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范文第1篇

看文章有几点好处。第一点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被描写得很细腻,比如孙悟空在与牛魔王交战时,心里想:“好言好语请你不听,那我就只好动真格了。呀,吃俺老孙一棒!”而这在电视上是看不出来的。细腻的心里描写丰富了人物个性,使得人物形象在我们的脑海里活灵活现,让我对人物的了解以及对《西游记》的感悟也更深了。这是我喜欢原着的第一点原因。

看文章的另一个优点是,你可以在书中描写的情节的基础上再展开自己无限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比如说孙悟空的虎皮裙。看书的时候我想,这虎皮裙穿上一定很舒服,没准两侧还有口袋呢!但是在看电视的过程中,我看到的是一个真真切切的虎皮裙,我觉得这种直观并不是很好。因为如果长期看电视,就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你的想象力就没有那么丰富了,不是吗?

而且书上说,孙悟空在与牛魔王展开战斗时的情形是这样的:牛魔王先变成一只老鼠,孙悟空则变成了一只猫,牛魔王有变成一条狗,孙悟空则变成一只豹……但电视剧上为我们呈现的是孙悟空与牛魔王拿着棍棒在争打的场面。相比较这两种场景,我更喜欢第一种版本。拿着棍棒争打的场景,几乎每部武打小说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视频场景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孙悟空和牛魔王都很野蛮、很粗鲁。与此相反,书中给我留下的印象则是孙悟空神通广大、变化多端、随机应变。我相信,有相当多的读者正是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变化多端才喜欢《西游记》的。我觉得这种描写,更能体现孙悟空这个传奇人物的特点。

并且,在这之前,讲到孙悟空的师傅教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时候,书上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孙悟空的师傅打了三下孙悟空的头,然后背着手走了。那天凌晨三点,孙悟空跪在师傅床前,师父醒后,给了他一本无字天书,随后教了孙悟空七十二变。而电视剧中为我们呈现的画面是孙悟空跪在师傅床前,师傅便给了他一本书,孙悟空照着书上的内容学了七十二变。我国四大名着为何流传千古?那是因为那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且,它的内容是经过几代人修改后的精髓。所以,我觉得这种任意篡改原着内容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你要根据原着拍摄电视剧,那么,我觉得尊重原着里故事情节是最基本的要求。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范文第2篇

在完成既定的一些教学环节后,我请学生在纸上写写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情节。大多数学生写到了“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情节。问到其他情节,学生虽熟悉,但里面的妖精多,国名多,一时会混淆,而“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情节出现的人物相对简单,情节却非常精彩。接下来我设置了几个问题,如下:

1.《西游记》中还有哪些情节与“三”有关?

2.为什么孙悟空要“三打”才能打死白骨精呢?(或:为什么孙悟空要“三借”才能借到芭蕉扇呢?)

3.此种情节的写作技巧是什么?你在学过的课文中有使用这种写作技巧的吗?请举一例。

这三个问题层层推进,学生的答案也是异彩纷呈,特别是对第2个问题的解答,既是对作者匠心独具的构思的深入理解,又展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课堂的部分发言如下:生1:我不会写作,我觉得作者写了“三打”对于我来说就是凑点字数。(学生大笑)师:如果你在作文中也能这样凑字数,那是很高明的。生2:我不觉得是凑字数,我觉得这样情节才能比较丰富,不重复,人物形象才能突出。师:你觉得突出了谁呢?生2:突出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斩妖除魔的本事。生3:说明妖精也很厉害,很狡猾,能洞悉唐僧的心理。师:那我为了突出人物形象,是不是可以写四打、五打或者更多?生4:如果一下子打死了这个难关就太好过了,如果是四打、五打,就过犹不及了,情节会显得重复、多余,太虚假了。

