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郁达夫故都的秋

郁达夫故都的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意象;悲凉;忧国

一、解读感伤的审美意象

正如郁达夫在他的小说《沉沦》中所说,他是“孤空傲世的贤人,超然独立的隐者”,特别是在故都浓厚、肃杀的深秋,他的感受尤其深重。在《故都的秋》的开头,他就用“清”“静”“悲凉”概括了北国之秋的特点,下面我们就从审美意象角度选取文中的三幅秋景图解读郁达夫其文其人。

赏析秋晨静观图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故都秋景特色的词语,重点品味 “破屋”“浓茶”“泡”“牵牛花”“蓝色”“秋草”等词语。赏景之地所在的“破屋”,刚好照应了“故都”之“故”,给人陈旧、破败之感。将这“一椽破屋”与“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联系起来,在辽阔的碧天之下,故都更显得饱经沧桑。那一碗浓茶全然没有文人雅士的清高闲逸,想来茶叶断然不会是嫩芽细叶,而应该是大片长茎,如此才够味,才与故都的秋的浓厚相匹配。秋季之花当以菊为首,但作者笔下赞颂的却是牵牛花(朝荣)。“朝荣”指早上开的花,牵牛花的习性就是“朝开午谢”,生命极其短暂。真是一种“春女思,秋士悲”(《淮南子・缪称》)的花朵。郁达夫认为朝荣之最佳者为蓝朵或白色,将这冰冷的色彩再配上“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学生便不难感受到秋景中的悲凉之意了。

秋槐落蕊中的悲凉,学生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一些,毕竟是“落蕊”。关于“落蕊”这一意象也可以布置学生提前查阅资料,课堂上可以适当拓展。另外,这里要突出一处细节描写,就是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置身其中感受秋境:满地槐蕊已经令人惆怅,如今又杳然逝去,连“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机缘都没有,只有那“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供作者遥想。

秋雨萧瑟,学生应该能感受到北国之秋带来的阵阵寒意,但是分析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北国秋雨的特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奇”在来得快、去得快,“有味”在下得够大、够透,“像样”在下得彻底,一阵雨过,天气真的就随之凉起来了。这种寒意是从身体浸到骨子里的。许多老师在赏析这幅秋景图时往往忽略了对闲人的解读。 “都市闲人”之“闲”也不可小觑,结合背景可知这些平民百姓并非是衣食无忧、清逸悠闲,而是时局混乱、无可作为、迫于无奈之“闲”。

二、探究悲凉背后的原因

深度解读文本的前提,是知人论世。可以布置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郁达夫其人和写作这篇文章时的背景。课堂上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于是就有学生指出郁达夫一生经历了太多生死别离的痛苦:三岁丧父,家道衰贫;成年后到日本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中年丧子,母亲饿死乡野,胞兄惨遭暗杀,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郁达夫在《炉边小语》中表达了自己的美学观点:“悲哀致词易工”“悲哀之感染,比快乐当然来得速而且切”,这与他的身世经历不无关系,因此,他的几乎全部作品都流露出或浓或淡的感伤情绪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又有学生指出《故都的秋》中流露出的悲凉情绪又不是颓废的,而是弥漫着一种平静的忧国思民的气息。

确实如此,《故都的秋》是在日寇侵占华北前,他携家游览青岛、北戴河之后留下的一部名作。他自己说,是“想在没有被入侵夺去之前,去瞻仰瞻仰这有名的旧日皇都”。可他看到的却是“皇城”的破败景象,此时这里的“皇城”许多建筑已被毁坏,留下的只有“破屋”“破壁”,这些既像那槐花的落蕊般悄无声息地没落,又像秋蝉般在有气无力地哀鸣,正在被“一条条扫帚”无情地扫出历史舞台。

郁达夫留日归来后,先后成立、加入创造社、太阳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怀着对祖国的满腔赤诚,其内心怎能不充满忧郁和焦虑之感?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样一位爱国志士怎能不忧心忡忡?

在师生合作讨论中,学生走进郁达夫所处的时代,笔者此时抛出本文的难点之一:结尾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为何对故都的秋爱得如此深沉?学生便不难理解了。结合同时期作品《北平的四季》中的一段话“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我们不难读出忧郁的文字背后饱含对祖国的炽热情感。

参考文献: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第2篇

学生在阅读此篇文章时也很容易找到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是这却不能解决本课的根本问题――郁达夫先生怎么会喜欢带有这种悲伤调子的秋呢?

