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风民俗资料

民风民俗资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民风民俗资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1篇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所有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它的构成条件首先必须是民族特色;其次是具有本土民族特色;再次是具有民族内涵和底蕴。

二、六盘水市主要的民俗旅游资源

(一)礼俗

六盘水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以各种礼节表示对宾客的欢迎。如苗族的敬牛角酒、彝族的“转转酒”,侗族迎客时的“拦路歌”等数不胜数。

(二)婚俗

六盘水少数民族多采取一夫一妻制,男女社交公开,自由恋爱。通过“游方”(苗族)、“踩月亮”(苗族)等形式相互认识并建立爱情。

(三)节庆

六盘水少数民族拥有很多节庆,根据掌握的资料对其进行了整理,见下表。

六盘水少数民族节庆(农历)

三、六盘水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其存在问题

(一)开发六盘水市民俗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大力开发民俗旅游是由六盘水市的民俗旅游资源现状决定的

六盘水是一个多民族的市(区),除汉族外,世居地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等37个,世居少数民族7个。这片丰沃的土地上,有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有图腾崇拜、佛道巫术、祭祀、乐舞的宗教遗留,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博大的民俗社区,而且六盘水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其民俗风情古朴原始,传统文化完整。

2.国内外的旅游发展趋势,为六盘水市进一步开发民俗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在贵州省以少数民族风俗为主的旅游线路悄然成为各地游客的首选。全国55个少数民族,贵州境内就可以找到48个,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使贵州越来越成为游客们的“新宠”。

3.六盘水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1)少数民族淳朴的民风和民间文化是发展民俗旅游强大基础

六盘水民风淳朴,至今仍保存着灿烂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拥有挪威援建的我国第一个人类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南、北盘江流域两岸,八担山片区孕育着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民间文化。这些民风和民间文化是六盘水发展民俗旅游坚实的基础。

(2)“夜郎古地”这一文化品牌有利于打造民俗旅游形象

六盘水拥有做大夜郎品牌的独特资源――夜郎古城(郎岱)和????江风景名胜区等。这里群山逶迤、峡谷幽深、风景奇绝、民风淳朴,至今仍传承着许多古夜郎的遗风。探索已经湮没了2000多年,但在华夏文明史上却留下过短暂辉煌的夜郎文明,这不仅成了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也是广大考古、探险和旅游爱好者神奇的向往。

(二)六盘水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民俗商品缺乏特色

许多旅客都有这样的体会,想买一些旅游纪念品,但怎么看都与其他地方相似。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商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民俗旅游开发视野狭窄

目前,六盘水民俗开发中,将乡村旅游或是农业旅游产品也称之为民俗旅游,湾子布依风情,玉舍民俗村等,虽然称之为民俗村,但在开发上并无多少六盘水民族特色。

三、发展六盘水民俗旅游的几项措施

(一)突出民族特色,更新并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同质化使旅游景区没有了特色,如果不解决同质化问题,不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就会导致产品失去吸引力,六盘水市应以贵州省这一“文化千岛”为大背景,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

(二)突出民族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六盘水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优先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旅游资源,把最能反映贵州特色的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融为一体。

(三)全方位开发多种模式的民俗旅游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2篇

一、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

语文包含了语言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以知识,也应渗透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民俗文化。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分析民俗文化现象时,还需充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巧妙渗透民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蕴涵了民俗文化气息。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专题则是“民俗风情”。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由文章注释、文章中的字词句、阅读提示切入,充分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发掘其中的哲理内涵;亦或由故事情节

