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1篇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三年。七月苏轼游赤壁,作《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此时的苏轼,虽然身份还是“黄州团练副使”,还是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地,但是通过自食其力,他已经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又有一些朋友可以交往,他已经从大悲痛大恐慌中走出来,内心趋于平静与豁达,进而完成了对人生不幸和苦难的超越。

这种超越,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表现在对人生渺小短暂和挫败感的超越上。

关于本词,“历代词评家们论述的水准,与东坡达到的高度极不相称”[1]。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解读者对苏轼思想把握不到位,另一方面是解读者没有依据词的内在规律去统摄观照,往往断章取义,片面理解。

本文试图结合苏轼内在的心理结构以及词的审美结构来解读本词。

刘熙载《词概》云:“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人三昧。倚声家得之,便自超出常境。”这说明词讲究内容的层进。这种层进结构,主要指时间空间以及其他逻辑关系的定向转换,有句内、句间层进两种。毛先舒以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为例,云“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说的是句内层进。多句一意,定向延伸,句间层进者,如陈洵在《海绡说词》中言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云:写留别,“‘弄碧’一溜,却出‘隋堤’;‘行色’一留,却出故国……第二段“旧踪”往事,一留。“离席”今情,又一留……”

《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体现出这种句间层进结构,要眇宜修。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第一层,对象是“大江”和“风流人物”,时间是“千古”,关联点是“浪淘尽”。许多人将“风流人物”等同于“豪杰”等同于周瑜,或者从“风流人物”中分析出周瑜身上对立而又统一的“豪杰风流”和“智者风流”。诸如此类,均忽略了由“大江”到“赤壁”这一地点上的层进,由“千古”到“一时”这一时间上的层进。“江”前着一“大”字,意即这是一个要多大有多大的地方,它既实指长江一泻千里的壮阔,又指经过艺术想象而成的虚写空间的无所不包;“千古”指要多久有多久的时间。而赤壁只是“大江”上的一个点,“一时”只是“千古”中的一瞬,因此,“豪杰”不等同于“风流人物”,只能是“风流人物”中的一部分。

那么,什么是“风流人物”呢?简言之,他们就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在一定范围内有遗风也就是有影响力的人物,或以行为举止名世,或以品德思想名世,或以建功立业名世。他们既可以为仁者也可以为智者,既可以为武将也可以为文士,既可以为帝王也可以为庶人。一方面,这些人千古而下,够多的了;另一方面,这些人卓绝一时,够牛的了。但是他们都可以被历史的巨浪“淘尽”,他们的生命、能量、功业,在永恒的“大江”衬托下显得渺小短暂,最终都随时间而去。

一如刘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秋风客”,夜间招摇地来早晨就杳无踪迹。又如许浑笔下的权贵,“英雄一去豪华尽, 惟有青山似洛中。”(《金陵怀古》)这里苏轼超越时空,以智者的眼光看到了宇宙的力量,看到了宇宙和人生两相对立的矛盾。此为第一层,一写“人生如梦”。

第二层从赤壁写起。人们普遍认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在用壮美的山河来烘托伟岸的“豪杰”。果真如此吗?

时间上由“千古”而“三国”,空间上由“大江”而“赤壁”,对象上由“风流人物”而“豪杰”,词人在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的框架中运思。所以“豪杰”应该只是“风流人物”中的一类人,不单指周瑜,而是指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的人,包括曹操、刘备、诸葛亮……以功业来衡量,这些人是“风流人物”中的拔尖人物,是建功立业的“大腕”;在词人看来,这些杰出的人才也只能雄冠“一时”,放在历史的“大江”上也是渺小的短暂的。

当然,这后半句词人没有明说,而是通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含蓄地道出的。字面上看,“江山如画”紧承前句写赤壁古战场的壮美引出“多少豪杰”(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但从时间上看豪杰轰动效应只在“一时”,从空间上看“豪杰”又只是“江山”中的人,所以赤壁山水再壮美也是在浩荡长江苍茫大地之中,人再超拔一时也只是“沧海之一粟”。本句从深层写即使是三国时期众多的英雄豪杰,在壮美的江山衬托下也是渺小的短暂的。

这是二写“人生如梦”。

下片一转,不写江山而写风流倜傥(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具备豪杰(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智者(羽扇纶巾)形象的周瑜。此处有两个对象,一个是周瑜,一个是“我”;关联点是“多情”。那么,面对周瑜,词人为何要说“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呢?

普遍的观点是周瑜二十几岁就功成名就,而“我”四十几岁还是落魄黄州,故周瑜值得羡慕。

其实,三国话语中的周瑜的确才高,但是最终却因度量不够被孔明给气死了。此点苏轼未必不知。而且放在“大江”“赤壁”这样话语背景中,周瑜也是渺小的短暂的;其豪杰智者风流倜傥的形象在“大江”“赤壁”的衬托下只能被消解。可是“我”却为一个可以被消解的周瑜而“多情”,执着于人生的挫败感,自然就荒谬可笑了。“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的意思,至于谁“笑我”就不必凿实,可以是词人自己,也可以是别人。

再者人和人的际遇各有不同,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矛盾。词人遭受一系列无妄的打击,要想做到周瑜那份上的确很难。故“多情应笑我”表面上是写羡慕周瑜的荒诞感,实际上是写自己人生挫败感,抒发抑郁不平之志。

这一层,词人以对周瑜成功极致的消解来衬托“我”挫败感的荒唐,三写“人生如梦”。

至此词人用三个层次,完成了表现宇宙人生两个层面上的对立以及“我”与偶像的对立,词意一进一转,自然地将诸般对立落笔于“人生如梦”这一词眼上。

有人认为“人生如梦”之叹是消极的。词人被贬黄州时有过痛苦彷徨和消沉,但他最终却聪明地以儒家的入世、佛家的精进超脱、道家的辩证豁达为精神主线,活得自在洒脱。词人为何就偏偏在这一首怀古之作中“消极”了呢?

