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常记溪亭日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常记溪亭日暮范文第1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9课《词两首》之《如梦令》。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词。

2.通过品词析句、想像画面,感受词的凝练美和意境美。

3.想像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 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析句、想像画面,感受词的凝练美和意境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预习反馈

1.投影出示课前下发的"课外学习卡"。

2.组织汇报。指导多名学生进行汇报,师生共同补充、评价,教师相机小结讲解有关"词"的知识。

3.谈话引入学习内容。

(1)师出示一首学过的"诗"与本节课要学的李清照的词《如梦令》。让学生从形式上分辨出两者的不同。(师指着词《如梦令》告诉学生,这就是词。)

(2)师: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纯真情挚,字精意新,她许多词一直流传至今。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读、欣赏、品析她的这首词。

板块二:初探课文,读悟词意

1.师播放课文录音,示范朗读。

2.指导学生读词。

(1)一读。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词的每一句。

(2)再读,读懂词意。

(3)三读。边读边交流:

A.是怎样的一次经历让词人"常记"的?

B.你认为这首词应突出放在哪个词语上?

C.说说整首词描绘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小结:这首词描绘的是词人从前一次与朋友外出郊游,喝醉了酒,天色已晚,划船回家,不小心把船划到了藕花丛中,很着急,用力划船,把在池中栖息的鸥鹭都惊飞了的生动情景。

板块三:品词析句,读词想画

师:读诗词时我们不能光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还要去感受诗句描写的情景。这是一首很美的词,每一句都是一幅绝妙的画。同学们,让我们继续读一读,看你们能从中品出哪些画面?

(一)品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板书:溪亭日暮沉醉

讨论体会:

1.想一想,词人是在什么样的时间喝酒赏景?(日暮)

2.读到"溪亭日暮",请想像当时的天空、水面、远处、近处等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3.在如此美景下,词人和朋友会在做些什么呢?(看景、吟诗、作对、聊天、下棋、喝酒……)

4."沉醉"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沉醉"?你觉得这里的"醉"仅仅是喝醉了吗?

小结:李清照和朋友享受着美酒,享受着快乐,陶醉在美丽景色之中,"沉醉"既是酒醉,也是被当时眼前的美景所陶醉。)

5.讨论:"沉醉"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因"沉醉"而"不知归路",因"沉醉"而"误入藕花深处"。)

(二)品读"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板书:兴尽 藕花深处

1.你是怎样理解"兴尽"一词的?它与"沉醉"有怎样的联系?(让 学生说一说)

师小结:词人因"日暮",所以"兴尽",由于有"兴"而"陶醉"了,因"陶醉"致使后来时常记得。字字值得我们去品味。

2.师:"藕花"是什么花?请同学们想一想"藕花深处"是一种怎样的画面?此情此景你会想到哪些诗句?

3.师:想像一下,天色已晚,词人和朋友却"误入藕花深处",在荷花丛中迷了路,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境?她们的心情会怎样?(着急、焦虑)

4.同学们有没有与"误入藕花深处"相似的经历?你会怎么做?词人和朋友又是怎样做的?请读一读文中句子。(争渡,争渡)

(三)品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板书:一滩鸥鹭

1.师:读了这两句,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看插图说)

师小结:嬉笑声、摇橹声、鸥鹭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这宁静的黄昏。

2.想一想:"一滩鸥鹭"是怎样的场面?这里的"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惊喜。让学生说一说)

(四)总结。师:刚才我们边读边想像,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大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让我们走进这美好的画面,再来读读这首词。(学生读词)

板块四:拓展阅读,再感词韵

1.出示李清照的另外一首词: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让学生读一读这首词。与本节课所学生的词进行比较。

常记溪亭日暮范文第2篇

这是一首记游小令。词人追述了一次泛舟溪游的情景。

“常记溪亭日暮”。词一落笔。词人就直涉记游旨趣,将舟游的地点、时间告诉了读者,笔毫尖已带出一缕日暮的烟霭。“常记”一词,让人宛然想见青年李清照偏首微笑,忆丝缕缕的情状。早想记下“溪亭日暮”那段情了。一个“常”字,一片深情!