而本文却恰恰相反是在对秋的清、静、悲凉的描写中渗透了作者对家乡的爱,对自身经历的体悟,对家的安全、舒心的体悟,这对于高一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来说才是最大的难点。

下面就我的两次授课情况来谈一谈我的体会。

第一次授课。我采用了传统的教学设计,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找出文章的文眼。②文中描写了几幅图景,有何特点?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三个问题就好像简答题一样,学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到了答案,这是一堂死气沉沉的课,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更不用说体会郁达夫的散文中的美和散文的风格了。这种教学使学生不能体会作者饱含浓厚思想感情的心灵独白,这节课失去了意义,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次授课。这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脑中听到了《梦驼铃》这首歌,让我找到了讲授《故都的秋》的灵感,屏幕上的画面以暗色为主,一条黄沙的土道,两旁是只剩树干的老槐树,有两个人在这萧条、苍凉的环境中缓缓地走着,其中一人手里拿着行李,我明白了这是在送别,而耳畔也响起令人伤感的调子“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生生敲心坎。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了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立刻,我明白了,人在思乡的时候,家乡再破旧再丑陋也是最美的,因为那是“家”,这不正是《故都的秋》作者的感受吗?此时我才真正地理解了郁达夫为何喜欢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是因为故都的秋给他一种“家”的味道。这样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就不解自通了。我要把这种情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也真正地体味本文的情感之源。

这样,刚上课,我就放了这首歌曲,可苍白的画面,陈旧的曲调并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我知道学生一定会喜欢它,于是,我把这首歌给学生又放了一遍,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这首歌的歌词,这次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也明白了这是一曲思乡之歌。我趁机提出了几个问题。①这首歌画面美吗?(学生:不美)②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学生:喜欢)③画面不美为何喜欢?(学生:饱含情感)④什么情感?(学生:思乡)⑤这样的环境离开不是更好吗?(学生:不,那是家)由此看来,每个人对“家”都会有一份深深的眷恋与难以割舍的爱。紧接着我让学生阅读《故都的秋》,并让学生体会郁达夫对故都的情感,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郁达夫为什么会对故都的秋清、静、悲凉寄予很深的情感。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第3篇

1、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2、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3、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十七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来源:文章屋网 )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第4篇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

读罢《故都的秋》,颇有感慨。我一向认为在郁达夫的眼里他与秋姑娘经历了相思、相见、相恋,最终坦诚地向秋姑娘求婚。这个说法,有人以为新颖而且诱人,也有人以为牵强,一千个观众自然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就由他去了。更何况宋玉的心中、杜牧的心中、欧阳修的心中、李商隐的心中、郁达夫的心中,乃至心中的秋都不一样。大家们尚且如此,何况我辈?于是记起一次好友聚会。

那一回好友聚会,不知怎地,谈起了一个孩子气十足的话题:春与秋,哪一个季节最好。

这恰如“扬李抑杜”抑或是“抑李扬杜”的千年论争。我言道:对于夏,我颇为痛恨——那空气,似乎都是粘糊糊、油腻腻的,身体上也是粘糊糊、油腻腻的——整个夏季里几乎都在盼望秋,等秋风一来,仿佛整个人都得了神通,翩然起来;冬,还算喜欢,可惜它排在快乐之秋的后面,大觉是续貂之狗尾;在冬日里不曾留神,春已站在身边了,没有企盼便得到的,自然难言喜欢——恰如免费赠送的东西。

何况春日里似乎总是在昏昏欲睡,加之到处是烦乱的绿叶、绿草,内中还躲着毛毛虫或者蛇,时时渲染着做人的艰难;再者疾病盛行,医院里挤得满满的;还有不软不硬、温温吞吞的春雨,絮絮叨叨如同一个长舌妇;就连春之将去,也透露出其惨兮兮,害得杜鹃凄厉啼血——“不信春日唤不回”。

就连还算喜欢的冬天,也是让人们臃肿着身躯,莫名其妙且又无聊地忙碌着;难得盼来下雪,可看到纯白的雪花给践踏,便分外的没精打采。

秋,是全不这样的。

秋风吹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把被夏日弄得昏浊的空气冲刷个透明,接下去,打扫清澈了天空,让人呼吸起来也畅快了万分;还有,描红了枫叶,催熟了果实,扫去了枯叶;草虽黄了,却透了成熟的芳香。我曾信手写过一联“慎察春日叶绿绿,独爱秋时草萋萋”,内中的‘萋萋’便是那成熟的芳馨。不信你去闻闻新制成的草席、笤帚的味道。

现在想来,秋的这些好处只不过是些皮毛,其实,秋是一种风度!