“积极”和“消极”是一元思维的产物,不可不辨。

“如梦”在苏轼词中有两种含义:“古今如梦,由今天的眼光看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感到似有似无;劳生如梦,以跳出人间的一种开阔眼光看自己和周遭人等的所为,感到恍惚虚无,一切现实意义都变得微不足道”。[2]本词中“人生如梦”当属第一种含义:人生充满伟大永恒成功与渺小短暂挫败的矛盾,一切均是似有似无,不可执着。

词人站在时间和空间的制高点从认识论的角度将古往今来看了个透!

也正因如此,词人便可以水到渠成地有了现实层面上的操作:一尊还酹江月。

刘熙载《词概》又云:“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连。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必如天上人间,去来无迹,斯为入妙。”若说本词一进一转为“放得开”,那么“一尊还酹江月”就是“收得回”了。

酹,将酒浇在地上以示祭奠。问题是:词人祭奠谁呢?说者多以为是“江月”或天地。其实不然。此为怀古之作,怀古的核心是人事,故词人写赤壁古战场写周瑜点扣词题;本处词人用“酹”字继续点扣词题,意思是将一杯酒浇在地上或江上,他要祭奠的对象是周瑜甚至包括“豪杰”和“风流人物”,目的是对他们表示哀悼和敬意。

那么“江月”又作何解呢?江月是“酹”这一行为发生时的环境:滚滚长江和江中之月。它借代词人所面对的宇宙。

同时,苏轼在《赤壁赋》中云:“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可见,从江月意象中苏轼体悟到:变与不变,短暂与永恒等二元对立中,不能执着于其中一端,要在这两极中找到一种平衡,即“不羡”就是一种既积极入世又能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势。

据此,“一尊还酹江月”有两层意蕴。其一,古往今来风流人物英雄豪杰在宇宙面前是短暂的渺小的,但又是值得敬仰的。其二,面对宇宙和人生的对立,面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能执着于一端,要豁达要脱透;自然是伟大永恒的,人是渺小短暂的,人要顺应自然。

物理学科有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之说。本词一进一转写“人生如梦”之感,最后又将一切聚焦于“一尊还酹江月”之上,那么这“酹”这“江月”集中了多少份量,还是由读者自己来掂量吧!

注释:

①孙绍振.月迷津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②郑园.东坡词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2010.

参考文献:

[1]刘尊明,王兆鹏.唐宋词的定量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2篇

现在通行的大多数教材和选本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前三句的断句都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1],这是对苏轼这首流传千古的词的传统断句。但一直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了”字应该划为下句,即这三句应该为“五”句式。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清代学者朱彝尊,他从合律的角度提出了问题:

至于“小乔初嫁”,宜可绝。“了”字属下句,乃合。[2]

朱彝尊仅仅从合律角度提出“了”字应属下句,并未从句义上给出解释,为此张宗橚在《词林纪事》卷五中,嘲笑这一论调为“此正为村学究说书,不顾上下语意联络,可一喷饭也”[3]。亦有人提出折中意见:“论调则‘了’字当属下句,论意则‘了’字当属上句。”[4]将“了”字之“调”和“意”分开,虽为创见,但不免失之荒谬,一字岂能同时可上可下。

近人吴世昌在其《词林新话》中提出,此句“了”字无论在词调还是句义上,都应该属于下句:

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一句,论调“了”字当属下句,论意亦当属下句。“了”解作“全”,如“了不知南北”。[5]

吴世昌提出“了”字“论调”“论意”都当属于下句之后,有不少学者开始撰文论证这一观点,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起了一番讨论。这一讨论起源于洪静渊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6]。他根据明天启壬戌版梅庆生注《坡全集》本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正雄姿英发”,认为“了”字系后人对“正”字的错写和误植。他又举清嘉靖版《白香词谱》载元朝萨都剌《念奴娇·石头城》(用东坡赤壁韵)之“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苏轼《念奴娇·中秋》之“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等句作为佐证,证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开头应为“五”句式。他认为,按词有定句、句有定字的一般规律,“了”字当属下句,为“正”之误。

文章一出,不少人提出疑问,按照常识,无论音、形、义,“正”字都不可能误为“了”字,而且此前也似乎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先例。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有的版本中,除了这本“天启壬戌版梅庆生注《坡全集》”外,均一律作“了”而不作“正”。而且湖北黄冈县“东坡赤壁”之“坡仙亭”内东坡手书词的碑刻尚在,故洪文的结论很难令人信服。有鉴于此,王瘦梅发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异文辨析》一文,以洪文为基础,而据“‘正’是常用的呼唤词”,“苏轼自己也多次用过”,并在比较“正”“了”之优劣后,进而认定“从‘手迹’我们还可推知,‘正’字是苏轼离开黄州后改的”。[7]

