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第1篇

包装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拟题、开头、结尾、语言和文字。在这五个技巧之中,拟题尤为重要,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如同一个人的眼睛,应该有着传神的魅力、画龙点睛的功效。因此在文章拟题上下一番功夫,好好包装一下,这点对于初三考生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就如何拟好考场作文的题目谈谈同学们可以运用的一些技巧。

一般情况下,好的标题应该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能显示文章的主旨,二是新颖不落俗套。常见的拟题方法主要有:修辞式、引用式、符号式、反向式四种,下面分别举例来说说这四种方法。

一、修辞式

运用比喻:如以“孝”为话题写文章,可以拟题为《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关注生活”的话题,可以拟题为《我爱曲线的生活》。

运用夸张:如以“挫折”为话题,可以拟题为《你别把我看扁了》《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运用对偶:如以“环保”为话题,可以拟题为《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运用拟人:如以“树”为话题,可以拟题为《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可以拟题为《地球就诊记》。

运用呼告:如以“书”为话题,可以拟题为《别了,漫画书!》。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可以拟题为《给生活加点苦吧!》。

二、引用式

(1)引用诗句:以“老师”为话题,可以拟题为《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感动”为话题,可以拟题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或者《寸草心与三春晖》。

(2)引用流行歌词:以“宽容”为话题可以拟题为《一笑而过》;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以拟题为《未来的主人翁》;以“家庭”为话题可以拟题为《我要的幸福》或者《我想有个家》或者《温馨的港湾》;以“心愿”为话题可以拟题为《一千零一个愿望》或者《明天会更好》。

(3)引用名句: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以拟题为《救救孩子》(引自鲁迅《狂人日记》);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可以拟题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引自高尔基《海燕》);以“友谊”为话题,可以拟题为《百年孤独》(引自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小说);以“亲情”为话题,可以拟题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引自麦氏咖啡广告语)。

三、符号式

1.数学符号

如以“游戏”为话题,可以拟题为《7+1=8》(学习与游戏的结合);有一则新闻报道的题目是《99+1=0》,意思是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以拟题为《成绩≠素质》;还如写有关“财富”的话题作文时,可以用数学中的恒等式――《勤劳×高科技=致富》来拟题。

2.标点符号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可以拟题为《生活――???》,表示生活中充满了新鲜的事物,需要随时关注。

四、反向式

如以“竞争”为话题,可以拟题为《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等,用一反常理的题目夺人眼球。

又如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可以拟题为《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以激起阅卷老师的阅读欲望。

还有如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以拟题为《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第2篇

一、 放低要求,从说话开始

学生刚学写作文,能写,愿写已经很不错了,本来都很幼稚的心灵,学得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就好像栽下的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还每天去摇一摇,再拔高一点,再怎么有生命力的树也很难成活。实际上,小学阶段,初学写作时应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甚至可放低要求,从说话开始。小学生对讲故事、听故事是非常有兴趣的,把作文课上成说话课,让学生把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说出来更容易。同学之间的交谈、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电视上的新闻广告、愉快的球赛、欢乐的节日、和同学们的争吵、心中的委屈、一次游戏、一次冲动、一次体验、一阵风、一阵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甚至梦境、想象中的情境等都可以作为说话的内容。让学生把已知的信息通过说话进行加工整理,不就成了今后作文的内容了吗?

二、 善于表扬,建立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创设一个允许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保持良好的个体心理状态。为此,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个性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个体意识就越强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追求,即使暂时并不完美,并不成功,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并继续寄予厚望,允许学生在作文个性化的发展进程中出现问题乃至偏差,而不要因噎废食。

表扬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就能顺利闯过难关。如果我们对学生期望过高,教学求成心切,总希望学生进步快些,那就永远看不到中下层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能及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更不会体谅这些学生难处,使其得到应有的指导。学生辛苦的劳动得不到关注甚至换来的是白眼,劳动者只好逃避劳动或者应付劳动。作文本来就是很劳神的一件事,对学生辛辛苦苦交上去的作文,教师多给一些表扬,又没有多付出什么,为什么就这么难做呢?这恐怕与教师习惯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习惯以报刊登载的范文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有关。这实在是和学生过不去,也是和自己过不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做好的办法是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

