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愁阅读答案

乡愁阅读答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乡愁阅读答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愁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问题设计 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14-02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享受语文。所谓享受,是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在这样的前提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就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的能力。这样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我们在课堂向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为提问而提问,或者是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再次,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基于以上考虑,试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一、以延伸式的提问挖掘阅读的空间,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而是再推开一扇窗子,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讲授《乡愁》一诗时,诗歌将乡愁这一情感寄托于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个意象上,讲授此课时,我们先是分析了作者为何将情感寄托于邮票、船票上:作者少年外出求学,家信是他乡愁的寄托;青年外出谋生,船票是他探望异地妻子的深深眷恋。那么,为什么乡愁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呢?学生会说:“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他思念母亲。”老师问:“母亲不在了,但是故乡还在,乡愁如何物化为坟墓呢?这一意向是否还有其他意蕴呢?”余光中的母亲生前曾说死后希望能把遗骨安葬在大陆,安葬在故乡,这也成了余光中的一个心事。他在一首诗中写到:“春天来了,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江南。”但他没有想到当他手捧母亲的骨灰真正踏上江南小路时,时空已又过了三十多年,真是“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是雪满白头”。大家能想象出白发苍苍的作者久久伫立在母亲坟前时的心情吗?但此时余光中先生完成了母亲的遗愿,他却没有想到让他更为遗憾的事情,那就是因为两岸来往不便,使得他不能经常到母亲的墓前去看看,祭奠母亲的亡灵,向母亲倾诉自己的情感,如此一问,就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土难回的感慨。

二、以探究式问题创设探究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中,我抛弃了以往一贯对人物进行细致分析的做法,而是问学生在这篇课文中,你认为谁是最可怜的人?学生纷纷就此发表见解:于勒、若瑟夫、飞利浦夫妇,甚至文中的大姐、二姐都成为学生认为很可怜的对象,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的人物形象都得以带动。接着我问出第二个问题:你认为谁是文中写的最精彩的人?学生则又围绕人物的性格及其写法各抒己见。两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个体阅读的独特性。

在教授《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我围绕一个“智”字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杨志和吴用围绕生辰纲各自采取了哪些措施?②他们的智慧各体现在哪里?③杨志为生辰纲不失也可谓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为何最后还是失去了生辰纲呢?三个问题既带动了学生整体探究文章内容,又引导学生分析了人物形象,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则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乡愁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一、应该留足给学生静想和体验的空间

很多时候,教师都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但是也因为有了既定的教学流程和模式,总会急于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希望课堂按自己的规划顺利进行,所以教师提问后便会急于让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有时候教师自己会不自觉地讲出答案。这样往往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效果往往不好。比如,在讲诗歌时,如果教师只是让朗读好的学生读一遍,或听范读后,教师即刻就提问:“你觉得要用怎样的语调和感情读?”这时学生没有时间真正阅读和体验,没有自己的切身感悟过程,怎么能给出发自内心的真实回答呢?如果听完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读或默读几遍,那么就给了学生自己初步理解的机会和体验的过程,他们也会给出让我们满意的回答,甚至不需要教师的点拨。语文文本是靠学生感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这个道理,要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给学生多一些自主阅读,少一些分条缕析,不仅教师少些负担,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要引导学生学会整体阅读和反省式阅读

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也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基本阅读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能力是缺失的,学生阅读时偏离方向的情况非常多。阅读的思路和方法无非是整体概括、思路分析、要点解析、美点欣赏、语言品析等。对文章整体情节、主旨和情感的把握是重中之重,是排在第一位的。只有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把握,那么才可以真正地理解其他的枝节问题。除此,注重反省式阅读也较为重要。学完了文章,要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要培养学生对文章个性化的理解。当前的阅读题目在最后一题的设置上是:“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的理解。”这就是一种导向和信号,如果学生缺少个性化感悟,是不能做好这种题型的,而往往这样的题型也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所以平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整体感知方面的预习,课堂中让学生为文章做批注,多说一些感受和启示,平常的课堂小结也可以交给学生去总结,学完文章后多让学生写读后感。总之,语文的学习是一种积累式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切忌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任何在短时间中要求掌握语文答题要点和套路的学习方式都是不科学的方式。要把学生的阅读欣赏引向作品深处,引向心灵深处,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这是阅读的真谛。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反省反悟,才能培养出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

