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诗李白

古诗李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古诗李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诗李白范文第1篇

“望庐山瀑布。日照……”教室里传出了同学们的读书声。我不耐烦地拿着书,嘴巴一张一闭,假装在高声读书。因为昨晚看电视太晚了,所以今天无精打采,眯眯呼呼想睡觉。“呼……”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开始了梦游庐山。

我到了Q博士家,问:“Q博士,最近有没有发明些有趣的东西?”Q博士抬了抬眼镜,说:“我最近发明了一种时光机器,可以到你想去的时代。”我半信半疑的问:“真的吗?”Q博士说:“当然是真的!我老Q什么时候骗过人。你想去哪个时代?”我说:“未来必然好!可是,我更想了解唐朝。”Q博士自信的说:“好吧!我就让你去唐朝。”只见Q博士在一台电脑上按了几个数字,然后对我说:“把眼睛闭上。”我闭上了眼睛,心中紧张得像一只小鹿在跳。只听见一阵急快的风,我连忙睁开眼睛。展现在眼前的是,没有污水,没有臭气,没有车子声,只有一些穿着袍子的男女。“哇!”我真的到唐朝来了,该怎么玩呢?”这时,一位穿着黑色袍子,背着个包的书生。当时我还没看出来,后来才想起古诗《望庐山瀑布》的那幅图上的诗人和他长得一模一样。我惊喜的叫起来:“莫非,他就是李白!”我心里嘀咕着:嘿嘿!正好可以让他教我学古诗,顺便让他给我写几首诗,让我也威风下。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追上去,庄重的对李白说:“heiio!李白诗人。”李白回过头来,莫名其妙地说:“什么是‘哈楼’?你是谁呀?”我兴奋地说:“哦!那个‘哈楼’就是你好的意思。我是21世纪的小学生。想让您教我学您自己写的一首诗。”李白为难的说:“我要去庐山了,没时间。”我高兴的说:“我也去!”到了庐山,我和李白站在桥上,只见远处香炉峰在阳光下,出现了紫色的烟云,远处的瀑布像一条大河,那瀑布长如银河一般。我这时正准备记李白的诗词。李白见奇景,诗兴大发,立刻吟出诗词:“‘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好诗好诗!”我笑眯眯的说:“谢谢您教我!”

“张婧虹!张婧虹!”老师叫道。我被叫醒了,老师说:“你把《望庐山瀑布》这课背一遍,并说出诗意。”不知怎么的,我背得滚瓜烂熟,说得仔仔细细,老师也心服口服了。

下课了,我望着那首诗,心里甜滋滋的。

古诗李白范文第2篇

切入点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如果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导入,那就能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赠汪伦》这首古诗前,曾设想了好几个导入方法,但都因为没有一点新意,而被逐一否定了。后来经查阅资料,发现了一个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故事——汪伦和李白如何会成为好朋友的?就从这段佳话入手,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生:想!

师:据说在唐代,有一个叫汪伦的安徽人。他很有才华,不喜欢做官,但对李白的诗却十分喜爱。有一天,他得知李白要来安徽,特别想请李白到家住一段时间,但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请到李白。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妙计,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上面写着:“太白先生: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不妨择日光临寒舍共赏桃花,共谋一醉。”

讲到这里,我戛然而止,抛出一题: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爱旅游、爱饮酒的李白,看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你会怎么想?

生:我一定会和好朋友一起天天饮酒做诗。

生:我一定会一边赏花,一边饮酒,乐不思蜀。

师:那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出示以下内容)

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便应邀来到汪伦家。来到后,李白方知“上当受骗”:原来“十里桃花”是十里外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是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但李白被汪伦的一片诚心感动了,最终成了好朋友。分别时,李白被汪伦的一番深情厚谊感动,情不自禁地作诗一首,留下了千古绝唱《赠汪伦》。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这个故事的引入,不光巧妙地导入了诗题,而且还拓展了文本,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切入点二:抓住异同、展开教学

在一次送教下乡的活动中,我选的教学内容是李白诗两首——《赠汪伦》和《送孟浩然之广陵》。在一开始的教案设计中,我选择了教一首,自学一首的模式。但在试教过程中,发现这样设计,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根据实际情况,我调整了教学思路,我重点抓住了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展开教学。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思维敏捷,情绪高涨,努力寻找着这两首古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于是,作者相同,题材相同,表达的情感相同;表达方式不同,送别的地点不同……学生的头脑被这看似简单,其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活了。于是,一束束思维的火花喷薄而出,学生一次次深层次的有效思维得以呈现。最后,我是这样小结:同学们,你们学得真棒!相信随着你们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你们定能找出这两首古诗更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其实也是在告诉学生“温故而知新”、“终身学习”的道理。

