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求求你表扬我

求求你表扬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求求你表扬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求求你表扬我范文第1篇

    近几年拍摄的一些影片,比如《和你在一起》、《求求你 表扬我》、《天下无贼》、《洗澡》等,片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来自于“乡村”和“城市”——这一二元对立的物理空间,他们在其中一个空间里“邂逅”,伴随着故事的延伸折射出不同的道德准则和精神生活,而且人物性格冲突的结果是来自“乡村”的人(刘小春、刘成等)基本上坚守住了生活的信仰和人性的温暖,并顺利完成了对“城市”人(江老师、莉莉等)的“超度”,使他们心悦诚服的洗心革面。这无疑也是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胜利,在这里,“乡村”扮演了“城市”拯救者的角色,成了“城市”人的道德绿洲和精神家园。同样是对乡村文化的肯定,但对“乡村”的未来和明天的生存影片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乐观的或悲观的,当我们视“乡村”、“城市”不仅是对立的精神空间而且是对立的社会空间加以审视时,后者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思索。

    【关键词】 乡村 城市 乡村文化 城市文化 空间 城市化

    一 文本分析:从《和你在一起》谈起

    《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2002年的一部非常有影响的作品,讲述了刘小春在北京学琴的经历以及和莉莉、江老师的交往。影片的第一个段落即以舒缓宁静的镜头勾勒了江南小镇美丽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比赛,刘小春来到了繁华的北京,首先进入他视野的是莉莉,在他惊讶、羡慕的主观镜头里我们看到莉莉的奇装异服以及妩媚和。莉莉在影片中的身份是极端“暧昧”的,但不管是“二奶”还是“小姐”,她都是一个缺乏真情、金钱至上而良心未泯的享乐主义者。但在和刘小春接触的过程中她的言行却逐渐的发生变化,当得知小春卖了小提琴给她买那件大衣的时候,这种别人对她从未有过的好,给她内心以强烈的震撼。在影片最后她到火车站送行时,已经是一位穿着朴素、温文尔雅的“良家妇女”形象。江老师也是如此,他生活邋遢、自命清高、与社会格格不入,有时候还爱沾小便宜,但却有着对艺术纯洁的炽热之心。这样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和小春、刘成相处的过程中打开了封闭已旧的心门。在最后一次给小春上课时,他换了一身新衣服,整理了头发,温暖的阳光从窗外照在他的肩上,他最终抛弃了过去的生活,展露了自信的笑容。

    毫无疑问是小春改善了莉莉、江老师的精神生态环境,让他们的人生观发生的变化。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忘记影片开始描绘的美丽的江南小镇,就不应该忽视刘小春身上“外来者”的文化胎记,他的天真与淳朴浸润着江南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莉莉的漂泊、江老师的孤僻则与这个喧嚣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座城市里,小春就是那个“天使”,“天堂”是“黑暗”的,而小春是光明的,“城市”是黑暗的,而“乡村”是光明的。这是导演有意为之,如果说是音乐沟通了他们的心灵,那这音乐也是来自乡村的音乐、感恩的音乐,而不是为了比赛、为了得奖演奏的音乐。所以当莉莉、江老师向小春报以深情的微笑的一刻,是他们自己、更是他们背后的文化向小春、更是向那个美丽和谐的乡村文化表达着感谢并主动靠拢。另外,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胜利在小春身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在最后的时刻,他放弃了“成功”的机会而选择了和父亲在一起、和“乡村”在一起,他用行动证明没有被这个城市同化。

    在这部影片中有两个不同的物理空间——“乡村”(江南小镇)和“城市”(北京),来自两个空间的人裹挟着迥异的文化气息和精神空间,在交往的过程中,来自“乡村”的人对“城市”中的人施加了积极的影响,使其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文化的身份。《和你在一起》在“城市”与“乡村”的碰撞中选择后者的价值取向在很多影片中存在着,典型的有《求求你 表扬我》、《天下无贼》、《洗澡》。

    《求求你 表扬我》是黄建新最近导演的一部颇具内涵和寓意的新片,故事主要发生在杨胜利、杨红旗、古国歌和欧阳花四人之间。杨胜利是早年的劳模,奖状贴了满满一墙,特写镜头下从奖状上我们看到了的头像,那是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标志。老人每年都有一部分补助,但他全捐了,现在得了重病,为了不给国家浪费钱,坚决不治疗,唯一的愿望是儿子杨红旗能受一次表扬。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憨厚执着的杨红旗到报社找到记者古国歌,说自己曾经救过一个叫欧阳花的女大学生,就在她要被人的时候,要求在报纸上登报表扬他。但古国歌在调查青春漂亮的欧阳花时,她却否认了这件事,并且称杨红旗在诬陷她。就这样,杨胜利老人走了,他没有看到儿子被人表扬。后来证明是欧阳花在撒谎,但在古国歌面前她为自己做了这样的辩护:“为什么死死的缠着这件事情不放?……一个表扬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份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这时“已经分不清对错”的古国歌放弃了记者之一职业,来到北京。有一天在街上他“遇到”了已经失踪的杨红旗推着他“去世”的父亲杨胜利,他们相视一笑,这一笑使古国歌悲凉的心灵无比温暖起来。 影片中,杨红旗与杨胜利是来自“乡村”的,杨红旗老实憨厚、体贴孝顺,杨胜利一生奉献、不图回报,“什么时候这墙上能有一张奖状是你的,爸也就心满意足了”——渴盼儿子被人肯定是他最后的要求。古国歌、欧阳花都是城市中人,我们不能肯定欧阳花最后的道歉有多少的诚意,但古国歌的彷徨足可以说明他受的冲击之大,从其最后的微笑中可以读出在邂逅杨胜利——这一死而复生的乡土文化后洋溢的幸福。“胜利”、“红旗”、“国歌”试图要把我们领入仿佛很久远的时代。

