往。

三、《诗经》的吟诵教学

吟诵[3]是古典诗歌的声音形态,即吟咏诵读。宋代真德秀在其《西山读书记》中曾提到,学者必须要知道读书的简要真诀,通过吟、咏、讽、诵来读诗可以表现其委曲折旋之意。从这里,足以知晓学习诗词的重要方式便是吟诵,读者通过吟诵能够“因声入境”,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和无穷意境。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奇伟的高峰,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强烈的节奏感,更富有音乐性,那么,如何来吟诵这样一部经典就成了一门艺术。这里,以中学课本里的《蒹葭》和《关雎》为例。

(一)一唱三叹,体会语言美

一唱三叹是《国风・周南・蒹葭》这首诗的主要风格,这里的一唱三叹并非机械地重复,伴随的而是景物的变化,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以及感情的深化。吟诵这首诗时,除了在节奏上的把握之外,要着力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追求“伊人”的执着。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要用凄楚的语调;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要用坚毅的语调,表现追求的艰难和坚定;读“宛在水中央”时,要把主人公看到“伊人”若隐若现,神秘莫测,却又不可及带来的失望和惋惜表达出来。最后,要在回环往复中加强语气,升华感情。

(二)注意押韵,感受音韵美

《国风・周南・关雎》是一首恋歌,是绝妙的抒情诗,描写的是爱情追求中的苦和乐。在结构上,用单章与重调的交替形式,第一、三章为单章,二、四、五为重调,错杂开来,有回环往复的感觉。重章层层推进,表达急切追求的心情,增添欢愉喜悦的气氛;单章近乎散文句法,使得写景抒情清朗明白,给人以心灵的动感。在吟诵的过程中要注意这首诗的两点押韵,首先,有些韵脚字在现代普通话中不押韵,只是在古音中押韵,如第三章“得”、“服”、“侧”,他们的古音是“入声字”,属于“职部”。在吟诵的时候,我们虽然可以用今音去读,但是要注意押韵。其次,有些韵脚字不在句尾,而在句子的倒数第二个字,如第四章“采”、“友”,古音儆凇爸”部;第五章“d”、“乐”,古音分别属于“宵部”、“觉部”,这两部可以“通韵”。诵读时要注意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将这些韵脚字读得响一些、拖得长一些。

(三)创设情境,感悟意境美

王国维曾经提到:“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6]因此,在《诗经》的教学中对其意境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如《国风・周南・蒹葭》,由于这首诗给人以苍茫之感,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带领学生曼声长吟,才能够帮助他们感悟这样一幅唯美的画面。首章押ang韵,给人以深沉、高亢、壮阔之感,诗人上下而求索的身影在浩淼宽广的天地中显得渺小孤寂,“伊人”的身影也显得飘渺模糊。第二章的韵由开口音变为细口音,情感也随之变化,给人以若即若离之感。第三章不仅押细口音的韵,连声调都变成了仄声,更添焦急绝望之感。三章兴句,将诗人追求“伊人”的画面描绘得淋漓尽致,渲染了三幅深秋早晨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描绘了等待“伊人”的迫切心情。在吟诵教学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结合文本的意境,使得情感流露更加真实。

总而言之,吟诵方法在现如今的教学中确实有助于提高古典诗文教学的趣味,同时也逐渐收到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加完善和不断更新。

注释: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3]陈本益.汉语诗歌的节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葛晓音.关于诗型与节奏的研究――松浦友久教授访谈录[J].文学遗产,2002,(4).

[4]孔颖达.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79.

与世无争的诗句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元末世变;戴良;诗歌;美学形态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11)02-0053-04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文心雕龙・时序》)。刘勰一语揭出文学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诚然,时代变迁会对文学产生一种整体的、结构性的影响。在这种规律前提下,本文将对元明之际世变影响下戴良诗歌的美学形态展开讨论。