师:说得真好。如若这尸魔白骨精第一次就被孙悟空轻而易举地打死了,那这个妖精也太逊色了,悟空帮助唐僧取经的路也走得太顺利了,这还叫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难吗?试想,如果三打之下还没打死一个小小的白骨精,那么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降魔除妖的本事如何显现,读者也会认为情节过于矫情,一而再,再而三那是反复,反复即是强调,可以凸显妖精的狡猾、悟空的高强本领,甚至唐僧的不论真假,不辨忠愚,这后续的情节才能发展;三而四就变成重复了,重复的情节对读者的吸引力肯定就急剧下降了。所以说,如果超过了“三”,情节的设置就会产生雷同甚至重复多余,而少于“三”,则对情节的后续发展、人物形象的丰满度会削弱不少,也就不能完全激发读者对作品的兴趣了。

师:这样的写作技巧是?

生:一波三折。

生1:《社戏》中学过。

师:能具体讲讲吗?

生2:文中我先是好不容易盼来了社戏,非常喜悦激动。却不料事有波折叫不到船,真是可惜。双喜解决了船的问题,事情又有波折了,大人没有时间,没大人陪我看戏不可靠,我很失望了。这时众多的少年朋友都说陪我一起去看戏,却不料更有波折外祖母担心不已,最后双喜打包票,母亲也同意了,我才和众多的伙伴怀着喜悦之情开船往赵庄去看社戏了。

师:《社戏》的一波三折,波澜起伏,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宕,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就这样,我从“三打白骨精”过渡到了作文中的“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文章的波澜,才能引人入胜。那写出文章的波澜,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事情叙述得娓娓动听,把人物刻画得性格鲜明,就应很好地掌握“尺水兴波”的谋篇技巧。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范文第3篇

在一棵古老的树洞下面住着小松鼠一家,一共有四口,松鼠爸爸,松鼠妈妈,松鼠姐姐,还有可爱的小松鼠。

小松鼠大打灰狼记

一天 ,小松鼠早早地起来了,见姐姐还在睡着,怪无聊的,可怎么大叫也无济于事,便抓住姐姐的鼻子,姐姐便用嘴呼吸,小松鼠急了,抓住了姐姐的嘴巴,姐姐也真硬气,愣憋了几分钟,终于受不了了,肚子一振,把小松鼠弹得老高。

小松鼠这就从天中转了个圈掉了下来,正好遇到一只大灰狼,这还是一只饿狼,它两眼放出绿光,盯着小松鼠不放,想着美餐,小松鼠也正生气,一见大灰狼,不分青红皂白,大打一顿。狼便在美梦中死了。

姐姐那一边也醒了,到处找小松鼠,知道她打死了一只狼,正开心,小松鼠见是一只狼,一下晕了。

小松鼠夜闯龙宫记

妈妈知道了小松鼠打死了大灰狼后十分高兴,在吃过美味的晚餐后特意给小松鼠讲了一共孙悟空大闹龙宫的故事,小松鼠听了以后十分痴迷,于是,趁爸妈与姐姐睡着了,偷偷跳进了大海。

一到大海小松鼠才发现自己不会游泳,扑腾了几下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醒时发现自己以被虾兵蟹将们押到了龙宫,珊瑚宝石镶的宝座上做着一个威严的龙王,龙王威严地审问小松鼠,小松鼠颠三倒四地回答引来了龙王的大笑,龙王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这是的小松鼠在他眼了就是一个可爱的小天使,龙王送给了小松鼠一只龙珠,让小松鼠没事含着它下水陪龙王聊聊天。

小松鼠大闹火焰山记

这条,小松鼠又去了龙宫,还带了满满一袋松子给龙王吃,龙王吃了两颗,觉得清香可口,十分高兴,便给小松鼠讲了孙悟空借芭蕉扇记,说完,笑眯眯的问小松鼠想不想借芭蕉扇,小松鼠不假思索地讲:“想。”龙王便把小松鼠送到当时,不过,没有唐僧师徒,只有一只小松鼠要过火焰山。

