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青青励志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即将开机的《海峡》改编自福建省文联主席杨长衡的长篇小说《海峡之痛》,由钱滨、苏晓苑任编剧,董亚春导演,柳云龙、刘之冰、戴娇倩、王思懿主演。剧中柳云龙与刘之冰是国共战场上的生死对头,却因拥有共同的女儿而在几十年岁月中演绎着夙愿未酬的悲情故事,讲述了浅浅的台湾海峡隔不断的血脉亲情。
日前,金英马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艾瑞阳光(北京)公关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该剧讲述了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80、90后年轻人从大学校园步入社会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挫折及形形的诱惑,他们面对亲情、友情、 爱情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部青春、励志、时尚题材的作品。
据片方透露,本片将于12月开机,片长30集, 《等待绽放》由著名编剧冯俐担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剧,该剧也是号称内地校园剧创始人冯俐继《北京夏天》之后的又一青春力作,故事讲述了中国艺术学院的一群才子靓女从青青校园到缤纷职场中的磨砺过程,曾经的天之骄子,面对生活的现实,都发现自己并不比任何人优越,吃饭、租房、找工作……自立,原来是如此复杂多解的课题。
走出校门的日子,这群年轻人不断经历着爱情友情的考验、家庭巨变的影响,经历着幻想与幻灭、成功与失败、得意与失意……在欢笑和泪水中不断地成长着……
两年前的暑期,《魁拔之十万火急》面世,在观众“并不知道”和“知道了也不愿去看国产动画”的原因中票房惨淡,3000万元投资只收回300万。但作品却获得了难得的好口碑,网络点击量已经突破1000万。导演王川还曾收到观众寄来的钱,说没能去院线支持,后来在网上看到片子,觉得值票价,特地补了过来。
18个月后,《魁拔》第二部《魁拔之大战元泱界》又见诸银幕。这次影片打出了以青春人群为观众对象的旗号,对于多年来一直面向儿童的国内动画电影来说,这不啻是一剂醒神药。与此同时,4月20日开始公映的好莱坞动漫大片《疯狂原始人》已将下档时间延长至6月24日,这意味着,在近一个月的同档中,《魁拔之大战元泱界》又要面临观众“要不要看国产动画”的纠结。而让观众认可魁拔题材并养成观看习惯,却恰恰是这个系列致力在做的事。 重塑国产动画工业
作为一家自己做原创和手绘的动漫公司领导核心,《魁拔》制片人武寒清、导演王川等人要打造的是属于中国本土的动画品牌系列。相对于国产动画的风格不一,王川本人更倾向认同的是,导演需要有工业意识。“每个导演都在追求不一样,《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草原英雄小姐妹》都不一样……其实《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是写实风格的起始,但是我们没往下走,日本就通过很多代人形成了成熟的写实的工艺。我们现在就在做这事,可能做五部或者十部作品,能找到最适合表达中国人情感的方式的话,中国风格可能就开始出现了。”
追根溯源,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出现在1941年,比1900年世界第一部动画电影《迷人的图画》晚了近半个世纪。其后不久,全国动画精英集中创作的大背景下,国内出现了《哪吒脑海》、《大闹天空》、《宝莲灯》等一批质量不低的动画电影。
但进入市场经济之后,不少动画专业人才纷纷跑到广州、深圳等地做国外的加工片,国内的动画创作力量越来越弱。之后不久,随着Flash软件的产生,动画的门槛变低,专业的动画人才更加青黄不接。紧随的动画角色表情,更增加了投入的“作业面”,从业人员虽然增加,但真正的专业创作人才越到高端越接近空白。 日本漫风+中国故事