三、 寻找阅读教学与个性的切入点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其经历、性格、教养及写作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发展的起点、潜力和追求彼此各异;然而他们的生活却都是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尽量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关注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个性心理,以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倾听他们的看法。我们逐渐发现,环境影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阅历喜好不同,思想成熟的程度不同,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指向也明显不同。那些农家孩子对放牛、割麦、收稻子有话可说;城市的学生对电脑等一些高科技感兴趣。有个同学联系自己父母的实际,对下岗再就业滔滔不绝;有的同学一提起足球,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 ——了解了他们熟悉的生活,在以“我的生活”为话题的作文中,他们果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个班30多篇作文就像30多朵鲜花各呈异彩。一次作文教学活动就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的作文,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表现他们作文的个性追求。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 个性化作文 兴趣 生活

一、低起点要求,练习口头说话

我从教二十多年来,大多都是教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班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小学生作文的确很难教。特别是低年级刚过渡到中年级的学生,连围绕一个内容说一段话还说不好,就要写400个字左右的作文更是难上难。作文中心内容不突出,错别字相当多,病句多,句子不通顺,乱七八糟,老师批改作文很是难。每次布置作文或学校举行作文比赛,学生叫苦连天,老师帮修改很是头痛,作文中一大部分是老师帮修改的红杠杠。是呀,想起自己当年做学生时一提起作文就犯难,宁抄写10篇课文都不愿写作文。小学生刚学作文,能写、愿写已经是很不错了。本来心灵幼稚,学的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这有拔苗助长,不太切实际。小学阶段,初学写作时,应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放低要求,加强从口语训练开始。现在的教材编写就是很好,每个单元都安排有个口语交际训练,符合时代要求。我们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好这教材,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有意识地安排他们体验生活,做些自己喜欢的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公益活动,比如看电视新闻、听或讲故事、打球、做游戏、诉说心中的委屈等,把自己所接触到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或感受与同学交谈,这就是一种作文。

二、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害怕老师的心理障碍,把老师当作他们的知心朋友,愿意亲近,有什么话才愿意跟老师说,老师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老师才会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老师还要善于保护学生的个性心理,尤其是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个性意识就越强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人文环境越充分、越宽松,学生在作文中更会表现出个性化的追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多推荐一些优秀作文上学校光荣榜或校刊,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对学生习作不足的地方,不能以范文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对作文只写得几句的同学,老师不能施学生以白眼,甚至讽刺、挖苦学生,说些“仅写得几句话还狗屁不通,错别字连篇”之类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要学会体谅学生作文的难处,多关照和鼓励,多给予指导,这样,学生才有信心向前迈步,练好习作。

三、整合资源,强化指导

习作指导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指导的目的是为了整合信息资源,帮助那些有素材但不知道怎样建构以及缺乏素材的学生重温或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挖掘写作信息,构建写作框架,搭建写作平台,实现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作的写作激情。

(一)生活就是作文

叶圣陶曾有一句名句:“作文必有可写之材料,材料之来源为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一个人生活的范围越宽广,接触的事物就多,生活的阅历越丰富,也就能见多识广,对事物更有深刻的认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作文生活化,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生活,体验生活,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注意有意识地鼓励、安排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为父母分忧,扫扫地、洗洗碗、学做饭、炒菜、整理内务、学洗衣服,为父母倒杯茶、锤背、洗脚等,或帮助邻居老人做事,搞好邻里关系,体会劳动的辛苦和快乐,感受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这样,学生写作文就有内容可写,有感而发了。

(二)多接触生活、体验生活

社会生活就是一门艺术,是永远读不完的书、花筒,你要多去接触它、体验它,才能感悟到它的色彩斑斓。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利用双休日,让学生自己上街去学买菜,初步了解市场行情,看到蔬菜品种繁多,物质极大丰富,感悟到市场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学生通过实践学会买菜、学会砍价,从中互动交流,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把这个素材加以整理,把自己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就是个很好的作文素材。

(三)创设氛围,乐于感悟

喜欢各种活动和游戏,是小朋友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活动的内容。如掰手腕、单人拔河赛、人体摆字游戏、单手拖乒乓球、安全知识竞赛、环保小卫士、危险逃生演练、小记者采访团等富有现代创意的活动,使学生人人乐于参与活动,在乐中学、学中悟,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然后再以小作文或日记的形式把活动过程和参与活动的感受写下来。这样,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得到充分的展示。

总之,老师要以学生为本,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恰当地运用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地把作文写得立意新颖、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形神兼备。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第4篇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黑体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蹊跷(qī) 纤尘(xiān)

