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祭十二郎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祭十二郎文范文第1篇

1、羞,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通伶仃,孤苦无靠;

3、世,通逝,死;

4、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

5、邪,通耶。

二、一词多义。

1、诚,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2、幸,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不自所怙,知道,动词,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三、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东,东亦客也,方位名词作动词,在东边居住,名词客用作动词,客居;

3、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什么夭折;

4、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什么事业;

祭十二郎文范文第2篇

1、写如何怀念他,写和他之间曾经发生的故事,可以看看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参考一下。

2、贞元十九年,韩愈接到了自己侄儿英年早逝的消息,数日之后,他的悲伤之情稍淡去之后遍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祭十二郎文》,这文中没有一点词藻,也没有一点手法,只是平淡的回忆往事,和在说着家常一样徐徐道来。

(来源:文章屋网 )

祭十二郎文范文第3篇

2、出处:唐代韩愈《祭十二郎文》中的:“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3、近义词·:形影相吊、孤苦伶仃;

4、反义词:前呼后拥、门庭若市;

祭十二郎文范文第4篇

一、对文言文教学的深刻反思

审视一下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教师按部就班地教,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循规蹈矩地记,痛苦难耐地背,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处,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收获甚微,文言文作为历史存留物,与今天的读者有着一定的距离,学生要读懂它、了解它,须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如今的文言文教学中,师生更多关注的还是字、词、句,如重点虚实词、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因此,课堂上学生只是忙碌地摘记,往往气氛沉闷,基本上是教师一人唱戏,学生看戏,很少能见到具有一定价值的互动。我认为,在重视文言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把现代文教学中常用的“对话教学”运用到古文教学中,在山穷水尽处必定是柳暗花明。

二、对话教学在文言教学中的运用

1.师生与文本对话

全国特级教师史绍典说:“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则是一种基于阅读文本的对话,脱离了文本,就丧失了对话的基础。”当前阅读教学出现了淡化文本的倾向,导致一些阅读课成了漫无边际的“大话西游”,对话必须以文本为基础,文本不能淡化!而文言文教学更应该如此。抛开文本单纯积累枯燥的文言知识是对学生的戕害,是对传统文章的亵渎。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都是非常难得的“教科书”,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还得更深一层。例如,学习《祭十二郎文》,这篇文章主要记叙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亲情,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南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学习这样的文章,难道我们就只是为了积累那些文言知识而抛弃了世间最真挚、最感人、最摄人肺腑的情感?不能!在课堂中我甚至忽略对文言实虚词的反复积累,重点放在对文本的品读上,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让学生欣赏二胡《二泉映月》,在低沉凄婉的音乐氛围中感受作者的悲痛之情,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与家人的关系,学生对于亲情有了新的认识和体悟。

2.教师与学生对话

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总习惯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讲给学生听,但这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所以,要进行师生对话,要让学生讲出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要为师生对话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

例如,学习《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此句中“操”是重点实词,我抛出一个问题:“大王来何操”句式有何特点?学生答:“宾语前置句。”“操”如何解释?学生答:“拿”,“持”如何解释?学生答:“拿”。“两个词一样吗?”“既是如此,为何不用一个词?”“用意何在?”

经过师生对话,问题逐步深入,学生明白原来两者用意不同,这和说话者的身份及谦敬语气有关。这样的对话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枯燥的记忆要有趣得多,更有效得多。

3.学生与学生对话

在枯燥呆板的课堂氛围中,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对话是难以实现的。文言教学应该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和热情。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地进行提问都是点燃学生对话的火把。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对话的平台,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精神的领域中进行心灵的碰撞,发出智慧的火花,得到思想的启迪。

