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比较赏析

古典诗歌是古人抒情言事寄怀的途径之一,诗人借助周围的意象、意境来结构诗篇,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等都成了诗歌的外衣,读之意蕴绵长,美不胜收。古典诗歌的主题多是围绕人的悲欢离合,有的意象有重合的情感流露,为读者带来阅读上的困扰,容易使读者初读便断然下定义,这不利于对诗歌的深刻赏析。即便两首诗有相同之处,也不能“一概并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从两首诗的不同之处着手,分析两首诗歌在标题、题材、意象、意境、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不同,进而提升诗歌赏析教学的有效性。

一、围绕古典诗词的标题进行比较赏析

标题是诗歌内容的指南针,通过对标题的分析,便有可能得知诗人情感、思想的指向。但对于含蓄、表意不清的标题,不能直截了当地探究到诗人要言明的内容,我们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对作者的言外之意进行补缺,清楚诗歌的类型。诗歌的标题就像衣服,诗人无法规避与其他诗人“撞衫”的危险,面对类似的标题,有学生可能会凭借阅读经验,将正要赏析的诗歌与有相似标题的诗歌一概而论,在没有细读、深入赏析的状态下便总结主题,很多时候,这样的分析是错误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古典诗歌的标题进行比较赏析,让学生了解到即便题目相似,也有细微差别,内容也可以千差万别。要通过标题的细微差别进行诗歌的比较赏析,探究对比两首诗歌的独到之处。

比如,学习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题目,我们得知这与刚学过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标题上有相似之处,同样是怀古,容易给学生的阅读制造烟雾弹,使学生觉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同为郁郁不得志之情的抒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内涵,教师可以从标题表现出来的两个场合入手,进行历史背景的描述、区分。随着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的阐述,学生了解了创作两首词时不同的历史背景,也明晰了作者在构词之时的感情基调。这有利于学生对诗词内容主旨的探究。

二、围绕古典诗词的题材进行比较赏析

诗词题材的确定是诗人对诗词内容确定的一个大致方向。具体而言,题材的类别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思乡怀远诗、咏史怀古诗、送别诗、悼亡诗、咏物诗、边塞诗、闺怨诗、爱情诗、哲理诗等等。诗歌内容因题材的不同而不同,当然,由于题材只是诗人创作内容的大致方向,因此,同一题材的诗歌,在内容上也有差异。但很多时候,教师都以题材作为核心进行诗词的讲解,而将同一题材热萆系牟钜旌雎圆患疲这不利于学生对诗词的深刻理解。在忽略了差别、专注于题材大范围的诗词讲解的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只了解了诗词的皮毛,只知道诗词的题材,而不知在这一题材领域所学诗词同其他诗词的细微差别,学生有时遇到同类题材诗词多是套用分析方式,不能自主开展灵活分析。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皆为咏史怀古题材,内容方向大致相似,都涉及到某些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但相比较仍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作于元丰十五年七月,是苏轼谪居黄州所作,词的上片是咏赤壁,词的下片是怀周瑜,最后以感慨结尾。从咏史怀古到伤怀伤己,表达对周瑜少年功名的赞誉,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感愧,凸显诗人内心的苦闷及思想矛盾。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内容上要比苏轼这首词更加积极进取。在词的上片作者主要借京口的历史人物的业绩,含蓄表达自己内心抗敌救国的意愿和决心;词的下片主要借助对刘义隆的谴责,表明自己抗金的主张,接下来又借助廉颇抒发对南宋王朝的不满。辛弃疾诗词内容的呈现方式是:从历史到现实,再从现实到自己,表达了其誓死为国效力的决心及为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可以说,两首词都被划分在咏史怀古的题材范围内,但内容有很大差别,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赏析,学会灵活分析。

