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1篇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职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中职生组织的职业生涯规 划。其中中职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然后结合中职生个人的发展潜力以及外界的环境因素,进行详细地制订,以确定中职生自己的就职方向以及职业目标,最后选择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道路,制订详细的学习方案,以完善自己的不足,充实自己,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中职生迫切地需要对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前做准备。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要求中职生教师在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时候,首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中职生进行教育;其次要帮助中职生制订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让中职生依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并结合外界环境影响科学合理地发展,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最后中职生教师要制订一定的管理制度,监督中职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严格要求中职生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学习。据调查统计得知,我国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第一,中职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比较盲目,容易跟风;第二,中职生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对自己认识模糊,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定位有偏差;第三,中职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对今后的发展意识不太强烈,这需要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要对中职生做好正确的指导工作。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职业生涯规划是社会经济模式变化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具体的生产以及生产数量都是由市场自己来决定的,因此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市场的实际需要,及时地对生产作出相应的调整,所以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从传统的工作单一化以及终身化向工作的多样化以及综合化转变,这也就要求中职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今后的社会需求。二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产业的技术含量不仅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产业的更新速度也在逐渐加快,许多高新技术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国中职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中职生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制订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今后的发展做准备。

(2)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生教育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主要重视对学生就业的培养,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但是在对中职生进行就业指导培训的过程中,并不简单地对其进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假如简单地以就业为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这将直接违背教育的基本本质,因此中职生教师要从全方位的角度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做指导。除此之外,为了避免中职生教师的固定化教学模式强调性就业对学生全面发展造成影响,中职教育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一是职业道德的培养;二是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三是职业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四是职业纪律观念意识的培养;五是职业规范性要求的培养。中等教育学校通过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全面培养,不仅使学生能够选择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而且也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到终身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3)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职业生涯规划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人都是有需求的,并且这些需求是从低逐渐到高的,同时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人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并且在固定的职位中实现自己的成功。而在人们的成功道路中,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中职生要尽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中职生早晚都要进入社会,所以在进入社会之前,要及早地对自己进行定位,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且做好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习期间严格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要求自己,使自己能够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并且适合自己的岗位,然后发挥自己的所有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众所周知,一个中等教育学校就业率的高低是评价一个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仍然以培训学生的专业学科为宗旨,不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因此,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生涯 规划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质量。现如今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没有构建起一套比较完善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虽然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真正普及还远远不够。结合中职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中职教学发展的其中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就是如何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效果。

一、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界定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做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结合个人的基本情况、组织的基本情况以及周围环境形成的发展策略。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入手,从不一样的层次、不一样的角度对规划内容进行构建,从而形成比较系统性的职业道路规划。

二、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意识十分地淡薄。现如今很多中职学生直到毕业之后找到第一份工作为止,并没有比较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意识;第二,职业定位模糊。很多中职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更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多数人在选择专业时还是较为盲目,迫切需要社会以及学校开展科学、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三,自我认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少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缺乏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

三、加强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求得社会的大力支持

鉴于当下中职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应加大力度对其进行制度管理。同时,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公开力度,信息透明度要提高,推出信息的公共平台,方便大家及时获取新鲜有用的资讯的同时,起到正面的舆论作用;相关部门在出版物和网络等公众媒体中应大力宣传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知识。

(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学习和就业的自信心

学校应从入学开始就通过种种方式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大力开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认识能力,提升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对简单的功利性就业动机做出一系列地改变。使他们能真正通过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得到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技巧,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善于发现自身内在的潜质和隐藏的优点,提升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信心,在就业时能更好地把自己的职场价值体现出来,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以及评价自己,树立正确合理的择业观与就业观。

(三)建立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

根据中职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比方说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思想政治教师、就业指导教师或者班主任等,开展专门性的培训,聘请专业人员开展相关的授课以及指导工作,在学得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之后才能正式开展工作。除此之外,可以从社会上以外聘或兼职等各种方式聘请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师、人力资源管理专员等,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四)引导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家庭的作用

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方式:第一,编写关于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资料,对家庭教育进行进一步地引导以及规范,教师应该充分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配合;第二,与学生家庭要积极进行及时沟通,在学生报读中职院校时,应向学生及其家庭充分告知关于报读专业的实际情形,并且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专业,增强选择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第三,举办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既方便自己同家长展开一系列的交流,又从长辈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汲取经验,又可以使家长之间展开沟通与交流,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打破自身的思维局限,又进一步开拓了视野,为日后就业做了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准备。

