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范文第1篇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我乡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精心组织,强化责任,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不断加大绿化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乡域内森林覆盖率,使我乡创森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健全组织机构,着力落实政策措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婺源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我乡对接大局,成立了珍珠山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第一副组长,召开创森动员大会,下发了《珍珠山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将各项指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各项指标任务都有人管、有人抓,真正落到实处。乡党委扩大会议经常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行研究,主要领导深入林业一线,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尽职尽责,环环把关,确保了各项绿化工作落实到位。

在生态建设上,一方面,全面推进天然阔叶林长期禁伐,落实好天然林保护,逐年减少商品林采伐,持续巩固珍珠山乡省级森林公园、省级水生态文明乡成果,强化绿色生态品牌优势。另一方面,完善专职护林员和生态护林员绩效管理机制,落实好山林责任区块,切实做好林政管理工作。同时,全面实施农村面源污染防控、饮用水源头区保护、农村清洁卫生等生态文明工程。截至目前,全乡“创森”面积10213.6公顷,实施人工造林、人工幼林抚育、天然中幼林抚育、毛竹低改,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面积10公顷,绿化率30%;县道以上公路林木绿化率100%。

二、对标工作要求,持续强化创森宣传

(一)广泛宣传,全民动员。为营造“人人关心绿化、个个参与绿化”的浓厚氛围,我乡始终把绿化工作作为乡容村貌的重要内容来抓,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一是抓住春、秋季绿化的有利时机,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采取政府组织、全民动员、广泛参与的绿化工作思路,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绿化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全民绿化意识。二是通过悬挂条幅、张贴标语、防火车巡逻播放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推动我乡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严格按照系统规划,在植树节组织乡村干部义务植树,乡主要领导带头参与,掀起了全乡绿化的。

(二)完善机制,明确责任。按照县创森工作精神和安排,为确保高标准完成创森任务,我乡进一步完善了两项制度:一是实行绿化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机制,二是日常管护机制。为更好地管理好、养护好、建设好我乡森林资源,我乡建设了生态护林员队伍,配齐了各类林业管护设备,严格按照森林管理的相关标准进行管护,切实做到建植和养管并重,使森林绿化建设达到了既定任务。

(三)强化监管,保障质量。严厉打击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为创森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已建成林的抚育管理和在建林的养护管理制度,管好已成林,建好在造林,确保生态建设成果。

三、巩固生态文明,统筹特色小镇建设

当前,婺源全域旅游如火如荼,我乡也积极融入旅游大潮,大力实施“旅游+体育”战略。充分借助优良的林业资源优势,结合珍珠山特有的“一山一水一文化”(一山为15.85万亩山林,森林覆盖率92%,山林资源极为丰富;一水为秀水湖常年保持8000余亩水面,是水上运动的绝佳之地;一文化为自1957年拓荒建立国营垦殖场后,特有的农垦文化、知青文化),以创森工作为抓手,重点打造省级森林公园、环乡徒步休闲古驿道、杨桃坞有氧森林公园、逍遥坞养生园、秀水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因地制宜开发登山、山地自行车、露营等森林旅游项目。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范文第2篇

1、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共筑幸福美好生活。

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

3、手牵手共创森林城市,心连心打造魅力肇庆。

4、植下千顷树,福泽荫后人,城市绿起来,人民富起来

5、共建森林城市,共享品质生活

6、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安康绿色崛起。

7、森林是氧吧,创森靠大家

8、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9、森林城市全民共建,美好家园你我共享。

10、全市人员动员起来,为争创国家森林城市而奋斗

11、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共筑城市美好生活

12、你心我心生态同心,你行我行创森同行

1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宜居肇庆。

14、创森人人参与,宜居家家受益。

15、创国家森林城市,人人参与

16、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

17、手牵手共创森林城市,心连心打造魅力重庆

18、植树造林,改善环境,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城市森林化,郊区生态化,村庄园林化

19、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奋力冲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20、植一棵树,出一份力,添一片绿,美一座城

21、森林之都、绿色之城、幸福家园

22、让我们行动起来,开辟绿色、低碳、环保新生活。

23、森林城市全民共建,美丽家园你我共享。

24、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5、共建森林城市,共享品质生活;

26、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生态文明

27、加强城市绿化美化,提高城市水平

28、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共筑幸福美好生活

29、倡导绿色文明,营造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30、植树造林,绿化国土是一项基本国策

31、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32、让肇庆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肇庆