戴良(1317-1383),字叔能,号九灵山人,隐居时曾化名方云林,浙江浦江(今属金华市)人。师从元代大儒柳贯、黄、吴莱,问诗于余阙,与宋濂同学,又与陈基、丁鹤年、杨维桢、王逢、高启、杨基等友善,乃元明之际金华学派的重要代表。其死不仕明,气节甚高,历来被视为元遗民之典型。擅诗文,著述颇多,今存《九灵山房集》三十卷。较之其他浙东文人代表如宋濂(1310-1381)、刘基(1311-1375)、王(1321-1372)、胡翰(1307-1381)等,戴良生于元之盛世,长于元末动荡中,虽为元遗民却于明初生活时间最长,见证了战火中朱明政权的统一和巩固。他的一生几乎就是漂泊和避难的一生。元明之际的世迁,深深影响了戴良的诗歌创作,并使之呈现出独特的美学形态。

后人对戴良诗歌多有评论。王神称:“九灵之诗,质而敷,简而密,优游而不迫,冲澹而不携,庶几上追汉魏之遗音,其复自成一家者欤”。揭泫序则日:“其诗则词深兴远,而有锵然之音,悠然之趣。清逸则类灵运、明远;沉蔚则类嗣宗、太冲”。四库馆臣评:“良诗风骨高秀,迥出一时。怀宗国,慷慨激烈,发为吟咏,多磊落抑塞之音”。钱基博《中国文学史》论说:“其诗依防晋宋,颇得其明丽”。而包根弟称:“在元末诗坛,除杨维桢之奇崛,倪瓒之淡雅外,戴良又以慷慨激烈之音,别树一帜。”至于其和陶诗等则表现为“冲淡有致”。这些评论堪为中肯,但是就某一家而言,并没有道出戴良全部诗歌的美学形态。戴良诗歌创作是可以以朱明建立为界线而两分的,其前后两期审美追求不尽相同,但又保持了相对的一贯性。现以戴良所有诗作为观照对象,综合诸家之评,概括出在元明之际世变影响下,戴诗呈现出的三大美学形态:清丽之美、沉郁之美与悲壮之美。

清丽之美首先与审美主体的内在心态有关系。当审美主体以隐逸之士的清高情怀和清逸、清静的清明心境去观照世间万物时,其观照的结果――诗歌,也多会呈现出清丽之美。

戴良本性清净。宋濂称“其神之清,秋高露寒而青田鹤鸣也”。郑涛也曾以秋水拟之,认为戴良“志虑高洁,秋水寒潭”,而周伯琦则比之明月,称其“出处然,风月同清”。此外,戴良大半生基本处于隐居状态。造成他这种人生经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元代科举时行时止,戴良同多数汉族士人一样,藉由科举而晋升仕途的机会非常渺茫,于是停习了“举子业”,从而拜师访友,一心探讨性理。据赵友同《故九灵先生戴公墓志铭》载,戴良当时“家居远城邑,朋游讲习颇艰。即买地县西,结屋数十楹,日与同辈讨论濂洛性理之微言。家事有无,悉置不问。亲党或劝以营产业为子孙计,先生谢日:‘子孙贫富非吾可知,且家世业儒,诗书之外,亦不能有他图也’”。二是朱明政权建立时,戴良选择了与同门宋濂、王、胡翰等不同的道路――拒不出仕,甘为元遗民。其心怀黍离、麦秀之悲,隐居于四明地区,与丁鹤年等耆儒故老,远迹自藏,时常诗酒歌哭。所以,戴良气节纯洁高尚,不肯同流合污而选择隐居山林,归老田园。这形成了他独特的隐士型的人生范式:看破尘世,独守恬静心境,无忧无虑;乐处清静之境,不受外界打扰,在清寂中超尘脱俗;怀清真之心,与世无争,但求安享清闲适意的生活。

故作为心境清高之隐士,入戴良青眼之自然万物莫不具有清美,如月光为清辉,或清光:“愿以薄暮景,承君清夜晖”(《和沈休文双溪八咏》其一,后所引诗句均出自《戴良集》,不再一一标明页码。)、“浮云一与期,清光无定所”(《杨本初见访别后却寄》);天空为清穹,或太清:“授服当素节,登台瞰清穹”(《九日宴迎华观》)、“不死复不老,翩然凌太清”(《感怀十九首》其五);水为清流,泉为清泉:“根硕多繁条,源浚有清流”(《送人还镇》)、“山行睇松茂,涧涉玩泉清”(《题茂清斋》);风为清风:“高视万乘主,清风振四垂”(《感怀十九首》其三);早晨为清朝:“徘徊媚良集,放浪爱清朝”(《祭托克托丞相祠》);白天为清昼:“郡斋无所为,兀坐度清昼”(《郡斋夜饮分韵得昼字》);夜晚为清宵:“水宿怯宵清,篷卧爱月穿”(《泛石湖》);花为清华:“崖障献奇峭,水木呈清华”(《正月五日游石门怀所迟客》);自然万物如此,人事依然。戴良喜欢清游:“清游夙所嗜,投老兴未已”(《自定水回舟漏几溺》);爱恋清卮、清酷或清尊:“清阻久陪,别袂恨长判”(《至古城饮冯氏家》)、“久缺清酤至,忽值白衣来。岂不欲为酌,因君停玉杯”(《对雨金达可送酒至》)、“节序清尊外,光阴列炬前”(《郡斋守岁二首》其二)。

