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叶圣陶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奥数竞赛,如希望杯、华罗庚金杯;
2、语文,如语文报杯、叶圣陶杯、新概念作文大赛;
3、物理竞赛,如全国性的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4、化学竞赛,如全国性的是天原杯;
5、英语,如英语口语风采大赛;
6、信息竞赛,如信息学奥赛。
你瞧瞧我家里,书橱里挤满了书,梳妆台上摆满了书,床头柜上摞满了书,就连我的书桌抽屉里,妈妈也不放过,放进去很多书。
在妈妈读的众多书里,四大名著是她的最爱。一本《红楼梦》被妈妈读了几遍,可妈妈天天晚上躺在床上还是照看不误,她说,那么好的书,读了觉会睡得更甜。她也常常让我读《西游记》、《三国演义》,可惜我读不上几页,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妈妈爱读书,所以经常因为读书入迷而耽误很多事情,有一次,妈妈一边看书一边用电磁炉炖排骨。结果排骨炖糊了,妈妈还不知道,幸亏爸爸回家闻到糊味,才没把排骨烧成焦炭。在我家,也许你不相信,糊稀饭、糊炒菜,次数之多,都快创吉尼斯世界记录了。
妈妈看书多,见识广,她辅导的学生作文多次获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奖呢。原来,妈妈读书也是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啊。
你瞧瞧我家里,书橱里挤满了书,梳妆台上摆满了书,床头柜上摞满了书,就连我的书桌抽屉里,妈妈也不放过,放进去很多书。
每次进城,妈妈总爱到书店逛逛,看看有什么喜欢的新书好书,赶快买下来,生怕被别人抢走了似的。那股高兴劲儿,仿佛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走在路边,每到一个书摊前,她总会停下来,左翻翻,右看看,在那里停留很长时间,害得我和爸爸为等她叫苦不迭。
在妈妈读的众多书里,四大名著是她的最爱。一本《红楼梦》被妈妈读了几遍,可妈妈天天晚上躺在床上还是照看不误,她说,那么好的书,读了觉会睡得更甜。她也常常让我读《西游记》、《三国演义》,可惜我读不上几页,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妈妈爱读书,所以经常因为读书入迷而耽误很多事情,
有一次,妈妈一边看书一边用电磁炉炖排骨。结果排骨炖糊了,妈妈还不知道,幸亏爸爸回家闻到糊味,才没把排骨烧成焦炭。在我家,也许你不相信,糊稀饭、糊炒菜,次数之多,都快创吉尼斯世界记录了。
妈妈看书多,见识广,她辅导的学生作文多次获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奖呢。原来,妈妈读书也是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啊。
由于妈妈长时间看书,不运动,长了一身暄肉,一百多斤的妈妈看上去胖胖的,有一百二三十斤呢。前些日子,跟我们去爬了一次山,她的腿疼了一个星期,头几天,我一碰她的腿,她就疼得龇牙咧嘴。看来,妈妈以后可得多锻炼了。
一、在自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产生期待心理
在大部分学生看来,读文学作品,看报纸、杂志是十分惬意的事,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而学语文的味道却是苦不堪言。因为,教师有太多要求,太多干涉,学生不得不被动地参与思维。这样他们怎么能乐得起来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学应该是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们有所惑、有所感、有所悟……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我不是最弱小》一课的学习中,我无意间发现一位学生眉头紧锁,一脸困惑。在我的鼓励下,他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为什么爸爸不直接把雨衣让给萨沙,而给了妈妈?”问题一出,立刻有好几位学生附和着:“对啊,为什么妈妈直接把雨衣给了萨沙呢?”我抓住这一意外的契机,放手让学生四人小组,先联系上下文自由读读课文,讨论;再巧妙利用书上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托利亚的微笑包含的内容,理解爸爸的“不直接”和妈妈的“直接”,感受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其乐融融的氛围。这样为后文能读懂妈妈的两句话作了铺垫。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带着疑惑阅读文本,产生思想的碰撞,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问题是他们提的,答案让他们去找,结论让他们去说。学生自主解决自己的疑惑,品出作者的心,品出作品的情……再通过反复读,他们将长句读短,将厚度读薄、读精,直至将问号读成句号、感叹号。于是,学生们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涟漪,对新课的学习,又多了一份关注,多了一种新的期待。
二、 在情境中感悟阅读的妙趣横生,扩大期待视野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桥的这边站着作者,桥的那边站着读者。通过了这一座桥,读者和作者才能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其实这座“桥梁”本身蕴含的不只是内容,还蕴含着不同的情感期待等着我们去体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等着我们去挖掘。这些精髓依赖于教师的分析、提问是不能被学生所汲取的。我们应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磁场,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探知的欲望,让他们在感受阅读妙趣横生的同时,发现阅读是块沃土,等着他们去开垦挖掘,从而扩大期待的视野,与作者达成情感的契合。