让我们沿着词人记忆的溪流,去重温她们的荷花惊梦吧。

“沉醉不知归路”一句承上写来,把溪游活动的画面,安排在暮色苍茫的背景下。试看那蚱蜢小舟,摇摇晃晃,舟中人兴高采烈,载笑载言;自亭而来,又挥桨远去……

“沉醉”一词,可有两种解释。一种以为女词人谙于酒道,是她们在溪亭上喝醉了酒,乘兴挥桨远游,以至忘了回家的路。一种认为词与酒无关。在这首小令里,后一种解释似乎比较合情理。因为(一)那年代似乎还没类似今天我们男女郊游,觥筹交错的情景。(二)“溪亭”未必是饮酒所在,当是词人为她们舟行远游那一带亭阁而暂拟的名字;如“牧童遥指杏花村”之“杏花村”。(三)词人谙于酒道,正可拟酒入词,用于比物。

如果就如前一种解释未免过于坐实,且与下文“兴尽”一句也相悖忤。因为从“兴尽”这两个字里我们知道,姑娘们的游兴在上一句里不过才刚刚开始呢……

在词人幸福的记忆里,醉人的是“溪亭日暮”的迷人景色,是少女们如诗如画的浪漫情怀。

“接天莲叶无穷碧”……这是一种在自然怀抱里的深深陶醉,一如酒后之酩酊。“不知归路”当“谁也不曾想到该掉转船头,走上归程”讲。这样“兴尽”一词意思也有了着落。

“兴尽晚回舟”。姑娘们忘情地游弋在水树乱莺啼的溪道上,不觉已是“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掌灯时分了。暮霭沉沉,来路模糊。由“暮”到“晚”,正可见她们舟行已远,误入歧途了。

胆怯的姑娘们真的急了,于是掉转船头,直取归途。然而姑娘们还是那样生性活泼,她们一边加紧划桨,一边却还在不时探手摘取那过人头的莲子,直弄得满河荡金……

此时此景,正和五代词作《南乡子》:“乘彩肪,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描写的一样……

真是的!想快点回家,又心神不一,瞧“误入藕花深处”了。这一句来得突兀,胆小的读者真要为她们捏一把汗了。

“误入”一词言其急不择路的心态:“深处”于笔外回应上一句之“晚”字,资证当时天色确已向晚;不然何以“误入藕花深处”却还浑然不觉呢?

四面荷花,一鞭残照;前无去路,舟行维艰。怎么办?怎么办?姑娘们真的急了,慌了。于是,“争渡,争渡”――你一桨,我一桨,“噼噼啪啪”打起桨来。

这里:“争渡”迭用,有意跟乱桨的节拍相应和,给人以一种动作的连续感。姑娘们慌乱的情状,桨击水溅的声响和白光,都尽在这“争渡,争渡”里了……无怪那一滩晚栖的水禽,要拍响起它们惊悸的翅膀,以示对这船不速之客的抗议了。

常记溪亭日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意象 支点 探究 吟诵 整合

在我国浩瀚璀璨的古典诗歌的海洋中,有这样一位女子,在宋学盛行,女性被进一步剥夺了话语和自由权利的时代,她不甘于沉默,不甘于失去话语权,她选择做一个挑战者,直逼“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规范底线,她平生创作的许多作品,无不洋溢着她的才华,闪烁着其女性的思想光芒。她用生活化的语言去展现自己的情感流程:她的爱,她的恨,她的痴,她的怨。她不做作,不矜持,直来直去,直率坦诚。如实地反映、表达真实的自我,为女性争得了在语言上的权利,她,就是李清照。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入选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苏教版必修四上入选了《声声慢・寻寻觅觅》,而学生在初中阶段更是早已接触了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新课程结构和理念下,如何做到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位伟大的女词人作品的恒久魅力,并获得超越文本的思考和启迪,以达成新课程目标,笔者作了一次艰辛而有益的尝试。

一、巧用意象作“金针”,为课堂寻找一个支点

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要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的时间里学完、学好并学透这四首词,难度非常大,那么能不能为这节课寻找一个支点作为突破口呢?

