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依依墟里烟

依依墟里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依依墟里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依依墟里烟范文第1篇

出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依依墟里烟范文第2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1

一、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四时田园杂兴

二、描写春夏秋冬的田园杂兴古诗

1、春日田园杂兴(12首)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2、晚春田园杂兴(12首)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夹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藟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3、夏日田园杂兴(12首)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4、秋日田园杂兴(12首)

杞菊垂珠滴露红,两蛩相应语莎丛。虫丝罥尽黄葵叶,寂历高花侧晚风。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

橘蠹如蚕入化机,枝间垂茧似蓑衣。忽然蜕作多花蝶,翅粉才干便学飞。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

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

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身外水天银一色,城中有此月明无。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菽粟瓶罂贮满家,天教将醉作生涯。不知新滴堪篘未?今岁重阳有。

细捣枨虀买鲙鱼,西风吹上四腮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

5、冬日田园杂兴(12首)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饤,笑指灰中芋栗香。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2

归园田居五首

其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 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 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依依墟里烟范文第3篇

我心底真真是有那么一个人,机缘巧合,我们相识,因缘际遇,我们相知,可到最后,却落得一个再也不见的结局,友情也好,爱情也罢,说出这话的人,心底是真真的痛过的。——引子

此去已经年,辰星寂寥落,离散终须尽,笑饮泪千行。有些人,陪我们走过记忆的最深处,而我们却再也没见过。那段岁月,或许已过经年,或许寥寥几年。也许机缘未尽还会再见,却发现物是人非,话不几许,已沉默不语。忆往昔,思人变,追红颜,畏流年。时间催人进,却奈何停留向来萧瑟处,驻足醉卧畅吟时。

红尘若梦,浮华转瞬逝,平淡如素,采菊飘茶香。还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吧,对身边那些值得的人说一句:愿君是归人,不是过客。说过这话,心底泛起一丝丝的苦味和无奈,是时间让我们离散,白首不相见。那一折仍未放飞的纸飞机,那一只仍未捕到的鸣蝉,那一张仍未画完的未来,那一支仍未吃完的冰棒、、、、、、你是否还会愿意陪我去完成。不,再也回不去了。倘若再不珍惜,现在的挚友,也许、、、、、、我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现在的我们呢?追忆似水流年,慨叹斗转星移,渴望回到过去,留恋童趣少茂。因为我们的内心置于纷扰的世界,总渴望那一方梦田,给我们慰藉,给我们哭泣的地方,我们实在太累了,实在太疲惫了。童时的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去疯,毫无顾忌的去跑。而现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不会再有“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不会再有昼出耘田夜绩麻,儿童疾走捉促织,蚕虫眠桑叶稀疏,烟雨生笙振林樾、、、、、、是现实吞噬了我们的灵魂吗?是浮华溢满了我们的内心吗?时时扪心自问吧,看看你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想想你的将来,把握当下。

离我们远去的——悔兮,现在所拥有的——惜兮。此去经年忆流年,碎语呢喃话殇言。过客成思忆,笙箫一曲话离别;愿君是归人,此生白首不想离。你若惜兮,我亦珍之,心有灵犀愿成独家记忆

依依墟里烟范文第4篇

忽然就想起英子的课文:“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每每读《城南旧事》的这一段,心中总会牵起淡淡的忧伤,不由自主地陷进英子对那方土地的遥望里,眼前总会浮起那厚得可以直立的裤筒和那香脆酥软的“驴打滚儿”……

私塾里,清脆的童声朗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童声和着阳光,在农人的脸颊上印出道道皱痕。他们光脚板踏在祖祖辈辈开垦的土地上,也许在心底,正溢着满满的希望。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那么我想补上一句――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

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栖居在这片土地滋润着的每一片嫩叶上,栖居在每一枝沾满露珠的花蕾里,栖居在暴雨过去、土壤散发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里,栖居在童年小小的沙城堡里……

如果有一天离开了这片土地,那么所有的诗意都将化成天边的羽云,望着故乡。

是谁在风中歌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于是,他归去他的东篱,归去他的丘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已在眼际,他感叹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是谁在黄鹤楼上举目,故人西辞,黄鹤南翔,空望着千载白云悠悠?于是他拂然转身,抚去斜晖脉脉,只感叹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还有谁站在大陆的另一面,听着冷雨淅淅沥沥,走在汉字的神韵里,走在与记忆等长的雨巷里感叹“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蒲草倚风自天涯。可是根,还深深地扎在那片土地上。