阅读教学离不开作品,更离不开想象。教师可以根据作品语言的描述,或者借助图画、音乐等,启发学生再创造出相应的形象或场景,获得创造的愉快。如,《荷花》一文,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一边演示:微风吹来,荷花翩翩起舞,风过了,蜻蜓绕花,小鱼跃出水面;一边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充“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一时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唤醒,纷纷打开话匣子。在情境的铺垫下,学生们不禁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新的期待,沉入文本,将抽象的文本文字内化为丰富的画面,水到渠成地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此时,学生们再也抑制不住满怀的热情,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课文,感受着荷花无与伦比的美艳,并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叶圣陶的情感世界,并随着作者陶醉其中,达到了情感的共鸣。
三、在实践中体会阅读的丰富内涵,提升期待品位
阅读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有目的的阅读吸收和消化的活动。语文教学不应仅限于课本、课堂,学生的阅读期待也不该只锁定在课堂、教材。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地进行创造性阅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逐步提升期待品位。如,在教学《绝句》时,在感受地读――理解地读――诵读后,我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作者运用对仗、远近相交、动静结合等写作手法。这时,学生的感受加深,阅读期待和创作情感再一次被激发起来了,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感。当他们试图仿写,想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时,他们就会潜心地阅读课文和相应的材料来获取信息。这时的阅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和理解的“二度创作”,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了。我想,这也应该是品位提升的一个方面吧!此时的期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它成了学生在阅读中搜集为自己所用的信息的动力,他们在“创作”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论文摘要: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彰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要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校园文化的定位是“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校本课程是促进校园文化形成的有效因素,为此,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彰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我校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马克思唯物史观、“文化适应性”教育观、心理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建构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促进我校学生个性的发展,加快我校教师专业的发展,彰显我校“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总目标。我们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积极创造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发挥不同课程的优势,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有丰富多彩的艺体特长课,有精彩纷呈的百家讲坛,有趣味盎然的郊游活动课,有规模盛大的体育盛会,有赏心悦目的艺术节,有多姿多彩的中英文演讲活动,有祭扫革命烈士的德育活动课,有启迪智慧的科学活动课,有中美学术交流活动课,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开设这些校本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素质。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
我校自2006年9月起就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先后制订了《文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文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学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我校开发的《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就是在评估学校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生的发展定向和家长的培养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评估后而作出的决定。这本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深入浅出的向学生讲解了一些必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知识,深受全校师生和家长好评。
我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德雨流芳》。这本书从爱我文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诚实守信,荣辱观教育,安全教育,文明守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七个方面,系统规范地教育引领学生,构筑幸福美好人生。
针对学生普遍爱好唱歌、跳舞、打球、器乐、绘画等活动的情况,我校开设有艺体特长班,成立8个“100”的队伍,安排专任教师指导,设置了以下课程:体育运动类:《篮球》、《乒乓球》、《武术》、《田径》、《健美操》;艺术类:《绘画》、《摄影》、《舞蹈》、《合唱》、《管乐演奏》、《腰鼓》。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选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辅导老师的意见以及各方面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对不适合的课程及时优化整改,做到宁缺毋滥。
