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舍原名

老舍原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老舍原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舍原名范文第1篇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后不久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冰心曾这样赞叹过老舍:“我感到他的作品有特殊的魅力,他的传神生动的语言,充分地表现了北京的地方色彩,本地风光;充分地传达了北京劳动人民的悲愤和辛酸,向往与希望。”

老舍出生在北京城区小杨家胡同的一个普通旗人家庭。但幼年丧父,生活清苦,让他从小就知道了自力更生,对母亲也是特别的孝顺。让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坚贞不屈,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当他面对着凶残、毫无人性的敌人、黑暗的腐败社会的时候,他从没低头,不被压抑住,坚决与他们抗争。他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沉重的代价,为人民写了一本本充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扛鼎之作。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的时候,书上介绍说,那时,祖国又陷入了空前大劫难。老舍一个文弱的书生,但他用笔做武器,著写了《剑北篇》,里面热情地赞颂了边疆军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在这场战争中,老舍成了民族英雄,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

老舍是个广交益友的人,虽然他自己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作家,但他不妄自尊大,和许多知名作家都是好朋友,如:郭沫若、茅盾、张恨水、丰子恺等。他们在一起,不耻下问,一起探讨文学方面的琐事,老舍幽默生动的语言,让大家都理所当然地喜欢与他交谈。

老舍原名范文第2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

2、体会在烈日下祥子的悲惨生活。

3、说出本文在自然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及作用。

4、学习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重点:

1、了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

2、体会在烈日下祥子的悲惨生活。

难点:

1、说出本文在自然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及作用。

2、学习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在烈日炎炎或者暴雨中,你们上体育课是什么感受?你们知道在旧社会里车夫是怎样生活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习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

二、作者简介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三、课文说明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写于1935年,1936年在《宇宙》杂志上连载。本文是从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里节选的,可以当作独立的篇章来读。祥子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旧中国,以拉人力车为生。

四、介绍《骆驼祥子》

五、生字词

憋(biē)闷 吆(yāo)喝

腥臊(sāo) 哆嗦(duō suō)

六、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可以分成几部分?

七、走进烈日

1、文中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天气的酷热?找出描写这些景物特点的词语或句子。

2、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感受?拉车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3、作者对天气、拉车人和物的景物描写是为了突出了

4、在烈日炙烤下的祥子的心情又怎样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5、作者竭力渲染天气的极度炎热,目的是什么?

6、作者描写景物的用意是什么?

八、讨论

1、祥子的痛苦感受及苦难生活仅仅是恶劣天气所造成的吗?

2、好天气,祥子会不会有好的命运?

3、祥子的遭遇给你什么启示?

九、揣摩运用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在烈日下的所见所闻所感,要求叙述中要提及景物。

十、小结

看了九年级上册语文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的人还看:

1.初一上册语文书 绿色蝈蝈

2.绿色蝈蝈分段

3.标题

4.初一下册语文《绿色蝈蝈》试题及答案

老舍原名范文第3篇

【学情分析】

因为我们的学生正是生长在这美丽的巴尔虎大草原的所以他们更能体会老舍先生这篇文章中所描写的生动情景,更能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重点在于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民族团结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会要求掌握的18个生字及7个词语。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3.学会和同学有效地合作学习,培养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新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完成导学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民族团结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大团结的民族情怀。

【教学重点】

1. 学会要求掌握的18个生字及7个词语。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 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民族团结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民族团结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大团结的民族情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18个生字,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1.学会要求掌握的18个生字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难点】

1. 掌握丘、勾、尔、茫的结构及部首。

2. 会写生字中难写的字,如:翠、裳、拨、蒙、摔、蹈等。

【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

【教学工具】导学案、多媒体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让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要求掌握的生字。

茫  丘  绣  柔  勾  翠  叹  陈  尔  

洒  隐  裳  飘  拨  寂  蒙  摔  蹈

2.给生字注音、组词、写出部首,并找出形近字组词。

3.学生在导学案上练写生字2遍;选词造句。

一、导课

1.提问导入:

刚才我们听得这些歌曲你们觉得怎么样?