戴诗的清丽之美还体现在状物、选词上。戴良择清丽之意象,选简约明省之词,建构出一个清丽的世界。例如他的《和沈休文双溪八咏》其五:“夕行闻夜鹤,鹤鸣向天池。奇声传月迥,清思逐风悲。”和《有感》:“芙蓉在华沼,粲粲有余姿。”择取鹤、月或芙蓉等意象,这些意象本身就具有清丽的意味,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一个清丽之意境。再如其《次韵游灵岩》一诗:

白浪连天日下舂,杖藜此地蹑层峰。

山从水上摇光碧,树向云间结影重。

香径晚风归野衲,琴台暮色度竦钟。

怀人忆事空惆怅,登眺何曾得暂从。

中间两联以一“摇”字将山水相绕相依,光色互映互照的景象生动地写出,又藉一“结”字将高树人云,雾绕林间的盛景真切地描绘出来。晚风里,花香四溢的小路上,一僧逍遥而归;暮色里,琴台之上荡漾过一声一声断续却持久的钟鸣。全诗人与景融合为一体,构成一个清丽飘逸的境界。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诉诸韵律、声调,而这可以形成一种清越之音。戴诗则具有清越之韵。其清丽之美于诗歌语言层面,表现为由平仄、对偶等构成的诉诸昕觉的声调韵律之美。戴良的大部分诗歌清新淡泊,没有晦涩感。尽管他持“文乃载道之具”的诗学观点,但实际上,其诗很讲求平仄配合和对仗,读起来抑扬顿挫,不乏清韵美。诗中词句相连,偶对适切,平仄调协的例子随处可见。如“风口水深湖没路,龙头山暝雨随人”(《庸道既别云自山北访桂同德胡舜咨而还》)、“水竹暝时云淡淡,径松深处月苍苍”(《晚至永乐寺》)、“佩玉声流池尽处,琅影动月来

初”(《题永乐寺水竹居》)、“殿影恍从天畔落,磬声浑向竹间闻”(《同淬用刚登甘露寺》)、“九天石落疑星化,一夜龙归挟雾腥”(《有怀淬用刚赋此以寄》),等等,如此清越诗韵,举不胜举。

揭泫序称戴良“其诗则词深兴远”,这道出了戴良诗歌的沉郁之美。何为沉郁?沉,本为没于水中,引申为深重的意思,如通常我们所说的“沉思”、“沉痛”、“沉重”等。郁,本为草木茂盛之意,引申为阻滞不通、聚积蕴结,作为审美概念时常带有一种悲抑莫陈的感彩。沉郁连起来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创作主体的沉闷忧郁,如陆机《思归赋》:“伊我思之沈郁,怆感物而增深”。二是指文本的深刻含蕴或深沉蕴藉。戴良推重杜甫,而杜诗乃沉郁之美的典型。陈廷焯在论作词之法时,力主沉郁,曾加于诠释。他说“沉郁则极深厚”,“沉则不浮,郁则不薄”,“不患不能沉,患在不能郁。不郁则不深,不深则不厚”卷,强调了沉郁作为一种美学形态的深与厚的特点。