三、围绕古典诗词的意象、意境比较分析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情感,使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融会贯通的形象。而意境是由形象描写展现的情调、境界。关于意象,不同的诗词可能涉及同一个意象,但同一意象代表的感情也不尽相同。所以,为了引导学生灵活的理解意象富含的感情意蕴,可从不同诗词所用的同一个意象的对比赏析入手。由于意象透露的意蕴不同,两首词的意境也自然有别。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都涉及到“江山”二字,一个是“江山如画”,一个是“千古江山”,但意象透露的意蕴不同。“江山如画”侧重“画”,为引出周公瑾的雄姿英发,为赞誉做铺垫,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而“千古江山”则侧重历史性,表明逝去的不可去追,英雄无觅的悲怆感。同是“江山”一个倾向于感性化,一个倾向于理性化。

四、围绕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进行比较赏析

诗词的创作很讲究,从表达技巧上看,就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其中表达方式主要包括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双关、设问、通感、用典等。其表现手法有象征、渲染、烘托、想象、联想、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些表达方式的类别使诗人的笔墨生花,创造出精湛的诗篇。当然,要想了解诗人创作诗词所用的表达方式的特点,教师可以围绕诗词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赏析。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塑造的人物是周瑜,却首先从“千古风流人物”着笔,引出赤壁之战中的“豪杰”,然后才引出周瑜,表达了在作者心目中周瑜的重要性,这是烘托。另外,作者还用了映衬的表达方式,从周瑜的“雄姿英发”到自己的“早生华发”,表达出从怀古到伤己、从激奋到感伤的双重色彩,是作者内心苦闷及思想矛盾的折射。在这首词中,诗人还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由公瑾想到小乔,看似是在弱化英雄,实质上是以美人衬托英雄,这首词刚柔相济,豪放中亦有柔情,而且词句也与篇首的“风流人物”相呼应。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自始至终用典意蕴深厚,具有强烈的倾向及针对性,体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情怀。

比较赏析是最有效的赏析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诗词的标题、题材、意象、意境、表达方式进行比较阅读,比较赏析,在相同中探究区别,在区别中探究诗词的艺术气韵。

参考文献:

[1] 方浣仙.中学诗歌教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第2篇

一、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诗歌题目通常都会较直白地透露一些信息,对学习者鉴赏诗歌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比如李白的《送友人》、王实甫的《长亭送别·碧云天》是送别诗;王昌龄的《出塞》属于边塞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怀古诗等。上述诗歌的题目中,都较明显地蕴透露了诗歌的主要情感。其中,《送友人》从题目便可容易得知诗歌主要是讲述与友人分别,要表达的是依依不舍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通过缅怀古迹,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赞扬等。因此,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从题目入手,通过解析诗题,初步把握诗歌的整体情感倾向,为下一步的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古语有云“知人论世”,主要是强调作者与作品的关联性,要求读者能够在这种联系中对诗歌进行鉴赏。诗歌是诗人的情感体现,所以诗人的生平、所处背景、思想及创作风格都与其诗歌创作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在鉴赏诗歌前,应先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历史背景、创作风格等信息,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平时的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着名诗人、词人的文学流派、生平与思想、创作风格等信息,为诗歌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学生根据流派对诗人进行分类整理,并注意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领会所学的历史知识对诗歌进行鉴赏。

如辛弃疾主张抗金,收复中原,但始终不得重用,故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又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及壮志未酬的惆怅。李煜是南唐后主,从君主沦为阶下囚,故在《虞美人》中既表达了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又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杜甫经历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一生忧国忧民,创作的诗歌主要描写真实的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疾苦,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也有所差别。在杜甫晚年,生活颠沛流离,故在《登高》中由自然的秋写到了人生之秋,饱含了人生苦况。诗歌往往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掌握作者的背景、生平等重要信息,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并产生审美共鸣。

三、找诗眼,准确把握诗歌主题

古人创作诗词讲究“炼字”。因此,在诗词中最传神的字或词,被称为诗眼。它往往是全诗或词的主旨体现,故找准诗眼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而言,找诗眼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①抓住体现作者强烈情感的字词,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怎一个愁字了得”;②抓住描写形象生动及准确的字词,比如“银烛吐清烟”中的“吐”;③词类活用的字或词,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④抓住诗中的巧妙修辞,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⑤抓虚词,比如“亲朋无一字”中的“无”、“只是朱颜改”中的“只”等。