王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误断》[8]一文认为王瘦梅文过于牵强,缺乏确证,但他依旧认为《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了”字无论在词调还是句义上,都应该属于下句。他列举后人步苏轼原韵之作,根据其所举例子下阕开头均为“五”句式断定,《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了”字按调该属下句。其次,他与吴世昌一样,认为“了雄姿英发”之“了”为“全”之意,并举秦观《好事近》(春雨路添花)末句之“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世说新语》之“了不异人意”“了无喜色”等例来证明“了”字有“全”之义,从而证明从词义出发,“了”字也应属下句。

以“了”为“正”之误以孤证为据,实属牵强。王木一文脱胎于吴世昌的观点,论据丰富,看似可信,但细推敲之,则实有不少错漏之处。在下一部分本文将从词调和词义、句义出发,对王木一文的观点进行辨析,论证该三句的断句应为传统的“六五四”句,而非“五”句。

《念奴娇》字数一百,又名百字令、百字谣、酹江月、大江东去、大江西上曲、壶中天、无俗念、淮甸春、湘月。清万树所编《词律》中,《念奴娇》共三格:第一格以辛弃疾“野棠花落”为例,“此为念奴娇正格”;第二格以苏轼“大江东去”为例,“此为念奴娇别格”;第三格为平声韵,“按念奴娇用仄韵者惟此二格止矣。盖因小乔至英发九字用上五下四,遂分二格。其实与前格亦非甚悬殊也”。[9]也就是说,《念奴娇》仄韵格之所以分成两格,是因为下阕开头之“六五四”与“五”之别。那么,既然可以为“格”,那么按此格填《念奴娇》的必须不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首。为了证明下阕开头之“六五四”式为一格而非“五”式之误,笔者翻阅了唐圭章先生所编《全宋词》[10]中所有以《念奴娇》或其别名为词牌的词。

统计起来,《全宋词》所收258首以《念奴娇》或其别名为词牌的词中,有44首下阕开头三句为“六五四”句式,虽然所占比例只有五分之一,但已经足以证明其作为一“格”的存在。

王文列举后人步苏轼原韵之作,根据其所举例子下阕开头均为“五”句式断定,《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了”字按调该属下句,但实际上,后人步苏轼原韵之作中,亦有不少为“六五四”句式。例如胡世将《酹江月》之“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11]、辛弃疾《念奴娇》之“堪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12]、刘辰翁《酹江月》之“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13]等,均为“六五四”句式。步韵在唐代曾经受到文人的广泛欢迎,在宋代又掀起了步韵的热潮,宋代的步韵词要求严格,不光依原题,而且韵脚及先后次序亦照原作,但却允许“格”有所不同。这就更加证明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首句为“六五四”式的情况不是“五”式之误,而是一种独立的格。

其次,吴世昌提出的“了”可为“全”之义亦值得商榷。《康熙字典》中“了”的义项总共有四个:“慧也,晓解也”“讫也,毕也”“快也”以及“鸟名”[14],并未见“全”之义。《王力古汉语字典》中,“了”字有“全”的义项[15],但这并不意味着单个的“了”字可以表示“全”的意思。下面是一些带有“全”之义的“了”字例句:

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秦观《好事近》)

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辛弃疾《满江红》)

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张炎《清平乐》)

庚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了不异人意。”(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晋书·列传四十九·谢安》)

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锱铢之益也。(葛洪《抱朴子·释滞》)

自小驯狎,了无惊猜。(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

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袁枚《新齐谐·山阴风灾》)

第一句为吴世昌用来证明“了”有“全”之义的例句,第二句到第五句为王文用来证明“了”有“全”之义的例句。然而细心观之不难发现,这些句子中的“了”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和否定词“不”“无”连用。那么单个的“了”字有“全”的意思吗?笔者利用电子版的《全宋词》和《全宋文》进行了检索,没有发现一例单个的“了”字表示“全”的意思。也就是说,“了”只有在和否定词“不”“无”连用时,才表示“全”的意思。如果“了”字断在下句,“了雄姿英发”的“了”字为单用,不能表示“全”的意思,只能表示“慧也,晓解也”“讫也,毕也”“快也”等意思,这些显然与句义不通。因此,从词义上来说,“了”字断在下句也是不科学的。

王文中说:“根据语法常识,当‘了’字断入第二句后,便成了时态助词,在句中表示‘嫁’这个动作已经完成,含有‘毕’‘讫’之类的意思。这样一来,事实上恰好是破坏了上下语意联络。”他认为,如果将此句断为“六五四”式,则会引出如下问题:“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取‘小乔初嫁了’来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选择合理吗?等等。”

实际上,词作为配乐演唱的流行歌曲,并不像诗那样典雅,为了扬声传神,词往往不避俗字。“了”作为句末语气助词的用法在宋词中是屡见不鲜的,例如:

红艳几枝轻袅。新被东风开了。(欧阳修《忆汉月》)

秋千影里,丝管声中,谁放艳阳轻过了。(晏几道《泛清波摘遍》)

黄花醉了,碧梧题罢,闲卧对高秋。(晏几道《少年游》)

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苏轼《定风波》)

方见了,管须低声说与。(苏轼《赠朝云》)

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后思量。(苏轼《雨中花慢》)

其中后三首为苏轼所作,更能证明“了”字的这一用法在宋代或者说在苏轼那里屡见不鲜。至于王文中提到的“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小乔初嫁了’来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则要从整体文意上来理解了。黄苏《蓼园词选》中的几句话对理解这首词很有帮助:

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外,不可但诵其词,而不知其命意所在也。

苏轼写古人之得意,实则写自己之失意。写“小乔初嫁了”,不仅写出周瑜之年轻有为、功业圆满,而且英俊潇洒、婚姻幸福,正好与己之功业难成、抱负难展、青春不再形成鲜明的对比,才能有后来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种悲凉自嘲的感慨。因此,在文意上,“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也是符合全词基调和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例如《中国文学作品选注》(袁行霈主编,2007年第一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1981年第一版)、《苏轼词编年校注》(邹同庆、王宗堂,中华书局2002年版)、《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56年版)、《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苏轼词选》(刘石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等。

[2]朱彝尊.词综(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75:58.