都是歌唱什么的?

那我们正是生活在?

我们的家乡风特别?

我们的人民非常?

2.那这是我们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和体会,这节课我们跟着第五课作者老舍先生去感受一下,他首次拜访巴尔虎大草原时是何感受。(板书课题)

3.人物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18生字,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自主学习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2.整理课前自学材料。

四、自学展示:

1.汇报展示自学生字情况。(每组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展写),其他同学在写字本上把生字练写两遍。

2.认读生字组词 ,齐读生字。

3.展示选词造句。

4. 展示朗读能力。(指名读课文)

五、合作学习: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何感受?

六、师生交流:我们汇报(每组派代表),师补充。

七、巩固练习:(学生完成训练单一上的题)

八、板书设计:标题

民族团结

【学习过程】

5.《草原》(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18个生字,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1.学会要求掌握的18个生字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3. 掌握丘、勾、尔、茫的结构及部首。

4. 会写生字中难写的字,如:翠、裳、拨、蒙、摔、蹈等。

二、自主学习:

1.自由大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要求掌握的生字。

茫   丘   绣   柔   勾   翠   叹   陈   尔

洒   隐   裳   飘   拨   寂   蒙   摔   蹈   

2.给生字注意、组词、写出部首,并找出形近字组词。

注音

生字

文中组词

再组词

我发现

注音

生字

文中组词

再组词

我发现

3.练写生字2遍;选词造句。

三、自学展示:

1.汇报展示自学生字情况。(每组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展写),其他同学在写字本上把生字练写一遍。

2.认读生字组词 ,齐读生字。

3.展示选词造句。

4.朗读展示(指名读课文)

四、合作学习: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感受到了老舍先生怎样的体会?

五、师生交流:我们汇报(每组派代表),师补充。

六、巩固练习:(学生完成训练单一上的题)

5.《草原》(训练单一)

1.看拼音写汉字。

      róu             cuì            shang

   温(     )     (     )绿     衣(     )

      jì            měng           shuāi

  (     )静      (     )古      (     )跤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隐    (      )      蹈    (      )      绣    (      ) 

稳    (      )      稻    (      )      锈    (      )

老舍原名范文第4篇

老舍笔下的北京城,是一座兼容并蓄了宁静与喧嚣的城,这得益于构成它的基石――四合院。如果说林语堂笔下的四合院是舒适、贵族气,甚至文人化的,那么老舍笔下的四合院则是贫民化的、四方杂处的。可惜直到老房子拆得差不多了,才意识到四合院的这份贵气,于是若干精品酒店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四合院里建了起来,雕梁画栋,远远闭着朱门,让人顿生可望而不可即之感,那老院子里的自在悠闲生活,却更远了。

这样的印象,在发现觉品酒店时被颠覆了。新街口闹市,在叫卖声中拐进正觉胡同,小时候的种种,顿时浮现眼前,从推煤车的大爷身边经过,你看到某户人家的围墙外,种着一盆君子兰。再往前,看到门口的大红牌子,黑字写着“觉品酒店”。轻松亲切的胡同生活再次飘荡回身,让人无忧无惧地去叩响那莲花门。

正觉胡同得名于正觉寺,也就是觉品酒店的前身。正觉寺原名“正法寺”,始建于明成化11 年(1475 年),由内监韩谅赐宅施舍建寺。在清乾隆20 年(1755 年) 改称“正觉寺”,寺名取佛经中“登上正觉彼岸”之意。这条胡同东起棉花胡同,西至新街口南大街,最大的优点就是毗邻后海,是旖旎风光背后闹中取静的隐士之居。

据胡同里的老人讲,在寺院破败之后,这座院落历经贵人私宅、民间私塾,最后成了工厂的仓库。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作家老舍先生开蒙授学的第一座私塾就在正觉寺里。觉品酒店是北京第一个建在古寺院里的酒店,比一般的精品酒店多了几分恬静超然之气。叩开莲花门,就是原正觉寺的大雄宝殿了。房梁是主人装修时丝毫没有动过的,淡远的天顶壁画还保留着500 年前的质朴,唯有屋顶落下的一盏莲花形纱灯,掩映着老家具上精致的刺绣靠垫,流露出属于现代的享乐态度。吧台上用的是徽州雕刻,渔樵耕读,从茶几、软榻到书架,没有一处不能寻到旧时庭院的精致细节。