祭十二郎文范文第5篇

前文已简要交代了四川傩戏研究是在党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艺术学科,它的具体起因也较为有趣和复杂。1981年5月,中央有关部委开展了“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国家文化艺术志书编纂工程,明文规定以我国现行行政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编撰成册。于是,《中国戏曲志•四川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四川卷》由四川文化主管部门筹组编委会及编辑部。1984年3月,经四川省委批准,《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委会由四川省文化厅厅长杜天文任主任委员,四川省民委主任孙自强、四川省剧协主席李累、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院长席明真及省文化厅副厅长郝超、严福昌任副主任委员,编辑部主任由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于一担任,负责志书的日常编纂工作,在上级总编委会、编辑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此项国家艺术科研项目。于是,在省编委会的统一部署下,一项规模巨大,参与人员众多的四川戏剧历史与现状的普查工作在全川蓬勃开展起来,对熟知的川剧、灯戏、曲剧、越剧、评剧、汉剧、晋剧等剧种做深入考察。其间,还发现了民间民俗活动中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戏剧剧种的大量遗存,诸如“鬼脸壳戏”(面具戏)、寿戏、愿戏、阴戏、阳戏、跳坛、庆坛,乃至用于婚嫁的贺戏、丧葬民俗中的丧戏以及流行于藏区不同方言区的多种藏戏剧种。羌族地区亦有释比戏和人们习称的苗端公、彝道士的法事仪式“跳小三”、“踩九碗”及土戏和哭嫁礼仪的“打绕棺”、“守大夜”、“手摆舞”,羌族的“跳沙朗”,藏族的“跳铠甲”(一种祭祀仪式舞)和古老的“祭八腊”、“秧苗戏”、“彩蓬戏”,还有盛行于元宵灯节的“起灯”和“送龙灯归大海”等祭拜仪式戏以及属于佛教的佛坛戏,属于道教的师道戏等。这些戏剧形态样式各异,表演独特,或流行于民族地区,或依附在民间婚丧嫁娶的民俗之中,甚至流行于宗教醮坛活动之中。面对田野调查中发现如此众多样式各异、表演独特的戏剧品种,如何处置,如何称谓,是一个难题。如果像过去一样不予面对,不予研究,一概排斥,显然是不妥当的,不负责任的,也不合乎我们编修《中国戏曲志》的初衷。对这些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做出科学论断,并给以恰当称谓,亦非易事。

面对如此局面,经四川省编委会多次研究,并经领导、专家的鉴定,于是认定这些以酬神求佑、婚丧嫁娶或因民间信仰,为求山寨平安、人寿年丰的戏剧样式,皆应列入“傩戏”范畴,归为“傩戏”剧种,并统称为“四川傩戏”,由此作为一个剧种列入《中国戏曲志•四川卷》之中。剧种名称有了,但田野调查的目的不能停留在“知道了”的层面,还必须对这个剧种的艺术特征、演剧规律等做系统、完整的研究。经过编委会、编辑部的多年研究,并与各地傩戏工作者商讨,同时对已发现的几个较为完整的傩戏剧种进行了梳理和求证后,大家达成一个共识:这些在民间流传的“四川傩戏”是一个庞大的演剧体系。它是在一个完整的仪式程序中,或是祭祀仪式过程中以仪式程序为主线,统领全局的一种演剧艺术。这种演剧样式在外省市和其他一些国家被称为“仪式戏剧”。由此,我们还对已全面调查的几个傩戏剧种如“芦山庆坛”、“梓潼阳戏”、“射箭提阳戏”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剖析。

以“芦山庆坛”为例,《芦山庆坛》整出戏共有“九折”,包括:“开坛”(法师、土地、土地婆开坛仪式)、“放兵”(放兵请神护法、护坛)、“出土地”(全折戏多有各方土地神)、“请神”(法师迎请各路天神莅坛赐福)、“童子请仙娘”(似一丑一旦的民间灯戏)、“出倮倮”(表现一人因征兵入伍哭别家乡亲人)、“出二郎”(二郎神救母故事)、“踩九州”(祈九州方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收兵礼坛”(法事完成仪式)。而且,在演出过程中,依主家意愿,可插演芦山花灯戏或川剧《滚灯》等,还可在“开坛”前、“扎坛”后加演《灵官镇坛》等仪式剧。这“九折”(正坛)剧目既有娱神为主的“请神”等法事仪式,也有娱人为主的“出土地”、“童子请仙娘”、“出二郎”等戏剧故事,而且还有“一折坛一折灯”的演出习俗,在坛事过程中插演花灯戏、川剧剧目乃至民间杂技。“芦山庆坛”就是在一个完整酬神仪式过程中穿插活泼、生动的戏剧演出,既表达人们对神的敬意,又顾及观众娱乐欣赏的需求。这种将法事仪式与戏剧演出进行巧妙的有机组合,正是傩戏与一般戏剧演剧方式的区别所在。又如,绵阳“梓潼阳戏”的整个演出共分两个部分,前半部是请神、祷神的法事仪式,后半部演出“天戏”、“地戏”等剧目。所谓“天戏”,是用造型各异的三十二个提线木偶扮演川主、药王、土主、关公、韩信等天神,所以,全戏有“三十二天戏”之称。“地戏”则由演员扮演钟馗、二郎神等演驱邪、捉鬼的故事,亦称“三十二地戏”。最有特点的是在演《二郎扫荡》一剧时,二郎神在当方土地、主家、主事、主持法师等人的伴随下走下舞台,逐屋、房、猪圈、牛舍“扫除”邪祟,以保主家全家清静、猪羊满圈、人寿年丰。最后,二郎神等一行在锣鼓乐队的伴送下,押着装满“鲁班制造”的“神船”逐入村头河流,意为二郎神等已将恶鬼、邪祟“逐下扬州”,从此地方太平,安居乐业。这出戏形象地再现了先秦时年终“方相氏率百隶逐室驱傩”的情景,演剧方式颇为奇特,历史意义尤为深远。除此,广元“提阳戏”则有一套自己的演出程序。在仪式剧目中,除表现“太白金星”联合“孙悟空”下凡间除祟提妖外,也有“三十二天戏”、“三十二地戏”剧目,同时还规定凡演出必演“三女戏”(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开坛、尾声必演《灵官镇坛》。

