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雨巷朗读

雨巷朗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雨巷朗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雨巷朗读范文第1篇

轻轻地,缓缓地,伴着这节奏,我的心与这首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是的,我第一次用尽所有感情读这首诗。我的眼前仿佛真就有这么一个空寂的小巷,小巷里走着一位忧愁凄婉的女郎;丁香的芬芳在我的身边掠过,却袭来一阵令人颤栗的惆怅。诗中的一切似乎都是静默,无语是冷漠与凄凉最佳的旋律。

我深情地读着这首诗,《雨巷》。雨淅淅沥沥地在心中下着,于是那一泓心泉带着缕缕的哀怨,化作朗读的声音喷涌而出。那种诗中所表现出的寂寥与迷惘几乎让我感动得泪水盈眶。

就这样,我深情地读完了这首诗——《雨巷》。心中的细雨依然不止。丁香的芬芳消散了,那惆怅与忧伤已完全地溶解在了雨中。我深深的吸了口气,又渐渐的吐出。我恍然觉得诗中所遗留下的,在也不只是忧愁与凄迷,却是一种别样的美。

丁香的气息再一次地拂来,而整首诗,倒更像是一幅淡淡的几米画作。美,这种淡淡的凄美,是一种融入于画的悠远诗意啊!我看过这首诗不止一遍,但却是第一次挖掘出这样的意境,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

我欣喜,却转念又想:戴望舒的“雨巷”仅此一条,而生活中诗意的“雨巷”怎数的尽?生活中的“雨巷”并不一定有戴望舒的“雨巷”那般凄婉忧怨,却同样能有那般的诗意与清淡美丽的格调。

记得一次,我走在小区的林荫小道间,在桂花盛开的时节,我拖着疲惫步子往家走去,却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那时的天色已暗了下来,我看不到花,也看不到月亮,但闻到这桂花香,全身竟像浸在蜜里一样甜。面对不能驻足观赏的一丝惆怅,想到中秋将至的一种传统性的思念,我不禁感怀那小小的桂花儿,居然能牵住那么多的情思。天暮处处桂花香,携来缕缕忧思长——正是这样诗意的境界!

的确,这种生活中的诗意不需要刻意去寻觅,然而却在点滴之中无不展现着独特的诗韵,和《雨巷》中一样的诗韵。这种诗意也不需要任何名诗佳句的渲染与修饰,这是一种纯碎对生活的自我陶冶,自我沉醉。因它是自我的,它更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大事,却是那么细小的一点让内心触动。

雨巷朗读范文第2篇

作者:王佩君

艾青说:“诗歌是灵魂的雕塑。”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却反映现代诗歌抽象、难懂,对诗歌学习丧失了兴趣。诗歌是纯文学,读懂并进行鉴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介绍解读现代诗歌的几种方法:

一、多样化的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最基本的方法,对于现代诗歌学习尤为重要。很多人喜欢戴望舒的《雨巷》,就是从一遍遍的朗读开始的。读时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声音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读的方式也要灵活多样,除了个别读、齐读之外,还可以男女二人朗诵,配乐朗诵。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适合配乐朗诵;舒婷的《致橡树》,适合男女二人朗诵;的《采桑子・重阳》又特别适合集体诵读。只有读到位,才能理解鉴赏作品。

二、抓住艺术手法 诗歌的跳跃性强,想象丰富,表达的手法多样,只有抓住了每首诗歌的主要艺术手法,才能把握基本内涵。例如狄金森的《篱笆那边》,“篱笆”“草莓”“上帝”等意象具有象征意义;闻一多的《死水》反讽手法的巧妙运用;里尔克的《豹》“客观的忠实描写”,存在先于本质的象征;艾青的《礁石》,细节描写和拟人手法是最主要特色。抓住了艺术手法,就拿到了一把通向文本的钥匙。

