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近体诗的格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第1篇

1、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2、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3、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平仄对仗。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来源:文章屋网 )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第2篇

近几年来,许多有识之士竖起了弘扬国学的大旗,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许多语文教师,也让四书五经、老庄哲学、史记汉赋等国学经典重返语文课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机融合国学经典的教学,培养学生忠与孝、仁与义、信与礼、智与勇的国民精神,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古诗词教学曾经一度令我困扰不已:学生背诵得多,遗忘得也快。这也是一个令大多数语文教师感到特别棘手的问题。为什么用普通的朗读法学生记不住,而我们的先祖只要读过书,大多数人诗词歌赋却能倒背如流?为什么会这样?是现在的学生记性不如旧时私塾里的小童子好?我想,可能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契合诗词教学的规则。有幸认识了中华吟诵学会的徐建顺老师和“素读大师”陈琴老师,他们的引领让我豁然开朗――吟诵,中国古老的读书方式。吟诵,是我国传统的美读诗词文的方法,它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是古人个个都会的读书方法。它像唱,却和唱有本质的区别。吟是按字的读音、平仄,依字行腔,依义行调。

第一,平长仄短。近体诗、词、曲、文,吟诵的时候,偶位字的平声字和押韵的字要拖长,其余的字不拖长。比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中,白、一、日、不为入声字,读短音。间、还、山为韵字,读长音。辞、云、陵、声、舟、重为偶位字的平声字,读长音。其他的字,读中音。偶位字的平声字读长音,会形成二――四、六――四、六――二不断重复的规律,这就是格律。

第二,文读语音。普通话吟诵基本上都是按照普通话的声、韵、调来吟诵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字音都是按现代汉语普通话读的,部分字音需要文读。文读是吟诵的传统,就是某些字要按照古音或官话来读。普通话的文读分三种情况:一是入声字要读短音;二是韵字一定要押韵,因为古今语音的变化,某些句尾押韵的字已经不押韵了,但是在吟诵的时候,要尽量参照古音使之押韵;三是个别字要文读,这种字都是传统意义上就是要文读的,比如,“秋思”的“思”读四声,“遥看瀑布”的“看”读一声等,这些读音往往与平仄格律有关,读错了就乱了格律,失了韵味,所以要文读。

第三,腔音唱法。腔音是中国音乐体系的特征,与西方音乐体系相反。吟诵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音量,随时变化大小,声断意连,以传情达意。同时,音高也要随时变化,一方面依字行腔,用这种腔音表示字音的声调,另一方面也是在表达情感。要想学好腔音,可以多听听自己喜欢的戏曲和说唱曲艺,他们都是腔音唱法。另外,腔音唱法还讲究气沉丹田,吐气发声。吟诵的发声是最自然的,怎么说话就怎么吟诵。千万不要学西方的美声式唱法,也不要学流行歌曲的平板式唱法,因为我们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汉语的传情达意,全在开合、声调、音量的婉转变化上。

第四,平声字、仄声字、入声字。中古时期,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种。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上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去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四声,入声是一种短音。后来,平声的阴平变成了一声,阳平变成了二声。所以,平声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读一声和二声的字。仄声字,指上、去、入三种声调的字,现代汉语没有入声了,所以读三声和四声的字就是仄声字。古代人为什么要分平、仄呢?因为在吟诵的时候,平声字可以拖长,仄声字不能拖长,仄声字一旦拖长,听起来就是平声字了。这也就是近体诗格律形成的原因――出于吟诵的需要。古代的入声字,现代汉语中都变成了一、二、三、四声了,但是,吟诵的时候,仍然要把入声字辨认出来,把它们归入仄声字。

第五,近体诗词格律所谓近体诗,就是隋唐以后出现的格律诗体,包括绝句和律诗。其余的诗体,比如,古体诗、乐府歌行、四言诗、楚辞体等,都不是近体诗,也就是没有格律。词、曲都是近体的,也就是都是有格律的。文,只有句子的偶位字平仄相间的,有对仗的,才属于有格律的文。比如,唐宋以后的很多骈文就是如此,小学阶段接触的比较少。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每句都是五个字或每句都是七个字。只能押平声韵。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二、四、六、八等偶句必须押韵,三、五、七等奇句必须用仄声字结尾。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绝句两联都是可对仗可不对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指每句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是无所谓的,二、四、六字的平仄是有规定的。这些规定是:同句相间,即同一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相间,即一平一仄一平,或一仄一平一仄。同联相对,即同一联的两句,其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相反。邻联相粘,即不是同联而又相邻的两句(如第二句和第三句两句、第四句和第五句两句、第六句和第七句两句),其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相同。如此一来,格律诗的平仄规律就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对称体。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唐诗 发展 流变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31-01