33、森林城市全民创建,绿色成果人人共享

34、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5、营造绿色家园,建设生态

36、肇庆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赖您的支持。

37、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8、森林城市大家共创,绿色成果全民共享

39、倡导绿色文明,营造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40、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1、群策群力参与赣州创森,同心同德共建生态文明

42、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奋力冲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43、唱响创森主旋律,谱写生态文明曲

44、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共筑城市美好生活。

45、留山水风光,建生态城市

46、森林之都,美丽肇庆。

47、森林重庆如诗如画,绿色家园宜居宜游

48、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

49、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

50、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51、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52、肇庆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范文第3篇

向阳区政府区长 高德军

(20xx年x月x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全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推进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鹤岗市委、市政府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向阳区作为城市中心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区情,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建设森林城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城区林区协同发展,力争用三年时间建设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生态市。为了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部署,向阳区要把创森工作当做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绿色富区、绿色富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促进城市区转型升级和绿色增长。同时,我区要把创森工作变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举措。当前,拥有更多的森林绿地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向阳区委区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就是要在城市居民身边增绿,让居住环境绿树环抱、生活空间绿荫常在,更加便捷地享受造林绿化带来的好处,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第三,我区要把创森工作当做加快向阳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一方面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生态向阳建设。从产业上,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区带动观光旅游、生态养生、林产品加工全链条融合发展;从生态上,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增强环境承载能力,将为向阳实现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完成创森工作的各项任务

市建设将重点开展以森林生态体系、森林文化体系、森林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为重点的14项建设工程。向阳区将按照总体部署,结合向阳区实际,科学规划,认领任务,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一是要按照《鹤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制定向阳区创建森林城区的推进方案,进一步完善北部绿色休闲园林区、中部宜居宜业商住区、南部新兴科技产业园区,东部生态功能涵养带----“三区一带”的规划定位。二是完成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今年,我们将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组织精干人员,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拆除棚户违建,完成绿化植树3.5万株,建设城区小广场小花园3处,完成物业小区的绿化覆盖,建设绿荫停车场900平方米,在规定期限完成南翼植物园及“两河十四沟”重点工程的拆迁工作。同时,积极完成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整合地区优势资源,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切实做好建管结合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森林泉城,花园”的创建思路,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地适树,生态优先为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结合泉城特色,建设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生态宜居的花园。

二、任务目标

(一)总体目标。力争通过5年时间,新建绿地100万平方米,改造绿地90万平方米,绿化山体3385亩,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9%,森林覆盖率达到2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6.5平方米,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将打造成绿地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突出的生态花园城区。

(二)具体目标

1.新建绿地100万平方米,改造绿地90万平方米,山体绿化3385亩。

2.建设3座山体公园;整治改造浆水泉公园。

3.美化交通岛100座,树池3000个,桥体挂花600万盆,精品五色草造型50组,摆放鲜花3000万盆。

4.建设休闲广场30座,特色园林道路15条,屋顶绿化10处。

5.拆墙透绿5万米,垂直绿化7万米。

(三)城区绿化。投资3.8亿大力开展城区主次干道、街巷、开放式小区绿化。到年末,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9%,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绿地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最终将我区建设成为环境舒适、运转高效、特色突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花园城区。

(四)山体绿化

1.山体公园建设。利用5年时间,投资1.17亿对山等进行绿化建设,规划设计总面积51万平方米,其中山10万平方米,山12万平方米,山9万平方米,山20万平方米。在保护原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增加园路、铺装及园林设施,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地方性植物林,山体陡峭处结合山体走势设立登山栈道,土质疏松、山石裂缝等处进行加固美化,山体开阔处增加休闲健身广场。

2.山体植树造林。破损山体整治投资1.39亿对9座破损山体18个标段进行整治,整治面积308.24万平方米。山体绿化投资1.97亿元对等28座山体进行绿化,以适地适树为原则,丰富苗木品种,提高成活率。

三、保障措施

(一)立足区情,科学规划。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提升我区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结合区情实际,确立“森林泉城、花园”的建设思路。即:新城区山体全面开展植树造林,为泉城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老城区多措并举开展特色绿化,积极打造生态宜居“花园”。

(二)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创建工作主要分为山体绿化、山体公园建设、主次干道绿化美化、街巷与开放式小区整治4个方面。各相关部门要提前谋划,有序推进,突出抓好山体造林、公园建设与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建设等工作重点。

