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性本善的例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性无善恶
人之初到底的性本善呢还是性本恶呢,对于这个问题从先秦时期争论到现在依然是仁者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原因就在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都是站在两个假设的立场上的,其实天性就是天性哪里会有什么善恶之分呢。万物始生于自然天性是崇尚自由的,人也是如此。没有谁天生就愿意学习繁琐的礼节大讲忠、信、礼、义、廉、耻,也没有人愿意被繁琐的法规制度所约束。有了善恶的的观念后人类的思维就被束缚在了这种相对的空间中争来夺去没完没了,其实都是自找麻烦。
自然的本性是安静的,万物如此人也如此。“静”为万物的根本,“动”是万物发展和表现的形式。人类始生于大自然,人的本性本来就没有什么善恶的存在,只有动和静的区别。一个人最怕的是什么,怕的是得不到安宁。当一个人得不到安宁的时候就会反抗,这个时候所谓的亲情、友情、爱情、师长、领导、仁义道德等似乎都不怎么管用了,还是该理论的理论,该打的打,该杀的杀。政府让人民不得安宁人民就要反抗,朋友之间互相搞得不得安宁那就会变成敌人,得不到安宁连父子都会反目成仇。这种例子相信不用多举,是不是事实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试问一下出现这些情况和善恶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触犯到天性的都会产生矛盾引起斗争,所以在提倡惩罚恶扬善的同时更应该提倡修己安人。我们的五官六感最直接接触的就是外在的变动的现象,受其影响和误导自然就喜欢动来动去的。动最后到处是矛盾,到处是争辩和斗争,实在是自遗其咎。
修己安人说白了就是要了解什么的虚的什么是实的,什么的静的什么的动的。了解了事物的本性和根源之后,让自己避虚就实舍动守静慢慢回归于自然的天性,不去自我打扰,这就叫做修己。然通过自己的安静影响到他人这就是安人了,当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守于安静的状态时就会世间无事,四海清平,天地清宁了。
任何生物都有保护自己并获取利益的行为,为什么只有人类才会有先进的科技有文化有法律有情理呢。当问到这个问题时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笼统的,像教科书上的固定答案一样,“人是高级动物,人类有智慧”。但仔细想想那种动物没有智慧呢,人类再怎么智慧所做是事情也无非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获得更加舒适安逸的生活罢了。试问一下那种动物又不是如此呢。一句“人是万物之灵”流传千年,而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其他物种的很多方面比人类还灵,不过是各有所长而已。人是万物之灵倒不如改成万物是自然之灵,人居其一更加贴切一些。在我看来我们还是不要谈论什么所谓的高级不高级智慧不智慧了,人类的大脑进化的比较发达学习能力强情感丰富,所以就有了我们今天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动物们当自己的安全和历史受到威胁时会互相残杀,人类也是如此。到底是其他动物之间的相互残杀比较严重呢还是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比较严重呢,回顾一下几千年的历史就知道了,也不用在多说什么。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一个无形的基础架构。一般我们在谈“基础建设”的时候,好像更多的是指交通、海港的建设和规划,只有先有了这些基础的建设,才能有城市的发展。
对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无形的“基础架构”,它不仅能够协助企业建立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还能有效地帮助企业走向成功。
要塑造一个企业文化,最好是在组织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因为规模大了就不太容易培育及推动了。记得宏碁创业的时候,全公司只有一、二十个人,大家每天都关在同一个地方办公,我就天天给他们洗脑,灌输理念,经常举证一些日常工作上的小故事,希望塑造出一个深植人心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塑造过程中,最主要的角色就是领导者,但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公司是没有文化的,这是因为领导者自己不重视、不在乎。我相信这些公司如果想长期经营,是会碰到瓶颈的。 不断修正的宏碁文化
有的企业是随波逐流的企业文化,因为它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非常容易受外界影响,这其实就等于没有企业文化。
比如说,宏碁在美国有独立的公司,但是我们美国的同仁,就没有企业文化。因为他们的文化,每天都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的想法、价值观,就是美国一般企业的价值观。
当他们用那个价值观来开拓宏碁的业务的时候,宏碁的特色、宏碁的优势,恐怕就变成了宏碁的弱点了。所以,没有文化就成为弱势,强势文化一入侵,很容易就迷失了。
我们一直在修正我们的观念,我们提出过的“穷小子文化”,后来演变成“平民文化”(就是要养成平实务本的工作态度);我们刚开始强调的“长期马拉松”精神,后来改成了“接力式马拉松”,因为一个人跑马拉松是很累的,如果有很多人来跑,就可以相互支持了。
等于我们是先有了这些外围的理念,才慢慢形成比较具体的宏碁文化的。1985年左右,我们把这些理念凑在一起,组合成了一个十六字真言:人性本善、平实务本、贡献智能、以客为尊(如下图所示)。也就是说,这个理念不是某一天突发奇想而来的,而是大家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沟通所形成的共识。
宏碁的十六字真言
宏碁文化的价值体现 宏碁的四个价值观
实际上,宏碁文化形成过程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对我们的发展是有利的。
1、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一般都认为,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所以,股东的利益是要摆在第一位的。但是,宏碁把股东放到了第三位。
我们说服股东的理由很简单:为了股东长期、持久的利益,一定要服务好我们所有的客户。而善待员工,让员工能够专心地为这些客户服务,则是不二法则。当我们把事情做好,客户满意了以后,自然会回馈利润,这些利润是建立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之上的,是可以永续的,如此,股东的长期利益不就得到保证了吗。
2、“不留一手”跟企业文化有关。
中国人做事喜欢留一手,所以产业往往不能快速进步。我们相信只有“不留一手”,企业才能够生生不息,这是一个基本的信条。我们相信了,也这样做了。现在,我和大家分享宏碁的经验,也就是我们“不留一手”理念的体现。
3、分散管理。
分散管理对经营者而言,是比较难的。因为,集中管理的时候,大家都听一个人的,管理比较单纯,但是,现在客观环境变化太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散管理。不过,采用分散管理制,你要有心理准备,如果发生衍生问题,一定要想办法来克服,而不能说今天分散管理吃亏了,明天就改口要一把抓,这是不行的。
为了最终达到分散管理,我在宏碁提出了:群龙无首、大权旁落。就是把愿景、理念作为所有组织之首,而不是由某个人来指挥这些龙。后来,我才听说,“群龙无首”好像是易经里面最高的境界。
4、利益共同体。
我们认为,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共同的利益是不可行的!全员入股是宏碁很重要的一个策略,把彼此的关系界定为长期合伙人。当然这个共同的利益,要随着时间而不断地调整。 建立企业文化的挑战
一、企业运营不佳时。1990年,在我们的业绩开始走下坡的时候,我邀请了麦肯锡顾问公司到宏碁进行诊断。他们指出:要让企业文化产生效用,就要在企业发展顺利的时候加强培育,放大说服力,因为在你业绩不好的时候,你讲出的话是没有说服力的。
另外,企业在赚钱的时候,一定不要让那些只追求短期利益而成功的目标误导了企业文化。
二、组织成长太快时。企业的营运状况不是很好的时候,很难塑造企业文化;组织成长过快的时候,也是很难塑造企业文化的。因为,企业文化是要经过时间慢慢融合而成的。我们常常举煤炭炉的例子:当下面的火很旺的时候,如果一下子加进去很多的煤炭,火不但不会更旺,反而还会熄掉,因为煤炭太多,阻碍了空气的对流。
组织也是一样,因为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是一个传一个,所以,陆续加人的时候,那个火是愈来愈旺,但如果组织成长过快、人一下子过多的话,企业文化的这种传播力度必定大受影响。
三、产业多元化时。企业的规模扩大,就容易走向多元化,此时,企业文化是很难塑造的。台湾有很多传统的产业,在转战高科技产业的时候,往往就会面临这种困境。
比如说,统一企业要进入电子业,就成立了统一电子,但他要塑造一个新的文化,就不是那么容易。即使是传统的家电企业,要进入信息业,原来的企业文化也不见得那么奏效。像台塑集团的成功,也是通过第二代生出一些新的企业文化,才能够有效地经营这些新兴事业。所以,并不是说同一套的文化,可以应用到企业所有的业务上面。因为,下面要点火,外面要加煤炭,如果这个引火的媒介太遥远,就无效了。
四、设立海外公司时。一个国际企业在海外的营运,也等于是在遥远的地点,天高皇帝远,实际上,是比较难塑造出企业文化的。
五、高级不稳定、中层不积极时。高级主管不稳定、中级主管不重视,文化也是传不下去的。就好像,如果煤炭爱加不加的话,火是不会愈烧愈旺的。所以,塑造企业文化,会有很多挑战。 文化能不能形成,关键在于“做”了没有
