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拯救金鱼

拯救金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拯救金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拯救金鱼范文第1篇

假期,我们在农村老家度假。一天,“妈妈,大事不好了,”10岁的女儿急匆匆地从外面跑进来,满头大汗,“咖啡豆生病了。”

咖啡豆是邻居的小狗,只要我们一回老家,小狗便和女儿形影不离。基本每个周末,女儿都要回老家跟小狗玩,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咖啡豆”。

我们来到邻居家,只见小狗躺在院子里的墙边,看到我们过来,便摇起了尾巴,嘴里呜呜地叫着,却起不了身。“妈妈,我问过邻居奶奶了,她说咖啡豆已经躺了两天了。”女儿说着掉下了眼泪。

我知道农村的狗生病了是不可能进医院的。如果小狗死了,对女儿将是多么大的打击啊,我有些难过起来。

“妈妈,我们救救它吧!”女儿的泪珠一串跟着一串。

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小狗的症状,发现它肚皮凹陷,再一摸,鼻头发烫。我上网搜了一下,根据症状估计是肠炎,需要消炎。我告诉女儿,只能尽力试试,如果还不行那就只有听天由命。女儿擦擦眼泪,点头答应。

我们的拯救行动开始了。我和女儿分工合作,她到家里准备消炎药诺氟沙星胶囊;我准备喂药的工具――手套、没有针头的针管和一根筷子。准备喂药了,女儿蹲下来,轻轻地对小狗说着安慰的话,小狗似乎领会了女儿的意思,摇头摆尾地呜咽着。戴上手套后,我用手抓住小狗的头,并用筷子撬开它的嘴,女儿一只手按住它的身体,另外一只手把抽满药水的针管插到小狗嘴里,然后迅速地把药水推进去,就这样,我和女儿用了大概5秒钟的时间就为小狗顺利地喂好了药。

此后,每过一会儿,女儿就跑到隔壁去看看小狗的情况,并追问我小狗是否会好。我告诉她,不论人还是动物,身体的病愈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咖啡豆好了,那么你就是它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好,也不用自责难过,因为我们为朋友用心了,尽力了。

后来我们又根据药物说明给咖啡豆喂了三次药。

第二天下午,我听到女儿跑回来的欢呼声:“妈妈,咖啡豆站起来了!可以走路了!”

我探头一看,果然,女儿身后跟着那只咖啡色的小东西,虽然还没完全恢复,但从状态上可以看出来,我们的拯救方案成功了。

我们很兴奋,伸出手相互击掌,大声喊“耶!”那个咖啡色的小东西也围在女儿脚边直转圈。

有了第一次成功救援的经验,女儿对自己养的小宠物的日常状态更是明察秋毫,关怀备至。家里的金鱼“潜水艇”这几天有点不精神,总爱独自躲在珊瑚后面,明显变瘦了。女儿很着急,我建议她上网搜查原因和救治方法。

很快,女儿告诉我金鱼拉白便是肠炎,需要立刻隔离治疗。我让她自己解决。大约半小时后,女儿把我拉到盆子边,我看到小盆子里装了少量的水,刚刚没过小金鱼的身体,再仔细一瞧,水底还有一些白色的粉末。女儿跟我头头是道地讲解起来:潜水艇和咖啡豆得的都是肠炎,那么都可以用诺氟沙星治疗,鱼儿不好喂药,就把药撒在水里,为了让药达到一定的浓度,所以只装了少许的水。听了女儿介绍的治疗方案,我从心里为她迈出的这一小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问她,需要隔离治疗多长时间?她一本正经地说,三天一个疗程。我陪着她耐心地等待着金鱼的好转。这期间,女儿向我介绍了金鱼的几种常见病和治疗方法,我知道这是她上网搜寻的结果。

几天后,我们观察金鱼比以前活跃,进食也正常了,女儿便决定让金鱼“潜水艇”回家,看着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动,看着女儿欣喜的笑脸,我意识到爱不应仅仅是全方位的呵护,更应是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家里养了两年的小乌龟近段时间样子变得有些奇怪,脖子两边鼓起了两个大包,摸上去有些发硬。女儿有些泄气地告诉我,乌龟是得了疥疮,需要做手术,不然活不长。

我鼓励她,既然宠物医院不接受小乌龟的手术,而做手术又是唯一的办法,那我们就只有“死马当活马医”,胆大心细,成功的几率就会提高。女儿同意了。

我们快速地做好了手术前的各种准备。我用龟粮引乌龟伸出头,然后用缠了软纱布的夹子控制住乌龟的头,并让女儿稳住夹子,接着我用无菌刀切开乌龟脖子一侧的外皮,瞬间,鲜血流了出来,我迅速用云南白药涂抹伤口,然后用酒精棉签清洗脓包,消炎药粉敷住伤口……

拯救金鱼范文第2篇

在宇宙中多么耀眼!