小松鼠落地时到了牛魔王的屋子里,牛魔王正搂着狐狸精亲热,小松鼠大叫一声------非礼勿视,牛魔王与狐狸精顿时吓傻了,它便一跳一跳地跳到牛魔王边上,从他怀中掏出祖传的白玉坠子,又一跳一跳的找到了铁扇公主,把坠子给了她,铁扇公主瞪着坠子,它还真是宝贝,记录着牛魔王与狐狸精在一起的情节,铁扇公主气得两眼冒火,讲:”这个死老牛,怎么这么花心,有了我怎么美丽的老婆还找那狐狸精,看我不收拾他。”小松鼠看着铁扇公主,心想:“有你怎么凶的老婆,不找温柔的狐狸精才怪。”这是,铁扇公主问小松鼠:“好孩子,谢谢你告诉我怎么要紧的事,我要好好谢谢你,说吧,你要什么。”小松鼠不假思索地讲芭蕉扇,铁扇公主一把塞给了小松鼠,气呼呼地出去了。

小松鼠刚扇灭火,芭蕉扇就飞了,小松鼠一阵迷糊,回到了龙宫。

小松鼠遇鬼记

一天,小松鼠一边哼着歌,一边采松子,一个鬼从天而降,笑着

想:“哈哈,又来了一个小孩,看我不吓死它。”于是,它埋伏在小松鼠的必经之路上,趁小松鼠走来的时间在脸上涂好了水果酱,一下子跳了出来,小松鼠不但不怕,还一口咬住了鬼,一边吃一边咬,鬼呆了,小松鼠大惊,问它:“你不疼吗。”鬼是茅塞顿开,发现了疼,大哭一场,小松鼠讲:”不要哭了,向你道歉好了,我最爱吃草莓酱了,你有满脸草莓酱大摇大摆站在我面前。“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范文第4篇

我相信大家都看过或读过《西游记》,它主要说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拜佛求经的经过。

作为全书的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孙悟空非常勇敢,他的头脑很机灵。他有着非同寻常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勇敢地面对,并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忠心耿耿地保护着师父去西天拜佛求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有: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 、三借芭蕉扇等等。

我最佩服的是他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认清一切牛鬼蛇神,能识破一切阴谋诡计,而且喜欢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仗义行为。他成为我最喜爱的一个小说人物。

虽然他也有缺点,譬如说很冲动等,但这更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范文第5篇

前“三扇”教学实录:

师:当悟空拿着假扇来到火焰山时,他是怎么做的?“他——”

生:(齐读)

师:是的。老师觉得大家读得不太投入。想读好吗?(学生说想)那好,谁能想象一下他开始时的心情?

生:应该是特别高兴的。灭了火又可以上路了。

生:说不定孙大圣还有点儿自鸣得意呢——看我多有办法!

生:还有些迫不及待,不愿意在火焰山这儿逗留太长时间,不愿意看到附近的老百姓再受苦。

师:大家分析得有道理。能不能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一点儿蛛丝马迹?

生:这个“尽力”就能说明。他为什么要用尽气力?还不是恨不得一下子就灭了火吗?“猴急”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来的。

师:不简单,从一个词就看出了人物当时的心情。你来带大家读第一个分句,读出悟空的迫不及待和满心欢喜。(生领读)

师:然而,“谁知——”(生齐读)这个时候,悟空又是怎样的心情?

生:有些出乎意料,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谁知、竟然”中看得出来。

师:了不起,你来带大家读。(生领读)

师:如果你是孙大圣,一扇没有收到理想的结果,你会怎么办?

生:有点儿怀疑,但又不会完全怀疑,想再试试。

师:怎么讲?

生:(回顾一借的进程)刚才铁扇公主受了那么大的罪,不会不借的,大概是自己扇的力气不够大。

师:好,那你就再试一下读出那种气势吧。读!(生读)读得真好,你为什么把这个“再”字读得那么明显?

生:我有些不死心。我可是齐天大圣呀,谁敢骗我?

