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孔融让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孔融让梨范文第1篇

近来看到一个外国儿童故事,说有个叫威廉的孩子,人们拿五分和十分的硬币给他时,他总是拿五分的。许多人都不相信,屡次试验,无不如此。因此人们都说这是一个傻孩子。一位智者听说这事后,也亲自试验了一回,威廉仍然拿了五分的硬币。智者哈哈大笑,拍着威廉的肩膀说:你真聪明。威廉也笑了。这个孩子长大后当上了美国第九任总统。试想,如果威廉第一次便拿了十分的硬币,从此就不会再有人拿硬币让他挑了,那么他就只能拿到这一枚十分的硬币;而他每次都拿五分的,人们觉得奇怪,才会不断来试验,这样他就可以拿到若干个五分的硬币。这就是小威廉的聪明之处。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谁都不能不惊讶小威廉的聪明,如果不点破,许多人恐怕仍莫名其妙。这在美国也是一个美谈,不过,与孔融让梨不同的是,这美谈不是美在品德上,而是美在聪明上。

中国也有许多赞扬孩子聪明机智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文彦博灌水漂起掉进树洞的皮球、曹冲称象等。但威廉的故事若发生在中国,人们恐怕未必会有好的评价,一旦明白了他的用意,恐怕就会说他贪,或者说这孩子太有心计,太狡诈了。由此也可见中西文化的差异。

然而,我既赞赏孔融让梨,也赞赏威廉挑钱。孔融让梨体现了谦让的美德,这种美德任何时代都需要。现在这种谦让的品德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有不少人希望别人谦让,自己却并不谦让,非但不谦让,还巧取豪夺,把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贪婪地据为己有。孔融让梨是儿童故事,但应当向孔融学习的首先是大人。大人们只有像孔融那样谦让了,才能为孩子们做出榜样。大人中应该向孔融学习的首先是官员,官员们只有像孔融那样谦让了,才能给其他人做出榜样。有句话叫“从娃娃抓起”,谦让的美德当然也要从娃娃抓起,但不能只抓娃娃,更要抓大人,尤其要抓官员。

再回到威廉挑钱上来。小威廉的聪明智慧确实非常人所能及。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也十分需要这种聪明智慧,这种聪明智慧说白了,就是怎样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赚到更多的钱。赚钱两字有些人可能还听不顺耳,甚至有些反感,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爱钱,只不过是为了表现所谓的高尚,“君子不言钱”而已。既然是市场经济了,就应当改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旧观念,接受市场经济带来的新观念,把小威廉的聪明智慧用在商场上,一定会财源滚滚。

孔融让梨范文第2篇

俭,是汉末的一位官员名叫张俭,此人因为正直,得罪了当时的十常侍之一的侯览。侯览于是下命令给下面的州县官员,逮捕张俭。张俭和孔融的哥哥孔褒关系不错,于是逃亡到孔家,希望孔褒能够收留自己。可是,当时孔褒出门去了。张俭因为孔融年轻,只有十六岁,就不告诉他,想再逃亡。可是孔融却看出张俭一脸窘迫,应该是遇上了困难。于是,孔融作主,说:“我哥哥虽然在外地,可是我就不能招待您吗?”就把张俭收留在自己家。

孔融让梨的后续:孔融把活命的机会也让给哥哥?">

可是,窝藏罪犯的事情还是被泄露出去了,州县官员秘密到孔家抓捕张俭。孔融得到信息,通知张俭逃走。州县官员就把孔褒和孔融给抓了起来。当时,州县官员不知道要判谁有罪。孔融主动表示:“收留张俭窝藏罪犯的人是我,应当是我有罪。”可是哥哥孔褒却说:“张俭是来投靠我,不是弟弟的罪过,我心甘情愿接受惩罚。”官员又问孔融兄弟的母亲该如何处置。母亲竟然也说:“家中的长辈管理家事,我作为母亲,自然罪责在我。”全家人都争着想死,当时郡县官员难以裁断,就向朝廷禀报。最后由皇帝下诏,判处孔褒有罪,而孔融也因此名声大震。

如果说,儿童时期的孔融让梨,只是把吃大梨的机会让给了兄长,而少年时期的孔融,则是把活命的机会让给了兄长。

孔融在当时做出了两个决定。第一个是代替哥哥收留来人。不管这个人是普通百姓,还是朝廷罪犯。只要是哥哥的朋友,只要是求到自己门下,就出手相救,甚至是为了他人得到牢狱之灾,也毫无怨言。

当初让梨,是因为按照“法”,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大的梨子要给兄长吃。那么收留张俭呢?孔融难道没有事先就没有猜想到张俭可能是朝廷罪犯?不是。在孔融心中,道德高于法律,法律或许会因为奸佞(比如十常侍),而枉杀忠良,可是道德却存在世人心中。

孔融让梨范文第3篇

1、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

2、孔融让梨的故事是记载于《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原文如下。

3、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来源:文章屋网 )

孔融让梨范文第4篇

儿童听故事,总喜欢追问“后来呢?”“再后来呢?”多少年来,我也一直琢磨,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不是没有讲完啊?因为我特别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即那梨到底吃了没有,后来是谁把大梨吃了?史书上没有说,《三字经》上没有说,小学课本上当然也没有说。

我想,孔融七兄弟若都是一般样的道德楷模,你推我让的,都抢小的让大的,那梨断然是吃不成了。日后负责买梨的孔家大人(多半是孔府的仆人)为了让自家道德高尚的孩子们能吃上梨,必须挑选同样大小没有区别的梨子。再说,如果大家都推让,就不可能单把“融四岁,能让梨”记载下来,可见孩童让梨,特别是小的让大的,是一件极其稀罕的事情。因此,极有可能的是,孔融的五个哥哥把大梨吃了!