她给予了我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而人类,是怎么对待她的,

无休止的战争,

在她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无尽头的污水,

流遍了母亲的每一条血脉。

疯狂的开发大海,

使蓝色的星球变成了灰色。

人类!你们是否听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永不满足、贪心的后果是一无所获!

你们这样对待你们的母亲,

是否想到过你们的后果,

洪水会冲走你们的家园,

你们所谓的高科技会被洪水冲得一干二净。

你们会后悔,

后悔不该这么对待你们的母亲,

后悔为什么这样对待母亲,

再发达的科技,

也拯救不了母亲。

啊!现在,要好好对待母亲!

不然,她会加倍地惩罚你们!

觉悟吧!贪心的人类!

你们知道你们将来的后果吗?

现在悔改,还来得极。

拯救金鱼范文第3篇

一、电影叙事背景与女性本位观

电影《萧红》由萧红在香港病危时的场景切入,借由萧红之口讲述其坎坷、戏剧化的一生。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但却在风华正茂之年便与世长辞。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萧红从未停止追求:追求理想、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尊严,她依靠她所爱的人和爱她的人,但更为可贵的是,萧红始终保持一种“独立”的姿态。她即使是在爱恨带血、轰轰烈烈的爱情中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这使萧红与在爱情中选择永远沉默的女性截然不同,体现出一种女性本位意识的觉醒。

女性本位的妇女观首先由周作人提出。简单来讲,女性主义的妇女观反对“女性牺牲”的既定观念,“要求注重女性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差异,尊重女性的性需求。”[1]同时也肯定了女性性需求的合理性甚至要求女性在性关系中占据主导权,而非仅仅让男性从性生活中获得快乐,而女性却始终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状态。这样的观念已经提出便与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传统争锋相对,甚至超越了“男女平等”的观念。细观电影中萧红的人物形象,我们便不难发现女性本位意识在其身上的闪光。电影中的萧红并没有高声呼喊男女平等,她只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翻山越岭,在爱情中去爱去恨,但萧红所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作为一个女性的极大的生命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于她的执着、在爱情中的一次又一次的勇敢接受和拒绝、自我拯救的顽强信念,更是一种女性本位意识的萌芽。

二、自我拯救与女性本位意识的展现

在萧红的一生中,萧红常常被定义为一个“被拯救者”:被萧军拯救、被端木蕻良拯救……但笔者以为萧红在其生命中所扮演的正是一个“自我拯救”的角色。电影中的萧红执着倔强,她盘腿坐在炕上,用手指一下又一下用力地捅者窗户纸,那个还扎着两根麻花辫的年轻女孩尚未经历世事苍凉,眼神却坚定带着狠劲。萧红的逃婚完全是其自身的选择,是其追求“所想”、实现“所想”的选择。那时的萧红并不是不愿意结婚,反而有一种被束缚、被规定之后的逆反,加之其想要读书的强烈愿望使这样一个刚刚二十岁的女子离开家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女性读书在当时并不少见,但为了读书逃婚,逃离那个对一个女性来说是要作为“事业”的家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捍卫自己的自由却是一般人难以做到。

而在与几个男人的纠葛中,萧红的爱恨自主显得尤为明显。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当今社会,男人爱上一个身怀六甲的孕妇是让人难以理解的,而萧军却义无反顾的爱上了怀着汪恩甲骨肉的萧红,在这之后,端木蕻良也接受了怀着萧军孩子的萧红。这两个男人的爱义无反顾,萧军的狂热、端木蕻良的温柔,他们被吸引然后去包容、拥有。然而,我们所没有看到的是萧红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一个女人挺着圆滚的肚子,欢欣鼓舞的去爱另一个男人这又需要多大的勇气?电影中,被困在阁楼中饥寒交加、穷困潦倒的萧红遭遇了丈夫的背叛、旁人的冷漠,她此时已是一个母亲,隆起的肚子让她行动不便,但这些都没有阻止她去爱、去接受爱。影片中的萧红将萧军的来信蒙在头上,欢心得转圈舞蹈。伟大的不仅仅是爱的给与者,爱的接受者、回报者在此时做出了更大的牺牲,需要冲破更大的精神压力。萧红选择了去爱,她在狭小的阁楼中与萧军拥抱、接吻,这是一个女人不顾一切地将自己从绝望中拯救出来。