切入,把握其中所隐含的特定传统民俗文化内涵;还可从文章的主题出发,抓住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例如:《端午日》的作者沈从文围绕“端午日”这一话题,依照争看划船、竞追鸭子、赛事结束的时间顺序展开,描写了赛龙船、捕鸭子的欢乐场景。课文中的三个“莫不”,活画出湘西民俗、民风的特点。在描写河上赛龙船时,作者着重刻画了划船者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奋力拼搏的画面;在描写竞赛时,引出联想,使人想象到士气高昂、鼓声震天的激烈战斗场面。这样,通过多个精彩场景,向读者展现了湘西茶峒人庆祝端午的热闹场面,表现了湘西人的淳朴民风,并展现出合作争先、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这样,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了解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感受桨手风采,理解合作、拼搏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创设民俗文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增强学生感知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样,在渗透文化教育时,也需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于文化氛围中,受到文化感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采取对比、外联、内引等方式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同时,情境创设,还需因势因时而异,依据教学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布置教室,教师可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节日风俗画、传统年画,张贴关于民俗文化的谚语诗句等,创设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亦或适当地引入关于民俗文化的歇后语、谚语,让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体会传统民俗文化的美妙与精深;亦或根据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视频等,巧妙地融合语言感染力与审美感受,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化之美。如在学习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我的思念是圆的》时,因这些文章都与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相关,教师可以进行专题教学―――《走进民俗风情》。可创设问题情境,提问民俗知识:在中秋节,我们会吃月饼,会赏月。我们是否因喜爱吃月饼而买月饼?这一晚上的月饼与平时的月饼一样吗?西方有这一习俗吗?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并非是喜欢吃月饼,而是在民族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在中秋佳节中,吃月饼与赏月,象征

着美满团圆、合家欢乐,这是中国的一种特定的民俗。因而这晚的月饼独具意味。同时,中秋节的月亮,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象征着永恒、爱与美等,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意蕴,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因此,吃月饼、赏月,是品味民俗文化,而非简单活动。教学完

后,教师还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咏月的诗词,或以“月的联想”为主题制作黑板报。

三、组织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边缘性”文化;文献性效用;主题化表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108-01

传统的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荒蛮”的“原始文化”,往往没有特定的书写符号,因而,人类学学者一直致力于探寻多种表达形式的可能性。影视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形象性,这一明显的特征,使得影视在出现后一旦介入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便直接跨越了不同族群之间文字及语言的差异,不仅成为了人类学学者和研究对象之间一种最直接的交流,而且从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那努克》开始,依据人类学拍摄的纪录片就显现出了文本化效用,产生了较强的影视人类学意义,实现了“文化的分享”。

一、“边缘性”文化遗产的保存和还原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猛烈的冲击,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是消失,特别是地缘性的“原始文明”来不及仔细研究就已消失殆尽。而“为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留下可以看得见的证据并不是要刺激人们回归到以往的时代,而是应当把这些证据视为一种可促进对人类本身的认识的信息资源”。在保存和记录的过程中,文字是可以的,但文字抽象性的描述并不能直观再现事物的原貌;绘画和摄影也是可以的,但绘画和摄影不仅没有声音,而且都是特定时刻的点的静止。

《北方的那努克》拍摄的是生活在北极巴芬岛的爱斯基摩人那努克一家一起生活的现状。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现代文明高度发展并入侵“野蛮”的“原始文明”,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这部影片充分体现了其浓厚的“边缘文化情结”。

二、研究的文献性效用

自从影视的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纪录片”(Docuemntaire)这个来自法文的英文词汇,“纪录片”(Docuemntaire)的本意就是“具有文献资料价值的”。而文献价值的关键取决于对所记录事物的原生态保持,即在拍摄中尽可能的保持原在样本的生存状态,这样影像文本中呈现的样态或者特定的文化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或者佐证的材料。比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急速变革,现代文明对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的强烈冲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但民风民俗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类型及发展阶段等方面相关,人类学从诞生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但是“民族学发现它本身处于一种即使不是悲剧性的演示即荒谬又痛苦的境地,因为就在它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研究方法给予自己提出了适当的任务时,那些被研究的材料却迅速消失,在民族学田野研究方法的目标趋于完善时,后者都莫名其妙地在我们面前消失。”《北方的那努克》中拍摄的“爱斯基摩人”在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了。受现代文明的冲击,现在的爱斯基摩人有了固定的村庄,起着雪地摩托寻找猎物,使用皮划艇捕猎,住有暖气设备的房屋,使用汽车、出租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短短几十年间,爱斯基摩人衣食住行的民风民俗的变化速度之快可以说是历史的鲜见。那么,从人类学的立场观照爱斯基摩人民风民俗的演变,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采用“交友式”的拍摄方式,在长达八年的记录和描述中,《北方的那努克》呈现出的“住伊格鲁(冰屋)、生吃海象、皮划艇狩猎、梭镖捕杀、狗拉雪橇”等相当原始的传统生活保持了原在的生存状态。