如果是这样,那《三字经》没有写上的内容,应该有诸如“兄十岁,吃大梨”之类的语句,合着他的五个哥哥都没有中华传统美德,只有四岁的小弟弟有。那“传统美德”这东东,怎么只有不懂事的孩子有,略长大些就没有了呢,好像也说不通。

吃梨时谦让了一把,人们是怎么知道的呢?推想大概是孔融后来有了些成就,写得好文章,还做了大官,别人夸赞时,孔家人顺竿爬,说我家孔老六打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呢,比如吃梨的时候如何如何。这样一来,“美德”成了特异功能,只有极个别的人才能有,而“别人”是不做或做不到的。这样的话,那还能叫做传统美德吗?

也可能,在孔融家,吃梨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孔府是世家,孔融的老爹当的是太山都尉。梨子嘛寻常水果,又不是澳洲鲍鱼,在军区司令家的公子眼里,应该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就像我们今天的孩子,到了食品店,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提不起精神一样。若说礼让,恐怕挑拿的时候“先后”的顺序,比梨子的“大小”更加重要。那样,若表现孔融的礼让美德,应该是“融四岁,后挑梨”才是。

总之,我有点怀疑这故事的真实性,若真是后人编的,那也编的太糙,经不起推敲。一个四岁孩子,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反正这故事流传千年,让孔融成为中华“让梨第一人”。

善良的人们一定想,如果大家的行为都能像这四岁孩子一样,那社会该有多好呢。可看历史,恰恰是那些大人们,几千年都在“争梨”,而且争得是天翻地覆血腥残忍,寸利不让你死我活。若是说中华传统,还真说不清“让梨”和“争梨”这两种行为,哪样更传统。

树立典型,教化民众,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固然是好事,可谁又能知道,那些卖力宣扬孔融让梨故事的人里边,有没有心里一直惦记吃大梨,或者正在吃大梨的呢。

【原载2009年12月10日《都

孔融让梨范文第5篇

一、大的梨都烂了,只有小的梨没烂。孔融才不吃烂的梨,他又不那么傻,嘻嘻。

二、孔融天生就十分讨厌吃梨。

三、孔融刚吃完一个大苹果,现在没胃口再吃大梨了。

四、孔融口渴,想喝水。而大梨没水份,小梨水份多。

五、孔融学校作业很多,为了不让费时间,他只吃小梨。

六、孔融好表现,想得到父母的夸奖。

七、孔融喜欢奖品,他事先和父母约好,如果让10个梨以上,就可以有奖品。

八、孔融原本想吃大梨,但由于抢不到,只好阿Q一下说,我是让着你们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九、孔融的好伙伴约他出去玩,他想快点出门,所以只吃小梨喽!(好贪玩的孔融)

孔融让梨范文第6篇

这里有两个小故事,同大家分享。

一则是外国一个有名的“分粥”故事。说的是有七个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们想建立一个制度来解决每天分食一锅粥的问题。起初,大家发现,不论是谁,只要负责分粥,分给自己的总是最多。于是决定轮流分粥,结果凡是当天负责分粥的人,还是给自己分得最多。后来,大家商量,推举一个最信得过的人来分,但是好景不长,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后来,大家只好再选一人来做监督,这样一边分,一边做监督,结果粥虽然分得公平了,但是耗时太长,等粥分完也凉了。而且,时间一长,分粥人和监督人出现了“权力合谋”,两人分得的粥最多。这时有一个农夫出了个主意,还是大家每天轮流分粥,每人可任选其中一碗,但分粥人只能取最后一碗。这个主意的效果出奇得好,从此,七碗粥总是一样多,因为分粥人都意识到,如果分得不一样,自己将得到最少的一碗。

这个故事中,农夫的办法非常聪明,通过利用人的私欲,达到了分配的公平。由此联想到企业的管理,有的企业想方设法订立许多规章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正常有序地运行,其实它们忽略了对机制的完善。一种好的制度,必须要以合理和科学的方式加以贯彻才会取得预期效果。如同上面分粥,轮流分粥和派人监督都是好的制度,但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制度有效性的发挥。