同样的教学内容,因设计的巧妙而激活了课堂;同样的课堂,因我们的匠心独运而精彩纷呈。

切入点三:关注体验、领悟诗情

为什么今天的语文教学特别关注体验?因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那种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在教学中的验证,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为了让学生体验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那份依依惜别的感情时,我采用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我问:你遇到或见到过哪些类似的送别场面?那时,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地说。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了诗人的那份情感。此时此刻,诗人的情、学生的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了教材与学生的最佳整合。

古诗李白范文第3篇

一、加强诵读,积累古诗词

诵读是我国古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吟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7—9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编推荐的这些古诗文,是历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精华。这些名篇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且易于掌握理解,并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是诵读的最佳材料。“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打开课本,让学生放开喉咙大声诵读,使其在读中涵咏,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陶冶,在读中升华……在吟诵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要辅以朗读技巧的必要指导,使其掌握重音、停顿、节奏、速度、语调等要领,力求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引领学生步入审美佳境。诵读不应仅出现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每节语文课前,都可以先诵读一首诗或一段文,在古诗文诵读的余韵中展开课堂教学。

二、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之作,诗所传达出的思想主旨无不与作者的平生、阅历、遭遇及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相关。因此,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就必须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易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又如李白的《行路难》,若不弄清楚李白写这首诗的处境,那么诗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等句子学生就无从理解。因此分析诗歌前,我先跟学生把背景资料交代清楚:天宝元年,李白被召入京,供奉翰林。玄宗虽对他礼遇有加,但不过是赏识他文学上的才华,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一向清高的李白忍受不了这种处境,而他的清高又为当朝的权贵所难容,终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就意味着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不能不使有着积极入世之心的李白感到极度苦闷。这时,他的一位朋友在京城摆了一桌酒席宴请他。面对美味佳肴,李白却“停杯投箸”,难以下咽,学生也就能理解这种心情了。

三、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古诗文的学习,应采取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不能呆板单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曾进行过以下多种尝试:利用自习课给学生开办古典文学知识讲座,搞文学欣赏,培养其鉴赏能力,提高其审美水平;让学生走上讲台,利用课前三五分钟时间,推荐一些名篇名句给同学,并作简单点评;让学生把古诗词、篇章改写成课本剧,在班级表演;进行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文学典故知识比赛、名句接力赛等多种比赛形式。

四、抓住诗(词)眼,鉴赏古诗词

古人作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而一首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字句就如同这首诗词的眼睛,即整首诗词的主旨句。因此抓住古诗词的诗眼或词眼,是我们教学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比如大家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诗人曾用过“到”、“过”、“入”、“满”等字,但终觉不如“绿”字来得好。原因是:用“绿”字诗意就更显深沉,情思浩荡,不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流露出诗人当时奉诏入京的喜悦,还有经历罢相之后被征召回朝的重重忧虑,一个“绿”字高度概括出诗人的喜悦、彷徨等丰富的内心世界,着实让称道。

五、联系生活,运用古诗词

古诗词作为祖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我们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一学生考试失意时,我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中写雨的一段时,讲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我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用杜甫的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好地回答了我。是啊!“润物细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轻盈这一特点的绝好写照吗?

古诗李白范文第4篇

一、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因此,创设情景,奠定情背基调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本课前,我通过网络去查阅了有关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在课前给学生介绍。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们知道李白吗?知道汪伦和他是什么关系吗?然后说:老师从网上知道了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演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课件,教师开始问:他是谁?他的诗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他“手可摘星辰”“欲上青天揽明月”。在孩子们的一片惊喜声中,李白诗风如春风拂面,给孩子们一个李白诗歌风格的印象,也为本节课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的理解做铺垫。接着,让学生自己认真阅读这篇古诗,感悟诗意。然后,我对学生说:“刚才,你们自读自吟,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现在,能否抓住诗句中关键词来感悟诗人的情感呢?”一学生说:“我从‘忽闻’这个词体会到李白惊喜的心情。李白是忽然听到歌声的,他原先没有想到汪伦会踏歌来送他,所以他惊喜。”又一学生说:“我补充。我从‘将欲’这个词也能体会到李白惊喜的心情,因为李白乘坐着小船将要离开,人在那一时刻,听到了歌声,心情一定是格外惊喜的。”还有一学生说“根据查找到的资料,我知道了‘踏歌’是一边唱歌,一边跳着舞,可以看出汪伦对李白的友情是十分深厚的。李白此时一定被汪伦的深情厚意感动了。不然,他怎么写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批文入情,只有调动了情感因素,语文才能学得有滋味,闪烁着人文光彩的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若是一味机械反复地背诵,或停留在词句理解上,那么学生又如何领会言外之情,象外之意呢?

