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定岗定编

定岗定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定岗定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定岗定编范文第1篇

本月在对公司各岗位进行熟知以后尽快开展了招聘工作,并对各部门和各岗位的人员情况、岗位职责等进行了初步分析,以便对明年的定岗定编和人员招聘提供支持,现对本月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招聘)完成情况

1、各岗位人员变动:

序号

部门

岗位

入职人数

离职人员

备注

1

6

1

1人入职两天后离职

2

1

3

3

4

1

5

3

6

4

1人入职两天后离职

合计

18

1

本月外部招聘共入职18人,其中2人入职后即离职,分公司入职11人,1人正式办理离职。

2、店员共接待应聘人员70余人,招聘渠道为智联招聘、58同城、猎聘网。

3、协助部门的招聘工作。

4、因智联招聘到期并进行了汇总和联系。

5、与猎头进行联系,目前已基本确定候选人。

二、常规性工作的完成情况

1、对公司现有部门的各岗位的人员配备、岗位职责进行初步梳理,以便进行定岗定编。

2、对网站上所有投的简历进行两次筛选,并对应聘人员进行横向岗位匹配。

3、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三、工作中的不足

1、对于目前的定岗定编无法准确把握,下一个与各部门经理进行沟通,确认各部门明年的计划。

2、由于招聘工具的限制,目前招聘途径有限,下一步沟通以后,使用销售公司网站进行招聘。

四、下个月工作计划和人员招聘岗位情况

1、下个月的工作重点集中在业务员的招聘,同时做好普通岗位的招聘。

定岗定编范文第2篇

2、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激发工作热情的重要途径。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能进不能出的历史不再重演。推进核编竞岗工作,就是要把薪酬文化的核心从注重保障向注重激励转变,创新用人观念,激发工作热情,营造既和谐向上又充满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

3、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新的一年,是宜兴广电事业产业发展的突破之年、跨越之年。要成为宣传思想文化的主阵地、引导社会舆论的主渠道、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平台,必须切实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激活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全面实现新一年的发展目标。

创新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按照“核定编制、竞争上岗、合理流动、以岗定酬”的用人方向,坚持“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注重绩效、奖勤罚懒”的用人机制,建立现代人事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创造力,提高凝聚力,增强竞争力,为广电事业和谐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创新思路:

一是核定人员编制。按实际职能和满负荷工作的要求,科学核定编制、合理设置岗位。下一步,将在核减岗位编制的基础上竞争上岗,实行末位淘汰。

二是实行竞岗承诺。每一位竞岗人员都要在竞岗报名时说明竞岗理由、自身优势,并作出上岗承诺。

三是坚持全员竞岗。凡符合规定的人员,均须参加岗位竞聘。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明确岗位职责,适岗适位竞争。竞岗方式可组织竞聘,也可双向选择。

四是允许适当流动。原则上保持人员稳定,也可在部门之间交叉报名、适当流动,打破了过去不允许跨部门竞岗的规定,更显科学、合理、人性化。

定岗定编范文第3篇

一、水管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依据

(一)改革目标

通过深化改革,力争在3年内初步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运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二)改革原则

一是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六是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三)改革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20*]45号);

2、水利部《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429号);

3、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等单位关于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82号);

4、浙江省水利厅、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行)的通知》(浙水管[20*]27号);

5、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的通知》(浙水管[20*]28号);

6、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20*]190号);

7、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水利局等单位关于绍兴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绍政办发[20*]24号)。

二、水管体制改革的内容、措施

(一)分类定性,定编定岗

1、划分水管单位的类别和性质。根据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和收益状况,按照《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市共有6个水管单位定性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分别是*市*闸管理局、*市东进闸管理所、*市西大堤一号闸管理所、*市海涂二号闸管理所、*市水利工程管理所、*市城区水利工程管理所,理由是这些单位承担防洪、排涝、灌溉、抗旱、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等任务,是体现社会效益为主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2、严格定编定岗。根据《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浙江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行)》和《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市*闸管理局属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定编59人,基本支出经费518.51万元,维修养护经费72万元;*市东进闸管理所属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定编18人,基本支出经费164.15万元,维修养护经费31万元;*市西大堤一号闸管理所属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定编13人,基本支出经费117.21万元,维修养护经费58万元;*市海涂二号闸管理所属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定编10人,基本支出经费94.59万元,维修养护经费49万元;*市水利工程管理所属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定编27人,基本支出经费236.63万元,维修养护经费75万元;*市城区水利工程管理所属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定编10人,基本支出经费67.73万元,维修养护经费715万元。

