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沁园春长沙课件

沁园春长沙课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第1篇

一、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网络教学以独特的优势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的固定模式,具有超时空限定的特点,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功能,能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师生的分层导学、交流合作、协作学习,优化学习资源,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向预定教学目标前进,为教师组织多种教学形式提供了方便。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网络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如:在《秋魂》的教学中,文中所描写、歌颂的“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与学生脑海中的秋天是否一样。而大多数文人笔下的秋天的肃杀、凄凉的景象也会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印象。而这些光靠教师口头说说,学生是领会不了的。教师通过网络收集这些内容的图片或音乐风光片,再将它们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从听觉、视觉角度去体会作者笔下“秋”之韵、“秋”之美。教师只需在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对“秋魂”的理解,了解文章的主旨即可。而在教学《敬畏生命》这一课时,我了解到有些学生不重视生命,动不动就说“不想活了”之类的话。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个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的个人网站,除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外,还包含了“胚胎发育”——人的生命形成的过程(可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一段树木成长过程的FLASH动画(可让学生从动画中感悟到生命成长的艰难);有关学生自杀的新闻材料。课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网站学习,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再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这堂课的学习,不但让学生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真正知道为什么应该“敬畏”生命。

这两个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都得到了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好。

二、创建新颖的教学结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知道,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教学,我们可充分发挥多媒体认知功能作用、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创新工具等功能,创新教学结构,运用“主导—主体”理念,采用“情境—探究”、“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基本模式,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演译出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讲—演示—讨论—试作—交流;观察思考—范例激趣—自主探究—创新实践;设疑—练习—演示—总结—创新;加上按兴趣重组学习小组,多向反馈,培养合作精神,人机对话,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挥创造性等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

例如《沁园春·雪》一诗的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诵读——研读——鉴赏阅读。首先第一个环节——诵读:欣赏笔者制作的《沁园春?雪》课件中的朗诵,此课件从网络中搜集大量能表现词作内容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结合著名播音员的朗诵、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激发了学习动机。然后在教师的诵读方法指导下,学生自主诵读,既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沁园春?雪》课件欣赏、诵读。此课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学生可选择配图朗诵欣赏(有画面、音乐和朗诵)或对照朗诵(有诗词内容、音乐,有朗诵)。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竞赛,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个环节——研读:首先对上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检测。然后教师指导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从文学角度、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论坛上发表,教师即时在论坛中整理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简单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上网搜寻资料、如何展示学习结果)后,学生通过上网搜寻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学习结果。课后学生饶有兴趣地进一步研读,完善学习结果,将感想发表在论坛,有学生还在课后将结果制成网页,交给教师链接到个人主页上。第三个环节——鉴赏阅读: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鉴赏分析《沁园春?雪》的方法,去鉴赏阅读课件中的“扩展阅读”《沁园春?长沙》,分析它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同时完成课件中的五个训练题。

三、创造学习情境,提高学习质量

利用网络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可借助虚拟的网络,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使语文课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丰富的形象、艳丽的色彩、呈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结构和运动形式、自然风光、事件场面等主动展现出来,还能对运动的声音、制作流程加以记录和重放,使老师演示、讲授融为一体,重难点迎刃而解。语文课也从单纯语文知识讲授进入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语文信息素养的广阔境界,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感性的理解问题。

例如初中语文《枣核》一课用多媒体和网络,采取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基本模式,创新了课堂教学结构。

1.创设情境:(主页面上以〈月之故乡〉的音乐为主,穿插表达展现祖国壮美河山的图片)预备铃响后学生进入主页面欣赏。教师提问: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或者因为探亲、旅游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还会有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近《枣核》。我们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他做了些什么?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进入公共讨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在《月之故乡》的音乐声中齐读课文,思考后进入公共讨论区,交流大家的答案,将学生在公共讨论区的问题分析整理,在小组聊天室的主题上。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第2篇

背诵古诗时先要求做到读准字音,掌握好停顿,然后体会一下朗读时的重音,反复读几次,直到顺口。背诵要把高声朗读和默看结合起来。大声地把要背诵的古诗读出来,读出感情,读出古诗的韵味,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来记忆。默看就是一边思考诗句的意思,一边默写。这样做,可以记得更牢固,也可以发现自己在理解和书写上的一些错误。