正如影片所讲的,萧红的爱也让她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萧红和所有的女人一样不希望失去自己所爱之人,但心如刀割不能自己。正如电影中萧红所说的:“走了又回来,走了又回来!”萧红在于萧军的关系中挣扎,但可贵的是她并没有妥协,她是清醒的,她与那个出走的娜拉一样决然离去。放弃所爱之人更为心痛,但萧红的选择为其赢得一份尊严:女性不必在爱情中做一个屈从者。她渴望被爱,确实保留自己的尊严和自由。萧红在这一系列的关系中可以说还是占有主导性的。

而在创作之中,萧红用柔弱纤细的双手书写苦难,呼喊着人们的觉醒,其在写作中带着一份极深的责任感或者是使命感。这也使得她的作品与同时期抒情文艺的女作家截然不同。电影中的萧红在病危时接受采访时讲到:“不是每个人都能改变世界,不是每个人都能创造未来;但是为了这个苦难的世界去担当,是每个作家应该有的精神追求。” 萧红看过太多的苦难,也经受了太多的苦难,她将这份自我拯救推开去,成为了一种担当。这其中所有的拯救与抗争,萧红始终是作为一个女性的身份,而这个“女性”却冲破了男性意识社会观念的束缚,无视了他人的眼光,她被爱、去爱,她接受也拒绝,在某种程度上她选择了自己的伴侣和人生。

三、非过正无以矫枉――女性本位观的意义

周作人和张竞生都曾是“新女性”的积极拥护者。只不过,在“男女平权”的时代最强音之外,周、张两人又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女性本位”问题,发出妇女解放“当依了女子的本性使她平匀发展”的微弱呼声,或干脆直以”新女性中心论”相号召。[2](上卷P161)女性中心、女性本位的妇女观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极大挑战,即使是在现在,也为许多人所不能接受。

拯救金鱼范文第4篇

德国政府尚未推出官方的道德建设计划,但民间对于孩子的道德培养却一向重视,其中对“善良”这一品质尤为推崇。

爱护小动物是德国幼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父母就会特意为他们喂养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幼儿园也会养很多的小动物,喂养由孩子们轮流负责,要求他们一方面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和游戏,一方面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而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受到批评,重则可能受到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到心理医生处做进一步的治疗。大多数父母都认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严重的“品德问题”,绝不能熟视无睹。德国人具有共识: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更具暴力倾向,更可能成为社会的“破坏者”。有了这些小生命陪伴成长,孩子正式入学后,日记或作文中便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同时,他们还会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认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

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同情、帮助弱小者。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赶出了家门,为此父母召开了紧急家庭会议,爷爷和奶奶也专程从百里以外赶来。大人们严肃又耐心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但同样也是人,同样享有人的尊严;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但同情弱者更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体现。

对校园里出现的恃强凌弱的“小霸王”,德国学校态度之鲜明、打击力度之大,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西方国家。据悉,对2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即将其送到“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强制性管教。一名小学校长严肃地指出:今天的“小霸王”,日后兴许就成了又一个祸国殃民的希特勒!正是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监督下,德国校园里的“小霸王”不多,校园暴力案也较少。

拯救金鱼范文第5篇

关键词:批注式;主体性;个性化;审美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240-02

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走进文本和解读文本,让他们亲身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曾经有过这样的画面,相信很多老师都曾碰到过。我问:“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很少一部分人举手了。我又追加:“读了课文遇到有不懂的,你也可以提问。”又有很少一部分人举手。我就很奇怪,那些始终不举手的人,他们到底属于什么状态?为什么学生课堂上发言会越来越少,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熟得不能再熟的人?为什么许多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似乎不升反降?看到那么多人,在课堂上只是来做陪衬,顿时对自己的语文课堂感到很迷惘。

