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买椟还珠翻译

买椟还珠翻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买椟还珠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买椟还珠翻译范文第1篇

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词涉及自先秦的《诗经》至晚清的名家名篇,绵延数千年,内容广博。古代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然而却往往被很多老师轻视。

一、初中古代诗词教学现状

首先是认识肤浅化。提及初中语文教学,比较焦点的话题往往是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原因几乎众口一词:难;而极少有人抱怨古诗词教学,似乎都觉得古诗词教学很容易。为什么?因为很多教师判定一个教学板块的难易常以学生该板块考试的分数为参照标准,而阅读和写作的得分率通常比较低。对于古诗词教学则认为读读背背考试能得高分就行了。这在根本上是没有明确古诗词教学的终极目的,没有意识到诗词教学之于学生个体乃至民众整体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而仅仅是把追求指向考试。

其次是教学方式简单化。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讲得多,读得少;背诵得多,理解得少;识记得多,品味得少。结果是考试分数胜于能力提升,获得知识强于素质培养。教育的主管部门一方面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另一方面又紧握考试的指挥棒不放,这就使得教学者总是难于割舍因袭已久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之于“人”的教育则更多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再就是考试形式程式化。我们来看某市中考中的诗词考试:一部分是默写,通常是填空型默写,缺少理解型默写;另一部分是阅读,包括词语解释、诗句翻译,这仅限于教材注解,以及内容、情感、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的理解,这常限于教师用书上的阐释,且是简单的判断或选择。考试素材均来自教材,且以客观题型为主。

不难看出,这样的考试重积累和知识的掌握而轻素质培养,只要肯死记背诵就基本能应付,而且得分率比较高。难怪很多老师觉得古诗词好教了。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正确认识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我们应该看到古诗词教学不仅是“教书”,更大程度上应该是“育人”――这里的“育人”不应该有太浓的政治色彩,是文化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情致情操教育的交融,是一项塑造人的综合工程,而绝不只是知识教育。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淡化功利色彩,也就是不能单纯地热衷于考试的高得分率,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识记获取知识的层面,而应追求一种学生整个“人”的提升的理想境界,在注意到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更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也许就是要有所谓“大语文”的理念吧。教材中的古代诗词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无论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咏史讽今皆承载了无数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特质,为我们进行“人”的教育提供了的绝佳便捷,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却要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呢?

力求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多样性。诗词教学总体上应该是略讲解重诵读,略识记重感悟,略技巧重语言,略知识重情感。讲解和识记只能解决掌握知识的问题,诵读感悟、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才能解决“育人”的问题。当然,适当的精讲和训练也是必要的,因为掌握知识也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况且师生最终都要面对考试,而分数则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这是不容逃避的。囿于认知水平、人生阅历和时空落差,初中学生要领悟古代诗词的韵致往往比较难,这就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工作。

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期对施教者的教学水平形成补益。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将课例教研与主题教研结合起来,实现教师个体成长与教研组(备课组)力量予以整合。而观课议课就是一种绝佳的教研活动平台。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调查法。

对参与课题的班级进行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作为理论指导、过程调控的重要依据,使课题研究始终植根于教学服务于教学。

(二)文献研究法。

查阅与中学语文记叙文文本解读相关的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南。如孙绍振的《名作细读》、王荣生教授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以及钱理群、孙绍振、王荣生合著的《解读语文》等论著,《中学语文教学》等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述。查阅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课例,如于漪、钱梦龙、余映潮、韩军、李镇西、郑桂华、李海林等。

(三)课例研究法。

课例研究是案例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对一节语文课进行研究,由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制定新的方案、行动跟进等步骤组成,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

买椟还珠翻译范文第2篇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形式,是中华先人留给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我们要继承、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首先便应搞好文言文教学。而高中阶段正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时期,高中语文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读懂并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规律。但从教学实际来看,艰深晦涩的文言文又的确比现代散文、诗歌要难教。笔者以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文言文教学的五大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钱梦龙先生曾经讲过,文言文也属于我们的母语,而不是外国语,如果是外国语就得从ABC教起,每走一步都得由老师扶着拽着,教母语就不必如此。古今汉语虽然变化很大,但同一民族的语言毕竟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发展,其语法、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与古代汉语有血缘关系。很多古汉语常用词的词义、句子的结构方式,不仅古今没有多少变化,而且还常常出现在现代汉语尤其是现代书面语里。这就是说,学生阅读古汉语虽然有一定障碍,但决不像学习外语那样毫无根基,一切从零开始。