三、语言层面鉴赏 诗歌的语言凝练,要侧重围绕语言进行鉴赏,领悟语言所负载的丰富意蕴,赏析遣词造句的妙处,感受语言所赋予的美好情趣。如“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冯至《蛇》)“月影”“ 轻轻”写出游走状态下,修长的蛇曲美动姿。欣赏至此,谁还会联想到平时令人厌恶的蛇吗?鉴赏诗歌语言时,还应避免脱离具体语言环境,泛泛地、空洞地或概念化地加以评析。

四、进行仿写练习 仿写是进行个性化鉴赏的有效手段,可以进行片段仿写和整篇仿写。例如学习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后进行片段仿写练习,表达心中对爱人诚挚的爱。有同学写下了如下诗句:“我愿意是一方池塘/在宁静的乡村/倒映着天上的云彩/倾听着池塘的蛙鸣/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朵温柔的水莲花/在我宽广的胸怀里/悄悄地绽放、绽放……”意境优美,情感动人,表现出他对诗歌的深层次解读。《语文报》上登载了常伟才同学的《雨巷的思念》就是对戴望舒的《雨巷》的仿写,但是又不拘泥于原诗,具备了极高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他的创造性思维。借助于语言这个外壳独抒性灵是仿写的最高境界。

雨巷朗读范文第3篇

>> 荡起诗词双桨 畅游古典诗海 读出诗韵 体悟诗情 体悟诗情,解读意象 棒槌荡起涟漪 诗情.诗境.诗味.诗理 荡起的激情 荡起文章的波澜 让孩子荡起桨 谁在荡起创业“摇篮” 回归诗境 感受诗情 读写童诗,放飞诗情 畅游诗园 滋养诗情 体诗境 悟诗情 东荡子的诗(入围奖) 品味体悟散文之美 在表演中体悟诗的意象 荡起双桨奔小康 荡起快乐的心灵之舟 生物制药市场荡起春风 让祖国荡起双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荡起诗情,体悟诗美 荡起诗情,体悟诗美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诗歌,是文学艺苑里的一枝奇葩,它博大的精神力量涤荡着凡夫俗子的魂灵。读诗,人会更灵秀、儒雅、洞彻。那跳跃着的、有着温度的文字,总会在不经意间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爱恨情仇、酸甜苦辣的诗情画意。如何利用有效的40分钟荡起诗情,觅得诗魂呢?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的一管之见。一、诵读为经,“身”入诗境。

“三分诗词,七分读。”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它融入了诵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只有诵读才能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朱自清先生曾说:“诗歌的生命在诵读,诗歌得生活在诵读里。”如何才能读出诗味来,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很有必要。1、声情并茂,教师范读

学生刚接触一首新诗不可能一下子读出诗歌的情味,甚至读了十几遍依然感觉诗中情感平淡如水。这时老师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情绪、语言和语调,绘声绘色地展示诗歌情境的范读才能把学生带入一首诗的多彩世界。2、点拨指导,学生品读

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带入诗境,并不代表学生聆听过就读得入情入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效地指导朗读,授之以渔才是真理。

指导朗读需传授适当的朗读技巧,如语调的高低起伏,停顿的长短,节奏的缓急,重音的把握等。更要结合具体诗歌指导朗读,如教授《再别康桥》时可对诗歌朗读进行细心的指导:①围绕诗人对康桥难以割舍的细腻而真挚的感情,指导学生朗读“轻轻地”与“悄悄地”,让学生用一种舒缓的节奏,轻柔的语调来传达这种难舍的离情。②围绕诗歌形象“新娘’点拨朗读,让学生想象金柳是一位娇媚可人,姿态婀娜的新娘形象,以扬起的语调读出喜爱之情。③点拨关键词语,传达叶圣陶先生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读精神。可让学生品味 “荡漾”一词。金柳的艳影在康河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中荡漾,点拨学生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读出诗人深沉的眷念与喜爱之情。总之,学生只有读进去才能真正品出来。3、形式多样,美读传情