卓越的公司,可能都具有一些共通的企业文化。但是,这些文化也会随着业务的不同、产业的不同、领导者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诠释。
记得十几年前,一本叫做“追求卓越”的书分析过美国十几家成功的企业,并归类出几类重要的企业文化来。不过,八年之后,作者又出了一本书,因为他发现同样那些公司,现在大部分已经不再卓越了。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的活动每天都在变,如果领导者只是每天在口头上讲愿景、讲文化,下面主管的行为却跟这个不符的话,几乎等于白讲。
一、中国伦理学关于古代“性善论”思想的阐述
人性论是先秦儒家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中国伦理学史上关于人性的探讨应起源于先秦的儒家学派,其“性善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善恶观的代表人物应首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孔子讲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但由于环境和习惯的不同,才使得差距越来越大。这就肯定了人性是普遍的、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具体的生活习惯,至于怎么个“性相近”,孔子并未对此展开论述,因而孔子并没有建立起人性善恶的理论。
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在继承和发扬孔子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性善论”,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学说,使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也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水往低处流的本性一样,是生来就有的,而人的善良本性是由于人们所具有的仁、义、礼、智四端在人性中得以充分发挥的缘故,孟子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他认为这“四端”是与生俱来,就像人生来都有四肢一样自然而然,不用后天的努力就已经在我们的身体里存在了,进而认为没有这“四心”,人就根本不能称其为人。这“四心”正是“仁、义、礼、智”四种社会道德规范的始端,并且这“四心”不是外界强加于人的,它是一种天赋,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只是有些人不去探求而已,也是这“四心”才会使得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能够和睦相处。 “四端”和“四心”是人性本善的根据,是人的基本道德品质的源泉,更是开明顺达的政治社会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鲜明地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人性的共通性、并把这种共同人性归结为先天的善良意志的思想家。
孟子还指出:人性虽是善的,但是由于外力的作用,人性也是可以变更的。他说:人心虽然向善,但是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仍然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会受外界环境和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会陷溺也会被阻塞。孟子举“牛山之木”的例子说,牛山本是一座树木貌美的山,但人们每天用斧子砍伐树木,上山放牧牛羊,遂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人们看到它光秃秃的样子,就认为山上不曾有过成材之树。这不是牛山的本性如此,而是外界环境的破坏使得它变成了这个样子。同样的道理,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发生许多的事情将他搅乱,迷乱他的心智,动摇他的本性,使他日夜滋长的善心都不得以保存下来。所以,尽管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天赋人性论,但他还是十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后天客观环境的影响。再加之人自身的不努力,人性就可能抵御不了这些外因的干扰,在物欲的诱惑下人就会丧失理性,从而使人舍其本心,道德误入歧途,这时就产生了“恶”。
可以说,孟子的人性思想是十分丰富的,虽然他主张的是一种先验道德论的性善学说,但在某些方面,他的人性思想中也包含有一些唯物主义因素在内。他在沿着孔子探求人性路线的基础之上,以理性主义克服了经验主义的局限,将孔子对人性活动的亲切而具体的描述升华为对人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揭示。如果说“性相近说”,是经验主义的,是对人性的论断是模糊,那么“性善说”则是理性主义的,对人性的论述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孟子把“性相近”扩展为“性善相同”,使人的共同本性的外延在得到进一步扩展的同时,又使得人性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和丰富。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在整个儒家人性论发展史中起到奠基作用,并决定着其发展的基本方向。时至今日性善论的魅力不减,它与当今时展的需要相契合,为倡导向善的社会道德归向提供了理论根基,并对个人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孟子的人性思想也有其不合理的成分。虽然孟子注意到了人性和动物之性二者的区别,但他关于人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出发点和解释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虽然孟子注重从人的社会性方面去探讨人性问题的见解,但他的人性思想的实质还是鼓吹一种唯心主义的先验的道德论。由于孟子说人生来就是善的,不是后来强加的,对人民很有欺骗性。所以,他的学说历来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共同尊奉的正统的人性理论。这种对人性的基本估价成为儒学的经典思想之一,成为中国文化关于人性的主流价值判断,其塑造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也成为后世人们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二、西方伦理学关于古代“性善论”思想的阐述
古希腊哲学奠定了西方哲学人性观的思想基础,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他从人的内在入手寻找人的根本,将人视为理性的存在物,为古希腊哲学实现了人学转向。“善”是苏格拉底的最高哲学范畴,苏格拉底的整个哲学都是围绕着“善”,对其进行的不同角度的讨论和对“善”的普遍性的追求。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善”。所以有必要,首先并且主要地要注意到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苏格拉底认为“人之为人在于灵魂的求善”,他认为善体现着人的本质,善是一切行为的目的,也是最高的道德价值,而至善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柏拉图是苏格拉底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继承苏格拉底关于人性善的观点,认为“善”的理念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源。在他那里,“善”的理念是神,神这个“善的本体”产生了人,因而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的善的本性是天赋的。当然,人的天赋善性并不包括奴隶在内。柏拉图从解决普遍善与具体善的矛盾入手,开始将分散的、互相排斥的善恶观统一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柏拉图承认现实世界具体事物的善恶是相对的,但在具体善之上还存在一个最高的、绝对的善。这就是善的理念。在柏拉图那里,善的理念不仅是道德观念的来源,也是万物的创始者,认识了善的本体也就认识了万物,善即真,真即善。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善的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的,人的灵魂在堕入肉体之前是处于理念世界中的,因此,人原本就具有对善的知识,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只是受到肉体的玷污而忘却了,因此善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其还主张用理性克制,并以理性来认识善。