既然古今汉语有这样紧密的联系,学生阅读古文又有这样的基础,因此学生借助课本上的注解自行阅读,是能大体读懂的。教师在教文言文时,就应该像教现代文那样,在可放手处尽量让学生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老师只在关键处作些指导、点拨,以启发学生思考,万不可越俎代庖,搞“字字清楚,句句落实”那一套。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于语言的演变,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已有较大的差别,需要学习的词语、句式数量不小,学好它,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要想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更不是易事。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循序渐进。

教师首先应熟悉文言文词句教学的主要目标(常用的实词、虚词、句式),要认真阅读教材,弄清这些词句在各册、各课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每一课的词句教学重点。在具体教学中,有计划地逐课引导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句,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捕捉、积累新的意义和用法。这样一天天、一课课日积月累,掌握的数量就多了。

切忌见词就讲、见句就教,把词句教学等同于翻译,那是目标不明、缺少计划、没有重点的做法。每课一个小目标,每册一个中目标,由小到大,积少成多,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我们就能轻松实现《大纲》规定的总目标。

三、联系的原则

首先是要联系语言环境。学习词语,固然要借助字典词典,但有许多词语是多义的,是特定的语言环境规定了它的意义和用法,所以只有联系语言环境,才能正确理解词语。只有结合这些词所在的句子,才能准确地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有时不仅要联系所在句子,而且要联系上下句或上下段思考,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逍遥游》末段一句“其自视也,亦如是也”中的“是”,只有联系上下段,我们才能明白,作者是把本段所写的四种人比作了上一段中自命不凡的斥鴳,所以这个“是”是代词,代指斥鴳。

凡是会读文章的人都知道,阅读大体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读文言文,理解文言词句也不例外。联系语言环境反复玩味,对词句的理解才能深入。

其次要联系现代汉语。把词语的古今意义、句子的古今形式加以比较,才能了解古今汉语词句的差异,感知汉语的演变。在比较区别中学习,不仅有利于准确牢固地理解新学的文言词句,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第三,要联系造字法来理解词语。这样做,会为词句教学增添许多趣味,还能增加理解记忆的成分,让学生既学得有趣,又理解得透彻。如学习“造”时,告诉学生,它是形声字,形旁是“辶” , 意义与“走”有关,因此“造访”的“造”不能讲作“制造”;又如“夺”字,是会意字,篆体的写法上面部分表示两只想展翅高飞的鸟,下面部分是一只手,想抓住它们,不让它们飞走,强迫改变它们的意愿,所以它在“舅夺母志”一句中能讲作“强迫改变”的意思。如此等等。结合着造字法引导学生学习词语,一定会让学生兴趣盎然。有人说,学习要学规律方面的知识,造字法与字词的意义有密切联系,也算一条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就有可能举一反三,逐步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第四,还要联系旧知。这样做,既能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系统,以便于掌握,又能启发学生运用其才智,自求理解。

联系的原则,应该是学习古汉语的一条重要原则。

四、实用性原则

《大纲》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文言文,是要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就不能让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散乱的文言词句,也不能过多地甚至脱离文意地大讲特讲语法知识。前者是词句收藏家的做法,只能得到一些零散的语言材料,而不能欣赏到用这些材料建筑起来的艺术品——文章之美,是“买椟还珠”的做法,会失掉阅读能力之“珠”;后者是语法学家的做法,是脱离《大纲》的要求的。正确的做法是着眼于更准确地理解文意,适当介绍语法规则,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及其表达效果。举个例子来说,学习《师说》首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只是让学生记住“……者……也”是判断句,这句话意思是……这是只见“言”(文言词句)而不见“文”的做法。应该联系全文指出,这篇文章论说从师的道理,首先就应该指出教师的重要性,所以开篇这句话,作者就用判断句极其简练地提出了对教师职能的看法,为下文的论述做了铺垫。作了这一番指导,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才能服务于对文意的理解。这样的词句教学才是实用的,有价值的。

五、激励性原则

买椟还珠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语文味 文学味 人情味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语文课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它大大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氛围和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如此完美的课堂,应该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了吧?那么什么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又如何界定?语文教学大纲有明确的标准:语文既是工具性学科,更是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的先锋学科。应该说,它是一门走在素质教育前沿并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学科。因此,笔者以为一堂的好的语文课应该建构学生主体,培养创造能力,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鉴于此,笔者把语文课堂教学界定为以下三个标准:工具性,坚守语文的底线;人文性,彰显文字的魅力;情感性,呼唤人性的价值。