关于唐诗的分期有诸种不同的说法,其中影响最大也较为通行的元人杨士弘《唐音》首次提出而明人高棅《唐诗品汇》续加阐发的“初、盛、中、晚”四唐说。

我们所说的唐初,指自唐王朝建国至玄宗先天元年(618~712);盛唐,指至玄宗先天元年至代宗继位(712~762);中唐指自代宗宝应元年至敬宗继位(762~825);晚唐,指自敬宗宝历元年至唐朝灭亡(825~907)。

应该看到,文学史的发展阶段有很大的继承性、中介行和复杂性。就诗史整体而言,它是逐渐过渡变化的;就诗人个体而言,又经常处于两个时期的交叉结合点上,故应变通灵活地看待这种分法,而不宜过分机械,导致削足适履。

纵向看。初唐诗承上启下,一方面,他继续着六朝诗人未走完的路,将近体诗的艺术形式进一步完善,完成;另一方面,它自机体内部反拨六朝之华彩,向原始自然艺术回归,呈现盛唐之音的先声,使盛唐诗歌攀至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一方面,它完成了自然美、人工美两大艺术潮流的精美融合;另一方面,它又预兆了新时代诗歌的种种特点。中唐诗歌变而求存,奇花异葩,竞相争艳,从而将原本清晰明净的诗歌线索拓而为立体,拓而为多元。晚唐诗既是结束又是开端。结束者,呈现出传统诗歌无可逆转的颓颜;开端者,更新了诗艺的内涵和外延,完成了诗歌向词的转变。

横向看,唐代是各种诗体全面发展的朝代。

五言古诗。初唐五古沿袭六朝,至陈子昂时割除积弊,恢复汉魏古朴浑厚。盛唐王孟五古清淡闲雅,直贯中唐韦柳。杜甫对五古大力开拓,随后元白、韩孟亦续有拓展。

七言古诗。大体说来,唐代七古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唐四杰用赋体改造七古,并揉进近体诗的格律,将六朝简单质朴的七古形式演变为一种体制宏阔,形式邪美的长篇歌行。此后,七古的创作空前活跃,刘希夷、张若虚等,在四杰的基础上进一步淘洗铅华,诗风转晴空疏朗。这是第一阶段。盛唐,七古更上一层楼,涌现大批七古高手,如李颀、王维等人尤为杰出。盛唐七古,一部分体制上仍走初唐路数,大部分则取法形式自由的汉魏古诗,呈现出酣畅淋漓,纵横跌宕的特色。这是第二阶段。中晚唐七古,一方面在体制上排斥近体声律的同化吸引,在艺术上引进散文的表现手段,如韩愈;另一方面则突出强化委婉叙事的功能,如元白。晚唐诗人大多气格卑下,笔力纤弱,无力驾驭这种体裁,故令其逐渐衰微。

乐府诗。唐代乐府诗又分为古体及新体诗。古乐府,指文人拟作汉魏六朝乐府古题的诗歌。自六朝后,文人乐府或陈词滥调,或之作,逐渐走向衰微。入唐,在初、盛唐诗人的努力下,古乐府远绍汉魏,走出低谷,达到空前繁荣。唐古乐府比之以前,有如下变化:第一,与音乐基本脱节;第二,拟古观念得到突破。因此,唐人古乐府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新乐府,乐府自从确立,始终沿袭乐府古题,至杜甫始得突破这一传统,即事名篇,以新题写时事。之后,经过元结、顾况的发展,至中唐,经元白倡导,创作空前兴盛,形成规模可观的新乐府运动,影响波及晚唐。

总的看来,唐人古体,自元和后便逐渐衰落,近体诗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齐梁时即已酝酿,入唐后方开始成熟,最后定型于沈宋之手,唐人为区分格律诗与形式相对自由的古体诗,便称之为“新体诗”或近体诗。近体诗的形式主要有: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和排律。