三、文本的主题化表征

从影视历史发展的脉络上看,任何一种新的影视创作范式的出现都会出现新的审美效用。罗伯特・弗拉哈迪绝不是第一个拍摄爱斯基摩人的导演,但在《北方的那努克》以前,多数影片对于爱斯基摩人的影像表达都处于一种猎奇心态下奇艺风俗和曼妙风光的把玩,而在《北方的那努克》中,罗伯特・弗拉哈迪通过对那努克一家“捕杀北极熊、生吃海象、搭建伊格鲁(冰屋)等生活现状的记录和描述,注入了一种人文的关怀,这种人文关怀高度赞扬了现代文明未入侵前的“自然美”、“人性美”,是对行将消失的古老文化的描述、保存及深深的叹息。

虽然罗伯特・弗拉一味赞扬美而遮蔽丑,没有对当时现代文明的入侵进行批判,受到诟病,但《北方的那努克》将镜头聚焦处于“边缘地带”的少数族裔身上,对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的“原始文明”的主题表达是是影视人类学纪录片一个鲜明的美学原则。事实上,早期西方纪录片中浓厚的人类学烙印及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外频频获奖的《最后的山神》、《龙脊》、《神鹿啊,神鹿》等优秀纪录片作品在审美效用上都呈现出高度统一的主题化表征,都是立足于人类学的立场和方法,将镜头聚焦于少数族裔行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的保存、还原、传播和反馈,而这种这种审美效应从很大程度上都延传自《北方的那努克》这部纪录片的开山之作。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鄂西圈 民俗体育 情况

一、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恩施、宜昌、荆州、荆门神农架、襄樊、十堰、随州等鄂西圈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以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特别是民族志、体育志、各种地方志)、电子文献和相关影视作品等为平台,查阅,收集、整理听需文献资料。

(二)访谈法

对被访谈对象个人经历的描述来分析鄂西圈的民俗体育“自变”与“它变”。

(三)逻辑分析法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研究方法,对鄂西圈民俗体育进行有效认知,找寻其发展轨迹,探究其发展模式。

三、鄂西圈民俗体育的概况

(一)鄂西圈地区是湖北省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回族、维吾示族、壮筏、满族、羌族、仡老族等多民族组成,并且在聚居方式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造就了鄂西地区民俗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各异。具体如下表:

表1 鄂西圈各地区的民俗体育项目一览表

(二)鄂西民俗体育活动项目现状调查与分析

表2 鄂西圈地区主要民族民俗体育现状一览表

鄂西地区不仅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民风民俗项目也众多。在民俗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鄂西地区的厂大民众创造并积累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的民俗体育使得鄂成为一朵含苞待放的奇葩,矗立于中部地区。具体情况见表2。

(三)鄂西民俗体育项目类别

目前,关于民俗体育项目类别的划分千姿百态,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标准。按照民俗体育项目的功能特点进行综合划分,项目详细分类情况见表3

表3 按照项目的功能进行分类

三、结论

(一)鄂西圈的民俗体育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以土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分布非常广泛,民俗体育活动项目较多,主要以龙舟竞赛、舞龙、高脚马、摆手舞为代表。

(二)鄂西民族体育项目在开展和传播中体现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相结合,传承性与变异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相融合,文体交融性等特征。

(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鄂西民族体育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以下因素的制约;鄂西民俗体育发展环境的改变、体育传承出现断层、民俗体育劣性变异、政府的引导力度不够、体育组织不健全、专业人才和后备人才欠缺。

参考文献:

[1]刘纪兴.荆楚文化的内涵及其创新特质简论[J].2007,(2).

[2]陈红新.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的可行性分析[D].硕士论文苏州大学,苏州大学,2009.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5篇

一、开发乡土语文读本

案例一:2009年,有一次学校开展“同课异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五位语文教师在八年级的五个班级里,上了同一课《云南的歌会》。五位教师经过精心集体备课,又经过不同的教学风格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也算满意,但在最后一个环节上,课堂上出现了尴尬的场面。他们共同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即“学了本文后你也谈一些家乡的民俗和民风”,结果五个班的学生表现如出一辙,每个班只有几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只做冥思苦想状,群体哑言。这让我们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了深刻的思考,孩子们是在民俗民风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耳濡目染的生活习俗,怎么能如此默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呢?