为了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增强背诵的效果,现展出几种具体的背诵方法:

一、诗句接龙法

诗句接龙法亦是游戏背诗方法之一种。先是教师读诗的第一句,学生接第二句,这样接完一遍之后,便让学生读第一句,教师接第二句……如此互换位置地接龙,可促进学生把一首诗的所有诗句读熟记住,我称这种接龙法为“接小龙”。 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减轻一时遗忘造成的尴尬,增加学生背诵的信心。

二、巧设情景法

巧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设置生动形象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来背诵。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以按照课文内容插图制作课件,让学生根据画面的描绘与诗句对照,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地感受到此词美妙的意境,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的熟读成诵。

三、配乐诵读法

对一些抒情性较浓的诗词名篇,可利用学生唱歌的天性,鼓励他们打破思维定势,激励他们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用自己喜欢的乐曲为这类课文配乐。对那些已经谱成曲子的诗词,如李清照的《月满西楼》)、李煜的《虞美人》等教师可以播放乐曲,让学生跟着唱,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很好的领悟到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也能准确长久的记住这些诗词名句。

四、对比背诵法

有些诗文的内容及写作对比十分鲜明,遇到这样的诗文,就可要求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背诵。如的《沁园春 长沙》中有对动景的描写,有对静景的描写 ,学生可以对比着背诵。

五、朗诵竞赛法

每学完一个诗文单元,就可组织开展一次相应的诗文朗诵比赛。背诵前要制定规则,方式是:小组比――班内比――全校比。背诵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表达、积极参赛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竞争中达到背熟、背准的目的。

六、限时背诵法

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一定的内容,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得多。有时还可采用讲一行限时背一行的方法进行背诵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非常符合人的记忆规律。每当学生准确背诵一行诗歌的时候,及时的给予表扬。这样做能较好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把较难背诵的长篇变为容易背诵的片段,很好地化长为短,化难为易。

七、分类别背诵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第3篇

一、把复杂知识变得结构化

多媒体课件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以教学目标为基准方向是知识可视化对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前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显得很重要。找到教学目标的定位后,提取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词,并整理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比较具有美感的知识结构图,最后做好对结构图的评定和修改工作,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红楼梦”中各个人物关系的梳理,见图1:

通过知识可视化把“红楼梦”中人物关系进行梳理,把知识图像化后,其各个关键知识点的连接可以让学生更快抓住知识主线,并可以对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整合。另外,知识可视化把复杂的知识集聚成一个整体结构,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通过图像引导学生思考

一般来讲,知识可视化的定义范围比较广泛,凡是通过人们的视觉有助于知识传递和创造的形式都属于知识可视化的范围。知识可视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文本知识的图像化,但可以被可视化的知识不一定都能实现图像化。实现知识可视化的简单步骤可总结为:主题的确定,目标的明确,框架的构思,形式的选择,图像的绘制,对图像的评定。如图:

以《祝福》一文为例,结合图2中实现知识图像化的过程步骤,把祥林嫂之死通过思维导图工具构建成可视化的图像,为了避免学生对着文字思考迷失方向,图像中把和祥林嫂之死有关的关键词和相关人物作为思考的主方向,并且对每个可能造成祥林嫂之死的因素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能够映射出每个人真实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空间和深度。

三、知识可视化思想的运用

知识可视化以人的大脑思维方式为依据,将思维过程、思维重心以及各个思路之间的关系通过独特的图像方式呈现出来,知识可视化的这种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和人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相似度。把知识可视化思想结合到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可以有两种方式。

1展示关键词和图形结构

教师把知识内容的关键词和内容的图形结构提供并显示在界面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把知识内容的关键词填写入自己认为合适的图形结构位置上,同时,学生填写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和思考的过程。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填写情况,评定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

2提供中心词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只提供一些中心词,让学生结合以往的知识积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例如《药》一文,对文章的评价目标是探讨对夏瑜和华老栓两人物个人的基本情况,如两人的具体身份、两人的性格特征、两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作者对这两个人物持有怎样的态度,这里我们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实现评价目标,如图3所示:

四、多媒体课件导航中图形的使用

知识可视化的核心内容是把具体复杂的知识进行图像化,在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把高度组织化的图形作为语文多媒体课件导航,有助于改变学生以往的认知结构,提高认知水平,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第4篇

一、借助录音录像,激活课堂情趣

1.乐曲导入,调动情感。在新课开始时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乐曲,能很好地拨动起学生心灵的情弦,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如教《孔雀东南飞》时,先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优美而忧伤的旋律,辅之以适当的解说,启动了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把学生带进了特定情境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导入了教学正轨,而且增添了无限的学习乐趣。

2.播放范读,唤起美感。由于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构成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所以听觉往往可以直接地唤起美感。教师用录音播放语言标准且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让学生边看边听,当学生的情弦被拨动起来后,对课文具体而真切的美感体验就油然而生了。如教《沁园春・长沙》一词,先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想,使他们驰骋想象,联想词中壮丽的图景、豪迈的情怀。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词中的美,进入词中的艺术境界。

3.配乐朗诵,加深体验。借助音乐伴奏进行感情朗读,能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渔舟唱晚》的优美旋律伴随着富于感情的课文诵读,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在美妙的音乐效果下,抽象的意念变成了真实的、可感的、动人心弦的感情,那种恬淡、闲适的“复得返自然”的画面随之浮现于学生的脑海。这样,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加深了,并且在内心多了一份愉悦和欢畅。

4.录像播映,增强印象。电视媒体能以境传情,录像的形声信息使学生在愉快中进入课文的特定氛围,并使之见其形、闻其声,如临其境,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如教学《雄关赋》,多数学生未到过山海关,对课文体验不深。在学生阅读了课文后,如果放映有关长城的录像,映入学生眼帘的是“天下第一关”的雄姿;随着荧屏画面的转换,那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箭楼,波涛汹涌的大海,引起学生内心一阵阵的颤动。看完录像,学生再分析课文时对“眼前的雄关”和“心中的雄关”就不难理解了。

二、借助投影设备,增强直观效果

投影仪简便实用,利用具体、直观的图文,辅助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借助图表投影,化抽象为具体。在文言文教学中,常涉及古代地理等文化常识,学生对此较陌生,给理解课文造成了障碍。如《崤之战》一课记叙的是春秋时期秦晋之间一场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如果学生清楚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了解秦东征郑国的行军路线,那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得多了,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投影《崤之战地形示意图》,加上教师的导语,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化抽象为具体了。

2.巧设板书投影,加大教学容量。投影教学可节省繁复的板书时间,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使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讲授文言文,需要板书的内容多,使用投影板书,增加教学信息量及省时的作用就更明显。

3.运用实物投影,提高训练效果。实物投影仪的最大好处是对投影材料的要求较低,在课堂教学中,它有就地取材、立竿见影的特点,如在进行“修改病句”“作文评点”训练时,课堂上可直接摄取学生的答案置于投影仪上,然后教师可在原件上圈点,指陈利弊,这样做,既直观,又便捷,效果很好。

三、借助电脑课件,提升课堂品位

CAI作为一种先进教学手段,已经逐步进入课堂,它能够音形并茂地把授课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移植现有软件,丰富课堂内容。随着电脑的普及,CAI软件日渐丰富,现有众多的教学光盘,丰富多彩的网上资源,都是我们移植信息的重要源泉。利用教学软件中的文字、图像、录音材料,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立体化教学中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2.自制多媒体课件,提升课堂品位。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想使课件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应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立体化的课件,使学生在视听和思维的过程中,生发想象和联想,感悟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深入理解人物的感情和意境。

四、运用教育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语文课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思想认识、道德素质和审美情趣。中学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它涉及文学、艺术、美学、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领域,有较强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教师可利用录音、幻灯、投影、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的辅助,营造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如通过多次放录音,让学生深味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怀等等,这对学生的人格、道德、思想的形成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高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0055-03

[作者简介]徐琦凌(1970―),女,福建厦门人,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一级教师。

鉴赏古诗词(包括现代人创作的古体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1]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古诗词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而高中阶段则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这是一个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面对和回答的一个问题。