(二)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养护市场化

为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从20*年开始,城防工程除部分控制性工程外日常维修养护可实行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水管单位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同时要积极培育维修养护市场,为工程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彻底分离创造条件。

(三)加快水管单位内部改革

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在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全面推行人员“双聘制”,即全员聘用合同制和岗位聘任制,按岗聘人,竞争上岗,不断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水管单位负责人按干部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通过竞争或任用方式选定,定期考评,实行优胜劣汰。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仍执行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同时鼓励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探索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把职工收入与工作职责和绩效紧密结合起来。

(四)加强国有水利资产的管理

加强对国有水利资产的监督管理,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资产核销、处理债权债务,核实国有水利资产,理顺产权关系。在保证工程安全前提下,允许将相对独立的经营性资产采取转让、拍卖、出租、承包、股份制等方式推向市场;对与公益性资产不可分割的经营性资产,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把经营权推向市场。

(五)规范财政支付管理

1、资金管理。所有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均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加强对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更新改造经费和工程折旧费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财政、审计、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管经费落实情况的检查,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计和监督。

2、经费测算。根据《浙江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行)》规定,*市*闸管理局等6个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年所需基本支出1198.82万元,维修养护经费1000万元。

3、其他事项。城区水利工程管理所随着城防工程管理范围的逐年扩大,其维修养护经费也应逐年提高。

三、组织领导和实施步骤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水利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工作,各有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改革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保障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实施步骤

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

1、调查摸底。20*年4月开始,组织开展水管单位普查和调查摸底。

定岗定编范文第4篇

改革伊始,棉麻公司成立改制领导小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兵团“1+8”文件精神出台了《兵团棉麻公司整体改制实施方案》《兵团棉花集团公司定岗、定编、定薪方案》召开了竞聘上岗大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事定岗、以岗定人、以岗定编、按岗定薪,通过竞聘上岗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一批业务精、品德好、群众信任的人才得以上岗。内部改革顺利完成,职工情绪稳定,未竞聘上岗的员工经学习、培训后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安置。兵团棉花(集团)公司本部部门由原来的8个减至4个,人员由原来的93人精简至45人,一个精干、高效、务实、锐意进取的公司经营机构形成了。继而集团公司又对下属23个独立法人单位进行改制,第一批确定对10个分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按照集团公司控股、经营者出资持大股、员工骨干参股的思路,规范改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2003年的国际、国内棉花市场行情好,机遇多,但是风险也很大。为了抓住机遇,集团公司于新棉上市前多次召开了专题经济形势分析会,研究市场、分析形势,理清思路,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经营措施和方略。充分发挥集团公司“AAA”级银行信用的优势,以大资金进行集团化、规模化棉花经营运作。全年度共协调落实近20亿元流动资金,实际使用近16亿元。经营棉花资金使用实行申请单位(部门)申请、分管领导审批、主要领导批准,200万元以上资金使用由董事会研定的三方会签制度,及时、足量地保证了各单位对资金需求;通过委派会计和稽查审计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运行;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分工负责,每人分管1个或几个经营单位,积极做好对各植棉师棉花行业管理和服务协调工作,确保了铁路运输车皮协调有序、分配到位;对市场不间断地调查研究、广泛地搜集信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系统和手机等通讯工具,为下属单位及上级领导及时传送最新市场行情和动态信息,实行信息资源共享;积极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涉足农资及外经贸业务,以农资为突破口切切实实地做好为“三农”服务工作。通过供应农资,做好产前服务,来获取产出的棉花,搞“订单农业”。走棉花产业化的路子,积极打造棉花产业链。

新设立的集团公司本部的综合业务部,以新机制开始运作,3个月就创利630万元;上年利润不过几十万元的乌北站在新年度实现利润400万元;新建农资公司8月份成立,仅3个月实现利润300万元;仓储发运能力最大的阿克苏实现612万元利润;成立仅2年的天源棉业公司2003年实现利润1100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成立仅1年的凯隆棉业公司则由上年亏损67万元变为2003年实现利润500万元……