本次教研活动后,学校的校本教研室,组织了本校的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研组组长,针对此类问题开始了调研,最后得知学生们对家乡的风土人情知之甚少,也没有兴趣参与各种民俗活动,所以造成了不了解、不喜欢、不参与的“三不情结”。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有了开发反映当地民俗、民风、地理、历史等资源的综合教材的构想。2009年,学校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组,由学校教师温晓红任主编。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当地的民间艺人与名流,开发了《红山湖乡土语文》、《两河诗话》两套校本教材综合读本。

《红山湖乡土语文》选定的作品主要介绍本地区风土人情、自然状况、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按着其内容的类别编成《老哈河采珍》、《红山湖觅珠》、《柳树湾拾贝》,初步形成了“珍”“珠”“贝”三册系列教材。这三册教材是按年级段编写的,初中三个年级段,每个年级段一本配套的教材,每本教材的编写都按着人教版教材的单元主题进行组合,如“人生历程”、“人与自然”、“爱国”、“民俗风情”等主题单元,每篇课文后面,都设计了“研讨与练习”、“资料链接”等专项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又扩展了学生课外阅读范围,强化了阅读与思考,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

学校的校本教材《两河诗话》向师生展现的是,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以诗词歌赋的视角反映我们的先民生活状况。这里既有帝王的胸臆,又有平民的吟唱;既有战争的风云,又有和平的恬静,读她就是读一部诗话的“红山文化史”。学校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两河诗话》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培养。

二、习字育人课程的开发

案例二:2008年,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在一次“亲子共读”活动中,学生家长与学生共读共写,我们把家长和学生写的读后感习作放到一起比对,让我们惊奇的不是读后感的内容而是字迹。家长们的字迹虽不漂亮但大体整洁,学生们的字迹却十分潦草,不堪入目。学校针对这一现象做了十分细致的调查,发现现在的孩子喜欢上网,爱读电子读物,在鼠标与键盘的敲击中对汉字的书写失去了兴趣,他们普遍认为字写得再好也不如电脑打印出来的好。我们了解到这种情况后,认识到拯救汉字的必要性,于是通过广泛征求师生及家长们的意见,决定开展习字育人活动,并开发了习字育人校本课程,提出了“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习字育人目标,习字育人校本教材的内容由楷书体例、行书体例、名家书法欣赏三部分组成。学校把习字育人纳入课时,每个年级段都安排了一名写字指导教师,从基本笔画练起,首先要求学生写规范。八年级开始上书法欣赏课,写字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的书法名家,欣赏他们的书法碑刻,引起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广泛兴趣。书法名家们的立志成才、修身齐家、从善立德的故事也在影响着学生们的品行。我校每年都开展书法比赛活动,为教师和个别书法达到一定境界的学生举办书法展,以活动的形式去推动这项课程的实施。如今学校师生对汉字书写都端正了态度,产生了兴趣,很多师生的书法在本地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学校的书画展室陈列的都是教师和历届学生们的优秀书法作品,这不仅展示了学校的习字育人成果,也彰显了我校师生的人生态度。

三、特色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案例三:2008年,乌敦套海中学全旗课程改革拉练会现场,各级领导们围着师生们的秸秆画和剪纸作品爱不释手,学校的讲解员向领导们介绍着制作过程、作品的名称及内容信息。他们又到创作室现场观看师生们的手工制作流程,由衷地发出赞叹,有的领导现场咨询师生们的制作工艺、材料加工、创作构图等制作方法,赞不绝口。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6篇

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指“中国学术”或“中华学术”,亦可以说成是其二者的简称。国学教育的重要目的旨在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学术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国学文化。高中生正处于人声的转折点,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融入良好的国学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意识,更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提着重要的推动型作用。

