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头没有颈

有头没有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头没有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头没有颈范文第1篇

还有半个月就到预产期的莎丽这两天感觉肚子里的宝宝特别爱动,去医院做检查时,看到B超报告单上有个“V”型标志,她就觉得纳闷,这代表了什么呢,以前可都没有的啊?问了医生后她才知道,原来这代表宝宝脐带绕颈一圈。医生还说,如果是“W”的标志,则表明脐带绕颈二圈。

医生对脐带绕颈好像并没怎么在意,只叫莎丽每天注意胎动。莎丽却很紧张,因为她曾听说胎儿绕颈是会有生命危险的。回到家后,格外小心翼翼的她有时候感到宝宝连续地动几下,有时候感到宝宝好长一段时间不动了,这会不会是缺氧呢?脐带绕颈到底要不要紧?自己还能自然分娩吗?

五个宝宝,就有一个脐带缠绕

胎宝宝在母体内并不老实,它在空间并不很大的子宫内翻滚打转,经常活动。每个宝宝的特点不同,有的宝宝动作比较轻柔,有的宝宝动作幅度较大,特别喜爱运动。他在妈妈的子宫内活动、游戏,动动胳膊,伸伸腿,又会转个圈,这时就有可能发生脐带缠绕。脐带缠绕胎儿颈部最多见,其次还可以缠绕胎儿躯干和肢体。

脐带绕颈的发生非常多见,据资料统计:脐带绕颈的发生率为20%-25%,也就是说。每4-5个胎儿中就有个生下来发现是脐带绕颈的。其中,绕颈一圈的宝宝占总生产数的20%-30%;缠绕两圈的占2.5%-5%;缠绕3圈的仅占0.2%-0.5%;缠绕4圈以上的比例则微乎其微。

因为脐带绕颈常发生在胎儿活动之际,因此根本无法预防。怀孕时羊水量较多或胎儿活动频繁,及前一次生产曾有脐带绕颈的情形的孕妈妈,发生脐带绕颈的几率会比较高一些,因此在产前检查时需特别注意这一问题。

B超检查诊断绕颈

通过B超检查可清楚地看到胎儿是否有脐带绕颈情况。用一般2D超声检查,其诊断率约为33.3%,如果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诊断率约为78.9%,而3D和4D超声检查的诊断率接近100%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次B超检查没有看到脐带绕颈,并不能保证将来不会有绕颈的情形,也许不久后宝宝的一个翻身,脐带就缠住了脖子;相对的,这一次发现了脐带绕颈,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宝宝也可能挣开了缠绕。

绕住了,危险吗?

脐带内有维持胎儿生命的脐带血管,脐带血管长度较脐带长,平时血管卷曲呈螺旋状,而且脐带本身由胶质包绕,有一定的弹性,被脐带缠绕一周或脐带搭颈的胎儿,因脐带缠绕及压迫程度较轻,是不会发生临床症状的,这种缠绕对妈妈和宝宝的危险都不大,妈妈仍可经阴道将其顺利分娩。即使是脐带绕颈,由于胎头的活动性较小,只要脐带没有被勒紧,通常就不会危害胎儿健康。

然而,脐带缠绕松紧与缠绕周数及脐带长短有关,缠绕得紧,就会影响脐带血流通过,造成胎儿缺氧,甚至死亡。临产时,当胎头下降时脐带受压或脐带相对过短,出现胎心减慢,胎头下降受阻,这时就要根据产程进展的情况及胎儿缺氧的状况决定是否需要剖宫产或阴道助产。

能够“自行脱困”的聪明宝宝

胎宝宝也是有智商的,聪明的他(她)当有不适感时会主动运动摆脱窘境。有时你在腹部轻轻拍打胎宝宝,胎宝宝会主动向另一侧运动,离开拍打部位。在B超下经常可以看到,当B超探头稍用力压准妈妈腹部时,胎宝宝感到压力就会向旁边躲避,有的胎宝宝更有意思,会伸出小脚丫向受压位置踢一踢。

当脐带缠绕胎宝宝,而且缠绕较紧,胎宝宝感到不适时,他会向周围运动,寻找舒适的位置,左动动,右动动,当胎宝宝转回来时,脐带缠绕自然就解除了,胎宝宝就会舒服地休息一会儿。当然。如果脐带绕颈圈数较多,胎宝宝自己运动出来的机会相对就要少一些了。