(三)细化分工,形成合力。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区园林局、区农办、区城乡建设委、区国土资源分局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认真做好森林泉城建设各项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协调和指导建设工作。区财政局要在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足够支持。各街道办事处和区园林局要积极做好宣传牌匾、流动标语设置等工作,努力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各街道办事处要精心组织,积极动员机关学校、驻区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建设工作中来,形成全面参与、全社会动员、全方位推进的工作格局。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范文第5篇

关键词:滦河旅游文化区;发展定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区的发展现状

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区涵盖了滦河生态城、右岸新城、龙山等重要的城市发展资源,承载着迁安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任,合理、准确的发展定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区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形成了“一河、两岸、三山、多岛”的空间体系,囊括了城市、岛链、水域、岸线、湿地、山体、森林、矿山、遗址等多种城市特征要素,具有极强的空间辨识性和唯一性;二是聚集了滦河文化、龙山文化、黄帝文化、佛教文化、轩辕文化、遗址文化、钢铁文化、都市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精神内涵丰富;三是面向京津唐承秦,辐射冀东辽西的优越区位以及便捷的外部交通条件,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巨大;四是区域发展一体化以及迁安十余年城镇化、工业化积累的巨大发展能量可迅速汇集,形成先期优势。

二、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区的现有发展定位

定位清则方向明,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区的定位应至少达到以下目的,首先要具有强烈的区域价值,区域价值产生区域地位,区域地位决定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分工的身份和权力;其次要有典型的战略实践价值,要率先实践国家对于新型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部署,将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理论实践活动;第三要有利于发挥优质资源综合配置优势,刺激发展潜力,形成发展合力。实际上,现有的发展定位并不能满足以上目的。

目前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区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产业园区,但由于园区级别较低,定位较低,知名度差,凝聚力不强,产业内容以偏概全问题,难以引导科学发展。

新编的《迁安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进一步明确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区中的滦河生态城重点发展度假休闲与游憩养生,建设使用多元化生态技术的滦河生态景观核心;右岸新城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养生养老和产业研发,建设冀东北重要的城市生态技术试验与推广基地、迁安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智力核心、滨水绿色城市。《总规》虽然提出了各片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但缺乏区域性的战略眼光,尤其没有从迁安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区整体层面进行合理的发展定位,就点论点,尚不足以很好地指导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三、滦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再思考

综合分析国家政策引导方向,结合本地实际,本文认为,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区的发展应创建滦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具体发展“一区四园”,强调保护与发展并重,满足区域需求,引领迁安转型实现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文化富集优势、城市支撑优势的高效科学使用。

一区――滦河文化旅游产业区整体创建滦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四园――滦河湿地及水域创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爪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龙山创建国家森林公园,龙山东侧尾矿创建国家矿山公园。

(一)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可行性分析

国家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以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要求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置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2011年6月1日国家旅游局实施了新的《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自此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支持申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河北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较慢,2013年3月27日,河北省政府批复了《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承德市要建设集历史文化、商务会展、草原森林、冰雪温泉、民俗宗教、生态度假于一体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际旅游城市。同时,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也提出了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创建“迁安滦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正逢其时。

对比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的十项强制性指标,迁安市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可行性,首先面向京津,辐射东北,省外游客比重较大,其区位优势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其次,城市已建、在建星级酒店较多,住宿接待已有相当规模;第三结合绿道建设整合市域及周边旅游资源,游客滞留天数可超过2.5天;四是滦河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禀赋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供了优质的载体,可以充分发挥滦河资源特点,城市、岛链、水域、湿地、山体、森林、遗址、矿山等等都可成为具有迁安特色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特征要素;五是可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住宅地产、文化地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多业态并举,促进旅游与文化、商业、农业、体育、物流、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构建以旅游度假为主导的旅游度假区产业体系。

(二)打造“迁安滦河”品牌,逐步提升旅游度假区品质

作为旅游度假区的重要载体,滦河是整个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区发展的重点所在,其品质提升直接决定了旅游度假区的品质。因此,本文认为,应首先着手打造“迁安滦河”,提高园区知名度,具体可通过实施市域滦河、流域滦河、区域滦河三部曲进行整体提升。

1、市域滦河。首先要大力度宣传滦河,宣传滦河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战略价值优势,使每个迁安人都认识到滦河是迁安的财富、迁安的未来,增强迁安人对于滦河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要在滦河岛屿开发中,规划建设以迁安人为投资主体和消费主体的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样板区,既让一部分迁安人充分享受滦河发展的成果,又有一个对外宣传展示“迁安滦河”生活生产方式的平台。

