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后感开头怎么写

读后感开头怎么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读后感开头怎么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后感开头怎么写范文第1篇

   小学生《根鸟》读后感1

   刚刚开始看《根鸟》这本书时,还有点懵懵懂懂的。看完才发现,开头设了悬念。故事的开始,我还以为主人公根鸟是一只鸟的名称。

   《根鸟》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人,一看就看上瘾了。故事的开始是由根鸟打猎时,遇见一只罕见的白鹰说起。因为这只白鹰的出现,让根鸟知道,原来这里有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峡谷。这是个长满百合花的峡谷,峡谷里的百合花一望无际,就像辽阔的大草原一样。但唯独不一样的是,那棵古老的银杏树下的一个小女孩儿,她叫紫烟。这时的紫烟宛如一只羔羊迷失在丛林里,不知该去向何处,也不知该干些什么。然而这些只是一个梦,但根鸟却相信了这个梦。

   根鸟从父亲那得知往西走就可以到达,对于这个或有或无的峡谷,根鸟却是执着得很。虽然不是很明白,但按照故事的套路就知道,根鸟一定会找到这个神奇的山谷。这一路,根鸟走过了很多他从来没去过的地方,青塔、鬼谷、米溪、莺店,直到最后的百合花峡谷。这一路可谓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孤独、友谊、绝望、诱惑、欺骗……同时,我也感觉根鸟特别有桃花运,去了四个地方,就有两个地方遇见了对自己有好感的女生。

   最后,根鸟如愿以偿地到达了峡谷,本应该高兴的要疯才对,但怎么又哭了起来?我想大概是根鸟想到了自己这一路走来,得到了太多太多,同时也失去了太多。百感交集,所以才哭的吧。这个答案我还不太确定,但我想等我经历了根鸟在成长里所经历的一切,我就会得到这个令我不确定的答案。

   小学生《根鸟》读后感2

   今年暑假,我看了曹文轩写的小说《根鸟》今年使我深受感触,赞叹不已。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叫根鸟。有一次,他一个人独自出去打猎,看到了一只白鹰。于是,他发射出一支锋利的箭,不一会儿,他发现了鹰的脚上有一封求救信:一个叫紫烟的女孩,去摘花,掉进悬崖,根鸟的梦之旅开始了。

   根鸟来到了青塔,遇到了一个人——板金先生。板金先生的家族得了一种超级奇怪的毛病,凡是这个家庭的男子,一到十八岁,便突然不能做梦。板金先生为了追随梦,一直向西走。板金和根鸟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断努力,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要达成目的。板金和根鸟就在一个地方离别了!他们相遇时却在莺店。

   板金在莺店是人生就要走到那尽头了,他告诉根鸟,要一直往西走,要坚持不懈,一定要找到那个大峡谷。板金先生说完就与世长辞了。根鸟经历了各种困难,这些困难磨练了他,终于,他到达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峡谷。

   比如说,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他却自强不息,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读完了大学。创造这一奇迹,完全靠她那不屈不饶的心啊!使我深受感触,赞叹不已。

   小学生《根鸟》读后感3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根鸟》。我一看见书名,顿时起了疑心,根鸟是一个人名,还是一只鸟呢?我怀着不解而迫不急待的心情,翻开了书。呀!我找到了第一个答案,根鸟是个男孩,他家在菊坡,有一天他外出打猎的时候,无意中射到了一只白鹰,白鹰的腿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叫紫烟,我在采花的时候掉进了峡谷里,快来救救我呀!”根鸟就是因为这句话,就日夜想着这个女孩,所以最终踏上了离乡之路。在路上,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但最终还是到达了目的地。

   人要学会要坚强、勇敢,不要被各种困难吓倒,要像根鸟一样,尽管的钱丢了,但他还是勇往直前;虽然他被人雇佣了,但他还是努力想出各种办法;尽管生病发高烧,但他仍不会停歇下来,执着地住前走!如果,我们都拥有像根鸟一样的精神,那在学习上就没有难倒我们的事了!同学们,你们也可以去看《根鸟》哦!

   小学生《根鸟》读后感4    前几天,我从书店买了几本书,这几本书很快就被我“狼吞虎咽”的“吃”完了,于是便写下了几本书里其中的一本书——《根鸟》读后感。

读后感开头怎么写范文第2篇

  《长腿叔叔》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

  在很久之前就听说过《长腿叔叔》,但一直都没有去读。这次正好做长途车,闲着无聊,正好把这本书看完了。

  首先这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一个叫茱莉孤儿被理事资助上了大学发生的事,茱莉被要求每周给资助她的理事写一封信,汇报下自己的情况,因为不知道理事的真实姓名,而且看到过理事有着长长的腿,所以她便称呼他为长腿叔叔。

  在茱莉的信中,可以看到她的成长,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小姑娘到一个成熟懂事的人。她的信有些长有些短,从开始的谨慎到后面的放开胆子和长腿叔叔讨论暑假的去向。

  茱莉很像大部分女孩的成长,因为读书,懵懵懂懂的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外界的好奇,和不同的人去相处,一切都是新鲜的,同时充满未知性,这是那个年纪的女孩才能体会的。

  对于长腿叔叔到底是谁,从开头就一直有疑问,而故事的最后也知晓了,确实是意料之外,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比起对茱莉爱情的好奇,我更喜欢她写的那些信,充满少女气息,又赋有活力。她的每一封信都没有看到回信,但每一次的信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茱莉,可爱的,淘气的,懂事的,有点爱慕虚荣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你觉得她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也许有些人会羡慕茱莉的幸运,在想要去读大学的时候,孤儿院又打算放弃她时,长腿叔叔出现了,让她走出去。但我觉得,即使没有长腿叔叔的帮助,茱莉也可以走出去,她也可以像后面一样好,因为她自己有信念,有才华,有自己喜欢的,并坚持的东西,也就是这些才吸引了长腿叔叔。长腿叔叔只是推动力,茱莉才是本书的重点。而她的信即使是在1912 年写的,现在读来也不会觉得很陌生,反而有种熟悉感,这是经典的魅力,时代的魅力。