绕住了,这样办

多数妈妈都对脐带缠绕有恐惧感,她们担心宝宝有危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准妈妈遭遇脐带绕颈时,不必太紧张,医生一般会给出以下建议:

1、勤数胎动:准妈妈要学会数胎动,当发现胎动过多或过少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减少震动:如果是孕晚期的准妈妈,发现脐带绕颈,同时伴有胎位不正、胎头没有入盆时,就不能通过矫正去纠正胎位,防止脐带在胎儿过分运动中绕得更紧。要尽量减少震动,避免在颠簸的道路上坐车。

3、多取左侧卧位:睡觉时多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可在大腿下垫两个枕头,这样更舒服些。

4、考虑剖宫产:如果临分娩时,脐带绕颈的宝宝出现心跳异常,有宫内缺氧时,需要及时进行剖宫产。而缠绕周数多时可选择择期剖宫产。

有头没有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枕动脉;山羊

对于非外伤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有内科治疗,中医治疗,对椎基底动脉狭窄处放置支架介入治疗,手术行椎动脉减压,手术剥离椎动脉外膜和椎体融合等技术。对于颅外段椎动脉长节段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动脉内膜病变、局部不能修复椎动脉外伤、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全这些通常的方法不能起到治疗治疗作用的情况,椎动脉旁路技术对于这些病变可以起到治疗效果,国外学者对颅内旁路技术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颅内旁路手术创伤大并发症难以控制[1-3]。国内有对国人的枕动脉、椎动脉解剖学研究[4-5]。本实验通过在山羊上制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模型并行实验枕动脉椎动脉搭桥,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技术准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两具本地黑山羊新鲜头颈部标本,解剖标本用的器械(手术用尖刀、蚊式血管钳、眼科剪、眼科镊、1 mm和3 mm枪状咬骨钳、注射器、血管铸型用乳胶),全身麻醉插管所用的麻醉机,气管切开包,医用气管插管导管,全身麻醉药,医用颈椎前路手术器械包,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手外科手术显微镜,20%泛影葡胺,罂粟碱,肝素钠,C型臂X线机。

1.2 方法:①解剖两具山羊新鲜头颈部标本显露4条颈总动脉、枕动脉和椎动脉。刮去标本枕部、颈部的毛,在颈根断面找到颈总动脉的断面,从相应的皮肤部位至耳下乳突部切开皮肤,缘血管鞘向头侧分开肌间隙显露颈总动脉的全段与与之伴行的迷走神经。在颈1、2水平可见颈总动脉分为较粗的颈外动脉,和较细的枕动脉、咽升动脉。枕动脉发自颈总动脉的外壁,向头侧向背侧于乳突的尾侧内侧沿饶过。于同一皮肤切口内剥离C6~C3横突背侧的肌肉和软组织,在C6横突跟部的背侧找到横突孔的入口,用1 mm枪状咬骨钳向头侧咬开横突孔的后壁至出口,在横突孔内找到椎动脉,沿椎动脉向头侧剥离两横突间的软组织显露横突间的椎动脉至C5横突孔的入口。可见颈神经跟于椎动脉的背侧跨过。依次咬开C5、C4横突孔的后壁向头侧显露椎动脉,用枪状咬骨钳咬去C3、C2的横突从椎管侧方进入椎管,咬去C1后弓的外背侧,发现椎动脉于C3、4水平进入椎管行走于硬脊膜囊的外侧。于环椎头侧缘椎动脉向头侧内侧行走入颅。将血管铸型用乳胶注入血管成形。②山羊头偏向右侧,于C5横突内侧2 cm始至耳后做长约8 cm的颈前外侧皮肤切口,显露C4、C3、C2的横突并骨膜下剥离,在C4横突的背侧基地部找到横突孔。用枪状咬骨钳从入口向头侧咬开横突孔后壁至出口,显露椎动脉,沿椎动脉分离C4、C3间的软组织显露C4、C3之间的椎动脉。用枪状咬骨钳咬除C3、C2的横突从侧方进入椎管,咬除C1的后弓外侧,显露椎动脉的椎管内段。于C4水平在肌间隙内找到血管鞘,沿血管鞘向头侧分离显露颈总动脉,于C1、2水平在颈总动脉外侧壁上找到枕动脉的起始部,沿枕动脉向头侧背侧游离,在乳突根部凿下乳突,在枕动脉绕过乳突背侧尾侧后切断枕动脉并用动脉夹夹住近端结扎远端。