(五)选择内涵丰富的指导内容

1.对学生自我职业潜能的认知以及开发的指导。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对自我职业生涯的“最近发展区”进行确立,寻找今后努力的方向,找到具体实施途径以及方法,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以最快的速度将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转化为自我职业生涯发展实力。

2.对学生职业生涯定向的指导。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当问及当前中职学生之所以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原因时,由于学习成绩差没有考上普高最终无奈选择职业学校达到了近70%;当问及是否喜欢所选的专业时,有近 50%的在校生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专业的话,他们就不会选择现在就读的专业。这表明他们对本身的初次职业生涯定向并不十分认可,必要时需要增强指导与指点。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即职业理想教育以及专业选择指导。职业理想教育的重点内容在于使得学生明确如下观点:职业理想的涵义是什么;职业理想对于整个人的一生又有什么样的价值等等。

3.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技能的指导。就目前的形势进行分析的话,无论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社会阅历、能力基础等等都难以满足其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需要学校加强培养与引导的力度。而职业生涯规划技能的指导重点包括: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对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处理、制定方案、做出决策、对自我行为进行监控等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中职学生的重要性,中职院校应集合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全员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中职学生走向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道路。

【参考文献】

[1]张磊.中职学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设计[J].职业.2010(12).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推进与发展,人们对于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促进中职学生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职教师应该有效引导中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引导;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17-01

中等职业教育可以说是一种职业性的定向教育,在为社会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还是为其从事某一职业而实施的教育。当下时期,严峻的就业情况,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以及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中职生等等因素成为了制约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因素。而如何去正确的引导中职学生们做出更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为人师者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就业条件和就业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由于学历介于大学与高中之间,其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并不精深,所在在就业的选择当中,难免就显得高不成、低不就。当下的人才需求市场,一般的招聘要求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但除此之外的那些低学历工作,又大部分都是连小学生水平的人都可以做的,所以中职学生的就业现状很是尴尬,想要找一以一个待遇适宜而又学历要求不高的工作也实非易事。另外来说,这些中职学生们在毕业时一般还不到20岁,身体心智还尚未完全成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客观准确地制定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才能帮助他们有效发挥自己的学识优势,扬长避短,顺利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

中职生就业指导教学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设计、自我职业决策和职业生涯评估这四个部分。而其教育内容是要指导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结合社会环境,制定自我职业发展的目标,并选择达到职业目标所要采取的有效方式和方案规划,力争顺利就业。目的就是要帮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从而有效实现中职学生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1、自我定位,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就要引导学生们通过自我分析对自己的未来做好定位,从而规划好自己的未来,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们以自身的特点作为职业规划的出发点。与此同时,制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要认真了解自己的个性、学识、气质和能力、兴趣等,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明确自己可以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定位。做到既不抬高自己,又不妄自菲薄,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职业生涯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职业规划和自己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以及技术能力等方面的有机结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己,立足自己的长处,充分挖掘自身的能力和潜力。

2、面对现实,确定职业目标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们自己的特点和现实条件,帮助他们确立正确适宜的职业目标。

首先来说,要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而这需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学生们只有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价值观等有了正确清晰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加切实有效的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也就是说,只有了解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使学生们自己更加理智的面对复杂多变的职场,从而避免误区,防止走进职场时会出现盲目从众、眼高手低、无所适从等现象。

其次,制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时还要综合考量社会因素,例如要知道并了解当前人力资源市场需要哪此类型的人才、当地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有哪些人际关系可以帮助自己实现职业理想等等。也就是说,要天时、地利、人和,即了解当前的国家经济发展大趋势,做好准备,抓住机遇;充分了解当地经济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尽可能的有效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熟悉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网络,并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善于从人际关系网络中寻找对自己未来职业有积极影响和积极意义的人员,多加请教,加增沟通和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指导和帮助。

3、分解目标,规划好短期目标和学习计划

任何的目标都不是随随便便实现的,所以要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及目标。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将大的目标按步骤分解为小的目标,并通过若干个奋斗阶段去达到它。当然,职业生涯的远大目标,仅仅靠科学规划还不够,还要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去有效有序的达成。

4、立足实际,对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调整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想使其行之有效,就要不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变化、反思自己,做好调整与修正。

首先,及时检查职业理想是否存在偏差;其次,要及时检查自己的自我认识是不是存在变化;第三就是要检查自身所在的外部环境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另外,还要及时的检查自己制定的职业目标是不是科学合理;最后就是要认真对照检查自己的措施是否实施落实。因为事情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中职生们要想早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就要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做到与时俱进,灵活调整,于不断的调整修正当中,去检验自己规划的成果,去发现出现的问题,并不断的提出改进完善的措施,解决问题、调整方向、修正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奋进,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理想。