  即使没有长腿叔叔的出现,你也可以活的很好。有空看看茱莉写的信吧,就当怀念一下当你的自己。

  《长腿叔叔》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

  初次读《长腿叔叔》这本书大概是在上小学的时候,不过那次没有读完,就只是读了开头的几篇,然后就不了了之了,这次有机会又再次和这本书重逢,感觉很有缘分,再次拿起来重新的温度了一遍。其实也是给自己刚满1岁的女儿存的书。

  谁都不愿意去做一名孤儿,童年相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件幸福、无忧无虑的一段美好时光,但是在乔若莎的记忆里,在孤儿院的那段时光是自己这辈子永远都不想回去的一段的时光,不想在端盘子,不想打扫,不想面对那些肥胖臃肿、思想老化的理事们,感觉他们很恶心。

  一次意外的幸福的降临,让乔若莎告别了厌烦了的孤儿院,实现了可以上大学的美梦,这不仅是乔若莎一直的愿望,其实这也是大部分孤儿一直所渴望的美梦,在大学的校园里,乔若莎不仅结识了新的朋友,还可以随心所欲的畅读自己所喜爱的书籍,而且最重要的是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给帮助自己的那名未曾谋面的理事,因为腿长而被自己昵称为长腿叔叔的人通信,将自己的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学到的知识、达成的目标做个小小的汇报。在长时间的通信过程中,乔若莎慢慢的开始依赖起长腿叔叔了,内心中感觉长腿叔叔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关心自己的亲人了,开始将长腿叔叔当成了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依靠。在和乔若莎的通信中,长腿叔叔也慢慢的被她的坚强、乐观、开朗的性格所慢慢感染。我相信不仅是长腿叔叔,所有和乔若莎相识并相处的过程中,都慢慢的被她所改变,所影响。

  一本小小的书籍,记录了乔若莎的成长和改变,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次都被乔若莎积极乐观的性格所感染,被其幽默的话语所逗笑。很是轻松愉快的读完了这本书籍,以及最后那封懵懂的情书。长久的书信过程,让乔若莎慢慢的开始喜欢上了长腿叔叔。如果是我,我相信我也会喜欢上他的。

  乔若莎比一般同龄的小孩要懂得满足、感恩,这也许和自己从小生活在孤儿院里有关吧,这其实也是我们现在人要学习的,我们比乔若莎要幸福很多,我们从小就有父母的陪伴,衣食无忧,不用端盘子,不用每天的打扫卫生,我们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从小被呵护着长大的,相比于乔若莎我们得到的太多了。

  《长腿叔叔》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

  读的这本是中英文对照版,分了中英两册,小小的像是口袋书。很好读,全书都是茱蒂对长腿叔叔的通信,记录了茱蒂被长腿叔叔资助,离开孤儿院去上大学,到茱蒂大学毕业工作之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改变。

  最初看完马上想到这是一本人妻养成手册,像是一个游戏,长腿叔叔在孤儿院选择小萝莉,经过漫长的经营让小萝莉爱上自己,充满手段和阴谋的游戏。所以这种书还是尽量在年少的时候读,人老了,幻想也没有了,也不相信爱了,稍微美好一点就觉得是处心积虑经营来的。年轻的时候什么都相信,现在只要看见爱情的巧合就会冒出两个字:狗血!

  所以我们还是聊一聊“感恩”。 茱蒂从小就生活在孤儿院,她早已经厌烦了孤儿院让人窒息的气氛,厌倦了无休止境的给孤儿院干活来换取食宿,幸运的是茱蒂有着他人没有的写作天赋,更加幸运的是她的写作天赋被一位理事看中,决定资助她去上大学深造,希望把她培养成真正的作家。就这样,茱蒂终于脱离了孤儿院的束缚去了更广阔的天地,除了完成学业之外,她还被要求每个月像资助他的理事写信汇报学习的情况。

  茱蒂真心的感谢着这位资助她上学的理事,茱蒂那一颗感恩的心让茱蒂更加的幸运,她决定好好学习,一定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她按照约定,不断给那位理事写信,在信中她不仅汇报自己的学习,还将内心世界毫无保留的也书写于信中。茱蒂亲切的将理事称为“长腿叔叔”,在四年和“长腿叔叔”的通信之中,我们也看到了她慢慢的成长,从满腹牢骚到精炼能干,从言听计从到有主见有勇气。我们也看到她作为女生那爱美,可爱的小小虚荣心,也有拒绝“长腿叔叔”给她额外零花钱去买漂亮帽子的坚定,更加难得的是还有看到他人在困境之中要伸手援助的同情心。

读后感开头怎么写范文第3篇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为了完成《昆虫记》这套史诗般的昆虫百科全书,法布尔整整写了三十一年。是时候要写初二昆虫记学生个人读后感了,不用担心,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初二昆虫记学生个人读后感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初二昆虫记学生个人读后感通用范文一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奇妙的科普读物——《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的“昆虫诗人”法布尔写的,堪称是一本昆虫百科全书。法布尔在书中把昆虫当做人一样来写,我读这本书就感觉是在读一个巨大的趣味十足的拟人句库。

书中,法布尔叙述了他多年研究昆虫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昆虫们的生存本能、习性、日常劳动、繁衍和死亡。

在书中,让我觉得最笨的就是蝉了。蝉在产卵的时候,有一种比蚂蚁还小的虫子,也会在那一堆卵里产下它们的卵。而这种小虫子的发育要比蝉早好多时间,它们便拿蝉的卵当做食物。蝉的后代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变成了别的虫子的美味佳肴。