秋是一种风度。一意地走过来,决不弄温吞的调和主义,勇敢地去爱,坚决地去恨,义无反顾地让将死者逝去,义无反顾地让本该繁荣者繁荣。坦坦荡荡,一腔正气。秋,冷静的表皮里藏着火热:因为对腐朽者的怜悯,便是对新生者的倾轧。

秋是一种风度。厚重的积蓄才有勃然的迸发。恰如“李白斗酒诗百篇”,看似随意的挥洒中包含着漫长的孕育。当秋以锐不可当之势洗涤天幕、冲刷浊气,乃至涤荡人心中的郁闷之时,您可曾想到这看似随意的潇洒中,蕴含着的能量和哲理。

秋是一种风度。执着地向前走,不玩中庸朦胧的套路,勇猛地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纵然赞秋者不惜笔墨,悲秋者不吝泪水,秋,依然故我,决不作温柔敦厚的嘴脸。

秋是一种风度。无论在中秋月下,还是之侧;无论是荻花瑟瑟,还是浊浪排空,它依然前行,不流连于路旁的风景,更不在乎苦风凄雨,恰似义无反顾的过客,偶尔洒下冷冷秋雨,也是提示路人秋的清醒。

秋是一种风度。披阅古今中外美文名句,看不到惜秋的佳句名篇,它勃然而来,潇洒而去,一如“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甚至连“挥一挥衣袖”的姿态也不曾留下,便淡然离去,把颂扬与诅咒以及自己的勋业抛在身后。

秋是一种风度。朴朴素素,简简单单,潇洒的身姿,翩然的背影,告诉人们最深邃最质朴的道理——“任尔赞我非我/依旧雨疏风骤”。荡酷夏而来,迎严冬而去,撕去裹着繁华的包装,让人们看明白世界原本的样子,却不弄“醍醐灌顶”者的深沉,越是仔细地看去,它越是简单而直接,一如《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孩子的话语。

秋是一种风度。在浩瀚的天宇间,在无垠的大地上,泼墨作画却又了无痕迹。

据说希庇阿斯向苏格拉底讨教什么是美,两个人讨论了很久,最后苏格拉底说:在我们的讨论中我得到了一个益处,那就是更清楚地了解了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而更有趣的是,秋竟然简单到让你觉得它的蕴奥或许很深,很难。

文摘

中西绘画艺术欣赏探析

如果说绘画艺术欣赏就是观看一幅画,这只是一个很浅显的看法。绘画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绘画的审美特征:绘画是二度空间的艺术,绘画是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在二度空间内(即平面内)反映现实美,表达人们的审美感受的造型艺术;绘画是瞬间的艺术,绘画对艺术形象的概括和提炼,要求更为集中、凝练和巧于构思;绘画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艺术。

二、中西绘画艺术的审美区别:审美趣味不同,中国画重神似、重表现,西洋画重形似,重再现;造型手段不同,中国画重线条、墨点、墨团,西洋画重光影、色彩;构图方法不同,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洋画是定点透视;画面内容不同,中国画画中有诗,西洋画以戏入画。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散文 浅文深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16-02

“浅文”指的是篇幅短小、文字浅易、表现手法或者思想主题单一明显的文章。由于学生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往往会在教学时对文本浅尝辄止,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缺乏深度。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浅文教出深度来,引导学生揣摩与领悟浅易文字背后的深意,提高其文学素养。

一、起点,寻找认知冲突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可见,提问对于能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是引导学生寻找认知冲突,善于针对全文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抓住阅读文本后的第一感觉,尤其是认知冲突,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比如,笔者在教学《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时,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并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小组交流后,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2.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怎样才能成为一根能思想的苇草?4.文中的“道德原则”指的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不合乎@个原则?……这是学生在阅读初体验后产生的疑问,这些疑问是浅文深教最好的切入点,接下来笔者从这些问题切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分析。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起他们的认知欲望,同时也促使学生对全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支点,打开思维之门

浅文深教需要一个支点,将散文中浅易的文本过渡到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当中,这个支点的建立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实现,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解析,从而开启他们的思维之门。