在椎动脉C4水平用医用4号皮试针向头侧穿刺固定并连接输液管,先注入肝素钠抗凝、罂粟碱扩血管然后注入百分之二十的泛影葡胺2 ml,在推注造影剂将推完时踩C-ARM的控制踏板电透了解这一侧椎动脉的血流情况。动脉夹分别夹住C3、C1水平的椎动脉,在手外科手术显微镜下于C2水平纵行切开椎动脉1 mm,用9个零的医用无创缝线作枕动脉椎动脉端侧吻合。在颈总动脉C4水平用医用4号皮试针向头侧穿刺固定并连接输液管,松开枕动脉、椎动脉远心端的血管夹,保留近心端的血管夹阻断椎动脉的血运。于颈总动穿刺处先注入肝素钠抗凝、罂粟碱扩血管,然后注入百分之二十的泛影葡胺3.5 ml在推注造影剂将推完时踩C-ARM的控制踏板电透了解枕动脉、追动脉远段及吻合口的血流情况。

2 结果

解剖两具山羊新鲜头颈部标本显露4条椎动脉:椎动脉于C3横突与C4横突之间水平进入椎管。在C3与C2之间椎动脉直径2.0~1.7 mm,平均1.8 mm, 4条枕动脉绕过乳突背侧尾侧后直径1.0~0.7 mm,平均0.8 mm。山羊没有颈内动脉。两只山羊均耐受了麻醉和手术,动脉造影显示枕动脉、椎动脉吻合口通畅,椎动脉近端阻断后可见血流经枕动脉供应远段椎动脉。

3 讨论

本实验选择本地黑山羊为实验对象,制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模型。山羊属脯乳动物,生性温顺,容易饲养,价格便宜,实验费用低。山羊的颈椎与人类相似,也有横突与横突孔且椎动脉在横突孔形成的骨管内行走。但山羊的颈椎数目较人类多,本实验发现实验用的4只山羊(六条椎动脉)的椎动脉在C3横突的下缘水平竟入椎管,而人类的椎动脉向头侧行走经C2,C1的横突孔再经环椎的椎动脉沟在环枕间水平入颅,因此,相对于人类而言,显露山羊的上颈段水平的椎动脉更困难,需要咬除C3、C2、C1的外后侧部。山羊的颈总动脉和迷走交感干被包在同一筋膜鞘内,两者从颈前端一直伴行到胸腔前口附近。颈总动脉在C1、C2水平处,靠近二腹肌腱时为出枕动脉,后者供应枕后部。羊无颈内动脉,因此山羊的枕动脉相对粗大有利于实验血管吻合。同因羊无颈内动脉,山羊椎动脉系缺乏的颈内动脉交通代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模型容易制作。

山羊的枕动脉在乳突部已较细小且被乳突遮挡(位于乳突的内侧),游离枕动脉需至乳突后,否则枕动脉不够长度不能吻合到椎动脉或者吻合处张力过大导致实验失败,所以需于乳突根凿下乳突,翻开后仔细游离枕动脉。该实验对山羊的创伤较大,实验中因注意止血,咬开或凿开的骨松质面应使用骨钠封闭,本实验采用颈外静脉插管用于实验中给药和补液。咬除C3、C2、C1的外侧进入椎管处临近 山羊的延髓,应避免过多的对硬脊膜囊的骚扰。麻醉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而不是传统的硫喷妥钠腹腔注射,可以长时间安全地控制实验山羊的麻醉深度,因为该实验时间叫长,显露游离吻合血管时不允许山羊轻微的活动。

因为解剖学的研究显示人类的椎动脉的第三段位于椎管外,与枕动脉更靠近,且枕动脉降支长且相对粗大,理论上比山羊更易血管吻合。本实验制作了山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模型并通过枕动脉椎动脉搭桥改善模型的椎基底动脉供血,结果提示枕动脉椎动脉搭桥技术在临床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可行性,并且提供了部分技术准备。但是该实验属急性动物实验,今后的工作需了解搭桥技术的长期效果,如血管吻合口的情况(是否有闭塞),和术后应注意的问题,还可以建立山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实验病理学、生物学表现模型,并观察搭桥术后的变化,为枕动脉椎动脉旁路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完善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Roski RA,Spetzler RF,Hopkins LN.Occipital artery to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bypass for vertebrobasilar ischemia[J].Neurosurgery,1982,10(1):44.