真正全面系统地论述善恶观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他坚持柏拉图的人性善的主张,以“至善”作为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的伦理学主要研究个人的善,而他的政治学集中探讨了城邦的善。亚里士多德所建立的伦理学体系探讨的是“至善”,即“幸福”,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体系称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体系。其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是人一切活动的目的,是人性最完善的体现。城邦中的自足而至善的生活是人类真正的美满幸福,尽管亚里士多德对个人的善和城邦的善的考察还带有经验主义倾向,他既承认人的理性是人的本性,又承认人的自然本性,这使得他的学说具有内在的矛盾,但他最后把人的自然性归属于人的理性,人的本性也就是善的了。由此可见,他的思想不仅对中世纪善恶观的世俗化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当今世界伦理学的发展方向仍有着重要影响。
三、中西方伦理学关于古代“性善论”之异同
第一,占主导地位的人性观的差异。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的性善论是一统天下的。中国历代统治者都用“人之初,性本善”作为工具,使得性善发扬光大。西方则不同。虽然他们也持性善论,但是进入中世纪以后,西方人性思想却一转成为性恶说,而且性恶说对于西方人性思想的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性善说。
第二,在人性培养道路上的差异。修身养性、内省自律成为中国传统理想人格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儒家在人性问题上强调社会环境、教育对人的成长、道德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的思想包含着唯物主义的因素。它的重视学习的功能,重视礼乐教化的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而西方则要求面对现实,为了实现理想人格,西方则采取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方法。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与儒家区别不明显,但继承他的柏拉图提出洞穴理论,指出人们要认识实体必须走出洞穴。这里就有了微妙的区分。也就是说儒家注意心灵培养,而柏拉图则要求看看外在世界。重积习有保守的倾向,因为人的学习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向善。而面对现实,在某种意义上却给人选择的自由。
了解对象的心理
交流能力包括4个方面,专业知识能力、社会能力、常识性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目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研究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研究领域里的重要议题。德国学者Thomas(2003)和Bolten(2003)认为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文化交往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跨文化交流能力可以细分为“普遍文化”能力和“特定文化”能力两种。普遍文化是指人类共通的东西,例如从社会心理学上来讲,“人性本善”,人有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人碰到挫折后会产生沮丧情绪等等。但有些东西是在特定文化中才有的,比如人情、面子和关系等,这些都是受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影响而形成的。
很多中国学生到德国后,感觉很难和德国人交朋友,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去处理,缺乏“集体”感,课后大家都各自离去,彼此之间缺乏对话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淡”等。比如有些中国学生说:
“每次都很想和德国同学下课后聊聊天,他们好像很忙,放学后就都不见了。”
“我和一个德国朋友认识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到现在他都没有请过我去家里吃饭。”
“我们是一起踢球的队友,球场上是好哥们,离开球场后‘关系’感觉很疏远。”
对于此问题,德国心理学家Thomas(2003)和华裔语言学者Liang(2003)进行过探讨和总结,德国人的行事特点主要体现在倾向于公私分开,就事论事,自立,准时,生活和工作中偏向结构和规则。上面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印证,德国人把公事和私事分得很清楚,也就是说在工作或者学习中是好朋友,并不意味着我们私下也是好朋友。而相反,中国人则比较讲求关系、等级观念、面子和社会和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规则相对主义。“关系”在中国人心目的位置非常重要,中国人常以关系的好坏来进行朋友的选择和划分。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和德国文化在人际层面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在交往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切实地了解受众的心理。
把握对象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曾流传着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中国,这句话被大众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至文化传播,小到人际交往,无一例外。“知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以及什么是现代文化的特征,什么是当今社会的问题和现状等。“知彼”就是要了解传播对象的接受能力和文化内涵等。很多时候文化冲突和文化误解都是因为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而造成的。
记得很多中国朋友刚到德国时,为了一些问题比如“中国人是否真的吃狗肉”,“中国人为什么吃饭时喜欢大声喧哗”,“中国人为什么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和德国人争论得面红耳赤。对于德国人的一些质疑和批评,他们显得毫无准备,“面子”上非常过不去,不知道怎么才能消除德国人脑袋中的“刻板印象”。比如有些中国人说:
“德国人每次都拿一些不好的事情说事,他们怎么这么爱批评啊?”
“每次讨论时,他们都批评得很直接,让人非常难以接受。”
“这些批评太不顾及我们的感受了,面子真没法搁。”
“有时候真想和他们一争到底,把事情讲清楚。”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会发现“争论”是德国人民族性的一部分,德意志民族是个爱批评的民族。“批评(Kritik)”这个词在德语中是指一种评价的艺术,在言语的表达中含有一种客观、公正、公开和实事求是的意思。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对这种批判精神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康德曾说:“我所谓的批判,指对于理性寻求独立于所有经验的一切知识的批判。”恩格斯也曾认为,康德的这种批判精神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两个伟大假说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在这里,康德所说的“批判”主要不是斗争、反对、否定和打倒的意思,而是考察、研究、分析和思考。也就是说他们在交往中对问题的批判有些时候是出于对事物本身的好奇和探究的精神,因为并不了解,所以才要仔细研究和分析。长期以来,这种批判精神深入每个德国人的心中,以至于在讨论问题时都体现出较强的批判性。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德国人比较喜欢批判,中国人比较讲求面子。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把握传播受众的心理和文化内涵,不懂得换位思考,而是仅仅按照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进行跨文化传播,那么误解和冲突将难以避免,最终将影响交流的有效性。
采取合理的传播策略
在了解了心理需求和文化内涵之后,如何合理进行传播策略的选择成为关键的问题。一个有交际能力的人不一定能进行有效的交际;反过来,一个能进行有效交际的人不一定具有最好的交际能力。这个听起来好似悖论的命题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因为它涉及到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传播策略的合理选择。