不过,四川傩戏具有与其他傩戏共同的宗旨、演出仪程外,尚有自身特殊的演剧特点。如一般傩戏的演出队伍由法师(道士)、艺人(或乐队)组成,而四川的傩戏还有提线木偶参与演出。其中,由法师完成请神、送神的仪式,三十二个提线木偶表演“天戏”,而“地戏”则由端公(艺人)扮演,所以,其演出队伍以法师、艺人、提线木偶等为主要组成部分。此外,它还有“正坛”、“耍坛”之分。“正坛”即按程序演出,“耍坛”即在坛事过程中可以插演川剧、花灯戏等其他戏剧剧种。因此,整个演出具有“既娱神、亦娱人”的社会功能。似这种将严肃、枯燥的法事仪式与有趣、生动的艺术故事扮演以及技术高超的提线木偶表演有机融于一场坛事演出之中的戏剧结构非常特殊。这是历代民间艺人智慧的表现和惊人的艺术创造。通过田野调查,我们对四川傩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搜集了不少戏剧演出本、手抄本。史论方面已出版《四川傩戏志》、《四川少数民族戏剧》、《四川民俗戏剧》(严福昌主编),研究专著有《巴蜀傩戏》(于一著)、《古傩神韵》(于一编著)、《四川目连戏调查研究文集》(杜建华著),还有由台湾《民俗曲艺》丛书和南天书局出版的《梓潼阳田野调查报告》(于一、王康、王文汉合著)、《芦山庆坛田野调查报告》(于一著)、《合江县泓济诀罡密谱》(于一、童祥铭、张松琴合著)、《羌族释比文化探秘》(于一、罗永康等编著)以及《中国戏曲志•四川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四川卷》等。除此,还有不少傩戏、傩文化的研究文论,发表在《中华戏曲》、《戏曲研究》、《四川戏剧》等国家和省市的报刊、杂志上。不过,通过调查也认识到,四川傩戏是一个庞大的艺术复合体,涉及的学科甚多,包括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所以,对傩戏的研究必须顾及各门艺术学科,全面、科学、辩证地分析调查,切忌粗糙、简单论断。这部傩戏剧本选也涉及历史文化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学科。为使傩戏这门艺术学科更好地发展,研究人员须提高修养和政策水平,以保证出版高质量、高水平的傩戏著作。

二、加强研究,再展古傩风貌

总的来看,目前四川傩戏的研究,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现有成果认真总结、整理,巩固其艺术成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了解了四川傩戏确系一门独特的演剧艺术,实是四川文化事业的一大发现。而傩戏又是一个庞大的演出系统,组合情况十分复杂,内容、形式亦良莠并存。故要对已有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整理,不因工作失误致使宝贵成果白白流失。尤其是目前国家正大力倡导对“非遗”文化的搜集、整理,要把对四川傩戏的认识提高到对国家传统文化、国家“非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来认识。为此,要继续对四川傩戏进行发掘,加大研究力度。其二,四川是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省,傩戏多分布在雪域高原、深山大川以及不同民族地区和民间民俗文化之中。加之一段时间来,对傩戏、傩文化的研究人们还存有认识障碍,故对其调查、研究仍有较大难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对优秀的古老文化也会提高关注。在我们的深入调查、研究中,要以不怕艰苦、只争朝夕的精神继续进行田野调查,发掘和收录更多傩戏、傩文化资料,为进一步开展傩戏研究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争取更大成绩。其三,傩戏研究的发展与展望。经过多年社会调查可以看出,四川傩戏剧种众多,艺术特色明显,确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戏剧剧种,其历史可谓悠久漫长。仅以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和青铜巫师形象为例,据文物单位鉴定,其历史距今约有三千八百多年,而傩仪、傩俗已于四千多年前在四川大地上盛行,历史远早于《论语》中“乡人傩”之说千年之久。几千年来,傩俗、傩仪、傩文化一直得到有效传承,是巴蜀大地遗存的文化瑰宝,其在改革开放时期幸获挖掘、发现,确系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艺术成果。