参考文献:

[1] 曹元峰.浅谈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期.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 生涯规划 影响

职业生涯规划决定中职生的一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一点方向;学校教育对就业的具体帮助上,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对中职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中,父母和学校是非常明显的,本身心智不够成熟,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中职生选择学校及专业的影响

中职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实质就是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和领域。学校及专业选择是满足本人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清楚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及专业,才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有效对接,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良性的发展,否则会影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会对教育教学资源产生严重的浪费。

(一)中职生选择专业自主性不强。专业由自己选择的学生仅少,这样的同学在专业选择上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己能主动把握专业选择,但有一部分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受外界的影响较大,比如像父母、老师和朋友等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父母选择的职业的态度对他们的择业影响较大,甚至决定他们的职业选择,学生存在着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动力。

(二)对于专业了解的表面性较大。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比较了解,另外有少部分学生对所选专业根本不了解。同时,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比较狭隘,家长也不能从学生自身的兴趣、性格、特长出发,看其是否适合该专业学习,而是家长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盲目左右孩子使得学生对专业了解的不够全面,致使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存在偏差,不能实现真正的职业规划。

(三)读书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学生对读书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就业以主动学习,也难以发挥自身潜力,因此,为了实现中职生的职业生涯成功,那中职生在校阶段需要生涯发展做好准备,学校要引导学生目标明确的发展自己,需要进一步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以积极心态,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做准备。

二、中职生自我认识的影响

中职生在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方面,缺乏对我自我的正确认识,自我的定位不够准确。

(1)中职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特长了解不够,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不明确自身发展的需要;(2)学生不完全清楚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求上进,不能约束自己,行为不拘小节;(3)另外有一部分学生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缺乏自信心,对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不了解,对本人应达到综合素质不明确。因此,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优势所在,要想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同时注意以强带弱、以强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

三、中职学校教育管理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

学校教育管理是影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方面。学校是否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以及是否很好的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技能的更替频繁,这让人们适应社会和环境更加困难,理想和目标更加难以确定。学生为了更好适应社会的环境,就要有较强的意识去提高自身素质,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然而,学生往往重视的如何努力学习,很少对自己就的职业发展规划。

四、家庭教育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每个孩子的家庭是造就其素质以至影响职业生涯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

(一)民主型父母。他们对孩子是高度关怀和中等程度的行为控制,对孩子既不娇惯也不过于严厉。他们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能严格执行,同时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能严格执行,同时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的要求和能力相一致。他们既高度重视孩子自主的发展和自我管理,坚持自己的正确原则,又重视亲子间的双向交流,能听取与接受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能采用耐心恰当的方法加以解决,注意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启发孩子的自觉性,训练和培养孩子的自立、勤奋等品质。孩子面临困难时,父母能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他们能利用说理、解释去促进服从,坚持自己的意见但不能绝对化,行使自己的权利但不强制,自己错了可以公开承认。这样可以提高孩子对规则的理解,使孩子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也能用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专制行父母。这种类型的父母倾向于低度的关怀和高度的控制,特别看重孩子的服从性。他们对孩子缺少慈爱、温暖和同情,他们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物和私有财产,常用粗暴的态度,威胁等手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迫使孩子服从,很少采用温和的劝说和表扬。他们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专制型家庭的青年与父母的关系十分疏远。感到自己在家中毫无地位,家庭毫无温暖,自己不被理解,父母的要求也常常无理的,内心对父母不服,很少与父母交流思想,更谈不到讲心里话。

(三)溺爱型父母。这类型的以一种接受、和蔼甚至有些顺从的方式对待孩子。他们较少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具有该读的按照自己意愿行动的自由。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性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分迁就包庇;二是过分的保护。

(四)忽视型父母。这类型的父母是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态度。他们对孩子没有明确要求,或没有什么要求。对孩子的表现不重视,甚至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放任自流和纵容。

五、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议

在当今这社会中,中职学校的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才能寻找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需要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的能力,从而才能实现就业。

(一)加强中职生的职业教育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第一步,树立、形成和实现正确职业理想的关键。为自己设计一个具体而现实的职业理想,是每个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考虑到的因素,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务实,务实的规划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现在中职学校的中学生正处于职业理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社会和职业理解,规划职业理想,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学校也要大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实现自我的认知,即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能力等个人的基本素质,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树立自信心,调整职业理想,充分展示自己身能力和机制,找到自己被社会的需要,使其职业理想逐步系统化、科学化,确立明确的目标。