《魁拔之十万火急》的十位主创,平均年龄27岁,多为80后。作为看《圣斗士》、《火影忍者》、《七龙珠》长大的一代,他们想在《魅拔》画出自己曾经感受到的励志和热血。这个过程当然比画低幼动画更过瘾。相应而来的,《魁拔之十万火急》的角色画工看起来眼熟却又混杂,火影忍者的护手、七龙珠的衣服,红发、绿发、黄发的萝莉御姐,不明生物、中世纪地图、星际宝贝使徒……这部连影片和角色名字设定都走日本漫风的动画,也确实借鉴了日本写实动画的路子。
但你又能看到主人公的中国身份在里头:少年蛮吉从石头里蹦出来,长相酷似孙悟空,使用的武器冲天朔是一根棍子。作为一部打算做长线工业化产品的系列动画,影片制作者较多地考虑了海外发行市场,制片人武寒清曾说,单就作品内容而言,海外发行商只知道和《西游记》相关的东西。
影片出品方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主创们对国外畅行的同类型电影进行了反复的研究。《指环王》、《哈利・波特》、《变形金刚》、《海贼王》、《加勒比海盗》……他们对于这类面向少年热血人群、女孩也能看的玄幻冒险动作类型片的结构进行细致分析,甚至予以量化。
在武寒清的叙述中,这些成功作品的内容是相似的:在一个庞大的有异于现实的世界中,有一个男主角,他弱小、肩负巨大责任的,并在不断成长。他有伙伴,男女皆备、性格不同,故事推进的整个过程中所有人都会遇到低谷,也能在伙伴的帮助下成长,同时最后他们挑战的都是他们自己,在所谓升级打怪的过程中,其实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
故事的型有了,如何在其中填充中国故事,就不难了。 《魁拔》的画风看上去非常的日系,但里面填充的是一个很中国的故事。 填充有营养的说教
对于《魁拔》系列,导演王川最满意的是,他们花了两年时间创造出和现实生活不一样的开元体系,“从政治经济学文化、衣食住行各方面推行到一个极致的状态,推敲到合理,即便我们退休了,品牌也会持续下去”。所以《魁拔》系列的大故事其实已经成型,包括《魁拔》之后作品会讲到的魁拔的第七代、第八代,只不过具体细节会有变更。
这就得提到同样严格遵循工艺要求的内容创作。《魁拔》故事的制作的首要阶段就是策划,更多从市场需求,即观众反应来获得一个故事的走向。比如《魁拔之十万火急》收集到的反馈是“打得不好,女的太少”,《魁拔之大战元泱界》就会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完成了对框架的模型建构,创作人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分头细写,落实到合理世界观的设定上。“提供让观众觉得舒服、合适的有层次的信息量,是国外同类型成功的关键。”负责影片工艺的匡宇奇说。
而对于国产动画屡被诟病的惯于说教,王川坦承,《魁拔》系列其实就是“说教”,但是一种美国成功的主旋律商业电影的“说教”,是一个“考验创作者功力”的问题。他以《魁拔之十万火急》举例。
一、不是片断背诵,而是整体把握
时下,在一些中小学开展的经典诵读中,让孩子择其某些经典名句进行背诵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某小学要求孩子能背诵《论语》中的部分语句,于是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背诵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某中学则让学生针对经典作品的某一章节,进行涵盖“词语解释、段落大意、标点符号、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的“全景式”诵读……表面看,经典诵读的氛围不可谓不浓厚,经典诵读的劲头不可谓不足,孩子似乎都身处经典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但现实果真如此吗?
