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讲道德

讲道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讲道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讲道德范文第1篇

二.活动主题:尊师长、孝父母、爱同学、讲道德、守传统。

三.活动对象:语文教育3班。

四.活动时间:xx年4月20日——xx年5月30日

五.活动地点:不定

六.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

1.活动策划书:xx(组织委员)

2.经费预算:xx(生活委员)

3.材料购买:xx(生活委员)、xx(团支书)、xx(宣传委员)

4.活动纪律:xx(纪检委员)

5.宣传工作:xx(宣传委员)

6.活动地点联系:xx(班长)、xx(副班长)、xx(团支书)

7.组织工作:xx(组织委员)

8.活动开展工作:xx(文娱委员)

9.活动总结报告:xx(学习委员)

10.活动临时应急管理(包括临时改变活动地点,时间等):xx(班长)、xx(副班长)

11.活动摄影:xx(班长)、xx(团支书)

12.活动嘉宾邀请:xx(班长)、xx(副班长)、xx(团支书)

13.活动后期展板:xx(宣传委员),xx(心里委员),xx(体育委员)。

14.活动成果展ppt版:xx(班长)

(二)中期流程

七.尊师长活动板块:

1.每个宿舍手绘一张书签送给任课老师以及辅导员。要求简洁,大方,不失庄重,书签上可以写上对老师的祝福,背面落款:文新院xx级语文教育3班。(寓意在于,方便老师看书,具有实效价值,还能让老师在看书之余记得xx级语文教育3班这个大家庭对他的祝福。)

2.每次课前,由班委代表大家递给老师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在课桌上摆放好润喉药。

3.每次课下之后全班起立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

4.特别活动:送给辅导员的礼物(内容保密)。

八.孝父母活动板块:

1.在5月8日母亲节那天给母亲发短信,致以节日的问候。

2.简短的班会形式,把我们对母亲和父亲的祝福写在小卡片上,粘贴在爱心墙上。

九.爱同学活动板块:

1.由班委在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记录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爱,关心呵护的瞬间的一个小动作,一个小手势,无疑不体现同学们之间的友好关系。

2.展开心电心活动,默契大考验(考验好友之间是否真正了解)。

要求: 两个人一组参加活动,两位同学坐在两端,中间间隔一米左右的空隙,每人手中拿几张白纸,笔。

‚主持人提问,关于两位同学之中某一位的爱好,如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喜欢什么类型的电视剧等。主持人的问题可以尽可能的细化。

ƒ问题出来之后,两位同学同时在纸上作答,看答案是否一致。一致则表示两人已经互相了解并且感情深厚;出入太大则表示不够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关心了解,以增加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

默契程度高的同学,有机会赢取丰厚大奖!

(注: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游戏,不要因此伤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也不要为了对方不了解你而困惑,苦恼,毕竟了解也需要时间。)

十.讲道德活动板块:

1.每个宿舍手绘两张讲道德小贴士,贴士风格,图案,内容不限,只要健康积极向上就行。贴士下方落款:文新院xx级语文教育3班。做好以后将由班级代表张贴在文渊楼教室,大厅。

2.倡议班上同学随手关灯,关电源,关门,关水龙头,妥善处理好身边的垃圾,对人礼貌,不讲脏话。

十一.守传统活动板块:

1.放飞孔明灯:孔明灯的购买采取自愿形式,将在操场统一放飞,许下心中的祝福。(注:孔明灯燃放的时候是往上升,等到热气耗尽的时候才往下落,所以不会引起火灾,因为操场足够空旷。)

2.中国传统知识问答:以班会的形式举行,时间,地点根据安排拟定,传统知识问答内容,规则由文娱委员何自牧负责。

3.中国传统艺术:剪纸,编织中国结,刺绣等,以班会的形式开展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活动,要求同学们积极参与,亲自动手,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后期总结

十二.展板的制作:

根据前期准备的安排,制作展板,放在三楼大厅。展板要求新颖,内容要包含我们所进行的活动。以图文搭配的方式展示。在6月8日前做好并展出。

十三.ppt成果展示:

由徐进负责将活动中的照片做成ppt,将成果展示在我们面前,可以在此次成果展示的时候可以文渊阁,灵云文学社,西南大学院报的记者,也可邀请本院学生会,本院领导来参加,在展示会上可以搞点文娱活动,唱歌,跳舞,诗歌朗诵(本环节由文娱文员何自牧负责)。可以根据时间和需要自行安排。(6月8日前)

十四.活动总结报告:

向莉(学习委员)(注:活动总结报告应于xx年6月8日前交辅导员处)

十五.经费预算:

包括会场布置,海报,横幅等。

讲道德范文第2篇

众所周知,世界金融危机是国际新闻的头号主角,它威力无比地使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接连破产。一些国家和政府也不得不像它低头。

那么,当各地因这场金融危机陷入泥潭时,有没有人想过,这场没有沙尘的风暴源头在哪儿?是什么原因导致各国的经济出现衰落?答案很简单—诚信。一个在平时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词组。这场金融危机,其实就是一场信用危机。它的源头就是某部门的信用度不能保证,出了故障,才导致一场大规模的风暴。由此可知,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不可以拿诚信当小事!

同样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言谈的玩笑中,它也是非同小可的。设想,如果A同学向B同学借教科书抄笔记,约定第二天归还,可是两天后后依然未还给B,那么A将会失去B的信任,并且耽误了B同学的学习。不难看出,一切事物都是环环相扣的。少了诚信这一环,所造成的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同学们,我们常常说:“讲道德,守诚信”,可是谁真正做到了呢?在我们不经意地丢下一张废纸时,有没有想过会使我们的校园少一些笑容?在我们满不在乎地吐下一口痰时,有没有想过可能会使多少老师同学患上肺结核?有没有想过要讲道德?行动起来吧!讲道德,守诚信很简单:遵守校园秩序,尊重他人人格就是讲道德!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办到,不贪图小利小惠就是守诚信!

讲道德范文第3篇

陶行知先生在《怎样做大众的教师》中指出:“有些教师不惜用强迫的手段要学生朝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结果是造成师生对垒,变成势不两立。在势不两立的局面下还能叫学生接受你的指导吗?”[1]253因此,“做教师的人必须和学生、大众站在同一条线上。”但现实中,由于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没有和学生站在“同一条线上”,在道德教育的道路上注重的是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要和情感,学生处于被动的、无条件服从的地位,虽然学生获得了一定的道德知识,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却没有得到解决。道德教育没有建立在学生的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忘记了学生内在道德需要,即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道德常识,也会出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少数职员在的时候,就规规矩矩,不在的时候,就肆行无忌”[1]56的情况。没有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进行思想道德培养,学生习得的道德规范,就仅仅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并付诸实践,学生的道德情操未获得应有的进步。只有着眼于学生的道德需要,才能使受教育者他律转变为自律,并把它们看成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手段。

二、着眼“需要”讲道德,符合陶行之先生的道德需要理论

陶行知先生说:“德育注重自治。所以学生自治这个问题,是自动主义贯彻德育的结果。”[1]54自动主义说到底,是个体自主的需要。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指出:“自治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么做,就怎样学。”想让学生管理好自己,必须让学生自己在心理上自认有需要。因而,陶行知在《中国的道德和宗教教育》中指出:“教育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激起被教育者的兴趣,任何外部的对孩子内心的强制都会引起孩子对抗性的反应。”[1]20也就是说,道德教育不能以强制的手段进行,不能以单纯的灌输形式进行,而必须以学生的“兴趣”,即以需要作为切入点。

道德需要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道德活动的直接动机、持续动力,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源泉。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教育,唯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如何才能打到学生的深处呢?就不能漠视、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德育规范要为学生所接受并在实现中践行,就必须让学生自己理解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对其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就像知道吃饭是人生存的基本手段一样。需要是行为、动机、目标的内在根源,只有让学生理解了思想道德规范对其成长、对其成人的意义时,学生才会有自觉的道德行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向他人提供无偿的帮助,这就是他们心理都有一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精彩”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在向社会、向他人奉献的同时,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三、着眼“需要”讲道德,符合陶行知先生的认识论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教育儿童,第一步要承认儿童是活的,要按照儿童的心理进行。”[1]72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过程又对认识过程具有反作用。人只有在对事物进行认识和评价的过程中才能判断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并产生情感。积极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反之则是认识活动的阻力[2]。所以,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如果承认教育是活的,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人们常说的“知之深,则爱之切;爱之切,则知之深”就体现了需要和情感关系。没有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出发,而强加学生认识某些道德知识,实际上是割断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关系,并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故而“教育儿童和承认儿童是活的,首先就要能揣摩儿童的心理”。