    《天下无贼》是冯小刚2004年的一部影片,具有商业片的所有元素。片中的王丽是一个惯偷,但因为怀上了孩子,母性的本能让她有了悬崖勒马的冲动。在其自我救赎的过程中,来自河北一大山里没有父母的傻根无疑是重要的角色和力量。他坚信——狼都没有伤过俺,人会害俺?人怎么比狼还坏?”正是他的毫无戒心,使本来已有悔意的王丽找到了人性回归的扶梯。在这里我们固然无法武断的认定王丽、王薄的所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城市”的影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导演选择了一个来自“乡村”的,正如他的名字——傻根一样充满着近乎原始的美德和憧憬的人来帮助王丽实现灵魂的涅盘,同时帮助导演完成这次叙事,这选择本身即是对“乡村”的肯定,因为他(导演或者王丽)无法从“城市”中找到拯救的力量。在冯小刚的影片中,这种力量除了在《天下无贼》显现,还出现在《手机》里——严守一的奶奶。

    《洗澡》是张扬1999年的一部作品,“父亲”老刘长年累月的开着澡堂,他坚信澡堂不仅能洗干净身体,还能洗干净灵魂。多年未回家的大明因为误会从深圳——最具商业气息的城市赶来。父子两人最初的关系是冷漠的、紧张的,大明不赞成父亲开澡堂,而且本人也只洗淋浴。不想老刘犯病,大明只有留下来照管澡堂,正是从这时起大明才真正开始接触洗澡,开始了解父亲,思想慢慢发生了转变。老刘在水中怡然离去,澡堂也被推倒了,不久就会有商业区在这里建起来。影片其实叙述了一个父与子的故事,充满古典意味的父亲是传统人情、亲情的化身,他的澡堂为人们提供了吐纳众生的暖气融融的大家园;长子大明则是离家出走、下海经商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符号指代,他最初对父亲“洗澡业”的拒绝既是对父亲的背叛也是对“乡村”的背叛。当儿子在父亲的教育下蟠然醒悟之后继承父亲的精神遗产,我们于是看到乡村文化最终冲破了大明——城市符号所意指的城市文化的堤岸。

    与以上有着同样的精神文化指向的影片还有很多,比如《天上草原》(塞夫、麦丽丝导演,2002年)、《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导演,1999年)、《玻璃是透明的》(夏刚导演,1999年)、《美丽新世界》(施润玖导演,1999年)、《那山 那人 那狗》(霍建起导演,1998年)等。

    二 两种态度:满怀希望和“老人”的离去

    在这些影片中都存在着“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尽管有些影片的“乡村”没有直接出场,比如《天下无贼》、《美丽新世界》、《玻璃是透明的》等,像《天上草原》中的“城市”也没有通过镜头得到影像化的显现,但它们在意义的层面上没有缺席,仅仅是隐身而已,这种隐身与置换有时候是艺术因素与非艺术因素相互妥协的策略。总之,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邂逅中,带来的“乡村”气息让城市面貌为之一新,“乡村”成了他们精神的绿洲和道德的皈依。在影片中导演都对乡村文化表现出向往和留恋,给以肯定和讴歌,但在这一共同的旗帜下,他们对“乡村”的未来和明天的生存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乐观的或悲观的,从影片中我们能读出导演或兴奋、或沉重、或发现希望、或看到绝望的不同的表情。

    《和你在一起》是一部充满希望的影片,小春在北京经历了成长的阵痛,在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依然在人生“成功”与 “幸福”的十字路口上决绝的选择了后者。影片以慢镜头来铭记小春和父亲击掌相庆的那一瞬间,来铭记莉莉和江老师朴素的穿戴和温馨的笑容,加上周围被感染的群众,这一“大联欢”的画面赢得了大家的热泪,也温暖着大家的心房。导演对刘小春的回归,对莉莉、江老师的转变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也为乡村文化的明天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蓝图。影片《天下无贼》中,傻根荡涤了王丽、王薄的贼性,唤回了他们的人性,为了让他活在天下无贼的梦里王薄甚至牺牲了生命。但傻根活了下来,他依然活在他的梦里,坚守他的信仰,继续感染着身边的人。