学生掌握了朗读技巧,要想在课堂上营造诗歌意境还需形式多样的美读。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了齐读,个别表演读,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仿佛身临其境,融入诗歌。同时教师应把形式各异的美读贯穿于课堂的始终,以达到诗情激荡,隽永绵长,余味无穷的效果。二、想象为纬,荡起诗意。

诗歌的文字是概括性的,诗歌描绘的图画是粗线条的,意境的跳跃往往较大,可谓“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因此准确地理解诗意离不开对诗歌的想象与联想。但学生对于诗歌的想象往往仅限于诗词意象的把握,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引感共鸣,创设教学情境呢?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借助音乐,引发想象。

音乐无国界,音乐的世界丰富多彩。《渔舟唱晚》中有淡月之下,碧波之上渔人伴着清辉归家的安闲;《十面埋伏》中有丛林之中千军万马万一涌而起冲入战场的恢弘气象。 总之,乐曲的高低长短、急缓粗细可让我们想见音乐里的诗情画意,对于学生展开想象大有裨益。

教学屈原的《国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激烈,我一边播放截取的背景音乐《十面埋伏》,一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他们听到、看到、嗅到、触摸到的景象。学生在音乐中看到了飞扬的尘土,嗅到了股股血腥,触摸到带着温度的刀戟…而教学周邦彦的《苏幕遮》,一曲《故乡的原风景》把学生带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锦色江南,整个课堂被作者梦里水乡中那一池醉人的绿,一池明艳的红所笼罩。思乡之情在每个学生的心间回荡,可谓觅得诗魂。2、借助画面,展示意境。

诗歌是通过一定形象来营造意境的,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充满意境的多媒体画面结合,激发想象会事半功倍。如教学《采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戍卒归家“近乡情更怯”的复杂情感,展示“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中行人独留憔悴背影的两幅图片,对比鲜明,意境惨淡,引人深思。哀怨缠绵的《雨巷》,则投影烟雨朦胧、袅娜的女子孤独地打着油纸伞的动人画面,诗情画意立即萦绕心间。

当然,诗歌的美妙意境不是几幅单薄的图片可以代替的,所以画面的使用应为引发想象、营造意境服务,恰到好处便罢。3、训练表达,深入诗境。

诗歌因为篇幅有限,很难准确形象地传达出具体可感的审美意象,高中生社会阅历不丰富,知识水平有限就更难把握其深远的意境了。教师让学生选择生动的改写往往会使领悟诗境、体悟诗美变得水到渠成。

除改写诗文外,教师设置易于荡起诗情的片段练习也易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创造力。如鉴赏昌耀气象恢弘的《河床》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黄河河床的“真力弥漫,万象在旁”的特点,可设计一道以“走近你”为开头写一段排比句的练习,当学生的“走近你,我不敢问你有几道弯,我只知道你九曲连环,臂膀千万;走近你,我不敢问你力如何,我只知道你托起滚滚黄河,把中华大地劈成南北两面…”等豪放之音在班级回荡时,学生对于河床的热爱已达沸点。三、教师语言,锦上添花

于漪曾说:“教师要以作者之情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所以教师语言魅力的张扬,阅读个性的勃发,物我两忘的陶醉往往更能打动学生,激发共鸣。

好的开头,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教师优美的导入,涌动的激情,很容易勾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散落于诗歌教学中的教师语言也应该恰到好处,字字珠玑。不仅点评、拓展适当,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诗歌意境相吻合。如《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没有和诗人只是像梦一般飘过时,教师适当拓展徐志摩《偶然》中的诗句:你我相逢在这寂寥的雨巷,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教师的点拨既丰富了诗的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诗情的把握。

雨巷朗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当代诗歌;兴趣;激发;多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1-0041-02