祭十二郎文范文第6篇

一、自读自悟,创设情境

传统文言文教学多用串讲法,虽有“读”的时候,但生怕让学生读的时间多了,影响教学进度。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充分的阅读和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文章的本意,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展开自主思考,为鉴赏领悟奠定基础。

文言文教学,必须“读”字当先,教师范读、对照课下注释默读、诵读,个人自读、小组或全班齐读等,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懂大意,读得朗朗上口,读出了感觉,自然成诵。从而,水到渠成地从心理上帮助学生克服“背书难、难背书”的畏惧情绪。例如经典名篇王勃的《滕王阁序》多用典故,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错落有致,难读难懂。教师在范读后,应给学生一个课时自读,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同时圈点勾画有疑难的字词句。通过自读,学生可以读出《滕王阁序》的韵律美,可以读出登阁眺望到的流光溢彩的秋景美,可以读出作者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的境界美。

二、有问有答,解决字词

文言实词和虚词是学生读懂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传统的文言字词学习方法是在串讲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总结,积累记忆。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阅读体验和自主思考的过程,忽略了培养学生在疏通文意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思悟课堂”对文言字词学习方法的改进就是立足学生。学生课前预习,课上把自己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字词方面的问题提出来;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组,组与组之间轮流提问和回答问题,答错一个失1分。失分最多的小组课下多加一项背诵任务,如把这篇文言文的重要或优美的段落背下来。为了保证效果,教师可以规定提问仅限于课文中的字词,不能漫无边际;为了扩大提问面,可以规定一个学生被提问的次数等,没有提问到的疑难处由教师补充。

三、原汁原味,品读鉴赏

传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在翻译的基础上把文言文当做现代文来教,注重篇章结构分析,但却忽略了学生的品读和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突出强调了语文教学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本就有畏惧情绪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更应如此,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第一感受和直接体验,从而不断增强学生源于自我的感悟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让学生自主选择品读鉴赏内容,自主展示鉴赏成果。以鉴赏《滕王阁序》为例,给学生布置任务,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进行鉴赏并写下来。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阅读体验进行鉴赏内容选择,有喜欢秋景的会选择“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句子,赏析滕王阁秋景的流光溢彩;有喜欢直抒胸臆的会选择“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和“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子,赏析作者自怨自艾而又不甘颓废的复杂情感。

四、课内课外,延伸拓展

文言文虽然类型多样,篇目繁多,但是实际上每一类型都有很强的相似性和规律性,人教版文言文篇目是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顺序,以单元的形式编排的,重视文史而不重人文内涵。而“思悟课堂”下的文言文教学注重自主、互动、拓展,集中体现思悟的过程,使文言文教学有新意,有活力,学生思维有张力。

祭十二郎文范文第7篇

读得字正腔圆。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朗读:“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读书说话,难免会受到方言和土语的影响。在语文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尽量读得字正腔圆,在听中对照、修正自己的发音习惯,就能有效提升普通话水平。另一方面,学生用心地读[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自然会积累常见的字音、字形,自由阅读时能够得心应手。

读得抑扬顿挫。清代古文家姚鼐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读得抑扬顿挫是检验学生理解文意的标准之一,也是学生背诵得流畅自如的前提,因为这种理解记忆、情绪记忆远胜机械记忆的效果。教师应在对文本的情感处理和朗诵技巧等方面多作示范,科学引导学生,反复锤炼。清华附中韩军老师执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课堂上他那饱满浑厚的男中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平缓,时而激越,真切地诉说着大堰河一生的辛酸与悲苦。听课的老师学生都被深深地震撼甚至泪流满面,兴起巨大的情感波澜,教学效果良好。