三、朗读入心,激发学生兴趣

有人认为“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媒体的介入,由于师与机、生与机的交流,往往会削弱流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其实不然,假如教师能把握住“朗读”这座桥梁,就能让多媒体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不及汪沦送我情”这一诗句饱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怎样用朗读加以体现?带着这样的思考阅读有关诗人的资料,有关友人之间的故事,学生读出了李白为意想不到的相送“惊喜“,为了解自己的个性“感动”及读者对友人之间的情深“赞颂”等不同的情感,实现了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然后,放轻音乐,再度感悟、体验诗的意境,升华学生对该诗的理解。师:“李白被深深感动了,小船轻轻地划开了,一圈圈涟漪荡漾开去,生性豪放的诗仙又要寻仙访友去了。离别时刻,道不完声声珍重,望着岸上汪伦飘舞的身影,耳畔传来友人美妙歌声,(下转第37页)(上接第28页)李白,一个感情丰富的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悟一悟。”学生按捺不住,纷纷举手表现不同形式的朗读,有激动,有喜悦,有深情……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孩子认为:“李白是个天才诗人,天才都会有点疯狂的!应该是很激动的样子。”我当时赞许地笑了,并肯定了他的想法:“你的体会真独特,李白确实是个激动型的人,生性豪放不羁,不然怎么会有“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这样的诗句呢?你就来当回天才李白,把李白当时激动至极的心情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激动地大声朗读。学生们品位得非常到位,都读出了自己的独特经验。我同意大家的不同读法,让他们合在一起,以大合唱的形式吟诵出来。以往我们教完古诗后,要求学生背,很少引导学生诵,背完了就等于学完了。而韵读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有韵味的吟诵,学生可通过韵读吟诵的训练,激情迸发,入情入境,入耳入心,达到易记难忘的效果。

四、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兴趣

古诗李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 新理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脍炙人口、引人入胜的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中外诗文160篇(段)。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重视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全面陶冶和课外拓展,通过自主诵读、联想和想象的具体运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古典诗词教学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成为教学的愉快享受,成为审美教育的平台。这一点几乎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者的共识。低年级的小学生知识面很窄,理解能力低,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古诗必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如果教法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学生对古诗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不感兴趣,不愿意学习。那么,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应如何进行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

一、反复诵读

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琅琅上口的古诗尤要重视诵读。在讲授古诗时,教师首先反复吟诵,在吟诵中体会诗的韵味。“好诗不厌百遍读”,通过反复诵读,强化对文字的记忆,而且诗的形象也逐渐浸润于学生的脑海中。例如:课堂起始:“同学们,我们学会了很多古诗词,谁来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让大家分享”尽量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朗读教学,可以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读正确,念准确每个字的字音,把握好诗的正确节奏,把诗的节奏感读出来。古诗是非常讲究押韵的,节奏非常强,《春晓》的正确节奏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绝句》的正确节奏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导朗读时,就必须要学生按照诗的正确节奏读。二是强调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学生把古诗的思想感情读出来。由缓到急,由低到高,从“无情”到“有情”再到情感的喷发,把阅读推向,从而领悟古诗。

二、采用讲故事等多种导入方式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三、可唱,可画,让古诗课堂情趣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段诗文教学,并不要求深刻地理解诗文的意思,主要是积累古诗,而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运用唱歌的形式记忆古诗、展现古诗,学生自然就有趣了。用唱的方式既合符古诗本身的特性,也融合了课堂气氛。古诗本身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枯燥无味的古诗加上快乐活泼的儿童乐曲,古诗就显得与学生距离接近了,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在教学《咏柳》一课时,我就加进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旋律,学生跟着已会的旋律歌唱,很快掌握了古诗,并且又唱又跳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对这首古诗增添了浓浓的兴趣。

古诗李白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古诗;诵读;想象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那么,古诗文教学也应该有方法的渗透,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对学生进行了古诗方法的渗透。