虽然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有来自孩子自身的心理层面,如怕被别人说爱出风头,害怕回答错误被别人耻笑等;有来自教师的外在影响,反省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很少有秋风扫落叶式的批评,也很少点名批评,反之我常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对一些有创意的建议还大力表扬。但是,当指名他们回答时,他们或者站立默不作声,或者含糊不清地搪塞敷衍了事,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做过什么深入思考。为此,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现状的最大原因是学生的一种从众心理和依赖心理在作祟。

“以众人之是非为是非,人云亦云随大流”。看到别人怎么做他也怎么做,看到别人不举手他也不举手,习惯顺着别人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这样一味从众,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不利于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不少孩子在课堂上太过于随大流,在课堂中,他们总是跟着老师所说的阅读方式去理解课文,按部就班。在课堂中,这部分学生很少或许根本没有自己去积极地思考,甚至一些简单的看法也没有,离开了老师,就无法去深入文章的内在,去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着的情感和意蕴。这显然与课程标准提出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背道而驰。

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学生所真正需要的并不在知识本身,而是自己寻找知识的方法。”回过头来想想,现在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新的文章,自己说不出感悟,提不出问题,说明感悟和提问不是语文老师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终方法,如何感悟,如何提问才是学生真正要的方法。为此,笔者尝试着把“批注式”阅读方式引入了课堂。

我们这里所说的“批注式”阅读,就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在原有的认知上,经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式,对课文的内容、思想感情、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用线条符号加以标记,并且用简洁的语言写下自己的体会。它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它打破了仅仅局限于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课堂模式,更注重学生与文本的交流,相对于一般的学习方式,“批注式”阅读有其明显的优势:

一、批注式阅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批注式阅读的教学视点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究文本的学习者。他们以自己的视角品读文本,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感悟和评价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在文中的任何地方留下自己的思考痕迹,没有限制,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最大的目的就是在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环境中,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通过默读、欣赏、揣摩等方式与作者倾心对话。

如人教版《鱼游到了纸上》一文的教学,在确定了批注专题“青年的忘我体现在哪儿”后,学生开始静静地默读课文,十多分钟后,学生的书本上写满了批注,如: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生注:青生年简直成一根木桩了。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生注:心里是鱼,画的是鱼,想的是鱼。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生注:看了整整一天,只知道观察金鱼的各种姿态,连肚子饿了都没有感觉,真是“忘我”啊!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生注:周围的环境那么喧闹,而青年没有任何反应,他眼睛里是鱼,心里想的也是鱼。

……

在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空间里,学生用笔尖默默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动,他们用心感受文章的人文情感。所以,与其说学生是在默读,倒不如说是他们在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与其说学生是在书写批注,倒不如说是他们是在静思,凭着自己的知识情感和智慧,重新赋于文本新的意义与内涵。更重要的是,在这一个过程中,让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

二、批注式阅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知识水平,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这决定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知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批注式阅读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可贵的差异。我们从个性的角度特点出发,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开放和自主的阅读过程。

如人教版《父亲的菜园》一文的教学,教师提出:父亲开垦菜园中哪些地方深深地触动了你?写写自己的感受。同样的教材对不同的孩子体会同样是不同的。

每天天还没有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生1批注:父亲不辞辛苦地照顾土地;

生2批注:父亲花费的时间很长;

生3批注:父亲不辞辛劳,早出晚归。

……

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暴雨中……

生1批注:父亲不顾一切地去拯救黄土地;

生2批注:(圈了“冲”字)父亲反应很快,急切地。

生3批注:(“一、就”下面加了着重号)父亲当时什么也顾不得了,满脑子都是这片菜园。

……

父亲没有气馁……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

生1批注:父亲不顾自己的痛照顾自己菜园;

生2批注:永不放弃;

生3批注:父亲的意志很坚毅。

……

三、批注式阅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性

学生阅读文本,既是文本内容的接受者,又是文本信息的创造者。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字时,他们凭着原有的认知,用智慧感悟文本的内涵,感受流淌在的文字中的某种意蕴,感受作者流露出的美好而复杂的感情。如果没有很好地让学生感受这一过程,阅读便无审美的愉悦与创造可言。如人教版的《乡下人家》其中有个小女孩在课题的前面这样批注:乡下人家真美,院落里攀满了瓜藤、鲜花轮流开放、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鸡鸭追逐觅食、夕阳下门前吃晚饭、晚上乘凉捉萤火虫,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向往。