经典诵读不仅仅是背诵下某段某句就可担负起提高孩子诵读素养、语言素养、审美素养、道德素养、实践素养的责任;诵读经典名著,也不是用“中心思想”“写作手法”就能串联起故事“大厦”,就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背诵了那么多的经典名句、诗词佳句,但其文学素养还是单薄得可怜?其构筑精神大厦的基座还是那么脆弱、苍白和似是而非?也许,这就是原因所在。
笔者以为,那种能够从内里勃郁而出的活泛与张力的学生,其能力不是经典名句和文学常识“打拼”出来的。他一定曾经长久浸泡在经典作品里,一定是注重了时代背景和作品背景下的整体把握。也许,他对极个别词语的意思模糊不清,但这不影响他语文素养的提高,更不影响文字内在功力一点一滴地充盈于他思维的每个细胞之中。因为他对作品的把握是全面的、深刻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这同样适合于经典诵读。经典诵读在于整体把握,而不在于支离破碎;在于全面领悟,而不在于单句背诵。
引领学生整体把握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故事。有的诗本身就是一则故事,如《石壕吏》《七步诗》等等。引领学生在故事中多多“推敲”,多多“较真”,多多“纠缠”,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和另类的惊喜。在这个意义说,教师应是裁缝,需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对教材作一番裁剪,择其精华设计微问题,以求收到以少胜多、整合全文的效果。
引领学生进行整体把握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讲故事,或者多多开展“名家名作伴我成长”主题班会、“魅力语文伴我行”知识抢答赛、“我、诗和诗人”及“好书大家评”等活动。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轮流讲,人人上台,创新就不会固守于“方寸之间”,而是主动、全面、整体地去收集素材、阅读经典及名人传记和逸闻趣事等等。也可以让孩子在每天课前的三分钟进行经典故事、经典名句励志演讲活动,天天收集,日日故事,使读书和演讲课程化、常态化,师生一起共同分享经典故事的感悟和体会,从而提高思辨能力,开放心灵空间,让精神世界多一份活气、增一份灵气。
把经典诵读置于一个大的视域下,以典型人物做范例,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适度比较、糅合和扩展,在内涵上向更多层面延伸,如此,才能点燃学生诵读的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去触摸经典中的“色香味”。
二、不是单项灌注,而是自主自悟
近几年来,尽管课改开展得轰轰烈烈,但经典诵读仍然被教师有意无意地控制着,学生的主动诵读权、提问权、选择权仍然没有落到实处。符合“应试教育”的诵读多,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解读和多元解读,正所谓“理性指向有余,独立诵读不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诵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诵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诵读。”鉴于此,中小学的经典诵读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自悟、个性解读和多元解读即使孩子的选择出乎你的意料,你也要静下心来倾听他的想法。[1]
例如,《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离别诗。那么,该如何定位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呢?有的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凉的;有的说是低沉的;有的说是忧愁的……教学进行到这里时,教师就该及时按下“暂停键”,猛喝一声:“这首诗,真的表达的是悲凉的感情吗?”“如果是这样,为何‘轻尘’‘青青’‘新’等词语,让人感到声韵轻柔明快?为何诗中描写的很多景物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我想,这样的猛喝一定会让孩子们冷静下来,让他们从所谓“悲凉”的基调中“脱身而出”,进而产生迷惑:这首诗表达的究竟是喜还是忧呢?
可见,在学生“不疑”时给予启发,而当学生滔滔不绝时,又“兜头”给学生“一盆凉水”,这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机智,也是对学生负责和体贴的表现;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们的言说欲望,同时也需挪移目光和精力,在“真的是这样吗”的“反转处”,“钻进去”也“跳出来”。既然作品感情的基调不单单是“悲凉”那么简单,教师就很有必要“拉近了看”: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既然如此,这样的告别就不仅仅是悲凉,而更应是多种心情的综合,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意味。这样引导学生从单一的感情基调到多样而细腻的情感状态,在忽略掉的、以为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发现一颗更丰富的心,而且揪住不放,“近一点,再近一点”,从而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地带进行对话教学――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常态工作。
诵读,始终是一种带有鲜明个性且极其复杂的心智活动,其本质更多的是指向多元性、个体化与体验性。黑塞说:“每个人应从自己能理解和喜欢的作品中开始诵读,不要迷信任何模式,诵读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正是没有模式的诵读,才给予孩子的成长以更多的意义;也正是差异、个性和多元的追问,才使经典诵读充满活力、磁力和张力,才使彼此间的对话摇曳生姿,意蕴十足,充满了“烫度”。在这样的互动关系中,名著是迷人的,诵读是迷人的,而诵读中的孩子更是迷人的。
三、不是固守原文,而是整合延伸
真正的经典诵读不拘囿于一书一课,而是跳出文本,跳出教室,进行多层面的探究延伸。教师应注重引导孩子与古人对话,与先哲“通电”,连接古今、接通中外,唤醒对文本自主自由的呼吸。好的经典阅读,必须和其它文本进行整合阅读,因为“唯有整合,才能释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间,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课堂松绑,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力”[2]。
延伸之一:与个人进行对话。例如,读完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阅读导向: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策、一种教育。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那今天的我们该“忧”些什么?是否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忧”?