比如,在赏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时,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中的“隐”“没”便是诗眼。其中,“隐”主要写高树遮住了明月,“没”主要写银河被淹没在曙光中,主题即为:时光催人离别,它不会为了友人而暂停片刻,表达了与友人难分难舍的情感。

四、注意归纳常见意象,正确理解象征义

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为意象,主要是指诗歌中既包含了人物形象、又包含了所写景物及作者情思的形象。诗歌中的意象多种多样,可以是景或物,可以是人;可单一,也可多个。根据物象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其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归纳与总结,比如“月亮”多表达的是思乡、思念之情;“浮云”多指漂泊的游子;“鸿雁”多指思乡之情或羁旅伤感之情;“梅、竹”多指高雅、品节高尚之士;“蝉”比喻高洁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第3篇

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三句。

3、其全文如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来源:文章屋网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文 鉴赏 诗文题目 知人论世

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的默写是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借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诗歌鉴赏作为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例。如何在高中语文中开展有效的诗歌鉴赏教学,就成了当前教师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以下四个方面是我在教学中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简单总结。

一、看题目

诗歌题目通常都会较直白地透露一些信息,对学习者鉴赏诗歌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比如李白的《送友人》、王实甫的《长亭送别・碧云天》是送别诗;王昌龄的《出塞》属于边塞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怀古诗等。上述诗歌的题目中,都较明显地蕴透露了诗歌的主要情感。其中,《送友人》从题目便可容易得知诗歌主要是讲述与友人分别,要表达的是依依不舍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通过缅怀古迹,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赞扬等。因此,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从题目入手,通过解析诗题,初步把握诗歌的整体情感倾向,为下一步的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看作者

古语有云“知人论世”,主要是强调作者与作品的关联性,要求读者能够在这种联系中对诗歌进行鉴赏。诗歌是诗人的情感体现,所以诗人的生平、所处背景、思想及创作风格都与其诗歌创作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在鉴赏诗歌前,应先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历史背景、创作风格等信息,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平时的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着名诗人、词人的文学流派、生平与思想、创作风格等信息,为诗歌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学生根据流派对诗人进行分类整理,并注意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领会所学的历史知识对诗歌进行鉴赏。

如辛弃疾主张抗金,收复中原,但始终不得重用,故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又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及壮志未酬的惆怅。李煜是南唐后主,从君主沦为阶下囚,故在《虞美人》中既表达了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又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杜甫经历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一生忧国忧民,创作的诗歌主要描写真实的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疾苦,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也有所差别。在杜甫晚年,生活颠沛流离,故在《登高》中由自然的秋写到了人生之秋,饱含了人生苦况。诗歌往往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掌握作者的背景、生平等重要信息,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并产生审美共鸣。

三、看关键词句

古人创作诗词讲究“炼字”。因此,在诗词中最传神的字或词,被称为诗眼。它往往是全诗或词的主旨体现,故找准诗眼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而言,找诗眼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①抓住体现作者强烈情感的字词,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怎一个愁字了得”;②抓住描写形象生动及准确的字词,比如“银烛吐清烟”中的“吐”;③词类活用的字或词,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④抓住诗中的巧妙修辞,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⑤抓虚词,比如“亲朋无一字”中的“无”、“只是朱颜改”中的“只”等。比如,在赏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时,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中的“隐”“没”便是诗眼。其中,“隐”主要写高树遮住了明月,“没”主要写银河被淹没在曙光中,主题即为:时光催人离别,它不会为了友人而暂停片刻,表达了与友人难分难舍的情感。

四、看意象

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为意象,主要是指诗歌中既包含了人物形象、又包含了所写景物及作者情思的形象。诗歌中的意象多种多样,可以是景或物,可以是人;可单一,也可多个。根据物象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其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归纳与总结,比如“月亮”多表达的是思乡、思念之情;“浮云”多指漂泊的游子;“鸿雁”多指思乡之情或羁旅伤感之情;“梅、竹”多指高雅、品节高尚之士;“蝉”比喻高洁等。比如杜甫的《登高》诗中出现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等景物,并用了“急、高、哀、清、白”等词语修饰,渲染了一种忧郁的秋意,奠定了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又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出现了“黄花、秋风、落雁、梧桐”等一系列景与物,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表达了词人哀愁、凄苦、悲愤的内心世界。又如柳永的《雨霖铃》,词中出现了“杨柳、残月、晓风”等意象,便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是伤别情怀,感情基调是忧郁的;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出现了“山、雨、明月、清泉、石、莲”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图,寄情山水,表达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及对美好山林生活的向往。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学生便能在进行诗歌鉴赏时正确把握诗中意象,实现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解读,不断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总之,诗歌鉴赏对培养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把握诗题解读要领和诗歌鉴赏技巧,不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北京出版社,2005,6.