定岗定编范文第5篇

一、定编定岗及培训计划

实行二块牌子(1.物业管理公司2.管理中心)一套人马,今年是物业公司运行的第一年。保留原中心的功能基础上,通过物业的运作,最终走向市常定编定岗从厂里的统一管理安排,计划全公司定编37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按照厂里的培训安排参加培训。

二、代租、代收计划

对大楼及将要成的其它物业大楼进行代为租赁,按照厂里的物业管理委托要求。计划完成大楼委托租赁的房屋出租率大于96%今年完成代租收入不少于万元,按要求完成水电暖与费用的代收、代缴工作,保证所辖物业的正常运作。

三、收入计划(物业管理费、代租、代办费)

代租、代办费万元(20%一共为万元。其中大楼物业费及代租代办费合计为万元,今年完成物业管理费万元。其它收入万元。

四、费用支出控制计划

今年其费用支出控制在万元之内(不包括元以上的修理费用)其中:

1.人员工资包括三金总额为:万元(按现48人计算)

2.自担水电费:万元。

3.税金:万元。

4.其它万元。

五、拓展业务、创收计划

1.计划2月底前所属良友家政服务公司开始正式挂牌运作。

2.组织成立对外扩大管理规模攻关组。争取在年底前扩大物业管理规模不小于5000平方米,实现盈利。

六、综合治理、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1.保持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

2.每月24日为例检日。组织有关部门对楼内进行全面的四防”大检查。做到最大限度地消灭各种事故的发生。

3.完成消防部门及综合办要求。

4.月份、月份组织二次保安、工程、环卫等人员参与的消防设施的运用。消防宣传等,每年不少于三次。

5.保证所辖物业的治安、消防安全、不发生大的治安事故。

七、大楼维修、设施设备维修计划(根据大楼拆迁时间待定)

1.大楼沿街外墙的清洗、粉刷、改造。

2.大楼内部的维修、粉刷。

定岗定编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建轨道交通;运营筹备;管理工作

引 言:轨道交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正常运营,运营组织架构、运营管理流程比工程建设阶段更为复杂、更为庞大,为确保以后的运营机构的高效运作,更好的服务公众,体现出轨道交通的建设意义和价值,新建轨道交通的地铁公司应高度重视及早规划运营筹备工作,根据经验,运营筹备工作应在地铁开通前3-5年左右开始比较合适。运营筹备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要组织好运营筹备工作,必须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

1轨道交通的特点

1.1 轨道交通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是解决“城市病”的一把金钥匙,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轨道交通运行在自己专用的轨道上,与其他交通工具没有交叉点,不受其他交通工具的干扰,依靠先进的通讯、信号系统运作,较少发生事故。

1.3 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快捷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车辆可以保持较高的运行速度,有较高的启、制动加速度,列车停站时间短,上下车迅速方便,而且换乘方便,从而可以使乘客较快地到达目的地,缩短了出行时间。

1.4 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具有较高的运行稳定性,车辆、车站等均安装有空调、通风等设施,车站导向明确,自动售票机、自助终端等设备为乘客提供便利,因而具有较好的候车环境和乘车条件,其舒适性优于公共汽车、出租车。

1.5 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准点性

轨道交通由于在专用行车道上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不产生线路堵塞现象并且不受气候影响,是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列车能按运行图的时刻表运行,在列车准点方面较有保障。

2 运营筹备的主要内容

2.1 架构与模式筹备

(1)运营组织架构筹备

运营组织架构筹备是运营筹备面临的第一项工作,也是所有后续运营筹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运营管理可以归结为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运营组织架构制订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企业是否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转。

运营组织架构的筹备就是要根据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业务范围进行整合,归入不同的部门,将部门之间用生产流程进行衔接。从系统工程学角度讲,系统的组成无外乎环形结构、矩阵结构、树形结构三种。公司管理组织架构是树形结构的典型代表,经过长时间的验证,被证明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地铁运营企业组织架构也不例外。组织架构的适应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线路的增加不断变化。运营线路的增加会导致管理架构在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上的变化。基于此,运营组织架构筹备工作应从现状与远景网络两个层面来进行研究,应以现状为目标进行筹备,同时预留远景线网的接口。