[2] Berguer R,Morasch MD,Kline RA.A review of 100 consecutive reconstructions of the distal vertebral artery for embolic and hemodynamic disease[J].J Vasc Surg,1998,27(5):852.

[3] Olteanu-Nerbe V,Schmiedek P,Marguth F.Extra-intracranial bypass surgery for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due to obstructive vertebral artery and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junction disease[J].Neurol Res,1985,7(2):93.

有头没有颈范文第3篇

1.1 使用中存在问题

根据生产及业务需要,厦门港海天集装箱码头于1998年添置2台鹅颈式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岸桥)。由于放置地点受航空限高的限制,鹅颈式岸桥的前大梁采用挂钩形式(见图1)。自码头交付使用以来,鹅颈式岸桥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图1 鹅颈式岸桥前大梁的挂钩状态

(1)大车运行时,岸桥前大梁外端摆幅较大,操作司机在操作室感觉晃动明显,前大梁上的工作人员无法立稳。

(2)在前大梁升降过程中,前大梁前段外端会向下移位。当前大梁前段与前大梁平直状态成约30°角时,岸桥整机的冲击晃动明显,机构电流突然加大,前大梁在升降的起始和终了阶段可能会触及船上集装箱或上层建筑,存在安全隐患。

(3)岸桥使用不久后,在前大梁升降过程中,前铰点的轴承处出现异响,严重影响司机操作。

1.2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鹅颈式岸桥的前大梁分成前后两段,中间通过鹅颈铰点连接,与传统直臂式岸桥相比,其刚性较弱。

(2)在鹅颈式岸桥前大梁升起的起始阶段(见图2)和降落的终了阶段,俯仰机构的钢丝绳和前拉杆同时处于受力状态,前大梁前段则在升降过程向下移位,因此,前大梁前段的位置比平放时的位置低。

图2 鹅颈式岸桥前大梁升起的起始阶段

(3)由于鹅颈式岸桥前大梁的起臂点只有1个且位于大梁后段上,在前大梁升起时,前大梁前段的拉杆铰轴在一定角度(约成30°角)位置必须进入前大梁后段的固定支座内,以确保前大梁的前后两段没有相对角度和位移变化;之后再由俯仰钢丝绳提升前大梁整体,此时前大梁的重力载荷全部由俯仰钢丝绳承受,由于钢丝绳的受力突然加大,对岸桥机构及结构造成冲击,从而使岸桥整机产生抖动。

(4)由于鹅颈铰点处的受力较大,对制作、安装铰点的精度要求较高,并且由于维护条件较差,致使铰点轴承容易损坏。

2 鹅颈式岸桥前大梁的直臂式改造

2.1 改造准备

(1)可行性分析 根据鹅颈式岸桥前大梁的结构特点,海天集装箱码头在与岸桥制造企业共同研讨、分析和计算后,确定岸桥前大梁的鹅颈式结构具备直臂式改造的结构条件。

(2)作业方案设计 ①为岸桥前大梁设置30°的俯仰角度,以避让船舶,进行船舶作业时则降下前大梁。②在防台时,根据航空管制的要求,在无航班起降的时段,升起前大梁进入安全挂钩状态;在台风预警取消且航班恢复时,及时放下前大梁。

2.2 改造方案

2.2.1 方案选择

鹅颈式岸桥前大梁直臂式改造的基本方案包括:(1)重新设计、制作前大梁;(2)保留原来的两段式前大梁,对之进行加固处理。以上两种改造方案均须重新核算并设计相关部件的尺寸和性能;但相比之下,前者的改造费用高,工期长,且对安装工艺的要求较高,安全风险较大,同时对码头生产的影响也更大(因为在改造作业过程中需封航,影响船舶进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海天集装箱码头最终选择对原前大梁进行加固处理的方案。