求求你表扬我范文第2篇

分数啊,分数,你是我们这些小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分数,如果没有了你,我将会被人瞧不起。

一次,我考了100分。几个班上出成绩好的同学来问我这次考这么有什么学习秘诀;有些原来瞧不起我的同学也来找我玩,他们买吃的、买喝的、买玩的都会分我一半;原来和我关系很好的朋友和我变的更亲密了;老师也经常在班上笑眯眯的表扬我说:“李心璇同学这次进步很大,值得表扬!大家要向她学习!”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但是。

分数,如果有了你,我的生活也一团糟糕。

还有一次,我只考了89分。老师在我的试卷上面写了几个字:“退步了!”我很伤心。下课了,好像我得了瘟疫一般,没有哪个同学想和我玩,更别说看我一眼了。几个班上成绩好的同学有的窃窃私语,说我上次是抄的某某人的;有的轻藐的看着我,说我上回很得意,结果这次又“名落孙山”;有的暗暗得意。原来瞧不起我的同学更瞧不起我了,几个好朋友也因为这次考试不和我玩了。老师经常批评我,说什么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还说什么是不是上次抄的某某人的。我难过极了。

求求你表扬我范文第3篇

——本报记者 张建设

为正面评论付费,这让人不由想起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的杨红旗。不过,这不是电影虚构的剧情,而是社交媒体中正在上演的现实。

日前,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到2014年,社交媒体网站上的所有用户评论中将有10%~15%是由出售产品的公司付费的。Gartner高级分析师詹尼·苏辛进一步指出,社交网络“黏住”了过半的上网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正竭力寻找新的方式打造更大的关注者基础,创造比其竞争对手更多的正面评论,招揽用户在Facebook页面上点“赞”。一些广告主也开始以现金、优惠券和促销等方式为正面评论付费,目的是刺激网站访问者的兴趣来提高销售量、客户忠诚度和客户拥护度。

这并不是新鲜东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或是网购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个别零售商“求好评”的邀约。只不过Gartner提及的“为正面评论付费”似乎更加专业和职业了。

为正面评论付费,其实是大众媒介“漏沙式”传播模式的一种复制。众所周知,在以报刊、电视和广播为主要载体的大众媒介时代,一个企业的信息要依赖专业市场营销人员进行筛选、经由职业的记者和编辑“品鉴”之后,才能借助主管部门监管的媒介“有序”传播。社交媒体时代的“为正面评价付费”实质上是将这种“漏沙”工具后置到了客户端,或者说大众媒介的“漏沙式”传播是传播议程的预先设置,“为正面评价付费”是对传播议题的后期捕捉和再传播。这种后期捕捉不仅传承了大众传播的一般规律,还适应了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的特性。零售商和电子商务企业积极主动的“为正面评论付费”,是对社会正能量认可和发扬的一种方式。与大众媒介不同,社交媒体是一种“裂变式”传播模式,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语境下,信息中参杂的情绪远比事实本身更具有传播力。当社会信任遭遇挑战的时候,当一些虚假、无聊信息侵蚀了人们注意力的时候,择取积极的、正面的甚至是正义的评论进行转发,是传播愉悦、信心和希望,无形中提高了社会的安全感、确定性和信任度。

求求你表扬我范文第4篇

美国前总统罗伯特・肯尼迪曾经说过:“GDP衡量一切,但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这种东西。”此话虽有点过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GDP崇拜”俨然成为一种“全民情结”。追求经济增长也的确给飞速发展当中的中国带来了金碧辉煌的成就,但面对国民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领域发展步伐和进度相对滞后的现状,民众很难有强烈的幸福感。

当经济发展成为GDP数字而不是个人福利的增长时,对于“幸福离你有多远”这样的问题,恐怕有些民众的反应不会太乐观。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回归个人权益感受当中的公民的幸福感更是成为热点话题,几乎每一个话题背后,都是我们感觉幸福正在远去的原因。所以便有人如此感慨――“迷失在物质里的幸福,像是被谁‘偷’走了一样”,更有人搬出诗人里尔克的这句――“哪里有什么幸福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虽然也有专家指出,幸福是“比较出来的”。就像在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记者王志文问:什么是幸福?农民工范伟答:幸福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拿了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那他就比我幸福;我上茅房,只有一个坑,你蹲了,你就比我幸福。但是在这里,我们无意去深究此观点正确与否,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幸福的度量衡,它与物价、房价、医疗、教育、养老等息息相关。

其实说到幸福,谁更幸福?可能无数不同的调查可以给我们不同的结论。不过,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幸福只不过是一种感受,它属于每一个信奉‘平淡是真’的升斗小民”。