(2)维保模式筹备

支撑地铁正常运转的车辆、设备、工务系统专业繁多、设备繁杂。地铁维保作业是保证上述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是支撑地铁正常运转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车辆、设备维保模式是组织架构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的维保模式会对组织架构方案产生一定影响。

面对众多的车辆部件、设备系统、工务建筑,地铁运营企业不可能全部组建自己的队伍,全部自己维修,一定是自主修、委外修和联合维修三种模式相结合。维保模式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将复杂维保工作进行分类,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模式,其遵循的原则是:1专业性程度强、安全等级高的设备自修,如接触网维修;2经济性不强,市场化程度高的委外修,如玻璃、电灯维修等委托物业公司;3专有技术强,市场力量薄弱的联合维修,如工务维修。

维保模式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上、下游产业链进行研究,应充分考虑与本地具有生产、供货能力的厂商及其他社会资源进行战略合作、分工。

与组织架构筹备工作相同,城市轨道交通维保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城市开通线路的多少,维保周期和任务量的大小可进行专业化发展,形成线网资源共享的维修基地。专有技术强,利润高的相关系统可以优先发展、产业化发展,对外经营。

(3)物料供应模式筹备

完成地铁维保工作必须有备品备件等相关物资来保证,物资供应模式的研究与组织架构和维保模式息息相关。传统的维保模式下,地铁第一条线路基本上设置大而全的物资总库,提前储备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一方面对于培养自身队伍,储备技术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另一方面造成了基础设施浪费,与社会资源

的重置。

地铁物料供应模式研究应与维保模式研究一体化进行,对于储运物资进行区分,避免大而全的资源浪费。同时,可与社会物流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形成供应链。

物资供应模式同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多条线路开通后,随着维保格局的变化,可引入企业物流理念成立自身的物流部门,对于物料供应部分进行整合。

2.2 人员筹备

人员筹备工作是整个运营筹备工作中耗时最长、贯穿运营筹备工作始终的一项关键工作,以大、中专院校代培职工为例,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因此及早开展人员筹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地铁运营企业特点,其员工类型从招聘培训角度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有专业技术职称,在公司机关业务部门和生产单位的技术管理部门工作。他们身处决策位置,对公司的经营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类是技术工人,他们有各种专业生产技能,在基层生产单位从事列车驾驶、设备运行、车辆和机电设备检修等工作。他们是运输生产的中坚力量,对保证安全运营关系极大。

第一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有较高的工作经验,大多数将通过猎头、调用、招聘等渠道到岗。第二类技术工人,要求其具有较高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一般应具有大、中专学历,一般可通过学校委培、社会招聘等渠道入职。人员培训的策略可分为:委托先期运营的地铁运营企业培训、自主办学、联合办学等。

(1)定岗定编及岗位职责

定岗定编与岗位责任筹备是确定运营管理体制、运作方式、人员规模、服务水平的重要工作。定岗定编与岗位责任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组织架构推荐方案的管理体制编制。

在编制定员与岗位责任时,除了考虑了维修部门的设备维修模式和车务部门的运作模式外,对管理岗位的设置还考虑了管理层次、管理的工作内容、管理的幅度等因素。对生产岗位的设置还考虑了工作性质、专业特点与要求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定岗定编与岗位职责的制定与架构模式研究有着重要的联系,宜同步进行。

(2)人员招聘及培训

人员招聘计划是根据线路筹备策划要求和依据设定的架构和定岗定编要求编制计划,并明确拟招聘各岗位的素质要求、招聘渠道、招聘方法和到位时间。

2.3 开通筹备

(1)技术筹备

技术筹备是开展线路筹备工作确保顺利实现筹备目标的基础。

以编制公司《技规》、《事规》为核心,以工程项目进展为主线,主要包括:工程验收、车辆验收、设备调试、联调技术文件;试运行技术文件;应急预案编制;事故处理流程及认定流程;运行图铺画等。

(2)后勤管理筹备

后勤保障筹备贯穿整个线路筹备过程,包含办公设施与公寓安排子计划、对外宣传与公关服务子计划、汽车与膳食安排子计划等。

3 筹备工作时程安排

运营筹备工作应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确保工程按期开通。在筹备的全过程中,筹备工作体现为一轴、双重心。