我最喜欢母甲虫,不是因为它美丽的外表,也不是它有多强的战斗力,我只是喜欢它对孩子的爱。它“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贼甲虫则是我最讨厌的虫子了,它不劳而获,用卑鄙下流的手段取得别人的食物。但仔细想想,这也不能怪它,毕竟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而且这些法则也不是能轻易改变的。俗语中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书中还介绍,为了完成《昆虫记》这套史诗般的昆虫百科全书,法布尔整整写了三十一年。法布尔的这种为了理想坚持不懈的精神,使我敬佩万分,而这也正是我所缺少的,我相信,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也能像法布尔这样专注,这样不屈不挠,那么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好成绩。

初二昆虫记学生个人读后感通用范文二《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自从我翻开这本书,它就仿佛把我带进了一个昆虫的世界:石蜂勤奋地筑巢;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黑步甲英勇地和害虫搏斗。以前,我很讨厌一些昆虫,见到我害怕的昆虫就躲开。自从读了《昆虫记》后,我发现,其实昆虫并没那么可怕,还十分奇妙,所以现在我也开始观察昆虫了。

法布尔从小就十分迷恋昆虫,父亲每次叫他出去放鸭子,他都会捉一些大大小小的昆虫回来。虽然很多孩子不愿和他玩,但他把昆虫当做自己的朋友。尽管他受到了许多挫折,面对父母的干涉和人们的鄙视,他并没有放弃研究昆虫。长大后,他买下了一个昆虫遍地的荒石园,他每天都仔细观察园中的这些昆虫,他迷恋昆虫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尽管他家庭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可他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滴穿”了人生道路的一块块“顽石”,才成了伟大的昆虫学家。

每次看到《昆虫记》的时候,我总是十分感兴趣。《昆虫记》中每一种昆虫的传奇都是法布尔细心观察的成果。书中除了记载了昆虫,在《猫的故事》和《燕子和麻雀》中,还重点描绘了几种小动物的生活情况,这更加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他把那些动物的一举一动,以及自己和动物的亲身经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而且,他还把昆虫的特征和动物的特征做比较。这些都让人十分佩服他,他不愧为我心中的“昆虫巨人”。我也看过许多关于昆虫的书,而这本《昆虫记》是我读的此类书中最精彩的了。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法布尔一样,勇于探索世界,有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不要半途而废。即使条件艰苦,也要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初二昆虫记学生个人读后感通用范文三《昆虫记》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很长时间,它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法布尔在文章的开头说:“你们把昆虫杀死做各种试验,而我研究的是活的生命体;你们把它们变做苍白可怖的标本,而我却要让人们感到他们的鲜活可爱;你们在解剖室和碎尸间研究,我却在蓝天下边听蝉鸣边观察;你们研究死亡,而我探索生命。”的确,在他的书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将蜜蜂、蜘蛛、螳螂……种种为人们熟知的昆虫,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书中昆虫的习性、工作、繁衍、死亡,充满了灵性和智慧,仿佛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昆虫世界。有些平时不为人知的昆虫,我们乍一看,也颇觉新奇有趣。现在,有不少人都会“谈虫色变”,更不想去探究有关昆虫的天性与本能。但是,在法布尔的书里,这些看起来令人发指的昆虫,却在优美的文字中变得如此美好。

此外,法布尔对昆虫耐心、细致的观察也牵动着我们读书的热情:在书中,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昆虫也不会被忽视,例如金步甲、红蚂蚁等等,它们生活中每一个最微小的细节都会被记录下来,真是令人叹服。

法布尔将他的一生献给了他的事业,一个人耗费了一生的光阴去研究、观察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并被先后翻译成50种文字,直到百年以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大文豪雨果曾称赞作者是“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被人们认为是一部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之作。法布尔用他契而不舍的文学精神,赢得了人们对他的敬慕。《昆虫记》这部不朽的经典,令人不忍释卷,堪称一部科学界的史诗。

初二昆虫记学生个人读后感通用范文四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透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返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

初二昆虫记学生个人读后感通用范文五《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读后感开头怎么写范文第4篇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主动读”到“主动写”

培养兴趣。爱读,爱写,主动去读,主动去写。这里可从三方面尝试:1.创设阅读氛围。要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适时指导学生真切地去感受和分析作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2.指导阅读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读什么、为什么读、怎么读”,多读书,读好书,扩大阅读视野,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在写作时有话可说,素材取之不竭。3.写读后感受。让学生读有所获,读有所思。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想和体会;无形之中既巩固了学生读书的收获,又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

二、增强学生阅读积累的主动性,打好写作基础

要增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在语言表达方面,既有语感表达方面的养成,又有词句表达技巧的学习,这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把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到写作之中”的要求,也是实践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对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起到促成的作用。想要写好作文,唯有多读书,读好书,经过漫长时期的吸收、沉淀,最终化为学生骨子里的东西,如此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耐心”和勤练笔的“写作耐心”。

三、传授方法,兼顾能力培养

语文教师要教授学生学会高效阅读的方法,哪怕偶尔看到的文章也要留心,迅速获取自己想要的写作信息,同时将这些内容及时进行整理、加工,记到本上,积少成多,逐渐形成将阅读自觉转化为写作的能力。具体方法如下:1.精读、略读、浏览三法并驾齐驱,提高效率。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对一本经典文学作品或很重要的文章要通过精读的方式来消化吸收,对于只需了解内容的著作要学会略读,对于只需摘录只言片语或作了解的内容则通过浏览的方式完成阅读,让学生在习惯养成中自然选择阅读方法,进而提高阅读效率,为写作打下基础。2.圈画评点不能少,提高读书效率的最好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读书时尝试将精彩之处进行圈画,同时有所选择、有所分类地记录下不同的内容,比如可按精彩语句描写、名人名言、好开头、好结尾等进行分类;尝试写旁批、眉批或总评更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写旁批、眉批和总评,可以锻炼了心手合一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注意力和记录整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积累习作素材,最终在写作练习时将这些内容运用到作文之中,使学生有话可说。3.结合实际,拟定读写计划。当学生读完一本书时,可以提醒学生尝试去写有关这本书的内容梗概,而写一本书的内容梗概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很有帮助,进而非常直接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接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