【作者简介】郭兵,江苏省睢宁县凌城中学(江苏睢宁,221233)教师,一级教师。

现当代诗歌是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的,一般指20世纪创作的、不拘泥格式和韵律的诗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有关诗歌部分强调:学生“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多年来国内现当代诗歌教学论文已有诸多的研究,但是作为高一起始课程如何突破现当代诗歌教学被陌生化、边缘化的困境,切合时代、因地制宜地激发学生对现当代诗歌兴趣,尚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深入研究。为此,我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现当代诗歌的兴趣问题,进行了多元的尝试。

一、创造读诗条件,激发读诗兴趣

1.自主选学,丰富资源。

高一新生,由于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盛行,学生阅读面窄,阅读现当代诗歌的机会少,再加上缺少生活阅历以及文化底蕴,因而对现当代诗歌中所蕴含的内容或情感不能很好地理解,从而对学习现当代诗歌失去兴趣或表现淡漠。

诗歌教学的目标不可能只靠教材中有限的几首诗来完成,所谓“功夫在诗外”,强调“躬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此,在开始诗歌专题教学前,我以引导学生自编诗集的形式,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鼓励学生每人选择几首自己喜欢的现当代诗歌,全班汇集,编一本诗歌选集。学生兴致很高,从书刊、网上搜集了大量现当代诗歌作品,最后形成的选集囊括了15位著名现当代诗人的代表诗歌30余首,与教材相应阶段的教学内容和风格正好衔接,比如《忆秦娥・娄山关》()、《再别康桥》(徐志摩)、《我是一条小河》(冯至)、《雨说》(郑愁予)等。通过学生自编诗集,既解决了教学资源问题,又让学生乐于参与,在选诗结集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款”的感兴趣的诗歌,接下来进行诗歌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2.以流行歌曲增趣。

从语言艺术角度看,流行歌曲也是一种现当代诗歌。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而诗歌也是服务于诗人情感表达的艺术。如何能让学生像喜欢流行歌曲那样喜欢诗歌呢?在诗歌教学中,我利用中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浓厚的学情,让流行歌曲与现当代诗歌同台亮相,比较鉴赏,设计了以下内容。

第一组:歌曲《南山南》与诗歌《错误》的故事、情感比较鉴赏。

第二组:歌曲《台》与诗歌《雨巷》的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通过两组诗歌与流行歌曲的比较鉴赏,学生发现虽然诗歌与流行歌曲的展示方式不同,但它们所传达出的中国传统美学是一样的,收获的美感是一样的。这项教学设计很明显地激发了学生欣赏教材中诗歌的热情。

二、挖掘诗歌趣味,营造诗意课堂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诗本是趣味性情中事,谈到究竟,只能凭灵心妙悟,别人和我不统一时,我只能说是趣味的不同,很难以口舌争。”每个人的“诗趣”是不同的,诗趣也许在远方的梦想里,也许在无限的意蕴里,也许在唯美的故事里,抑或在优美的歌声里。引领学生走进诗歌、自主探究,就是一次“美的历程”。

1.追寻诗歌梦想之美。

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的诗歌是吟诵青春最好的文学样式,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情志走进诗歌,去追寻梦想之美。如《沁园春・长沙》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国家兴亡的壮志豪情;《六月,我们看海去》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温暖愿景更是学生的最爱。这些体验青春激情、明确青春使命的诗歌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面貌。在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性,以追寻梦想为切入点,学生还是很有共鸣感的。

2.品味诗歌意蕴之美。

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是诗歌学习的魅力所在。基于现当代诗歌教学的实际,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和意境,感悟诗歌中蕴含的“美”和“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方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戴望舒的《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是外在的情境,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暗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在本诗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意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诗歌的情感深处,仿佛自己置身凄婉朦胧的意境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样,学生才能体会诗歌的意蕴美,才能触发学生的“诗趣”。