延伸之二:与他人进行对话。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导读引领中,可以对比阅读隋代佚名诗人的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秦观的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还可以读读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引领学生从本诗到他诗,从本作者到别的作者,当更多的离别诗一一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之时,他们的心之触角就将伸到更远更高的地方。
延伸之三:与世界进行对话。例如,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应该引领学生在更广的层面上与世界进行对话:
(1)归有光八次参加科考八次落第,但他没有在挫折面前低头,而是执著于《项脊轩志》的写作,最终获得成功;
(2)司马迁遭受宫刑,忍辱负重,写出了“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著《史记》;
(3)贝多芬失聪不失望,不悲观,而是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4)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诺贝尔被炸药炸伤后仍然有诸多发明。
“把书读厚,就是给‘书’加入了自己的生活、情感、观点和疑问,或者说,学习的人参与了学习材料的建设与创造。”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的三个超越――“超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就是这种“把书读厚”理念的很好阐释。中华经典的阅读必要时应脱离文本,超越文本,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到课本之外的大千世界中,完成课内和课外的深度对接。也许,对文本解读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性,都隐涵在这种内外关系的重建中。
参考文献:
[1]金龙.捍卫孩子的选择权[J].中小学德育,2013 (4):90.
关键词:校园生活; 社会生活;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45-002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对于阅读面窄、表达能力不强的中职学生来说,写作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很多中职教师认为写作教学无从入手,效率低下,甚至认为“教多教少一个样,教与不教一个样”,职校的写作教学由此陷入了困境、僵局。要打破这一局面,首先要从解决素材问题着手。因为从写作本身来分析,缺乏一定素材积累的学生,着眼点首先在寻找写作素材上,“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解决了素材问题,其他的系列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中职学生的眼中,有丰富多彩的世界,面对问题能有独特的看法,那么鲜活的文字就会自然而然流淌在笔下。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捕捉寻找素材方面,“帮助学生去找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唤起学生对职校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以激情点燃校园生活
经调查发现,中职生进入职校,大多是由于中考的失利,无奈之际选择了职校,因而对职校生活缺乏激情,不能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描写自己的学习生活。“哀莫大于心死”,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部分同学糊里糊涂,得过且过,从未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学校生活,更没有以欣赏的目光来关注自己的校园生活,他们的精神世界相对空白,没有激情就谈不上创作。荒芜的精神家园里长不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毕竟写作是思想的流露。如果说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作文有“套作”的痕迹,那么,职校的学生是最能在自由状态下写作的,他们的作文也应该是少了很多痕迹的原生态作品,是最绿色的作文,应该充满了率真的自然和朴素,流露出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纯和美丽。但是我们教师的期待与现实差距很远。
“文以情感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激情是创作的源动力,要唤起学生心中的激情。虽然生活并不总是像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样汹涌澎湃,她更多的时候犹如平静的湖面,水平如镜却也有蓝天白云的美丽倒影;阳光照射也会显得波光粼粼,平平淡淡才是真,要引导学生发现平淡之中蕴含的美。其实平心而论,职校生活与普高生活相比,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有相当多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技能竞赛、文体活动,还有很多针对专业学习深入市场调研的机会,走向实习单位去实习见习的机会,只要用心观察,全身心的感受,职校生活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源头活水,要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学会感动,只有心灵震撼,思维的源泉才能汩汩流淌,才能写出鲜活灵动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所以写作之初要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帮助学生找回失落了的自信,学会观察自己的校园生活,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亮点,用心灵去感受,可以说中职学生的写作从学会感动开始。
学生不会感动也就无法写作,这一点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是深有感触的,在当今时代,作为一名中职生其实是相当幸运的,自“十一五”规划以来,每年享受着来自党和政府的特殊关爱――每人每年1500元的专项助学补贴,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政策,学校引导学生以“感恩的心”来重视自己的中职生活,从国家教育部到省教育厅,针对中职生每年开展一次“文明风采”大赛,其中都有一项“征文类”竞赛,要求学生写作《助学政策助我成长》的作文,孩子们拿助学金的时候十分开心,但一想到写作文却愁眉苦脸,究其原因,还是未能真正全身心地融入到职校生活中去,未能写出作为一个中职生特有的欣喜和自豪。年年指导学生参赛写征文,发现大话、空话居多。“世间唯有情难画”,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只有心灵震撼,思维的源泉才能汩汩流淌,才能写出鲜活灵动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先引导学生从校园生活入手,再把目光投向世界。