古诗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金针,借指秘法、诀窍。在诗歌的教学中,如果能寻找到一枚“金针”,不仅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而且可以活跃学习气氛,课堂的活力焕发了,高效自然也就有望达到了。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物象,比如春花秋月、宝剑洞箫、枯桐瘦梅、啼莺鸣蛩,本是无情无知的客观物象,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和发展,积累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符号化了的“客观物象”和“象征意蕴”的有机结合体――意象。笔者通过反复的阅读和比较,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这四首词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个意象――酒。这一意象不仅是这四首词的巧合,更在词人的作品中大量反复出现。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在李清照现存的50多首词作之中,和“酒”相关的词作就占了一半左右。因此,将“酒”这一意象作为解读这四首词的一枚“金针”,用这枚“金针”来穿针引线,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起到帮助学生激发思维的作用。于是笔者确定把“酒”这一意象作为这节课的一个支点。

学生通过阅读这四首词发现,“酒”这一意象在其中承载的情感意蕴是有变化的: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中,词人通过对一次和闺中密友赏游的叙写,学生发现“酒”在这首词中是词人表达内心愉悦的一种途径;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中,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流露出浓烈的伤春惜春之情,词人试图饮酒来排遣自己内心那淡淡的春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显然是一首离别之词,因和爱人离别,离愁难耐,词人的满腔幽怨只能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但无奈的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词人借酒御寒,但杯酒下肚,却依然敌不过“晚来风急”。

二、妙设话题作探究,透过文字读作者

同一个意象,词人为何会有不同的情感寄托?这是学生在阅读比较之后自然而然会产生的一个问题。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在此,笔者为本节课设置了一个探究话题――“李清照的诗酒人生”。

诗歌的教学到最后非常容易滑入教师的“一言堂”的流弊之中,学生缺少主动建构的空间,教师容易成为话柄的持有者,这样的教学弥散着危险。因此这一探究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在课堂上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互为学习伙伴、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之下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不仅仅是让学生从资料入手去简单了解作者的生平,更要学会从作者的文字背后去了解一个作者,了解每一个跃动在文字背后的活生生的生命状态。

这四首词是词人不同时期词作的代表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创作于词人少女时期。由于家庭出身优裕,家庭教育开明,李清照没有通常大家闺秀轻走细步、笑不露齿的矜持之态,表现出来的是少女的天真、浪漫的生活情趣,活泼、开朗、洒脱、自由的自然天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清照少女时期的纯真烂漫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对爱情的渴求。在闺阁里畅饮求醉是词人常用来驱遣心中怀春意绪的方式。多愁的词人表现出的是较之于其他闺阁中的女子更为敏感纤细的意绪。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中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细腻敏锐地表现出了一个少女那种淡淡的怀春意绪。

李清照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这是一桩天作之后的婚姻。婚后夫妻二人感情甚笃,李清照日后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对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有着细腻的回想:“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馀。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他们斗酒论诗,战棋听琴,共探金石,然而两人朝夕相处、琴瑟和谐的生活还是被丈夫“负笈出游”的现实打断,她一方面期盼丈夫政事有为,宦途顺畅,一方面又“悔教夫婿觅封侯”,不得不面临夫妇分离、重门深院、一人独居的生活,“离怀别苦”只能靠酒来略微冲淡。在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她毫不掩饰对丈夫的爱,并大胆地表达出来。此词说明词人能大胆率真地表达自我,敢于向封建传统礼教发起挑战。她的大胆率真除了是酒给了她勇气,更是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常记溪亭日暮范文第4篇

创作风格: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常记溪亭日暮范文第5篇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独特因素,对亭的艺术研究与古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体会亭建筑之美妙还要走进浩瀚的古代文学卷藏之中,细细体味。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不仅是停留休息、观赏景色的场所,而是从更高的层面润饰了这一建筑符号。正亭从最初的实用功能为主过渡到美学理念的象征,反映了古人对吉祥、美好、富贵、幸福的永恒追求。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亭建筑成为一种意象建筑的代表,是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的园林建筑。文字是记录亭文化演变的最佳途径,亭通过文学的解读被赋予了更深刻的象征意义,而升华为多元的文化载体。在古往今来的艺术创造中,亭建筑成为物我交感、天人合一的媒介,生命的思考和创作激情由此产生。