“这个社会的进步,已经不能再局限于令人激动的宏大命题,而要更多的让每一个人切实感受到自己生活的进步,感受到每一个幸福瞬间的真实,这恐怕是今后中国社会最大的命题所在。”所以在每年的两会期间,民众对幸福的高关注,正在于希望能从代表们的提案和政府的政策中寻觅到答案,因为他们只是单纯地希望“幸福不要被打折,更不要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而秉承“以人为本”为治国理念的政府如今也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所以从2009年起,政府开始有意把GDP的增速放缓,转而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民生工程的建设上来。而随着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惠利和成果。

歌手李健有一首歌――《远》,其中有句歌词这样唱道:“不知你现在的地方/离我有多遥远/站在最高的山顶上/能不能望的见”。其实,幸福也一样,我们无需去攀爬最高的山顶,只要你慢下脚步,仔细留心身边,你会发现,我们的“幸福储蓄罐”里的东西正在日渐增加。“只要你肯珍惜这些已经拥有的幸福,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就像一位老百姓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言:“看到国家这几年为老百姓做的事,就像黑暗的天空中一点点的亮,看着看着,就能溅起幸福的泪光。”

求求你表扬我范文第5篇

相信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这样的孩子,他们优秀、积极,是班级里各种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他们无论在哪里都是耀眼的明星,让班级里熠熠生辉。然而,在这些光芒的阴影里,却躲着平凡的普通学生,这些人,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也可以叫“中等生”。他们不够优秀,但也不恶劣,他们成绩不差,却也不突出,他们不积极,但也没有反抗班级规则的勇气,总之,他们各方面都很平平。他们是普通的、贪玩的孩子,有着普通孩子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但这种优缺点却都不足以引起老师的重视,所以他们成为了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群人。时间长了,这种被动地行为固化,成为了“中等生”在班级里的一种存在方式,慢慢地他们越来越自卑,不敢表达自己,变得更加沉默起来。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班主任要转变思想

诚然,老师们是爱学生的。但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所表现出的关爱往往很难做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中等生”是一个潜在群体。当他们被忽略的时间过长,不受老师重视,学习得不到有效指导时,就会慢慢沦为“后进生”,甚至有些中等生在刻意制造“小动作”获得老师的关注后尝到“甜头”,从而继续不断制造麻烦,慢慢沦为“问题学生”。反之,当“中等生”在获得老师的关注之后,犹如甘霖普洒干裂的大地,学习一下有了动力和兴趣,成绩反而会得到大幅提高,从而迈进“优秀生”行列。

二、多关注鼓励他们,主动与之交流

与学生交流、沟通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重要保障。我们常说爱是教育的全部,不仅老师要爱学生,学生也需要这种爱,老师的爱是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的动力来源。这种师爱是什么?就是关注,是交往。“中等生”并不需要老师像关注“问题学生”一样倾注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往往一个友好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谈话就足以让其了解到班主任对他的关爱。

我班上有一名很不起眼的学生,是典型的默默无闻的“中等生”。有一次他的家长打电话给我,说孩子不想上学了,想和邻居家的孩子一样去武校,让我帮忙劝劝他。我听了很是吃了一惊,我没有想到班级里有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念头。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平时对他的关注确实很少,那孩子不知道在背地里忍受了怎样的折磨。第二天,我就把他领到了办公室,我让自己的声音尽量温和,话语尽量委婉,我对他说了说我的想法,而他一直没说话,感觉有些不知所措。最后我问他:“你有没有想对我说的话呢?”他明显迟疑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我说:“那好吧,你想起来再来告诉我,随时都可以。”从那以后,我就感觉到他有了变化,上课经常举手回答问题,写的字也越来越工整了。后来有一天,他塞给我一张小纸条,就逃也似的跑掉了。我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一句话――“您是黑暗中的光”,几个稚嫩的字却让我感动到几乎流泪。同时,也让我更加坚信,关注和交流是“中等”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多给他们机会,帮助其建立自信

有一个词很有意思,叫“学霸”。说的是班级里成绩优异,课堂表现活跃,学习上几乎成为一方霸主的人。学霸霸占了课堂,那谁被迫成了受压制者?就是普通的占大多数的“中等生”。他们本就缺乏自信,在课堂上“优秀生”的压力下,更不敢伸出手去与他们竞争。是的,教育是为了所有孩子,当教师只关注少数几个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室里就没有了学习氛围,我们就会发现,举手回答问题的老是那有数的几个人。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必须发挥作用了。在各种活动和课堂中给“中等生”自我展示的平台, 以鼓励为主,要求不要过高,如果像要求“优秀生”一样去要求他们,只会带给他们挫败感,让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一般我都告诉他们:“你尽力了就好。”

总之,“中等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有充分的耐心,给他们也给自己时间去“静听花开的声音”。我相信,只要我们对“中等生”多加关注与爱护,对他们的进步予以鼓励,对他们的退缩予以理解,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不会再沉默,终会褪掉茧衣,化为美丽的蝴蝶。

参考文献:

1.黄芳妮.读书失落.教育文摘,2014(3)