觉品酒店设计最大的美,就在于设计师的超然,自己退居设计之后,一切以保留历史原貌为先。只有大雄宝殿两侧的藏经阁给他出了难题。“藏经阁原本是为了藏书建的,在四合院建筑中,就是一个避风避光的角落,显然不符合现在住客对酒店要空间、阳光、新鲜空气的原则。而且房间四方面积不如厢房的一半大,却很高,有7.8 米,从地面望天花板,像一口深井。”酒店员工介绍说。还是经营酒店的主人想出了主意。这样的高度,恰好隔出上下两层,楼下起居室和浴室,楼上卧房,成了私密自在的LOFT 空间,充满时尚动感之美。这样一来,藏经阁成了整座酒店最具风情的私人空间。我尤其注意到老雕花条案上,剔红漆的灯座,以及墙上挂着主人从全国各地搜集的艺术品,让老房子变成了手工艺博物馆。

老舍原名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不雅绰号”;德育;修养;宽容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70-02

案例叙述:进行《汉字与人名趣谈》教学,当学到“舒舍予”时,我向学生介绍: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由父亲所起。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父母为图吉利,便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来到的意思。上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名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意思是:(1)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2)含有奉献自己的意思。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个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用作自己的笔名。在192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上,他正式署名“老舍”。所以,“舒舍予”是用拆姓成字的方法来取名,取得非常有趣,充分展示汉字的无穷魅力。随后,我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有趣的名字,或者用拆姓成字的方法给自己取个有趣的名字。课间休息,有个男生叫一位女生“二马(妈)”,这位姓“冯”的女生听到带有侮辱性的不雅绰号,立刻制止男生。可惜在场的人很多,不雅绰号不胫而走。我知道后,找“肇事”的男生谈话,他也真诚地向姓“冯”的女生道歉。上课时,我痛心地向同学们讲述十年前,我的一个姓“封”男生因被同桌取不雅绰号而最终转学的事例,要求全班同学“不要叫同学的不雅绰号”。此后,我也经常观察是否有人叫“二马(妈)”等不雅绰号,都没有发现。我以为此事风平浪静,正在沾沾自喜时,姓“冯”女生的家长找到我,一脸无奈的样子,让我多做做女儿和同学的工作,制止同学叫不雅绰号,使女儿摆脱以泪洗面的痛苦生活。于是,我又在班上大谈不雅绰号的危害,并请政教主任、女生指导员、同学分别给姓“冯”的女生做思想工作,希望她能尽快摆脱“不雅绰号”的纠缠,重新过上快乐的生活。结果却令人非常遗憾,姓“冯”女生没能走出“不雅绰号”的沼泽地,只好转学了。

案例分析:《汉字与人名趣谈》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专题〈汉字——游戏·活动〉》第二题第2小题。因为内容太少,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关注对学生进行“有趣的人名”的知识传授和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具有取“有趣的人名”技能后会给别人取不雅绰号的问题,从而给个别学生造成痛苦,给个别家庭带来伤害,也给教师自己留下抹不去的无限遗憾。姓“封”男生、姓“冯”女生,因同学取、叫不雅绰号而转学的事,让我明白:教育,不容忽视“不雅绰号”。

那么,如何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呢?

1.教学设计,要认真落实德育目标。经历了这两次小疏忽酿成大灾难的教训后,我再进行《汉字与人名趣谈》教学设计时,为了落实“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1]的德育目标,增加了“不雅绰号的危害”、“身边的不雅绰号”的教学环节。力图通过一个个血泪的事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取、叫别人“不雅绰号”的危害:不雅绰号,它是一个学生最可怕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学校的不幸,社会的不幸!