尺八呜咽着海西人的悲哀,当漂泊的游子察觉时,那块土地的记忆早已青苔深深,在心底葱茏了。

依依墟里烟范文第5篇

高高大大、相貌堂堂的张正忠土生土长在海门,对这块土地情有独钟,几十年如一日行走在“沙地”,饱览田园风光,踏访风土人情,以“田园山水画”而立足画坛,一不小心,成为一代乡土画家之宗。

逡巡在“张正忠艺术陈列馆”,那一幅幅海门乡村的田野风光画作扑入眼帘,画面生动而熟悉,虽然岁月悠远,但真切且亲切,让人想起祖父蹲踞田头侍弄豆苗时戴着的斗笠,祖母进出灶膛时兜着的蓝印土布围裙。

张正忠开创的“田园山水画”,是以海门乡村田野景色为题材的中国山水画,表达了人类亲近田园大自然的审美内涵。在他眼里,“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可入画,“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可入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可入画,常人眼中的平常之景,家乡的一房一屋、一池一塘、一树一草,都是他抒感和体现审美情趣的入画素材。我思忖,如果没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情感,如果没有对祖辈生活着的乡村田野风光的深深眷恋,就很难有张正忠笔下深沉留恋和淡淡忧伤的画面。应该说,张正忠的“田园山水画”,是从自然风光中提炼的一种诗歌化了写实艺术,是对正在不断消失的田园风光的痛惜,是在通过幽美画面给人以审美情趣的同时,发出的一种呼吁人们珍惜田园自然之美的呐喊。他的血液里,渗透着一种传统文人的斗士精神,用画笔去挽留正在渐行渐远的家乡田园风光。

张正忠敏于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的足迹踏遍了家乡的每条田埂,跨过每条沟渠,那一条条清洁的河塘、一座座古朴的老宅、一条条蜿蜒的小路、一片片葱绿的树林竹园,让他激动不已,一次次摁下快门,记录下海门农村的朴实风光。

张正忠善于言。他将镜头里的风光一遍遍展示给人们欣赏,宣传珍惜田园、保护田园的观念。在他的画室里,他反复跟我说,他所画的田园山水,其终极目标就是有利于生态文明,有利于弘扬牧耕文化精神。

张正忠勤于思。他在思考生态家园与社会文明的关系;思考田园山水画的现实意义与传承价值;思考如何通过田园山水画的创作活动与理论研究,去影响城市规划者、城市建设者;他在思考,人们在向自然进行索取和改造的过程中,如何去以敬畏的精神去尊重它。他的思考,一点点在延伸……

张正忠天生就是一个画画儿的。父亲是海门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张正忠四岁握毛笔写字、涂鸦,后来,跟在海门籍著名画家高冠华以及陆一飞、邵洛羊后面学画,又进入中央美院研修美术,从一个“票友”变成一个“科班名角”。在家乡的田园阡陌上,他最终成为一位开宗立派的画师。

依依墟里烟范文第6篇

一、诗歌鉴赏中存在的问题

1.轻视诵读教学

课堂上很难听到学生的诵读,只是看画面、听讲解、做笔记。有的教师虽然能要求读,但没有理解诵读的本质,也没能把握诵读的标准,为背诵、熟悉内容、模仿表演而读,流于形式。

2.教学取向的偏差

近年来,高考加重了诗词鉴赏的分值,大部分教师也开始重视诗词鉴赏,但他们并没有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而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训练上,希望通过训练在考试中拿到这几分。

3.教师诗歌素养的缺乏

不少语文教师不善于讲诗歌,诗歌的鉴赏理论陈旧、过时,教学方法落后。课堂上,教师一言堂,语言平淡无味,学生缺乏对诗歌的整体感悟,对其独立的审美特性缺少充分的注意。

二、对诗歌教学的认识及存在问题分析

德国思想家席勒认为:只有经过审美教育的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人。然而,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没有抓住语文教育的根本。把教学重心放在背诵默写名句上,解读文本时却敷衍大意,或者用多媒体代替学生研读文本,这些方法不能使学生认识掌握文和领悟意。其次,忽略古诗词教学的个性。古典诗词语言丰富而含蓄,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然而很多教师把古诗词鉴赏课上成文言文翻译课,回避了古诗词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意象意境、情感意蕴。