沈从文的湘西情怀大多基于他对湘西的那份厚重的怀旧感。湘西世界既是对他这种怀旧心理的真实反映,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遭遇的不满和反抗。在远离故土的陌生世界里,怀念湘西的沈从文并未消极沉迷,而是寄望以文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他脑海里对湘西世界的记忆。他选择用独特异质的苗家文化和风情来重新构建湘西世界中的人与物。就这样,在沈从文婉转优雅的笔下,一个记忆与现实、传奇与真实的湘西世界跃然纸上,生动地再现了湘西龙舟、狩猎、对歌、行巫、放蛊等独有生活场景。基于怀旧式的记忆再现,写实并非沈从文的唯一目的,他更多的是唤起自己内心对湘西世界传奇式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理想生活,在沈从文看来,即是充满了诗意与宁静。[1]怀旧的客观前提是存在距离,没有距离就没有怀旧,而且怀旧情怀中的过去经过人脑意象加工之后并非是过去的本真状态。有很多文学评论家认为,沈从文加工湘西世界的记忆,让理想中的美好处于尴尬境地,因为沈从文早期作品里的湘西世界无法与真实的外部世界形成某种交流,导致他所描绘的湘西世界只有原型而缺乏现实复制的可能。沈从文自己后来也发现了他的怀旧情怀对文学创作的不利一面。所以他后期的作品如《湘西》等放弃了对记忆的唯美式改写,而是试图将怀旧的湘西世界与现实的湘西世界重新连接,形成了他湘西情怀的新的文学创作构建。记忆与现实、过去与未来该如何连接,这是20世纪40年代困扰沈从文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探索使他经常处于创作的苦痛心路阶段。沈从文不再如前期创作《长河》等作品一样干预现实、勾勒唯美,而是放弃创作中大量的抒情描写,开始了以批判性内容为主的言志散文等文体创作,期间的抒情采取更加抽象的方式来进行。在湘西世界的基础上,他开启了对另一个世界的思索。他思索中华民族走出战争的出路,思索生命的本质与意义。用这样的方式,他将对湘西的怀旧情怀升格为与现实理性的相互结合,从而唤起和重构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例如《七色魇》,沈从文试图将自己对湘西世界中“爱”“美”等意象的亲身体会放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中去,以重塑民族品德;《烛虚》帮助人们透视生命个体的“爱”与“美”。在这些作品里,湘西世界作为沈从文的怀旧对象,它所体现的沈从文的湘西情怀已经成为他文学创作里的精神元素,用来探索“爱”与“美”,探索生命的意义与民族精神追求的方向,使他的文学作品更具现代性、开放性的现实意义。
二、沈从文文学创作中对湘西的自然信仰情怀
在沈从文的湘西怀旧情怀中,人与自然的契合始终贯穿于他的脑海。中国自古就唯天地是从,天地生而万物生。千百年来这种尊天敬地的传统逐渐幻化为文化中的自然信仰印记,深深烙印在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心中。沈从文也不例外,他十分认同人类社会出于某种精神寄托而对自然万物赋予神灵色彩的做法。在沈从文的许多著作里都表达了他对自然信仰的坚持。他认为,生活的完整、健康与循环都离不开对自然的信仰。在极富湘西情怀的《长河》中,第一章就以“人与地”为章节标题开宗明义地向读者展现了人们生活在辰河流域的情景。辰河居民保持着一份原始的敬鬼神畏天命的自然信仰,并依靠这种信仰将各种历史风俗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完整、和谐图景。《长河》的最后一章“社戏”,以人间戏曲的形式酬神还愿感恩,刻画出沈从文所追求的人神和悦的自然信仰目标。[3]沈从文的自然信仰情怀与鲁迅的普崇万物思想是一致的。普崇万物实际就是对自然的崇拜,这种可谓之某种的崇拜,积淀了千万年来人类原始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并孕育着人类文明前行的所有自然密码。严格地说,沈从文与鲁迅是风格迥异的两类文学创作大师,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属于人类精神范畴的文学创作触及自然界本源。鲁迅作品的例子在这里不做赘述,沈从文作品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他在一段描述湘西苗寨敬神仪式的文字中写道:他所看到的不完全是一种仪式,而是一出诗歌与戏曲交相辉映的大戏,在这出大戏的声光音韵中,神灵和自然与之同在。沈从文的自然信仰情怀寄寓的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在沈从文所描画的湘西世界里,万物皆有灵性,湘西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与自然对话,人与自然相互都是对方的对象化存在。通过湘西世界的自然信仰情怀,沈从文揭示了他所认知的人与自然的本质,即人性本善,人与自然本应和谐共处。
三、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湘西人”情怀
人性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20世纪20年代刚从湘西村野踏入城市的沈从文敏锐地察觉到,他之前所认知和向往的人性的坚韧强悍在城市难觅踪迹。所以,沈从文通过文学的笔墨大幅勾画出他记忆里湘西世界中现实与幻想交融、被加以粉饰的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与恬静。在这片世外桃源中,龙舟赛、对歌等娱乐活动不仅反映出与城市截然不同的乡野生活,而且细致入微地刻画出生活于此的乡野村夫的淳朴秉性。沈从文的目的是要让读者明白: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老迈体衰、老态龙钟,在西方民族面前颓废无力、精神萎靡,要改变这种状况,争得有尊严的生存权力,就要把湘西村野中的积极向上、略带粗犷的性格注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去,使中华民族振奋精神、勇往直前。由此可以看出,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湘西情怀也与中国人血性渐失、中国社会日益沉沦的特殊历史背景不无关系。在沈从文的眼里,中国人的人性需要从胆怯懦弱、教化驯服、麻木不仁、犹如孤魂野鬼般的堕落中爬出来,然后释放压抑、弘扬进步,使人性可以比过去较为敏锐地感知到爱与恨、生与死。[4]沈从文以湘西人淳朴的人性唤醒中国人人性的复苏,进而使国人承载民族复兴的大义。他的文学创作理念在此得到了升华。同时,沈从文也清醒地看到,自然信仰与人性之于生命意义的复归也存在明显脆弱的一面。一方面,沈从文努力以文学创作来扩散和宣扬湘西世界中的生命意义与坚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面前,湘西世界的一切又显得那么不堪一击。人与自然的契合虽然表现出原始的生命状态,但在现代社会面前,它的原始自在的单调难免让拥有复杂人性的人们不能长期坚持和忍受。因此,沈从文以湘西人为考察对象的人性探索给他带来了一种认同上的焦虑,也把他的思想意识与文学创作的人文色彩浓度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维度。在这个维度里,他试图探寻人性深处爱恨生死的意识边际,并探索对人的新的诠释。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湘西情怀的确给了他一个关于立人问题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的终点,是立人与救国的关系。在沈从文看来,国家是人存在的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的自由解放才能让人个体的内部世界得到精神上的自由解放。如前所述,在沈从文许多的文学作品当中,人与自然的契合既是他湘西怀旧情绪中的记忆本源,又是他面对外部世界所忧虑的问题与追求的目标。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契合被赋予了立人与救国的关系内涵,他文学作品中的人性被推高到为国家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新高度。
四、沈从文文学创作中对湘西的历史进化情怀
【关键词】 儒家;道家;法家;管理思想
一、儒道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1.儒家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人性本善,以“人”为中心,以自身修养为起点,讲以德服人和正人正己(也即时我们通常说的榜样作用),以教化为手段,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通过改变人的内心里的观念和认知来达到让被管理者服从管理者。儒家主张“德治”,强调“自律”,出发点是“人性善”,类似Y理论,强调恩泽、教化、感染,以人为本;提倡“德治”和“仁政”,主张“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情动人”;恪守中庸,防止“过”和“不及”两个极端,把握好“度”,做到节用有度,任废有度,赏罚有度,褒贬有度;追求和谐,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注意成员之间协调与和睦,又反对无原则的苟同与同流合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己“先义后利”,对人则“先利后义”;强调“为政在人”,主张“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倡导“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2.法家管理思想。法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人性本恶,以“法”为中心,重在以威和刑来治理国家,强调“据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同时认为威势可以禁暴,德厚不足以止乱”。法家重视法,提倡建立制度,并通过奖罚来树立起法的权威来达到被管理者服从管理者,讲究法术势相结合,在管理制度,技巧和权威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他律,出发点是“人性恶”,类似X理论,强调监督、告诫、处罚,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天性,“严刑厚赏”,“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主张制度管人,铁面无私,照章办事,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行事讲究效率,不拖拉积压,崇尚“无宿治”;强调制度的稳定性,反对朝令夕改,主张“国贵少变”。