2.提高修养,努力做一个文明的人。课堂教学时,在“不雅绰号的危害”的教学环节中,我详细列举姓“封”男生和姓“冯”女生因“不雅绰号”转学、学生叫老师“不雅绰号”引发的战争、大中小学生因不堪忍受“不雅绰号”而杀人的事例,使学生明白:不雅绰号,是指具有侮辱性的绰号。给别人取不雅绰号,叫别人不雅绰号,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他人听到后会非常反感、难过,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会给家庭带来灾难,会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不雅绰号是一种卑劣的、丑恶的东西。给别人取不雅绰号,叫别人不雅绰号,是不文明的行为。紧接着,学生通过“身边的不雅绰号”的讨论,“要让年龄尚小的人不只是晓得‘这种事是卑劣的、丑恶的’就够了,还要让他因为卑劣的、丑恶的事就在近旁,可是由于自己无能为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感到担忧、难受和痛苦。对于卑劣的、丑恶的东西的这种愤慨和厌恶,会渐渐地迁移,用来检查自己”[2],从而产生以给别人取、叫不雅绰号为耻的心理。学生有了羞耻心理,就会自觉地抵制给别人取、叫不雅绰号的行为,因为:“羞耻心是对于卑劣的、丑恶的东西的强有力的抗毒剂;形象地说,它是能浮载荣誉感、良心和自尊感的大船的深水。”[3]有了这潭深水,就能做一个文明的人,对他人有益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3.宽容他人,习惯自己的不雅绰号。通过“不雅绰号的危害”和“身边的不雅绰号”的教学,学生清楚地意识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一块没有不雅绰号的净土。甚至,不雅绰号会像幽灵一样纠缠着你、我、他的生活,纠缠着你、我、他的一生。因此,当不雅绰号降临时,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要学会用宽容的心态拥抱“不雅绰号”。

特别是老师,当听到学生给自己取、叫不雅绰号时,更应该学会宽容学生。因为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高山宽容了岩石,才拥有了雄伟壮观;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同样的道理,教师宽容了学生的无知,才会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宽容了学生的无聊,才会拥有快乐的师生生活;教师宽容了学生的愚昧,才会拥有幸福的未来。

教师宽容给自己取、叫不雅绰号的学生,就在学生中树立了一个活榜样。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他遇到别人给自己取、叫不雅绰号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做法。这是“因为孩子们和猿猴一样,爱去模仿他们所见的一切,不管是好是坏,甚至没有吩咐他们去做,也是一样;由于这个缘故,所以他们学会运用他们的心灵以前,先学会了模仿。”[4]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自己的不雅绰号,就不会为了不雅绰号痛苦,也不会为了不雅绰号去战斗,更不会为了不雅绰号去杀人。

综上所述,教育,不容忽视“不雅绰号”。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学会面对“不雅绰号”的最好办法是:宽容“不雅绰号”,悦纳“不雅绰号”,习惯“不雅绰号”,品味“不雅绰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在建议[M].杜殿坤,编译.第2版(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53.

老舍原名范文第6篇

演员与主持

别看我小小年纪,我已然有八年的“演出生涯”。幼儿园上演拳脚版的《少林武当功》,四年级出演《小猫钓鱼》,六年级参演扇子舞《少林武当功》,七年级凑合着表演“三句半”。我自称“小演员”,不为过吧!

除了演出,我还当过“主持”呢。说起主持,还有一段小故事。小学三年级一天的上学路上,快到校门口时,突然一张五十元人民币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把它捡起来,不假思索地交给了老师。那天的值周老师刚好是我的音乐老师(在这以前她并不怎么认识我),她把我的事迹刊在了学校的宣传栏上,于是我名声大震。不久,学校排演元旦节目,也许因了那件事,音乐老师很看重我,她找到我,要我和一位女同学当节目主持人。一连就是两年,让我大过了一把主持瘾。

我的“文学”之路

我的爸爸是语文老师,受他的影响,儿时的我就喜欢看一些故事书,常被那神奇的童话深深地吸引。略大一些时,爸爸还介绍我看四大古典名着。父亲是个极好的语文老师,他说,读书时一定要将声音读出来,这才叫读书,这才会有语感;天长日久,脑子里也便积累了很多的词汇,将它们融会贯通,作文水平也就日见提高了。