师:(笑)很好,你把自己当成悟空了。告诉大家,二扇的结果如何。

生:(故作无奈)火更大了。

师:是呀。这个时候孙悟空会想些什么呢?“大圣”,你别说,我请大家说,你看大家有没有猜透你的心思?

生1:更怀疑了,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生2:还没有完全死心,刚才是力气不够大,现在大概是方向不对,角度不对,扇面用得不对。

师:大圣,是这样吗?

生:(笑)是这样的。我还会想一个词——事不过三。我还要扇一扇。

师:好,你可真够执着的。你再带同学们读。(生领读)

师:正如大家所预料的一样,悟空还真的扇了第三扇。然而,“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 。(范读)品品,这个时候悟空应该是何种心情?

生:悟空生来嫉恶如仇,妖怪这么骗他,怎么会不生气?

生:我倒觉得他会责怪自己,怪自己的一时大意,怪自己的自以为是。

师:看来大家终于找到读好这个句子的金钥匙了。我们一起读读,读之前,谁有建议?

生:我觉得,我们要读出几个重点词语。尽力、谁知、竟然、又、更、再、烘烘腾起等。

生:我们还要努力读出悟空的心理变化,从高兴到怀疑,再到极为生气。

师:说得真好。一起读。(学生齐读)

后“三扇”教学实录:

师:三借之后,终于功德圆满。悟空高兴吗?

生:高兴,您看——只一扇,那火焰便灭了。能不高兴吗?

师:你读。(生读,面带喜悦)

生:我觉得他还有点儿担心。担心和上一次一样,还会被骗。如果是我,我会轻轻扇。担心这是不是把假扇,毕竟这回是抢来的。(穿插着回顾第三次借扇的过程)

师:你读。(生读,语气较轻)

生:我还觉得,他会小心翼翼,和上一次第一扇的用尽气力不同,这回他一定慢慢地扇,不想扇出更大的火来。

师:你读。(生读,语速较慢)

师:看到火焰没了,你是悟空,你怎么想?

生:我和师傅又可以上路了,特别高兴。我仿佛看到了师傅翻读经文时的情景,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学生鼓掌)

生:我会越来越高兴,人们面对接二连三的高兴事儿的时候,不都这样吗?

生:既包括刚才他说的,还包括借得真扇后的如释重负。(叹息)付出这么多的努力,终于有所回报了。

师:太好了,你居然知道这个词,用上了这个词。我为你鼓掌。好!

生:重任在肩,我要继续努力了。让勇敢和自信永远伴随我。

生:第二扇、第三扇会使出越来越大的劲。

师:那怎么读?谁试试?(学生努力读得越来越高兴,声音越来越大,很投入)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范文第6篇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读《西游记》主要是看古人们为了追求人生信念而如何克服千难万险、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西游记》最新读后感,欢迎阅读!

《西游记》最新读后感1《西游记》我相信大家都看过或读过,它主要说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拜佛求经的经过。在这同时,也表现了他们个人的特点。

孙悟空非常勇敢,天不怕,地不怕,忠心地保护着师父去西天拜佛求经。他的头脑很机灵,而且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非常冲动,就因为如此,唐僧就常常念紧箍咒,使得他疼痛难忍。

唐僧在取经的路上不受任何诱惑和阻力。不管是金钱还是美色,他都当作一堆泥土。就算前方有一大堆妖魔鬼怪,他也毫不恐惧,一心只想取得真经。他的这种精神实在让人佩服。可他有时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冤枉别人。

猪八戒就是好吃懒惰,贪图荣华富贵和美色。但他对师父也是很忠心的。

沙僧忠厚老实,也不贪图荣华富贵,对师父更是忠心耿耿,他可以拼了命地保护师父。

吴承恩在写这部书的时候,主要体现了四个字“勇者无惧”。

做每件事都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达成我们的梦想。

这个学期,我读了吴承恩写的小说《西游记》,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孙悟空是《西游记》里的主人公,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他虽然有大英雄的气度,但还是喜欢听恭维的话。他机智勇敢,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敢和三界之主————玉皇大帝斗。