三、应探索出一条课堂之外扩展式的阅读途径

常说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知识不仅是教科书中的世界,而是基于广阔生活之中的。如果我们可以每周安排一到两节课或者晚自习的若干分钟来阅读,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思维拓展是很迅速的。教师还可以安排每日课前一分钟活动,让学生讲出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文章以及感受。另外,讲授相关文本时,我们还可以拓展内容,使作品延伸。比如讲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和席慕容的《乡愁》以及现代诗《乡色酒》进行对比阅读;比如在讲《浪之歌》时,可以去讲作者本人被放逐出国门,直至逝世的经历。作者对祖国的痴情就像海浪永远依恋海岸一样,这样这首诗歌就有了爱国的主题,而不仅只停留在爱情诗的范畴。再比如讲《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可放音像资料,提起学生读名著的兴趣,真正静下心来读书;比如学完《背影》,可推荐时文《父亲的爱》等;还有一些文章可采取短文长教方式,如《蚊子与狮子》这篇文章,按传统的方式教授是很容易讲解清楚的,但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反思,把文本做为一种训练想像力的平台,让学生以同一题目故事新编,以此来拓展学生思维。其实,依据综合性学习的平台,也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乡愁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中秋月晏殊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诗句“未必素娥无怅恨”含义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所蕴含的画面。结合具体的语句,说一说这种环境下,作者的心境是什么?

(1)本题考点诗句的理解.要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进行解答.诗句“未必素娥无怅恨”含义是①想想月中的嫦娥,她也未必没有惆怅和怨恨!②其实作者是借嫦娥,真正想表达的是诗人自己心中的惆怅和怨恨.

(2)①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描绘为:中秋佳节,月光柔柔地洒满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而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无法团圆,独自惆怅.

②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写出作者身在异乡,在中秋之夜,无法与亲人团圆那种哀怨与忧愁的心境 ,表达出凄怆的游子心情.

答案:

(1)①想想月中的嫦娥,她也未必没有惆怅和怨恨!②其实作者是借嫦娥,真正想表达的是诗人自己心中的惆怅和怨恨.

(2)中秋佳节,月光柔柔地洒满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而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无法团圆,独自惆怅.写出作者身在异乡,在中秋之夜,无法与亲人团圆那种哀怨与忧愁的心境 ,表达出凄怆的游子心情.

译文:

中秋月圆,月光洒在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树.

中秋月晏殊明月的含义是什么

霜影即月影,“十轮”是因为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素娥即嫦娥。月中有桂花树,你一定知道吴刚嘛。

银河泻影,佳节又中秋,月光柔柔地落满院中梧桐。而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无法团圆。

也许嫦娥也像我一样,她也未必没有惆怅和怨恨!你看,那月宫也是清冷的,连桂树也在孤单摇曳!

主旨,是乡愁。

中秋月

作者: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乡愁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一、看议论走向

一般来讲,议论文是按照“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思路来写作的,也就是说在内容上往往是遵循“观点――例子――结论”的原则步步推进的。参照议论文这一基本特点,可以很容易排列出各句的先后顺序。如2007年山东题:

16.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3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序号:___________

这五句话构成一个议论性语段,很明显,其中③是这一语段的观点,理应排在开头;④是结论,理应排在结尾;其余的①②⑤是分析论证的文字,排在中间。这样,思路理清了,我们就可以再按照其他解题规律分析①②⑤三句的次序了。

有时候,所给语段的几个句子并不是完整的“三段论”,只给出观点和对观点的解说部分,这时候就要注意理清观点解说部分的思路了,如2006年山东泰安模拟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3分)

①网络的诞生给予公众以空前广阔的话语空间。

②任意生造词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稳定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

③生造词语的最大源头来自网络语言。

④不过,因此也出现了话语权的滥用。

⑤授予公众以前所未有的话语。

序号:___________

完整阅读这五句话后,你会发现这段文字是批评“网络生造词语的危害”,因而①句虽然是一个表达观点的句子,但非语段中心,故而不能作为首句。进一步分析,不难看出,③句是语段观点,应排在开头。其余四句,是按照“正说―反说”的顺序对观点加以解说的,①⑤在前,②④在后,次序也就很清楚了。