削足适履(xiāo) 戛然而止(jiá)

B.整饬(chì) 楷模(mó)

金蝉脱壳(qiào) 椎心泣血(chuí)

C.木讷(nè) 褪色(sè)

厚古薄今(bó) 栉风沐雨(zhì)

D.丰赡(zhān) 孝悌(tì)

管窥蠡测(lí) 疾风劲草(jìng)

2.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开风气之先的书法家于茂阳,其笔势具有二王、米芾行草侧多姿的特点,又能师心自用,具有纵横捭阖之风,堪称妙化无痕。

B.敦煌市处心积虑,启动补水、节水和引水三管齐下的综合治理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月牙泉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加快生态环保工作。

C.罗京临终前接受采访,说二十多年播音,每一次都是如履薄冰。个中酸甜苦辣,内行人一听便知,可是我们从来没见罗京抱怨过。

D.峡谷一侧的山峦酷似一只大蝴蝶,这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人间绝景,被当地人美名曰“蝴蝶山”,每天都吸引游客拍照留念。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日前成功下潜至3759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的国家。

B.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表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与气质,让“东方之冠”散发出浓浓的“中国味”。

C.日本小学在试用电子课本后,上课不敢举手发问的内向学生就可通过电脑输入他们的疑问或其他想法向老师请教,或和其他同学交流。

D.2010年3月,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证实,互联网将角逐201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在IT业内耳熟能详的蒂姆•伯纳斯•李等多位大腕获得了提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旨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②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③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④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⑤涵盖了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多种经济形态⑥也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一次巨大进步

A.⑤①④⑥③② B.②③④⑥⑤①

C.⑥④⑤③②① D.⑥④①⑤②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网开三面

红 苇

往往是在环境不能再承载的时候,才会想起环保;往往是在华南虎已经灭绝,中华鲟接近灭绝的时候,才会开始环保。许许多多环保宣传采用的策略是“恐吓”式的:如果再不节约用水,设想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想一想,都会令人生畏;如果碳排放再没有节制,温室效应会融掉南极冰山,想一想,就会想到电影《2012》。

古人的环保不是这样的――就姑且把古人一些做法也称做环保吧。商代的汤,有一次到郊外散步,发现有人在张网捕鸟。让汤感到惊讶的是,其所张之网,不是一张,而是四张,有从四面八方合围之势。对于鸟来说,就只有进的道,再也没有逃生的路了。尤为可恨的是,那位捕鸟的人还在那里念念叨叨,让天下所有的鸟都进入我的网中,而且是越大越好,越肥越好。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激起了汤的怜悯心肠。他感叹道,这样捕鸟,那不是要把天下的鸟一网打尽吗?就下令把四面网中的三面撤下去。捕鸟人赶忙把三面网撤下,他口中念叨的词也颇为识相地变了――想往左飞的就往左飞,想向右飞的就向右飞,那些命不好的就飞到我网中吧。

在环保问题上最早采取“政府行动”的是子产。那是鲁昭公十六年的时候,九月,郑国大旱。大臣到桑山上搞祭祀活动,向老天祈雨。这些大臣祭祀完毕,看到天还不下雨,就砍了山上的一些树。这让子产非常生气。他这样说,祭祀山神,应该在山上植树造林;现在反而到山上砍伐树木,这简直就是犯罪。结果屠击、祝款、竖这三位就成为中国第一批因“环保”问题而被罢官夺邑的官员。

孔子在环保问题上也坚持自己的做法。《论语》中说孔子是“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说孔子偶尔也钓钓鱼,但不会用大网去捉鱼;孔子也会打鸟来提高射艺,但不会打已在树巢中归宿的鸟儿。钓鱼与射击飞鸟,那是君子陶冶性情的活动;用大网捕鱼,是贪夫的谋利之举;而偷袭已经入睡的归鸟,就是乘人之危、欺负弱者的行为。这不是英雄所为,更非君子之行。

在环保问题上,曾子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这就把环保问题提高到“孝”的高度来认识了,也就是要以君子姿态,合适合宜地来对待身外的动植物。

总起来说,“恐吓”式的环保也比不环保要好。但“恐吓”式的环保与出于仁德之心的环保,是两个环保。“恐吓”式的环保太过功利,我还是喜欢“兼爱”“推恩”式的环保,这使人胸襟开阔,气度高远。