2、流域滦河。滦河发源于张家口市境内的巴彦古尔图山北麓,向北流入内蒙古,称闪电河,后向东南急转进入河北承德,流经迁西、迁安、滦县、滦南后自乐亭入海,滦河沿途旅游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内蒙古闪电河已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河北滦河上游(围场)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好河山”张家口草原、滑雪等旅游资源丰富,承德也提出创建国际旅游城市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迁西、迁安、滦县、滦南的滦河流域是国家重要的铁矿石资源储藏区。可以看出,塞外文化、避暑山庄、长城、引滦入津、滦南评剧、轩辕文化、大钊故居、钢铁文化等文化资源由滦河进行串联,全流域的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大有空间;而迁安市恰是滦河流域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的隆起区,要倡议成立滦河流域县级城市发展协作平台,全流域规划、全流域建设,迁安要肩负起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责任,要加大对上游旅游资源和下游矿产资源的投资和控制,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滦河旅游文化产业,培树龙头企业,如此则在全流域扩大了“迁安滦河”的影响,同时“迁安滦河”也有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

3、区域滦河。滦河流域必将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旅游文化产业带,迁安必然成为国家视野内的重要节点城市,滦河生态城、右岸新城、龙山开发会成为滦河流域的重要战略项目,迁安要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国家级矿山公园组成的“一区四园”为基础走向更高层级的区域化。区域化将极大地促进迁安自身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将加速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届时一个真正以“迁安滦河”为特征和主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将巍然屹立于京东大地。

(三)实施建议

1、高度重视畅和园在滦河岛屿中的中心地位。畅和园是未来“滦河之心”所在,其职能应成为迁安滦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公共服务中心,迁安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滦河流域县级城市发展协作平台的永久会址,全流域滦河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范文第6篇

绿色是九江的底色,绿色生态是大自然赐予九江最为宝贵、最可持续的财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建设绿色九江、生态九江、魅力九江,谱写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九江诗篇”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座宜居宜游的生态九江城正在崛起。

绘就生态蓝图 打造山水森林城

金秋时节,漫步在九江长虹大道、濂溪大道、庐山大道等城市干道上,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赏心悦目,淡淡的桂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路边的樟树、杜英、榉树、紫薇等各色乔木,搭配上特色的灌木色带、景石,打造出了e落有致的植物景观。一年四季景不同,春看花、夏观绿、秋品果、冬赏雪,好生惬意。不少市民都表示:“现在九江是树多、花多,年年都增绿,季季都有景,越来越有生态城的味道啦!”

2012年底,九江市正式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把创建森林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把“创森”作为建设美丽九江、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九江市林业局局长江少文介绍,“创森”四年来,九江市先后累计投入资金90余亿元,新增造林绿化面积99万亩,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进一步保持、巩固和发展了九江的生态优势。

目前,九江市的林地面积达16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1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0.14%;全市人均淡水资源是全国的4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环境优良天数年均保持在310天以上。九江市初步形成了“一心、两带、三核、四区、十廊、百园、千村”的森林城市建设格局,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满意度正不断提升,优越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九江最宝贵的资源、最珍贵的财富、最亮丽的名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坐落于庐山脚下的南山公园,山水、拱桥、绿地交相辉映,大理石路面洁白如玉,梅园、桃园、樱花园、竹园、紫薇园等各色景观绿化一应俱全,绿地率达79.57%,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置身于公园的最高点德化楼,放眼望去,古城浔阳历历在目,各处绿色一览无遗,尽收眼底。

“这里有山有水有亭子,我和家人周末经常来这里玩。尤其是我女儿,特别喜欢这里的花花草草,一到节假日就要我们带她来这。”来南山公园游玩的江西媳妇于超对记者说。这座揽山衔湖的南山公园如今已成为九江市民的城市后花园,成为九江市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而打造南山公园只是九江市提升城区绿化品位,实施“绿色单元格”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据统计,九江市目前共打造了南湖公园、九龙山森林公园、八里湖生态公园、十里河生态公园等37个城市公园;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国家级林业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个;完成了庐山大道、濂溪大道、长虹大道、浔南大道、八里湖大道等18条景观大道建设;在街道沿线和道路交叉口,布局建设了德化东路小游园、陆家垄小游园、金凤路街旁绿地等一批街头小游园和街旁绿地33个。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77平方米。