二、唤起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社会生活
中职的学生对校园生活关注不多,对他们置身其中的社会生活也同样热情不够,关键可能是孩子不知道用一双审美的眼睛去审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职语文教师就要做个有心人,多捕捉一些优美的镜头,让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和欣赏。例如对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予以不同的引导,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关注社会生活,描写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刻的内容。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指引农家孩子关注富有田园气息的乡村生活,乡亲们朴实亲切的乡间俚语,纯朴的民风民俗,乡村的蛙声蝉鸣、稻香果香,麦浪滚滚、秧苗青青,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提笔写来,浓浓的乡土气息会扑面而来,杜绝无病之作,把学生的视野转向他们最熟悉的农村,正如文学史上 “荷花淀派”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一样,学生写作起来得心应手,文章也会自然清新。同样对于城区学生,关注社区建设,城市发展,现在我们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与社区的联系应该十分紧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如今的职校生也已是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了,但似乎从来就未观察过周围的生活,更没有对生活的思考和观察了,现在我们倡导社区教育,但我校社区教育工作中的一件事带给我很大的感触,社区开展了以“晒晒幸福”为主题的社区教育活动,中职生参加并现场解答问题,有一个问题是“你所在的社区在关爱老年人方面开展了哪些活动?”孩子一问三不知,评委很友善客气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也确实有些难为她了,她只是一个十七岁的高中生,对老年人的事不太了解。”其实,我了解到孩子所属街道的宣传橱窗里有大量的资料介绍社区活动,另外这个社区的活动是相当的丰富多彩,那儿有老人合唱团、厨房拿手菜表演、百人饺子宴等等,孩子的爷爷奶奶都参加了,街道居委会里发生的故事,这些学生都不过问,完全生活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了,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会写作文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千世界里,但是我们对周围的生活常常缺少观察,更缺少思考,只有观察和思考,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学生面前展示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给学生思维的训练,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孩子,你的生活是大地”,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整个社会,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倡导学生写周记,身边的大事小情,指导学生记下来,写出点点滴滴的感悟,“书到用时方恨少”,积少成多,素材丰富了,学生写作时自然有话可说了。很多时候,教师要有敏感的素材意识,及时传递有效素材。例如有的老师为了训练口语能力,每天有课前五分钟的说话训练,可以是美文阅读,也可以说说身边的社会新闻,我们对说的内容做一些指导,就是在指导学生积累素材。例如,有一天,我让学生介绍一种当令的植物,那时正是早春二月,校园里一株高大的玉兰花开了,我问同学你知道玉兰花美在何处?同学纷纷反问我,学校哪有玉兰花?我立即把学生带到玉兰花下,一起观察,孩子们通过观察,不仅认识了玉兰花,还写出了“她是报春的使者,不用一片绿叶衬托,洁白的玉兰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晶莹璀璨,浓浓的春意从花瓣间飘逸出来。”所以教师要先前一步,学生想不到的你想到了,及时告知学生,与学生一起探索发现,很多鲜活灵动的素材就在眼前了。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天天都在发生变化,特级教师王栋生告诫学生“谁让你不看报纸?”师生一起聊聊报纸上的新闻,思维碰撞,或许奇思妙想就来了。这也是帮助学生去找“米”。
三、指导学生开展经典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以广泛的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无非是两个途径:直接的社会生活和间接的阅读积累,对于中职生来说,课外阅读尤其重要,课外阅读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手段。中职生不同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的课业负担不是很重,他们不会在题海里挣扎,有相当多的课余时间可供支配,但我们看看中职生的业余时间在忙些什么呢?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忙于上网聊天、甚至沉迷网络游戏,很难沉下心来读读名著。“青春正是读书时”,趁着青春年少多读一些书,对他们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有必读书目,我们是否给我们的中职生也罗列一些必读书目,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夯实他们精神文化的底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看的多了,学生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阅读的视野决定了写作的视野,厚积薄发,才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职校的教师尤其要在课外阅读方面下功夫,要定期给学生罗列书目、开列书单,教师在挑选书目时要独具慧眼,除了精美的时文短篇,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甚至切合中职生实际,对中职生成长有帮助的内容,如贴近专业学习,关注身边就业、创业明星的成长经历,诸如名人传记之类的书籍,用励志故事来激励学生,引起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思考,这样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就能列举大量的论据,而且这些事例对学生走向社会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大有帮助的。