三、诗歌审美能力培养的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会诵读,体会诗歌韵律美

诗歌讲求鲜明的节奏和铿锵的音调,因此,诵读时应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做到清晰流利,情感表达恰如其分。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能运用富有美感的“读”,营造良好的氛围,迅速把学生带入诗歌表达的情感世界中,主动去体验诗歌表现的情感。例如,白居易在《琵琶行》的第二段里对音乐的精彩描写,琵琶女的演奏开始如急雨声音浊杂粗重,接着如私语般轻细,再接下来声音交错夹杂,像大珠小珠跌落到玉盘。一会儿又如黄莺啼叫般婉转流利,忽地又由流畅变为冷涩,直至凝结不动了,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爆发雄壮的乐音。在朗读这部分时,时而急时而缓,时而激越时而婉转,时而高亢时而浅吟,诗句的含意、朗读的节奏、音乐的旋律、诗人的情感几者相互交融,不需教师多讲,学生自己就能品味出诗的韵味了。

2.想象再现,感受诗歌意象美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个性化和情感化的形象,是作者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相融合、相凝聚的复合体。王维在《鸟鸣涧》中的静谧是由“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形成;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对人生的认识是通过“月”和“江”两个意象的组合形成。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学生体会意象,展开想象,领会诗歌的意象美。诗歌重抒情,而情感往往是跳跃、波动的,真正美的诗歌是句断意连的,在似断非断的变化中,给欣赏者提供想象的空间。读者可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诗歌中的空白填补起来,在脑中形成一幅图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教师让学生在头脑中幻化出一幅优美的乡村图:榆树和柳树成荫遮蔽着后面的屋檐,桃树和李树排列在堂前。离我很远的村庄隐约可见,墟里的炊烟依稀能辨。深巷中的狗儿吠号,鸡在桑树枝头鸣叫。正如袁行需先生所说:“写诗的困难往往不在于取而在于舍。诗中那些无言之处也需要认真经营。”

3.潜心涵泳,品味诗歌语言美

依依墟里烟范文第7篇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3、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

4、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5、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蝶恋花·答李淑一》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7、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

8、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9、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

1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1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酒肆留别》

1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1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1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1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1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1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8、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送别》

1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20、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21、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22、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春中田园》

2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2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2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6、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27、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29、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青溪》

30、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水调歌头.游泳》

3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风·周南·关雎》

32、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洛阳女儿行》

3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34、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游泳》

3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3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7、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桃源行》

38、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袅风。《相和歌辞·阳春歌》

39、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辛夷坞》

4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4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

42、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4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

45、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洛阳女儿行》

46、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唐风·绸缪》

47、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别》

48、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西施咏》

49、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5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5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5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5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

5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沁园春·长沙》

55、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

5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

5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5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59、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占领南京》

60、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洛阳女儿行》

61、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送别》

6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63、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辛夷坞》

64、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65、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66、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

67、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二首·送瘟神》

68、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6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7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7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杂诗·君自故乡来》

7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7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杂诗·君自故乡来》

7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7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76、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7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78、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7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80、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洛阳女儿行》

8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82、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8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

84、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秋风词》

8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86、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

8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8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9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经.小雅.斯干》

91、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92、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93、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

9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95、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三首》

9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97、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清平乐·蒋桂战争》

9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9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10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0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102、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

10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0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10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10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依依墟里烟范文第8篇

关键词: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叙事;翻译;宇文所安

一、引言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所写《归田园居》组诗五首中的第一首,叙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了归隐之后的愉悦心情。全诗转承起伏,前后变化,一脉相通。本文尝试运用叙事学理论,探讨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斯蒂芬・欧文)的《归园田居》(其一)的英译文,具体分析他对原文的“叙事视角、叙事焦点、叙事盲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特征的翻译。

二、《归园田居》(其一)的叙事与翻译

(一)原诗与英译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Returning to Dwell in Gardens and Fields (1) (Translated by Stephen Owen)

My youth felt no comfort in common things, by my nature I clung to the mountains and hills.

I erred and fell in the snares of dust and was away thirteen years in all.