[3]张宗橚.词林纪事[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2:144.

[4]毛稚黄语,转引自洪静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J].中学语文教学,1985(7).

[5]吴世昌.词林新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50.

[6]洪静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J].中学语文教学,1985(7).

[7]王瘦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异文辨析,转引自洪静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J].中学语文教学,1985(7).

[8]王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误断[J].乐山师专学报(社科版),1988(2).

[9]万树.词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61.

[10]唐圭璋编.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1]本文所引宋词皆来自唐圭璋编《全宋词》。胡世将此词有题下小注“秋夕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第941页。

[12]题下小注有“瓢泉酒酣,和东坡韵”,第1874页。

[13]题下小注有“北客用坡韵改赋访梅”,第3221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3篇

一、说教材

作为精读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其大气雄阔之景,衬千古风流之人,抒人生如梦之情。该词寄寓了一代文豪历经生死之劫――“乌台诗案”被流放黄州后的复杂感受。词中既有壮志未酬的无奈,更有寄情山水的旷达。学习该词,将有效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怀古体裁诗词的写作手法与情感特点。

“课程标准”对学习诗词的要求是“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还提出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本单元提示中强调的教学重难点是体会其声律之美,领悟词中情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苏轼不少名作,必修二中《赤壁赋》的学习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情感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学生仅凭个人阅历难以理解诗人的矛盾情感,鉴赏和分析诗歌还不熟练。结合“课标”内容、单元重点、学情,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知识和能力:感受诗歌的壮阔意境和豪放风格,提高“感知―体悟―评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诵读品味、讨论合作等方法,体会怀古诗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无奈、失意又旷达洒脱的复杂情感,客观认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教学重点:从诵读、品味入手,领略诗歌的壮阔意境和豪放风格,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无奈、失意又旷达洒脱的复杂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教师将通过导引法、朗诵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涵泳法、讨论法、对比探究法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我设计了导、读、品、比四个环节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即趣导先行奠基础―个性初读识苏词―合作品读析苏情―对比赏读探苏心。

1.趣味导入奠基础

教师: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个人。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作品,猜猜他是谁?(PPT显示)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一个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一个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个酒仙,一个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教师启发:他是谁?

学生回答:苏轼。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经典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师缓慢出示林语堂在《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让学生猜想被评价的历史人物的真实身份。此环节以趣味设疑导入,尊重了学生成长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形式有趣,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苏轼,激发学习该词的热情与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词的意境中。

2.个性初读识苏词

以宋代《吹剑续录》中载“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为例,引导学生以“关西大汉”之风进行个性自读。初步感知豪放词风。随后进行学生代表试读,教师配乐范读,全班感知齐读。

设置依据:课标建议,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要求的多样性以及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多样诵读既可帮助学生熟悉文本,又能在层层诵读中让学生体味到该词豪放不失婉约,婉约隐于豪放的独特风格,为之后分析苏轼的矛盾情感奠定基础。

以诗歌题目“赤壁怀古”引到诗歌体裁类别,明确本词类型是怀古诗,怀古诗歌特点是“观眼前之景,写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怀”。(板书:景、史、怀)

设置依据:古代诗词内容丰富,但知识点庞杂。教师适当进行诗歌体裁分类,抓住怀古诗歌写法特征进行引导,简洁明了。既明确了鉴赏途径,又与后续教学环节相衔接,便于落实教学目标。

3.合作精读析苏情

教师启发:请用诵读的方式推荐分享上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诗,可从景物描写、情感抒发角度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学生答案:包含意象选取、炼字艺术、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意象选取如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炼字艺术如乱、穿、拍、卷等;情感表达如慨叹时光流逝,壮言雄壮奇景等。

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解读文本肤浅、分析不透彻,重要语句可能无法顾及。如重要字词“乱、穿、拍”等仅仅只能分析其妙处,却不能完全体会作者的用意。“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与起句相联,易被学生忽略。教师在授课时可结合黄版“惊涛裂岸”对比鉴赏,进行炼字艺术方法的归纳。

设置依据:课标提倡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其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本环节引导学生重点品析赤壁之景,请学生自行推荐喜欢的诗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借助已有学习经验对该词进行赏析。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上片写出眼前赤壁雄浑壮阔之景。(板书:雄浑壮阔)

教师启发:赤壁之战中,有许多英雄,作者为什么在词中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并指导。)

学生答案:刘备、曹操、诸葛亮等均不符合作者情感表达需要。周瑜雄姿英发、美人在怀、韶华似锦、文武双全,反观作者自己却华发早生、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设置依据:该环节结合“课标”理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一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对苏轼塑造周瑜形象的质疑。本环节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回顾三国历史人物,巧借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和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比得出一个“笑”字,两种形象。前者是风姿潇洒、文武双全,后者却被贬黄州,早生华发。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后可得出,苏轼借三国风流人物感慨自身壮志难酬,华发早生。(板书:风流人物)