比如,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当学生阅读完全文后,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题,第一个问题:“夜深人静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学生翻阅课本,快速从文中找到了答案,主要是由于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去荷塘边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紧接着,笔者又问道:“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学生从文中寻找线索,找到了正确答案,游踪是“家―小路―荷塘―家”。接下来,笔者问道:“经过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心灵的宁静了吗?”学生齐声回答:“找到了宁静。”然后笔者说道:“我们一起来看下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大家找到第 3 自然段,然后朗读一遍。”学生朗读完后,笔者问道:“这一段独白展现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与探究,再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最后笔者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给出正确的答案。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具有层次性、递进性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使他们进行横向思考、纵向挖掘、多重聚焦,充分打开思维,全方位理解文本内容,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原点,挖掘现实意义

浅文深教教学的原点是立足于现实意义,为了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更加有深度,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充实文章的背景源,引导学生挖掘现实意义。通过补充背景源,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笔者在教学《故都的秋》时,先向学生介绍了作者的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郁达夫于 1934 年 8 月创作了这篇文章。为躲避的恐怖威胁,1933 年 4 月,郁达夫由上海迁居杭州。1934 年 7 月,他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感受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在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章进而挖掘这篇散文的现实意义:“作者极力称赞了秋的味道,将北方秋天的景象刻画得非常真切、意趣深远,并借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对此你们能够领悟到什么意义或有什么感触吗?”接下来,笔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然后讨论这一问题,最终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总结道:“无论什么人都要领悟生活之美,体验生命的本质。只有融进自然,融进生命,才能真正体会生活之美,秋之精要。”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补充所学散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文章背后的现实意义,使教学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也促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了高效的语文课堂。

四、落点,体会人物情感

散文要反复朗读,在比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学生与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为落脚点,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详细解析,深入细节,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升华语文素养。

比如,同样是在教学《故都的秋》这篇散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为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思想感情做好了铺垫。文中的“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精要地概括了文章的主旨,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而“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通过视觉、触觉等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句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迷恋和不舍。对全文的文本进行解析后,笔者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落脚点,引导学生进行了最后的探讨与总结:这篇散文既是对故都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文中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和积极情绪在纠结、斗争的痕迹,作者在描写故都的秋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抒发了对故都的向往、眷恋的感情,流露出作者忧思、孤独的感受。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语句,使他们体会了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而归纳总结了全文的主旨和感情基调,充分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高效完成了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认知冲突、打开思维之门、挖掘现实意义、体会人物情感,能够有效地实现浅文深教,“点”出散文的味道。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忠实于文本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为深而深,而是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浅中求深,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林娟.浅文深教,还需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五柳先生传》教学设想例说[J].求知导刊,2015(3)

[2]唐华凤.咬文嚼字:《散步》背后的浅文深教[J].语文知识,2016(19)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材分析;解读教材;质疑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这篇文章是通过对故乡美丽景色的描写来反面衬托作者内心痛苦与孤寂的。所以学生在对作者描写的景色进行欣赏的同时,还要更深层次的思考景色描写之下作者的心境,充分对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

一、教学顺序

先对作品时代进行了解,更容易融入文章。这篇文章是在民国被创造出来的,所以文章里面所写的地方是在北平。作为当时的首都,北平应该有着自己的特色,而它特有的秋自然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所以要对这方面进行挖掘,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人文色彩。

对景色的特点进行了解,把握主作品的整体基调。大部分文章都会有中心议题,这个议题是全篇的思想主旨。比如说这个作品,它的主旨可以概括到作者写故乡的秋天静、清、悲凉。作者对这三点的描写都在文中的景物里表现了出来,比如说早晨的秋色,城市里面的闲暇之人,秋天树枝上的蝉鸣。作者在描写这些景色的时候,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切入的,带有大量的主观色彩。北平的繁荣与他无关,只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才是他看到的。

细致的分析文章,将景色融于感情。在作品里面,作者看到的秋天是悲凉的。但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个词本来不是什么赞美之词,所以可能会产生疑惑。所以我们要将作者的背景带入其中,以作者的思想分析作品,郁达夫所在的时代,社会极不安定,人生愁苦,所以他觉得整个社会是悲凉的,所看到的景色大部分也都是悲凉的。我们之前写的静、清在秋天其实并不少见,我们也能够很容易的理解,但悲凉,却必须要结合郁达夫的生平才能够很好的理解。这样的作品,才做到了情景交融。

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以平常民居为视线切入点的。比如说槐树、胡同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的景色,而这些非常常见的秋日景色恰恰可以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秋天真正的热爱,还有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可以侧面反射出作者对社会的担忧与自身的孤寂。