“不仅我家附近有好几个公园,就连我住的这小区都建得像公园,到处都是花草树木,让我们能时时刻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家住柴桑春天的周翔宇高兴地说。九江市绿委办主任欧阳卫军告诉记者,自启动“创森”工作以来,九江市对中心城区各类空地、边角地、公共地实施增绿补绿、见缝插绿,打造了一批“点线面”绿色亮点工程。先后建设了桃园路游园、濂溪游园、柴桑春天小区公园等社区公园42个,建设慢行游憩绿道55公里,新建、改建、扩建20处绿荫停车场5.72万平方米,真正做到了让市民出家门500米就有休闲绿地,千步之内就有公园。

“生态围城”满眼绿,天蓝水清景色新。如今,在九江星罗棋布着数百个景点景观。虽然拥有雄厚的“家底”,但成功打造九江这座山水生态城,依旧离不开480万九江儿女的共同努力。

“九江人民对于创建森林城市这件事认知度很高,近年来我们通过积极开展全民绿化活动,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创森’中,老百姓也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江少文说。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了一批“青年林”、“三八林”、“国防林”等志愿纪念林。五年来,全市参加义务植树1055万人次,植树3147万株,植树面积1.48万亩,尽责率达80%以上。

市县同步共努力 城市乡村都变绿

创森之初,九江市明确了市县同创森的思路,城区创建森林城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县(市)也毫不落后,中心城区以外的8县3市同步启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绿色正蔓延到九江的各个地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九江市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积极开展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创建工作,全市村镇绿化美化面积逐年增加。”欧阳卫军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九江全市共建设绿化达标村庄1889个,村庄平均绿化率达33%。

武宁,坐拥西海,水外环山,九岭、幕阜两山分峙南北,修河横贯东西。作为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武宁拥有着丰富自然资源,全县林地面积4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1%。徜徉在武宁县,满目绿树掩映、绿水悠悠,呈现出醉人的诗情画意。

欧阳卫军介绍,武宁县按照打造生态、旅游、养生城市的要求,投入绿化资金2亿多元,完成绿化面积253.4公顷,城市街道绿化里程达50余公里。在规划区村庄内开展以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的“四旁绿化”,使规划区内26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5.8%。并着力加强了庐山西海、修河、沙田河等主要河流沿岸生态保护和生态林建设,使其可绿化地段绿化率达96.1%,形成了山水相依、山清水秀的滨河景观带。

全面封山育林、禁伐二十年、实施大水面清水渔业、关停一切环保不达标企业……从山上到山下,从园区到湖区,从城区到农村,武宁人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着生态。“以前动不动就砍树,山都要砍秃了。现在我们这山好树好水也好,发生这么大的改变,离不开政府的努力,更离不开每个武宁人的努力,如今武宁全县的老百姓都是护林员、护水员。”武宁人熊隆依说。

强有力的保护让武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武宁县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生态示范区、江西省十佳绿色生态县等荣誉称号,赢得了中国最美小城的美誉。而在这青山绿水间也孕育出了一个个生态新农村。

走进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倾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感受着被群山环抱。这里是武宁县最美的世外桃源,古木参天,虫鸣鸟叫,一排排黛瓦粉墙的传统民居在绿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令人迷醉。

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当地对林木的保护,作为武宁县重点林区村,长水村于2004年9月拉开了林权制度改革的序幕,全面铺开并取得圆满成功,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国家生态文化村和江西省文明村镇等一系列金字招牌。“长水村现在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3.7%,这好空气、好水质都是绿色带来的福利啊。在经过一系列的打造和提升之后,现在的长水村道路更平整,环境更整洁,景致更迷人了。”罗坪镇镇长谢守梅感慨道。

武宁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只是九江各市县联动,共创森林城市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通过市县同步推动,近年来实施了修水县大洋洲湿地公园、武宁县西海湿地公园、九江县中华贤母园、德安县九仙岭森林公园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城乡绿化工程,每个县(市)都新建了一个以上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县区所有新建街道都做到建设与绿化同步,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达40%以上。

目前,九江市11个县(市)全部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全市共创建省级森林乡镇38个、省级森林村庄179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7个、生态村1个,美丽乡村正在变成现实。

绿色作底文化为魂 走特色兴林富民之路

登天花井峰,极目远眺:千里鄱湖尽收眼底,万里长江玉带横飘。南接庐山、东望鄱阳湖、北邻浔阳城的九江国家森林公园,既花溪涌泉、千年古桂、竹海轻烟等自然风景,又有始建于晋朝的宝积寺、源于南唐的东山寺、清朝光绪年间榜眼、著名藏书家――李盛铎故居等人文景观。紧靠城区却无井市之喧,连接匡庐亦有泉石之胜。

