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轴对称图形课件

轴对称图形课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轴对称图形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轴对称图形课件范文第1篇

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密切数学与生活联系的主要内容。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教材通过立交桥、交通标志、天安门、剪纸(窗花)等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而关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关键点是让学生理解这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位置关系,即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能够重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发现、归纳、比较、运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对今后学习数学是有帮助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

2.能辨别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轴对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并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轴及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轴对称的性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和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欣赏图片,将生活中的对称美牵引到数学中来(先不提轴对称现象)

教师: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利用图形的某种特征我们想象和创造了许多美丽的事物。(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飞机、窗花、蝴蝶、交通标志、天安门等图片)

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能再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类似(对称)的物体,并与同桌交流吗?

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一)轴对称图形

1.做一做:老师把一张长方形的彩纸对折,折痕处不要完全剪短(先对折,再多次对折得出不同的图案),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图形?(教师多演示几遍)

2.结合先前观看的图片,请大家想一想: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提出对称现象)

3.前后或同方同学议一议:再引导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归纳: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对折),直线两旁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练习:

试一试: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吗?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

(二)轴对称

1.出示教材第59页图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讨论: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概括出来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共同总结每对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学生可能发现:沿某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就能够重合。

2.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归纳出轴对称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能够和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练习

(1)找出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小明站在镜子前,从镜子中看到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表,其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刻是多少?

(三)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特征

观察、类比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讨论交流,加深

理解。

1.思考: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学生归纳: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全等,并且也是成轴对称的。

2.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图形。

联系: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直线,都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将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练习题。

四、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3)你能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五、作业

轴对称图形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轴对称图;美感;生;成

一、激趣的过程中认识美

玩――用兴趣开启学习之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兴趣就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在教学中,老师从“兴趣”二字入手,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纸飞机是学生常见的玩具,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试飞了两种飞机,一种是两只翅膀对称的纸飞机,一种是两只翅膀不对称的纸飞机.学生们很快发现其中一架飞机飞不了是因为它的两只翅膀不一样.由此很自然的引入了本课的课题,也很自然地开启了学生探索“轴对称”的思维激情.玩“对称”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从而增添对学习的兴趣,愿意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认识的过程中体验美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轴对称图形’的世界.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对称图形的图片和用课件演示各种对称图案剪纸过程)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不止这些.仰望苍穹,俯瞰大地,在这美妙的景象中:看花丛中翩翩的蝴蝶,蜜蜂;那翱翔天际的雄鹰、白鹭;那漂浮在天空的彩虹,翻飞如蝶的落叶、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张绽开的笑脸,你难道就没有感受到对称的力量吗?有人说:是因为美,大自然才选择了对称,同学们,如果你们深入地想一想,这当中,仅仅是因为美吗?”伴着老师诗情画意的缕缕传递,用课件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大自然的伟大杰作:奇异的山、水中的倒影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那份没有雕饰、不着痕迹的轴对称图形……孩子们沉浸在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中,相信他们的思维已经飞越了课堂,飞向了遥远的世界.

此时此刻,孩子听到的是古筝幽雅的乐曲声,眼中看到的是桂林秀丽的山与水,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诗、歌、画的意境美,让孩子们深深的体会到对称就是一种美,是它们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以及数学课凸现出来的精致和灵逸.

三、体验的过程中表现美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将美应用于实践,审美教育才有意义.教师出示人的脸、衣服、蜻蜓、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里所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同时,教师创设一个如何动手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图案)的情景,不同的学生可能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采取不同的办法完成.

有的学生想到的是中国民间的剪纸――先将一张纸对折,在折痕的一侧剪下一块,打开即可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纸片;

有的学生想到的是做墨迹――取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在纸的一侧上滴一滴墨水,将纸迅速对折,压平、并用手指压出清晰的折痕.将纸打开铺平,所得的图案就是轴对称图形.