素材搜集的方法也是值得推敲的,可以尝试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一话题自己去搜集整合材料,如中职生尤其需要自主创新、爱岗敬业、创业成才方面的素材,可以先布置话题,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整理,通过一段时间的搜集整合后再开展交流学习,资源共享。学生搜集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就业、创业的故事,大家交流以后,材料就十分丰富了。记得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让学生搜集教师中的感人故事,学生首先从自己身边的老师中挖掘,接着想起了中央电视台的教师节系列节目,“最美乡村教师”的报道,把这些资料全部从网络渠道搜集下来,大家一起品味分享,既进行了一次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更积累了大量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这些都是丰富的素材。
当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光靠教师推荐,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也是很难取得成效的,教师可以把课外阅读作为平时成绩予以考核,要求学生上交读书笔记,我们不必贪多求大,或许一个学期就读那么一部作品,就静下心来阅读几篇美文,就围绕一个话题搜集一次材料,静静地思索,给学生的心灵几点启发也就够了,帮助学生养成学习思考的习惯,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对学生一辈子都是受益无穷的。
当然素材搜集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学生手中有了素材,心里就有了底气,不会畏惧写作,更不会排斥写作,或许真正触动了学生的情感深处,或许又有了一定的社会生活基础的话,面对写作他们会不吐不快,那时写作就是一种独抒性灵的自由发挥,那是美妙迷人的境界,这也正是我们教师孜孜以求的境界。在写作教学中,让我们先指导学生去找“米”,相信有了“米”,其他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4年9月6日颁布
关键词 小学物质文化环境;营造;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0-0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1128(2012)019-0048-0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护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起到教育作用……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使器物起到教育作用”这句话,高度精炼地概括了物质文化环境在教育传承中的基础作用,也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同时,苏霍姆林斯基把物质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称之为“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由此可见,物质文化环境这个“经济基础”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如何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校园环境,日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话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许多学校在实践中或多或少有一些经验和体会,但在物质文化环境营造和开发上却又因校而异。学校管理者要搞清楚为什么以及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必须要先知道它的内涵、外延及现实意义。本文以盐城市迎宾路小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顺势而为提升学校物质文化环境为例,概述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物质文化环境的理念和做法。
一、小学物质文化环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 小学物质文化环境概念的内涵
当前,学者们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众说不一。通常人们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理解。大体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本文中,笔者所谓的小学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指的是广义校园文化概念中的物质文化,具体来说就是指小学校园内人、财、物等硬件环境的配备与展示,包括文化软环境、校区环境的装点与室内环境的营造等。
2 小学物质文化环境概念的外延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是现代教育建造优良育人环境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学校造就人才,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和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同时,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性格的培养。校园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教育实施的物质基础设施,包括教学活动场所、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办公设备,以及其他物质保障设施:二是校园环境的布置,主要指教育和教学场所的布置、美化等;三是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主要指学校组织的,或者师生员工自发形成并参与的各项校园教育实践活动。