其实,世人对于姜太公有着深深的误读。因为姜太公在渭水上用直钩钓鱼,被文王发现重用了,就说姜太公直钩钓鱼,钓的其实是文王。这就有点太武断了。这或许真的就是他老人家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呢!这种可能性倒是非常大的。

不管怎样,网开三面与直钩钓鱼,都可看做是人类向大自然发出的友好信号吧。

(选自《文汇报》2010年11月20日,有删改)

5.下列关于文中古人“环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的环保是怀着仁德的心、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气度进行的“兼爱”“推恩”式环保。

B.商汤和子产对环保是运用权力进行强制执行的,前者要求明令整改,后者则进行严厉惩处。

C.孔子和曾子以“君子”标准积极倡导环保,前者遵守“君子之行”,后者主张“君子姿态”。

D.古人的环保与今人的环保发出的信号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友好的,而后者却是不友好的。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大量援引古人有关环保的主张和做法,不仅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启发了今人的思考。

B.在人与自然交往的规则上,孔子言行一致,他既主张“不以其时,非孝也”,又恪守“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C.姜太公的直钩钓鱼完全是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而世人却武断地说他“钓的其实是文王”。

D.在语言表述上,文中的直接引用增强了论据的准确性、可信性,而间接转述则增强了文章的活泼性、可读性。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网开三面”不仅表现了商汤的仁德之心,而且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长远利益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B.今人的环保都是“恐吓”式的,其本质上是利己的,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和大自然的相处问题。

C.古人的“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反复强调的“以时”,体现了尊重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朴素思想。

D.要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合适合宜”地对待环境,而这有待于每个人心胸、气度等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翟兴,字公祥,河南伊阳人。少以勇闻。巨贼王伸起,兴与弟进应募击贼,号大翟、小翟。金人犯京师,西道总管王襄檄兴统领在城军马,以保护陵寝功补承信郎,辟京西北路兵马副钤辖,为陕西宣抚司前军统制。高世由以泽州降金,金以为西京留守。兴与进提步卒数百,卷甲夜趋洛阳,擒世由等斩之。群盗冀德、韩清出没汝、洛间,兴以轻骑追袭,德就擒,清仅以身免。会进为叛将杨进所害,贼乘势击败官军。兴帅余众拒贼,保伊川。明年,诉进死事于朝,以兴代进为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兼京西北路招讨使,兼知河南府。杨进屯鸣皋山北,兴与子琮帅乡兵时出扰之。进惧,弃辎重南走,兴邀击于鲁山县,进中流矢死,余众溃去,西京平。贼王俊据汝州,兴引兵攻之,俊弃城去,退保伞盖山。兴进攻,免胄大呼曰:“贼识我乎?我翟总管也。”众皆披靡,遂破之。金人犯河阳、巩县、永安军,兴遣子琮与搏战,屡捷,追至渑池。诏授河南孟、汝、唐州镇抚使兼知河南府,转武略大夫兼阁门宣赞舍人,寓治伊阳。金人入陕右,兴遣将邀击,俘五十余人,又遣子琮生擒金河东都统保骨,遂复阳城县,乘胜取绛之垣曲,进至米粮川。绍兴元年春,金重兵犯河南,时兴军乏粮,就食诸道,仅存亲兵自卫,人情震恐。兴授将方略,设伏于井首,俟敌至阳遁,金众果追,伏发,金帅就擒。刘豫将迁汴,以兴屯伊阳,惮之,遣蒋颐持书诱兴以王爵。兴斩颐焚其书,豫计不行,乃阴遣人啖裨将杨伟以利,伟杀兴,携其首奔豫。事闻,赠保信军节度使。兴威貌魁伟,每怒,须辄张。军食不继,士以菽粟杂藜藿食之,激以忠义,无不奋厉。在河南累年,金人不敢犯诸陵。诏赐军名“忠护”。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一》,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卷甲夜趋洛阳(奔赴)

B.兴帅余众拒贼(率领)

C.遂复阳城县(返回)

D.无不奋厉(高昂)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翟兴“忠义”的一项是( )

①巨贼王伸起,兴与弟进应募击贼②卷甲夜趋洛阳,擒世由等斩之③兴帅余众拒贼,保伊川④金众果追,伏发,金帅就擒⑤兴斩颐焚其书⑥军食不继,士以菽粟杂藜藿食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翟兴兄弟二人应募参军,作战勇猛,战功卓著,不仅得到朝廷褒奖,其所带的军队也被朝廷赐予威名,但不幸的是他们均为叛将所害。