三、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全员参与,将优秀课程资源转化为特色校本课程。我校把开发教师资源做为开发校本课程的核心,充分发挥教师潜能,鼓励全体老师参与。我校开设了艺体特长班,组织了音体美特长培训和科技活动培训,实施了8个“100”的工程;即100人的腰鼓队,100人的铜鼓队,100人的舞蹈队,100人的合唱队,100人的田径篮球代表队,100人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100人的科技兴趣小组,100人的武术队。
2.群策群力,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我们积极将教育科研成果都转化为校本课程。例如,在德育方面,我们编写有《德雨流芳》;在体育方面,我校自编了手语操和武术操;在学习方面,我们编写了《口语教程》,等等。
3.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文昌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大课间操活动等传统活动。我校把每年的10月定为体育活动月,从10月8日到10月30日,校园里几乎每天的活动课都有精彩的比赛。尤其是10月28日到10月30日的校园运动会,把体育节推向。每年的12月是艺术活动月,在这一个月里,学校艺术气息愈加浓厚,书法比赛、绘画作品展、手抄报展览、校园歌星大奖赛等活动精彩纷呈,特别是庆元旦节目会演更是让人心醉,回味无穷。每年的5月是科技活动月,这一个月的科技活动,让很多小发明家脱颖而出,让全体学生进一步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三十五分钟时间,是我校的大课间操活动时间。只要是晴天,同学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班牌,穿着班服来到学校田径场做韵律操和教师自创的手语操、武术操,成为文昌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三十五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作为典范在全市中小学推广。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校本课程促进了文昌中学“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学生和谐发展,才能提高显著。
每年省示范性中学桃源一中选取30名艺体生,我校每年都达到了25人以上,每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我校都以绝对优势荣获团体冠军。在省、市青少年运动会上,我校也有不少学生摘金夺银。我校学生参加市、县“三独”比赛和“蒲公英”少儿艺术大赛,2007年度获市级奖11人次,县级奖29人次;2008年度获市级奖14人次,获县级奖32人次;2009年度获市级奖38人次,获县级奖79人次;2010年度获市级奖51人次,获县级奖85人次。我校学生参加美术、书法、摄影赛,4年来共有34人次获全国大赛奖励,65人次获市级奖励,79人次获县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cctv杯希望之星英语丰彩大赛,2008年有3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6人获省级一等奖。2009年有6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3人获省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8年6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21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09年10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65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10年9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34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08年7月我校学生周石奇在第六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中荣获“全国十佳小作家”称号。2009年12月我校学生张爽在全市器乐比赛中获一等奖,沈康福获舞蹈比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大家好!我叫xx,是四(三)中队的中队长,今天,能有这次机会站在这里竞选,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骄傲。在此次竞选活动中,我竞选的职位是大队学习委。
我深深地知道我今天的竞争对手都是精英,实力不可小觑,但我更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我认为自己很适合担任大队学习委员。
首先我热爱我的工作,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是我们班的班长,我的干部生涯使我有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其次身为学习委员,就应有优秀的成绩,只有自己事事先做好,才能领导别人,管理别人。我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学习成绩一向名列前茅,也曾获得过不少荣誉,计算小标兵、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我还连续两年获“叶圣陶杯读写知识”大赛全国一等奖,2011年3月我代表平谷八小低年组参加了区少先队组织的“红领巾心向党”故事比赛,荣获低年级组二等奖,同年6月在“红色精神伴我行”演讲比赛中荣获区级优秀奖。
此外,我爱好广泛。我喜欢读书,用知识来拓宽自己的视野;我喜欢音乐,用音乐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喜欢书画,用笔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脚踏实地,认真负责,是老师的左膀右臂;我主动热情,乐于助人,是同学们的知心朋友。
我知道,再多灿烂的话语也只不过是一时的辉煌,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之路上的鲜花。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只要我认真,用心去做了,那么我一定是最出色的!