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教育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经历启蒙、塑造的阶段。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易受环境影响,学校更应重视良好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因此,良好的小学物质文化氛围对帮助他们确立高尚的人生理想、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极其有益的。校园里的一尊雕塑、一幅壁画、一株花草,只要安置得合理,就可以收到较好的艺术熏陶。例如。悬挂于教学楼道墙壁上的《论语》,不仅使学生得到文化素养的滋润,更让学生认识了孔圣人的睿智与豁达。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心灵的塑造,完全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只能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形成心灵的感应、精神的升华、观念的更新,才能实现学生时代良好性格的塑造。
二、物质文化环境的价值
“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环境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改变人。好的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和教室环境两大部分。其中,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一问学习环境良好的教室,对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教育功能、示范功能、凝聚功能、创造功能、熏陶功能等,为当代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与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近几年我校校园文化创造性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还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才干、拓展了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空间,在奋发向上的氛围中锻炼独立性和创造性。随着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校园文化的传播价值、美育价值、道德认同性价值、知识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有识之士认可与肯定。
为此,我校要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进取、高雅洁净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净化心灵,达到培育一代新人的目的,力争做到让学校的一草一木发挥启迪心灵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尚存一些误区。一提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名人雕塑、假山等人造景观;一提文化校园,便是标语口号、名人名言。这些模式化的形式固然也需要,但高品位的校园物质文化应当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人文气息、精神氛围,是全校师生需要积淀、需要孕育涵养的,与众不同的性格、气质、风度,等等。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以环境育人为出发点,用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将学校形象充盈得鲜活饱满,让每位学生带着景仰走进校园,带着依恋离开校园,让学校每一处环境都成为教育的主阵地。
三、物质文化环境的实践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为了实现人人有潜力、人人有优势、人人都出色、人人都成功的育人宗旨,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童年和美好未来,我校十分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近年来。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实践,
1 注重校园环境,托起健康童年
走近盐城市迎宾路小学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如“青青碧草”般的塑胶运动操场,让人眼前一亮、心情舒畅,校园顿时变得生机盎然起来。绿色操场不仅照亮了校园,连操场周围的环境看起来也大为改观,如今已经成为校内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我校一直提倡让学生亲近自然、拥抱绿色。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学校投入经费扩大了绿地面积,由于受到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学校建筑物风格的限制,在设计上充分考虑校园景色的多色调、多层次要求,做到灌木乔木、草本木本、树木花草配搭和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绿化有机结合,布局疏密得体,努力创造一个舒适、优美、怡人的校园物化环境。如今,占地4700平方米的校园,绿化面积就达到了2500平方米。
另外,我校还克服了地少人多的局限,从墙角到屋顶,利用所有的校园空间进行绿化,尤其重视教室环境的绿化。由于教室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人多,空间小,空气质量差,对师生的健康不利。因此,在教室里适当摆几盆花草,挂几盆吊兰,既净化了空气,又赏心悦目,体现出学校对学生和任课教师的人文关怀。教室绿化对教室文化建设来说,既画龙点睛,又锦上添花。同时,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参与,亲手种植盆栽,不仅绿化了校园,美化了教室,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以及观察能力。可见,“造绿”不仅将校园环境装扮得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让师生沐浴在绿色的海洋中。还为盐城市大环境的改善出了力,让过往行人和周边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绿意。
2 打造传统文化载体,促进学校文化多样化