读出精句内涵。经典作品,往往含有很多熠熠生辉的精妙句子,这些精句或哲理深邃,或弦外有音,或情思绵长,或文采斐然,或俏皮幽默,或含蓄蕴藉,均值得学生反复赏读,玩味再三,咂摸出精句的芳香。例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笔者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志向、创作背景反复赏读,领悟到诗人立志高远、冷待世俗非议、藐视前程险阻的哲理内涵,从而受到思想启迪。又如教授《茶馆》,笔者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学生在读到李三的台词“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时忍俊不禁,笔者趁机问学生读出了什么味道,他说“良”和“凉”是谐音双关,从中体味到李三对王利发改良举措的嘲讽,对王利发加派工活而不涨工钱的不满。我顺势而发,让他再带上嘲讽和不满的情绪第三次朗读,这次不仅读得“拿腔捏调”,而且让其他学生笑声一片、掌声连连,品味出语言的精巧。

祭十二郎文范文第8篇

姓名称谓

1.谦称:主要用家、舍、愚、贱、敝、鄙、小等自谦,如“老臣贱息舒祺”(《触龙说赵太后》)。帝王自称朕、孤、寡人,臣子称臣、仆、下官,女子称妾,如“是寡人之过也”“臣之壮也”(《烛之武退秦师》)。

2.敬称:主要有称对方的字、号、斋名、谥号、庙号,如“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称对方的官名、爵名,如“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用令、尊、贤、贵、高、玉、大等敬辞表尊敬,如“恐太后之玉体有所隙”(《触龙说赵太后》)。其他朋友尊长称公、卿、君、大人、夫子、足下、子、媪、执事等,如“今急而求子”(《烛之武退秦师》),“夫子哂之”(《侍坐》)。

3.贱称:主要有竖子、小子、黔首等,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小子无所谓”(《孔雀东南飞》),“以愚黔首”(《过秦论》)。

4.特称:“从”表叔伯关系,“先”表已逝的尊长。如“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官职科举

1.官职:表授职的有拜、除、授、补,表升职的有迁、擢、升、陟,表降职的有黜、谪、贬、罢、左迁,表调动的调、徙、改、转、放、出、移,表到任的有就任、下车、视事,表主政的有知、用事,表离任的有乞骸骨、致仕等。如“拜臣郎中”“过蒙拔擢”(《陈情表》)、“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予出官二年”(《琵琶行》)、“赵太后新用事”(《触龙说赵太后》)。

2.科举:表征辟荐举制的词有征、举、辟、召、察、荐等,如“察臣孝廉”(《陈情表》)。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者分别称生员(俗称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如“举臣秀才”(《陈情表》)。其他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称“童子”“童生”,如“操童子业”(《促织》),落榜称下第,如“应举下第”(《柳毅传》)。

3.学校:古代学校有地方学校“庠”“序”,如“谨庠序之教”(《齐桓晋文之事》);有最高学府“雍”“太学”(也称“国子监”),如“援例入于北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学校的教育人员有司业、博士等,如“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四书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地理方位

1.地区行政:如“中国”指中原地区,“江表”“江东”“江左”指长江以南地区,“关中”“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九州”“八荒”“四海”泛指中国,“郡”“路”“县”表行政区划。如“莅中国而抚四夷”(《齐桓晋文之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烽火扬州路”(《京口北固亭怀古》)。

2.山川关隘:如“江河”专指长江黄河,“山东”指崤山以东,“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3.方位: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淮左名都”(《扬州慢》)。天地四方称“六合”,如“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宗法礼俗

1.宗法

(1)庙堂:太庙指天子的祖庙,如“入于太庙,还矢先王”(《伶官传序》)。历代帝王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后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在庙堂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如“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2)排行: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如“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祭十二郎文》)。

(3)伦常: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礼俗

(1)冠礼:古代男子在20岁时,把头发结起来,举行加冠仪式,叫“结发”“弱冠”“加冠”,表示成年,如“结发同枕席”(《孔雀东南飞》),“冠者五六人”(《侍坐》)。

(2)婚礼:女子出嫁叫适、归、于归,女子回娘家省亲叫“归宁”,如“吾妻来归”“吾妻归宁”(《项脊轩志》)。

(3)丧礼:丧礼中穿一周年孝服的人称“期”,穿九个月或五个月孝服的人称“功”,一般指关系较近的亲属,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4)宾礼:九宾,古代外交中最隆重的礼仪,由九名宾相接引宾客上殿。如“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见面礼称“质(贽)”,如“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5)尊卑:车座上以左为尊,如“公子从车骑,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朝堂和官位上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如“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次之南向,次之北向,次之西向,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历法天文

1.纪年:有干支纪年法,如“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帝王年号纪年法,如“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王公年次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蔺相如列传》)。

2.纪日:有干支纪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特定称谓纪日法,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月末叫晦,如“七月既望”(《赤壁赋》)、“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