3.体验诗歌故事之美。

诗歌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留给了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这种再创造不仅仅是披文入情、缘情体物,还需要通^联想和想象融入自我情感与认知的观照,以形成“象外之象”的构成。所以诗歌教学中不仅应凸显语言韵味,还可以凸显“故事”情味。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故事之美,我尝试分两步进行:

(1)搭建诗歌故事与学生经验的桥梁。诗歌故事的独特之美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画面、一个情境,离不开人、景、事、情。学生体验主要是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情境体验。通过联想诵读,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联系生活经历、阅读经历等走进诗歌情境中,体验另一个世界,激发学生发现诗歌故事之美。

(2)引导学生创新形式,呈现故事之美。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画面呈现等方式激活学生体验,拉近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比如:有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肢体再现独立寒秋时的精神风貌;有学生用简笔画呈现《雨巷》的情境;更有学生把《错误》改编成了微小说;等等,不一而足。

三、活读活用,让诗歌融入生活

江苏省特级教师董旭午说过:“学生自觉自主、富有情趣和智慧地活学活悟语文,学活学会语文,活练活用语文,进而悟透和会用语文,同时学生还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真正获得精神、品格和境界等方面的无痕发育与提升。”我们在专题诗歌教学中侧重于鼓励学生写诗用诗,以写促读,活读活用,让诗歌走入生活。为此,在诗歌教学后期,我布置了学生诗歌仿写与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生经过两周的诗歌熏陶,情绪高涨,创作了风格各异的新诗,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雨巷朗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71-01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有位老师讲授《雨巷》,在解题之后问道:“雨巷在哪里?谁能说出当时作者写雨巷的时期环境?你能想象出雨巷的情境么?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学生急于去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三、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 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学知报》.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雨巷朗读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式学生主体自主学习发展个性

今年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现在新课程改革正在各地学校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新课程带着新的理念,已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我们师生的生活,并逐步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师生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一、改变的“教”的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改革。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与学之间“学”的重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变篇章结构的分析为根据课文特点、教学需要而抓重点、解疑点。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我大胆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模式”(因为鲁迅的文章读起来难,学生很多都读不懂,所以很容易提出一些问题)。该模式注重了学生的“问”,特别是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课堂上自己分析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学习过程始终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路,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积极性高,使课堂始终呈现出生动、活跃的气氛,教学效果显著。

二、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现代诗,其实也是一副凄美的画,还是一首凄清的歌。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课文的配乐朗读,想象诗人一个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里,诗人希望能遇上一个丁香般结着忧愁的姑娘,这姑娘也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地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诗人的想像似乎变成了一种现实,丁香姑娘真的走近了,飘过了,投出“太息般”“凄婉迷茫”的眼光,最终又消失在雨巷尽头处。在想象完画面之后,我又让学生欣赏结着愁怨的姑娘图片,然后设问“姑娘为什么是结着愁怨的?为什么是丁香一样的?”然后我又让学生听了唐磊的《丁香花》,这首歌同学们也许听过很多遍,但在那个特殊的场景下,大家都闭上了眼睛,仿佛和歌声融为一体,也体会到了丁香这一意象。

三、 把学习方法的传授给学生,教会他们怎样利用现代先进网络技术

课前预习,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的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活学、学活。如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黄河”的话题时,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让学生课后查资料,看看黄河流经哪几个省,并搜集整理一些有关黄河的俗语和诗句,学生看电视,看报纸,有的同学甚至通过上网查资料,通过捕捉信息来学习知识。

四、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是学好语文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对此,不求一日见效,而是时时给予关注,并辅之措施,得以落实。

五、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大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的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为此,我着眼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发展的方向和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在班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导引,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生疑、质疑、解疑,主动探求知识,取得“潜力得以挖掘,能力得以提高”的效果。如教授《鸿门宴》,我先指导学生结合课本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然后分析刘邦和项羽这两个形象,最后把全班分为二个大组,分别分析刘邦和项羽。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连那些平时对语文兴趣不大的同学也热烈的参与讨论,出谋划策。同学们激烈的争论和探讨,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要远远强于老师空洞的说教。看到这样的课堂,我感觉很欣慰,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了以人为本,又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了,学生们主动参与,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体验,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达到了目的。