再说猪八戒,他可没有孙悟空那样的气度,又好吃,好女色,好占便宜,爱偷懒,经常是心里惦记着高老庄的老婆,还有时不停的让师傅念紧箍咒,伺机报复一下孙悟空。虽然他这样,但人们还是很喜欢他。

沙悟净心地善良,任劳任怨且忠心耿耿,但沙悟净有个缺点就是不敢反抗。

最后是师傅唐僧,他既没有孙悟空的本领,也不像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一样。虽然他只会念经但他心地善良,慈悲宽厚。唐僧曾经被人们说成软弱迂腐,但他并没有失去信心,一直坚持不懈。最后终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西行取经的惊险故事令我大开眼界,我还要再读一遍。

《西游记》最新读后感2一天,我在图书馆无意间看到《西游记》这本书,我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使我入了迷。于是我把它买回家,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小说。它取材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去天竺(古代印度)取经的事迹,由明代文学家吴承恩集合民间传说、戏曲等资料,经过艰苦的再创作改写而成。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向人们展示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并取得真经的故事。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诚心向佛、顽固执着的唐僧;正义大胆、本领高超的孙悟空;贪财好色、但又不乏爱心的猪八戒;心地善良、安于天命的沙僧。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车迟国斗法、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深受大家喜爱。

当我看到“三打白骨精”这一片段的时候,我是又难过又生气。唐僧自己肉眼凡胎不识妖怪,连续错怪悟空三次,还要把悟空赶走。悟空一心保护唐僧,却被误解,得不到大家的信任。猪八戒见师傅赶走师兄不但不帮忙不劝说,反而搬弄是非、落井下石、不断挑拨。最后,悟空只好含悲忍痛,纵起筋斗云,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功德圆满成正果》师徒四人终于到了西方佛地,来到了灵山脚下的玉真观,金顶大仙让唐三藏沐浴,准备明日登山拜佛。次日清晨,唐僧师徒拜别了金顶大仙,随后,来到了雷音寺,拜见了佛祖,求得了真经。最后,佛祖加升唐三藏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悟净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师徒一走十四年,克服了无数困难,取得真经后,回到东土大唐,把真经送给唐王,终修成正果。

《西游记》处处充满奇思妙想,呈现出一个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神话世界。作者吴承恩把书中每个人物都描写的活灵活现。不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西游记》最新读后感3一本好书,一轮太阳”——曹文轩曾说过。中国历史悠久,优秀作家人才辈出;经典好书层出不穷。其中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深受我的喜爱。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在我心中,它是一本活泼的书,也是一本深沉的书。活泼在于故事的轻松有趣,深沉在于它潜移默化间向我们传播的道理。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用“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斩妖除魔,最终取经成功。”的故事启迪我们:世界上没有爬不过的大山,只要努力,一切事在人为!在小时候,我常常缠着妈妈讲“西天取经”的故事。妈妈自然讲得眉飞色舞,我听了,却在一旁疑惑起来:“妈,为什么唐僧与徒儿们遇到妖精不溜呢?省得被煮成肉汤,给妖精炖补!”妈妈告诉我:“因为他们很勇敢,勇往直前嘛!”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而今,当我在学习上、生活中一次次感悟其中的道理的时候,我倍觉作者写作艺术的高妙。我记忆犹新的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茶饭不思,时刻想着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唐僧肉。好不容易盼来了唐僧,变老爷爷,搬山压悟空;变老奶奶、小姑娘,迷惑唐僧师徒,但是呢?最后,还是逃不脱死在悟空金箍棒下的命运。谁知,到最后,八戒和唐僧“不识好人心”,认为悟空滥杀无辜,与悟空断绝关系。这样的纠结,在《西游记》中也有不少。所以说,这本书不是单一的情感写成的,它是作者的一种复杂的人生思考和社会思考的结晶。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如果深入了解,就会受益终身。走进《西游记》,魅力无穷尽!