四、爱写则爱读,以写促读

当学生通过阅读而促使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后,会产生反作用力,即爱上阅读。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来发现自身的不足,促使他们主动去翻阅书籍,寻求答案,激发阅读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求,进而补充自身知识和写作积累的缺陷。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进行恰切的方法指引,指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来解决在实际写作中产生的问题,比如写作技巧、语言锤炼等问题,反过来对提高阅读兴趣又起到促成作用。

读后感开头怎么写范文第5篇

   《正能量》读后感    初20xx级的在进行期末考试后的“正常教学安排”,上语数外物体育课,一直到7月7号。其他科目不用上,但是也给安排了守午休。我在学校已经基本无事,只需要等到守午休的时间出现即可。当其他还在上课的老师看到我饭点还在学校食堂出现的时候,都忍不住惊呼:“咦,你怎么还在这里?”然后他们都会表现出一副同情的姿态。我倒没觉得这日子有多苦逼,能在办公室里呆着静下心来看本书,看完以后写点感想,实在属于幸福的事情。况且计划的7月9号至14号的上海之行,也给我这几天在办公室潜心读书备课增添了不少动力。

   背景交代得有点多。现在进入正题。说说《正能量》这本书。我向来是有点落后于时代的。就像全国人民都已经看过甄嬛传以后,我现在才来看,断断续续看到五十多集。对于畅销书也是如此。“正能量”这个词提了好久了,这学期初要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教学,我就在卓越上买了这本书,一直未能拆封,搁置于此。近两日启封,二百八十都页18万字的书,不过两日便读完了,这对于我一个读书向来很慢的人来说很难得。所以不得不推荐此书,的确是本好书。具体好在哪里呢?请听我做如下分解。

   1、首先,这本书的封面是黄色和橙色。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黄色的波长适中,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色,给人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的色彩印象。橙色是欢喜的颜色,象征热闹和快乐。单从封面来看,你就已经受到一份正能量的鼓舞和影响了。

   2、正能量指的是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这个定义下得蛮大的。在简介里,作者就直截了当地说了“只有改变,才能提升正能量”。好吧,那就改变吧。很多时候,我们脑子里都知道要改变,为什么就是行动上迈不开那一步呢。于是,作者又做了一个很大胆又让人很印象深刻的实验,他说:“在这本书里,你会将被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为强调其重要性,现在,我想请你做一件也许你从来都没有做过得事情: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将你读过的部分撕掉。”啊。的确是触动很大。我想再没有哪个作者可以对读者说,把你读过的部分撕掉,甚至揉成团什么的。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的想法是,我才不要撕掉,以后还要看呢。于是作者又在下面做出了揭示:当被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时,人们会很快列出诸多理由,强调自己为何要保持原有的做法。但是这才是改变的最大障碍。克服着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做之前没做过的事情,那些让你感觉不那么舒服但其实没什么害处的事情,比如——撕掉一本书。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匆忙中计划的上海之旅。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匆忙的决定,改变了我很多东西。之前一直仅仅限于计划,我找了很多不出行的理由:天气太热、钱不够多、一个人不安全、父母会担心……于是总是将大好的光阴浪费在了无聊的消磨当中。这次,由于同事也要去上海,可以同行,加上刚好抢到两张9号退出来的票。一切既定。然后我才认真地开始思考和规划出行要用的东西,要注意的事项,要去的景点等等。虽然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说仍是困难了些,但是我起码涉足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迈开步子的领域。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啊。

   《正能量》读后感

   第一看到“正能量”这个词是在20xx年的《心理月刊》期中一期的封面上,很大很醒目的三个字,虽然没有看内容,但以我那点微薄的心理学知识也知道应该是一切积极向上的、乐观的能量。再后来,“正能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再到后来的这本学校发的《正能量》。不知道是书名成就了这本书,还是这本书掀起了“正能量”的热潮,反正“正能量”是火了。

   什么是正能量?书中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是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开始了正能量探寻之旅。从带着好奇的心情捧读此书,到对“表现原理”的神奇感到怀疑,再到被那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所吸引,尝试跟着做一些练习,发现好象真能发生一些改变。当然,我并没有照作者的话把这本精美的书撕烂。

   本书中的一个核心理论也是支撑后面一系列实验基础的是“表现”原理。可是究竟什么是“表现”原理呢?“表现”原理应该就是詹姆斯关于情绪的理论:行为决定情绪,人们可以同通过对某种情绪的表现来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比如,我们不是因为快乐而微笑,而是因为微笑而快乐;我们不是因为看到熊害怕而逃离,而是因为我们逃离所以我们才害怕。或者像詹姆斯曾经说过的那句名言:“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变现得你像是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行为和情绪到底谁决定谁,更不用考证“表现”原理是否真的无所不能,我们只需要知道,人的行为影响人的思想和感觉,这一简单的理念激发产生了一系列快速、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人们变得更快乐、更自信,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些方法不需要改变我的思维方式,而需要我突破旧有的条条框框,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最终激发出内心的正能量,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在本书的第1到3章里,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支持“表现”原理的一系列实验:比如快乐是可以创造的,爱的正能量是可以被创造的等等。相比较,我觉得后面的三章的时效性则更大一些,可操作性也更强一些,有些内容对我们的习惯做法有着很大的冲击:冲击一:比如对奖励的有关研究,通过奖励学生,其实是在鼓励他们表现的自己并不喜欢读书,结果,如果不再有奖励的话,人们往往会不再做哪些之前获得过奖励的行为,因此奖励甚至会起到反作用。短期看来,奖励机制是有效的。但是,长期看来,相关组织不得不持续提供特别的奖励措施;一旦奖励没有了,人们的动力也就烟消云散。如果真如研究者实验所证实的那样,我们对我们的学生又该采用什么样的激励方式呢?