四、着眼“需要“讲道德,符合陶行知以生为本思想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心。”[1]37无论是“生活即教育”还是“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都把学生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其注重“德育自治”,注重“集体生活”的德育思想与现在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是一致的。德育必须靠学生自己去建构,自己去感受,教师只是起到搭台的作用。所以陶行知先生提出了“道德本来是习惯的制度,自然发生,不是有人可以勉强的。……道德是见解上的”论断。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教师越了学生的位,把学生的需要变为教师自己的需要,学生完全变为道德知识的容器,道德需要就不可能被激活。以需要作为道德教育的立足点,通过教师创设道德思想场景,由学生自主进行道德感受,自主进行道德评价,让问题在讨论中解决,思想在碰撞中升华,并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最终落实于自己的道德实践之中。故陶行知说:“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我们道德上的发展,全靠着遇到了困难问题的时候,有自己解决的机会。所以遇到了一个问题,自己能够想法解决他,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1]199

五、着眼“需要“讲道德,符合陶行知体验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说:“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乎实行;但是现今学校中所通行的修身伦理,很少实行的机会;即或有之,亦不过练习仪式而已。所以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若想除去这种弊端,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的行为不可。”[1]55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实行”、去“做”才能让他们理解道德的真谛。

讲道德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道德 心里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首选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4.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应包含过去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却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选择该项,只有6个人首选该项,仅占5%,这说明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开始成熟,相对于生理上处于逆反时期的中学生而言较为理智,处事多了几分思考,少了几分冲动。

    以上分析仅代表了一个小小的侧面,但这些数据可以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负道德心理分析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非道德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础。由上述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对这些负道德心理作一简要的分析。

    1.无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展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环境需要使社会成员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断流动的水从四面八方溢出随时按摩着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这样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类似“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学生来说,小到城里来的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农村来的孩子不太讲卫生;大到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等等。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从众心理主要是道德管理问题

    制度经济学中有一条重要原理,当个人改变行为不能扭转局势时,人们会选择最终不利于自己的制度。大学生就餐秩序混乱是高校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下课铃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直奔饭厅,人人争先恐后寸步不让见缝就钻,结果售饭窗前一片混乱。这时如果某人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礼貌谦让、排队等待,他在仍是一团混乱的食堂里反倒成了傻瓜。最后他只好和其他人一样,冲向那乱成一团的窗口。这就是道德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类似的情况在今日的社会中数不胜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真正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身体力行,令行禁止,不让第一个“闯红灯”的人坦然而去,可能就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君子可欺以其方”,道德风气建造难,崩塌易,少数人钻空子得了利,可诱使更多的人学他们的样,道德风尚很快会垮下去。

    3.侥幸心理主要是道德成本问题

    道德成本是对道德行为或非道德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正层面含义,即遵守道德的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二是负层面含义,即违反道德的人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的惩罚。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大学中又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在大学里及成人教育的考试中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有受到应得的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或利益。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非道德行为付出应付的成本,引得后来人的仿效。制假售假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首先还是打击不力,罚他一千,他能再赚一万、十万,制假者付出的非道德成本太低。道德成本

    是道德环境建设中的一把尺度,如果道德成本很高,就可能使道德行为人望而却步,如在拥成一团的饭厅里讲道德,付出的成本就可能使自己吃不上热饭,或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在鼓励与之相悖的行为。反过来说,如果负道德成本过低,那可能使非道德行为人有恃无恐,使非道德行为难以约束和控制。