[2]艾青.诗论.论诗[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8.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第5篇

一、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一般有以下几种:

1.诗文名句导课。巍巍中华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人和词家,他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可以的陆游的《书愤》为引语,使学生感受诗人那种渴望收复失地却又不能施展自己抱负的满腔爱国热情,为赏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创设情境。

2.设疑造成悬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因此,对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条理清晰的议论文,可以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可设置这样的导语:“请一位学生说说对狼的印象?(生答:奸诈、狡猾。)那么能不能把狼赶尽杀绝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本文,看看本文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这个导语的好处就是巧设疑问,引起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用讲故事作导语。教材中,往往有一些小说的节选,研习这样的文本时,上课时可把选入的文本作为中心,联系前后内容系统地把情节交待一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读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在课前把前五回的情节系统地介绍一下,让学生认识到文本在小说中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使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语文课上,可以到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可以利用它们导入新课,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学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时,可在上课时,先出示一些西部落日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自然景色的特点,然后说,“作者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想到了哪些古迹?”这样很自然地进入到“怀想古迹”部分的分析中,也使学生很快进入了特定的教学情境。

二、注意课堂调控

课堂调控,一般包括进程节奏的控制、气氛的适当调节和学生注意力的调适等几个方面。

1.调控课堂氛围。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最切实的帮助。

2.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简炼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问题,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或引导学生再探究,寻找到结论,发展智能。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学生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学生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课后延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第6篇

一、优化导入环节,顺利走进古典诗词文本

中国古典诗词虽然极具诸多美学审美特质,但是因其所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等均距今久远,表达的语言方式也与当代高中学生的阅读习惯迥异,所以,教学古典诗词时,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我们所预期的那种阅读热情。故此,我们有必要打破教学古典诗词时直接点题进入阅读与鉴赏文本的常规教学方法,在课前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风格、形式等类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关注所学文本,迅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文本的浓厚兴趣,继之引导学生顺利走近作者、深入文本,进行赏心悦目的古典诗词文学鉴赏活动。

比如,教学宋代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曾采用下列课前情境导入方式营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快速走进文本,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法如下:

备课时,我将从网络精心挑选下载的展示长江巨浪滔天、奔腾不息的图片以及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鲍国安配乐朗诵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视频进行整合,制成一个播放时间为4分钟左右的精美的PPT课件,以此烘托雄伟壮阔的长江之美,凸显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表现的借古咏怀、苍凉雄浑、磅礴大气、境界宏阔、寓情于景等诸多美学特质。上课伊始,就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在课堂播放。而后,又引导学生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纯音乐的背景中开展现场配乐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活动。不仅快速引导学生直观、立体、多层面、多维度地感知到了文本中蕴含着的诸多美学特质,也有效激发了学生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文本美学意蕴的强烈兴趣。

二、优化管理环节,因材施教

无需置疑,任何一位教师都特别欣赏头脑灵活、语文知识基础牢固、语文知识面广、课前预习到位、上课听课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有独到之处的优秀学生。可是,正是这种看似合情合理“欣赏”优等生的现象,使很多教师忽视了班级中的普通学生。故此,教学时,我们应该首先摸清班级中学生的整体水平与在阅读鉴赏古典诗词文化和自主学习古典诗词能力方面的诸多差异,杜绝传统教学观念中的统一制定教学目标、统一布置理解、品鉴、背诵古典诗词等教学方法,强力提倡目标分层管理式教学方法。其法:一方面充分调动和发挥班级中古典诗词阅读鉴赏水平高的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驱力,引导并鼓励他们成为带领班级同学努力学习、愉快学习古典诗词的带队人,另一方面帮助并指导各学习小组的普通学生进行阅读、吟咏、探究、品鉴古典诗词,并对古典诗词阅读鉴赏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的普通学生,分层设置阅读教学目标。