在这一环节上,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静地探究和感悟,尽量地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美。如果一读到自己有所悟有所思的地方,就在其旁边写上简短批语。学生爱批注哪个地方就批注哪个地方,爱批注多少字就批注多少字,学生一旦拥有了阅读的自,内心的审美愉悦也渐渐而生。

四、批注式阅读注重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首先,批注式阅读增加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参与面。无论是预习时写批注,还是课堂上的批注,要求每个学生都写,教师给足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究、感悟。这样,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动起脑筋,走进课本,与作者对话,与课文对话。而传统的教学,课堂往往是几个爱发言的同学的课堂,很多学生只是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或者干脆游离于课堂之外,导致课堂教学费时、无效。

拯救金鱼范文第6篇

[关键词]成人童话;颠覆;幻想;惊艳;沉重;童心

“所有的大人都是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

――安东尼・德・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早在1917年,两部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和《汉斯和格丽泰》被拍成无声电影,人们已经表现出将童话故事影像化的需要。而将童话故事与电影结合不仅仅是孩子的愿望,成年观众也不满足于和孩子分享儿童童话电影,而是要求属于自己的童话电影――成人童话电影应运而生。

成人童话电影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点,最大可能地颠覆传统童话。同时创意、想象力成为最为看重的部分,商业目的和先锋精神在此寻求尽可能完美的统一。不断发达的技术手段,让影人们造梦的能力愈发高超,一方面从前只存于想象中的童话世界被完美再现,另一方面更新奇绚烂的新童话影象也在不断被创造着。区别于现实题材电影和儿童童话电影,成人童话电影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元素和价值构成。

1.颠覆

俄罗斯学者普罗普从民间故事入手,研究人类生存状态。经过对大量俄罗斯童话的分析推出一个言简意赅的“定律”:童话包括七种角色六个叙事单元。这七种“角色”或“行动范围”是:反面角色[agresseur]、为主角提供某件东西者[donateur]、辅助者[auxiliaire]、公主或被追求的人[princesse ou personnagerecherché]、派主角出去历险者[mandateur]、主角[héro]与假主角[faux héro。这七种角色又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行动范围,例如,辅助者行动范围包括:帮助主角从此地到彼地;补救主角所遭遇的恶行陷阱,或弥补其不足之处;在追捕过程中救援主角;完成艰辛的任务;显示主角的身份等五种功能。六个叙事单元是:准备、纠纷、转移、对抗、归来、接受(赏赐)。

现代成人童话电影的颠覆,即用成人喜闻乐见的部分替换传统童话的原始要素。颠覆之道在于用现代方式讲述古代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将多种元素整合在一起。例如《格林兄弟》将《格林童话》的作者演绎成一对江湖骗子,对历史人物的立场进行解构,大大颠覆了传统思维。导演特里・吉列姆把原著中许多元素溶解进情节中:提着篮子看外婆的小红帽,吃掉巫婆糖果屋的汉斯与格莱泰兄妹等等,甚至还加入取自欧洲其它地区民间传说人物,如莫尼卡・贝鲁奇扮演的女王就源于匈牙利著名的“浴血伯爵夫人”(Bathory)等等,且这些人物都被赋予新的含义和形象。2005年上映的德国童话《七个小矮人》(7 Zwerge)中这种意图更加明显:影片中现代人的对白、举止、衣食住行比比皆是,小矮人的家是“伤心男人俱乐部”,而白雪公主的玩具是芭比娃娃……

以现世思维置换前人叙事,赋予童话时代气息和新鲜感,特别是看到儿时熟悉的童话场景得到另类诠释,人们会产生一种和新奇感,在古老的童话森林之中游走着的,是现代式幻想。

以《怪物史莱克》为例:传统童话爱情讲述翩翩白马王子拯救受难公主的故事,《怪物史莱克》却安排一只绿怪物担任“白马王子”的角色,小红帽是送外卖的服务生,狼外婆读休闲杂志吃斋念佛,皮诺曹居然穿了蕾丝边内裤――童话经典形象成了异装癖者。《史莱克》式的颠覆虽然在原本无邪的童话世界注入成人笑料,但人们因其轻松俏皮和真挚的感情而欣然接受。颠覆后的童话故事依然包含神秘世界、英雄式冒险、坏人终究一败涂地、公主王子浪漫爱情故事等元素,并保留“王子公主从此快乐生活”的美好结局。所以成人童话往往颠覆的只是形式,借用童话来表现美好人格和愿望的内质并未改变。