3.道家管理思想。道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道,以“道”为中心,讲“道法自然”,讲无为而治,讲以柔克刚,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去做事,把握大的方向和趋势。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登高望远,尊重规律,顺应潮流,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追求“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强调“政简刑轻”,反对“繁复苛重”,减少干预,放手放权,不把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事物及其过程;强调“以正治国”,抓重点,抓关键,重“内治”,辨方向,谋大略;强调“谦下”为本,“常善救人”,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儒道法思想应用
这里以学校的管理为例子来谈谈儒法道管理思想在组织中的应用。基层干部多一点“法家”思想,中层干部多一点“儒家”思想,高层领导做“道家”思想,这是很多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的体会,也应该是学校较为理想的管理层级定位。
1.基层领导的法家思想体现。基层干部把关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流程和细节,他们不需要“深入基层”就可以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教师备课是否充分,作业批改是否认真,各种规章制度落实是否到位,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他们能否愿意和敢于严格执法和顶真碰硬,是衡量一所学校执行力高低最重要的标志。学校基层干部贯彻“法家”的管理思想,严格执法,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不做好好先生,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实现整个学校的高效化、标准化、规范化、有序化地运作。
2.中层领导的儒家思想体现。中层干部负责学校一个职能领域或者一个系的工作,是校长和基层干部及一线老师之间的桥梁,一方面要将校长宏观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战略进一步具体化、制度化,以便落实到基层;另一方面中层干部还要需要在执行、落实高层领导的决策的时候,协调上下左右的关系,建设团队,化解矛盾,同心协力完成组织目标。学校中层干部只有贯彻“儒家”的管理思想,本着“仁”的思想,才能以人为本地制定政策,出台制度;才能有效地化解基层执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才能有效地凝聚起一个团队,纠偏守中,保障整个组织协调地,正常地完成组织的职能。在领导下属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中层领导要修己安人,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强调德治,以德服人,以教化的方式引导和教育下属从内心接受、认可高层领导的决策和目标。
3.高层领导的道家思想体现。校长是一个学校的大脑和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总设计师。校长的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要保证学校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和变化,他必须象总设计师一样根据外界环境的需要,对学校长期性、全局性的规划做一个筹划和决策,还应具备准确的识人能力和科学行事的工作态度,这一切均离不开校长对客观规律(道)的认知能力,能顺应客观规律去做事,把握大的方向和趋势。对于校长,指挥团队“做正确的事”比教育部下“正确的做事”更重要,“想事”比“管事”更重要,“管事”比“做事”更重要。校长如果整天被琐碎的事务所纠缠,无暇充电,孤陋寡闻,缺乏思考,就很容易固步自封,目光短浅,坐失良机,甚至会不辨方向,盲目指挥,误入歧途。作为高层干部的校长应该做“道家”,掌握规律,辨识方向,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校长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定好方向用对人”,而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放手”“不放心”最后必然会导致既无“可用之人”,又无“可信之人”,走向更多的亲历亲为,形成恶性循环。确定好方向以后,应该像道家所倡导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要随意改变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就象烹制小鱼时不可随意翻动,抓住关键点,以最小的行动获得最大的效果,也就是道家所倡导的无为而治。
4.三种管理思想的应用总结。在学校组织内部,管理是需要分层的,不同层级的管理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从高层领导到基层领导,自上而下,战略管理依次淡化,过程管理依次增强;对人的管理依次淡化,对事的管理依次增强。越是基层领导的管理,越是需要更大程度地应用“法家”的管理思路与方法,越是高层领导的管理,则越是需要更多程度的“道家”的管理思路与方法。分层管理,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层面,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上级对下级下达工作目标,下级对上级承担工作责任;中层管理人员享有一定独立的权利,更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上级交给的事情办得更好;上级特别是高层管理者避免了事务主义,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校发展战略性问题作深入细致的思考,提高管理深度和水平。
三、应用儒道法家思想的错误
现实中,很多学校的管理层级是错位的。基层干部乐于做“儒家”,不做“法家”,遇事不敢顶真,做“好好先生”,致使制度行同虚设,执行力下降,汇报时必然弄虚作假,粉饰太平,误导上级;普通老师和员工,则乐于做“道家”,对学校宏观决策品头论足,猜测置疑,甚至空发牢骚,涣散人心,而不是谋求执行到位,低耗高效;校长则被迫做“法家”,别人看得下去,校长推不掉,只好冲在第一线,板起面孔训人,久之搞得高层领导和基层职工的关系紧张,校长威信下降,凝聚力减弱,甚至到基层也了解不到真实情况,疲于应对,决策能力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校长做“道家”不是“坐而论道”,“无为而治”更不是“无所作为”。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我工作只抓两件事――最大的事和最小的事”。我理解这里“最大的事”,就是做“道家”,这里“最小的事”,就是关注“细节”。画法有“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一说,管理亦然。校长不可不察。
参考文献
[1]段淳林.中国管理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据阳明先生自述,他欣然有会于禅心在前,但感觉“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又大悟于龙场在后,这时更“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传习录下)我们就可以了解良知说正是阳明自己的思路从禅到儒成功转换的结果。这个经历,是实悟于禅在先,又回归于儒道传统的复杂过程。
一.孟子说良知
让我们先回到孟子的良知说。《孟子》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章句上)这是儒家经典中最早见到的关于良知的文字。
《孟子》的成书是由弟子们记录孟子的谈话内容,因此其语言风格纯是口语,也就没有文言的那些字斟句酌。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好像与圣人对话,就能够体会到那种自然流出的智慧和风采。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后人常常去穿凿附会,反而离圣人的原意远了。
“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这两句是对良知良能的举例说明。小孩从小亲近父母,长大了知道尊敬兄长,这些是不需要学就懂的。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不外是说天生即有而非后天学习而得,并没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意思,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孟子说良知良能,是要强调仁义礼智与生俱来,也就是人性本善。这与他的另一个说法:“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章句上)实在是完全相同的意思。
二.良知的妙用
体会良知概念所包含的复杂和曲折,是解读阳明由禅到儒转换的关键。
(1)阳明接着孟子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直解的意思是:良知是心的本体,而心能知道孝弟恻隐,都是这个本体的作用显现。孟子只说良知,而阳明提出了“良知是心之本体”的范畴。然而究竟什麽是心的本体、或曰本体的良知?