比如,教学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可以把阅读鉴赏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把握诗与词的异同点;在第一课时内,有节奏、有表情、流畅地吟咏这首词;了解该词的大意。

第二层次:在第一课时内准确了解这首词的大意,背诵、默写这首词。

第三层次:在第一、第二层次的基础上,出任小老师角色――代替老师领读这首词,向同学们讲讲这首词的大意和写作特色;在词中自认为有补写价值的“留白”之处进行再度创作。

实践证明:上述分层设置诵读、鉴赏古典诗词教学管理目标的做法,既有效激发了古典诗词文学修养极佳的学生学习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浓厚兴趣和自信心,又充分尊重了普通学生极为强烈的自尊心,从而有效激发了班级中所有学生学习这首词的热情。因为,在整个课堂阅读品鉴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在极力往教师为之预设的更高一个层次攀升,尤其是第三层次的优等生,更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与表现欲。

三、优化品鉴环节,开展个性化解读

教学古典诗词时,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基于细读深品古典诗词之上的更高层次的阅读模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古典诗词鉴赏理论和鉴赏规律下进行的有效阅读,而非不着边际的自由阅读。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紧扣古典诗词“主旋律”细读深品时,学生会因为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文学鉴赏水平等原因,对古典诗词的阅读、理解和鉴赏等审美体验出现巨大的差别,与作者、与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与寄寓于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等碰撞出不尽相同的火花。这时,我们应该紧紧把握这难得的课堂生成契机,巧妙引导学生启动想象、联想等多向思维,对文本中的妙词佳句、情感意蕴、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创作技巧、深刻主题、美丽意境等开展细读深品活动,并鼓励学生畅所言之自己独到见解。

比如,教学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时,我曾引导学生在每细读深品一遍文本时就把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记录在读书笔记本上,结果收到了极好的“个性化阅读”效果。请看这位男生的鉴赏心得:

第一次品读:我仿佛看见远古时期出身高贵、政治才能与文学才能都极为杰出的屈原经常出入朝廷,与楚怀王商议国事……

第二次品读:我仿佛看见满怀爱国激情的屈原由于性格耿直和他人的诽谤与排挤,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最终被逐出郢都,流落汉北,但他仍然热爱祖国,常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楚怀王的忠心与对楚国命运的忧虑……

第三次品读:我仿佛看见屈原在悲愤欲绝之时,奋笔疾书写下《离骚》的最后一句诗句,而后自沉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从此,中国历史文坛上第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巨星陨落了。对此,我深感惋惜与悲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第7篇

辛词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陈词举《点绛唇・夜宿临虫洹罚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虫淇冢黄叶中原走。

及《醉落魄・咏鹰》: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观辛陈以上三词,可知二人剪裁取舍之大要。辛陈词俱属豪放一脉,其所咏歌,指陈时世,宣泄孤愤,俱凌厉纵横,言词虽止而意气尤续,是其所同也。

然同中有异,是亦自然常理。其异有五,如下:

一、典故与具象

稼轩好用典故,迦陵多取具象,是历史景象与现实景象之分别也。《永遇乐》几乎句句用典,如“孙仲谋”、“寄奴”、“金戈铁马”、“狼居胥”、“烽火扬州路”、“廉颇”,皆为历史故实,以古喻今。《点绛唇》、《醉落魄》几乎句句眼前之景,略近即可手握。是一典故、一具象尔。

观夫稼轩它词,亦合此论。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贺新郎・赋琵琶》:“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辽阳驿使音尘绝”、“想沉香亭北繁华歇”,等等,典故繁密。