在合作精读环节中,学生既个性阅读,又合作共读,教师进行赏读指导,品析词句、分析意象与诵读 品味交错进行,一静一动,一张一弛之间,推动学生阅读鉴赏活动渐进深入,突出了教学重点。

4.对比赏读探苏心

教师启发:如何理解豪放之景与壮志难酬之情这一矛盾的情景关系?请结合前面环节中对意象、人物、情感的分析以及同期作品《临江仙・夜归临皋》,思考“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否蕴含了作者消极的人生态度?(小组讨论)

设置依据:选取苏轼同期词作进行参照阅读,可以更高效、合理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词主旨。既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可拓展学生阅读面,全面把握词作感情。若此处学生难以自行分析得出,教师应启发引导,利用《前赤壁赋》中“江月”意象结合得出该句的复杂感情――既有壮志未酬的无奈,也有寄情江月的旷达。由此通过知人论世、对比探究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板书:旷达情怀)

学生答案:“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现了作者渴盼摆脱尘世困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作者愿意寄情江海、旷达自在的洒脱情怀,这与《赤壁赋》中“唯江上之清风”句寄情江月的情怀相似。本词中,人生如梦,表达作者对“得意周瑜、失意自身”的释然,将一腔失落尽付无尽江月。虽有壮志难酬的无奈,但也有旷达洒脱的自在。

5.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①比较阅读杜牧的诗歌《赤壁》;②阅读林语堂《坡传》卷三“老练”。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英文译文 及物分析 英汉差异

一、前言

《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是豪放派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该词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借古咏情,为读者刻画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翻译界的大师也译出了各种版本。本文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系统出发,对苏轼的原文及许渊冲教授的英译本进行及物性分析,试从及物角度探讨译文中体现的英汉语言差异,希望在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诗词简介

这首词上阕写景,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将眼前景色与历史人物自然联系起来;下阕抒情,立足历史、联系现状,是作者感情的一种自然流露与强烈抒发。创作此词时,作者正处于谪居黄州时期,政治失意,只得寄情山水。然而他心境豁达,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反应了他这种复杂的心境。与大多数的失意作品不同,该词文笔雄健,对词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及物过程简介

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纯理功能,它包括人际、语篇和概念功能。其中,及物性系统是概念功能的核心,具体分六种过程:

物质过程表做事的过程,通常有两个参与者Actor(动作者)和Goal(目标)。心理过程表心理活动的过程,有两个参与者Senser(感觉者)和Phenomenon(现象)。关系过程是反应事物关系的过程,包括Attributive(修饰型)和Identifying(认同型)关系。前者包括Carrier(载体)和Attribute(属性)两个参与者,后者则包括Value(价值)和Token(标示)。行为过程是生理活动的过程,常只有一个参加者Behavior(行为者)。言语过程指讲话交流的过程,参与者有Sayer(讲话者)、Receiver(受话者)、Target(对象)和Verbiage(讲话内容)。存在过程即某物存在的过程,只有一个参与者Existent(存在物)。

四、诗词及译文及物性分析

1.原文的及物性分析。

其中体现出以下几点英汉差异:

1.动词。及物性分析的核心是以小句动词为核心,故在英汉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最能体现出动词的区别。汉语动词形态稳定,故汉语常连用动词;而英语一个句子只能使用一个定式动词。故汉译英时常只译出一个动词。在本词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作者使用了谈、笑、飞、灭四个动词,本文将“灰飞烟灭”理解为“消失”,为一个物质过程。译文将“谈笑间”用“Laughing and jesting with his bride so fair”表示,“灰飞烟灭”则译为动词“destroy ”。可见英文会采取更多的及物过程来描述汉语的一个及物过程。

2.形合与意合。英汉两种语言的最大差异之一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英文语法系统严格,句子之间存在严格的标志和成分。如存在过程的标志词语there,而汉语则更偏向句子的意义,需根据句子含义进行判定。

如“一时多少豪杰”一句,三国时期有许多“豪杰”,是一个存在过程;而译文则译为“made”物质过程,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

3.省略与完整。汉语常省略,省略内容可是主语,也可是动词等;而英语作为一门语法系统严格的语言,以动词为重心并展开,上下文语境齐全时多用代词替代,少数情况才适当省略。例如,原文中“遥想公瑾当年”与“一樽还酹江月”均省略了主语“我”;而译文中则补充了“I”。

再如“羽扇纶巾”意为“手拿”羽扇、“头戴”纶巾。可见汉语的省略乃家常便饭。而译文将此句译为伴随状语,用介词“with”和“in”进行过度,由此也可看出汉语中的一些动词可用介词进行翻译。

4.语态的差异。英语有主动与被动两种语态,且被动语态使用广泛;而汉语中被动语态表达的意义常或多或少包涵贬义,因此汉语多使用主动句。

五、结论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显著差异,在动词的使用、形合与意合、主语或动词的省略及主被动语态的使用上均有不同,故其及物过程也各有不同,然而,从及物性角度分析英汉语言差异仍存在一定弊端,如不同的白话翻译得出的及物过程也不同,故此方法存在一定出入,且笔者没有从词汇及句法的角度进行考察,对译文中词汇语法的运用持保留态度。这些问题在此后的工作中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5篇