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学生在习作时,取材上的雷同和陈旧是常见的弊病,这也是学生习作没有新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习作选材指导上,我认为“真、小、新”的选材三字经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个弊端,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真,即真生活、真体验、真情感。作家王蒙先生说:“做文章无非是言为心声,言之有物。”叶圣陶先生直到晚年,仍一再谆谆告诫:“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的确,要想使文章有感染力,就必须使文章内容化虚为实,有真实的体验,有逼真的叙述,有自然的真情流露。在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推荐这样的习作:如2006年获得首届冰心作文小学生组一等奖的浙江省诸暨市三年级小学生郦思哲的习作――《妈妈回来了》:“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温暖,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读了习作后,学生深深懂得:这篇仅100多个字的习作,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高深的语法,没有严谨的结构,但它以真生活、真体验、真情感赢得了评委的心,赢得了亿万读者的心。
小,即小事例、小人物、小细节。在选材中,应选小舍大。我经常告诉学生:生活中值得写的小事太多了,用心筛选就有可能生成有意义的文章,太大的题材对于生活经历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容易写好的。如:写《一个敬佩的人》,你就不能写伟人或名人,因为伟人或名人众人皆知,而你没有亲身与他有过交流,写出来的习作不可能有真情实感。所以,必须要写你熟悉的人,与你朝夕相处的人,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他令你敬佩的理由。这样,才能通过小人物,歌颂大品质;通过小材料,引发大思考;通过小细节,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记得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比赛中,小学五、六年级组有这样一个文题:《××真美》。在讨论选材时,一个学生想写《祖国真美》,另一名学生马上提出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你写《祖国真美》不如写《四季真美》,写《四季真美》不如写《一个季节真美》;写《一个季节真美》不如写《自家的小院真美》。总之题材越小,越容易把握,越容易写具体。”听到学生的发言,我非常高兴。因为,学生已经懂得选材要“小”。
新,即立意新、内容新、视角新。学生习作,往往出现 “五子登科”(上街捡到皮夹子、坐车让位子、过马路扶盲人、上下学路上帮人推车子、在学校里做无名英雄修椅子)的现象。诗人陆游说“文章最忌百家衣”。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打破陈旧的思维框架,大胆求异求新,选取真实生活中比较有新意的东西,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能鲜活、灵动。还是在那次“春蕾杯”征文指导课上,在讨论《××真美》的选材时,一名学生提出如果写一个人,在选材上可以围绕“低碳环保”的主题,因为这是大家都很关注的新鲜话题,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于是在讨论中,出现了“纸张要用双面、淘米水可以浇花、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素材。“不错,这些内容都可以写,但新意如何体现?”我适时启发,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很快,一名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写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所有的商店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名目繁多的“交换店”,如果人们想买一种你拥有过的商品,必须“以旧换新”。显然,这位学生的视角是独特的。
在习作选材上,选真选小选新,引发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的思考,懂得了如何筛选材料等,这些知识的掌握将为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奠定基础。■
一、实物创设情境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是学生写作的材料,我常常根据作文训练的不同要求,把实物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观察,在观察中渗透观察方法的指点,习作要领的点拔,使学生在感受中学观察,在观察中学写作,心境与意境交融。如有次教学生写状物的文章时,我精心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香蕉来创设情境:课始,我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今天老师带来了最喜欢吃的香蕉。”然后拿出两串生熟不一样的香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趁机让学生观察香蕉的颜色、形状,之后我又发给每位学生一根香蕉,让他们自由地看、闻、摸、尝,还引导他们在观察中去想像,如香蕉像什么,你与香蕉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然后,引导学生把香蕉的色、形、味、用途等写下来。