一、显其象,悟其情

任何文本都是凭借语言文字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但诗词表情达意的方式有其特殊性。“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2]诗人心中涌动着诗情,丝丝缕缕,难以名状,无法用言语直接言说或传达。于是诗人便用言语塑造意象,再借助意象,形象、直观而又囫囵、模糊地传递诗情。清代文学家叶燮说:“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也。”[3]因此,意象便成为诗的典型标志。《小雅・采薇》中的抒情主人公为国征战,“昔我往矣”,参战的豪迈混合着离开家乡和亲人时的难舍,种种复杂情绪就交织并熔铸于“杨柳依依”的形象中。历经沙场,侥幸生存,“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九死一生的庆幸,对亲人生死未卜的担忧,物是人非的感慨,个人前途的迷茫,以及其他各种难以名状的情绪,都寄寓在“雨雪霏霏”中。这“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就是传达诗情的意象。意象是内在的主观之“意”隐藏于外在的客观之“象”之中,是物象和情思的融合,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从呈现方式来看,古诗词的意象有几种情形:一是并列意象,即几个意象是平等的,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如《秋夜独坐》中“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山中落果和灯下鸣虫即是并列意象。二是主次意象,即几个意象有主有次之分和轻有重之别。《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多个意象中,只有幽竹才是主角。三是背景意象。诗中有多个意象,但其中一些意象只是主体意象的背景。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和乌衣巷只是燕子活动的背景;苏轼的《海棠》,东风、浓雾、月光都是共托海棠花的背景。

“意象是情思的载体,是情思的物化形态。读者正是凭借直观可感的意象,窥察诗人的情思。没有意象,情思往往难以表达;不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情思常常无从领会。因而,对古诗词教学而言,‘披文得意’必须以‘显像’为中介。”[4]在古诗词鉴赏中,要抓住其中的意象,然后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再现画面,由象思情,从而对其诗情或主旨感同身受或有更加深入的感悟。

彰显意象的主要方法,一是媒体再现,运用课件、表演和绘画等,将言语塑造的意象还原为画面。二是言语描述,即教师用自己的言语进行描述以还原意象。三是再造想象,让学生通过大脑加工将文字塑造的意象还原为活生生的画面。鉴赏古词诗时的再造想象又有两种类型:一是再现想象,即鉴赏人在诗歌语言的引导下,设身处地尽可能地想象出作者创作所想象的情景。这是再造想象常用的类型。二是补充想象,即鉴赏人在作品塑造的意象基础上,抓住创作时留下的空白点,通过想象,丰富、补充意象,使之更加完整或丰满。

教的《沁园春・长沙》时,播放多媒体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flash,让学生就里面的景象谈感受;紧接着,教师再出示一段“鹰击长空,百舸争流”的flash,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感受词中运用的诸多意象与《天净沙・秋思》有何不同。教师通过意象的彰显,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视觉对比,整首词描绘的虽然是湘江的寒秋景物:万类霜天、百舸争流、鱼翔浅底、鹰击长空、漫江、层林、万山等,却将这湘江秋景的生机勃勃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改传统写秋时的感伤和肃杀,显得更加壮美和大气,充分表现出了对于中国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豁达的情怀,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和向往。正是借助意象的彰显,让学生从形象中获得情感体验,产生共鸣,从而走进词中的意境,感悟词情。

二、知其人,论其世

文学作品的产生与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孟子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5]在此,孟子意在阐发尚友之道,却在不经意中揭示了古诗词鉴赏的有效方法:一要知人,二要论世。知人包括深入了解诗人的为人和生平,既包括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遭遇、思想渊源、家世交游等,也包括了解诗人个性气质、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创作才能等。论世则是全面了解其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包括了解诗人生活的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生活阅历、审美理想和艺术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总是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民族精神、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诗人是激情的奴隶,只有文字排遣和宣泄了激情,才能摆脱火焰的灼烤。诗人的激情不可避免地源自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只有知人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中蕴藏的丰富情感。同时,诗人又是社会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都会在他的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知人是探究诗人与作品的关系,论世是探究古诗词与世界的关系。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揭示诗人背景、经历与古诗词内容、风格的因果联系。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基本上都是伤春悲秋,在诗人的眼中,秋天就是凄凉的代言,具有萧森和凄凉的色调,向读者传达了无限的悲伤。例如,诗圣杜甫的名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都体现出了秋天的悲凉和萧飒。例如,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通过昏鸦、老树和枯藤为读者营造出了凄凉的秋天景色,表达出了强烈的羁旅之愁。在对杜甫的诗词进行鉴赏的时候,值得人思索的地方在于作者究竟是为何愁苦,其悉苦为何如此之多。这时候就需要结合作者创作的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身世来进行分析。杜甫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候,并且亲身经历了长达多年的安史之乱,目睹了国家的衰败,以及百姓的流离失所。杜甫入朝为官时,遭人妒忌,得不到重用,难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只能够浪迹天涯,贫病交加、报国无门、有家难回,看到纷纷落木,因此感怀。马致远作为一个异地飘零的天涯游子,看到如此凄凉的秋景,因此需要抒发凄苦之情。