2.幻想

童话电影的活力和魅力源于无拘无束的幻想,幻想也恰是成年人意识中普遍缺失的成分。基于此,成人童话电影借助幻想的翅膀吸引着成年观众。

导演特里・吉列姆以奇思诡异著称,《时光大盗》(Time Bandits,1981)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故事主人公凯文的衣橱里存在通往时光隧道的入口,六个从上帝那里偷来“时空地图”的矮人,把早已厌倦父母唠叨的凯文,带上时空之旅。旅途中主人公与特洛伊战场上的雅典王阿加曼农、横扫欧洲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绿林英雄罗宾汉等一一邂逅。科幻色彩的时空旅行,加上宗教传说和历史事件人物,“拼接”手法运用自如,虽然故事上仍离不开六个叙事单元,却加入了超大容量的幻想内容,使影片并非成为一个简单游记故事,而以梦一般绮丽的影像传达深刻的内涵。

幻想还在于独辟蹊径,成人童话电影惯于走另类路线。法国导演马克・卡洛与让・皮埃尔・热内合导的《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1991)就在想象力上刀走偏锋,达到惊人效果而成为典范作品。影片以黑、昏黄为色彩基调,使锈蚀和潮湿的破败感扑面而来,情节延续这种阴暗基调:在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极度匮乏的未来世界,食物成为首要问题。一座阴森的公寓中凶恶屠夫主宰全楼人的生命,人们心照不宣地分食人肉甚至是亲人。但影片整体气氛却处理得外紧内松,对血腥场面的渲染也极为控制,人物形象夸张而富有喜剧色彩。影片虽未偏离正定压邪、爱情主题的童话路线,但却用想象力重构一个前所未有的舞台空间。这个怪诞的童话也符合了成人的观影需求――商业看点,搞怪噱头,对人类社会生存状态的忧思,对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拷问,以及古老的英雄救美情结。这就是后现代时期的成人童话。

3.惊艳

成人童话电影的惊艳包括两方面:视觉效果上的惊世骇俗和心灵撞击带来的美不胜收。

成人童话电影提供梦游仙境般诡异惊艳的观影体验。蒂姆・波顿是个中翘楚,其电影作品深具不言自明的锐利影像风格。他为黑色英雄《蝙蝠侠》注入哥特元素,让夜幕的颜色成为影片最惹眼的色调,给予“剪刀手爱德华》中的约翰尼・德普一双剪刀的手,配以零乱的长发,惨白的脸孔,阴暗的眼圈,阴柔无邪的眼神,漆黑的连体皮衣,以及巧夺天工的冰雕与园艺,充溢着无私的爱与宽容的内心,成就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浪漫童话爱情;《断头谷》中,油画背景室内拍摄与真实外景素材相结合,使影片的氛围几近完美,当无头骑士从树洞里呼啸而出挥动利刃砍掉人头时,惊惧中包含凄美;《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充满奇情怪景,令观众眼见为实的看到原小说中流淌着巧克力河的工厂;《僵尸新娘》则让枯骨新娘讲述纯净而诡谲的爱情故事。

无论童话发生的仙境如何奇幻,感人至深的真情都必不可少。感人才会惊艳。迪斯尼出品的《美人鱼》,将安徒生原著中小美人鱼为了爱情放弃一切,最后在肉体剧痛和心灵凄苦中化为泡沫的情节变得轻松娱乐,最后大团圆收场的改编版本并不是符合观众 本质需求的成人童话。假如《剪刀手爱德华》的主人公没有悲剧性的另类苦情,就只是一个扮相恐怖的人造生命。一个在孤独中长大善良灵巧的男孩,渴望别人的关怀与爱却因一双剪刀怪手无法与别人接触,当他终于遭遇爱情,这种缺憾就成为撕心裂肺的痛,成就影片最终的:女孩试图与爱德华相拥作别也是不能够。悲剧的命运,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净化。用简单到直白的童话故事将成年人深深感动――这样的电影无疑也是伟大的。