在父亲的鼓舞下,我甚至模仿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把我名字中的“庄”字拆开,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广土”。并且以此笔名署名,先后在“小山屋”上发表了《克隆一个我》、《仙境游》等19篇小文章。其中《我为“玩”正名》获得了县小学语文小论文评比二等奖;五年级时用文言写的课堂作文《〈滥竽充数〉续》被湖北民族学院的杂志收编出版。

现在,升上了初中,“文学”依然是我不懈追求的梦。

电脑——我的最爱

也许是因为从小在学校长大的缘故吧,我很小就认识了电脑,迷上了电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黄叔叔是一位电脑老师,爸爸的同事,我家的邻居。一有空,我就跑去他那,看着他敲敲键盘、转转鼠标,一张张漂亮的Word页面、一幅幅舞动的Flas在屏幕上出现,我由衷地赞叹:“您真厉害,我要有这般本领该有多好!”黄叔叔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说:“熟能生巧罢了。以后你肯定能超过我。”我似懂非懂,竟也稀里糊涂地点点头。

老舍原名范文第7篇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库、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老舍原名范文第8篇

在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里还有这样的故事:冠晓荷的太太大赤包听说老公在外边另有新欢之后,去和“死敌”二太太桐芳商量对策。桐芳因为惟恐失去现在的地位,和大赤包结成了“统一战线”,俩人一起跑到老公常去捧角儿的剧院,把正在大声喊“好”的冠晓荷揪回来,关在家里不让出门,直到他死心为止。

冠晓荷当时心仪的对象是落难的满洲格格文若霞,在日本人占领北平之后,大赤包投敌做检查所所长,而桐芳则投身抗日,为了救若霞以身殉国。但就是这样天差地别的两个女人在共事一夫时也有互相依赖之处,真是有趣啊。

有些二奶出于本能地地知道,与地位比自己高贵的人为敌是不明智的,所以她们把攻击的矛头常常对准地位不如二奶、但有可能成为二奶的女人,比如老公包养的或是宠爱的婢女。可是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比二奶更“女人”的应该是,比二奶更小人的呢,应该是婢仆吧。的厉害自不用说,她们对付男人的专业训练和社会经验非一般女人可比;而婢女天天在你身边伺候,掌握你的大量隐私,一旦心生不轨和外人勾结对付女士人常常令人防不胜防。

在唐朝,那位亦尼亦妓亦诗人的鱼玄机女士,就因为打死婢女引发公愤,被判了死刑,一代名花香消玉殒。

这件事说起来比较复杂。鱼玄机,原名幼薇,字慧兰,生于唐武宗年间。据说她五岁诵诗,十一二岁就已经小有名气。她一生结交了很多诗人名士,但除了嫁与一位李公子做过几个月二奶外,没有人能把她娶进家门,包括写有《花间集》的风流才子温庭筠。失意之下,她出家为尼,直接在自己主持的庵堂里接纳宾客,上自王孙公子下到乐工伶人,只要是帅哥来者不拒。用她自己的话说:“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我能找到更风流的才子帅哥,何必为那个负心郎抱恨呢?)

可惜到了24岁上,玄机女士还没有找到可以托付终身的如意郎君,而新的烦恼又来了。她有位婢女(一说为徒弟)名叫绿翘,长得很不错,年龄渐长初解风情,和鱼玄机的一位恩客眉目传情有了往来,竟然在庵中趁鱼玄机不在时与他。鱼玄机发现后想要修理修理她,偏偏绿翘恃美而骄不服管教,鱼女士一时失控竟然将她打死了。事发之后,那位恩客和另外一些喜欢绿翘的男人们都出来打抱不平,鱼玄机没有为自己辩解,伏法而死――她大概也活够了。

(一般说来,按当时的法律主人打死婢仆是不需要偿命的。所以这个案子判得相当蹊跷。我只能推测当时的社会舆论对鱼玄机相当不利,另有传言说审判者是曾受鱼玄机冷落的客,这就无从查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