辛弃疾的作品之所以“壮中见悲,沉郁顿挫,抒慷慨呜咽之情”,是因为他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从小生长于金人统辖的区域,从小就立志收复失地,他的一生都在为抗金御敌统一中原而奋斗。可是满怀爱国情怀的词人却受到朝廷的歧视而不被重用。了解作者的经历,其词多数抒发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诗人一生的思想感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人生活尽力的变化,时代的变迁,都可能影响到诗词的情感基调和旨意。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分别是词人早期和南渡后晚年的作品。《醉花阴》含蓄地述说了闺中的寂寞哀愁和青年女子对爱情生活的向往;而《声声慢》则表现了词人深入灵魂的孤寂与戚戚。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区别,是因为早期词人生活安适,与丈夫赵明诚以诗词唱和,婚姻美满。外族入侵后,词人被迫南渡,不久丈夫病逝,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长期流亡,形单影只的生活留给自己的只有丧夫、国破、流亡的凄惨记忆。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适当了解作者的经历及她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才能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中之内涵。

三、品其言,悟其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词更是被视为语言的精华,因为它短小的篇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咀嚼、玩味古诗词的语言形式是古诗词鉴赏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高中古诗词鉴赏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高度地概括起来,阅读的基本过程是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过程,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就是“学文”的过程。课程标准对阅读有如是要求,“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1]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形式包括:

其一,把玩古诗词的语言节奏。古诗词是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具有表意功能的声音符号构成。鉴赏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是经过特意组合的语音符号,并通过大脑皮层的转换,由语音符号进入到对语义的理解与把握。从接受的角度进行观照时,语音节奏便成为古诗词最表层的形态。

其二,揣摩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我国古典诗词遣词造句凝练含蓄、独出机杼,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词的选用、独特的排列组合以及各种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诗词语义建构和表现的基本单元,也是情感内容介入语言形式的中心层次,尤其是词语的选用。“在某种意义上讲,词语的选用就是诗歌创作的全部艺术。”[6]揣摩古诗词的遣词造句,是鉴赏古诗词语言形式的最重要部分。

其三,品鉴古诗词的体式结构和表现手法。体式结构是诗词意义建构的最大单元,表现在形式层面上,体式结构是诗词的完形结构形态。古诗词常见的结构形态,有起承转合、重章叠句、层层铺垫、预伏照应、巧妙过渡、卒章显志等。古诗词的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有象征手法、铺陈渲染、联想想象、以小见大、言此意彼、情境交融、动静结合等。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这首词就做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上片都是景物描写,下片抒情。按照写景的顺序来说,是由仰视转为俯视、由远及近、由上到下,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主要用了反衬、以动写静和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从味觉、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进行写景。同时,讲究练字,极具语言魅力。如,“染”字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就像是经过人染过似的。“击”字,将雄鹰那种搏击长空和展翅奋飞的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翔”字表达出了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的状态。语言形象和精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运用动词的传神,能够体现出作者的独运匠心。学生学习后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

《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的那一段,诗人运用了8个比喻句来描写无形的乐声,如“急雨”“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铁骑突出刀枪鸣”,凭借这些形象的比喻,读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雄壮,或低回婉转的乐声,不仅表现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又将她的演奏描摹得生动可感,让读者印象非常深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35.

[3]〔清〕叶燮,沈德潜.原诗・说诗语[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35-36.