(二)加强中职生职业期望教育

职业的期望是学生对自我所从事职业的一种预期,也是大家选择职业的依据。中职生面临首次就业,虽然他们身心不够成熟,但要规划好个人职业生涯,这样能使自己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有利于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挥自身潜能,达到预期的职业期望。现在大多数中职生缺乏对现实社会深入的了解。择业、创业过于理想化,不能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个人的择业期望值偏高或偏低,处于矛盾困惑的状态,要正视现实和自我,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对自己充分的认识,有助于与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结合起。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增强提高职业意识和职业能的自觉性,积极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以及就业、创业的准备。

(三)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职业道德是大家在从事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没有职业道德的人是干不好任何工作。中职生在执行力、意志力、忍耐力、吃苦耐劳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只盯着待遇高,工作条件好的单位,不讲实干和奉献精神,缺泛诚信。因此,要培养中职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提高身体素质,有目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的能力,立足本职,从日常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四)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建立高素质指导队伍

中职学校要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发展的、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教育以及指导的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工作,调动每位学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主动性,合理的安排学生实践和内容。

中职生也是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专业化的测评工具,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以及职业价值取向等等,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是中职生进行科学合理地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肖光畔编著.中国教育问题调查-问题父母.大众文艺出版社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3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但同时对应聘者的人格品质和职业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做为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在学历及个人阅历等方面是明显缺乏竞争力的。为此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和育人目标也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应从传统的德育教育上作出调整和转变。

一、 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个人实际,制订未来职业目标和发展措施的过程,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就是要为社会培养特定的德才兼备的毕业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则是为了特定的职业理想或职业目标,培养和积累个人适应就业要求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方法为载体,通过教育者,逐渐渗透给学生,以达到学生能客观地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合理判断。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具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然而,中职生在科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相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明显较为缺乏。要想通过简单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并非易事。因此,在中职生学好本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注重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开辟出一条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从而才能让他们在职场上脱颖而出。

二、 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系统工程。其德育除了具有各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之外,其特殊性在于以就业为导,注重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

(一) 自我认知教育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自我认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正确的认识自我是成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如今,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就业难、就好业更难的社会显示。毕业生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既需要本身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更需要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自我和推销自我。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指出:"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自我认知。"。这句哲理充分表达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学生应该在实事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尽快、充分地为将来就业做好规划,迅速准确地把握就业的机遇,为实现成功就业做好准备。

(二) 诚信教育

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

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职业生涯往往占据了一个人生命里多数的时间,而诚信在这多数的时间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任何一个在职业生涯中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是背信弃义之人,因为诚信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最坚固的基石。人的一生应该从职业生涯中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要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坚持诚信的原则。

(三) 多元化教育

单一化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多元化的中国社会。简单僵化、整齐划一的教育思维模式已经不适宜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并且,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等个性特长呈现多样性和层次性。例如,在本人所执教的班级中就有某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很差,但专业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并代表学校参加市技能节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又比如某些学生在体育,艺术等其他方面有特长的,因此,作为教育实施者,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不同的文化、知识、技能疏导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予他们一个扎实的职业能力学习的基础。

(四) 心理健康教育

择业是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崭新起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就业市场,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和碰撞中,由于自身实际和心理素质的差异与不足,将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心理、急躁心理、犹豫心理、自负自傲心理、自卑心理、依靠等待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等。应该说这些现象都是普通存在的,比如在本人所担任班级的学生在高三选择实习岗位时,就有部分学生眼高手低迟迟没有确定岗位。而另外部分学生却恰恰相反,看到某几个同学选择了同一实习岗位后,就不假思索地随其而上,丝毫不考虑自己和别人的情况差异。对于此类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妨碍正常的就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择业和今后的发展。

(五) 职业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而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

对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它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职业价值观也叫工作价值观,它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者说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的选择和追求也日趋多样化,大学生求职就业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将自己的选择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因而,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导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 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引进职业测评体系,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

职业测评是心理测量技术在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职业能力测试(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和职业人格测试(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职业心理测评可以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的性格、心态以及可以适应的岗位、职业,以更清晰地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找准就业的目标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加强校园诚信教育,强化毕业生诚信意识。

要从入学教育开始,把诚信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长远利益出发,在充分发挥德育课教育作用的基础上,运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加大诚信文明宣传,在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适当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诚信教育专栏等,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在校园中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共识。同时在就业环节强化诚信教育,引导毕业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在学生中树立"重信誉、讲诚信"典型榜样,发挥榜样的激励示范作用,使学生树立终生诚信的观念。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班级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职业体验。