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眼看、手摸、口尝、鼻闻、脑想,真切地全面地认识了香蕉,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情感体验,习作也就已经是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了。因而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写作中。在描写中学生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句生动流畅,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香蕉及家乡的喜爱之情,习作当堂诞生。
二、媒体创设情境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参与学生习作的造境,让学生爱看喜听乐写。如有一次,我在上三年级的童话写作指导课:课始,伴随着轻松活泼的音乐,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比现实更美丽、更可爱、更奇特的图像,随着画面的出现,我模仿儿童甜美的声音独白:看,会唱歌的小溪,微笑的月亮,贪玩的小猫,调皮的小狗,可爱的小白兔,听话的老牛,好玩极了。嗬!小猪会飞,沿着彩虹可以到达天宫;猴子可以七十二变,还善于降妖捉魔;一支画笔可以给穷苦人的衣食;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宝库的大门……大自然里五彩缤纷的画面,社会生活中离奇生动的情节,都是童话创作的源泉。这些美好的事物,你们喜欢吗?然后我就绘声绘色地讲《萤火虫与小星星》的故事,让学生听得有趣、入迷,感到新奇,说毕意犹未尽地说:“刚才同学们听的毕竟是别人编的童话故事,想不想试试自己编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此时我给出童话的几个角色,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还有一次,我上《听音乐想象作文》的指导课,我让学生听鞭炮声、锣鼓声、唢呐声,然后让他们想象各种欢乐喜庆的场面,最后指导学生把从这种声音音乐旋律中想象出的场面具体写下来。这种欣赏乐曲美,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三、游戏创设情境
好动,贪玩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这一特征,把游戏适当引进作文教学,让游戏或活动点燃学生的习作情趣,巧妙地将无意注意和有意学习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做老鹰捉小鸡,击鼓传花等游戏,组织他们进行扳手劲、斗牛、穿针比赛等活动,当游戏或活动一结束,就引导学生写下来。学生们玩得高兴,写得开心。有一次作文课,我拿了块木板,“啪”的声(配音)立在讲台上。“这是干什么?”学生们摸不着头脑,猜想老师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我望着大家疑惑不解的眼神,不紧不慢地说:“今天,我们来个吹木板比赛,看谁最先把木板吹倒。”谜底揭穿,人人兴奋不已,个个跃跃欲试。这时,大胖子赵超能率先走上讲台,那神气劲一下就把大家的胃口吊了起来。我趁机说:“请同学们注意,赵超能吹木板的姿态可优美啦,想饱眼福的同学可千万别错过了机会!”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一双双眼睛瞪得大大的。为了取胜,赵超能从摆姿态到运气,从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到败退,那滑稽的动作把大家逗得前俯后仰。后面一个一个不是演员胜似演员的赛手让教室里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比赛一结束,我鼓动:“谁能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描述下来。”于是学生们把自己的所见和兴奋尽情地倾吐在自己的习作里。
四、表演创设情境
如教《难忘的一件事》时,我就采用表演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导入,“一位学生端着水杯刚走到了教室门口,却和另一名学生撞在一起,水洒了一身。两人互不相让,竟动手打了起来……”以上内容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给他们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开启思维,在最佳状态下完成习作,并在习作中渗透观察、审美、情感等多方的指导。
五、阅读创设情境
读是写的前提和基础,写是读的深化和提高。在阅读中,我注意捕捉教材中扣人心弦的情节,精彩感人的片断的耐心寻味的句段,引导学生深入地品味,感触,让他们产生心理共鸣,再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提出续写、仿写、扩写或写读后感的要求,使学生在动情之中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如教学《惊弓之鸟》之后,我提出:魏王听了更羸的话后,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续写下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以《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为题写读后感。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深刻感受,积极想象,达到“披文人情,情动而辞发”的心理境界。
六、评议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