在作文教学方面,我尝试进行“生活作文”的教改实验。即丰富学生阅历,让学生写亲身经历的生活。做到:“用我手,写我心,用我笔,表我意”。争强好胜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开展作文竞赛,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为此,我班每月进行一次作文竞赛。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命题作文、自由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等等。在竞赛中产生的佳作及时表扬,及时推荐。这样,学生觉得有事情可写,有地方可投,又有榜样可学,从而以点带面,整个班的写作兴趣都被激发起来了。当然,对于竞赛产生出来的好作文,不可能都被刊物选中,为了不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们班成立了“真情文学社”,把好的作文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在班内传阅,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丰富了班内文化,两全其美。另外我们还举行了评选“表演小明星”“小小书法家”“小诗人”等活动。一次评比下来,班内几乎所有学生都金榜题名,成功的喜悦荡漾在每一张稚嫩的笑脸上。

雨巷朗读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2-0034-02[作者简介]廖沁华,女,广西梧州市苍梧中学教师。

诗歌融合了中华文化之精髓,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不少学生认为诗歌学习枯燥乏味,对诗歌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学习动力不足。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隽永与优美?

一、介绍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是理解诗歌的首要切入点,写作环境、时间、地点、动机等都是写作背景,它是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感受诗歌的捷径。特别是战争时期的诗歌,在和平年代出生长大的学生很难体会到这类诗歌作品的感情,这就需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事件。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需要注意教学艺术,可通过展示图片或名人对诗歌及作者的评价等方式导入课堂,然后再接着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教学为例,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组李清照的图片,让学生体会这位婉约派代表词人的特点,接着向学生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基本概况:公元1127年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公元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李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境况极为凄凉,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下了这首《声声慢》。通过介绍词的创作背景,学生就理解了作者当时的处境,学生换位思考,仿佛自己就是当事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这首词的凄凉和悲伤。

二、理解诗歌的意象

意象用法常常出现在诗歌中,作者常常借用这种手法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要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意象。教师可以借助比喻的修辞方法让学生了解意象的具体作用和意义,接着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找到意象用法并进行初步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对诗歌的感情基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通过教师的讲解修正自己的体会。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诗歌中的意象用法,还锻炼了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了语感,加固了语文基础。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雨巷》的教学为例,笔者先为学生引入了“意象”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诗中找出有意象用法的事物。很快,学生便找出了“雨巷”“油纸伞”“我”“雨”“篱墙”“丁香”和“丁香一样的姑娘”等意象,接着笔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尝试体会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感情――“这首现代诗中‘丁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它象征着什么?带给读者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随后,引导学生发掘丁香的特点――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一抹愁怨和凄美。紧跟着,笔者趁热打铁,向学生及时抛出问题:“文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又是什么意思?和丁香有什么联系?其中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学生很快就结合前面“丁香”的问题,找出了“丁香一样的姑娘”意象所指――诗人刻画的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除此之外,笔者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层面上理解,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中心思想:“丁香一样的姑娘”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但这样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大革命失败,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又可以代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部分有追求的年轻知识分子,表达了他们在政治高压下因为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恐和迷茫的心境。经过对于每一个意象的分析,学生更加体会到了《雨巷》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哀愁和彷徨。通过相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练习对意象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应先让学生自己去找诗歌中的意象以及这些意象所代表的内容,之后教师再进行引导,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歌基调的整体把控能力。