    4.反叛心理主要是道德示范问题

    在我们的社会中确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弄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意识和举动故意做得很张扬,以引人注目;有些人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向道德的挑战。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对道德的羞辱,更多是来自小人物,他们无权无势总是吃亏;来自青年,他们无所顾忌血气方刚。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不公正往往是引发不道德甚至故意反道德行为的原因:你不守规则大发不义之财,你利用手中职权获取各种特权,还有什么资格侈谈道德,甚至谴责我们的不道德行为呢?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项是有关职业便利条件者收受“红包”问题的,结果122名大学生中有120名表示今后当有可能时将在不同情况下收受红包,而且越是高年级学生越表现得肆无忌惮,原因是高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实践,他们看到了某些人为他们在这些方面作出了示范。因此,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在高校必须强调教师和管理者的道德示范作用。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道德的“从上做起”比“从我做起”更具价值,从世界各国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看,也只有“从上做起”,才能真正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迅速改变和提高。在高校,老师的示范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比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总之,在道德教育、道德管理、道德成本和道德示范中,道德教育属于理论教育,道德管理属于强制教育,道德成本属于实践教育,道德示范属于案例教育。四种教育相互关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有正反面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将决定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道德建设要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个体和社会的统一

    从上述对四种负道德心理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非道德行为的产生是有其很深的社会、环境、心理根源的(按照现代基因学说,道德行为还有相当份量的生理因素,本文不对此进行讨论)。针对这些心理状况,我们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应把教育和管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持之以恒的严格管理,使具有外在强制性特征的道德他律性,逐渐转化为具有内在约束性特征的道德自律性,推动大学生以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讲道德范文第5篇

“嘿!谁的一元钱?别嚷。今天道德放假,这一元钱就留给自己用再说,我平时丢了钱,谁给我送来?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元钱,放到口袋里边……”他一边哼唱着自己改编的儿歌,一边又骑着自行车前驶去。

“哎呀!今天的十字路口怎么堵塞了?哦——,原来是今天道德不上班,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了。往日‘红灯停,绿灯行,黄灯注意停’今天谁还管这些?我也得冲过去,今天我要‘红灯行、绿灯行,黄灯也不停’,哈哈—看我怎么闯过去?!”

经过一家新华书店门前,他记起老师让买的数学辅导书。“唉,人们今天怎么这样‘买书’?”他看见一些人将薄一点的书偷偷装进书包,厚一点的书,哪页精彩就用小刀割下哪页。“噢,我差点忘记了,道德先生今天公休……”他找到了那本数学辅导书,偷偷装进书包,又顺便把他最爱看的《基度山伯爵》揣入怀中,然后悄悄溜出了书店。

到了中午,肚子有些饿了,“买份快餐吃吧。今天人怎么这么多?我什么时候才能买到?不行,我得加个塞儿。”“哎?小同学,你得排队按顺序买呀,加塞儿可不讲道德啊。”一位老奶奶说。“什么道德不道德?今天道德休息,不用讲道德了。”他把别人的餐椅拉过来就坐,吃完快餐后,他大摇大摆走出餐馆,根本没想去交餐费。“是谁的自行车这么碍事,档住我的车子?去你的吧。”他用手一推,一大串自行车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了。“道德今天睡觉了,你们也躺在地上睡一会儿吧。”

讲道德范文第6篇

所谓“道德”,字典上的解释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段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但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道德”就是指人们的品质、品格、素质和修养。依我看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就缺乏这种“道德”,而这种“道德”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雷锋精神”。以前我从报纸上看了一条消息,标题特别醒目,上面写着:雷锋出国了?!我心里一惊,又接着往下看,越看越惭愧,因为上面写了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比较:很多外国人天天做好事,可有些中国人天天干坏事,不讲诚信很自私。难道中国人真的把“雷锋精神”丢了吗?

不讲道德的人和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就连我们班也存在,我们班的同学正如老师说的那样,像个炮筒子,一点就燃。所以我们班同学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打架。这时,有些同学就好言劝架,有些同学则装着没看见,只顾干自己的事。这不就是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吗?