   冲击二: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改变人们的想法就能够改变人们的行为。”我们平时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我们在孜孜不倦、谆谆教导着我们的学生。而20xx年,杜兰大学的研究院进行的历时两年,涉及全美36所学校中的数千名学生的有关体育锻炼的实验则又否定了我们的这一做法。既然语言的作用是如此的苍白无力,那么我们平时对学生的絮絮叨叨又有多大的作用呢?而这些絮絮叨叨我们班主任老师干的最多,说了这么多效果怎样呢?可是我们能管住我们的嘴吗?尽量不说或者少说。

   当然,我想这样的冲击还不止这两个……

   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这本书提供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对于离了电脑不能工作的我们来说,如果你想更有毅力、更有正能量,就把你的电脑显示器调整到略高于自己的视线吧;作出小小的承诺,你就很可能会做出大大的改变;交叉双臂、收紧肌肉或者坐直了,你就能在遇到苦难时更有毅力;表现的不再是习惯的俘虏,你就会突然发现其实戒烟、减肥并不困难;把家里多放点柔软的家具,也许遇到问题夫妻双方更容易解决呢;穿衣方式直接影响着你对自己的判断,所以我们穿的漂漂亮亮不光是给别人看,最重要的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这样我们做事情才能更加成功,内心充满正能量(我想喜欢穿高跟鞋的女人会经常穿主要是自我感觉良好才愿意受那份罪吧);开始做出强有力的动作,我们就更加有自信;如果你像我一样有拖延症,比如这个读后感是我在上班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完成的,那就应该表现的好像你对自己将要完成的事情很感兴趣。花一点时间开始做那件你一直在逃避的事情,然后你会突然发现你很想完成这个任务,就像我一样,开始写了,我才觉得对这本书,我其实有很多想说的……

   每一个作者的观点都只是一家之言,特别是对于心理学这个门派众多的学科来说尤其如此。在读本书第一章开头的时候我是极其反感这本书的,在吹捧伟大的心理学之父詹姆斯的时候,贬低了其他同样伟大的心理学家,比如冯特、弗洛伊德等。我还清楚的记得我大学一年级在第一本心理学专业书籍上学到的那句话: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由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直到那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对于冯特的贡献,应该是开创性的。而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梦的解析也有一大批的追随者。可是对于伟大的詹姆斯的有关理论我印象并不深刻,所以我又从新翻阅了《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想看看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的理论是不是真的如本书所写到的那样。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对于纷争一直不断的心理学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行动的力量如此巨大,那么我们就赶快行动吧。行胜于言。“表现原理”的魅力就在于行动。收紧肌肉,你就会立马感到意志力;挤出微笑,你就会感到快乐;站直了,你就会变得更加自信。每个人需要作出的改变不尽相同,或许,我们要作出的不只是身体语言的改变,更包括一些我们一直想做,却总是拖延的事情。今天,就着手开始学期初哪些纷繁难缠的工作吧,或是出去进行体育锻炼。不管是什么,今天就开始作出一些积极的改变吧,哪怕只是从一个微笑开始!

   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也应该如此!

   《正能量》读后感

   在繁忙的时间之余,抽空闲时间,静心看书,会获益匪浅,它就是《正能量》。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正能量是人体内潜在的神奇力量,其实它并不神秘,能够自我掌控。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如果不学会控制能量,那你的能量就会只减不增,所以我们要会支配正能量。

   查理德·怀斯曼的这部书用幽默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19世纪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表现”原理,认为特定的行为决定了相应的情绪。人类经过有意识的操纵自我的行为,获得某种进取的正能量,是这些正能量聚集起来,从而获得正面的情绪。

   这样一来,控制自我的情绪变得很简单:如果你想变得欢乐,那先微笑吧;如果你想变得自信,那先昂首阔步吧。把完美的事物带进你的生命,仅有这样,你的存在才会让你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读后感开头怎么写范文第6篇

一、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

1.重视导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尤为重要。设计简单而又能联系了学生关注的问题的导语,激起积极思维的浪花,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要能起提纲挈领、提示教学难、重点的作用,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注重朗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知识的活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高。例如教学《爱莲说》一文时,在听完录音范读后,引导学生观察莲花图,依图说出莲花特征,再从文中划出描写莲花特征的语句,这样图文结合,融观察、口述与朗读为一体,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口头表达能力、听说能力,又训练了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有了表层的把握。再反复引导朗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思考文章题为《爱莲说》,难道作者仅仅是为了描写莲花的特征吗?又为何写、牡丹呢?学生发挥主观想象力,探究出作者的真正意图是“托物言志”,理解了这一思路和文章的难点、重点,再来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这些任务的完成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的。

3.淡化对课文的照译,采用多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和对主题有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采用提示、自学、讨论、比较、帮助理解、整理等形式,让学生识记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句、段。例让学生找出带有通假字的原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养成平时积累知识的习惯,对于古今异义的字,可采用比较法识记,对于虚词的理解,教师可先提出虚词的一般用法和意义,让学生在所学文中找出带有该虚词的语句,并选择其用法,对一些重要语句,可采用帮助理解法(优生帮后进生,教师帮学生)。这样又把课文化整为点,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4.明确写法,引导背诵。学生背诵古诗文时是十分吃力的,其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忽视了背诵的指导,把它留成了课后作业。我认为对一般的短小段文,采用研讨写法D明确作者思路D理清背诵线索D自由背诵的形式,是当堂可以完成的。例如:对《陋室铭》一文的背诵,在明确了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之后,引导理解开头作者是用山水类比突出主题的,结尾是用诸葛庐、子云亭作比的,文章思路即已明确,学生参照教师的板书,再读几遍便能背诵了。