而有的学生想到的是孔眼――将一张纸对折,用大头针在纸上扎出一个图案,保证每次扎的眼都能扎透每层纸.将纸打开,所得的图案就是轴对称图案.让学生折一折之后,汇报结果.通过操作得知: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接着指导学生从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几条对称轴.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逐个演示操作过程.(在操作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显然,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阅历出发,都能得到轴对称图形,彼此之间的交流可以实现他们对轴对称图形关键特性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大家在交流中都能获得理解分享成功的快乐!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而这样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和把握,从中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技能,而且经历了数学活动的过程,体验了数学活动的方法,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对称图形给人以和谐美的享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践.使概念由抽象到具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表现的过程中创造美

轴对称图形课件范文第3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新的教材观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那么怎样把静态的文本教材变成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形态的教学呢?我立足以下两点认识,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改组和实践研究,以期达到活用教材、创造性地教的目的。

数学是一种文化,要让学生体会数学所附着的美学特征和文化积淀。对于具有极高审美韵味和文化气息的轴对称图形来说,仅仅把握它的形状特点,对认识作为数学抽象符号的它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努力向学生展现数学的文化本性。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的特征,认识对称轴,能正确地识别轴对称图形。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创作图形等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轴对称图形,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各种图片、信封、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知对称――感受“美”

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你觉得哪只蝴蝶漂亮些?为什么?

2.师:左右一样,就是说这个物体是对称的,把对称的物体画在纸上,就得到平面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是怎样对称的?它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对称图形的奥秘。

【设计意图:学生在建构概念的同时,经历审美冲突,感受数学蕴涵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参与探索,感悟特征――研究“美”

(一)认识对称图形

1.师:为了便于大家研究,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这些都是对称图形吗?你们想不想来分一分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

出示活动要求:

(1)请从①号信封中取出图形。

(2)每位同学先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图形是对称的,然后再动手试一试。

(3)将你的验证方法和你的发现与同桌同学说一说。

①号信封里的图形如下:

学生从①号信封中取出各种图形,玩一玩,折一折,分一分,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交流汇报,引领学生深刻体会“重合”与“完全重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要掌握“对折―重合―完全重合”这三个重要的知识。首先通过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证明枫叶、松树等图形是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对折”这一重要方法。再通过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把对称图形对折引出“重合”。最后通过把对折后的对称图形与不对称图形的比较,引出两种重合的区别,从而深刻理解“完全重合”。】

(二)认识对称轴

1.把对称图形打开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

2.比较不同的折法得到的折痕有什么不一样?

3.介绍“对称轴”,示范画法。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了一个对“折痕”比较的过程,让学生在辨析中加深对“对称轴”的理解,知道只有把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折痕才是“对称轴”。】

(三)辨别对称,理解新知

1.判断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出示活动要求:

(1)请从②号信封中取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动手折一折,画一画。

(3)把你的发现填写在记录单上。

【设计意图:巧妙地设计四个图形判断:长方形、正方形初步渗透了一个图形可以有多条对称轴的思想;平行四边形是学生判断的难点,利用亲自动手实践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包办代替,不直接告诉,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强化新知,加深理解――认识“美”

1.出示图形的一半,学生猜一猜。

2.摆姿势照相。

【设计意图:创设“拍照”这样一个游戏情境,不但拉近了师生距离,营造了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而且让学生在动作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这样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了学生可以看得见的直观、形象的“数学事实”。】

3.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生活中的对称,感受轴对称图形的文化价值。

【设计意图:古典优雅的音乐,将学生带到生活中:设计精美的民间剪纸,高大雄伟的建筑……N烂的文化在向学生无声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但闪烁着理性智慧的光芒,更有艺术审美的享受以及厚重的文化意向。让轴对称图形在学生眼中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冰冷的几何图形,一种生命的质感必将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记忆中。】

四、自主设计――创造“美”

1.学生自主设计创作轴对称图形。

2.作品展示。

轴对称图形课件范文第4篇

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向学生展示一组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如蝴蝶、盘子等,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殊性;再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是轴对称的呢”“轴对称的特殊性在哪里”等。并通过对课件进行设置来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如制作发散图等。通过图形的制作和文字的配合,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考的习惯。通过思考和观察,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很多轴对称图形。例如,大多数的动物的都是对称的。我们可以督促学生观察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商标,让学生画出轴对称的商标,并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将学生所收集的商标通过图片展示展示出来。通过轴对称图形的绘画,学生可以发现,轴对称图形是有其独特的美的。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这更适合我们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因此,对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更新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二、空间思维的培养