2.2.2 各机构具体方案

(1)结构加固处理 在保留前铰点的基础上对鹅颈式前大梁直接进行加固处理,具体措施为:保留前铰点轴承及销轴,同时将前铰点处的4根维修销轴全部装入孔内并加以紧固;在前铰点周围的左右侧、上端的副梁之间以及铰点位置的主梁底部加装板梁;将前大梁前后段之间的缝隙用钢板填满,然后采用焊接的方法使之连接成整体。

(2)前拉杆设计改造 前大梁2组拉杆的位置不变,并保留第二组拉杆;第一组拉杆变更为4节拉杆组合,保留原第一节拉杆,其余4节拉杆全部拆除,重新设计、制作本组的后3节拉杆;拆除第一组拉杆的原支座及搁座,重新设计、布置拉杆的导向搁座。

(3)前大梁升降起臂点布置 根据前大梁的强度校核,前大梁改成直臂式后应设置2个起臂点,分别位于距离变幅铰点和处;通过计算、分析原前铰点存在的间隙及加固位置的截面变化,为避免加固位置在前大梁升降过程中变形,选择俯仰钢丝绳前级倍率为6,后级倍率为4(与原有滑轮组前后级倍率为8∶2的分配相比,直臂式改造后前铰点处的弯矩从下降至 m,前铰点的角位移明显减小);将俯仰钢丝绳的长度由调整为,抽绳量基本不变。

(4)俯仰机构改造 经重新核算,单根俯仰钢丝绳的最大受力由变为,原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及其过载能力不能满足改造后俯仰机构的承载要求,为此,重新选择型号为QABP355M6A的连续工作制电动机,其电压为,额定功率为,能承受额定转矩的200%过载,历时;联轴器改用弹性梅花形联轴器;经核算,原高速轴和低速轴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以及减速机的启动扭矩和热功效均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保留原制动器和减速机。

(5)电控系统改造 由于俯仰电动机的功率变大,小车变频器无法满足俯仰机构与小车行走机构共用变频器的要求,最终确定由原来的起升机构与大车行走机构共用变频器改为起升机构与俯仰机构共用变频器,并由原来的小车行走机构与俯仰机构共用变频器改为小车行走机构与大车行走机构共用变频器的驱动控制方式。具体措施为:重新设定4个变频器的参数;对可编程控制器的部分程序进行修改;对俯仰电动机的电缆及其他相关电缆进行重新布线、改线和接线;为大车变频器增加1个三位选择开关,用于变频器故障情况下的切换。

(6)轮压及稳定性核算 经核算,直臂式改造后岸桥整机的静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后倾稳定性及非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均能满足使用要求。

(7)其他机构方案 对起臂点滑轮支座处的副梁内部作加强处理;对原拖缆小车进行锚固,使改造后的直臂式前大梁可直接升降。

2.3 改造实施

鹅颈式岸桥前大梁的直臂式改造由岸桥制造企业负责实施。除设计、工件制作及采购外,改造的主体工作在码头现场进行。鉴于鹅颈铰点的加固处理及拉杆安装均为高空危险作业,且可借鉴的施工经验较少,海天集装箱码头为改造工程制定专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改造内容、材料选用、制作工艺及技术要求、安装和吊装工艺要求、施工机械的配备等作出规定,并针对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制定保证性措施。经多方充分准备后,海天集装箱码头鹅颈式岸桥前大梁直臂式改造项目于2008年3月17日开始实施,并于4月20日完成(见图3),经试车后,顺利投入生产使用。