一、高中?Z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我国高中国学教育比重较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信息化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攻坚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国人普遍对那些物质上的需求更加强烈,而国学文化便很少关注。主要是国学教育主要体现在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中,人们难以对国学文化像对物质无话那样触手可及,便使得高中的国学教育正逐渐减少。

(二)高中教学体系对国学教育的认识缺失

在传统的校园教育中,我国很多学校均秉承着“应试教育”的思想去发展教学任务,尤其是高中阶段,其作为学生重要的人声转折点。无论是家长、教师,乃至学生自身都认为国学教育对前程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帮助,这便使得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逐渐丧失,学生对国学教育的钻研欲望亦不复存在[1]。

(三)高中国学教育研究被重拾

当前我国社会的物质财富逐渐丰富,人们的精神财富则越来越紧张。人们开始逐渐反思,在不断进行物质建设的过程中,人们的意识中丧失了许多宝贵且优秀的思想文化。例如,鉴定的文学信念和完备的初始原则等。为此,社会各界便再一次兴起了重拾国学文化教育的呼声,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国学文化的重视亦重新得到了贯彻。

二、优化高中国学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国学教育的价值

首先,只有让教师和学生重视国学的魅力与价值才能够更好的让高中语文课堂对国学教育进行深刻贯彻。学校要周期性的对教师进行文化课怕培训,在文化课程培训的过程中重点对教师进行国学教育重要性的灌输。如此,让教师才会在语文教学中对国学文化进行深入的贯彻。例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将诗、词、歌、赋对学生进行讲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小说和戏剧进行一定的介绍。进而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中领悟到国学文化的魅力所在。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思想[2]。作为每个中国人,我们都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独到的审美意识。为此,教师在对传统的美好东西进行展示时,要让学生参与到对国学文化的鉴赏中去。例如,在学习班固的《苏武传》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分析与讲解,更要单独的将苏武的任务形象与忠君爱国的思想着重进行分析,进而让学生在文章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国学文化中古人的人格精神魅力。

(二)革新并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法

为了有效提高语文教育中国学教育的质量,便要转变传统国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模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促进国学教育的稳健进步。详细的革新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让学生动笔,发散想象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国学教育讲解完后,每个学生都会生成个人的感悟,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这个感悟下继续发散国学思维。教师便需要引导学生亲自动笔,发散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发挥空间想象力,对故事进行续编。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民风、衣食住行和其他等生活因素进行深化剖析,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进行品鉴和修改;第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民俗文化是国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国学教育下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民风民俗,要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诗经》中的“氓”进行讲解之前,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的了解当时的民风民俗,了解当时的婚姻状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自主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亲自动手将有关当时的文化背景进行记录,然学生在探究国学文化的过程感受国学文化自身的魅力[3]。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7篇

元宵节的民风民俗元宵节习俗1、放天灯

元宵节放天灯也是一大民间习俗。天灯又称孔明灯,为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发明,放天灯的习俗,据传是由福建惠安的移民传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天灯能将愿望上达天神,所以施放者均以毛笔在白纸灯上书写姓名、地址和祈求的心愿,并燃放鞭炮助长天灯升高的气势。

元宵节习俗2、耍龙灯

耍龙灯,又称玩龙灯、舞龙灯、龙舞,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备受各民族的崇敬与爱戴,一直被视作中国五大瑞兽之首。每至年末岁尾,或重大节日节气,上至国家庆典,下至民间活动,都要欢欢喜喜耍龙灯,以祈求神龙降瑞,保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业兴旺。

元宵节习俗3、吃元宵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习俗4、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元宵节习俗5、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的由来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各地赏花灯习俗1、山东:千家万户百种灯

山东的元宵花灯以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闻名。

在胶东半岛、鲁中和鲁西南地区,当地人们习惯用豆面和玉米面做成生肖灯,按照家庭成员属相,每人一盏属相灯,节日晚上放在一盘中点燃,俗传谁的灯燃亮的时间长,谁必长寿。乳山等地会做一盏“看场佬”灯,形似一肩扛各种农具的老人,节日晚上由家中男孩点燃送到打谷场院中间,燃尽之后由家中长者据燃烧情况预卜当年各种作物的丰歉。滕州的萝卜灯别具一格,人们利用萝卜的自然颜色雕成各种花样,十分美观。元宵节傍晚,男孩子们会提着满篮的萝卜灯到村外放灯,几十步一个,从村头一直摆到山顶。放眼远眺,就像一条光芒四射的钻石项链,远接天宫,近连山村。德州牌坊灯的制作则最为复杂,先以木杆跨街扎起拱门,再蒙上彩绘绢纱,里面点燃无数灯火,巍峨壮观。