另一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 “孔融让梨”故事。说的是孔融来分梨,总是把最小的留给自己。面对比自己大的兄长,理由是“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而对比自己年幼的弟弟,理由则是“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这个故事中孔融表现出的美德千百年来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成为培养儿童高贵品质的经典故事。今天我们从另一角度分析,孔融分梨固然高尚,但也需要既定规则的配合。众所周知,孔融让梨是区分了兄与弟,按照两套规则进行的。按照这套规则,孔融分了梨,而孔融的兄弟们也必须接受孔融的分配规则,这样孔融的梨才分得下去。否则孔融的兄弟也来学孔融这般懂事,都纷纷谦让,那么孔融的规则便执行不下去了。由此可见,即使是做好事,也是存在规则底线的。一种高尚的价值观也需要普世规则的接纳,否则当人人都高尚起来,那些能够成就个人高尚品德的规则反倒进行不下去了,结果高尚就沦为伪高尚。对此,曾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讲规则而不讲道德,最终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成为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最终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分粥和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公平的制度固然重要,但制订能够保持制度执行下去的规则更为重要。在制度执行中个人的高尚行为固然重要,但其他人能够遵守共同的普世规则同样重要。

孔融让梨范文第7篇

冷不防,一个小姑娘欢呼着跑过来,径直就要往秋千上冲。

这小姑娘比女儿大,跑得更快,而且她这种高速冲击对女儿很有威胁力,女儿顿时露出了慌张茫然的表情。这时,我把女儿抱上秋千,对小姑娘说:“小朋友,对不起,妹妹排队已经排了很久了,轮到咱们玩了。”

小姑娘的奶奶就跟在后面,一听我这么说,她扭头就冲奶奶哭了起来。奶奶好言相劝说:“你玩别的嘛。”

好在这时候,旁边的秋千也空了出来,小姑娘才不哭,去玩那个秋千了。

我当时也对小姑娘颇有歉意,但我必须对女儿守信――之前很多人排队玩秋千,女儿也有过因为地势原因离得更近,可以抢排在其他孩子前面的机会,都被我劝阻了。我告诉她:“咱们要按顺序排队,排在前面的人比我们来得早,等得久。”女儿很听话,乖乖地按顺序排队,等候过程中,我曾建议她去玩另一个小一点儿的秋千,但她说:“我想玩这个秋千,我排队。”

如果我让了这个小姑娘,能有什么理由说服女儿呢?因为她比你大,跑得比你快?因为你抢不过她,而妈妈又不能跟小朋友抢?

我清楚地知道,这么说的后果,就是女儿以后也许会认为她可以随便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或者认为排队没必要,还不如抢更来得实惠;更糟糕的是,她也许会认为妈妈就只会要求自己,别的孩子则可以随便胡来。

以上种种,都不是我想要看到的。

这让我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换了孔融来处理,那就简单多了:反正我让了就对了。

小时候听“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时,我就很迷惑,不是对他的行为,是对他的那套说辞――弟弟妹妹比我小,要爱护,所以要让;哥哥姐姐比我大,要尊敬,所以要让。但对于哥哥姐姐来说,孔融也是弟弟;对于弟弟妹妹而言,孔融又是哥哥。如果大家都遵循这样的礼让规律,那岂不就是一团混乱了吗?到底谁该让谁呢?

当然,孔融让梨的意义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谦让。谦让是一种美德,很多妈妈也是这样回答和要求孩子的。对于孔融个人来说,我觉得他做得对,因为他这样做了很高兴,他便发自内心地去做了。但具体到我们每个人,都做如此要求,就显得既虚伪又不公平。事实上在成人世界中,很多人的谦让不过是出于礼节,表现一下自己的礼貌,假如对方不识趣地大喇喇接受了,孔融原则的执行者难免也心中不平,觉得自己吃了亏,暗中批评对方不懂事。

大人满脑子道德规范尚且不甘心当孔融,天真的孩子们更是这样。很多妈妈温和有礼,生活中本来就处处谦让。大孩子抢了自己孩子的玩具,孔融妈妈们不好做声,觉得自己一个大人怎能跟人家小孩子计较;而自家宝宝当然无力独自抢回来,这亏吃也就吃了吧。小娃娃抢了自家孩子的东西,孔融妈妈们觉得也没法计较:宝宝应该懂得谦让啊。如果自家宝宝去抢,没准儿还要上前教导几句:“要跟小宝宝分享,让着小宝宝。”

于是在小孔融的心里,委屈迷惑自然就产生了:刚大孩子抢我的时候,你怎么不让他让着我呢?更有甚者,对方的妈妈可不见得如此温良恭俭让,帮着孩子作恶的大有人在。如果妈妈总执行孔融原则,要求自己的孩子无限礼让,孩子一定会总觉得自己受委屈,心里不平衡。看似细碎的分享小事,最终却会导致一个大问题:由于缺乏一个清晰的原则,孩子会在人际交往时更难掌握一个合适的尺度,甚至不能分辨哪些是友好的交流,哪些是蛮横的行为。而温和有礼的家长此时在做什么呢?他们可能只是觉得莫名其妙,这孩子怎么动不动就急了呢?

孔融让梨范文第8篇

学生的出口成“脏”,问路者的“冰冰”有礼,道路的垃圾遍地,公交车上的争夺拥挤等等的一切都在述说着我们所丢失的宝贵。古人说的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古代的一个小故事:孔融让梨,就告诉我们礼仪的重要性。

孔融,鲁国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而另一个故事:程门立雪,则告诉我们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