传诵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历代选家的大小词选,几乎无一例外地选入这首词。由于版本不同,致使部分文字也略有出入。其实,类似情况除此词外,其他诗词也时有发现。

例如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而有的版本把其中第二句的“碧水东流至此回”,改为“碧水东流直北回”。又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有的版本把其中第二句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改为“白云深处有人家”。前者是两字之别,后者是一字之差。

为何会出现这种版本不同、文字有别的情况?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诗人自己修改,二是后人窜改或误改的,三是抄错或记错了。因为前后不是一时一地,流传开来,就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本。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黄州任上,后由黄庭坚手抄流传开来。然而这仅是坡的初稿,他乘醉草书的才是定稿。于是形成印本两出,也就有异文的存在。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版本,全词如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其中“乱石崩云、惊涛裂岸”与“樯橹灰飞烟灭”句,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三种版本。其一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与“强虏灰飞烟灭”;其二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与“樯橹灰飞烟灭”句;其三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与“强虏灰飞烟灭”句。

同一首词,居然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版本,同时流布人间。但就用词的精当,风格的豪放而言,我个人认为上海辞书出版社那一种版本最好。而且“强虏灰飞烟灭”一句中“强虏”二字早在1996年就被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审定为“别字假借”而正式更换为“樯橹”(详见:林焘教授、许宝华教授等主编的《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鉴赏苏词的语言美。通过讨论,大部分学生认为“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要远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声有色有气势;“樯橹灰飞烟灭”比起“强虏灰飞烟灭”来,更加含蓄富有美感。

这一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充分体现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为了进一步体现大纲“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这一精神,课后我安排了一些拓展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继续收集古诗词中一些异文现象,进一步探讨语言的含蓄美。

课后学生自主收集、合作探究,对一些古诗词中出现版本不同、文字有别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一是诗人自己修改。“新诗改罢常自吟”,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例如“僧敲月下门”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诗句。经过推敲后,把诗词中一些原不甚妥帖的词儿换了,因为前后修改,不是一时一地,流传开来,就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本。

二是后人窜改或误改的。例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里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第一句“黄河远上”有的版本作“黄沙直上”,按照地理与物候来说,竺可桢指出,应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因为玉门关一带,全是黄沙没有黄河。而把“黄沙直上”误为“黄河远上”,可能同“沙”与“河”,“直”与“远”草书写法相近之故。

三是抄错或记错了。例如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其实前两句应为:“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又如王维《红豆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而《闻一多全集》则把第二句的“春来发几枝”印成“秋来发几枝”。红豆五月开花,秋日结子,至于发枝,当然是“春来”了。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努力体现新教学大纲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中“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精神,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只有坚持用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改革,改变语文学科“大而软”的尴尬局面,语文教学才能充满活力,语文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6篇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6、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7、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8、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李纲《六幺令》

9、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李白《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10、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曹勋《续巴东三峡歌》

1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3、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7篇

7月26日,妈妈下班回家,带回来一份“楚天都市报”,上面刊登了“第八届楚天少儿诗词朗诵大赛”的通知。吃过晚饭,爸爸把报纸拿出来,把宣传大赛的文章“诗词是一道风景”和“朗诵,以声传情的艺术”绘声绘色地读给我听,问我想不想参加。我想:我会背诵很多唐诗宋词,记得上次“6.1”儿童节时,本来精心准备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在班级联欢时没有展示,这次可以派上用场了。我坚决地回答:“我想参加!”爸爸、妈妈非常高兴,爸爸说:“那我们就从明天开始积极准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参赛,但我们要提倡‘奥运’精神,重在参与,争取好结果,享受努力的过程。”

(二)

7月27日,上午学素描。中午吃完饭后,我和爸爸开始准备参赛的诗词。我拿出“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来,精挑细选出我最喜欢的诗:《黄鹤楼》、《赋得古原草送别》、《春夜喜雨》、《竹石》、《石灰吟》,再加上我的最爱------《念奴娇 赤壁怀古》六首诗词。为了把诗词朗诵得声情并茂,爸爸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苏轼的故事和许多诗人的时代背景,加深了我对诗词的理解。爸爸还从网上找出方明的朗诵音频让我反复地听,然后我反复地背诵,爸爸还教了我很多抑扬顿挫的朗诵。练了两、三个小时,基本达到满意的效果后,我们就开始用录音软件录音了。为了声音完美,主打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口气录了六遍,其它几首也录了几遍才满意。妈妈下班一回家,就把录音放给妈妈听,妈妈向我竖起了大拇指,高兴地笑了。

(三)

7月28日,一大早,爸爸就打开电脑,登陆大赛网站,把我的姓名、学校班级、住址电话等资料和我的六首诗词一起上传到楚天少儿诗词朗诵大赛主委会。爸爸说:“这次比赛是全省的比赛,会有很多小朋友参加的,所以即使没进入复赛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前面地练习得到了锻炼。”我还是非常希望我能进入复赛。

(四)

7月29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期盼复赛通知。

(五)

7月30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等待复赛通知。

(六)

7月31日,我已经不报多大希望了!

(七)

8月1日,妈妈下班回家,又带回一张“楚天都市报”,第四十一版刊登了进入复赛的一百个名字,第六个名字竟然是“何曦。。。。。。城?”我真希望这个名字是我啊!爸爸看出我脸上失望的表情,连忙说:“不要紧,我来帮你落实!如果不是你也没关系,我们下次再来!”晚上八点钟,“楚天都市报”的落实电话终于打了过来,通过参赛作品和个人资料地核对,证明“何曦城”就是“何曦晨”,并且为打字疏忽而道歉。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高兴地和爸爸击“耶。。。。。。!!!”