有一次,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天晚上,一辆出租车停在酒店门口,司机刚准备开车回家,突然从旁边冲出几个醉汉要乘车,他不肯,几个醉汉便要告他拒载乘客,他没有办法只好拉上他们走了。刚走到半路,一个乘客突然伸出一把亮晶晶的匕首,要司机交出钱来,司机一点儿也不怕,与他们博斗起来。路上围了好多行人,可没一个人帮这位司机。最后他被捅成了重伤,这几个凶手也逃跑了。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天,一个阿姨在逛街时包被几个歹徒抢了,她大声呼救,可是行人很多却没一个帮她的,只有一个理发理正在给客人理发,听见喊声就立刻冲出去与歹徒搏斗。最后歹徒砍伤了理发师的胳膊跑了。后来当记者采访理发师时他坦然地对记者说他不后悔做这件事。现在是法制社会,但有些人为了钱财早已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美德置于脑后,不惜铤而走险,也使人的素质下降,不讲道德。

“雷锋精神”源泉于中国,勤劳勇敢、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很多美德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雷锋精神”一定会回到我们身边,我们人人都是活着的雷锋!

讲道德范文第7篇

在一个制度长期稳定、变迁缓慢的社会――可称之为“光滑的社会”,总是会日益演化出一种制度上的和谐。当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次数趋向无穷时,就倾向于互利合作,即“讲道德”。所以在一个光滑的社会中,人们总是越来越讲道德,或者说越来越文明。社会也总是会衍生出多种手段去防范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使人们从不道德行为中获得的收益要远小于他由不道德行为所产生的损失。即从长远看来,不道德行为给人带来的是净损失,而不是净收益。

而在一个制度大规模转型的时代,旧制度的和谐遭破坏,而新制度的和谐又难以在短期内建立或形成时,就常常出现不道德的行为可能比道德的行为产生更大的收益。如果这种局面只持续较短的时间,人们可能因为文化心理的惯性自觉地予以抵制。但如果持续较长,人们就会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争相出现不道德的行为,而且,人们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也趋于法不责众,对个别有不道德行为的人予以较往日更少的谴责和更多的理解。

因此说,道德不过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态度或选择,它需要自己的制度基础,只有人们讲道德比不讲道德收益更大时,道德才是人们追慕的对象。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中国应启动自己的减税计划

近年来,国内的税收收入增长速度飞快。税收的跳跃式增长,也有其弊端:其一,会加重国民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如果税收的增长幅度,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会陷入“国富民不强”的怪圈。

以中国当今的现状,要实现和谐社会的梦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采取更具远见卓识的措施。笔者以为,现在国家实施减税的时机已经成熟。

首先,从国家财力的状况来讲,能够承受减税带来的财政负担。中国的财政收入已经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

另外,中央企业年利润大幅增长,我国外汇储备已居世界第一位。

再者,国家实施减税政策,也符合历史潮流。从中国的历史实践来看,凡是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或者说,历史上每一个盛世,大都注重减税政策,维持较低税率。

摘自《中国青年报》

社会生活方式不能由千万富翁来引导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上的少数人可能引领某一方面的潮流,但它却很难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因为一个社会生活方式的主流最终是由社会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是特定社会中的多数人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而决不可能是这个社会中少数富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不可否认,任何时代的人们都想过富裕无忧的生活,但中国的现实却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过上这种生活。千万富翁可能成为普通人的奋斗榜样和人生偶像,但千万富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却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如果拿千万富翁的消费模式来层层引导大众生活方式的话,将只能助长攀比、虚荣之心,甚至是培养为获得财富不择手段的可怕心态,最终将把社会引向歧途。

摘自新华网

今天为何难见科学大家

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推崇科学之风,已为推崇财富之风所替代,少年才俊中乐于从事科学研究之风日薄,孩子在选择爱好及家长在代孩子选择专业时,商科已显著超越了科学,纵然选择了科学学科而能坚持与耐心钻研者也少,这就注定了一个日渐稀松的科学人才基础。

另一个原因,国家在科学研究上也不无投入,但为何科技进步奖之首奖都往往只能悬缺,部分也正是由于科研资源高度掌握在行政官员手中,这必然产生出任何一种行政管理者必有的短视、标榜政绩、以人画线、长官意志等与科学研究规律背道而驰的事情。今日之科研行政部门,就是一个科研管理名义下牢固的利益集团。