图3 鹅颈式岸桥前大梁直臂式改造完成后的挂钩状态

3 结束语

有头没有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肌性斜颈;整形美容;胸锁乳突肌延长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由于产伤导致肌纤维化、挛缩,,不能发挥正常肌肉功能,出现头向健侧而颜面向患侧偏斜的不对称畸形, 进一步影响面、颈部的发育。随着年龄增长,颈部畸形逐渐加重,导致颜面不对称发育的,甚至影响颈椎和眼睛的发育①。我院整形美容科对1999~2006年收治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中精选17例采取胸锁乳突肌延长术结合整形美容操作原则进行了手术矫正, 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性别:男性10例,女性7例, 年龄:年龄3~11岁, 其中3~5岁15例, 面部无明显的不对称,6~11 岁2例,面部均有明显的不对称。左侧6例, 右侧11例, 均排除骨性斜颈和眼性斜颈。测量两侧胸锁乳突肌,患侧挛缩均

2 治疗方法

完善各项化验检查,常规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患儿全麻成功后,取仰卧位,肩下垫高,头后仰卧偏向健侧,使胸锁乳突肌紧张处突出明显; 以患侧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肌键为中心点,距锁骨上缘1~2 cm处且平行锁骨上缘,顺皮纹做横切口大约3~5 cm; 切开皮肤和颈阔肌,电凝止血。用电刀在颈阔肌深面上下分离,掀起皮瓣,充分显露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肌键和锁骨头肌键。在锁骨上1cm处逐层切断锁骨头肌肉, 胸骨头肌肉于胸锁头汇合点切断(大约距胸骨3~5cm)。仔细松解肌鞘、血管鞘、紧张的皮下组织,必要时切开颈动脉血管鞘,注意勿损伤颈外静脉。分别头向健侧下颌向患侧和头向患侧下颌向健侧充分转动检查对比,确认没有紧张的软组织时为止。胸骨头远头端与锁骨头近头端两断端吻合,完成延长,再次转动头部检查,确认延长后的胸锁乳突肌不影响头部的活动。彻底止血后, 不缝合颈阔肌,用0-5丝线缝合切口皮肤,皮下放置橡皮引流条。 于术后24~48小时后拔除。术后保持头向健侧卧位,3天后开始活动锻炼 ,用加工的充气颈托维持头偏向健侧,下颌转向患侧20~30度,防止粘连,共8~12 周。每4周来院复查一次,调节颈托,保持头颈倾斜的角度。

3 治疗结果

本组17例患儿,术后恢复顺利,切口六天拆线,均一期愈合。术后经过2~5年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17例患儿斜颈畸形完全矫正者16例, 领口部正常“V”形轮廊存在,颈部活动正常。1例11岁患者因胸锁乳突肌纤维化较重,颈部活动轻度受限。面部有明显不对称的2例大龄患儿,1例术后3年明显改善, 另1例仅有部分改善。满意率94%。效果明显。

4 讨论

1)对造成先天性肌性的病因,目前集中认为 因难产胎儿颈部被过度牵拉所致,真正的病因仍不甚明了,发病率在0. 3% ~ 2% 之间②。因此, 胸锁乳突肌产伤后,肌肉组织纤维化挛缩是斜颈畸形的病理基础。而解除该种挛缩无特别无创治疗手段,目前主要手段是手术矫正。肌性斜颈的手术方法有多种,传统手术方法对矫正头部倾斜能起很好的作用, 术后颈部固定和锻炼斜颈畸形可完全矫正。但是由于患侧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肌键和锁骨头肌键止点全部切断, 颈部活动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肌键和锁骨头肌键两头均切断, 使正常领口部的“V” 形轮廊消失③。胸锁乳突肌延长术, 在保持患者领口部正常“V”形轮廊的存在的基础上,同时矫正了斜颈畸形, ,更好地保持了颈部的外观。2)治疗要点: ①精选病例,均为胸骨端及肌腹发育良好, 仅有轻度纤维化, 缩短长度在3cm以内的病例。年龄越小,手术效果越好。本组1例效果较差的原因, 主要为患者年龄大,术前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较明显, 肌肉大部分已纤维化。对于较重的病例,我们仍提倡胸锁乳突肌下端完全切断术。②手术切口应位于锁骨上缘平行一横指处(相当于锁骨上凹处), 切口隐蔽, 与皮纹一致, 愈合后, 疤痕不明显,切口过低疤痕明显。③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肌肉的离断处,不能太靠上,超过该肌肉的中点, 避免损伤深部的付神经,而影响患侧提肩运动。④术中转动头检查,通过双向活动头来对比,明确紧张的组织并予以彻底松解,必要时需松解肌鞘、颈动脉鞘、颈前肌群或肩胛舌骨肌,注意应尽量保留颈前和颈外静脉。完成延长后,再次转动头部检查,确认延长后的胸锁乳突肌不影响头部的活动。⑤颈阔肌不缝合,避免颈阔肌断端连接挛缩而影响外观。⑥术后3 d 开始功能锻炼,加工的充气颈托(健侧以绷带勒紧,使左右两侧不对称)佩戴好,坚持8―12周,使头颈维持在矫枉过正的姿势,使患侧胸锁乳突肌不再次挛缩。