校园文化尤其是班级文化是学生所处环境的体现。因此,应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在班容班貌的布置中加入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了解专业现状,让他们对企业文化耳濡目染。同时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拓宽其专业发展的方向,以利于今后就业的多向选择。

(四)开展职业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困惑。

职业心理辅导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阶段以及职业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促进其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发展。可以采用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两种模式。比如在毕业班中开展相关的讲座,组织座谈会讨论毕业生所关心的学业、就业以及人生发展等问题。以及针对个别学生在求职就业中的羞怯、自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加以及时引导疏通。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在社会实践中要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使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真实感性认识。使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也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学

成功学是着眼于研究成功的通用方法,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习惯,从而使人们更能够迈向成功的科学。成功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拿破仑・希尔,他走访了亨利・福特等504位美国社会成功人士与各界名流,经过深入研究并思考这些人士成功经验,终于找到了这些成功人士共有的精神意志和人格品质,如目标专一、勤奋节俭、吃苦耐劳、自尊自救、诚实公正、善良仁慈、助人为乐、坚忍不拔、和谐共处等,这些熔铸为成功学的灵魂。

职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从事职业的经历。职业生涯设计就是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与职业道路相适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它以培养人的就业和创业意识为目的,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关注人一生的发展。

一、职业生涯规划中成功学教育的内容

成功是一种客观现象,成功学以人为本,把教育学、人才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交叉成人生哲学得以应用和实践的励志理论,它给众多奋斗者带来追求光明的力量和追求希望的勇气,并最终让他们感受到事业有成的乐趣和幸福。

1.理想和目标的教育

理想是确定目标迈向成功的出发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实也是一种关于理想具体化的教育。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溶入成功学教育,能够取得较明显的效果。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理念,更有向往成功的欲望。成功学既阐述了理想与成才的必然联系,又给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成功学在如何设立目标方面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方法。

2.积极的心态

“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成功学能始终让人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这也是做每件事情成功的基石。它从理论到实践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培养人们自信心的方法。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练习当众发言,训练与他人的各种交流,学会放声大笑,学会如何面对恐惧和克服心理压力,等等。

3.人的潜能的无限性

成功学还非常注重人类的潜能的开发与训练。它从开发人们的潜能入手,选择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成功心理训练在这方面也提供了系统的开发手段和途径,如模仿与潜能开发、动机与潜能开发、个人形象与潜能开发、人际吸引与潜能开发等。这些手段和途径的提供给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天地。因此,在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进行过程中,作为学校和教师应当尊重并利用这种规律,应用这些手段和途径来科学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

二、成功学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运用

1.要在校、师、生中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必然涉及学生及面向学生的校内外服务和管理机构。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学生、学校和社会观念的更新。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上学校要把就业指导的重心转向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同时,教师要从学生的整个生涯规划和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并积极参与。学校应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带动学校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是核心,我们必须加速学生观念的转变,使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参与,只有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并自觉参与时,才能找到学习的动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

2.把“成功学”思想引入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是以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德育课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正是教育部指定必修的中职德育课的一项重要课程。“成功学”重在引导人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成功,其本身所体现的思想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并不背离。为此,可以把“成功学”的理论融入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乃至德育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其内容、立场是自己成功所必需的。

3.可以将成功学教程纳入教学内容,动态与静态教育相结合

把“成功学”理论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向学生系统讲解“成功学”的理论和案例,在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既有静态的,如通过海报展示成功人士的生涯发展过程,展示生涯的选择类型;通过图片资料展示工作领域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状况。也有动态的,如举办各类讲座:请企业的人事主管到学校给学生讲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或请成功人士到学校演讲加深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认识;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来学校为学生讲解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鼓励他们投入职业生涯发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定期举办“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怎样成为我想成为的人”等主题班会,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举办各种学生、家长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实习和就业的期望等。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实施方式

中等职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探讨和问题反思

研究前,笔者用时两个月,对本人所任教的1002,1005和1006班学生的职业选择、收入估价、择业理由、就业前景展望以及职业生涯教育期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1.调查结果统计

(1)职业选择。

(2)对自身收入的估价。

(3)择业的影响因素――选择工作的理由。

(4)对就业前景的展望。

(5)对职业生涯教育的了解。

中职学生更多的是考虑将来考什么学校,当问对职业生涯教育的了解时,有48%的学生表示对职业生涯教育有所了解,但具体怎么做很盲目;80%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将来的职业只考虑其是否热门或是否容易就业,而不懂自己是否需要及如何通过职业生涯的设计进行应对,但有71%以上的学生渴望体验职业生涯教育,希望在校期间能得到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