三、结合音乐教学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教学手段之一,对于诗歌的学习,除了“阅”还要“读”,一些饱含深情的诗歌仅仅通过分析理解是不能够完全体会其韵味的,这时诵读就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心境。在诵读时,配上合适的音乐,诵读教学会更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在收尾时,笔者播放班得瑞的《童年》,让学生在配乐中体会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并且让学生在配乐中感受这首诗的抑扬顿挫,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这首诗有感情地诵读出来,鼓励学生比较自己和其他学生及教师的朗读,找出异同,归纳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输出”的同时提高了“输入”的质量,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总之,笔者通过介绍写作背景、理解诗歌意象以及结合音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轻松细致地理解了富有文化底蕴和文学技巧的诗歌,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细腻情感。

参考文献:

雨巷朗读范文第8篇

(一)巧妙设境,激发诵读

教师可以采用图画展示再现诗歌的情境,利用视觉冲击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在图画面前,学生能感受诗歌所营造的氛围,能渐入诗境,有吟诵的冲动。如《安塞腰鼓》,教师可以让学生亲眼目睹腰鼓阵阵的忘情的舞蹈画面,学生从画面自然可感受到那沸腾的鼓声,被带到那时、那地,有那么“一股劲”。再让学生朗读,他们会自觉的以自己的诵读去展现诗中浓烈的激情、生命的磅礴。

除了画面展示,教师还可采用音乐来渲染气氛,带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比如在讲授戴望舒的《雨巷》时,可以先欣赏一段低沉、幽怨的笛子乐曲,来渲染情感氛围。在哀愁、幽怨使人略有所感的笛声中,学生的诵读欲望就自然而然地燃烧起来。

此外,利用多媒体创设融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情境,拉近时空,使教学情境更加接近真实情境,让学生沉浸于诗歌的意境中,再来朗诵诗歌,自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课时,在介绍背景和作者后就可播放肖邦的小夜曲,让他们欣赏配乐配图的MTV。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去感受康桥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自然心神荡漾,揉碎在了浮藻间。同时,教师还可用自己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描绘诗中情境,感染学生,同样也可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学生会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从感知节奏进而品味语言、领悟意境,这是保证诗歌教学效果的前提。

(二)自主体验,品尝诵读

很多教师在学生的诵读开始之前,都喜欢播放录音朗读示范或自己范读,笔者认为这是不可取的。诗歌阅读是一种高级的审美体验活动,所谓“诗缘情”、“诗言志”都说明诗歌以表现情感为主,它通过意象的巧妙组合,营构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能瞬间作用于人的视听触觉等多种感觉,传达出细致入微又深不可测的情绪,具有强烈的表现功能。示范的朗读必然都带有个人的主观感受,揉和了读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他们以自己的体验去把握诗歌的情感,再通过诵读表达出来。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对诗歌进行初步解读,这样的诵读示范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诗人通过诗歌传达的情感,而且也感受到了朗诵者通过诵读传达的自我体验,此时感受到的诗歌己经经过了朗读者的再加工,是两种体验的融合,它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独特感受。新课标指出:“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教师点拨,以情诵读

1.教师示范朗读。教师的示范朗读对教师自身的朗读素养要求较高,不仅要普通话标准,而且还要字正腔圆,感情充沛,能较好的传达诗歌的内容。教师范读时要有明显的启示性停顿,要读出韵脚的铿锵与深远,不仅要能读出诗中的音乐美,还要能读出诗歌的声韵、情感和气势,使学生能从教师的范读中把握诗歌的情感。教师成功的一次范读不仅能让学生对老师心生敬仰,点燃学生通过诵读学习新诗的心灵之火,而且能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走入诗境,把握作者的主观体验。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回忆他的私塾先生陈小溪说到:“陈老师教授诗文的方法很别致。在简要的讲解词语之后,他开始朗读或诵吟,读或吟到妙处就停下来,说一声‘妙啊―嗯!’他并不说出妙在何处,但从他那眉飞色舞的神态,从他那喝彩般深情的语气,知道他的心境已经化入诗中,深深地受到感动。此时的我,也无须追问妙在何处,感情同老师一起交融在诗中了。”教师优秀的示范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