当然,上面两道题的解析还没有结束,这就需要下一步了。

二、看过渡词语

写文章,遇到语意变化时,常常需要加以过渡,以给予读者“温馨”的提示。在解答语句衔接题时,结合一些过渡词句来考虑行文走势,会大有裨益。如上面的第一题,①句“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提示下面的信息是“诗文”,而②句中“亦有画意”很显然是照应⑤句来的。这样中间部分①⑤②的顺序就排出来了。第二道题④中的“不过”表明和①⑤语意的转折,也引出②句对“话语权的滥用”危害的分析,①⑤④②的顺序就理清楚了。

我们再看一道题: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007年安徽题)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首先,认真阅读这五个句子后,我们会明确②是语段观点,排在开头。接下来,再看其他几个句子,①中的“在古代”和“这个信念”,③句中“还要加上一点”, ④句中“可是发展到现代”, ⑤句中“这个信念就是”都是过渡性词句,都能明确提示我们怎样排列这几个句子的次序。“这个信念就是”呼应②句中“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可是发展到现代”呼应“在古代”,①④紧承其后,②⑤①④的次序就排列出来了,③句中“还要加上一点”是承接⑤句中“这个信念就是”而来的,理应排在⑤后,那么②⑤③①④的次序就排好了。

三、看备选答案

2010年有多个省份考查了语言的连贯这一考点,其中有九个省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给出了备选答案。这样,我们就可以参照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再结合相应的规律技巧,快速解题。如2010年全国卷Ⅰ: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如果不看给出的四个答案,给这六个句子排序,可能有些难度。仔细分析这六个句子,我们会发现,①⑤⑥三句都是围绕“中国经济增长”这个话题来阐述的,且①句“也高于”承接⑥句中“远远高于”而来,⑥①谈事实,⑤表看法,⑥①⑤三句衔接紧凑,语义连贯,应排在一起,再看所给答案,这三句连在一起的只有答案A,答案就选出来了。当然,⑤句放在最后,也与横线后面的文字“讨论方兴未艾”紧密呼应。这样分析,这道题还是可以“投机取巧”来解答的。

我们再看2010年江西卷的语句衔接题: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乡愁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86-1

当初中语文教材逐渐走向多元化,其开放性也就显现出来,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提供了空间与土壤,审美情趣得到提升。但开放性阅读同时也带来了过度解读和曲解等误读现象的发生,甚至由于教师在文本解读中融入了过多的主观意志,扼杀了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力与思考力,使文本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在学生与作者之间架起一道藩篱,误读便由此产生。

一、避免架空分析,追寻文章本源

无论哪种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心理状态下创作的,浓缩了作者对人、对事、对社会、甚至对自我的剖析与认知,蕴含了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与个人情感。越是成功的作品,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越大。它需要读者运用其创造思维去剖析、解读,凭借自身审美情趣与审美水平,去“填补”这个“空白”,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地走进作者创设的文本世界中,仿佛顺藤摸瓜一般,追根溯源,探寻到作者写作的本意与初衷,实现了一次与作者的心灵之旅。

但在实际的阅读中,读者对于作品的剖析,往往趋向于架空。这是过度解读的一种体现。从审美情趣来看,文本解读就是多元化的,无限制性的,能够包容差异,并将之转化为个性的方式;而从审美视阈来看,文本解读又具有一定的范围与共性。在解读过程中,一旦突破了这种共性与范畴,则解读也失去了“度”,便称之为过度解读,其主要表现为架空分析。如马志远(元)的《天净沙・秋思》,在解读中,教师往往惯性引导学生,直观地从诗中的景色入手,将重点设定在一匹瘦马、一轮红日、一条古道上,解读“枯藤”下的凄凉,“小桥”下“人家”的寂寞,并引导学生花费精力去品读诗中的凄美晚景。但诗境中却满是作者厌烦了漂泊的倦意,实则却写尽乡愁。在课堂解读时,教师往往只解了“情”字的表层,忽略了深层的乡愁,没能解构作者的深意。要使解读回归正途,必得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情”字上,使其体味到作者内心的孤寂,方能深层解读诗意。

二、告别主观曲解,还原作者真意

初中生受知识结构、人文修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容易造成主观曲解的现象,特别是在教师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对于文本的解读往往偏离作者原意。如上面所提到的《天净沙・秋思》,虽只寥寥数十字,但在解读中,要读出作者的真意,文本的深层建构之意,也并非易事。在解这首诗时,往往突出“景”观,忽略了“情”,一方面由于教师过度解读,另一方面则由于学生在解读中掺杂了过多的主观臆想,迷失了作者的本意。