B.翟兴带兵作战威震四方,令贼兵闻风丧胆,在进攻伞盖山的战斗中,翟兴喊出“我就是翟总管”后,贼兵就都溃逃而去,于是不战而胜。

C.金人进犯河阳、巩县、永安军,翟兴派儿子翟琮迎战金兵。尽管战斗残酷到徒手肉搏,但翟琮屡战屡捷,最终把金人一直追击到渑池。

D.翟兴带兵常置个人安危于度外。金人南犯时,翟兴的军中缺粮,他把军队分迁到各地,就地解决给养,自己则仅仅留下少数亲兵自卫。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进惧,弃辎重南走,兴邀击于鲁山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豫计不行,乃阴遣人啖裨将杨伟以利,伟杀兴,携其首奔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归嵩山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①,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②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薄:草木丛生的地方。②迢递:形容山高远的样子。

(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流水”“暮禽”分别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此诗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请结合本诗的尾联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

(5分)

(1)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屈 原《离骚》)

困于心_____________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____________。(孟 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杜 甫《登高》)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赤脚礼赞

李 成

诗人蔡其矫有首诗写“船家女儿”,“那圆润的双肩从布衣下探露,那的双脚如海水般晶莹……”写得真是好,把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的女孩子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写了出来。

我生长在农村,只要稍稍打开一点记忆的闸门,眼前就会浮现一双双的双脚。每年一到仲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的时候,村子里就开始看到一双双赤脚了。我们那里主产水稻,许多劳作都是在水田里进行的,要下地干活当然得脱掉鞋袜。不仅是孟春,甚至在早春二月,要顶凌下种,农人们就得赤脚跳下冰寒刺骨的水田,犁田、打坝,播种、育秧,哪还能等到春深日暖呢?

只要天气许可,农村里的孩子也是喜欢赤脚的。每年春天――那常常是一场又一场的春雨之后,村子周围已是一片春草芊芊,禾苗青翠,我们跑啊,跑啊,那么的无拘无束。我们在潮湿、平整的打谷场上印下一双双稚嫩的脚印,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我们到山冈上采草叶、采野果,到溪边捉鱼儿、戏水,去草地上放牛、牧鹅……那尖尖的青草戳着了我们的脚心,不仅不疼,而且很舒服,脚踝脚背被荆棘划拉了几道细细的痕印,也不知觉,也不以为意,仍然快乐地在田塍上奔跑。

那时生活条件有限,一般人家不仅买不起胶鞋,就是布鞋也没有几双,所以都要省着穿,能赤脚的尽量赤脚。孩子们也经常光着脚去上学,一般要到深秋或初冬才穿鞋。但有些贫寒人家的孩子甚至在天上飘下雪花时,也要坚忍地赤着脚去学校。这样的赤脚记忆,当然不免让人感到有几分苦涩。

其实,辛苦的还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赤着脚在田地里干活。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扣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才能稳住身体;他们几个人同扛一副笨重的打稻机或者禾桶(也是打稻用的)走到滑溜难行或拐弯抹角的地方,的双脚在泥浆中来回倒腾,甚至半天移动不了多少,那脚趾更是用尽了力气,死命地吸附着大地,直到协调了动作或确定了方位,才又向前移动……这样的一双双赤脚也像锚一样牢牢地扎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想起,我就会从心里发出一声喟叹。

乡村似乎就是赤脚的地方,到处都可见到赤脚。村里开会时,一双双赤脚坐在台上台下;各家吃晚饭时,也往往是一双双赤脚围拢在桌旁。中午,如果有时间获得短暂的休息,也是就带着一双沾着泥土的赤脚侧卧在木榻上……在我们村子里有几位农民是在劳作当中倒在田地里过世的。我们那里甚至用“脚丫里的泥还没有洗净(就死了)”这样的话来泛指一切倒在岗位上的死者,凄然当中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悲壮。

正是因为农人们一年四季有那么多的日子赤脚,所以他们的脚大多是变形的,趾骨粗大,踵茧很厚,冬天脚掌还会有道道裂口,颜色则是黧黑!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香的景象!