“像九江国家森林公园这样有绿色又有文化的地方在九江还有很多。九江市是一座具有22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集商业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和书院文化等于一身,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将千年古城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完美结合,这是九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一大亮点。”江少文对记者说。

四年来,九江打造了庐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园、鄱阳湖湿地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和庐山西海生态文化休闲综合体等一批生态文化综合体,重点建设了九派诗廊、文博园、长江生态文化园等生态文化工程,彰显出了九江“以山为脊梁、以水为经络、以绿为底色、以文为灵魂”的山水文化名城特质。

绿色是九江的底色,更是九江发展的动力。罗坪镇七里溪自然村位于大山的深处,97%的森林覆盖率,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里成为了饱览山水秀色,体验农家生活的好去处。“一到节假日,就有大量的游客来我们这,有时人多到连房间都订不上。”农家乐老板孙功娇兴奋地说,“我们村没发展生态旅游之前,我家以卖菜为生,每月只有三、四千的收入。这养生山庄建起来之后,我现在开农家乐平均每月能挣上万元。这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真是太好了!”

吃环境饭,发生态财,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七里溪的主导产业,村民找到了新的出路,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九江市结合创森工程,积极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目前,全市已建成庐山风景名胜区、庐山西海度假旅游区等生态旅游基地。生态旅游人次逐年增加,旅游收入逐年上升。2015年,全市接待生态旅游1.05亿人次,实现生态旅游总收入922亿元。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作为全国林改第一村的罗坪镇长水村,农民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收益感受最深。村民万里云过去在外打工,2005年返乡创业,建成了红豆杉种植基地,并于2013投资成立了武宁县长水长寿红豆杉培育种植专业合作社。万里云介绍说:“我们合作社带动了一批村民利用生态致富,人均收入增加了三千多。我这不光种植红豆杉,我们还建有红豆杉主题餐厅、主题客栈、观赏园等一系列休闲养生的场所。看看红豆杉、吃吃农家菜……一举多得。”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范文第7篇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各级林业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泉城”的总体部署,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和高水平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36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2%.

一、2015年和“十二五”期间全市林业工作情况

(一)“十二五”期间全市林业工作情况.

1.实施森林城市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头等大事、硬性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改善生态环境.2010 年 2 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策,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森林泉城的意见》,制定了《济南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到 2015年实现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目标,得到全市上下的积极响应.全市各级林业部门按照“南护水源,北治风沙”的总体思路,通过统一规划设计和技术标准、市场化运作、合同化管理、专业化施工等方式实施工程造林,扩大植被覆盖,增加山区森林资源,提高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全市共投入创建资金140亿元,新造林108万亩,新建城市绿地2226万平方米,建设绿色通道2855公里,建设河道景观带328公里,新建和晋升市级以上森林公园23处、湿地公园17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2%,人均公园绿地11.3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济南市在2015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从去年起,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实施城区山体绿化决策,利用三年时间,对城区交通要道两侧、城郊结合部的70座山体进行绿化提升.为此,召开了城区山体绿化专题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区山体绿化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城区山体绿化工作.市、区两级及时成立组织推进机构,科学编制规划,明确任务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城区山体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是林业工作的一体两翼,只有协同推进,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我市坚持造林与利用协同,绿色与产业并举,在突出抓好造林绿化夯实森林资源的同时,着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全市林业产值达到160亿元.加快花卉苗木基地建设,积极培育花卉苗木市场,做大做强花卉苗木产业,全市花卉苗木生产经营面积达到18万亩,各类苗圃2856个,每年可提供苗木4.4亿株以上;重点扶持产品附加值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木材加工、果品加工、玫瑰花加工、核桃加工等龙头企业,全市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30多家,其中中国核桃产业十佳企业2家;引导推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全市发展林下经济面积已达24万亩;加快林业园区建设,全市建成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基地47处、面积15万公亩,特色林果示范园52处、面积2.3万亩,其中国家级核桃基地1处;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创森五年来全市完成退耕还林36万亩,经济林总面积已达到96万亩;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森林资源为依托,实施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全市森林旅游年总收入达到12亿元,带动其他产业年增加产值10亿元.