对禅而言,性体真空,不生不灭,寂然不动。所以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原佛性。”本原佛性尚且不可说,何况是良知。阳明所谓“无善无恶的是心之体”,“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都是依这空性而立。“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传习录中)。发见自然明觉时,也只是见这空性的本体。可以不夸张地说,离开了对禅意的真实体悟,心学便没有立足之处,对于阳明学说的理解更是无法得以贯通。从禅的角度,如果一定要说“良知”为本体,这“良知”只能是一个假名,不具有实体性。(参考:1。“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2。“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但有言说,都无实意。”---楞岩经)
阳明对此有透彻的了解。其发明本体曰:“心也,性也,天也,一也。”“天下无性外之理,无性外之物。”(传习录中)就是说心、性、天都是假名,原本不二。其举例言事则有:“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教,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传习录上)那末,阳明为什麽命名一个新的假名?一方面,这使得原本微妙难知的心之本体由此获得良知这样一个通俗的儒家形式。另一方面,“良知”还另有妙用。
(2)阳明由悟心得到“无善无恶的是心之体”,但是这个境界与儒家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落差。在禅言,作为本体的空性是可悟见而不可指证的。在儒家的圣人,则很少谈到本体的问题。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孟子讲“存心养性事天”,都是强调后学在日用和笃行上下功夫。“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里仁)
阳明以良知的概念在绝顶之间架起一座独木桥,连接了两种不同的思维:一头是孔孟(起用),另一头是禅意(本体)。这是如何做到的?请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传习录上)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答陆原静书)
这两段话同是讲善恶。我们如果细心体会,第一段讲善恶与禅无异;而第二段初读时禅意盎然,尔后却会感受到儒家言说的意味。为什麽呢?在本体意义上的性和良知原是无相而不生分别的假名,所谓“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楞岩经)。而阳明所讲的“廓然大公”,把本体的一般性的存在,换成了“人”的存在,其暗含的意蕴也变成了具体有相的人之性善与人之良知。
阳明的另一段话,似乎可以拿来作为注脚:“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传习录上)可以看出来,这个“至善”,分明就是孟子说的“人性善”。
我们再三玩味,就发现经过“性无不善、知无不良”这个命题,孟子的良知说已经悄然地代替了假名的良知。接下来“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已经是指孟子说良知。而“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就移花接木、顺理成章地成了“孟子说良知”所具有的本体性。结句“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再对脱胎换骨以后的“良知本体”进一步认定。这样一来,由孟子的“人之所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引申出来,以良知为心之本体,便具备了儒家道统上的合法性。同时为儒家的学人开辟了一条简易的门径。
用今天通俗的说法比喻,这就好像两个不同的人在共用一张身份证---由阳明自己设立的良知概念。这在阳明,是很典型的。在篇首所引的一段中,我们也看到同样的特征。“知是心之本体”是假名的良知,(即禅)“心自然会知”,则是孟子说的良知。(即儒)原本这里是指首句的“心之本体”不假外求,但阳明以“自然会知”推导出末句“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便将原本意义不同的二者揉到一起。暗渡陈仓之妙,读者自可玩味。
孟子认为,良知良能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人既是生灭法,则良知良能亦是生灭法。故知良知良能不是那个不来不去的本体,而是本体之起用的层次。此理其实甚明。如果用海比喻空性的本体,用海里舀出的一杯水比喻孟子良知说。这杯里都是海水,但是不可因此而指杯水为海。
换言之,我们在阳明学中看到“良知”具有二重性,形上的层次是假名的良知(即禅),形下的层次是孟子的良知(即儒)。二者交相为用。在《传习录》中就有上一截和下一截的说法。不过阳明运用纯熟,使得两截之间泯然无痕罢了。这就是为什麽我们读来常常会有些许似是而非的困惑,或者毋宁说,在良知的概念里面,从一开始就孕育包含了后来的转换。
三.良知:心之本体
“知是心之本体”。心学籍由良知而得以开辟对于本体的探讨,首先是得力于对禅意的领会。禅宗教人明心见性,是直接悟见本体。在佛教言,佛性人人本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
阳明以良知作为心的本体,与佛性异名同体,也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良知之为天,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宇宙万物之理。“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传习录下)
据此普遍性可知,“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传习录中)“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答陆原静书)
据此普遍性,阳明才能跨越“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的繁文缛节和理学的义理思辨而直接上承孔孟先圣的本旨。无论是圣人还是俗人,古人还是今人,都根源于同一个良知。心之本体,本来无二无别。我们识得自己的良知,也就继承了古圣人的仁心。
好比一座智慧的宝库,一向被认为是由圣人在保管。我们后人就拼命地翻账簿,希望能破解开启宝库的密码。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与圣人共同享有着开启宝库的钥匙,我们还需要漫无目标地去寻找吗?