[4]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42-46.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172-01

1 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优势

1.1 信息量大,形象直观,方位角度多

语文知识范围大,记忆量大,知识点分散,理解感悟多,而多媒体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由于其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1.2 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调动主观情感

语文课是工具课,是文化课,也是情感课。能否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语文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借助音乐、美术等多种手段则能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调动主观情感,提升审美情趣,提高教学效率。

1.3 跨越古今,连通中外,极尽娱游之盛

语文课最大的特点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由于多媒体教学声、像、文并用,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纵横沟通,可以全方位骋目娱听,引发想象,促成联想,让学生坐地日行八万里,形不动而神游三界,教学效果自当显著。

2 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不足

2.1 多媒体教学的教室环境并不理想

多媒体教室排斥自然光线,要求教室光线昏暗,所以往往是门窗紧闭,帘子高挂。长时间在较昏暗而空气又不新鲜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容易疲劳打瞌睡,影响教学效果。

2.2 人机对话代替了人与人的对话

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过程,而不应是人与机的对话过程。多媒体课件,哪里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哪里提出问题,哪里又解决问题,都已提前设定,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是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地演示。这样的教学,教师少了传统教学中的分析、启发、引导环节,而学生也少了深入思考、讨论、解答的过程。教师以演示为主,学生以观赏、接受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对话。

2.3 多媒体教学中有走马观花的弊病

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容量应有一个限度。有些语文课堂,为了追求课堂容量,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繁多,一会儿音响欣赏,一会儿图片或动画观看,一会儿文字阅读,速度很快,给人走马观花的感觉。这样的课堂,就是坐在下面听课的教师都感觉有些目不暇接,难以接受,何况初学的学生呢?

2.4 多媒体教学有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之嫌

任何教学都是为了传授知识,启发心智,训练能力,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所指,有所归。欣赏音乐,观看图片应有具体的目标,不应为欣赏而欣赏,为观看而观看。有些多媒体语文课,为了追求新异,为了博得听课者的欢心,在准备材料时,往往会忘记教学目标,喧宾夺主,加入太多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视听材料。

3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

(1)课前,利用多媒体放一首歌曲或一曲轻音乐,给学生以优美的音乐享受,营造气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的思想彻底放松,让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准备上课,以便提高学习效果。

(2)文学以文字为媒介塑造形象并表情达意,但离不开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可读者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对文字所表现内容理解各异,深度和广度不同。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情因缺少亲身感受,想象会受限制,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对内陆没见过大海的学生谈大海,对江南的学生说西北高原或沙漠,对远离北京的学生讲颐和园,会有想象的缺失。在制作语文课件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多方搜集视频材料,给学生观看。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观赏长空飞翔的雄鹰、奔腾的长江、香山的红叶等画面或视频;学习《雨巷》时,可以欣赏江南的小巷、绵绵的秋雨、撑着油纸伞踽踽独行的女孩等视觉形象,借此让学生对文章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

(3)文字形象或许给读者永远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固然很好,但对理解能力有限、生活积累不足的学生来说,把握一个形象也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不妨将别人对该形象的理解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学习戏剧时,如《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可以将这些戏剧的相关剧情给学生观看。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很容易把握剧情,理解形象,二是让学生明白,影视形象与文学形象是不同的,提供多角度理解的可能。

(4)在讲授实用类文本时,多方搜集与文本有关的文字材料与视频材料,在对比欣赏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时,搜集几篇报道的新闻稿,下载一些庆祝回归的新闻视频,将这些材料与文本对比阅读,这篇新闻稿的特点会全部显现出来,学生的理解也会深刻。

(5)以强调知识为主的内容,应发挥多媒体信息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多方展示,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文题背景、作者简介、生字词、课外阅读料、习题等内容,全部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或阅读,或摘抄,以达到扩充、积累的目的。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 诵读 影响 作用

1.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要实现这个目标,语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注重诵读教学是可达到的。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诵读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开阔同学们的眼界、胸怀、提高品德修养大有帮助。所背诵的东西一旦烂熟于心,则其词语、佳句、章法、思想、韵律等都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养,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多诵读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能起到重要作用。

2.诵读的作用

①诵读可以发现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和断句。大家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就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如果仍是“哑巴语文”,错误也许就在沉默中湮没。