戴良追求沉郁的美学风格,与他所受的儒家传统诗教“怨而不怒”的忠厚之旨密切相关。“止乎礼”的儒家人生观与“怨而不怒”的传统诗教,使一生“只在儒家界内”的戴良,在悲愤之情的表达上,大都沉抑内潜而不发露,悲制收敛而不愤懑怒张。以《九日感伤》一诗为例。戴良奔窜他乡,苦不堪言,当回望故乡时,不仅辛酸泪下。又念及先人、亲友,更是心肝俱裂。但是,他并没有直抒胸臆,将这些痛苦发露无遗,而是把情感寓寄在景物之中,“手种白杨何处是?头簪黄菊此生休”,而结句“只有思亲双泪眼,寒江忍付水东流”将情与景交融为一,使得感情深沉而内敛。再如《寄鹤年》,满腔的亡国之痛和无限的孤独寂寞无从遏制,但他并没有嗟穷和悼屈,感愤和呼号,而是以“天末秋风正萧瑟,一鸿声彻暮云悲”作为尾联,进而假借瑟瑟秋风和天边悲鸿写出。这就使得全诗显得悲抑而凝重。

戴良前半生多在漂泊之中,而后半生又隐姓埋名,独忍寂寞。这种穷愁身世与沉郁精神相联系,投射于文字,使得其诗沉郁中带有浓厚的忧愤、沉痛色彩。戴诗很多直接以“叹”、“愁”、“怨”、“悲”等为题,例如《叹年》、《次韵哀逝》、《秋思二首》(‘秋思’即‘愁思’)、《杂怨二首》、《苦斋》、《悲亡友朱茂清》等等。再如其《哭陈夷白二首》(其一):

白发江湖一病身,平生精力瘁斯文。

师门伟器今余几,藩国奇才独数君。

共爱辞华追董贾,肯将出处累机云。

生刍不到黄琼墓,目极五湖西日曛。陈夷白即陈基,著名元遗民。戴良首联写陈基,同时也是在感慨自己。而颔联更是大有深意:朱明建立之初,戴良的同门好友如宋濂、王和胡翰等都入新朝做官,而戴良对此持否定态度,故他在夸赞陈基为“藩国奇才独数君”时,也在感慨“师门伟器今余几”。戴良还创作了大量挽诗题材的作品,它们也体现了他的悲伤和忧愤,殊具沉郁色彩。例如《哭赵隐君》、《吴中追哭胡古愚博士》、《哭杨大章先生二首》、《哭汪逐斋二十四韵》、《哭揭秘监三十四韵》、《哭赵太初》、《哭张宣仲》等。

沉郁之情不仅与自身遭遇的忧愤、沉痛相连,而且与国运民生密切相关。戴良则是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恨,融而为一。他坚守儒家立场,在情感上具有专一和执著的品格,“穷时”依然关注天下、国家、民生,所谓“忠义之气,爱君忧国之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戴良许多诗句沉郁之中显出君国之思,贞节之义。如“乾纲遭久紊,坤轴值旋倾”(《岁暮偶题二十二韵》)感慨元廷的衰落。“古来固疆圉,岂皆藉颇牧”(《送人赴广信》)写其反对靠战争来巩固疆界。“武夫效命力,君子输智谋”(《送人赴辟》)是呼吁全民各尽其力,忠君爱国。“色以喻中道,香以表孤贞”(《以大先生遗冬菊》)乃藉冬菊抒怀,以菊喻人。而“辉辉凌霜叶,岁暮霭颜色。宜哉固穷士,秉心如铁石”(《述已志云尔三首》其二)、“内怀松桂性,外抱霜雪色”(《述已志云尔三首》其三)则通过赞美松柏来表明自己的坚贞心志。

戴良有着末世文人的忧郁与苦闷,同时也有着诗酒人生的潇洒与慷慨,反映在诗歌上,则是除了具有沉郁风格的创作外,还有一些诗歌饱含沉痛、慷慨与豪放之情,有着悲壮之美。

正如四库馆臣评,戴良“怀宗国,慷慨激烈”。悲壮,即悲哀雄壮。元杨载《诗法家数》曾列“悲壮”为诗之六体之一。元末世变使得戴良的人生充满悲剧性:一是有志于世,却不见用;二是心向元廷,却身在明朝;三是恋家重土,却半生漂泊;四是未尝欲以文名世,却以诗文显于时。面对如此多的人生无奈,戴良诗歌不免挟有悲剧情绪。但是,戴良既没有向朱元璋屈服,也没有对人生认输。他的人生充满了反抗,这种永不妥协的精神,激发出一种巨大的力量,而“悲”与“力”结合起来,慷慨激烈,投射于文字,使得戴诗别具一种悲壮之美。戴诗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哀,具体可分三类:一是叹人生短暂;二是悲孤独寂寞;三是哀亡国之痛。