良知之为性,则有“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由良知的绝对性,可知圣人之心,同于天命之性,寂然不动,不来不去。所以“无不善、无不良”,不是等同于世俗所执著在一事一物上的“善良”,而是无我无私之心,不免而中,自然合于天理。
阳明指出“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别有未发者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别有已发者存。是未尝无动静,而不可以动静分者也。”(传习录下)
程子曰:“不偏之谓中”。朱子从师说:“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后来的理学家在“未发已发”上作文章,把自己也绕糊涂了。如果能见得良知这个本体恒在,就不会只从形式上去看。其实,良知寂然不动时,与未发已发都无关系;良知感通而起用,未发已发都是这个良知的化身。故曰“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答陆原静书)
识得良知,就继承了圣人的一切仁行。这是我们与圣人所共有的那个良知本体的起用,有如日光普照,无处不是。印证在社会实践上,便有“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所以心学不是像理学家攻击的那样不读圣贤书,而是提倡不读死书、不死读书。而致良知,就是出凡入圣的简易大道。
四.致良知:实现转换
阳明提出良知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其意并不在宇宙万象的哲学,而是对现实的社会状况有深刻的切肤之痛。
“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籍籍,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答聂文蔚书)
阳明指出:“自孟子道性善,心性之原,世儒往往能言,然其学卒入于支离外索而不自觉者,正以其功之未切耳。”(答方叔贤书)
“其功未切”,不仅是功夫未到的问题。从起用上看,“仁者以万物为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传习录下)根源是世儒被己私所蔽,不能体认良知的本体。而从本体上看,良知是恒在的。“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答陆原静书)这个转换,最终以“致良知”来实现。
因此,阳明创造性地提出致良知来作为《大学》“知致则意诚”的注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传习录上)
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好比一个人,千方百计,拼命地要把自己打扮成天下第一美人。于是擦胭抹脂、染发文身、整容断腿,却是越扮越丑。旁边的人就对他说,等一等,等一等,请你看一看这个奇妙的镜子,了解你自己本来的身材面目,然后再来装扮才是真美人。
良知本体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致良知就是照镜子。所以说“工夫到诚意,始有著落处。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传习录下)这里说功夫到诚意始有着落,不外是说让镜子还我们的本来面目,只是要放得下私心,又何曾有什麽别的“功夫”来?世儒“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传习录上)
“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其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传习录上)
阳明又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
把致良知的实际功夫(包括静坐的工夫),落实到心念发动处,每日去得一分私心,就显露一分良知本体。好比镜子上常年积了很厚的污垢,现在要一点一点地清除,才会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这也就是孟子说“求其放心”之意。这就把良知无不善、无不良的理性完全落实到了儒家的德行上来了。“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启问道通书)学者能见得良知之体,便可以无时不在仁义礼智之中了。
这个境界,便是阳明梦寐以求的社会大同。
“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说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皞皞,杀之不怨,利之不庸,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呜呼,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答聂文蔚书)
五.结语
要而言之,在阳明心学中,本体只是“良知”之本体,致良知则是落实“本体的良知”。能识得这一点,便直来直去,全无挂碍了。故知阳明之学,以四句为精义。四句浓缩为“简易广大”一言,又可以再浓缩为“良知”二字。“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工夫亦未尝知也。”行文至此,对于阳明之所以这样说,读者应该有会于心了吧?
古今学人,或以阳明为禅,或以阳明为儒。我以为阳明学中,禅是真禅,儒也是真儒。唯阳明以禅为门,以孔孟之儒为大道。从上述的了解中,可以看出阳明先生由禅到儒转换的曲折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什麽经由这个转换,阳明学便一定是儒而不会是禅。
厨卫室内环境搞的PM2.5很热,我们的研究团队到目前为止,我统计了一下,北京电视台三期节目,中央电视台二期,湖北电视台两期,浙江一期,凤凰卫视一期,平面媒体好数次了,前两天有一个网络,这种互动也很热烈。所以我说这个例子就是说这是一个热点话题。
室内环境的治理,如果住宅排气道就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从工程层面来讲是可以实现的。从国家标准,住宅排气道系统来讲,其中对住宅排气道有了评价指标,排风量、换气次数、防火、防倒灌、民用建筑污染物五个要求。
1 住宅排气道“堵不如疏”是普遍的真理
住宅排气道是功能性很强,指数很敏感的一个行业,从目前的市场角度分析,住宅排气道“硬堵不疏”的同质化现场普遍,排气道产品的整体效果没有达到消费者的希望值,一些厂家不惜夸大排气道的效果,严重打击了“堵不如疏”,产品群体,进而在社会层面扩大负面影响,造成行业的先天不足。
与其先天不足,与其堵不如疏,有人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形容硬堵不疏住宅空筒排气道形式市场上鱼目混珠。制假售假的排气道形式只尽所能的去堵,堵不住也还是只能堵,因为在坚信人性本恶的人看来:堵不如疏,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之上的!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硬堵不疏而导流。“堵不如疏”是普遍的真理, 硬堵不疏是堰塞湖的道理。
作为住宅排气道企业能有这样的思考是很值得我们去鼓励的,这方面的专家提到了一些问题,住宅排气道这个行业处在鱼龙混杂的状态,作为行业的专家,下面我们也有很多开发企业,他们在选择住宅排气道系统的时候更应该关注什么指标,技术体系,哪一些作用更好,哪一些需要再去思考,在我国严寒夏热地区、冬冷夏热地区、冬暖夏热地区创造绿色健康的厨卫室内环境。
2 住宅排气道是每一个业主不能忽视的问题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人们对室内环自身及家人健影响越来越关心么,怎样判断您家人生活的环否安全和健康呢家根据多年来室内环境检测理的实践,归纳结出了造成危害的主要表现。
(1)火灾危险
“高层建筑比其他民用建筑潜伏着更多的火灾危险,并且一旦发生火灾,扑救极其困难。”因目前空筒止回阀形式(只堵不疏)排气道在住宅中普使应用,而事实上,这种排气道的结构截面小,过于简单, 因为单孔空筒式排气道产品不是能够防止各层回流的定型排气道产品,其需要依赖接口配件)。就目前建筑中使用的厨卫排气道为单烟道结构竖向相通,破坏了各层防火分区。在住宅中某一层发生火灾时,其烟雾、火焰顺着竖向共用排风道向其他楼层蔓延,形成了火灾的通道。
(2)在排气道进气口处任意安装个所谓防火止回阀市场普便认可, “只堵不疏”应用广泛。因为他价格低。所以, 烟气回流倒灌现象非常严重。防火止回阀几乎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排烟防火阀的试验方法》GB15930的有关规定。普遍存在缺少故障状态警示标志信号装置 。
(3)就目前状况住宅厨房卫生间排风支管设置防火阀安装在厨卫排气道竖井内,一是不利于检查、维护,产品过于简单,二是防火阀、防火附件也好,熔断执行机构与元件,没有依据说明腐蚀时间期限,公共建筑消排烟设施,在自然环境与厨房卫生间排气道使用中腐蚀物成份不同,居住者在烹饪中燃气未燃烧的成分份,油烟中含的酸、盐、碱成份腐蚀要比公共建筑恶劣的多。日后会带来火灾隐患。
(4)厨房和卫生间对室内PM2.5的贡献。
我们发现烹饪时,厨房中的颗粒物含量还是明显增高了。但升高的数值根本不值得我们诚惶诚恐,而且这个含量相比于空气中严重污染时的PM2.5含量还是有所不及的。另外,现在的厨房公共的排气道截面普便较小,当烹饪时开启油烟机后,油烟会直接被抽入公共排气道,而单孔空筒止回阀式排气道是直接对室内环境污染贡献室内PM2.5污染大户。
从调查中可看出,女性肺癌患者高于男性的调查分析,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女性肺癌患者增幅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家庭主妇的肺癌发病率出现了显著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厨房油烟是女性患肺癌的诱因之一。在非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中,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做饭一小时“煮妇”相当于抽两盒烟。