首先,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没有对挖掘作者的本意给予足够重视,而是在一种漠视的心理状态下完成解读的,自然不会关心诗中“情”;其次,学生仅仅将解读作为一项课堂任务,将课后的诵读当成一项课后作业,从来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世界中,完全是一种应付的心态;第三,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即使在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学生内心仍存在“形而上学”的潜意识,盲目地将教师给予的“标准答案”作为自己的“解读答案”来处理,根本不假思考;第四,断章取义的现象极其普遍,学生在拥有足够的文学底蕴前,习惯性地模仿教师的解读思路,但有些时候却“东施效颦”,出现了断章取义的现象,故作高深,给文本强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造成曲解。唯有改善学生以上心理状态,才能使学生告别主观曲解,还原出文章的真意。

三、敢于质疑发问,摆脱权威主义

在学生中,很多人习惯性地视教师的解读为标准。这种“权威”意识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学生在这种意识下,很难实现解读的创新力与个性化,好奇心被扼杀,思考能力退化,甚至对文本解读失去了兴趣,也失去了阅读的乐趣。学生只会机械地跟随教师的解读步伐,迷失在“权威”意识中。

如朱自清的《背影》,在解读中,教师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预先设置了一个问题――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到底是什么?学生很自然地随口答出亲情、友情、甚至还有爱情。然而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将情感的范畴延伸到民族情这样的高度,为引出作者在国外的一段鼓舞人心的爱国经历作铺垫。教师的目的虽好,却没有用对时机,甚至有一些喧宾夺主的味道,淡化了文章真正的主旨。教师有着“权威”的光环,总是不经意间引导学生走进其“一言堂”。学生的思想受到桎梏,久而久之,个性思维也就被抹杀了。

阅读的误区是学生在阅读中时常出现的问题,教师的责任,除了引导、启发外,更主要的是发现学生步入误区,及时将其拉回来。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架空分析、主观曲解和权威主义并不易杜绝,但改善是必须的。学生需要了解文本的真意,体会作者的真情感,而并非经过人为加工的、融入太多主观臆断的解读。在阅读教学中,如能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要撩开文本的面纱,并非难事。

乡愁阅读答案范文第6篇

近几年来,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与学的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全国各地学习“杨思”“杜郎口”“东庐”成风,这几所学校也成为新课改的标志性词汇,于是各地效仿编制“导学案”,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于是课堂热闹了,但我却渐渐感觉语文课堂变了味:学生琅琅的书声听不到了,教师精美的、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丧失了,语文课渐渐变成了一门于学生来说,既枯燥又乏味的课程,语文教学质量也受到相应的影响。我觉得我们有责任来改变这一现状,把我们的语文课上出语文的韵味来。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的韵味呢?

一、重视学生的朗读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2)边读边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诵心维。“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诵心惟”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诵心惟”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了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要求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地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白杨礼赞》时,引导学生感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白杨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把它归纳出来。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惟,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地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惟,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记承天寺夜游》时,学生在体会月是空明之月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赏景之人是什么人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全文,然后对照注释自己讲给自己听,最后让学生咬文嚼字再读,读出声调的起伏变化,读出抑扬,读出停顿,读出表情。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赏月之人的率性、欢欣、苦闷。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有了感情朗读,课堂的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贴近文本,摸索到达教学目的的新可能

随着各种教辅书籍的出现,语文教师似乎有了一个误解,那就是好像我们什么都不用教了,因为你提出的问题学生总能在教辅书里轻而易举地找到答案,而且标准到你无法订正。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这个现象时,不难找到问题的结症,不是教辅书阻碍了我们的教学,而是我们教师没有贴近文本,没有以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来解读文章,我们也在依靠教辅书备课,因此这样的课堂没有思维的灵动、没有曲径通幽的探索、没有心与心的相通,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变成机械的教与学。

《散步》一文,听过无数,自己也教过多次,近年来,我尝试着丢开教参进行备课,忽然找到了一种新的节奏,当自己深深进入文本时,便深刻地感受到了一种从容与宽大:首先从品味“我们”下手,读出孙子的慧,妻子的贤,母亲的慈,“我”的孝,然后归纳写人的技巧――言可传神。其次,品读“田野”,引导学生读出春天的气息,读出幸福的心情,也读出含蓄的主题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第三,品读“散步”,读出人物慢慢的、稳稳的情怀。最后感悟“散步”,令我们感到了责任、爱、温暖与担当。通过这节课,学生在主题理解和语言学用上都有着扎扎实实的收获,整节课也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乡愁阅读答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改进建议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个性阅读氛围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喜欢喋喋不休地讲述课文背景、作者介绍、分析课文等,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为诱饵,让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一节课学生没有多少时间阅读。其实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审美趣味积极参与文本的再创造,感受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研究那些未定型的文本层面,填充那些空白,实现学生经验与文本的融合,从而完成文本消费。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才能积极思考,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