3.加强资源保护管理,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在抓造林增资源、抓产业增效益的同时,通过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以及森林防火能力建设等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为重点,有效维护了生态安全.一是组织开展了林政管理效能建设活动和“专项行动”,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非法移植大树等违法行为,查处盗挖树木、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案件.向社会招募100名林业社会监督员,发挥其宣传和监督作用.“十二五”期间,全市没有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湿地、破坏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重大案件.二是加强以美国白蛾、核桃举肢蛾防治为重点的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加强监测和防治力度,有虫株率控制在1%以下.三是加强森林防火六项建设,进一步提高预防和科学扑救森林火灾能力.抓好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抓好森林防火装备建设,提高先进灭火机具、防护设备水平;抓好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建立合理规模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和扑救预备队.林业部门与水利部门联合组建了全市第一支全年在岗、政府主导的森林消防(防汛)专业队伍,切实解决长期困扰基层专业队“待遇低、临时性、年龄大、留不住人”等问题;抓好林区水源地建设,建设一批小型水窖、水池和拦河坝;抓好防火通道建设,形成闭合的道路网,切实解决消防通道不畅的问题;抓好森林防火制度建设,修订完善森林火灾处置预案,开展森林防火实战演练,森林火灾控制在0.2‰以内.建成森林防火指挥中心7处,监控镜头42处;改造和新建森林防火隔离带1350余公里,森林火情观测瞭望台75座,森林防火通道1009公里,森林防火池塘108座,拦水坝180道,蓄水池123个,水窖188个,物资储备库25座.不断加大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力度,开展了全市湿地资源调查,启动了湿地保护立法工作.全市建立17个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0个,总面积15万亩.

4.完善政策措施,为生态建设注入活力.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全市确权发证面积265万亩,开展林权登记发证,勘界宗地14万宗,确权发证率98.8 %.在搞好主体改革的同时,探索开展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政策性保险,调动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在全省率先开展森林政策性保险试点,投保公益林面积32.8万亩,保险费达510万元,保险金额3.5亿元.全市发放林权抵押贷款9064万元,抵押面积1.1万亩,解决了林农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签订了全省首张由政府买单的樱桃、杏政策性保险,保额400万,降低了林业经营风险.成立了省内首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落实了退耕还林扶持政策、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积极建立市、县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全市生态公益林纳入国家省、市补偿范围,为生态公益林的营造、保护和管理建立了长效机制,特别是根据南部山区山多地少的状况,采取每亩补助200至400元的标准,对退耕还果进行补助,积极鼓励和扶持山区群众大力发展林果花卉苗木产业.加强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成立济南专项基金,向社会广泛筹集造林绿化和林木管护资金.

5.弘扬生态文化,营造浓厚氛围.利用“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湿地日”及“防火期”等时节,组织展板、宣传车到乡镇、村进行宣传,并派人到中小学讲解林业知识和护林防火知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期间,全市林业部门大力开展生态公益宣传.市领导在济南电视台、济南市政府信息网就生态建设接受访谈.在中国绿色时报、大众日报、济南日报等媒体进行反复、全方位宣传.编发创森简报,创办《森林泉城》杂志、开展“八一林”、“记者林”等纪念林共建,“采摘节”、“赏花节”、创森知识大赛,创森主题征文、生态摄影大赛、市树认种认养、全民义务植树、湿地日、爱鸟周等公益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开办城市森林建设专题讲座.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得到了广大市民积极支持与参与.五年来,参加义务植树劳动达1500余万人次,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2%.建成全国生态文化村1处、省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3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1处,省级优秀科普教育基地24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65处.

(二)2015年全市林业工作情况.

1.植树造林任务全面完成.全市完成新造林18万亩,其中,防护林6.6万亩,用材林6.3万亩,经济林5.1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5.1万亩.

2.城区山体绿化进展顺利.2015年市委、市政府将城区山体绿化工作列为为民办18件实事之一,计划绿化26座山体,建设面积11643亩.其中,绿化提升10座,建设山体公园16处,完善12处破损山体治理工程.3月份市政府召开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会议,下发了《2015年城区山体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城区山体绿化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加强了督导;指挥部办公室和各牵头单位,紧密合作,精心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城区山体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3.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力开展了良种核桃和枣嫁接工作,完成良种嫁接4686亩;引进枣优良品种25个;新建或提升市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10处;新发展露地花卉苗木1.9万亩、日光温室9.7万平方米、智能温室12.8万平方米.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济南)花卉园艺博览会,签订合同及达成合作意向300余项,总金额1.2亿元.

4.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加强森林防火信息化、专业队伍、装备、水源地、制度和防火通道“六项建设”,提升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建立和完善虫情监测预警系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蔓延;依法打击非法占用林地、滥砍乱伐林木和乱捕乱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植绿护绿创造良好条件.对全市湿地现状及恢复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启动了湿地保护立法工作.