2.调查结果分析和问题反思

通过以上调查统计,结合个别的谈话交流,我们应当意识到当前学校的职业生涯课程教育和学生的现状之间存在这样的问题:

(1)职业选择兴趣低,高薪要求强,就业竞争力弱。

“职业选择”调查的后两项(家人想办法安排工作;只要有钱赚,干什么无所谓)比例达到了35.86%。对工作的平均起薪要求却集中在1200~1800元/月中,占总人数的40.68%;1800元/月以上起薪要求的更高达48.26%。从“就业前景的展望”调查方面分析,认为有困难较茫然的达到52.43%。这说明这些中职生没有树立正确、新型的择业观,“眼高手低”现象突出,并且一味地追求个人的实惠而忽略了自己专业的特点,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指导,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在目标上也带有许多理想的色彩,希望自己从事的职业比较轻松、稳定、地位高、赚钱多等,而没有意识到“市场需求与自身现状的矛盾”带来冲击和危机。

(2)择业心理取向正确,但依赖心理重,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教育。

在“择业的影响因素方面(多选)――选择工作的理由”调查中,希望工作稳定的,有98.62%,在所有选项中居主导地位;能为个人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条件及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人数也分别有54.48%和71.72%;说明这些中职生的择业心理取向还是正确的,只是缺乏就业的良性指导。学生对职业和创业在新时期的特点以及职场的特点了解不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偏差,对“职业生涯设计”课程的开设认识不足,导致课程开设的目标难以达成,所以在“择业的影响因素方面(多选)――寻找工作的方式或理由”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择业时依赖心理特别重,受父母、家庭影响较大,学校、老师及相关的社会媒体还未在就业中起到主导作用。

(3)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师教法重理论轻实践。

从第一年的调查中还发现:一方面,在学生所学课程的设置方面,学校的重心并没有从根本上回归就业本位、能力本位上,课程设置大多局限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下,突出专业性、知识性,强调理论水平的提升,但对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个人素质的培养不够,而这恰恰是职业生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要素部分,另外,把职业生涯规划做成了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或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所以有5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对将来择业、创业上没有多大益处或没有从这方面考虑。

另一方面,第二年的调查中,在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教学上,有53%的学生对高一《职业生涯设计》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使得一些同学把就业创业的成功因素归于“机遇、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外部因素,导致学生忽视主观努力的重要价值,从而在学习与生活中也易出现被动或侥幸现象。但在“对职业生涯教育的了解”调查中分析,74%以上的学生渴望体验职业生涯教育,显然中职学生想设计自己的未来,但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3.说明

以上基本为第一批样本的调查分析,第二年2012年所做调查中除第二份调查表中的月薪有所提高外,其他一样;而调查结果分析也大体相同:其中,职业选择”调查的后两项(家人想办法安排工作;只要有钱赚,干什么无所谓)比例达到了41.46%。对工作的平均起薪要求却也集中在2000~3000元/月中,占总人数的35.86%;3000元/月以上起薪要求的也达到了47.86 %。从“就业前景的展望”调查方面分析,认为有困难较茫然的达到55.86%。

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方式的实践探索

1.理论学习,钻研探讨

笔者学习了课题研究、就业与创业指导、生涯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并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如:尤德毅的《职业生涯》、尚志平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陆建中的《职业生涯教育》、竺辉的《中等职校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等,特别是2012年9月开始使用的吉文林主编的新教材《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对研究推进起到了理论整合的作用。

2.研究明确标本框架,探索形成实施方式

(1)以可操作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标的,达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本质目的。

职业生涯一般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大周期应该从一个人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到他以后不参加工作为止的整个过程。由于中职教育要回归就业本位,并考虑到作为学生的生涯规划的可操作性;所以本文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起点定为来到职业学校的第一天,终点定为达成设计理想的那一天。

要探索形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有效实施方式,首先要了解这一实施方式的表层目标和深层目的。显然,表层目标是教会学生设计出适合自已的“职业生涯规划”,完成课程教学;而深层目的则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和就业观,促使学生自主提高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期间能够自发地从各方面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素质;即以可操作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目标指向,最终达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本质目的。