初中是学生首次系统的接受几何图形知识的阶段。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是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的第一步。在数学的学习中,空间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立体几何的学习和函数的学习都少不了空间思维能力的有力支撑。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上的软件对立体图形进行绘画,同时也可以通过软件的运用使学生观察到图形运动的过程,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如教师在对立体几何进行绘画时,可以利用PROE软件进行绘画,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在网络上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使立体几何更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如在学生“几何图形的三视图”时,教师通过课件的制作可以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来对几何图形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也更容易。同时,运用计算机中的Flash软件,可以使图形运动的过程和轨迹更为清晰。如教师在对图形的平移进行讲解时,通过软件的操作就可以将图形A移动到图形A’的过程清晰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原本抽象的图形运动变得直观、生动,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影像和图片的功能将抽象的空间几何图形变得直观且形象,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或不可缺的重要教学手段。

三、探究性思维的培养

轴对称图形课件范文第5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学生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对称的知识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3.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叙图形的变换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数学研究的成功,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准确判断复杂图形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

2.引导学生用平移、旋转、做对称图形等多种方法制作复杂图形。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四个同样大的三角形。

组织教学: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通过测试的形式比比我们班里的同学中谁的眼力最好。

教学流程:

一、复习平移与旋转的基础知识

师:同学们,请接受第一道题的考验:

(屏幕演示:一、考口才)

1.复习平移(屏幕演示方格图中基本图沿不同方向移动的画面,引导学生叙述平移过程)

(1)说说图A怎样能得到图B?

生:平移。

师板书并讲解描述平移过程时的注意事项:要说准方向和移动距离。

再引导学生完整的描述。

生:图A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得到图B。

(2)图B怎样能得到图C?

生:图B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1格,得到图C。

(3)图C怎样能得到图D?

图C先向左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3格,得到图D。或图C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3格,得到图D。

方格图中通过平移的变换练习,主要引导学生复习上、下、左、右等方位及数格子方法。

在叙述过程中,要尽量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体验移动方法的多样性。

2.复习旋转(屏幕演示)。

(1)说说图A怎样能得到图B?

生:旋转。

师板书并讲解描述旋转过程时的注意事项:找准中心点――以谁为中心,说准方向和旋转角度。

师生同时做动作演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以让学生巩固两个方向的确切指向。

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A以O点为圆心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B。

(2)图B怎样能得到图C?

(3)图C怎样能得到图D?

叙述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体验变化方法的多样性。

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师:同学们刚才完成了第一道大题,一定觉得很容易,还愿意继续接受考验吗?

请看第二题:考演技

1.综合运用平移与旋转技能

(屏幕出示:四幅由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按多种不同的方式经过平移和旋而变换成不同的图案。)

师: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摆出其中的任何一幅图,按序号摆出它的下一幅图。想自己做就自己完成,想和同学共同完成就找你身边的人共同合作,如果需要老师的帮助就举手示意。

(学生动手演示。)

逐图汇报,师生边总结边探索创新思维。

2.练习

(1)如何通过平移A、B、C、D,使得图1变成图2。

(2)如何通过旋转A、B、C、D,使得图1变成图2。

(将四个同样大小、中心向外的90度扇形,经过变换变成中心向内的一个完整的圆形。)

本题目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图形变换方法的多样性,有些图案是既可以用一个简单图形通过平移得到,又可以由一个简单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三、难点突破

师:同学们还有信心接受下面的考验吗?

(屏幕演示:三、考实力)

1、认识利用轴对称图形使图案发生变化。

请说出图A怎样能得到图B和C?

生:以MN线为轴作图A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B,再对角线EF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得到图C。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总结。(板书:轴对称图形)

2、图A还能怎样变成图C?

图A以O为圆心顺时针旋转180度得到图C。

四、拓展练习

说出图1怎样变换能得到图2?(注意挖掘出多种变换方法)

学生口述,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让一片花瓣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变成一朵完整的花。

五、学生谈收获总结

师:祝贺你们顺利完成这次测试,你们的表现都很优秀,能说出你在这次测试中的收获吗?