5.课后拓展,由学习语文知识而转化成学生的思想、文化、心理等素质。结合所学知识,最好能举一反三,加深印象。例如:学过了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明确了文章的主旨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与孔子的“苛政猛于虎也”做比较理解。还可采用写读后感、扩写、改写等形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将原文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认识。

二、语文教学尤其文言文教学要把应有权利还给学生

1.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语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我认为应当是研读课本,必须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变教师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

2.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留有时间为学生先学自学提供时间保障。学生“多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和“训练”。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三种意识”:其一,“学为主”意识;其二,“学而会”意识;其三,“学在先”意识。

3.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与“多学”相伴的是“多问”,学校在课堂评判上要设定“三个一”的评价标准:一是没有学生发问的课算不上好课;二是“答必正确”的课不是真正的好课;三是把学生教得“提不出问题”的课也不能算是好课。

三、文言文教学要把定位“教”和“学”的规则真正进入课堂

1.教师遵循“五要五杜绝”。一要让学生脑、眼、耳、口、手、笔交相动起来,以杜绝“满堂灌”;二要摒弃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而激励学生发问,以杜绝教师“满堂问”;三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以杜绝“满堂投影”;四要让学生动起来,以杜绝“满堂静”;五要给学生留出恰到好处的思考“空白”,以杜绝“满堂闹”。

读后感开头怎么写范文第7篇

在本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得到了一本好书——《你在为谁读书》,实际上这是一套书,共有四本,我这本是终结篇,《修炼最完美的心灵》。望文生义,这本书一定是关于心理问题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得到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如同清夜闻钟,清响入耳。

自七年级入校以来,我一直都是学校里的坏小子、家中的捣蛋鬼,各种不良习惯和劣迹不断地找上我,父母的劝告,老师的教诲对我来说如同耳旁风。直到看到了这本书,我才真正的看清自己,发现了我的问题所在。

这本书围绕着九位同学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为我们展现了九种不同的人格,他们分别是完美型、助人型、自我型、探索型、诚实型、热情型、支配型、和谐型。也就是九型人格,这九型人格同时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性格,我们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特点就可以判断他属于哪一种人格。而我就属于热情型,我的特点是渴望长大、乐观自信,具有创意,但这种性格也有不足,比如做事虎头蛇尾。我就典型是那样的一个人,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刚开始斗志昂扬,可是越做越不想做,最终放弃了。所以,我这种性格的人最好先在纸上写好计划,然后请人监督自己完成下去。否则就会成为"说话的矮子,行动的巨人".

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每个人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以前的我总是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也从不学习别人的优点。但现在我明白了,一个人如果想要进步,那么他必须要向某方面做的比他好的人学习,只有这样,你才可以用他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书呆子和一个疯小子在一起会怎样呢?答案是肯定的,书呆子会受到疯小子那种活泼外向的性格的影响,因而变得越来越开朗。而疯小子也会受到书呆子那种认真专一的性格的影响,因而变得更加的文静。所以说,某些在你看来无法接受的性格,或许正是改变你的良药,因此,多于你身边"极端"的人接触吧,他们的"极端"或许会让你变得更加完美。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一出生就能决定的,它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但总归一句,掌握自己的性格,让你成为更完美的自己。

读《你在为谁读书》有感:读书正当时

八年级(蒋志伟)

-------读《你在为谁读书》有感

【读书笔记】摘要:

①我在为自己读书,为以后做知识储备,为通往成功的路铺好地砖。

②只有发现并努力改造自己性格上所存在的严重缺陷、不断提升和完善品格修养,加上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③卓越与平庸最大的区别在于,平庸的人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卓越的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④我们现在是在打基础阶段,还不知道以后需要哪些方面知识,必须都学好才是。只有基础建大了,才能变得高,就像三角形,如果底部不大,越高越危险。

⑤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要打败自身的压力,那么,其他一切外界的压力也就不值一提了。

【正文】

最近,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你在为谁读书》一书。读完后,我深有感悟,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杨略、孙甜、陈之浩、袁征和顾盛凌五人,故事就是围绕着他们展开。他们五人有着不同的家境,但都有各自的性格缺陷。这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每当他们不知所措时,一封封署名为心仪的信纷至沓来,不断鼓励他们、激励他们,教他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品质和素质,克服缺陷、战胜困难、成就在我。后来,他们都有所成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对于这本书,我第一个感悟就是书题《你在为谁读书》。是啊,我到底在为谁读书?为父母?为社会?还是为自己?我认为我在为自己读书,读书是为以后的人生储备知识、打牢基础,是为自己搭一条通向成功的路,是在提升自我修养。

那么,我该如何读好书呢?读好书能完善自己的性格,性格会影响到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对于我来说,我首先要克服懒惰和拖拉,这是两大最具有破坏性和危险的恶习,它们会使我丧失进取心。要克服它们就得学会微笑和热情,以乐观的态度拥抱世界。然后干该干之事,保持乐观的情绪,把不足变为勤奋的动力。最后要坚持不懈,一段时间后,好习惯就会养成。

要读好书,我还要解决偏科的问题。偏科就如同我们的身体缺乏所需的各种营养,少了哪一样都不行,轻者难受,重者生病。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如果集中学好一个科目,以后就会被局限掉。对科目的偏重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来决定的,那么面对不喜欢的科目,怎么办呢?首先要了解学习目的(我为谁读书),间接建立兴趣;其次要积极期望,对自己充满信心;然后确定小的学习目的,培养自我成功感;还可以想像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来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本来味同嚼蜡的科目也变得兴趣盎然。