五律,最早出现的成熟的五律,当推王绩的《野望》,“五言律前此失言着多,应以此章为首”(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四杰”崛起诗坛,五律方流行,故王世贞称“四杰”五言诗为“律家正史”。五律的定型,功归沈宋,因此,“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盛唐五律创作盛况空前,仅次于五古。孟浩然尤长于五言,王维被誉为“五言之宗匠”,还有杜甫等。中晚唐时,人们喜作律诗,五律经孟郊贾岛等人之手,虽失盛唐清旷闲远,博大精深,但更见圆整精纯。

七律,唐前未见合律七言,成篇的七律,至沈宋方有,故胡应麟说“七言律滥觞沈宋”。沈宋之时,七律新起,未被普遍接受。至盛唐,七律作者渐多,其中王维、李颀最受后人推崇,胡应麟云:“盛唐七言律称王李”,即此,七律已完全成熟。但盛唐七律多吟志唱酬,登临游览之作,且还未被人们所重视。杜甫是诗史上写七律的第一大家,可以说,七律至他境界始大,感慨始深,艺术方臻化境。此后,七律数量激增,成为堪与五律比肩的重要诗体。晚唐李商隐承杜甫而又青出于蓝,将这一形式发展到一个更加精纯的境地。

绝句,有古绝和律绝之别。唐古绝不多,律绝至沈宋定型,而后流行,成为最活跃的诗体。初唐绝句不多,风格浑朴自然。盛唐绝句大放异彩,几乎无人不作,艺术日臻完善,确立了绝句注重“风调”,讲究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盛唐绝句与初唐相较,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一,初唐绝句,喜用对偶,尤其尾联;盛唐绝句则多以散行作结,三、四句构成转合,造成婉曲回环,句绝而意不绝的效果。其二,盛唐绝句发展了组诗体制,既扩大了绝句的规模,又保持了其小巧灵活的特点。中唐绝句作者更多,名篇迭出,各具风采。晚唐绝句,顺应了形式趋小趋短的艺术趋向,数量激增。内容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咏史,一是爱情。前者显示出时代末世忆昔怀旧心理的扩张,后者流露出诗词交接的端倪。

[ 参 考 文 献 ]

[1] 白本松,王立群,孙克强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稿》.河南大学出

版社,1995年.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第4篇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2、汉代的古体诗: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唐宋的近体诗

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3、后期发展:

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第5篇

2、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绝句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两大类。其中平起式又分两种:一、平起平收,首句押韵;二、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仄起式也分两种:一、仄起平收,首句押韵;二、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3、按平仄律,七言绝句有四种标准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4、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厉声教的《观潮有感》等。

5、明清人认为七绝起自萧纲、虞世南或是四杰的说法,都是指七言律绝。虽然七绝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确以律绝为主,但与五绝一样,古绝之形成还是先于律绝。现代国内外学者一般倾向于以北朝乐府民歌为七言古绝之源。也有学者认为七言古绝的源头应追溯到西晋的民谣。虽然汉魏时已有曹丕《燕歌行》这样成熟的七言歌行,但最早完整的七言四句体的出现,是在西晋的歌谣中。这就是逐句押仄声韵的《豫州耆老为祖逖歌》:“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思歌且舞。”

6、初唐时,七言绝句不仅数量较少,题材狭窄,而且在诗坛上的影响也很小,艺术上也不够成熟,不仅未能充分协律,而且作风比较板滞(如常用对仗作结,有类律诗的前半截),缺乏悠远的韵度。初唐比较知名的诗人如沈佺期、宋之问,律诗写得很好,七绝水平却一般。进入盛唐,大量的七绝诗人涌现,在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完全可以与五绝并驾齐驱。李白、王昌龄、王之涣、王维、贾至、高适、岑参、常建等确是当时诗坛上的一批七绝高手。代表七绝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王昌龄二人。王昌龄率先并大力创作七绝,在他的笔下七绝的题材得到了大大拓展,举凡从军、出塞、怀古、赠别、狩猎、宴饮以及奉佛、崇道、闺思、宫怨等等,无不可用七绝来表现,扩大了七绝在诗坛的影响。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第6篇

《雁门太守行》不是七言律诗。因为若不论平仄句式、联间相粘等,这首诗不是律诗,至少有两点差别比较大,首先是用韵不符,律诗要求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再者颔联和颈联没有采用对偶句。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其中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中唐诗人李贺用其创作了一首相对大气的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而已。