戴良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他诗中感慨人生短暂的句子随处可见。其作《揖月楼歌》尤为典型。这首诗所描写的时空跨越十分巨大,时间上横越汉晋和蒙元,空间中纵跨东海与北江。雄肆豪放的笔墨将月、楼、人融为一体:人生如寄,黑头白首已矣。名楼千古,而楼主不再,唯有明月照今古。将三者相比较,作者发出浩叹:“月兮月兮于我亦何有,昨照黑头今白首”,“达固无足取,穷亦不足慕”,进而悟透人生,愿与明月心为友,永做宾主。全诗句式长短不一、错落有致,且宇宙意识贯穿行里,豪放之气充溢句间,直追张若虚与李太白。

朋友们不断亡去,而自己隐姓埋名,有家难归,且又穷病缠身,这些痛苦让晚年的戴良尤其孤独和寂寞。这些遭遇抑郁在内,如块垒在胸,藉诗歌发泄出来,往往沉痛悲壮。如《承君衡叔干远送赋此以别》:“长风吹度海东边,惯听潮声已十年。往事免成尘扑面,新愁惟有雪盈颠。半生望眼迷辽鹤,一夜归心到蜀鹃。远赋骊驹惭二妙,纵歌安得酒如川。”此诗首联即气势雄阔,颔联两句十四字写尽半生艰苦经历,颈联化用典故直抒漂泊寂寞之苦,有道是:长歌当哭,登高当归,尾联则写戴良借纵酒豪饮来浇灭心头的悲伤和孤愁。此外,《寄方梧竹》、《寄胡宗器》诸诗也属此类。

戴良的亡国之痛,多见于他的纪游诗、述怀诗和他与朋友的酬答诗里。元帝北遁后,昔日的美好河山,在戴良看来,变成了别家花园。一样的山川草木,不二的古迹胜遗,在遗民眼里却只能勾起其旧君之恋,故国之思。戴良此类诗歌显得尤其沉着雄放。如《题高节书院》:

万丈层崖置屋牢,子陵冢墓压灵鳌。

绕庭云气皆山雨,满壑风声是海涛。

隐德昔烦天使下,祠光今并客星高。

回头却忆当年事,几度舂陵鬼夜号。

诗中作者采用诸多崇高意象如“万丈层崖”、“灵鳌”、“山雨”、“海涛”、“天使”、“客星”等,使全诗充满雄浑浩大的气势。再如,“东海眼穿华表鹤,西风泪尽鼎湖龙”(《寄骆以大》)中的“华表鹤”一典出自《搜神后记》,借指久别之人;而“鼎湖龙”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后世因名其处日:‘鼎湖’”。这一典故后来常比喻帝王之死,这里婉指元帝北遁。两典故再加上眼穿东海、泪尽西风的主体情态描写,使得作者满腔的豪壮、悲愤之溢出纸外。“龙卧山深风气聚,虎蹲岩近海氛消”(《寄纪宗正》)一联将龙虎、山海诸雄伟意象凝聚一处,同样豪放悲壮。

戴诗七言律和歌行体多夸张语,这也是形成悲壮之美的因子之一。试举数例:如“海口分明见山骨,新堤万丈与城延”(《海堤行》);“沧海尽涨成桑田,白骨被野血被川”(《蓬山新楼歌》);“为君取酒尽千卮,醉里争夸战胜归”(《题出射图》)等,动辄言“千”称“万”,下笔即大海、高山,读者读来,不觉为其悲壮所感染。

我们知道,元代诗歌分为三期:前期南北一统,凸显交融之美;中期社会稳定,崇尚雅正之美;末期战乱四起,张扬个性之美。戴良诗歌所呈现的三种美学形态,带有这三个时期的共同特征。但是与之明显不同的是,受元末世变的影响,戴诗具有遗民诗歌独特的悲壮美。这些形态,既作为中国诗歌美的一部分而存在,同时又将其丰富并使之趋向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戴良.戴良集[M].李军,施贤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828.

[3]包根弟.元诗研究[M].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8:118-119.

[4]陆机.陆士衡文集[M].金涛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