《西游记》最新读后感4《西游记》是中国著名的古典神话小说,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更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好书。它充满了离奇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故事。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电视上接触到它,每次看电视或看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并且每每读《西游记》,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沉浸在那精彩的故事情节之中……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个徒弟一路历尽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的故事。这本书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他们是如何解决困难的,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认为最吸引我的是猪八戒。虽然有很多人都不喜欢猪八戒,认为他好色、贪吃、懒惰、爱贪小便宜等,并且没有优点。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尽管他有很多缺点,然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因此我要在这儿为他正名。

我认为猪八戒有能吃苦、强硬、勇敢、单纯、心直口快等优点。

且说猪八戒在高老庄时,文中描写到:“他的模样高高壮壮的,浑身都是力气,干活从来不费力,挑水劈柴扛粮食各种活都能,一人当三人使,而且干活很勤快,没有父母兄弟,没有家庭负担,除了食量很大,一顿要吃百十来个馒头,其他都挺让人满意的。”这里详细刻画出一个勤快、力气足、食量大、吃苦耐劳的优秀人物形象,丈人也称他为:“倒也勤劳,耕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这难道不是他的优点吗?

在降妖途中,猪八戒尽管被捉走也往往是骂不离口,从不低三下四地向妖怪求情。他在强大的势力面前不屈不挠,勇于斗争,对妖怪毫不畏惧。他也常常和悟空协力合作,打得妖怪纷纷逃走。

他心直口快,从不隐藏什么,有什么就说什么,让人深深地体会到它的豪爽、大大咧咧。

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他也值得我为它正名。听了我对他的描述后,你们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西游记》最新读后感5记得小时候爱读“西游”的原因是因为喜欢“孙悟空”。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他会七十二变、会翻一个三千六百米远的跟斗,还有一个神奇的金箍棒……现在,我依旧喜欢孙悟空,但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才喜欢它,我喜欢他身上的那种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还有就是他的聪明勇敢。

他勇敢、他不畏强权。在花果山时,孙悟空纵身一跃,跳如瀑布之中,率先发现了瀑布之后别有洞天。给自己和那些猴子们一个安身的好去处,因为自己的勇敢,是群猴推举他为大王。在天宫中,他偷吃了蟠桃、惹恼了王母娘娘,还三番四次的扰乱了天庭的秩序,但他毫不畏惧,依然我行我素。玉皇大帝、诸位神仙都怕他、烦他;即使到了如来的面前,他也是敢赌、敢玩,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是突显在文中。也是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他聪明,在“三打白骨精”中,当白骨精第二次变成一位年有八旬的老婆婆来到师徒四人的面前是,除悟空外,其他三人都认为是来寻女儿的,担心又害怕。但悟空认定这位老婆婆是妖精,靠的不是火眼金睛,而是他的聪明。他对大家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便上前,取棒照头便打。在过火焰山时,更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孙悟空三调芭蕉扇”。一调,铁扇公主不借,无空又敌不过芭蕉扇,他便智区取,借来定风丹,真是“悟空用了定风丹,任凭那铁扇扇”,的确借到了扇子,不料却借来了把假扇子,把火焰山的火月扇越大,就只好再借;二调,悟空化作牛魔王,铁扇身边骗走扇;三调,大圣唤来众神仙,牛魔吓得便交扇……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西游记》;改编;民族元素;技术

2015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影院热映两个月,观众的好评如潮。《大圣归来》由于“良心制作”,引发了观众的口碑营销热潮。笔者在此借着《大圣归来》暂未消退的话题,来管窥《西游记》动画电影改编。

一、 路漫漫:《西游记》动画电影改编之路

早在中国动画电影的萌芽时期,就有《西游记》动画电影出现。中国动画电影史上有记载的中国第一部动画故事长片《铁扇公主》(1941年),就是取材于《西游记》第五十九回、第六十回、第六十一回。当时是由于美国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在国内上映时国人趋之若鹜、上座历久不衰,这极大地触动了中国动画的开山鼻祖万籁鸣、万古蟾兄弟。万氏兄弟决定打造我们自己的“中国公主”来匹敌“美国公主”。万氏兄弟将《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改编成了《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铁扇公主》成为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影片,标志着当时中国的动画艺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曾经表示自己正是看了这部影片,才走上了动画创作道路的。