(来源:文章屋网 )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第7篇

宋代成就最大的文学式样是宋词。

宋词是诗歌的一种,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柳永、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来源:文章屋网 )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第8篇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多样,但究其根本,离不开诗词的载体——语言,而作为古诗词的言语系统是声韵丰厚的,笔者针对诗词语言的本质特征提出实践性的方法——“吟赏教学”,一方面立足于传统,一方面实践于教学,希望做到有益传承,有效教学。

首先,激趣——教学的锁钥。

唯有让学生有兴趣,方可引领他们进入吟诵的大门。在教学中先有意让学生观看和聆听一些老先生的吟诗视频和音频,在欣赏中由不接受到慢慢产生兴趣,并利用马鞍山市每年一度的吟诗节活动给予学生欣赏的平台,甚而产生对本土文化的骄傲感。接下来可以在必修课的诗词单元教学中引入一些诗词的吟诵范例,投石问路般地预留审美空间。同时同步在校园内成立吟诗社,丰富校园文化,定期开展社团活动,拓展语文课堂外延,以吟诗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其次,晓声——教学的础石。

此处的“声”有表面的声即“四声八音”,四声即平、上、去、入,汉字的每一字都有高低抑扬的升降调,虽然有连音的变调,但声调基本固定,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平为平声,上、去、入三音都为仄声。在诗词中,平仄相间,四声递用,形成诗词的声韵美。所谓“八音”,是八个音阶,就是将“四声”再进一步细分为阴、阳两组,阳声有上扬的现象,触动声带较为沉重,是浊音;阴声为清音。在具体教学中,八音一语带过,不可深究阴阳。四声作为古诗词的入门,应讲明讲透,在四声的教学中,就可“声情吟赏”。关于四声如何吟,要教会学生先背诵明朝释真空先生的四声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在背诵四声歌诀后,反复训练学生的四声意识,感觉四声的语言美,在语言美中品味古诗词中的四声递用。

“声”还有深层的“格律”之声,在“晓声”这一环节中尤为重要,格律诗的平仄规则要讲透,在具体讲解时可以杜甫诗为例,让学生标出平仄,感受基本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然后分清仄起式和平起式,弄清唐代近体诗以来对于声音的严格要求,在格律章节讲解时,可结合学生的写诗来落实。

再次,授吟——教学的肯綮之环节。

授吟最为必要,是因为只有强化学生的学吟,才能真正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美和音乐美,吟诵专家盘石老先生认为吟有吟诵、吟咏、吟唱,他区分三者是从音乐性的角度进行区别的,他认为吟唱最有音乐性,吟诵和吟咏因人而异,千人千调。的确如此,不论什么诗词,几乎是每个人一种风格,叶嘉莹先生也说:中国诗的吟唱有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掌握了平仄的声调,还有它的停顿、押韵等顿挫的节奏后,其他高低长短都可以自由发挥。

广东的小学吟诵教育专家陈琴先生归纳出她自己的近体诗吟诵规则:平长仄短入声急,依字行腔气要匀;一二声平三四仄,平声吟长仄略短;分清音步辨入声,依字行腔尾音缓。其中她认为不必过于教条,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吟出诗歌的音步即可。南京的陈少松老先生认为就一句的吟诵而言,语调往往呈现出一定的曲折性,这是构成古诗词优美旋律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在具体吟诗时便引导学生遵循声韵的规律,自由发挥。吟诗最重要的是“因声求气”,如果学生能根据“声”来感受诗词的格律美,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了。

总体而言,可采纳秦德祥先生概括出的吟诵音调三条基本规律:平长仄短,平高仄低或平低仄高,平直仄曲。在不断授吟过程中让学生反复体会这些规律,可提供参考吟谱,也可不用,只是口传心授而已。

最后,悟情——教学之枢纽。

把握了声,感受了吟,自然会赏其中的情。“情”,包含喜怒哀乐,爱憎好恶。古诗词都是作者表现情感的文字,不管是民歌,还是文人诗词,都可以寻到情感的烙印。在此处用“悟”字,是因为高中的学生已具有对古诗词的初步审美心理,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稍加点拨,很多情感学生都可以达到顿悟的。佛学中言顿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那么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能顿悟,不更是教学的极大智慧吗?“声情吟赏”便是最便捷地打开顿悟之门的钥匙。因声情吟赏,教师无须多言,韵律美和音乐美自然显现;因声情吟赏,学生边吟边品,凡此种种情感,皆在内心了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