二、对文章进行分析还有欣赏

分析比较能触动人的段落。例如说,早上起来……十分的秋意。作者在描写这些景色的时候,调动了身上所有的感官,比如说视觉、听觉还有触觉。所以我们在读到这些片段的时候,能够很快的了解到作者想要描写的东西。这些景色并不是刻意打磨出来的,而是存在于作者内心深处,信手写出。

作者十分的喜欢故乡的秋天,有些时候会直接抒发这种感情。比如说在文章开始和结束的地方,都用南方和北方进行对比,突出北方秋天的美感还有不可替代感。不但如此,还做到了首尾相接,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三、优美语句要用心分析加以牢记

文章里面有很多的非常经典的句子和段落,比如说“北国的秋……来得悲凉”。如果把这一句做出改变,可能里面的味道就大不如前了。还有文章里面有着大量的排比句,这些看似简单,其实都表现着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表现出作者对故乡深层的爱意。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可以加以牢记。

四、与作品有关的其他方面

作者所写的景色几乎都是一些非常常见的东西,而他选择这些东西进行写作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他有着深刻的平民意识和审美水平。郁达夫的一生并不平顺,他有着非常多的坎坷与忧愁,幸运的是,他在面对这些忧愁的时候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依旧保持着积极的心态,追求世界上各种美的事物,用美的眼光还有心态对待他所看到的一切,所以他看到了景色中最美好的一个侧面。他对于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宫殿楼阁并不太关心,而对于普通人民的生活却十分在意。他所写的,基本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随处可见的景色,写出的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缩影,这表示作者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也很具有平民意识。

作者描写的都市闲人到底有何意义。一阵连绵秋雨过后,有两个穿着夹袄还有青布单衣的人相伴聊天,他们都咬着烟管,声调缓慢悠闲,从头到脚都散发着“闲”的意味。从他们一来一回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听出他们对生活的感伤。作者用这种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平民来反映社会悲哀,不但能更加让人感同身受,还让北平的秋天呈现出另外一种意味。

丰富的文化气息以及人文气息。这篇文章里面包含着很深的文化气息。字句之间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文学素养。郁达夫一直对中国文化有着很深刻的研究,这些在他的文字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在这篇文章里面描写的秋天,不但有着很深的文化气息,还有着很深的人文气息,它连通了历史,让读者可以在里面体会出历史与秋的隐性关系,让这篇文章被赋予史深层的意义。

五、让学生积极思考,文章中有什么不妥之处

郁达夫是中国非常优秀的作家,他的文章无论是文笔还是内容都能够让人学习到很多的东西,也因为如此,大多数学生都会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阅读,对里面的东西全盘接收,而没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敢于发现文中不足。包括句子里面有没有什么不符合逻辑的,比如说“我不远千里……故都的秋味。”这句话里面“饱尝”如果换成“饱览”会不会更好;语句之间字词是不是有错误;标点符号符不符合规范,有些标点符号应不应该运用等等。

六、结语

情景交融,把自己的情感放入想要描写的景色之中,对于一个作者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写作方法。这种手法非常适合去抒发需要隐晦表达的感情,能够赋予文章更深层次的含义。对于这种文章,读者在读起来的时候,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感触。而这篇文章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让自己融入到文章中去,对文章中心进行把握,了解其主旨,掌握主要的感情进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也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后在其他文章中也可以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第7篇

诚然,南方的秋不如北方的浓;南方的秋还那么短暂。但,这不是能让我们更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吗?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去华师大社会实践。校园中,树上一片金黄,地上也是一片金黄。这温暖的色彩,使周围的空气也温暖起来。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切都变的这么华美。坐在石凳上,沉浸在这醉人的景色中,乐而忘返。

秋天,申城的桂花也是不得不提的。每到这个时候,便开出一枝枝黄色的小花。散发着浓郁而带着甜味的香气,充溢着整个街道。每到金桂飘香时,妈妈总要买一些放在家中,尽情地享受着秋天的味道。这,恐怕是北方所没有的吧。想到这儿,不禁有些得意——南方的秋真的是那么淡么?

夜晚,草丛中传来声声虫鸣。这几声低低的吟唱,使周围显得更加寂静。一阵风吹过,树木簌簌做响。清凉的秋风,高洁的天空,这难道不是秋的气息吗?