要出现科学大家,实验室的建设、科学家待遇的重大改进、学基础学科的师生待遇的调整方面,是不是可以多做一点呢?给发明家、发明活动及青少年科学爱好者的鼓励,是不是可以更多点?给基础学科研究者的支持,是不是可以更多一点呢?在科幻、科普这类有助激励青年人与全社会对科学方面兴趣的社会动员上,是不是可以多加力一点呢?今日中国的这种社会境遇,实在也不能鼓舞更多年轻人从事科学。

摘自《新京报》

学会欣赏

欣赏重要,重在心态、眼光与力行。

欣赏的心态是阳光的。这种心态,有一种喜悦之心、欣然之情。有了这种心态,看天,天杰;看地,地灵;看人,人勤。有了这种心态,就不会相信地球上会有走不通的路。即便无路可走了,也会说,路不都是人走出来的吗?这种阳光心态有一个稳定的基因:积极多于消极、乐观多于悲观、自信多于自卑。这种心态,在欣赏别人中展现了自身人格的魅力。

欣赏的眼光是敏锐的。这种眼光,目光犀利,且敏而见善。有了这种眼光,就能在百步之内,发现芳草;在三人行中,发现吾师;在寒灰之中,发现星火。有了这种眼光,看物,能见其秀;观事,能见其光;视人,能见其优。这种眼光,体现着一个人的总体素质。

欣赏的力行是实在的。这种力行,在未之闻时,是患不得闻;在既闻之后,是患不得学;在既学之后,是患不能行。这种力行,闻而就学,学而就行,决不仅仅只是把欣赏作为一种特殊的“享受”来看待,而是在“享受”之后,把享受之“知”转化为力行之“行”,在“行”中进一步感受享受,在享受中进一步深度欣赏,在欣赏中努力获得真知、真感与真情。这种力行,成就着事业,完美着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

民办高校不能什么都靠“民办”

其一,民办高校是民办的,但民办高校的老师并不是“民办教师”。民办高校的师资水平低,有目共睹。其实优秀的师资之所以不愿去民办高校,顾虑的绝不仅仅是收入问题,而是可能无法获得平等的成长空间。评职称、跑课题、拿经费,权力都掌握在名校名师们的手里,民办高校的师资要好,教师的地位和发展空间先要公平,而这一点,却不是民办高校自己就可以做到的。

其二,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和应对考试的能力较差,但绝非不应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更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能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笔者不认为起点低、基础弱的学校招了考分低的学生,就没有提高和改进的必要,或者说其生死存亡就全都是民办高校自己的事。民办高校的学生同样是未来社会的希望,不能任其自生自灭。否则就不只是民办高校的遗憾,而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遗憾。

讲道德范文第8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互动 核心范畴 问题延展与拓展

一、何谓“问题教学法”

专业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从事高校专业理论教学实践的教师几乎都会认为基础理论的教学与艺术化的手段与方法无关,只要讲清楚说明白就行,似乎“一言堂”是唯一的方式。因而,现实中基础理论课教学过程往往缺乏互动。从学生这一受体角度来说,缺乏互动的课堂效果往往达不到课堂教学的“帕累托最优”(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全面准备地理解基本范畴和问题)的边界。从动态角度,缺乏互动的课堂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帕累托改进”,即难以实现通过互动教学实现思想交流的1+1>2的效应。

问题教学法即通过设置激发课堂互动的问题,然后在问题的不断探讨和解答中完成课堂教学。从教者的角色担当方面来说,这一教学法无疑突出强调了“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中的解惑,把解惑看作了授业和传道的手段。问题教学法内涵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问题的设置和答问方式,前者强调问题的激发课堂互动的功能,这意味着问题教学法中的问题不是教者单方随意设计的问题,它必须照顾到学生的学科兴趣起点,顺应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线索,激发互动思考;后者强调“问题意识”的即发性和解答方式的多样化与多变性,以产生与学生更多的思维碰撞点,增强思想的产生和学生理解程度的深化。

二、问题教学法在企业伦理导论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以高校《企业伦理学》导论部分的课堂教学为例,说明这一教学法的应用。