元宵节期间,山东省的花灯活动不少。如滕州市第三届“幸福滕州·魅力梨园”彩灯文化艺术节作为“好客山东贺年会”的一项重要主题活动,灯展分为七大板块62个灯组。枣庄的花灯节是山东省延续时间最长的灯展,正月十五仍可观赏到“幸福”的花灯。曲阜孔子六艺城则以“闹”“乐”为主线,推出灯谜竞猜、抬花轿等民俗表演和矍相圃射礼、九射格比艺、书厅挥毫等项目,让游客充分感受孔子故里的节日氛围。

2、江苏:秦淮灯彩甲天下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江苏也颇为兴盛,一般从春节前后开始点灯,到正月十五达到,至正月十八渐近尾声。

民风民俗资料范文第8篇

我国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更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下了许许多多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文化符号让景观变得更加人文化、历史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去了解、欣赏、研究它们。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特色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把民俗文化融入进去。同时文化与旅游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借助旅游得以传承和传播,旅游本身就是文化性很强的产业。当今世界软实力—文化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文化不仅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它赋予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更加人文化、历史化色彩,感染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人们,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外来旅游者去认同它们的思想、理念、文化。

2潍坊特色民俗文化

2.1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

潍坊市A级景区发展到65家,居山东省第一,而杨家埠是潍坊特色民俗文化聚集地,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是潍坊民间艺术的代表。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内容丰富,设有多个场馆,包括风筝博物馆、年画博物馆、文物馆、民俗馆、嫦娥奔月台及杨家埠明清时期古村落等等。进入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旅游者可以感受到杨家埠特色的民族风情、民间艺术和历史气息。

2.2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明朝,在清朝达到鼎盛时期。其蕴含吉祥、祝福之意,在民间广泛传播,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山东文化保护中心曾采用建设民间艺术大观园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然而年画本身所带有的实践性、动手性的特点,仅仅参观无法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承。

2.3潍坊风筝博物馆

潍坊是风筝的起源地,国际风筝节就设立在潍坊,建立了潍坊风筝博物馆,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风筝爱好者。博物馆中陈列了古今中外风筝的精品和关于风筝的资料,博物馆设有历史文化展、潍坊风筝精品展、世界精品风筝展、中国精品风筝展、潍坊国际风筝展等大厅。从风筝的结构、取材、风格等能够了解潍坊的民族风情和历史,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潍坊民俗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即对所开发的旅游项目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优势主要有,首先潍坊的民俗文化悠久醇厚,这是潍坊旅游开发的根基,只有充分利用这一点才能让潍坊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才能找到突破口。其次潍坊具有诸多民俗文化景区,可以利用这些景区形成旅游链,让国内外的旅游者可以更多的一次性欣赏和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历史遗产。最后是潍坊的地理位置,潍坊地理位置优越,方便游客达到,同时依山傍海可以获得独特的天然优势。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劣势主要有民俗文化继承人缺乏,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无法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进而被淘汰,而民间艺术者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转业,这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机遇是其国家、国际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大众文化素质的提升,这对于潍坊民俗文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但同时又充满着挑战,因为面对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格局,如何将其特色发扬出去,受到认可是旅游工作者和文化保护者们共同遇到的难题。

4结语

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特色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把民俗文化融入进去。潍坊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诸多的名胜古迹代表性的有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及潍坊风筝博物馆等。本文对潍坊民俗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更好地发展潍坊文化旅游产业。总之,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需要旅游产业,依托旅游产业可以让民俗文化得以壮大和发扬,同时旅游产业需要以文化为内涵,只有赋予旅游产业以文化气息,才能获得长足、持久的发展。

作者:张月婷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敏,潘贵渝,张荣,方新芬,杨泳江.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5:176~179.

[2]郑小艺.潍坊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