自1941年第一部《西游记》动画电影《铁扇公主》诞生,至2015年《大圣归来》火热银幕,这期间还有多部《西游记》电影诞生。1981年的《人参果》、1985年的《金猴降妖》都是根据《西游记》片段改编而来,它们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神话题材动画宝库。进入二十一世纪,《西游记》动画电影有增无减,电视动画长片《西游新传》、《金箍棒传奇》都被搬上大银幕。邢如飞导演的《西游新传》(2010)、哈磊导演的《金箍棒传奇》(2012)、《金箍棒传奇2:沙僧的逆袭》(2015)接连在院线上映。2012年,《大闹天宫》3D修复版上映,再次唤起了观众对经典的记忆。2015年,则又有了这部掀起观众对于国产动画热情的《大圣归来》。

二、 上下求索:名著经典向动画电影的转化

(一) 改编的策略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基本有两大改编策略:其一是,忠实原著,其二是,改造经典。《西游记》动画电影在对原著的改编上大致遵循这两大原则。

1. 忠实原著

不改变原著的主题精神,对原著的内容没有进行大幅度的修改,都可以称作是忠实原著。如前文提到的《铁扇公主》,影片对原著改动不大,除了一些小的情节,例如原著中前往火焰山的是孙悟空,而在影片中为了表现“团结一致”的主题改为师兄弟三人一起前往芭蕉洞。《西游记》动画电影中,木偶片《火焰山》也是改编自这三回,也是忠实于原著,只是换了表现形式。《大闹天宫》改编自《西游记》前七回,将美猴王出生、学艺、大闹天宫诸般浓缩化地呈现。《悟空大战二郎神》也是改编自《西游记》前七回,只不过重点放在了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武斗戏上。《齐天大圣前传》也是改编自《西游记》前七回,而重点放在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学艺上。《金猴降妖》改编自第二十七回。这三部作品也都是将文字讲述的内容用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没有转变原著的故事内容。

2. 改造经典

《西游记》动画电影中也有这样一些影片,它们只是借用了《西游记》中的人物来推演一个故事,原著中的故事情节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像科幻片《丁丁战猴王》,通过一个现代的小孩儿丁丁与从动画片《大闹天宫》中走出来的美猴王比武斗艺,来宣扬科学技术力量大,内容基本与原著无关,属于对原著更大程度的改造。而像《西游新传》、《金箍棒传奇》系列则受了《大话西游》的影响,影片无论是内容还是人物设定都是对原著的颠覆性改编,影片中更多的是戏谑、娱乐的成分。到了《大圣归来》,虽然影片主题思想、故事内容都是严肃认真,并无“无厘头”搞笑,但是影片与原著关系并不大,虽不是戏谑,但是属于故事的推演。

(二) 呈现的形式

1. 民族元素的加入

早在《铁扇公主》中,中国传统的戏曲造型艺术就被引入,例如铁扇公主的造型、形体动作。中国山水画的造型风格也被吸收运用到影片的场景设置中。而到了《火焰山》,在中国流传两千多年的木偶戏被应用到动画电影制作中。《火焰山》中的小木偶基本是仿造了戏曲舞台上的造型,形象生动又有诸多恰到好处的滑稽可笑。《西游记》动画电影中最为著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闹天宫》,创造了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经典的动画形象孙悟空。他的开相是借鉴于戏曲中的脸谱和民间版画上的孙悟空脸型设计的。”《大闹天宫》中除了孙悟空的造型借鉴了戏曲、年画、民间玩具等造型艺术,玉皇大帝的造型借鉴了民间年画、木刻、石雕等,七天女则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诸如此类的造型风格,造就了《大闹天宫》的画面呈现出极具民族特色的美。而《大闹天宫》也被认为是作为世界动画流派重要一支的――“中国学派”的扛鼎之作。其后的《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大多沿袭这一经典的孙悟空造型,突破很少。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受《大话西游》后现代风的影响,艺术上几乎毫无创新。