目前一致的意见是,出生后6个月内的患儿,经保守治疗无效, 应即进行手术矫正。一岁后应尽快手术治疗, 年龄越小, 效果越好。对于胸锁乳突肌挛缩较轻的患儿,采取胸锁乳突肌延长术结合整形美容操作原则,在矫正肌性斜颈的同时,兼顾颈前领口部的“V” 形轮廊,隐蔽切口,减少切口疤痕,满足了患儿及家长对美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盛修. 先天性肌性斜颈. 见: 陆裕朴. 实用骨科学[M]. 第1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1. 1218.

[2]吴廷椿.口腔领面外科及头颈部整形外科临床实践.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26.

有头没有颈范文第5篇

副神经损伤临床上极少发生,查阅近期资料报道甚少。现将我院在手术切除左颈部淋巴结组织病检时误伤左侧副神经1例的诊治情况作如下报告。

病历资料

患者,女,46岁,自诉2008年1月27日洗澡时触到左侧颈部花生大小包块,有痛感。1月28日到我院就诊,查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外侧触及0.7cm×0.7cm大小包块,活动差,轻触痛。1月30日在局麻下行包块切除病检。具体于包块上皮肤横切口长约2.5cm,深约1cm,取出之包块为淋巴结,大小同上。手术时患者诉左颈肩部牵拉不适感。我院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病检结果均报告“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术后1个月复诊,颈右转及左侧抬肩困难,左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肌力3级,4月初转上级某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左侧臂丛神经不完全损伤伴肌营养不良”,经治疗无效。5月底,左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肌力下降至2级,左侧肩胛骨下垂。昆明总医院确诊为“左侧副神经损伤”,而行手术探查,术中发现左侧副神经进入胸锁乳突肌,在颈外三角沿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浅表下行,并与皮下组织粘连,该副神经有0.5cm范围增粗变硬,手术切除神经组织约0.8cm,显微镜下端端吻合术。术后制动2个月,分别于术后3~6个月随访,左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肌力已恢复到5级,左侧肩胛骨下垂改善,能耸肩,头能转向健侧及回旋。

讨 论

解剖生理及临床:副神经为第十一对脑神经,属运动性神经,由起于延髓和脊髓的两根合成,经颈静脉孔出颅后,延髓根纤维并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脊髓根纤维行向后下进入胸锁乳突肌后,在其后缘中点处的深面走出,越过颈外侧三角的上部,颈深筋膜浅层深面,发支至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沿副神经有颈深淋巴结围绕。该侧副神经走行位置浅表于皮下组织内,颈深淋巴结同样浅表,属解剖变异。副神经损伤后,因胸锁乳突肌瘫痪,头不能向健侧回旋和向患侧侧屈。又有斜方肌瘫痪,患侧肩胛骨下垂,耸肩无力。

有头没有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颈椎病 误诊 误治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我院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颈椎病可以引起不少特殊症状,有些曾误诊误治为其他病多年。现就我院收治2005~2008年颈椎病人54例,其中有代表性的3例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王××,女,70岁,农民。自述于一年前无明原因出现颈背部发热,头面部皮肤感觉异常,出现往上卷感,曾去多家医院诊治,未见效果,反而症状加重,又出现头痛、上肢麻木,偶有耳鸣、胃胀。查体:颈部生理弯曲,颈2-3棘突两侧压痛、弥散痛(++),颈部5~7棘突旁触痛(++),棘突间隙清楚,双侧肌间横突触痛(+++)、弥散痛(++),双上肢肌力、肌张力可。心率56次/分,心音低钝,无杂音,BP160/80mmHg.