2.被忽略的中等生.中国青年报,2007-3-7

求求你表扬我范文第6篇

“不好意思,真的很忙,每天的应酬也比较多,是不是可以推迟到7-8月份,其实我要讲的,你要采访的,我差不多都倒出来了,你可以看看我在一些电视台的专访就知道了。”采访于丹老师不易,记者辗转从媒体同行处弄到了电话。2006年始,于丹在《百家讲坛》成功地完成了一次蜕变,由一个普通的教授蜕变成一个迅速蹿红的专家学者型名人,一夜之间走进千家万户,但在朋友们和同事们的眼中,她还是那个率性的疯丫头。而在女儿的眼里,她则是一个可爱的猴妈。

疯丫头

在打通于丹老师家电话时,接电话的是其丈夫马先生,与马先生的一席对话使记者对于丹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生于书香之家的于丹,小时候除了练字就是背诗。她怀疑自己的童年是不是快乐的。但现在,她称幸福感是她生活的最高标准,她认同的生命调性,是朴素、温暖和天真,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所以,她要爬一次香山。

于丹曾经独自一个人闯过沙漠,那是在新疆,和几个师兄,她非常想去看沙漠,而师兄他们不让她一个人进沙漠,她就去找当地的讲解员借手电,给师兄他们留了一个纸条:“你们别担心,我带手电了。”

除了手电,她还带了一把短刀、一条毛巾、一盒火柴、一壶水。戴了一顶破草帽,穿着牛仔短裤小背心激动地奔向沙漠。突然发现四处的沙丘全是一样,一犹豫马上哆嗦了,温度陡然降到大概五六摄氏度,天就黑了,不能走了。

她一个反应就是得生火,要不就冻死了,但是沙漠上没有什么植物,只有一种蕨类植物叫骆驼刺,她拿短刀刨,刨不出来就扒,十指鲜血淋漓,手背上手腕上全是血。但那个时候她就知道什么是求生的欲望。扒出来了很多放在一起,扒一个坑去点,但是点不着,划了半盒火柴以后才想起来,把唯一的毛巾垫在下面把毛巾点着了,用毛巾做引子,骆驼刺就终于烧起来了,她转着圈烤,烧得差不多就接着去扒。

等到凌晨,师兄他们哥儿俩还真是看见这堆火把她给找着了,一顿臭骂:“你这个傻丫头,你知道沙漠有狼吗?”“你知道沙丘会平移吗?”“知道沙尘暴吗?”“知道沙漠里面的降温是一下可以降三十多度的吗?”“你带的那手电有用吗?”惟独手电是没用的。

猴妈

记者在不经意中看了于丹老师的一档访谈电视节目,听到了这么一段,是讲一位老师带学生出去玩,玩得兴起,很多人都爬到了大树上。景区管理人员责问:怎么玩得这么疯?你们老师跑哪里去了?老师很尴尬,她也在树杈上。这位老师就是于丹。

于丹老师有个已经一岁的女儿,名叫苗苗,看上去就是 “于丹小一号”。她的许多理念随着孩子的出生改变了。由于工作异常繁忙,于丹在北京呆的时间最短,出镜时间比专业主持人还长。但她一回家,就会像炮弹似的 冲到苗苗面前,说咱俩疯疯吧。一大一小就“勾结”起来摸爬滚打,把家里折腾得跟狗窝一样,全家人都说:看着点儿,当心她那猴妈。

然而,大家都只能对这“小孩”望其项背。于丹的同行说:“她讲话真的是很有感染力,一般我们开研讨会、策划会请她去,很多人都说求求你了,让我讲话千万不要排在于丹后边。她一旦介入,别人几乎就压不倒她了。我们一般都是要把她放在最后一个去发言。我觉得可能这是天分,她可以迅速地把一件事情高度凝练并且高度概括,高度提升。”

但生活中于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有点糊涂,不靠谱。于丹在北师大呆了二十几年了,但还经常找不到教学楼,经常夹着一叠讲义,在师大校园里气急败坏地揪住一个人说,“快把我带到教四楼”。

平时除了教学,于丹常常做的就是四处做讲座、搞策划。于丹常说,不仅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这一点在她做准妈妈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在生女儿苗苗的前夕,忙碌的于丹甚至把四处飞行讲学当成了胎教。于丹回到家就带孩子“疯疯”,家人教女儿规矩,于丹总是破坏规矩,年幼的女儿特别喜欢她,她对着电视里的于丹会说“妈妈出来”。

于丹在《鲁豫有约》里不打自招:“我们家人现在表扬我女儿的话就说‘在认路方面现在你就比你妈强’,因为我走路回家经常走丢。我没有方向感,我早就学会开车了,但我听见我先生跟我妈的一段对话,就决定不开车了。我先生说‘千万不能让她开车,早上开出去晚上得去河南省找人。’然后我妈不屑地说‘你太抬举她了,她哪能开到河南省,到晚上还在怀柔转悠呢。’”