2. 学习外来技术和艺术

《西游记》动画电影除了使用民族元素来承担影像塑造之外,也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技术。

《铁扇公主》借势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在造型上又过分学习好莱坞动画,以致造就了一个米老鼠样式的孙悟空。这部动画长片点燃了国人的热情,也招致舆论批评,这就说明学习外来技术必须在保存自我风格的基础之上,否则就贻笑大方。在后来的动画制作中,早期动画人就开始探索民族风格之路,中国动画学派曾享誉世界。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后来成长为中国木偶片大师的靳夕导演曾远赴捷克学习木偶片制作技术。在拍摄木偶片《火焰山》时,靳夕改善了米老鼠样式的孙悟空造型,猪八戒、铁扇公主、牛魔王的造型也更加中式。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西游记》动画电影也开始向外国学习制作自己的科幻片,于是有了《丁丁战猴王》。1995年,中国动画电影进入市场,动画电影的制作更加注重引进新技术。《齐天大圣前传》则首次使用了3D技术,观众的观影体验再次被革新。

三、《大圣归来》是否是《西游记》动画电影的“归来”?

文学名著是影视剧本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西游记》在影视创作中更是常改常新。由1941年第一部《西游记》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到今天的《大圣归来》,《西游记》动画电影伴随了整个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从1941年起,《西游记》动画电影一直在不断尝试着开拓创新。《大闹天宫》曾经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辉煌,成为民族动画的经典屹立于世界动画舞台。而后,《西游记》动画电影却再未出过杰作。《大圣归来》团队以其多年磨一剑的精益求精态度、洋为中用,最终再次将名著经典闪亮于人前。《大圣归来》不是《西游记》动画电影的“归来”,而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一次小小的出发,驴脸的孙悟空造型虽不尽如人意,却也是诚意之作,探讨《西游记》动画电影的改编问题,不是旨在研究影像与原著的相似与否。改编作品,像不像不重要,好不好才重要。

[参考文献]

[1]鲍济贵:《中国动画电影通史》,连环画出版社,2010年版。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范文第8篇

一、从情节入手

四大名著规模宏伟,情节曲折。其中学生最为熟悉的当数《西游记》的情节,对于《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他们如数家珍,什么“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巧借芭蕉扇”等等,而对于其他三部名著的情节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适当穿插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对名著不再陌生。比如,讲述“杨修之死”时,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关于曹操的故事情节,以便更好地把握曹操的性格。

二、从人物入手

四大名著人物众多,但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生动。分析《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时,首先,要给学生列一个《红楼梦》人物关系图,让学生从图中充分地认识到封建社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实。其次,要了解《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与宝玉同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王熙凤精明强干,极尽权术机变、残忍狠毒之能事等等。《水浒传》是男同学比较喜欢的一部名著,里面的一百单八将个个仗义疏财、打抱不平,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等,了解这些人物绰号的来历,也能让学生产生浓浓的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三、从语言入手

《红楼梦》的语言简洁形象,但它最大的语言特色是诗词韵文的运用。香菱的三首《月诗》就概括了她苦志学诗的过程。贾府作为百年望族,毕竟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家庭,大观园里又住了一群有文化修养的青年,所以就应有一些相应的文学语言将里面的文化气氛渲染出来。假如《红楼梦》没有这些诗词韵文,又怎能有如此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呢?《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用前人的话来说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比如,在“杨修之死”中,作者运用精练的语言刻画了曹操和杨修之间的层层矛盾,不拖泥带水,该详则详,该略则略,用鲜明的语言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水浒传》的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它的语言明快、洗练、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让学生认真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就能很好地体会到这一语言特色。《西游记》最大的语言特色是想象丰富,诙谐幽默,这可以从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