上海中医药大学一项长达5年的肺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中,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女性长期在厨房做饭会使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5)采用变截面(只堵不疏)排气道虽然可以为下层住宅增加了一定的使用面积,这给建筑设计及施工带来一定麻烦。根据实际计算结果,以三十层住宅为例,下层住宅厨房增加的面积只有0.08平方米,相比之下增加实用面积是否具有经济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6)目前住宅建筑中出现的单孔空筒止回阀式厨卫排气道,主要存在防倒灌、防串烟串味的能力低,尤其在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中最明显,用户反映不满意。以往许多学者曾对此问题做过不少研究开发,但对此问题解决不够完善,只在1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中还有效果。有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还在排气道进口处,又加设了逆止阀装置,即排油烟机关闭时,逆止阀也关闭,阻止了通风道中油烟的倒灌,但时间一久,由于中国式的烹饪习惯所产生的油烟将逆止阀的阀片牢牢沾死,再也无法排风了,油烟机只耗电,排不了风,给用户造成不良后果,其通风效果可想而知。
(7)专家建议解决方案是,在建筑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双风道的形式使高层住宅奇数和偶数层的支管分开排风,可以使支管间距增加一倍,从模拟的结果可以比较看出有效地解决了排风倒灌的问题,而在工程设计实践中,这种方法也较容易实现。它对原有图集的改变也不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该排气道系统整体功能:在住宅建筑内的厨房设排油烟机,卫生间设排气扇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排烟、排气系统所服务的户间不串气、火灾时不串火、室外风不倒灌等功能。
(8)买房注意住宅排气道,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人们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平均占66%,因而室内空气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问题。内家居环境健康问题是每一个业主不能忽视的问题,人们在烹饪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油烟、多环芳烃等有毒有害气体,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家庭主妇及儿童,所以买房时,每一个业主请注意自我判断住宅排气道。
3 厨房和卫生间设计的内涵,通风三原则
厨房和卫生间的通风的定义:通风就是使室外和室内的空气进行充分交换,不管您用的是哪一种系统的通风设备,一定要能确保室内有充足新鲜空气而且满足下列需求的功能。
能驱除不好的气味以及各种不同的污染。
能保证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尤其是防止室内物品的发霉。
符合建筑物节能规范的要求。
通风三原则
原则一新风路径:定义新风的路径――新风从起居进入,由卫生间及厨房间排出。为绿色住宅的厨房卫生间做出必要的技术保障
原则二风量:确定住房内最小排风量――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新鲜空气量。
原则三新风时间:保证每天按时的通风。
北京来讲,冬天你早上起来全部开窗户,因为无法忍受,屋内是有暖气的,不仅仅耗能,你家里的人都受到强烈的冲击,室内温度18度,室外零下几度,也有问题。还有气流,并不是你想想的密封窗户进来进入你的卧室,也可能从卫生间到卧室,也可能从厨房到卧室,还有一些地方根本不能开窗户,风太大,开窗的自然通风只能是机械通风代替,所以我们要实现民用建筑的0.5次换气,必须要使用机械通风的方法,你可以辅助自然通风,这是一个先后次序的关系。节能重要还是健康,当然是健康第一,节能第二。所以既然是这样的话,你渗透肯定不行,有人说了,我就开窗户,开窗的自然通风,你怎么开窗啊现在,PM2.5全进来了。
4住宅排气道绿色设计保障
中国住宅排气道联席会”设立是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宅设施委员会、北京丹轩厨卫技术中心倡议下,由国内具有自主创新、专利技术相关的企业法人联合发起成立的,以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宗旨,自主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来自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我们竞争力得到支撑和壮大的关键。
现在整个住宅排气道行业都需要系统标准,目前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己在2014年2月1日实施,住宅排气道应用技术规程工程标准在报批中,《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JG/T194-2006产品标准的修订已起动。这里面提到了很多的通风方面的,除了要求换气次数的测量方式,厨房、排气道的整个测量方法,甚至模拟分析的配套标准,排气道绿色设计是住宅室内环境保障。
还有我们应在做的事情是标准图集,住宅排气道系统的整个图集,我认为那标准出来了,评价也有了,大概体系也差不多了。再说将来这个住宅排气道怎么发展,这个住宅排气道标准我们可以再提高,将来可能还是一个互相引导的关系,因为现在有一些其他的政府的政策也有很多,比如说最近比较热的,今年国务院001号令就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务院今年一月一日颁布的,去年还有一个财政部对建设部的绿色建筑的补贴,二星每平米45块钱,三星80块钱,你如果采用了住宅排气道系统是可以加分的,实际上你每平米的自然风比较少,一方面标准规范要求,现在产品认证都有,可以通过产品认证,这些通过一方面住宅排气道标准的要求,通过推,设计上的要求,一面认证,循序渐进的把整个产业拉动起来,我觉得整个住宅排气道产业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个行业做好。
5 排气道标准应整合好设计系统化
厨房卫生间住宅排气道系统化的设计要求,按照这个标准,这样做的好处就可以集成厨房、卫生间最密集的多家优秀排气道建材企业的产品。很多优秀的名牌企业愿意和他们合作,现在这个发展模式也是我们倡导的,我们也开了几次交流会,未来的厨房、卫生间排气道也是系统化,整合好了以后就是推广到设计、开发商单位,而不用每个需求用户一样一样的自己去找产品,集合下来,既经济质量又好。
因为我们国家还有一些法律,有些地方还提出来,另外还有一些是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法,建设部门有一些管理法,有些地方也提出来一些办法。这个是从法规来说的。相关的标准也有很多,实际上我们国家的排气道标准并不缺少,缺少的是怎么执行,现在说起来就是有一个现象,执法难度很大。厨房、卫生间排气道多方面的标准,但是,没有一个标准是保护人群的健康的、生活质量出发的安全健康相关的因素。应为这些量的规定,现在这些标准是缺乏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但是,现在也有一个问题,部门很多,的标准也不少,比如说有关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的标准,现在有4个部门了这个标准,里面有些部门互相之间也有一些不匹配的地方。标准制定的原则比较容易,但是问题是你要制订,选用什么样最敏感的指标,经济合理,技术稳定。如果指标定很高,但是执行起来很难。第一要安全性,这是根据有些标准规范确定的排气道耐火极限、防火止回阀,确保安全健康的基础限制。另外有可行性,根据我们国家目前提出的一些排气道标准。应经济上负担得起,技术上办得到的标准。
6 住宅排气道设计向“智”造转型
目前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己在2014年2月1日实施,住宅排气道应用技术规程工程标准在报批中,《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JG/T194-2006产品标准的修订已起动。希望建设部颁步一个实施管理办法,另外上海、江苏、重庆、吉林、青海筹都将制定出来应用技术标准。光有标准不行,必须有一个红头文件,有一个章才可以用。从这个来说它有几个层次。 一个是法律层次,一个是法规,还有规章,另外还有规范。这个说起来是一整套都有了。
为行业争取标准制订话语权,这是我国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实施以来,《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JGJ309-2013出台。《住宅排气道应用技术规程》协会标准即将出台,同时对《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JG/T 194-2006国家行业标准的修订,这一事件表明,中国住宅厨卫排气道行业开始向“智”造转型,为我国住宅排气道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争得了“话语权”,加大相互支持 相互给力借力。为提升了我国住宅厨卫排气道行业创新和相关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