(2)具体实施中形成了:“作业分项推进,考试促使完善,大赛优化升华”的教育教学方式。

①“作业分项推进”――分项目以作业方式推进设计。

根据前期调查分析结论和学情实际,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教学中,应因教学大纲要求,依据课本理论知识,结合相关科学测量表,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分解开来,逐项推进,由认识自我-确立目标-措施制定;最后再合而为一,设计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例如,认识自我这一单元,就分解为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四个项目四次作业。这样,既降低了设计难度,又满足了教学进程,更重要地是符合中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认知顺序,教会了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方法流程。

②“考试促使完善”――通过考试方式促使学生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以更加完善的状态呈现出来。

具体实施中是以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内容之一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在1-2周内完成。考试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作业”呈现;在结合本年度相关优秀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范例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促使学生设计出符合其本人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③“大赛优化升华”――选择优秀的小样本学生们的规划设计,分级推荐其中较优秀者参加校级、市级及省级“文明风采”竞赛规划设计类比赛。

到了二年级参赛时,经过时间的流逝,通过老师一次次耐心地面谈,教会学生反省一年级所设计的方案,在小样本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优化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调整分解目标的达成时间和相关措施:一次次完善自我认知,深入剖析环境,修正目标,商讨调整措施策略;不定期的进行交流探讨,学生能够不断优化设计,不断调整完善,使自已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更符合自身实际,更有可操作性,更加富有特色和个性;在大赛中得以升华。

(3)跟进课程结构改革,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和调整。

为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常规化,学校应确保就业指导课程分阶段不间断地开设,并为每一位学生(远期目标)量身定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根据“作业分项推进,考试促使完善,大赛优化升华”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认真教学,。在职业生涯设计时,教师要根据职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的知识科学地进行重组,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知识的整体效能。

现阶段应在高一开设“体验生涯”、“心理辅导” 课程和专业基础课,高二开设“创业指南”和专业主干课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高三开设“中职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指导教程”课程、短期的“求职途径和面试技巧、方法”培训课程及“仿真模拟实习”技能实践课程等。

此外,笔者建议教务处、就业指导处和团委合作开设各类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要在原有的各种活动中,融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和要求,如班会、团队活动、学科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勤工俭学、校外志愿者活动等;另一方面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题活动,即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目标和任务设计专门的教育活动,如参观、请事业有成的毕业生来校作报告、演讲等。

研究的初步成效

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实践和探索,本项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职业生涯规划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生涯有规划,前进有目标,本项研究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了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个性特长也得到充分发展。对比显示:样本班学生的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主动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1)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认清了自我。

在实施上述模式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的心态较之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逐步理解了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教育,是强化创业的教育,是贯穿终身的教育,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专业特点,端正了学习态度。在实施上述模式的过程中,这三个班的中职生(特别是小样本的几个学生)学会了解自己的个性,了解了职业对个性的要求,不断地调适自己,使个性适应所学专业和理想目标的需要,为达成职业目标作好了前期准备。

(2)班级常规评比胜过其他专业班级。

在第一年的样本中,经过一年的实践,1005,1006班整体素质提高快,班风好。在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校常规评比中,1006班周周排名前三名。上学期我校进行的江苏省《职业道德与法律》“示范课、研究课”展评现场会中,三个班的班级风貌都受到参会来宾的好评。而在第二年的样本中,1204班更是荣获2013年市级先进班集体,学生荣获校“雨花之星”;1203班班风也有很大改进,课任教师和班主任均反映较好。

(3)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和学历水平的提高。

在第一年中,1002班许洋洋、史其隆,1006班许骏等同学参加了第二专业技能工种的培训与考证;这三个班的近二十名同学参加了我校与南信大合办的成人大专学历的学习;第二年中,1203、1204班多名同学报名参加了2014年2014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学生选手的选拔;近15名学生考试进入我校与南信大合办的成人大专学历的学习。

(4)规划设计比赛获奖,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锻炼自我。

在实施上述模式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的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设计比赛和社团活动,其心态较之前产生了更认真和积极的变化。

在第四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规划设计类比赛中,1002班马立超的《圆梦机电工程师》省级复赛获二等奖及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类三等奖;1005杨明珠的《十年》、徐桂香的《开一家可DIY刺绣店》省级复赛获三等奖。在第五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规划设计类比赛中,1203班的夏明星和1204班的黄敏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均获省级复赛获四等奖。