轴线是人员筹备工作:围绕筹备目标,结合工程建设进展,运营筹备工作以员工培训为关键工作贯穿整个筹备工作过程,历时最长,一般不少于三年时间。

(1)工作重心应伴随着工程设计的全面开展而开始,主要完成组织架构筹备、维保模式筹备、人员筹备计划等项工作内容。运营部门在“三权”接管前要介入工程建设工作和筹备运营管理资源和管理体系。

(2)工作重心应在全线土建施工结束开始,主要围绕着开通筹备开展工作。

4 结束语

总之,运营筹备所有工作都是为了最后的开通运营,因此科学、高效地开展运营筹备管理工作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高效、按期开通的重要保障,运营筹备谋划早、启动早,并在实践中不断有改进、创新,对整个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定岗定编范文第7篇

?眼关键词?演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管理

?眼作者简介?演魏 伟(1983―),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西南昌 330038?雪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是指机构编制部门在分解事业单位职责任务、明确业务范围、划分人员工作类别的基础上,确定各类人员相应结构比例并有效实施的管理办法。对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施结构管理,是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规范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促进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南昌市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的探索与体会

南昌市从2011年起开始探索实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在深入调研、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按照“管总量、管结构、管程序”的总体要求,初步明确了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类别、适用人员及结构比例标准,结合事业单位进人核编管理工作进行试行。2012年4月,南昌市编办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单位编制分类和明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的通知》,在市属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中逐步推行了人员编制结构管理,主要内容是:将事业单位编制划分为管理人员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和工勤人员编制三类,并明确除主体人员编制之外的其他类别人员编制,要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三类人员编制结构比例原则上按7:2:1确定。其中,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得低于单位编制总量的70%;主要承担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编制不得低于单位编制总量的50%;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技能型服务保障职责的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编制不得低于单位编制总量的50%。探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管住管好编制,提升编制效益。“三分之一累着干,三分之一混着干,三分之一没事干”,是目前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真实写照。这种现象的存在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编制使用不够科学,占编的闲人太多。按照“因事定编、统一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核定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经机构编制审核确定的编制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再通过编制实名制管理为抓手,逐步实现优化结构、精简冗员以及编岗、编职统一的目的,进一步优化编制配置,大大提高编制的使用效益。

二是有利于规范进人秩序,防止无序进人。以前,编制核定只管数量不管人员,编制使用只管总量不管结构,致使一些事业单位本来急需专业技术人员,实际上却用空编内补充了一些其他工作人员,新补充的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实行编制结构化管理,在编制核定和编制使用两个方面强化规范管理,充分考虑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尤其是进人必须按照核准的人员编制结构,各类别编制不得混用,使得事业单位补充、配备工作人员必须要着眼事业发展和工作急需,缺什么人才补充什么人才,从而确保事业单位进人的合理性、科学性,科学规范事业单位进人秩序。

三是有利于转换用人机制,优化人员结构。从南昌市属事业单位现状看,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编少、管理和后勤人员过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南昌市专业技术型的事业单位人员结构比例看,管理人员占17.5%,工勤人员占14.9%,尽管专业技术人员占67%以上,但除教育卫生系统外,真正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与岗位相适应的还不到在岗人员一半。通过编制结构管理,分别核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编制结构比例,确保和强化主体人员编制,并严格按照人员编制结构配备人员,有利于整合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增强人才吸引能力和优化队伍整体结构,更加有效地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实行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积极探索,南昌市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属三分之二以上事业单位完成了人员编制结构比例核定工作。但是,在推行人员编制结构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一是编制结构比例难细化。科学确定人员编制结构比例是编制结构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我们在推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中,对人员编制结构比例做了一些细化,比如,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编制原则上为单位编制总量的10-20%,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得低于单位编制总量的70%,工勤人员编制不得高于单位编制总量的10%,最多不超过10名。但具体操作起来,由于事业单位涉及行业种类众多,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特点和需求,再加上过去进人管理的不规范,粗线条式的编制结构比例标准与行业特点结合不够紧密,使得人员编制结构分类实施难度加大,造成下一步消化结构性超编的工作任务很重。

二是编制类别适用人员范围难界定。一方面,事业单位人员众多,人员膨胀的问题比较突出。南昌市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人员总量是党政机关人员总量的近5倍。另一方面,过去由于工作任务的需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混岗问题也比较突出,存在专技人员在工勤岗位、工勤人员在专技岗位,甚至存在工勤人员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情况。编制类别的适用人员范围难以清晰界定,造成编制与岗位相一致、编制与人员相一致的问题短时间内还难以实现。