而且,申城的秋很繁华,很热闹。丝毫没有那种瑟瑟,悲凉的感觉。很温柔。让人感到温暖。

南国的秋,比起北国来,尽管如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尽管廿四桥的明月, 荔枝湾的残荷, 不如北国那样色浓味永, 但它毕竟是秋啊! 也不得不承认, 秋,天总是高高的,蓝蓝的;云总是淡淡的,白白的。申城的秋,不像春天那般妩媚,夏天那般火热,冬天那般含蓄。然而,又好像兼而有之。

郁达夫故都的秋范文第8篇

一、系统介绍,使学生全面了解作者。

语文教学中,针对不同文章的作者,我们应区别对待。对那些在中华民族文化史或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者,我们一定要系统介绍,力争使学生对作者有全面了解。因此我们在介绍作者时,不妨借鉴传统方法:名、字、号、籍贯、思想、作品、地位……。例如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林黛玉进贾府》时对孔子、曹雪芹的介绍。其他诸如对孟子、韩愈、蒲松龄的介绍。此方面大家较为熟悉,不再赘述。

二、温故知新,注意知识的前后贯通。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们不仅要熟悉高中教材,而且对小学、初中教材也要“观其大略”,只有对小学、初中教材“观其大略”,我们才能对学生的基础,上课环节的安排了然于胸,才能上课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如此介绍作者的时候,我们才能将知识更好的发酵、融会贯通。例如讲《三戒》时介绍作者柳宗元,我是这样安排的:1、前面讲《赤壁赋》的时候我们熟悉了唐宋家,谁能说出唐宋家中唐朝的两位是谁。2、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柳宗元的哪些作品。3、《江雪》的题材是诗歌,《小石潭记》的题材是游记,我们今天学习的《三戒》呢。再如讲《茶馆》、《祝福》时对老舍、鲁迅的介绍,我们都可以用此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复苏了学生的记忆,温故而知新。

三、紧扣课文,把握作者创作心境。

课堂教学中,任一教学环节的安排,无不是为学生理解课文服务,作者简介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简介作者时务必准确把握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例如讲《陈情表》时,对李密创作心境的把握:一方面作为蜀国旧臣,由于种种原因李密不愿到晋任职;一方面晋武帝诏书特下,催逼紧急,李密进退两难,所以才写《陈情表》借侍奉祖母之虚来掩盖自己辞不奉诏之实。再如对“创造社”巨子郁达夫创作《故都的秋》时心境的把握:1921年9月――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化活动,1931年2月在枪杀柔石等“左联”5位青年作家的同时,对郁达夫也发出了警告,并对其秘密监视。因他曾先后参加“中国自由大同盟”、“左联”、“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与抗日活动,1933年4月,在越来越严重的政治迫害与经济压力之下,他终于从“文化战场”上海移居杭州。在杭州期间,郁达夫试图从山水自然中寻求解脱,去排遣心中的苦闷与寂寞。才于1934年7月不远千里、北上故都去饱尝故都的秋味。同样余秋雨创作《废墟》时的心境,朱自清笔耕《荷塘月色》时的况味都是我们所不应忽视的。

四、以点代面、突出人物主要事迹。

作者简介时,对一些次重量级作家或非文艺性作品的作者,不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只要以点代面、突出人物主要事迹即可。例如讲《邓稼先》,只要突出杨振宁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即可;讲《合欢树》,只要突出史铁生20岁即双腿瘫痪,身残志坚,轮椅上不懈奋斗的事迹即可;讲《读〈伊索寓言〉》,只要突出钱钟书博学多才,蛋好吃(指《围城》),何必见鸡(指钱钟书)的事迹即可。如此简介作者,虽然是粗笔勾勒、绘其轮廓,但作者的形象已形神毕肖,跃然纸上,如一副大写意的中国画。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是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的。

五、独劈蹊径,润物无声激励学生。

语文教学固然知识的传授、听说能力的培养是第一要务,但语文教学也是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课堂上我们如何避免空洞的说教,如风行水上,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去激励学生呢?巧妙的对作者介绍,也不啻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讲《提醒幸福》时对毕淑敏的简介,许多人也许会忽略其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时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应征入伍,在阿里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的人生简历,其实这难道不暗合了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讲科普文《伯格曼法则在北极》对两级考察科学家位梦华的介绍:他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是第一个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1995年作为总领队,率领中国科学考察队首次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点。其实这难道不诠释了“剑锋利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要义?司马迁宫刑之《史记》,蒲松龄落第之《聊斋志异》皆可为激励学生之典型。

六、 吐故纳新,语言力求生动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