5.林业改革稳步推进.积极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调研工作,进一步摸清国有林场家底,为全面实施国有林场改革打下基础.起草了《关于鼓励社会主体发展民营林场促进造林绿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鼓励社会资金投资造林绿化、林果开发,引导个人、村集体、企业等组建民营林场.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新增林权抵押贷款6宗,贷款金额370万元;新增流转承包经营林地和林木面积1300亩;新增政策性森林保险参保面积1.13万亩,保险金额3375万元;新增公益林面积4.9万亩,保险金额3920万元.积极协调保险公司开展理赔工作,为林农挽回经济损失180余万元.

三、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矛盾和缺失.从总体上看,我市森林资源总量少、林业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小、林业发展水平和森林覆盖率低的问题十分明显.虽然森林覆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比率上升,但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次偏后,林业总产值、花卉苗木、干鲜果品、林业龙头企业、品牌林果等在总量、规模、质量的若干指标中,在省内位于前列的也不多,这与省会城市的地位相比、与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期待相比、与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泉城的要求相比不相适应.

四、2016年和“十三五”期间打算及安排

(一)2016年工作安排.全市完成新造林5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万亩,退耕还林2万亩,营造用材林2万亩;启动完成27座城区山体绿化提升和山体公园建设,启动郊野公园建设2处;新育苗2万亩,林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5%以上.主要是实施“五大工程”,抓好“五项工作”,办好“一个展会”.

五大工程分别为:一是城区山体绿化和荒山造林工程.开工建设28座城区山体绿化提升和山体公园.启动郊野公园建设.创新荒山造林绿化推进机制,实行以奖代补的激励措施,重点对主要道路沿线可视荒山及疏林地进行造林和补植,提高绿化景观效果.二是绿色廊道建设工程.济阳、商河完成济乐高速绿色通道规划建设任务;槐荫区完成京福高速绿色通道提升任务.三是森林村居和校园绿化工程.以村庄“四旁绿化”为切入点,按照“千村五化提升”《村庄绿化标准》,因地制宜种植树木和花草进行绿化、美化.全市完成100个贫困村庄绿化任务.同时,有计划地开展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工作.四是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还林2万亩.做好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仲秋红大枣推广力度.五是林业产业化推进工程.新建提升10处以核桃、大樱桃、仲秋红大枣为代表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特色林果示范园,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开展低产低效果园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核桃、大枣产业发展,做大林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林下经济扶持力度,对规模在500亩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给予扶持.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范文第8篇

目标任务

2011年,我区将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7万亩,其中完成补植补造1.2万亩,抚育经营0.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绿化1.5万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证率达到95%以上;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占用林地办证率100%。

工作重点和措施

1、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调整林种结构,调整树种结构,发展以灌木林为主的节水林业,重点加大柠条、沙棘、枸杞等树种栽植力度,灌木树种造林比例要达到70%以上。加大森林覆盖率净增量,强化森林抚育经营措施,大力开展中幼林抚育作业和现有低效林的改造,促进林分结构不断优化,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资源总量。

2、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工程的阶段验收工作和后期管理工作。一是2011年是国家对我区10.37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八年来的一次全面验收,验收抽查面积高达50%,并且验收内容极为广泛,除退耕还林面积抽查50%以外,抽查内容还涉及档案、资金兑现、林权证发放等一系列指标。国家验收结果关系到我区今后退耕还林政策的延续以及其它林业项目的争取和实施。2011年,我们充分做好迎验准备工作,集中力量进行查漏补缺,争取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二是扶持推动后续产业的发展。发展林下经济是保证我区林业健康、良性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2011年,我们将积极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力争争取项目资金万元。积极引导退耕农户发展林下种、养等后续产业,利用现有灌木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饲料和生态保健饮料加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3、扎实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一是强化森林防火。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强化森林防火宣传,强化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加强督导检查,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加快扑火专业化进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二是保持严打态势。适时开展专项严打活动和区域性严打,及时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案件查处率达到95%以上。三是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下大力抓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搞好虫情测报,做好防治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四是规范林木林地保护利用。严禁违法占用林地和采伐林木,切实加强公益林管理,使用管理好国家、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

4、继续深化林业体制改革。严格林权登记审批制度,做好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加大林权证宣传力度,确保林权证发放率达到95%以上。

5、全力抓好林业项目建设。与上、下级林业部门、科室协调配合,与同级发改委、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及时捕捉项目信息,对重点项目进行职责分工,增加项目跑办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