②多诵读有助于理解文意。诵读是打开思路的钥匙,多诵读能培养我们良好的语感,诵读出来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人认为把“问君能有几多愁?”读成陈述句和疑问句都可以,但如果读出声来,会明显感到,读成疑问句的处理,则显得平淡了。

③多诵读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要通过声音来体现。中国语言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还表现在声音上,节奏、韵律、排比、对仗,只有用声音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利用课件展示画面再结合诵读,学生读后脑中会出现鲜明的形象,这样学生的记忆背诵也快,记忆也长久。再如李清照《声声慢》词起头连叠七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觅觅”是唇音,“冷冷”是舌音,其余是擦音和塞擦音,发音时舌尖抵住牙齿,气流摩擦而出甚至先堵塞再摩擦而出,听上去有艰涩之感,加上“觅觅”“戚戚”四个原入声字,调子急促凄厉,折射出女词人在国亡家破时复杂难言的心灵世界。透过这些语言符号,我们读出的是时代家国乃民族的调式节拍。

多诵读,可使学生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熔铸在一起,挖掘出“声音”这一语文教学中常被忽略的因素,复活语文本身的精神血肉。学生通过多诵读,将文字转化为饱含情感的声音,培养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容的分析和领悟,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多诵读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使他们说话写作时很自然的就能创作出优美的句子。背诵使他们积累了更多知识,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学的审美有了更进一步提高,这不是以往苦求而不得的教学境界吗?

3.诵读的要领

重视学生的诵读,教师应首先要为学生建立诵读的规范。

①精神饱满,眼到心到。读书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朱熹强调读书应“整顿几案,正身体”等,正是这个道理。课堂上强调学生注意力集中,要有正确的坐姿,要看清每一个字,要发出洪亮的声音,要积极思考所读的内容。

②把握要领,营造气氛。通过老师或学生领诵,可以直接把正确和积极的“读书声”传递给大家,便于尽快掌握诵读的要领。

③言为心声,读出韵味。对学生的诵读要提出要求:一是言为心声,即口中读什么,内心也应该思考什么,不能“口诵心非”;二是直抒胸臆,能将胸中酝酿的情感脱口而出,将自己所理解的课文用声音传达给别人,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你读书的声音就代表着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4.诵读的方法

高中语文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也特别重积累,只有通过积累,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对诵读方法加以指导,使学生对一些重点诵读内容形成记忆,也是诵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①字词提示法。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使用此法,可以培养学生踏踏实实一字一句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具体做法是:选出若干起提示作用的词语,经过熟读逐步减少提示词,直到取消提示,也就是帮助学生一步步“扔掉拐杖”独立行走。

②听写法。这是一种老方法,但是现在还行之有效。听写可以强化学生的耳、手、心协调到位,强化学生“亲自动手”熟悉字词句篇。可采用生字生词听写、句子听写、段落听写等方法。

③联想记忆法。具体方式可灵活多样,比如:把诗文联想成画面加以记忆;或由此及彼联想记忆,如学《沁园春-长沙》写秋景的诗句,可联想起其他古诗词写秋的语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

5.诵读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多读少讲。一节课40分钟,学生多读多悟,教师抓住重点讲解,要把课堂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沁园春长沙课件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行为的原动力,没有兴趣,对事物产生不了激情,学生就不可能潜心钻研它。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导入激趣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语文课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一堂课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导入是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讲与文本内容关联的故事导入;可以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语导入;也可以播放与文本情感相近的音乐营造环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把图、文、声、像有机组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营造一个语文教学互动空间。方法很多,不一而足。

二、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激发兴趣

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像一个权威那样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着知识,如同往漏斗里灌水一样,其实效果可想而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这种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还怎么谈得上学习有兴趣呢?如果教师试着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将会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调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四、选准动情点,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考虑到哪些内容最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例如诗词教学,朱光潜说:“诗词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因为诗词是艺术概括最集中,思想感情最饱满,语言表达最精美的文学作品,而情感又是诗词的生命,《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等,这些浓挚的情感极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利用诗词中的“动情点”,积极创设情境,如学习《再别康桥》时,可以与学生交流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也可以声情并茂地介绍徐志摩的一生以及有关对徐志摩的评价,这样学生学习《再别康桥》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五、巧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立体的语言氛围,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