三是编制结构管理与岗位管理难统一。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是根据其工作职能核定的,其本身体现的职能需求、工作任务,兼顾了其行业特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必须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内实施,先定编后定岗。但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管理比岗位设置管理起步晚、力度小,而且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对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管理的指导性政策不多,造成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管理往往受制于岗位设置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立编制管理与岗位管理相一致的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体系,将成为今后工作中必须面对、妥善解决的一大难点。

三、做好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的几点思考

推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科学合理地核定人员编制结构,发挥编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仅是加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也是机构编制管理标准化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下一步,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贴实际、科学核定编制结构比例

确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三类编制比例,必须要从单位实际出发,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制定与其相适应的编制结构比例。专业性较强的事业单位“弱化两头、强化中间”,即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编制少,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多,以体现客观性、专业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管理职能较强的事业单位“强化管理,兼顾其他”,即管理人员编制较多,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少,工勤人员编制少之又少,以体现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闲杂人员。对上述两类事业单位中的工勤人员编制最大限度控制、压缩,直至取消工勤人员编制,确保主体人员编制占绝对优势。

(二)严格区分、明确编制结构适用人员范围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比例确定后,在全面分析单位工作职责任务、业务范围和现有人员岗位工作的基础上,逐一把在编在岗人员划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管理人员编制,是在决策、组织、协调等管理岗位上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使用的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是直接从事本行业、本单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使用的编制;工勤人员编制,是在事业单位从中开发、生产、服务以及为单位业务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人员使用的编制。合理界定各人员编制类别适用人员范围,通过定编、定岗、定人相统一,才能确保结构管理真正落实到位。

定岗定编范文第8篇

汉延渠是*引黄灌区的古老干渠之一,建设于元封太初年间(公元前110-101年),位于青铜峡河西灌区银川平原,干渠总长88.6公里,设计流量80m3/s,灌溉面积45万亩,受益4个市县13个乡镇85个行政村约17.5万人。20*年供水量4.83亿方,水费收入923.6万元.管理处设9个机关科室、1个工程公司、1个灌溉试验站和5个管理所20个管理段,现有职工244人。由于多年来水利工程中存在的体制不顺、权责不明、机制不活、水价形成不合理、工程运行管理经费匮乏等问题导致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影响了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加快灌区水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灌区水管体制改革情况

根据〔20*〕45号文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宁政发[20*]4号)精神,我处制定了《汉延渠管理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结合灌区管理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实施,20*年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划分单位类别,严格定岗定编

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收益状况,将单位内部职能划分为纯公益、准公益和经营性三种类型。一是把承担灌溉试验任务的红星试验站定为纯公益性类型;二是把承担灌溉、工程管理任务的处机关及下设5个所、20个段定为准公益性类型;三是把汉延水电工程公司定为经营性类型。

按“两定标准”,采用中限值测算,干渠管理定岗定编186人,其中单位负责、行政、技术和资产管理以及水政监察等岗位定编34人,运行、观测和辅助类岗位定编152人。在编制总额内合理定岗,并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全员聘用制度,对中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一律实行竟聘上岗;二是实行全员劳动聘用合同管理,签订聘用劳动合同;三是建立考核制度。依据德、能、勤、绩、廉五项指标年底进行民主测评考核,不称职的中层领导责令辞职或解聘,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解聘现职岗位,不合格的一般职工待岗学习,考核末位者工资下浮,停发次年奖励工资;四是安置分流人员。对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的实行内部退养,并通过发展壮大工程公司,将工程公司同干渠管理剥离,安置分流人员。同时委派职工到农民用水者协会延伸服务;五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为职工办理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

(二)落实“两项费用”,积极推行管养分离

汉延渠是自治区骨干工程之一,属于自流灌区,实行自收自支,人员工资及养护两项费用由自收水费解决,但由于现行水价还达不到供水成本,每年政策性亏损在240万元左右,两项费用还不能完全落实到位。通过推行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可以缓解两项费用紧张。

20*年我处推行管养分离,将工程公司转变为企业性质的实业公司,与干渠管理分离,承担养护任务,按养护工作量和定额标准拨款。同时公司面向市场,组建专业化养护企业,对外投标承揽工程,逐步构建有效法人治理结构,最终将从水利工程管理中彻底剥离。