二、合作探究,创设学生交流的舞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表现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天地;还要尽量给学生多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多给学生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时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把课堂设置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成果,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开发潜能,都能从活动中、合作中、探究中获得收益。

三、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阅读教学切入点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是通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确认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学生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但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于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做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吸收。

1.新课导入走近生活。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可以有效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新课导入的目的就是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走近生活。

2.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联系生活。

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更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大胆进行探索。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喜爱。

3.教学情境设置亲近生活。

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情境,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亲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启发思维。

四、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拓展延伸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1.善于挖掘教材。

教育家吕叔湘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因此,教师不一定只就教材讲教材,还要注意拓展迁移。语文教学应强化内引,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强化外联,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不忘通过和生活的对比,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1)以一些课文为基点,向课外相关文章拓展。①以某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拓展。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冰心的《纸船》,可分别将其与席慕容的《乡愁》、泰戈尔的《纸船》作对比阅读。②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拓展。如教学《智取生辰纲》,可以分别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或让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相关章节。③以某位作家的某一作品为基点,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展。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乡愁阅读答案范文第8篇

一、立足课本,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拓展。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它,语文课外拓展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中的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恰到好处的实施。

1.从情节的角度拓展。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拓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孔乙己》一文的结尾处作者用近乎模糊的语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来作结。可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怎么去“结案”呢?于是,许多学生就结合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形,断定孔乙己是必死无疑——饥寒过度,暴尸野外。而有的学生却认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学着武侠中惯用的一招——无巧不成书,给人以惊喜:孔乙己在他最危难之际,来了个救世主,不但救了他一命,而且支持他读书,孔乙己一改往日作风,最终功成名就,回到当地任父母官……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拓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从主题的角度拓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同一个主题,同一种题材,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格。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的题材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找来席慕蓉的《乡愁》相比较;学《爱莲说》时,引进《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在这样的对比阅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章写法的异同,又理解了对于同一件事可从不同角度来写的道理,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做到视野开阔,观点独到。

3.从背景的角度来拓展。

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尤其是在学习文言文时,因大多年代较远,思想深,蕴涵丰富,如果不做相关背景的 拓展,学生可能很难体会到作者的深层情感。因此 ,围绕文本拓展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帮助学生进入阅读情境,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这些背景资料一般包括作者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创作动机和他人的评价等等。

如在学习《岳阳楼记》之前,可推荐《宋名臣言行录》中介绍范仲淹少时读书生活的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与情怀,为理解《岳阳楼记》的主旨做铺垫。 转贴于 4.从文体的角度拓展。

有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同类或相关的作品,这些材料与课文或是在内容上有相同处,或是在主题、表现手法上有相似点。通过这种拓展阅读,可以巩固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相互对比,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因它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而《桃花源诗》虽然所写的内容重点及手法与“序”有异,但它们的主题是一致的。为此,我们可将《桃 花源诗》作为课外阅读的练习,要求学生对比阅读,以文解诗。也可以利用《桃花源记》课后的一则短文《穴中人语》作为拓展的材料。可见,适当地补充相关内容,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为学生学习课铺垫,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谓 一举多得。

二、跳出课堂,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作为母语,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资源极其丰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它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不一定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

首先,课外拓展要跳出课堂。

在与学生集体备课、讨论、讲解及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如在学习《死海不死》一文时,有同学提出“咸度高真的浮力大吗”?经过老师引导,该同学在课后自己主动查阅资料,请教老师,进行探究性实验,在获得答案、服务课堂的同时,培养了自学科普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其次,课外拓展方式要多样化。

我们除了提供阅读作品外,还要有更多的拓展方式:如让学生去了解校内外新近或以前发生的事;给学生播放切合实际的电视、电影;让他们欣赏各种名曲、名画,了解艺术名人;让他们就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或联想;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等去体验生活。学生在博大的生活课堂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体验到语文真正是一个人施展才华、体验人生和交流思想感情 的必备工具。这样,既能培养了他们的语文素养,服务于课堂,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