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本人认识到,学生在择业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把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等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和社团活动,以便使他们自身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如1002班黄道喜、吕运珍参加了校园网吧的运营;1002班张坤、洪义林、1006班杨礼、许友才、1005班的袁加伟、杨涛涛等加入了学生会,参与了对学生的部分项目的管理,其中张坤更是成长为校园广播站的站长;对于青苹果摄影、校园小卖部运营、青年志愿者活动也是积极报名,主动要求参加,受到了校学生处的表扬;1203、1204班多名同学报名参加第二届亚青会火炬手公开选拔;多组同学组团参加了校“中华才艺”和“心绣未来 ”的海选;全体同学均参加了2014年市学生创新作品征集和评选活动。

为中职学校实施有效性德育教学探索了经验

在实施上述模式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中职学校可以以职业生涯的设计和发展为抓手,从另一方向进一步改变了职业学校德育空洞和无效的状况,为探索德育的实效性创设了新的平台。

1.增强了德育的实效

职业学校的德育的确有其特殊性,空洞的说教往往效果不明显,而企业和行业对职工有具体的要求,因此将中职生德育工作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与企业行业对员工素质要求的现实双重结合,这样就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在其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载体。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职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126-03

一、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2009年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中职教育。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不断转变,中职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压力。在建筑类专业教育中,学生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掌握一技之长,他们渴望顺利的步入社会,走向职场。但不少建筑类中职生因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缺乏长远职业目标,缺乏自我人生规划意识,盲目就业,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缺乏稳定性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给个人造成时间上、精力上和财力上的损失,更有甚者影响职业可持续性发展。究竟建筑类中职生对职业规划教育有何认知?职业规划教育在建筑类中职生中是否受重视?如何发挥职业规划教育应有的功能?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广州房地产学校建筑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二、建筑类中职职业规划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以广州房地产学校建筑类专业一年级学生为调研对象。发放调查样本419份,回收样本419份,回收率为100%。问卷收集后,通过统计备选答案中各选项人数和选择的百分比来了解建筑类学生对有关问题的态度,运用EXCEL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论证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德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通过有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观念,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的教育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寻求专业认知、社会认知、自我认知的三者契合,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制定适合自我、有实现可能性的职场行动方案,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职业认知、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三方面展开调查,了解建筑类中职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际情况。

1.对中职职业规划教育整体态度的统计结果

与西方相比有着极大不同的是,职业规划教育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目前,只有在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开设有关职业规划教育,由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尚未开设有关教育,因此, 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刚刚离开义务教育阶段的建筑类中职生来说是较为陌生的。在调查中,只有13%的中职生表示对该教育非常了解,而接近60%的中职生普遍抱着不太了解的态度,这无疑与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现状有着直接关系。

然而,在进入中职学校后,现有的中职教育体制和外在的竞争压力促使学生必须面对三年后的职场生涯,开始思考职业发展方向。在被调查的建筑类中职生中,只有37%的学生已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而过半数的学生均存在职业发展方向不确定,模糊甚至从未考虑的情况。由此反映出大部分建筑类中职生学生对自我职业发展方向感到无助,模糊和彷徨。这一现象必须给予重视。

中职生正处人生起步阶段期。对于自己的未来,他们喜欢畅想,渴望成功,却又不知如何实现心中的梦想。因此,他们渴望被指导和被指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建筑类中职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设是持肯定态度的。有69%的学生认为在中职中开设职业规划教育是必要的。这一数据明显说明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的需求和重视。因此,开设中职职业规划教育符合中职教育的教育实际,符合学生的真实内心需要,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人生观的重要途经。

2.对专业认知态度的统计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房地产业成为推动当前社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正因为如此,中职学校纷纷开办建筑类专业,不少学生选择建筑类专业作为自己的攻读方向。

(1)专业选择依据的统计

专业选择是确定自我职业方向的起点。个体在选择建筑类专业的依据各有不同。

在选择专业的依据问题上,有33%的学生以自我职业理想作为专业选择的依据,28%的学生从社会需求角度选择专业,有32%的学生以家长老师的意见为依据。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从专业是否热门,就业是否有保障,家长是否认可角度等外在因素进行专业选择,而真正把自我兴趣、自我性格、自我职业理想、自我能力等内在因素作为专业选择的只占少数。然而,单纯以外在因素作为专业选择的则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因此,在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个人自我认知,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2)专业喜好度的统计

在所学专业的喜好态度上,有59%的的学生对自己所读的建筑类专业表示喜欢,有19%的学生表示不确定,有11%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11%的学生表示无所谓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有过半数学生明确自我对专业的喜好程度,另有过半学生对专业抱着不喜欢,不确定的负面态度。然而,受教育者对专业的喜好,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专业认知和学习态度。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喜好,如何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专业中乐于学习,提高专业认可度,是中职建筑类专业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3)专业认知情况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