首先,我国古代文学中亭的美主要表现的是实与虚的结合,是一种含蓄之美。这虚实之间饱含了浓烈的古典文学和文化意蕴。

所谓的“实”指的是园林中亭建筑本身,亭作为单独的实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实用功能价值。亭的历史十分悠久,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史。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建筑沿袭了古代亭驿馆的功能,可用来接待南来北往的客人。由于亭具有驿馆功能,因此也就成了南来北往的行人送别最好的场所,而且这种具有驿馆功能的亭一般在大路旁或江水边,这种环境容易使人产生离别的伤感。同时,随着古代园林建筑的发展,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建筑,除了关注亭的实用功能,也开始追求美的意境。由此可见,亭本文由收集整理建筑有了深层的美学内涵。

所谓的“虚”则是指古代文学作品中亭作为独立建筑,既有着阿娜多姿的建筑美,又有着通过文学营造出美的意境。这种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使人们站在亭中所期待的就是让变幻多姿的实体亭建筑来获取无限美的意境。亭建筑进入文学创作领域成为描述的对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开始人们除了关注亭建筑的实际功用,更多的是增加其观赏价值的“虚”。最著名的当属王羲之应景而作《兰亭集序》文曰:“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文人的审美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反映了魏晋士子追慕自然、笑傲江湖的浪漫气质。在当时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历史环境下,文人墨客开始崇尚隐逸,并从自然中表现自我、体悟玄理。山水自然之本体是“道”,亭建筑是超越形质的一种宇宙自然的本体之美。随着我国古典园林经营设计的日益精细,亭建筑不仅成为文人内心建构的精神绿洲之外化,而且为他们结交挚友、切磋艺术提供了理想的空间。人们身处小小的亭园建筑中再大到自然山水景色,以身心与整个大自然融于一体的姿态。这种由具体的“实”体验到“虚无”的人生境界,就是摆脱器质形态的束缚,升华更高境界并获得一种精神之美。

其次,我国古代文学中亭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之美,引发文人创作思想的升华。园林中亭建筑的造型千姿百态,且选址建造的周边环境各具特色。在这种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人生感悟。这就是由建筑的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所引发的作者一种形而上的感悟。

据记载,我国亭的选址力求因地制宜,造型应与环境协调统一,体量应与园林空间大小相宜。主要有:山地建亭、临水建亭的形式。张说在《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中写道:“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写这首诗的创作地点是在山中,属于山中建亭。在山中建亭宜选开阔台地,利于眺望及视线引导,为途中驻足休息佳地。如崂山圆亭,就是山地建亭的代表建筑。王勃在《秋江送别》第一首中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在这首诗中所反映的场景是在“江亭”,属于临水建亭。这种亭建筑一般最宜低临水面,布置方式有:一边临水,二边临水及多边临水。古时江边之亭成了南来北往的行人送别最好的场所,宇宙无限,人生有限,连孔子在岸边望着滔滔的江水都会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悠悠江水边的环境下,容易使文人产生离别的孤寂之感。宋末爱国诗人林景熙的作品《溪亭》中:“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首联破题,表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写作者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孤独、徘徊的情绪。溪亭是指临溪水建造的亭子,溪涧建亭主要是景观幽深,可观潺潺流水、听溪涧泉声。唐代张祜《题上饶亭》诗:“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宋代李清照《如梦令》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读起来似有恬静闲适的印象,细细品味,又觉不然。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此外,也有以曲桥、小堤、汀步等与水岸相连,而使亭四周临水的建造地址,如北海公园五龙亭,亭上又有历代文人留下写景写情的楹联佳作,更增加了建筑的文化底蕴和美好意境,而人在亭内眺望全湖时,山光水色,着实迷人。

常记溪亭日暮范文第6篇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选自李清照《声声慢》

人须要记忆,但记忆总会沉睡,依稀的记忆便需要提醒。

李清照,宋代词人,婉约派代表人。一开始认识李清照,并不怎么喜欢她的词,总是体现出女子本拥有的柔美。比如《一剪梅》和《如梦令》,这两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词。