我校注重传统文化的收集与整理,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为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我校除了高标准建设了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外,还在各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图书角。为活跃学校师生文化学习的氛围,推动书香校园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民族优秀文化世代相传的重要载体,我校除了利用节日庆典引领师生铭记我国的文化传统外,还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编入迎宾路小学的校本教材中。我校先后出版了《传统节日之春节篇》、《传统节日之清明篇》、《传统节日之端午篇》等多部校本教材供学生选读与自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我校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利用团队组织,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如学生的讲故事、演讲比赛;教师的诗文朗诵、读书心得、征文比赛;家庭的藏书、读书知识竞赛,等等。师生、家长从活动中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此外,我校每年都策划并实施几个传统节日与主题文化节相结合的活动,如重阳节,校内外联动,把祝福送给学校所在社区的每一位长者,把欢笑带给每一名同学:清明节,在祭扫中追思,在游园中励志:端午节,让屈大夫之精神走进学生心里,让粽香飘满校园……每个传统节日活动都精心设计,使其富有不同的文化追求和教育内涵。
3 创设特色教育环境,打造优质学习平台
我校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教师人均每年外出培训2.6次;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江苏教育》张俊平主编、海门市实验小学校长、《童化作文》创始者吴勇校长先后受邀来我校讲学,让教师们一次次得到殷实的收获。在学生教育上,我校根据校情与学情,为学生量身打造了快速识字、快速记忆、快速计算、快速阅读的“四快”教育。以及珠心算教育,并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形成迎宾路小学独具特色的教育环境新亮点和品牌。
四、小学物质文化环境创建的原则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没有健全的教育环境而能培养成真正可贵品质的例子,我连一个也没见过:或者反过来看,有了正确的教育工作而会产生堕落的个性,也是不会有的。”对学校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与开发,要以充分认识物质文化环境的构成与功能为前提,这也充分体现了环境育人的意义。一个良好的学校物质文化环境的创建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 以生为本的原则
英国著名教育家尼尔认为:“学校应当适应学生,而非学生适应学校。”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既需要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也需要一个优良的学校物质文化环境来配合。所以,在构建学校物质文化环境时,我校充分考虑到,“这个物质文化环境”要能适应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并能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我校为各班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装备齐全的校园电视台、学生计算机房、绘画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舞蹈房、跆拳道室、多功能教室等,为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2 兼顾系统适度超前原则
首先,学校物质文化环境的构建应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不同学段、年龄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特征。这一点,教育者们早已认识到,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过很好的体现。在构建学校物质文化环境时,我校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要用发展和适度超前的眼光来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最大限度地把时代信息、时代精神、时念融入校园文化之中。物质文化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建设中切不可无系统性,不可现在需要什么就建什么,现在热什么就建什么,而应该在考察未来社会、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面向未来精心创设。
3 适应环境原则
这里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应当包含人们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文化背景及心理特点,思考和领悟学校物质文化环境设计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信息。一方面学校物质文化环境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有政治的、历史的、思想道德的;另一方面这些信息只有被人们理解了,它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否则,其教育意义无法体现。所以,学校物质文化环境的构建必须符合可适应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其潜在的教育功能。
4 实用性原则
学校物质文化环境为“育人”服务。所以,我校从教育的功能出发,以教育教学对物质环境的具体要求,即讲求实效、整洁明朗、舒适安全、充满生机等实用角度为基点,开展将生活、教学、科研三者融为一体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
走进迎宾路小学,可以看到高高伫立的太阳能板、回收雨水的蓄水池、立体绿化的阳光舞台、分类处理的垃圾桶……这些不仅是教育教学工具,更是科技转化生活的实践。学生从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绿色、节能、低碳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懂得了绿色环保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举手投足皆可低碳。
5 艺术性原则
在讲究章法布局的设计基础上,利用烘托、对比等手法使校园的各种功能区和景点做到“点”幽雅、“线”整齐、“面”宽敞。各物质文化环境要素在整体风格上,既要统一,又要各具特色:既各自相对独立,又过渡自然和谐,体现变化统一、美的法则,给人以和谐、舒适之感和美的享受。我校遵循这一原则,使校园整体建设布局科学又合理,如润物无声的千字壁、说唱有约的升旗台、鱼戏其间的假山、中西合璧的文化长廊……深湛文化底蕴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感染和熏陶着每一位迎宾路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