要想读好书还得讲方法。我认为要做到"六到",即:心到--------勤思,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眼到------勤看,多方面增加知识。口到------勤问,勤背诵,熟记一些必要知识。耳到-----勤听,发挥听觉容量的最大潜力。手到------勤写,抄写、记录是读书的关键。足到-------勤跑,实地考察或主动请教别人。学习如同逆水行舟,如同斜坡上的球,如果不增加动力,就会后退。但努力要做有用功,不做无用功。该学习的时候就扎扎实实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另外,读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适当的时候把所学知识放到真实的环境中检验检验,看能否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这才是真的学会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下,读书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困难和失败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有勇气改变性格缺陷和自身问题,克服困难、掌握方法,增动减阻,读好书,一定会学有所成!"

读《你在为谁读书》有感:我一定更优秀

八年级(龚烨之)

读书笔记

1、数学是一门美丽的科目。他作为人类思想的表达方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2、数学公式要学会推导,活学活用,不可死记硬背。

3、在数学方面只有多做题,并归纳自己错题,才能让自己数学学好。

4、数学最基本的是计算,想让自己计算好,不易出错,应该掌握相关定律以及持之以恒的练习。

5、学好语文首先要把作文写好,要想写好作文应该找一个好的题材,然后写一个好开头,在内容方面多用好词好句,最后写个好结尾。

6、学好英语首先要会拼写单词,背诵课文。

7、学好英语要及时复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当堂学会知识点。

8、做题时要精益求精,发现问题要及时问老师。

9、物理学好五要素:会记忆,会表达,会理解,会变形,会应用。

10、初中的理科要想学好,首先要学会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其次是课后要认真复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

读后感6我一定更优秀

八年级(龚烨之)

读【你在为谁读书】有感

在上个星期,受老师推荐我读完了【你在为谁读书(第三季)】读完这本书后,我有很深的感触,使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学习方法,写的是几名在不同科目上有问题的同学通过七名家长的教育,辅导,使他们改变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自己短板科目上有较大进步。

这本书最先讲的是有关数学方面的方法。主人公林晓梅语文学得很好,但数学很差,为什么呢?她态度方法有问题。而我有时的处境,也和他差不多。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了解数学,理解数学的魅力,从而让自己对数学产生兴趣。林晓梅就是通过指导做一些难题,找到自信,并在"5号"的不断鼓励下对数学产生兴趣。在事后"5号"告诉她一些学习方法,从而使她受益匪浅。当我看完这些方法后,我又高兴又后悔,"多做题,请教老师,预习,复习"我都忽略了,所以我一定要牢记这些方法,让自己在数学方面不断飞跃。

然后讲的就是语文方面。与文中最重要的便是作文了。想要写好作文,我们必须要多观察,多实践。其次就要像"6号"所说的,给文章添加新意。我原来也想到过这一点,可是感觉脑袋里根本没有这些好词好句,文中的主人公陈超润也是如此,所以积累好词好句唯一的方法就是读书。所以,今后一定要多读书,写好作文。书中所介绍的语文另一个重点就是阅读,阅读必须像"6号"所说,阅读过程中要写读书笔记,阅读后能写读后感,才能说你读懂了。我相信我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我语文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第三个方面就是英语学习方法。英语没有别的巧,只要能听,说,读,写就行。其中,我认为文中最好的还是那句"及时的记忆并不是永久的记忆".而我原来的理解就是"及时的记忆就是永远的记忆",所以我一定要改掉这个缺点,回家多背英语,让自己英语成绩更好。

读后感开头怎么写范文第8篇

一、读,找斟词诀窍

新课标“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古诗教学“读为主线”、“以读为本”的理念与之正相符。在“读经典学作文”的实验过程中,笔者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如:自由读、同桌读、示范读、配乐读、唱读和叠读等,既能创设听觉情境,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又能帮学生找到斟词诀窍。

在抑扬顿挫中,在低吟浅唱中,学生跟着诗人在做一次次美丽的心灵远游,思想与古代诗人产生共鸣。《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让人读后感到春意盎然的江南生机勃勃,好似春风真的拂过,麦浪起伏,景色如画。一个“绿”字把江南两岸的动人景象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独坐敬亭山》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尽”、“闲”两字,让人在读中仿佛感受到一群山鸟喧闹后,山林的格外清静;翻滚的云层消失后,特别的清幽平静。

在吟诵中,学生捕捉到了不同词的表达效果,有了这样的语感体验,在写作时一定会效仿,斟词酌句,寻求最佳表现。

笔者班上的周丽娟同学改写《咏柳》一诗,开篇写道:“春天来了,春雨催醒了报春花,润醒了小草,浇绿了柳树……于是,报春花张开了小喇叭,小草钻出了地面,柳树摆动着长发。”这段描写中的动词“催醒”、“润醒”、“浇绿”、“张开”、“钻出”、“摆动”用得非常准确、到位。把万物在春雨的滋润下,蓬勃生长的情景刻画出来了。为下文对柳树的描写蓄势。

何思媛同学改写《》一诗中有这么一句“不知不觉中,已到黄昏,这时太阳已把半边脸藏在山后,像一个小姑娘似的,含羞地望着大地,不忍离去。”其中的“藏”、“含羞地”、“望”把夕阳西下余辉渐去的景象,生动、传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经典”让小学生潜移默化,找到了斟词诀窍。

二、演,找生活体验

生活是作文真正的源泉。经典古诗词中的生活画面虽距今久远,但也不乏小学生喜爱之作。这些作品很有生活情趣,表演能再现生活场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备受小学生的喜爱。