我不知道,在今天的农村除了农忙季节,平时赤脚的是不是还很多,但我知道,只要机械化没有普遍实现,只要农民还要干体力活,就少不了要赤脚。我当然希望,赤脚的人越来越少,赤脚的时候越来越少。但是,即便我们的农村里已经很少人赤脚了,我们也不应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我曾在一首题名《草鞋脚》的诗里写道:从前,我们民族就是一个草鞋脚的民族;(这双脚)踩过岩石,踩过荆棘,踩过悬崖,踩过蛇,也踩过从老远森林里跑出来的豺虎……其实,草鞋脚与赤脚差不多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的民族曾经是个赤脚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正是赤着脚,从困苦中一步一步走到了已初步繁荣兴盛的今天!因此,我要向我曾经看到的一双双赤脚致以最高的礼赞。

(选自《文汇报》2010年9月29日,有删改)

14.文中写孩子的赤脚有什么意图?(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凄然当中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悲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分别引用了蔡其矫和作者的诗,各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鲁迅说:“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请分条概括文中赤脚农民的“脊梁”精神。(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四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生活不应该是一场百米冲刺,激动只在终点撞线的瞬间;而应该是一场马拉松,乐趣都在过程之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是一则关于“嫦娥二号”卫星奔月过程的报道,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大看点”。(6分)

在“嫦娥一号”卫星奔月时,科学有效载荷在途中并没有开机。此次“嫦娥二号”卫星奔月,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等部分科学有效载荷将在途中开机,高能粒子探测器将是第一台打开的仪器。这次“嫦娥二号”卫星还将第一次在途中给地球和月球分别照相,在不同距离处分别获得地球和月球的完整图像,深空测控通信技术的试验也将开始。

答:(1)看点一: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看点二: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3)看点三: (不超过15个字)

20.网络热帖反映着民众的心声,请探究下面两则网络热帖共同的感人元素。(5分)

(1)爸爸,每天我都在心中暗自祈祷,希望您能平安回家。每当听到那熟悉的用钥匙开门的声音,我满心欢喜,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在江西丰城矿务局第三中学举行的一次征文比赛中,一位煤矿工人的孩子这样写道

(2)爸爸妈妈,我可以去你们家玩吗?

――一位七岁的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两只猎豹追捕一群牛,牛失魂落魄,拼命逃跑。终于,一头牛倒在血泊里,成了两只猎豹的美味佳肴。同伴的生命换来了牛群的暂时安宁。阳光下,草原上,牛群悠闲地吃草,呼儿唤女。

两只猎豹吃饱喝足后,伏在高冈上的一片树荫下,瞧着牛群笑道:“我们的牧场好大,我们的牧牛好多。”突然,牛群躁动,让出了一块空地。空地上,两牛相斗。它们的角锋利异常,挑得对方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 语言 表达能力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3-02

人们的会话过程,实际是快速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在会话的一瞬间,要迅速地准确地选词组句,把说的意思有系统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口头表达的基本能力。这个基本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很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标》进一步规定“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由此可见,会话能力(即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地位不可忽视。

一、把会话能力的训练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会话,是在双方语言相互交流的条件下,边听边想,边快速组织语言进行的表达。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常用与学生答问、对话和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会话能力的训练。

1.答问的训练

答问训练是在课堂上进行最多的口头表达训练之一。在这个工程中,既要注意学生回答内容的正确性,这是主要的方面,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答问能力的技巧。例如,如何听准提问的问题。要在听准提问的过程中,学会判断问题的类型:是说明型的(是让自己对提供的材料进行解释、说明),还是分析型的(是让自己对提示的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或者是综合型的(急需要说明,也需要分析)。只有让学生学会判断提问问题的类型,才能做到使用最经济的语言恰到好处地回答问题。又如:如何说清提问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支持观点。答问要有针对性,条理性,这样,回答问题才有说服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非常注意学生答问能力的训练,经常对学生的答问进行评价。例如,把某个学生答问的步骤和要点在黑板上板书下来,再和全班学生一起对他的答问进行结构分析,检查回答问题的针对性和条理性,这种具体指导对提高学生的答问水平很有帮助。

2.对话的训练

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意图进行有效的对话。这种训练更多是在课外通过调查、访问、谈心等活动进行的。为了达到对学生的对话训练目的,我积极指导学生,配合学校团队组织活动和其他学科组织的课外活动,把学生组成各种兴趣小组:如小记者站、环保小组、爱心小组等。把训练的要求和内容告诉学生:

(1)要善于听取对方说话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要善于抓住对方说话的中心意思以及判断他说话的真正意图,懂得他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答话有针对性,更好地进行交流。