编后语

于丹 孔子,庄子应该谢谢你

求求你表扬我范文第7篇

7月10日

早上7点30从学校包车出发,一路上都是晕头晕脑的,因为睡眠不足,但是排泄功能还尚可,一路上一有空就去上厕所,差不多5歌小时的车程中上了3次厕所,真是让人咋舌。经过了一个上午后,中午十分,东台市在大家的千呼万唤中出现了。大概看了一下,小城市,真的不怎么样,不过实习就这么几天,坚持一下。车缓缓停在了凯悦大酒店的门口,还有赫然醒目的“欢迎交大学子”的横幅,顿时觉得自己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一时一个念头闪过,住这里?不一会就知道了其实只是小吃一顿。呵呵,也不错了,说明我们受重视呀。大家都是上的啤酒,想喝点橙汁,不料只有胡萝卜汁,罢了凑合吧。吃饱了就开始开会了,什么市领导各个接受实习的公司老总奇聚一堂,开个无聊会,全是发言,一共9个人发言,真不知道这种会有什么效果可言。会后,我们被车送到了实习的公司住下。说来也是运气好,我们这个组被分到了离市区较近的一个植物提取物公司,有两种住宿,我们住的可是公司招待重要来宾的招待所,跟2星级的宾馆差不多,这个可是出乎我的意料,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晚饭后大家一个组加上总经理(比我们只大3岁左右)一起出去逛街。步行街,商业街真没有东西可言,用总经理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来一次就够了,词话真不假。

晚上买了个西瓜,真好吃,据说上海的西瓜就是这里运过去的。由于公司离市区有点距离,所以我们都要来回打的,还要到了一个的士司机的名片,以后出行可方便多了。

玩累了,洗个澡睡觉了,三个人睡两个创,还真为难中间那个同学了。被子也只有两床,我喝他同盖一床被子,结果晚上被抢被子,实在是无语了。

实习日记2

7月11日

第一天实习,大家都是很积极的早起床,吃了早饭后,我们都整齐的来到了我们学习讨论的地方——公司的议事厅,对实习的具体内容很好奇。8.30分,总经理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些资料(主要事公司的产品),还有化学分子式,是有机的,我一看就知道是有机合成相关的东西,顿时兴趣全无。一上午就是在那里讨论关于那个有机分子式的合成方法,我是没有兴趣参与讨论的,只是在那里一直记着笔记,毕竟还是要写实习报告的。还好我们这个组里面有几个喜欢讨论学术的,至少不会使得场面冷清。上午就这么过了吧。

下午,还在睡梦中就被叫起来,开始了下午的实习内容。总经理带我们去了工厂,进行实地的考察。那个化工设备还真大,我看着就寒战,我总是觉得危险系数很高。那个工厂才叫热哟,站着不懂都能滴汗水。一共两个工厂,但是设备一大堆,要讲完还真费时。好不容易讲完了,人也虚脱了。吃饭吧,不过看看笔记本,对工艺流程还是不是很了解,担心啊,实习报告的内容。

晚上拱猪吧,两桌,一直打到10点,洗了,看看唯一的一个电视节目——东台电视台——晚上的电影还不错,昨天是黑社会,今天是求求你表扬我。值得一看。

实习日记3

7月12日

今天一大早起床,情绪就很HIGH,因为我今天22岁了,一大早就收到了很多朋友同学的短信祝福,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吃过早饭后,又是一天的实习开始了。今天一上午,大家就坐在空调房间里面,玩手机的玩手机,看资料的看资料,写实习报告的写实习报告,反正总经理也不来了,毕竟人家有点事情,大家也就开始这样耗着了。我嘛,想起了就看看资料,抄点有的没的,也要为实习报告做好准备呀,不然没有什么好写的。

下午总经理来了,坐在那里和我们一起学习,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呀,佩服佩服。最后还有一个小时下班时,总经理提议,再去工厂,自己讲解一下工业流程,大家也就随了他,跟他去了。这次可是讲的仔细,我都听懂了。虽然热的差点虚脱,还是觉得有点收获。一个工厂讲完后,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于是另外一个车间就这样被无休止的拖延下去(到最后也没有讲,其中也有我们不想听的原因)。

晚饭后,大家又出去了。他们几个给那个司机发短信,来接了他们,我们就只有先走一段路程后,再打的了。晚上还是那个所谓的商业街逛,他们吃了点KFC,我没有吃,剩下的就是一直的走啊走,走到尽头就调头。无语了,后来,我们三个同学(我,阿连,大川)一起做了三轮车,还真是危险,因为总是觉得三轮车不稳当。

逛了农工商超市,买了一点东西,结果想刷卡,觉得这么点东西刷卡很假,后来阿连帮我一起付了帐单,他说做为我的生日礼物,真的感动的想哭。

晚上又吃到西瓜了,还有很多果冻,导致明天的拉肚子。晚上电视里面放了头文字D,好看。

晚上的时候,厕所的抽水马桶已经失灵了,导致我明天的失误。

实习日记4

7月13日

早上起来晚了,又想上厕所。其他的同学都吃饭了,门锁了,不能上他们的房间厕所。公司还没有开门,我又很急,怎么办呢?明知道马桶坏了,我还是在那里上了,结果可想而知,我当了一会马桶疏通员。真是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画面。于是,我的早饭就没有吃成。