笔者在教学《小儿垂钓》和《约客》时,学生纷纷踊跃上台表演,这亲身的体验,使学生把作文与生活、情感、思维都联系起来了,并且善于从生活中思考、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从而提升了写作能力。

何思媛同学在改写《约客》时写道“听见外面有声响,我连忙跑到门外去看棋友来了没有,可是映入眼帘的是那绵绵的细雨。我只好进屋耐心的等着,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又打开窗户望望,唉!还没有叩门声,只有那蛙声、雨声,乱了节奏地跳舞。我约的棋友怎么还不来呀?他一直都是很守时守信的呀。莫非他家里出了什么事了?是不是他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下这么大的雨,他不会是来的路上摔跤了吧?……种种的猜想使我不免为他担心起来。”

看着何思媛同学这多种为棋友设身处地的“猜想”,笔者认为:是上台表演,调动了她的生活体验。她把自己当作诗中的主人公,那么耐心地等待棋友的到来。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在生活中是有过等人的经历的,生活中的她一定是个通达人情,多为友人着想的人。是表演,把她的生活经历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她才能进入诗中主人公的角色,才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演”让她找到了生活体验,并提高了写作兴趣与能力。

三、议,找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在“读经典学作文”实验教学中,笔者重视拉近学生与作家、作品的距离,让学生自主交流、自由表达。在不同的古诗词中,学生有了最积极的思考,每一首经典古诗词的写作方法都表现得如此鲜明。就拿实验用书所选的几首叙事诗来说吧,开头的方法即达五种:

有写时间开头的,如“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有写地点开头的,如“篱落疏疏一径深”(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有直接写事开头的,像“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有开头就让主人公出场的,如“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小儿垂钓》);有的则是把地点、时间与气氛烘托巧妙结合起来开头,如“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学生只经过几首诗的集中训练,在“议”这一环节中便有了自己的归纳,他们就能把所领悟到地内化成自己的写作方法,并运用于平时的作文之中。

王倩同学在《清明节祭英烈》一文的开头写道:4月2日上午9时,桂林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秩序井然地朝着烈士陵园前进。(写时间开头)

雷易星辰同学在《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写道:“世上只有妈妈‘坏’,拿起棍子打乖乖……”我和调皮的弟弟一起在表演男女二重唱。母亲用眼睛瞪了我们一下,并不停手里的活儿。看着母亲那忙碌的身影,我停止了打拍子,仔细地端详起她来:母亲快四十岁了,矮矮的个子,我都差点和她一般高了。(开头就让主人公出场)

宋微同学在《我的爸爸》一文的开头写道:教室里很静,窗外的风声和雨声,使老师的讲话听起来有些单调低沉。门响了两次,都以为是雨在敲。许久,才觉得是人,老师把门打开,一个头发蓬乱的脑袋伸了进来。我一愣,忙站起来:“爸爸!”爸爸见我,嘴一咧,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打扰了!”(把地点、时间与气氛烘托巧妙结合起来开头)

四、说,找写作角度

“读”是为了促“写”,而“写”又贵在新。以他人想不到的角度,独辟蹊径,就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读经典学作文”课堂教学的“说”这一环节,为小学生提供了创新作文的途径,使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口头表达。笔者在上《过华清宫》一诗时,何思媛同学以独特的梦境形式及第一人称来表现。

开头:累了一个晚上,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就躺在床上背诵《过华清宫》这首诗,背着背着,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往身上一看,吓我一大跳:我穿的竟是唐代的衣服……

结尾:“叮铃铃……”一阵闹铃声把我从梦境带回现实。

《咏柳》一诗刚学完,张梦雨同学就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写作角度:“垂柳姐姐在温暖的春风中摆动着她那婀娜多姿的腰身,她那羞答答的脸上泛着甜美而又妩媚的笑容。她浑身充满着青春的朝气,令我这棵小草着迷。一阵暖风吹来,她那飘逸的长发便尽情地舞动着,似乎在炫耀春姑娘对她的厚爱……”张梦雨同学以小草的视角,来描写了柳树的妩媚动人。新颖的视角较好的突出了诗题中的“咏”。

五、评,找习作优缺点

评改习作是“读经典学作文”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评改环节进行的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评价艺术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评价应重在鼓励学生,要充分地发掘、捕捉学生习作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切忌一味地只说学生文稿的不足,即使对质量不够好的文章,也要肯定其可取之处,看到点滴的进步。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空间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慢慢走向成功。

笔者在评改习作环节,采用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三结合的评价方法。学生习作完成后,笔者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为自己的习作标出好词佳句及修改错别字、病句等,并评价自己的习作。然后以四人一小组学生互评,交流习作心得。

柯善彬同学在改写《饮湖上初晴后雨》自评道:我的这篇文章有真情实感,暑假时我去过西湖,亲眼看到了西湖不同的美。我写道:“此时的西湖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湖面像撒下了许多碎金子。”雨后的西湖我又描写道“这时的西湖又别有情趣,湖面上飘着乳白色的雨雾,就像为西湖仙子披上了一件白色的纱衣。再往远处看,山中云雾缭绕,昔日那雄伟的代表――山,也顿时变得少女般柔和起来。”这些描写中我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把西湖描写得形象生动。不过文中也有不足,我已修改两处,另外错别字多。

小组成员曹洋洋互评道:柯善彬同学的改写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得有条理,由近到远。还用了一些好词。他还自觉修改有毛病的地方,值得我学习。

笔者也点评道:真棒!你一直在认真地写与修改。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你已基本掌握咏物类文章的写作要领。有序、真实地描写了景物。描写天气由晴到雨的变化,过渡自然。写出了所状之物的特点,并揉进了个人的情感,是篇有个性的文章。不过,文题还可以改一改,想想怎样更吸引读者的眼球。因为“题好一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