学生依据实情汇报。

板书设计:

图形的变换

平移:方向、距离

轴对称图形课件范文第6篇

一、选择适合多媒体课件授课的课题是设计的前提

选择适合多媒体课件授课的课题,把抽象性的内容形象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不是单纯靠教师“讲数学”、学生“听数学”得来的,而是通过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形成自己的经验、猜想,产生对结论的感知,从而实现对知识网络的主动建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无疑给学生“做数学”赋予了新的内涵。

例如“循环小数”一课的教学,概念中出现的“依次”、“不断”、“重复”等,这些术语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果这节课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上课就出示例题让学生做除法,然后观察除法算式进行概括,学生会学得吃力枯燥,而且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而这里如果根据循环小数中存在的“循环现象”这一特点,把生活中的循环现象用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赋知识于情趣,效果则大不相同。一开课就用电脑演示“春、夏、秋、冬”四季风景,画外音并连续重复进行播放,并告诉学生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在数学知识中也存在着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从而导入新课“循环小数”。再让学生去试除、去观察、去发现,从而归结出循环小数的规律。这样不但分散了教学难点,而且学生会把对大自然四季美景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循环现象产生的神秘奥妙之感,转移到对循环小数的学习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和规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

二、创设课堂环境是多媒体课件设计的重点

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信息主要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完成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调动眼睛和耳朵为主的各种感官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有帮助的。在数学教学中遇到大量的问题是与运动和变换有关,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通过一支粉笔、一张嘴,以静态的描述加以想象来处理这些知识,很难对某些结论的形成及解题的结果进行形象直观的验证,知识的接受往往是被动的,缺乏生动的诱发探索过程。而多媒体课件能够更形象、更直观、更善于动态描述,从而提高学生感官接受信息的效率,更好地为诱发思维服务。

例如“平移与旋转”的教学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声、文并茂的优势,构建一个跃动的“思维场”,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老师把平移和旋转的方法用电脑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更直观地体验到生活中数学的美好。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真正达到了“化难为易”之目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平移与旋转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均得到了增强。

三、新颖创意,重点突出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灵魂

创意新颖别致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营造一个让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使数学中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以达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从而使学生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在较少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课件创意性的出发点是为课堂教学的素质功能服务,通过视频的展现让学生领悟概念、定义的含义,概括、深化数学知识,学会鉴赏数学美。当然创意并不意味着追求形式的奇特,而应在思维素材上精雕细刻,创意性应体现在三个有利上。

1.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数学思想的建立和运用。

2.有利于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并培养其创新能力。

3.有利于自主构建良好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方法。

例如“轴对称图形”是几何图形中的一个基本图形,这些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讲显得很抽象,如果不提供一些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形,极易形成认识的误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人为臆造出来的,为此可根据课本提供的实例,构思一系列如何寻找轴对称图形的“组图”供学生观看。

从“组图”中,学生明白了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接受了数学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道理。同时也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构建能力。

四、体验快乐,化解难点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根本目的

轴对称图形课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数学课堂教学;学生能力培养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形象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观察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教学信息,调动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寓教于学,寓学于趣”,产生“我要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线形、平面图形等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动画过程,如三角形、圆形等自左嵌入式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将所要平移的图形自动地缓缓沿着既定方向移动,从中让学生自然而然理解平移的含义,体会到平行移动是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决定,这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平移特征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让课堂未完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课堂氛围更加浓厚,自然而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应用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素材进行有效整合,化抽象为具体――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对用黑板、挂图或教具无法演示或表达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就能直观形象、生动逼真地表达出来,诱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达到容量大、节奏快、效率高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五彩蝴蝶的动画课件,栩栩如生的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通过观察蝴蝶的一对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快速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含义.与此同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通过“闪动图形中的对称轴、给对称部分涂色”等环节,让学生自主辨析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会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在合作交流、自作探究的和谐氛围中理解对称轴、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等概念.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既让教师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喜悦,又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起到了“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传统的教学往往在这一环节上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仍然收益不大,并产生疲劳感和厌学情绪.自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中,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可利用生动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课件进行辅导,从而使教学重点得到突出,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打破传统教学所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为了让学生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突破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难点,首先,利用CAI课件出示电线杆的横木上下晃动的情境图,问:怎样才能使横木牢固不动?让学生思考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加上支木使横木不动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观察:电线杆、横木、支木形成了什么图形,这样的图形具有什么样的特性?用CAI课件再次演示电线杆上横木晃动和牢固不动的情形,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加上支木后,横木不再晃动?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观察―讨论―验证―应用”过程中自主探索思考,从而理解和掌握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培养了学生理性地J识事物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多种感官,发散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则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此问题,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组织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等,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发展,帮助学生宏观理解微妙的数学逻辑关系,发散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游玩.[成人票:12元/人,儿童票:7元/人,团体票(30人及以上):6元/人]