(2)要善于向对方提出问题。对话是双方的事,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方,就要通过对话提出恰当的问题,使对方乐于作答。例如:可以从对方的观点中提出适当的问题发问;可以从侧面发问;也可以从反面提出问题发问。这样,通过对话交流使自己的想法更正确、全面。

(3)会找话题。这是开展交流的第一步。要让学生注意从对方的年龄、职业、爱好等方面,或从谈话的环境、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等方面找到合适的话题进行交流,这对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都是有益处的。

(4)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我告诉学生:说话的关键是“理”与“情”。“理”对,对方就会接受;“情”切,对方就会受感动,从而增强讲话的说服力。还告诉学生:我们古人就提倡讲话要注意“理、势、利、激、讽。”如苏询在《谏论》中说:“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喻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意思是为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要以深刻的道理说服对方,讲明形势告诫对方,言明利害关系诱导对方,用言语激起对方的感情,用含蓄的话劝告对方。可见在我国古代就很注意讲话的折服力。

(5)会把话讲得有风趣,提高讲话的艺术性。要求学生在讲话时,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表达的需要,可有意识地穿插些典故、成语、小故事、警句、谚语等等,使讲话比较轻松而且又风趣,使别人乐于听下去。

在上述训练,我经常要求学生以《记×次谈心活动》为题,把谈心对话的过程记录下来,在全班进行交流会话的经验,这样,对提高学生现实的写作大有帮助。

3.讨论的训练

讨论是对特定的议题发表个人的主张和见解,从不同角度去探讨,最后,把各种见解加以集中归纳。如果有相互对立的见解就会导致争论__这正是深入讨论的表现。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无论是哪个学科,课堂教改的一个中心表现,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教学进程的。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个环节,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对活跃学生的思考,锻炼即兴表达,都大有帮助。在我的教学中,讨论主要有: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班会讨论和专题讨论等等。讨论的训练,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内容有:

(1)引导学生掌握讨论的要求。例如个人的观点一定要鲜明,要注意事实,并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推论,防止诡辩,不要轻易改变个人的主张,更不要任意转换议题。发言前,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看法,以便提出自己个人的见解;注意不要曲解别人的意思。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因势利导,一定让大家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讨论,注意启发更多的人发言。允许保留不同的意见,为深入讨论创造条件,但又要避免无休止的争论,要适时地做出归纳小结,培养学生经常发表意见的习惯。

(2)举行辩论会。辩论是讨论的一种深入、激烈的方式。是双方围绕一个有争议的专题进行争辩,互相陈述己见,指出对方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中的矛盾,设法以“理”说服对方。这是一种难度较高的训练,我一般在初三年级课程上完后进行组织一两次。在组织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大学生辩论会视频,让学生心里上有准备,模仿;然后帮助学生做好辩论会前的各项准备,在现场辩论中实时加以点拨指导,以保证经过辩论,得出正确答案结论。

二、把讲说能力的训练渗透在学习生活中

讲说是当众进行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它也是会话,但不完全等同于会话。它是独白式的、陈述式的,而不是相互交流是的。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口头复述、口头作文和课堂现场演讲等方式进行训练。

1.口头复述的训练。口头复述是学生依据某些文字材料或者画面,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系统的讲述。口头复述的训练除了结合教材教学让学生复述教材中好的文章、段落进行外,还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如看图讲故事;开展每周一讲的活动,如每周抽出半小时,让学生轮流到教台前讲一个小故事,或发表某一方面问题的看法,材料自选,不许照读,不许采取背诵课文形式,避免互相重复,最后评议,选出优秀者。

2.口头作文的训练。口头作文是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即席讲说能力的好办法。这种即席讲说,实际上是有声的文章,是反应迅速的口头作文。它比书面作文要困难,因为书面作文可以从容构思和措词,可以修改到自认为满意再交。而这种即席讲话则要边想边措词、边表达,还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所以,我也很重视这方面的训练:

(1)指导学生“先想后说”。教师出题,让学生先思考几分钟,先写好提纲,然后在当众口头作文。有时组织学生观看图片或参观某个现场,边看边想边说,要求出口成章。口头作文后,教师当场评讲。(2)指导学生“一想、二说、三评、四写”。教师出题以后,让学生先思考,然后把每人思考的内容当众说一遍,大家评议看谁的表达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接着马上行动写成书面作文。这样训练书写出来的文章,一般来说,内容更充实一些,语汇更丰富一些,有效的客服了“说”与“写”的矛盾,缩小了“说”与“写”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