一、高中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情感,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包括要求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来交际、学会积累语言。轰烈的语文教学改革,追求自主的教学课堂,追求全方面突破的语文课堂,让本应该注重积累、提升语文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变得华而不实,可以说过分地追求了形式,“荒芜着自己的地,耕种着别人的田”,使得语文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一点点缺失,难怪王尚文教授大声疾呼:语文教学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不错,语文首先是语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语文课堂最基本的特征和目标,如果忽略了这些语文的基本技能,那我们的语文课还是语文吗?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例如苏教版必修一《乡土情结》中开头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魂牵梦萦”这个词的含义,在明白了它的含义之后,才可以进一步去体会乡土情结的含义,才可以理解文章下面一段文字所传达的逢年过节人们的那种情思,他乡遇故知的那份激动,以及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会不顾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这些情景的设置都围绕着魂牵梦萦而来,如果我们不从字词人手,高喊相思之情,岂不是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这样的呼喊,也是苍白无力,毫无根基的疯狂之举。

我们且不说散文字词的丰富含义,就拿诗歌来说,苏教版必修四《蜀道难》虽是诗歌,用不着字字落实、翻译。然而如果我们不从字词人手,同学们对诗歌的大意尚未把握,如果连“横绝”“峥嵘”“崔嵬”等词语的最基本的意思都不理解的话,那么又何来李白借蜀道之难而凸显仕途之险的高超情思呢?所以说,语文说到底还是语文,它需要我们动情读,深情批,热情品,而不是红杏出墙,为人作嫁。

二、高中语文课堂的“文学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我们可以借助文本让学生步人文学的百花园,那一阵阵墨香,一块块挺拔的汉字,让他们尝到“梨子的滋味”,让他们产生一种阅读的急切需求。我们知道那些中外文学名著渡尽劫波,历经沧桑,已经构筑出了经典式的永恒魅力,其永久不衰的生命力背后必然有应该珍惜的东西;那些古典散文经由历代文人的笔端熔铸的文字,简练而不简陋,典雅而不浮躁,平正通达却又隽永慰藉;那些现代和当代的散文精品是作家在极其宽松的心境下自然达成的情思和技巧、人格和灵气的天籁,虽然大气不如小说,精致不如诗词,却自有一番清华之象,其间寻常阡陌,滚滚红尘,无不沉淀着朴素的人生哲理。一堂出色的语文课就应该带着学生去感染经典的气息,挖掘经典的宝藏,探寻经典的力量。笔者坚信,这就是我们学生的兴趣源头所在:摆脱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的功利性负载,追求文学素养的提高。

例如:苏教版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朴素的文笔,凝练的文字描绘了一个竭尽自己全身力气为年轻的琼珊画最后一片叶子,那种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点燃了别人将要熄灭的生命火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历经久远的年代,依然经久不衰,可以用“原生态阅读”方式进行,教师先设置悬念:小说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这个人物最后结局如何?然后让自己去读,反复去读,要求学生能读出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疑问,达到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进食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教育目的。同时再加上教师正确的引导,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等,让同学们自身去体悟经典作品的经典魅力,而不是教师头头是道地按教辅资料肢解课文。否则,学生体悟不到作品的文学气息,作品的文学魅力,教师的文学素养。

再如:必修一的《赤壁赋》:通过苏子和客的对话,传达了客人悲叹人世的消极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苏子坦然面对人生的那份豪迈和豁达及超然物外的情怀。通过从苏子和客的话中分别悟到了什么哲理?你赞成苏子还是客的人生信条?这两种人生信条会不会同时存在,如果并存的时候该如何选择,这三个问题串联起来,分组讨论并派代表交流。让学生自我感悟苏轼的那份通达与豪迈。应该说,这样的课堂虽不是满目繁花,流光溢彩,但细细品味,越会让人感觉甚有味道,因为它体现了语文课所应具备的品味和内涵。

三、高中语文课堂的“人情味”:丝丝细雨润心田,一举一动总关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啊,语文教学如果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就不会奏出动人的乐章。《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的源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恋故土、珍爱青春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例如在苏教版必修一教材中食指的《相信未来》是个最后:“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不管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我们都需要珍爱青春,珍爱生命。课文《我心归去》诠释了一个游子无论走在哪里,无论时空相隔,那份眷恋故土的情怀永远都不会褪色。必修二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诗人那份对英雄的爱慕,渴望建功立业的那份豪迈怎能不让我们感动?怎能不令学生热血沸腾?《祝福》中像祥林嫂那样命运悲惨的社会牺牲品,除了那份沉甸甸的同情之外,还有对祥林嫂式的妇女的神神祈求……可以说,每篇课文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处理这些文本的时候,就应该动之以情,应该去揣摩作者的感情,体悟作者的感情,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作者的感情。因而,课堂上就应该注重对情感的挖掘,情感的回应,情感的升华,从而让这些情感丰富学生的心灵,丰富课堂的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