她的早期词是应有的甜蜜和柔美。当时的女子有如此伟大的地位,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常年在外,所以她的很多词都是思念丈夫的。

很喜欢这首《声声慢》,带给人一种依稀凄凉的感觉。而我,却是如此的喜欢这种凄凉。这首词作于赵明诚死后,李清照的这中思绪是常人无法琢磨的。

常记溪亭日暮范文第7篇

如果村庄是乡村的章节,凉亭就是卷首语,首页上的插图。它是村庄的表情,更像是一个引子,远远地引领着,告诉你五里十里外有村舍,把你带到苍茫古道的那一头。

总之,它是欲系行人的样子。

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把村庄串连了起来,却又维持一段固定的距离,默默注视并认真记录着乡野里发生的一切。

人们老远就能看到它,在村头、在路边、在溪岸、在拾柴放牛的高山谷口、在遥远的异乡……仿佛老屋上空飘出来的一缕炊烟,心中一热,押着了王维的韵脚“墟里上孤烟”。

从老屋里走出来,走出村庄,走过凉亭,就走进了外面恍恍惚惚的世界。

【二】

亭者,停也。

客官,坐下歇歇脚吧!这不是孙二娘的十字坡包子铺,但也供休憩、宴集和送行。《世说新语・言语》说:“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迎归,相送。《西厢记》里长亭别,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他消受不了这样的告别,她等不及此去的归期。

杜甫的不醒客愁无赖春色到江亭,柳永的凄切寒蝉对长亭晚,晏殊的长亭路外绿杨芳草,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当然,最长最深的是姜夔自度曲《长亭怨慢》。

好一曲怨声,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三】

走的人一多,亭就成了名亭。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石评梅和高君宇的陶然亭,杜牧的爱晚亭,沈复芸娘的沧浪亭,王羲之的兰亭,张岱的湖心亭……

走的人多了,遇到风霜雨雪的日子也多了,本来孤单一座桥的桥面上有了亭。

不管是风景亭,还是路亭、桥亭、渡亭,也不管是四脚亭、六角亭,还是八卦亭,亭始终敞开大门,不,拱门,吸附着光阴的尘埃,吸附着飞短流长。

风走过留下风情,雨走过留下雨意,饮者走过留下灵感,禅者走过留下偈语。

【四】

凉亭接纳的,除了醉汉、流浪汉,更多的是过往行人。行人是提着竹篮的村姑,油嘴滑舌的媒婆,摇着拨浪鼓的货郎,相亲回家的小伙子,荷锄晚归的老农夫……村闻逸事,农事收成,闲言碎语,从四面透风的凉亭旁逸斜出。

人语、鸡鸣、犬吠、水流、风声,像粉嫩的桃花一样,都是春风怎么藏也藏不住的。

富家女薛湘灵的婚轿在亭内避雨,遇贫家女,赠锁麟囊。“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这段《春秋亭外风雨暴》真是雨疏风骤,穿云裂帛,听得人耳酣面热。

不见红袖招,难闻曲。

【五】

时光遮蔽了亭。

当年长亭里难别的黑发娘子,早变成枯井旁的白发老妪,走出去的少年郎,又身在何处?

长亭凝聚着风尘的记忆,又成了记忆的耳目。行人深情地来,喧哗地来,感慨地来,或匆匆,或悠悠,不过是几记落在石板上的回声罢了。

以前的凉亭留在古诗词里,翻开诗词,它的身影一个接着一个跑出来,披满青藤,人字形,还是那么清秀,有着古道西风瘦马的黄昏气质。

那时是春风十里,彼时是波心冷月。

对岸是鸡鸣茅店,此岸是人迹轻霜。

常记溪亭日暮范文第8篇

2、忆江南: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原为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3、生查子:生查子,词牌名。又名“相和柳”“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楚云深”“梅和柳”“晴色入青山”等。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有双调五体,字数有四十、四十一、四十二三种。正体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代表作有五代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等。

4、采桑子: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以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另有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