(八)

8月2日,因为游泳我发了低烧,但我还是坚持不懈地练习。复赛只要求朗诵一首诗词,而且是现场表演,所以我和爸爸选定《念奴娇 赤壁怀古》,并且要根据诗意加一些身体动作。爸爸又从网上找出方明、鲍国安、苏明、濮存昕等艺术家的朗诵视频让我找感觉,加上报幕和身体动作后一遍一遍地练习,我们还用数码照相机录下影像看效果。由于身体不适,而且明天一大早就要赶到武昌去比赛,晚上九点半就睡觉了。

(九)

8月3日,六点三十被妈妈叫醒,妈妈说听见我五点钟的时候居然在梦里大声地背了一遍《念奴娇.赤壁怀古》,我怎么一点都不记得了。吃过早饭,我又背了几遍,觉得有把握了才出发。我们辗转了三次车才来到了位于武昌雄楚大道上崇文书城三楼报告厅。不到二十分钟,报告厅就挤满了兴致勃勃的小朋友和满怀希望的爸爸妈妈们。工作人员宣布了复赛的一百位小朋友的名单和排列顺序,啊!我排在第六个,我心里开始七上八下地紧张起来!爸爸妈妈轻声地鼓励我,说:“只要把我们练的东西发挥出来,就是成功了!”

该我上场了,面对台下黑鸦鸦的观众和一字排开的八位评委,我又紧张起来。报幕的时候紧张得连校名都望了报,我想着平时刻苦练的诗词和动作,心里平静了许多,接着我非常有感情地朗诵了我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我最投入的时候,底下的观众象从我的眼中消失了似的,直到听到热烈的掌声,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回到座位上,我和爸爸妈妈继续专注地看后面小朋友的表演。有一个十岁的姐姐,上台第一句“孩子,抓紧妈妈的手”这一句她居然背了四次,台下的观众和评委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她没有放弃,第五次时她终于接了下去,并且含着眼泪深情地朗诵了这首抗震救灾的诗,台下的观众都被感动了,我也情不自禁地鼓了掌。还有一个大姐姐复赛落选了,她不甘心,在家人地帮助下,争取到上台表演的机会。只见她戴着假发、画着浓妆、穿着古装、拿着羽扇,她的爸爸妈妈还给她准备了道具“船”,她和着《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朗诵了同名的诗歌,她那份全情投入的表情和不服输的执着让我好一阵感动。一百名复赛的小朋友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三岁多,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和无穷的魅力。来自楚天广播电台的播音员陈勇也给一些有代表性的表演作了精彩的点评,幽默地指出选手朗诵的优缺点。最后,每位复赛选手都上台领奖(语文、数学、英语三本小学基础知识手册),并且合影留念。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8篇

关键词:心理空间 概念整合 意义建构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124-02

一、前言

词最早产生于隋唐时代,在宋代广泛盛行,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即是宋词。词本身长短不一,便于配乐吟唱,也被称之为“长短句”。自古以来,词以它特有的格式或婉约或豪放地抒发作者的情感意境。宋词更是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有关宋词意义赏析的文章比比皆是。但传统的赏析方法只看重宋词本身所传达的语言意义,却并未关注在宋词语篇意义构建的背后所运行的认知机制。笔者将突破传统的宋词赏析方法,以认知语言学新兴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深入解读宋词语篇的整体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为宋词赏析开辟新的视角,同时也进一步验证Turner和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以及概念整合理论。

二、理论简述

Turner和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以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Fauconnier阐述在语篇意义建构的同时,心理空间也在不断建立。心理空间由空间构造语(space builder)所激活。在心理空间构建的过程中,基础空间、视角和焦点不停地转换,构成其语义的动态性。在他的著作《我们思维的方式》一书中将心理空间定义为“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概念包”。”Fauconnier以心理空间为基础架构,又进一步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将之前的两个心理空间的运作模式扩展成为四个心理空间的概念整合网络,即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包括所建范围的相关信息以及背景知识和语篇信息的附加结构。类属空间包括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抽象属性。两个输入空间由跨空间映射连接起来,有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得出其他空间都不包含的层创结构。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通过这三个基本过程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得出。组合是指合成空间将两个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内容组合起来,并形成以前在两个输入空间并不存在的新关系。完善是指当我们看到熟悉的框架或结构从输入空间投射出来,这一框架在长时记忆中的更多信息将会被完善到合成空间中。扩展可以激活合成空间中新的结构。在完善的基础上,人们可以运用想象力对层创结构进行无限的不同可能的扩展。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已经逐步被应用于文学、艺术和文体学的研究之中。余渭深和董平荣等人将这一理论运用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研究当中。这些研究都体现出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中国的古典诗词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在诗歌赏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先前的研究都只是局限于将诗词当中的一或两句精心提炼出来,再通过概念整合进行简单地分析和理解。笔者旨在于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为整篇的中国古典诗词意义建构理解的认知机制提供一个完整连贯的解释,从而展现出该理论对文学文本的强大解释力。笔者将以苏轼所写的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将概念整合理论运用于整篇诗词当中探索其意义建构的创造性过程。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6)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8)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它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这首诗词在相连的字词背后也同时隐藏着复杂的彼此相连的概念整合网络。