(1)三月,由3位教师带20名二年级学生去参观,怎样买票才合算呢?应付多少钱?

(2)四月,由5位教师带28名三年级学生去参观,又该怎样买票合算?应付多少钱?

(3)五月,由4位教师带25名四年级学生去参观,怎样买票合算?应付多少钱?

轴对称图形课件范文第8篇

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多年来,我一直尝试使用多媒体辅助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美术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探求意识,培养智能,以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

优化教学过程,将教学过程设计得活泼多样,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画面的不断变换产生栩栩如生的感觉,可以多角度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

多媒体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比如二年级《听听画画》一课,在课的导入部分,先请学生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儿童歌曲《火车开了》多媒体选段不同旋律与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学生以尝试表现的方式体验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才会急切地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随后让学生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并请学生想象歌词大意,用简单、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场景,通过画面,声、像结合,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并引出课题。随着学生的一片笑声,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现了大量的火车图片,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进而启发学生想象老师没有介绍到的火车:还会有什么样的?留给学生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形成学生的自我判断和自主决策,选择印象最深、最愿意表现的绘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广泛地采用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通过绚丽多彩的形象信息和错落有致的音响信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内涵。

如二年级《蝶儿飞飞》一课,在欣赏中感知、观察、体验这一环节中,问学生:“同学们,这只蝴蝶漂亮吗?那它是怎么演化而来的呢?”通过教师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们的议论声中,我及时播放蝴蝶演化过程的课件,组织学生一起观看蝴蝶的演变过程,正确地了解了蝴蝶的生长变化。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再次激发学生了解蝴蝶、制作蝴蝶的愿望。

我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蝴蝶身体是由触角、身体和翅膀组成的,从而使学生直观地认识了对称图形,并且在观察中掌握了要抓住蝴蝶的身体特征来制作蝴蝶的方法。通过一组组色彩丰富的蝴蝶画面,使学生认识到蝴蝶的种类繁多、色彩斑斓,让学生懂得了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并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知色彩,为以后制作蝴蝶和添画花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一个美术的蝴蝶世界,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为以往教学中一些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提供了良好的展示机会。只要找准了切入点,充分利用制作的课件,成为辅助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蝶儿飞飞》一课的课件是从自然界中的对称图形入手,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使学生了解对称是人们在大自然中发现的,引出对称的课题,谈自己对“对称”的初步理解。课件中着重通过一只蝴蝶图形,启发学生假想,每位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机屏幕上真切的蝴蝶,引出轴对称的概念,再通过一只蝴蝶的左侧翅膀旋转180度和右侧翅膀完全重叠的动态画面演示,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什么是轴对称,从而更好地认识轴对称的图形。接着由一组图片的欣赏使学生加深对轴对称的理解,如:从我们身边的北京城的布局到外围建筑的设计,都有对称的运用,课件中清晰地在图片上加上了对称轴、对称点的动态演示,使学生看起来更形象直观。在认识轴对称图形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对称的另一种形式——中心对称,并引出对称的定义,进而通过几幅图片和凯旋门、飞机对称与不对称的两组不同画面的设计展示,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总结出对称图形“规则、整齐、稳定”的美感。学生在了解对称美的特征后,再联想生活周围的实例,感受对称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操作计算机,根据对称的特征设计出对称的图形,完成本课的作业。教师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及时将好的学生作业通过教学网发送给每一个学生,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请一两名同学在网上演示自己的制作过程,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制作中的难点。在课堂小结时,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再出示一组不对称的图形,说明不对称图形的另一种美,启发学生思考,留给学生想象和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