上午的活动依然是自己的学习,很无聊的熬过了一个上午。

午休后,开始下午的活动,还是自修,我晕倒。一直在那里玩游戏,抄资料,玩游戏,抄资料。真的有点无所事事的感觉。好吧结束下午的内容,吃饭了。

晚上他们约我出去玩,我觉得累了没有出去,而是在寝室呆了一个晚上,好无聊,早知道,去拱猪也不错啊。

晚上的电影是刘德华,黄日华和莫文蔚演的电影,不好看,睡觉。

实习日记5

7月14日

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了,终于要熬出头了。今天是爸爸的生日,发了短信祝他生日快乐÷1

马桶依然还是坏的,真的让人受不了。吃了早饭开始上午的内容。大家都在想怎么度过无聊的一个上午,大家有说有笑的,聊天,玩游戏,少数几个人在那里埋头苦读,看资料,写实习报告。我是看不进去了,我想回学校。几天没有上网还真不舒服。郁闷的一个上午结束了。

下午——也是最后一个工作时间段——我们都已经虚脱了,实在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打起精神来。总经理来了,问我们去不去看剩下那个工厂,我说玩太多了,不想动了,结果促成了大家的心愿。于是最后那个工厂就再也没有进去过。不过最后一天的实习,还是需要做点事情的。

我们和总经理在公司里面照了几张照片,流作纪念。总经理说,他们准备挂一个牌子,是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实习基地,说我们是鼻祖,真是又长地位了。

晚饭时分,我们的带队教授来了,搞了一个什么离别仪式,每一个人说几句感言,我第一个说,把我紧张的,我只说了两句,后面的人越说越多,到最后一个同学的时候就至少说了10句,真是惭愧呀。

晚饭和老师总经理一起吃,大家拘谨了很多了。然后又是K歌。不是我的长项啊,还是矜持一点比较好。

欢送完后,大家都洗漱睡觉了,因为明天就要回家了,还要6点起床。

实习日记6

7月15日

今天终于可以回家了,把我高兴得,但是还是遇到了两件很不舒服得事情

1.一上车就觉得想上厕所,结果一路上都没有发现服务站,车一直开,我就一直憋着。早上7.40到上午10.30,终于到了一个服务站,我第一个冲下汽车,上了厕所,把我爽的。

2.司机在汽车进了上海后居然不识路,一直在那里兜圈子,把我们气的。

求求你表扬我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现实题材,戏剧性,长镜头

由张猛执导、范伟主演的《耳朵大有福》是一部具有鲜明新生代导演风格的电影作品。这部作品在近年《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商业大片对观众的视听神经以虚假性的审美疲倦之余,其生活化、平民化、纪实性的风格给当下中国影坛刮起了一股清新而又浓郁的纪实之风。影片的纪实风格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现实题材的选取

与第五代导演乡土化、民俗化、历史距离化的表达不同,张猛及新生代导演们关注的大多是当下中国,尤其是当下城市生活的表述。第五代导演遥望中国历史和黄土地,编织着关于民族的寓言,而新生代导演们则面向现实和城市,记述着当下经历的生活和生命的体验。这群基本上从学校到学校的新生代导演们,不像第五代导演那样拥有丰厚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验,也没有他们经历创伤后,重写历史的冲动。由于张猛及新生代导演们成长和生活环境主要是在城市,因而他们的生活积累主要来源于都市空间内繁复的社会生活和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因此,他们的电影更倾向于以都市生活为载体,表现当代都市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所以,现实题材、城市变迁的写实便是他们作品的外部特征。这种对现实的观照,也就是他们把镜头对准现实生活中的平民百姓、普通小人物,致力于描写他们的日常人生、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力图对苦涩生命进行原生态的还原,并从中突出人生的无序和无可把握的无奈。 《耳朵大有福》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东北小县城为叙事环境地,它讲述了铁路工人王抗美退休后一天两夜的真实生活。王抗美心地善良,孝顺长辈、体贴妻子,他憧憬和希冀一种“妻儿老小皆如意”的生活状态,但不曾料到的是,退休后工资的减少,使他的家庭生活面临着一种日益窘迫的生活局面,这份困窘让他在“妻儿老小面前皆不如意”。跟其他新生代导演的作品相比较,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张猛在处理现实生活题材、特别是在刻画和描写作品主人公的精神风貌上与以往新生代影片有着明显的不同。以往的新生代影片,男主人公在现实生活面前多是困惑、颓废与迷茫。而在《耳朵大有福》中,男主人公王抗美虽也遭受生活的不顺心和不如意,但主人公在对生活一度迷茫和无可把握后,仍旧对生活抱有一份乐观、执著与信心。