The caged bird yearns for its former woods, fish in a pool yearns for long-ago deeps.

Clearing scrub at the edge of the southern moors, I stay plain by returning to gardens and fields.

My holdings are just more than ten acres, a thatched cottage of eight or nine rooms.

Elms and willows shade eaves at the back, peach and plum spread in front of the hall.

The far towns of men are hidden from sight, a fain blur of smoke comes from village hearths.

A dog is barking deep in the lanes, a rooster cries out atop a mulberry.

No dust pollutes my doors or yard, empty space offering ample peace.

For long time I was kept inside a coop, now again I return to the natural way.

(二)叙事与翻译分析

1.叙事视角与翻译

“视角”讲的是谁在看。原诗前四句以“我”的限制视角展开叙事,第五六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则转向了全知视角叙述,集中叙述了做官时的心情,其余各句又转向“我”,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叙事视角转换自然流畅、意象完整,特别是结尾两句以“我”的心理变化为叙述中心,发人深思。

译文也采用了第一人称I(包括my)的叙事视角,围绕作者自己的内视角展开叙述,基本上是“直译”,叙事主体与原诗各句的主语,即体现的叙事视角相一致。但这里有一个叙事盲点:即最后两句的心理转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前面的叙事视角相比跳跃性很大,制造了某种悬念,而译文“For long time I was kept inside a coop, now again I return to the natural way”难免会让不熟悉陶渊明的西方读者不得其解,而原文此处确是诗歌的艺术魅力所在,该独特的内视角充分展示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2.叙事焦点(盲点)与翻译

如果从诗歌自身的角度来考察就会涉及到“聚焦”(什么被看)。“焦点”是聚焦的中心,是“一个文本精神所注,文脉所归,意蕴所集之点”(杨义,2009)。显然,本诗的焦点是最后两句,特别是末句“复得返自然”,前面的叙事虽然聚焦了“性情、尘网、鸟鱼、鸡狗、田舍、村落”等静态和动态的事物,但这些都是作为铺陈来服务于最后的“焦点”。从实到虚、从疏至密的叙事与描写最终汇合在了作者的内心―― “自然”之上。此处也是最难翻译清楚的地方,这里的“自然”(宇文所安译作the natural way)实际上既指自然的环境,又指作者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所以,这里的翻译在从实在空间到抽象空间的置换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叙事“盲点”。关于“叙事盲点“,此诗还有明显的两处:“虚室”的典故叙事和“飞鸟”的意象叙事(羁鸟),诚然,译文的直译(宇文所安译为empty space和the caged bird)无法翻译出“比喻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的“虚室”(出自《庄子・人间世》),也无法译出用象征手法叙述陶渊明追求精神自由的“飞鸟”意象。

3.叙事时间与翻译

从故事时间看,作者叙述的是“从少时到入仕13年,再到现在的归耕田园”,文本时间的前后顺序是“顺叙”。译者也都采用了相应的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这样的时态选择和翻译给读者提供了时序参照。从叙事速度上看,本诗的历史时间较长而文本长度较短,叙事时间速度前慢后快,后面叙事频率的加快投射出了诗人更多的思想情感。当然,由于英汉语言差异,英译所用各式主语、连接词语和介词等无形之中延长了原诗的节奏,这无疑损失了诗歌叙事借助时速的精心操作来凸显深层意蕴追求的效果。

4.叙事空间与翻译

从叙事空间看,原诗创造的空间层次是“内心外界内心”。译文从首句的My youth开始一直到倒数第二句的For long time,时间上呼应了但空间上的问题却很明显。从译文各句起始的用词来看,空间感不强甚至有些杂乱。译文可以考虑将“丘山、尘网、旧林、池鱼、南野、田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烟、深巷、桑树、户庭、虚室、樊笼、自然”等按照“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从高到低和从外到里、从外部世界到心里空间”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样,诗人的情意蕴藏于变化的景象并弥漫于整个连续置换的空间,情与景交融,心与物合一,也会给读者创造出更加宏阔而自由的审美空间。

三、结语

笔者简要探讨了陶渊明田园诗《归田园居》(其一)的叙事特征,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焦点、叙事盲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释,并从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的英语翻译对应分析了有关问题,从叙事视角审视诗歌及其翻译是一种有益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修订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2]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