迦陵不好用典,亦有它证。如《南乡子・江南杂咏》:天水沦涟,穿篱一只撅头船。万灶炊烟都不起。芒履,落日捞虾水田里。通篇眼前之景,无一处故实。

二、明托与暗指

稼轩旨意明白晓畅,其用典亦切实易解,不涉J仃,不事佶屈,故能令人一览之下,即悟其旨意所在。如“人道寄奴曾住”、“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其故国凋零之伤、壮志未酬之愤,显然了然。迦陵不然,其意象纷披而收敛,常须抽丝剥茧、层层剖析,乃能得其词意所及。如“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其伤物及身之情,非细咂慢摸,难以见义。是一明托、一暗指尔。

三、豪横与浓重

就风格论,稼轩豪横无羁,思之所至,辞亦相随,如神龙之入化境。如其发语则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结语又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也;迦陵则浓重悍厉,张力毕现而气势浑厚,如苍鹰之凌空待发。如“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一语,极具张力,浓重逼人。是一豪横、一浓重尔。

四、通达与顿挫

观稼轩词,字句通达流畅,朗朗上口,每一读之,有一气呵成之感,如《永遇乐》上阙“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韵律天成,不假雕琢,通畅如怡,若风行水上然;迦陵词不然,字句之间多有抑扬,其停顿转折、舒放收敛,每每顿挫,出人意料。如“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其转折张弛,法度非可臆测也。是一通达、一顿挫尔。

五、近取与跳跃

就其词句上下勾连而论,稼轩多近取,其上下词句之间,常有关联,故能一贯而下,淋漓尽致,如“仓皇北顾”、“烽火扬州”、“可堪回首”诸语,其情既同,转承更顺,是近取之便捷也;迦陵取词,则不循常律,非但具象各异,其浓淡、张弛、舒敛、轻重,皆跳之跃之,不拘一格。如“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范文第8篇

甘肃灵台县在泾渭之间,接陇中,依岐凤,临关中,扼守着丝绸之路东进西去的咽喉。灵台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有着久远的文明和发展史,是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县城西北30里的西屯乡境内,有个村子叫白草坡。白草坡西周古墓中大量随葬品的面世,使灵台久远的文明和发展史锦上添花。

在古代兵器中,戈者,《说文》中释:“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作为主战装备和进攻性武器的勾兵,是一种曲头兵器(图1,图2),灵台县出土。商、西周时期,作战多用战车。战车部队正面出击,高速闯入敌阵,站在车上的戈兵借助车势用戈头“收割”车边敌人的头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金戈铁马,气吐万里如虎。”描写的就是戈兵车战的宏大气势。随着步兵骑兵渐渐替代了车战,戈才慢慢被别的兵器取代。就像《过零丁洋》中“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描述,干戈已泛指战争了。

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灵台县出土的这支青铜人头钩戟(图3),可谓戟中精品。援基上饰一浮雕牛头,戟上人头呈长颅深目,高鼻窄面,脸上铸有“山”字符号,学者认为这是最早进入河西走廊的吐火罗人的形象。以异族首级置于兵器顶端,有炫示威武之意。戟不仅仅当作兵器名称,也可以直接泛指军队。如《战国策·赵策》中记载,毛遂对楚怀王说:“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钺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商及西周盛行。使钺之法合斧、矛、枪三者为一体,还有刺、拨、点、追四法。钺有长杆钺和短杆钺之分。钺还是商周时代重要的礼器之一,作为礼器更强调华丽、美观的特质,成为象征权力、象征威严的礼仪用物。”《杌闲评—明珠缘》中“碧汉中百十队翔鸾振羽,黄旌白钺”就是对仪仗的描述。灵台县出土的这支西周青铜虎纹钺(图4),长23厘米,宽6厘米,重685克。整体似半环,外形呈弧月状。钺身铸成一只卧虎,虎背为刃张牙露齿衔杖柄,额上刻一“王”字。如此精美,应是当时显示王权的礼仪用钺。

青铜削,《释名·释兵》中释:“给书简有所刊削之刀也。”明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乃以震门之言,旋干削籍之谴”。在东周和秦汉时用来除去书写在木牍或竹简上的错字。这把灵台县出土的西周青铜削(图5),柄头是镂空銮铃,刀身上浮雕凤鸟图案。一把“削籍”之刀,竟也做得如此精巧。(责编: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