企业伦理学是近年来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至今并没有一本完全成熟的“本土”化的教材,但从学界的共识来说,大家基本上认为这一门课应该包括三个知识板块:企业伦理的基础理论、企业伦理的案例分析和企业伦理建设的实践。这“三块结构特征”从目前广泛使用的两本教材可以看出。其一是上海财经大学徐大建教授著的《企业伦理学》(注:这是目前国内最为成功的一本“本土化”教材,一方面其选用的案例几乎全部是中国本土发生的,另一方面它的成功在于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和全新的阐述体系解释了西方企业伦理基础理论);另一本是上海交通大学周祖城博士编写《企业伦理学》。徐大建教授的《企业伦理学》分为“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企业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和“企业的伦理建设”三个部分[1],周祖城博士写的《企业伦理学》也分为“企业伦理学基础”、“企业经营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管理”三个部分[2]。对于这门课的教者来说,许多教师认为第一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如何设置互动的起点问题?企业伦理学导论教学中,如果立足于与学生互动需要设置问题,首先应该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思维特征和兴趣点,从而确立从什么问题开始进入这门学科即确立“起点问题”。就企业伦理学的入门来说,一般学生不会从专业和纯学术角度直接进入一门学科。诸如“企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企业伦理学学科特征是什么?”此类的问题只是从学科知识传授角度设置的“单向性问题”,即只代表了教师或研究的思考起点,这些问题尽管体现了教材的逻辑严谨性和知识系统性,但在教学中照搬很少能够切合学生的思维起点,因而很少能够产生思维互动。因此,即便使用的教材本着常规作了这样的知识结构安排,也并不表明必须照本宣科。那么,如何得到切合学生的思维起点的“问题”?应该首先从备课的方式和内容改革着手,备课即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其中包括教学方式、步骤、重点难点突破等方式的思考与安排,备课本质上是课堂设计,这一点在现实中并不被许多人理解,许多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会将备课理解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准备,因而把备课理解成“背课”,这种理解是不妥的,也是有害的于课堂效果的。在企业伦理学的第一次课备课中,应该将重心放在探索学生的思维起点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对这门课一无所知、在已有知识结构和框架下如果进入这门;(2)找学生聊天,问他们对这门课程有什么想法;(3)以“试错方式”提出问题,即尝试提出一些问题,通过交谈看学生是否有足够的兴趣,从交谈中不断寻找学生“参与率”最高的问题;(4)进行“简单化和可逆交互检验”。什么是“简单化和可逆交互检验” ?一般来说,教师不可能在备课中对学生的兴趣点作足够的了解,因而设置的问题一般只是教师对学生思维兴趣点的猜测,所以最终需要对这些问题作检验,以保证它代表了学生思维兴趣点的现实,通常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形式检验,其一看形式上是不是简单通俗,学生一般不会从一个很抽象很专业的问题开始,其二看这一问题对我和学生来说是不是可以进行有效讨论。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受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影响,会形成三个基础性问题:什么是伦理、道德?企业为什么要讲伦理、讲道德?企业如何讲伦理、讲道德?这三个问题是本人在与学生交谈中受到启发、进行换位思考设置的问题,具有简单通俗的特点、经过了可逆交互检验是能够激发互动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第二步是问题的延展和拓展,方向包括两个:横向和纵向。所谓横向延展是指从与基础问题相关的核心范畴出发引发学生思考相关的横向并列的问题;所谓纵向拓展是指按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归纳与演绎回答先前设置的基础性问题。横向延展的重点是应该顺应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抓住核心范畴。比如思考什么是道德这个问题时,应该抓住“规范”这个核心范畴。规范的作用是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其作用是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利益关系,道德本质上是规范,其作用在于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一范畴的横向延展意味着要引导学生将“规范”这一范畴横向展开,思考规范的种类:法律、市民共约、集体守则、乡规民约。规范有成文的有不成文、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于内心的,道德就是来自于内心的规范。接着应该让学生集中思考道德与法律与风俗的区别与联系。

本例中还应该通过将自然人与法人的进行类比,抓住“企业公民”这个范畴,理解企业公民遵守规范的重要性,这样便可以从第一个基础问题过渡到第二个基础问题。这一过程的关键是教师要讲清楚个体公民与企业公民的行为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总之,这一层次横向延展的问题可以设置为“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遵循一定的规则与规范,请列举种种规范”;“什么是法人?”;“什么是企业?”;“企业主要的行为是什么?”“企业要不要遵守一些规范?”“列举企业需要遵守的规范?”