这首词总体上分为上下两阕,前四行为一阕,后四行为一阕。第一阙以作者所在的现实世界为基点总体上建立了一个现实空间(present space),在这一现实空间中,作者主要刻画出自己在赤壁矶的所看之景。在(1)句中,作者见到滚滚的长江,不禁将历史比作这滚滚东去的江水,将曾经叱咤的风流人物比作淘尽的浪花。将大江输入空间和历史输入空间进行组合,这一概念网络令作者可借江景抒发对历史的感慨之情。两输入空间的抽象结构投射到类属空间“某物离去”中。历史如同大江,大江滚滚东去的特性经过组合产生出“历史逝去”的新的结构关系。“风流人物”对应“浪花”,这些风流人物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而逝去就如同这不断东流的江水一点点淘尽那些滚滚浪花。背景知识告诉我们那些风流人物都曾有着精彩的人生,但如今都已随着历史而成为陈迹,这进一步完善了新的结构关系,经过扩展可见这是作者对历史以及人生既悲哀又通脱的慨叹。这一概念整合网络将在图1中展现。

赤壁在历史长河中因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被后人铭记。上句所提的这些风流人物仅仅是泛指。有关赤壁的这些背景知识进一步完善风流人物应该主要是指历史中三国时期参与赤壁之战的主要人物。这一点恰恰在(2)句中得以扩展证实。“故垒”、“周郎”和“赤壁”点明这里正是三国时期周瑜赤壁之战的故址,而风流人物也得到确指,正是指挥赤壁之战的周郎。

在(3)句中,作者仍以现实空间为基点进一步对江景做细致的描写和刻画。石,涛,雪浪这些原型意象被刻画出来,浪花如千堆雪本身就是一个小的合成空间。这些原型意象被乱、穿、拍和卷等动词和形容词修饰,这些文化认知帮助我们在乱石对天空,惊涛对海岸中都提取出战争框架。在战争框架中战争双方的角色在输入空间1中建立,而这两对原型意象作为对应的值包含在第二输入空间当中。具体的概念整合网络参见图2。

(4)句作者承接上句对输入空间1中这壮观惊险的江景和输入空间2中参与战争的英雄豪杰给予了共同的赞美。景如画,战争中有很多的英雄人物参与其中。这也恰恰为作者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为何会突然间提及“一时间多少豪杰”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在第二阙开头,“遥想”一词作为空间构造语创建了一个新的历史过去空间(past space)。整体语篇的焦点也由作者的现实空间转入历史过去空间。在上一阕最后作者曾笼统的提及战争框架。这一抽象框架除了在景物当中可以提取出具体的值以外,也恰恰呼应作者意欲提及的历史当中著名的赤壁之战。因此在第二阙作者顺势转入这一过去历史空间中,主要对赤壁之战的指挥者周瑜这位历史人物进行细致地刻画并且对当年的赤壁之战进行了叙述。

在(5)句中作者开始对周瑜又称公瑾这一人物进行刻画,但作者却忽然插入了周瑜娶得小乔这一生活细节。背景知识告诉我们通常都是英雄配美人,这一抽象框架作为输入空间1,周瑜和小乔在输入空间2充当英雄和美人这两个角色具体的值。以美人衬英雄,这一概念整合网络更衬托出周瑜作为历史英雄所具有的英姿勃发的形象。再加上(6)句中“羽扇纶巾”,更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我们可以见到,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的周瑜,作为赤壁之战的指挥官,临战潇洒从容,指挥淡定,以火攻大败曹军战船,令其“灰飞烟灭”。

(7)句开端提出“故国神游”,这一句正映射作者在过去空间中对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叙述。同时,由此句可见作者语篇的视角再次由过去空间转回到现实空间当中。在总体上看,过去空间又与现实空间相互对应形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过去空间作为输入空间1中包括周瑜这一元素以及他所取得的功绩,这里主要指赤壁之战;对应的现实空间作为输入空间2包括作者苏轼这一元素以及作者所取得的功绩。但是作者认为自己仅仅只能在此看景抒情,别无建树。经过完善和扩展,作者认为自己完全无法和周瑜这位风流人物相比,只能笑自己“多情”,早早生出白发,虚度人生。

最后(8)句作者慨叹无论是历史中的风流人物还是自己,人生都如同一场梦,不如豁达洒脱一些,驰骋于山林、江河、清风、明月之中,同饮共醉。

整首词首先以作者所在的现实空间为基点展现眼前所见之景,借景怀古,随之将语篇的焦点转向过去历史空间,最后再回到现实空间咏史怀古借景抒情。语篇无论在整体层面还是单句层面都可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给予完整连贯的解释。

四、结束语

之前学者所做的研究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但是分析的语料仅仅局限于精炼提取的几句短小的诗行。通过以上对苏轼这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概念整合理论同样可以为中国古典诗词较长的整体语篇进行分析,并且对其意义建构和理解所涉及的认知机制能够提供一个完整和连贯的解释。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illes.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P,1994.

2.Fauconnier,Gilles.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P,1997.

3.Fauconnier,Gilles.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2002.

4.Freeman,Margaret H.The poem as complex blend: Conceptual mappings of metaphor in Sylvia Plath’s‘The Applicant’[J].Language and Literature,2005.14(1): 25-44.

5.吴莉.心理空间理论关照下的语篇分析认知图示解读[J].外语学刊,2006(3)

6.余渭深,董平荣.合成空间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