二、弱情节叙事

张猛及新生代导演们与传统的叙事电影或者“第五代”的寓言电影不同,他们的影片没有集中的起承转合的情节,几乎看不到一个完整的故事,虽然有的影片会有一条甚至数条暗淡的情节线索,或者也有的推进,但整体上更像一个人生活的零碎片断,是事件的碎片组合和非情节性的叙述方式,因而也就避免了戏剧性的情节设置而更接近于生活的原生态。不仅如此,“世界电影艺术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在电影语言的叙述方式(或者说是电影的结构方式)上,越来越摆脱戏剧化的影响,而从各种途径走向更加电影化”。 《耳朵大有福》就是一部故事性与戏剧冲突非常弱的影片,它主要是将东北某县城铁路局的退休工人王抗美一天两夜的生活流水账式地展现给观众:老王有一儿一女,自己有严重哮喘,老伴半身不遂长年住院,他需要每天给老伴送饭;退休后,家里条件更不如前了,自己整天吃方便面度日,在听了老伴的话后,他准备让女儿和女婿资助点,却因为饭桌上女儿质疑女婿外面有女人而不欢而散;老王不知所措,到街上电脑算了一命,命书说他是有福之人,于是老王准备到外头找活干,维持家中开销。经历了网络商务的传销欺诈,经历过想帮别人擦皮鞋而放弃,经历了试蹬人力三轮车而哮喘发作,又经历了到“二人转”剧场试唱组歌而唱不上去被拒;跑到弟弟家看望老父发现弟弟及弟媳一天到晚打麻将,自己老父整天吃红薯,骂了弟媳一顿后,老王夺门而出,碰到了买啤酒的小青年,又和这青年打了一架……

因此,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并没有刻意去讲述一个完整的、起承转合都很清楚的故事,甚至根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或戏剧性,它只是表现了主人公退休后的生活感受与生活状态以及他的周围环境状态。惟其如此,本片的弱情节叙事才使该片具有一种强烈的生活实感和纪实风格。像这种有意把“戏剧性的情节叙述搁置,转而把人物情绪感觉的变化掺和生活琐事的碎片以组合成新的叙事结构”,这就是张猛及新生代导演们为中国电影提供的全新的叙事方式。

三、生活化的人物表演

范伟的“小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从《刘老根》到《马大帅》里精彩的配角表演,到凭《看车人的七月》斩获影帝,他的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如在《芳香之旅》中穿行于高原山路的司机,《看车人的七月》中大都市的角落般的守候者,《求求你,表扬我》中在古城的边缘与制度对抗的自由人。与他们相比,《耳朵大有福》的主人公王抗美在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有着更为执著的信念,虽然他不会去对抗体制与道德,也不会去挑战法理和情理,更没有为了爱情的割与舍的反复争夺,却依旧能够让观众关注到底:这就是主人公王抗美的困境很现实――他怎样去寻找新的生计。

影片中王抗美这个人物形像的真实、鲜活与丰满主要得益于范伟对角色人物性格、人物心理与人物举止的准确把握和逼真性描摹。如在影片中范伟饰演的王抗美在街上电脑算命的细节就真实地展现出了人物性格中的朴实、狡黠与可爱。而向护士长吹嘘自己妻子年轻时的貌美又充分体现了王抗美对妻子的忠贞与一往情深;而在王抗美与女儿、女婿家中见面、与儿子家中相遇以及在弟媳家见父亲的场景和细节时,范伟更是把王抗美这个人物的心理情绪从平静、隐忍、克制、暴发再到平静,展露得流畅而连贯。此外,人物动作的真实则主要表现在王抗美的两次吃饭动作上:一次是王抗美在网吧里吃方便面,挑出一根鱼刺的镜头,另一次是他在家里给妻子盛完饭后自己狼吞虎咽的镜头,范伟都把人物的动作和举止演绎得惟妙惟肖,纤毫毕现。可以说,影片的生活化与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范伟对角色的把握以及对小城镇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在这种深入体验与感悟的基础上,以一个职业演员的身份取得了一种非职业化的表演效果,这种真实、生活化的表演充分成就了影片的纪实风格。

四、长镜头的有机运用

张猛跟其他新生代导演们一样,不追求传统现实主义所谓真实的本质,即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更注重通过置景、表演、对白和化妆来体现出生活的真实。他们喜欢使用长镜头、同期录音、甚至偷拍,以求生命的最真实状态,规避戏剧化,拉近与生活的距离。为了呈现生活的原生态,他们的作品头绪反复,充斥着大量的几近枯燥的生活琐事场面,表现出毫无戏剧性的、拖沓冗长的生活节奏,生活的质感一再地被加以强化。正是通过这种“生命状态”的描述,张猛及新生代们走出了民族寓言、个人神话和宏大叙事的包裹,形成了生活真实状态的语言表述风格。在《耳朵大有福》这部影片中,景地的选择、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的表演以及人物之间的对白、化妆以及民俗的运用(如“二人转”等)都呈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