在“企业”这一范畴上,可以顺应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进行纵向的延展:企业是什么?学生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得到:企业是投入产出的“黑箱”或过滤器,是经营性组织或生产组织,科斯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弗里德曼认为企业最大的任务就是为老板实现利润;德鲁克的企业观认为企业是社会存在物。教师应该从德鲁克的企业观入手,指出企业应该遵守社会的规范,然后导入企业应该遵守哪些规范。

在“规范”这一范畴上的纵向延展意味着,必须从“什么是规范”这一问题过渡到“为什么要遵守规范”。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为什么要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范?学生自然会想到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如果不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那么惩罚有哪几种?可以在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外在的第三方惩罚、报复(第二方惩罚)、内心的惩罚。其中第三方惩罚指的外在的社会强制机制给予的身体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制裁,也包括社会舆论给予的孤立和谴责。这是一个符合一般认识的结论:不遵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可以从三种惩罚方面说明,企业如果不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但是应该结合企业的定义与主要职能指出,企业如果不守规范,其后果比社会成员不守规范更严重,因为企业“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为生存以依据,通过为社会创新价值求得发展,所以它如果不遵守社会规范损害社会中一些成员利益,其存在的理由就一定会遭到社会否定。

对企业来说,不守规范的后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不守法律规范会遭受罚款等由仲裁部门作出的制裁;(2)不守伦理规范,在经营过程间接损害了相关者的利益不仅会遭遇后者的一种“报复”,而且将丧失一种资产──名誉资产、其生存与发展得不到由社会这个系统的支持。不守人们共识性的道德规范的严重性在于,企业将失去战略优势,进而导致企业自身生存环境的恶化和长远利益的丧失。一方面,法律往往就是“底线道德”,不讲道德的企业最容易触及“底线”直接遭受外在制裁;另一方面,伦理与“企业文化”及“核心竞争力”紧密相关。学生由于学过管理学知识,都熟悉“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这些范畴,应该分析指出,所有企业的文化基本内核是“顾客至上”和“人本主义”,所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涵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广泛支持”, 所以,这两个范畴都与伦理道德有关,对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强调无异于强调在行为层次上企业要讲伦理讲道德;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说,不讲道德也许意味着在社会中遭受孤立,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主动讲伦理道德也许注定了企业的短命和做不大。

这一阶段应该紧扣“不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这一命题,将“惩罚”这一基本范畴进行拓展。然后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角度将企业讲伦理道德与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两个管理学的学科概念联系起来,讲解伦理道德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纵向延伸,就会形成第三个基础性问题:企业如何讲伦理、讲道德?可以从现象入手:几乎任一企业,都会在企业的形象外展中看到口号,比如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等;许多企业在内部竭力形成共同价值观即在员工中形成什么最重要、什么该做等问题的共识;更重要的是许多企业会实施值得赞许的对内对外的善举。横向来看,如何促进企业讲伦理、讲道德这一问题与一系列范畴有关:企业价值观、企业慈善、企业领导的影响力、执行力。于是这一问题便转化为;企业如何形成共同价值观?企业如何实施自己的战略?如何从组织机制和企业内在价值观导向方面着力实现战略规划。

三、“问题教学法”的总结

总结起来,在企业伦理导论部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设置能够激发有效互动的基础问题,然后抓住每个问题的核心范畴进行横向和纵向拓展,在互动式的思考与交流中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其具体的图式如下:

可以将这一图式转化成一般性的表述:在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过程,应该将问题教学法运用其中,其步骤包括;根据交互性试验设置能够产生互动的基础问题,然后确立核心范畴对这个问题进行纵向和横向延展,通过回答其他相关问题支持核心问题的回答。这一方法的运用可能产生的结果有三:一是有力增强了互动效应,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收率,增强了学生对所授专业知识兴趣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增强了教师的主导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三是培育了学生已有知识与新授知识的结合点,有助于打破知识之间的专业边界,在形成支持课堂问题理解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周祖城.企业伦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