一、理解题目

理解了古诗题目的含义,就等同于拿到了理解古诗的第一把钥匙。古诗题目有的交作时间,有的交作地点,有的交作背景,还有的交作内容。学习古诗要先借助注释,来理解题目的意思。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注释中已经告诉我们“之”是去、到的意思,那么学生很快就能理解题目意思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理解了题目的含义,也就能够读好题目(停顿恰当),知道这首诗的大致内容,从而更好地学习古诗。

二、了解作者

我们学习古诗不能不知道作者是何许人也,一定要借助资料来了解作者,知道作者写此诗时的背景、心情以及以前学过作者的那些诗。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对于李白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不知道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学习古诗,就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李白刚刚出川时,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距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他们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感情深厚。这样让学生联系自身经验,好朋友分别时的感受,有利于学生进入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明确诗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不二法门,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读,才能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在诵读中明晓诗意,在诵读中复现画面。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通过有层次的读,来逐渐让诗文的意思清晰起来。先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要读的有板有眼,强调注意停顿;最后读出古诗的味道来。通过男、女生对读、师生接读等形式的读,初步感受古诗的大意。再通过抓重点词、学生质疑的方式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例如重点词:“西辞、碧空尽”的含义。学生在诵读中、质疑中领悟了诗文的大意。

四、感悟诗的意境(情感)

古诗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的“境”,还原诗歌的场景画面。

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引导学生想象,烟花三月是怎样的情境?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诗人可能和老朋友孟浩然干什么?听《烟花三月》曲,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人在如此美丽时节却要忍受离别之苦,带着这样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学生自然就会体悟诗的意境,同时领悟到诗句的学习方法,感受那依依不舍之情。如此,在乐曲中想象,在诵读中想象,在诵读中品味,自然就把学生带入那不忍离别的伤心情境中,让诗歌有了生命,让文字鲜活起来。

这样我们在教学古诗时,要适时地渗透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境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古诗时,有了一定的方法可循,事半功倍。

古诗李白范文第7篇

活动过程:

1、全体立正,各小队检查人数。

2、出旗、敬礼,唱队歌。

3、中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古诗,你还记得吗?

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

主持人:大家真棒!有的同学说的是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有的同学说的是自己课外积累的古诗。那么在这些古诗中,有许多相同的作者,如李白、白居易、杨万里……。你最喜欢哪位古代诗人呢?

大家自由畅谈(说出喜欢的理由)。

主持人:同学们,对于你们喜欢的古代诗人,他的一生你又了解多少呢?

学生a——我喜欢李白。他自称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来源:文秘站 )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最后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学生b——我也喜欢李白。尤其是李白所写的诗,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学生c——我们所学过的李白的诗很好背,琅琅上口,特别容易记得。

主持人:你们说的真好。那么接下来就请喜欢李白的同学一起朗诵他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这三首有名的古诗吧!

主持人:还有喜欢其他诗人的同学吗?

学生a——我喜欢杨万里……

学生b——我喜欢白居易……

学生c——我还喜欢……

主持人:从同学们所了解的这些诗人的平生事迹、趣闻所见,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还有大家那富有情感的朗诵,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诗情。现在我们就来做个小小的测验吧!

你知道这些别称都是指的谁吗?

诗骨诗杰诗圣诗魔诗奴诗鬼诗神

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讨论吧!

主持人公布答案:

诗骨--陈子昂

诗杰--王勃

诗圣--杜甫

诗魔--白居易

诗奴--贾岛

诗鬼--李贺

诗神--苏轼

主持人:大家真厉害,猜对了那么多!我相信,只要大家保持这份对古诗的热爱,我们班肯定会出现更多优秀的大诗人!

古诗李白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读诗文精读课文研读诗文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入的古诗词,其内容健康,语言优美,学生学习这些古诗不仅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一些社会情况,而且能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那么,怎样来学习古诗呢?

一、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分自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整体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衰’’读“shuai",但古读应该是“cui”,古读音更能押韵,更能体现古诗的韵律美。

二、精读课文,了解诗意

读通古诗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翻译出来。这时,我多半希望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发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让让学生慢慢去自己探究,老师在旁适当点拨即可。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去自己翻找。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抑孤独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例如:《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

(3)课外拓展的必要性

从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

拨清波”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自居易的《忆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丽风光的图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叹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读出对江南的赞美。

送别诗我通过让学生讲述与朋友离别时的故事和心情,来体会朋友间依依不舍得离别之情……古诗词虽然离我们很远,但古人的心情与感受无不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悠远的诗文中,只有贴近我们心灵的诗句才是千古名句,我们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文。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吧!

参考文献:

[1]《辽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