(三)推行水价改革,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一是改革现行水费计征方式,实行“三费合一”的“一价制”水价。将现行的干渠水价、征工折款和支渠维管费“三费”合一,统一以干渠直开口为计量点按方收费,并实行超定额用水加价的水价政策;二是改革水费收缴方式,实行“一费开票到户”和“一票收费到户”制,即水管单位统一开票到户,农民用水组织按票收费到户,农民见票付款,做到票款两清;三是水费实行统一收取,分级使用的管理办法。农民用水组织按照水管单位开出的水票向农户收取水费后,全额上缴到水管单位,按管理维护范围,干渠直开口以上水费由水管单位管理使用,干渠直开口以下水费全额返还给农民用水组织。

(四)推行农业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延伸服务

20*年我处率先在*引黄灌区推行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由农民用水组织自我管理,县乡村监督协调,水管单位指导服务的农业供水管理体制。一是组建农民用水组织。建立起广大农民参与、体现农民利益、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农民用水组织。二是转变乡村用水管理职能。把乡村在用水管理上的直接管理转变为监督、协调和服务。三是改革水管单位管理制度。实行水管单位以干渠管理为主,向支渠以下延伸服务,指导农民用水组织做好支渠以下的用水管理。

截止20*年3月份,完成了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组建工作,共组建协会92个,选举产生协会工作人员667人,管理支渠256条,灌溉面积45万亩,占灌区灌溉面积的100%,涉及用水户4.26万户。

拓宽供水服务领域,开展延伸服务。在强化原有职能和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水管单位通过岗位转换,调整出一部分素质高的人员,走出干渠,深入灌区,指导协助农民用水组织开展测量水、水费计算到户和用水计划的编制等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延伸服务人员在水管单位身份不变,收入不减,劳动保障待遇不变。全处共抽调65名水管人员通过专兼职方式延伸服务,有30人在协会担任副会长。通过深入农户宣讲改革政策,通报水情,掌握用水信息,帮助协会建章立制,制定用水计划,核实面积,分摊水量水费,解决群众灌溉难点,落实“一费制”、支渠“一票制”等工作,使改革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同时积极探索“托管”模式,即协会同水管单位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委托水管单位管理支渠灌溉和收缴水费,逐步推进供水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积极探索。

三、水管体制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推行水管体制改革,*汉延渠管理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到20*年底实现了干渠连续20年安全行水无事故,连续2年被水利厅考核为文明单位,并先后荣获了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职工职业道德十佳单位、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全区水利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区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通过实行定岗定编,初步建立以聘用制为主的用人机制,形成中层干部能上能下,技术职务能升能降,职工能出能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奖罚分明的考核奖惩机制,职工工作热情得到了较大提高,责任心、事业心明显增强,管理处的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2、通过推行管养分离,将工程公司与水管单位分离,面向市场,逐步壮大了工程公司实力,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工程公司对外投标承揽工程创收,缓减了单位经费不足的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人员工资和工程养护两项费用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3、通过推进水价改革,规范了水价管理及水费收取方式,切实解决了水费收费项目多、环节多和搭车收费的问题,杜绝了农民不合理水费支出,减轻了农民负担。通过实行“一费制”和“一票制”的收费制度,让农民淌明白水,缴明白费,促进了水费收缴工作,初步解决了多年来收费难的问题。

4、通过推行农业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水管人员延伸服务的供水管理服务模式,拓宽了水管单位服务领域,解决了过去水管单位只管干渠不管灌区和与用水户脱节的问题,增加了就业岗位,减少了灌溉矛盾和水事纠纷,节约了水量,调动了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和维护末级渠道工程的积极性,减少了政府事务,实现了农户、水管单位和政府“三赢”的目标,对促进节水型灌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四、水管体制改革的体会

1、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水管体制改革是一件新生事物,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风险性,所以要树立坚定的改革信心,把认准的事坚决做下去。从20*年我处推行农村水费改革工作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当时思想的解放,坚定的信心、大胆地尝试,就不会有目前的改革成效。

2、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水管单位由于工作性质、人员素质、服务对象等情况的不同,因此在改革中,必须区别对待,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只要政策方向对,不同的作法都会有力促进本单位和本灌区改革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