例2,秦××,女,31岁,工人。自述于3年前因劳累出现右上肢不适,伴右侧头痛,休息后及对症治疗症状可减轻。近一年来,常常无明原因出现心悸、胸闷、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心律不齐,发作一般持续1~2小时,疼痛先从肩背部开始,再转至心前区,颈臂活动、咳嗽时疼痛加重,并伴有头晕。在多家医院按“心脏神经官能症、心绞痛”治疗,无明显效果。查体:颈5-6-7-T1 棘突触(+),双侧横突触痛(+),右颈部外斜肌触痛(+),上肢肌力、肌张力可,心率56-60次/分,心音低钝,闻及早搏,无杂音。

例3,丛××,男,41岁,工人。自述于3月前无明原因感到纳差、乏力、头晕、腹胀,有饥饿感但食不下咽,做钡餐检查示胃炎,服药千余元,未见效果。近两月上述症状加重,又出现颈部疼痛,伴耳鸣、右上肢无力,工作时间长后双手疼痛、麻木。查体:颈4~5~6~7棘突压痛(++++),前曲30°、后伸35°、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引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叩顶试验(+++),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左上肢肱二头肌试验(++++)。

以上病人均经过CT确诊,并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经给予推拿、按摩、理疗及特殊疗法治疗一段时间后,上述非特异性症状消失。

2 讨 论

有头没有颈范文第7篇

骆驼,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极能忍饥耐渴。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3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

骆驼是骆驼科骆驼属的动物,只有两种。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开始驯养骆驼,作为役畜,以供驮运和骑乘,有许多国家有倚赖骆驼为生的骆驼牧民,甚至有骆驼骑兵。单峰骆驼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亚洲、印度等热带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带的牧民以骆驼奶甚至骆驼血作为食物,目前全世界只有1400万头,全部都是家畜。

(来源:文章屋网 )

有头没有颈范文第8篇

名词陌生症状常见

如果你有上述表现,去医院全面检查却没有明显异常,当心是得了上交叉综合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治疗师吴同绚解释说,这个医学名词听起来陌生,但普遍存在于白领、学生、家庭主妇及不恰当健身人群中。它因颈后部和胸部肌力较强且肌纤维缩短,颈前侧和背部肌力较弱且肌纤维被拉长,强弱肌肉相互交叉而得名。

有数据表明,白领人群中患有上交叉综合征的人数占70%-80%。例如,办公室久坐或长时间使用电脑,感觉颈肩酸痛;爱好健身却只重视锻炼胸肌而忽视对背部肌群的训练,做下蹲动作时腰背没有挺直就含胸蹲下,或者在跑步C上抓住扶手,导致含胸弓背。

姿势不对易头晕

吴同绚指出,上身姿势不对会影响头部的血液供应。因为血液主要通过颈椎输送,如果颈椎生理曲度不好,就会加重颈椎的负担,造成血管血液供应不足,出现头晕症状。此外,含胸驼背也会加重颈肩负担,这时胸廓没有完全打开,会影响呼吸肌的正常呼吸功能,肺部摄氧量降低,使人容易疲劳。

缓解症状多做操

可以通过运动调整姿势,从而缓解症状。吴同绚推荐,一套简单实用的“字母操”,就能缓解不良姿势导致的肩颈酸痛。

“I形”,收颌是基础。坐在椅子上,颈肩完全放松,平视前方,收下颌,向后平稳缓慢移动头部到极限处保持5秒,再回到初始位置为一次,姿态由含胸“C”形调整为挺胸“I”形。这可以帮助我们找回正确姿势和,练习颈前肌肉的肌力,简单有效,是所有训练的基础。

“n形”,耸肩能放松。双肩缓慢提起靠近耳垂,再缓慢下落到极限处为一次,好像一个上下浮动的字母“n”,不断调整手臂和双肩。可放松肌肉,放松颈肩周围肌肉。

“YTWL形”,强健肩臂。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挺胸收腹,双臂斜上举掌心向前如同字母Y,然后双臂下落至侧平举如同字母T,屈肘下落至身体两侧如同字母W,肩关节保持不动前臂下落与地面平行如同字母L,反复练习。可帮助纠正不良姿势,训练肩带肌群,增强肩臂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