4.沉重

童话并不就意味轻松。如捷克超现实主义导演扬・史云梅耶地影片《爱丽丝漫游奇境》采用真人与逐个拍摄动画相结合的手法,使原小说中所有角色得以真实再现:肚里塞着木屑胸口装着拉锁的白兔,戴着假牙的长袜子毛毛虫,生着骷髅头的鸟,表情可怖的玩偶,装满钉子的蜜饯罐头等等,尽管影片几乎滴水不漏地复制了原著,受众的观影感觉与阅读原著的状态却迥若天地,观众不仅无法再体验阅读童话小说时的轻松愉悦,还会产生一种恐慌感:对物化社会的恐惧和对人间荒诞性的体会。史云梅耶的童话电影近作《树婴》(2000年)更是剥去了童话美丽的表皮。影片的故事源于捷克民间故事,是一个纯正的童话故事。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妇收养一个树根做成的孩子,孩子胃口很大怎么也吃不饱,把妈妈爸爸都吃了,出去找东西吃。吃了牧羊人和一群羊,一个姑娘和一车苜蓿,一个赶车人和马……最后吃了老太太种的卷心菜,老太太生气地把他打死了。电影将这个故事放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表现出人类和童话所隐藏着的本性:血腥,粗蛮甚至没有人性。只知吞噬的树婴象征着人类最基本的欲望:食欲。其实在经典童话中也不乏猎人剖开大灰狼的肚子将小红帽和外婆救出、灰姑娘的姐姐们削足适履等惨烈的场面。史云梅耶成功地将对此的理解融入到对童话故事的超现实解构中,从而给人们看到血淋淋的欲望的真实面目。

经典意义上的童话往往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且虚构一些诸如青蛙、天鹅的意象。成人童话里的人物则常常是一个普通人,在挫折、琐碎中辗转,并怀有廉价的梦想。如《麦兜的故事》里的麦兜是一个智商不高,单纯善良,卑微平庸,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的人生故事也很平常,上学、工作、希望、失望一一经历。因为妈妈没钱给他买金鱼,于是他把一粒金鱼蛋放在果酱瓶里,每天换水、清洁、晒太阳,妈妈为了实现他去马尔代夫的梦想,带他坐缆车在中环至尖沙咀转了一圈。麦兜总会知道,金鱼蛋孵不出金鱼,而那天早上他去的“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幻”的地方其实也只是山顶公园。

童话不再是天真烂漫的代名词,在伤感、焦灼、哀愁、寂寞的背后,成人童话电影演绎一种沉重的美好、淡淡的温情、平和的渴望以及生存的艰难。

5.童心

成人童话电影还在于以童心去发现美丽生活,并以此抓住人们柔软的内心。

《天使艾美丽》作为一部清新出色的童话电影,讲述活泼美丽巴黎少女的快乐生活。影片将导演让一皮埃尔・热内的奇思妙想发扬光大,片中每个角落都是暖暖的,从教堂屋顶直到排水沟的激流,所有的暖意都来源于艾美丽纯真的笑脸和无邪的童心。以童心看待生活,在细微处发现一直都在的幸福。再如蒂姆・波顿的《大鱼》,影片在现实与童话之间徘徊,父亲一次次讲着童话,似乎那里才是他的世界,父子情被作为一条暗线埋在父亲一生经历是否属实的悬疑下。面对大病垂危的父亲,真情让儿子终于学会了理解。片尾所有童话里的人物都来参加父亲的葬礼,父亲微笑着和大家告别化作一条大鱼跃入水中。虚与实得以统一。导演试图表达,每个人心中都应给“大鱼”留下畅游的空间,生活不是童话,但成人童话电影用童心赋予影片特别的意蕴和美丽。

拯救金鱼范文第7篇

而到了孩子正式入学后,他们的日记或作文中,则会常常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作文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一项常见的有意义的活动。

德国的中小学校还经常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会或作文比赛。一个13岁的男孩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他为一只其貌不扬的受伤知更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归大自然的全过程,最后作文荣获了该校一年一度的“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第一名。

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心理医生处作进一步的治疗,因为德国人认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绝不能熟视无睹。

德国人在这方面的做法绝非小题大做,他们认为: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同情、帮助弱小者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种重要内容。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穿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法兰克福一个三口之家特意为孩子粗暴地将一个上门乞食的流浪者驱赶出门一事召开了家庭会议,爷爷和奶奶为此也从百里以外赶来了。大人们严肃又耐心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但同样也是人,因而同样享有人的尊严。在大人们的开导下,孩子终于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体现。后来,孩子还建议邀请此受辱的流浪者来家作客,大人们则作了毫无保留的支持。

“宽容待人”被德国人普遍认定为一个人“善良品质”的另一侧面。一个叫雪丽的7岁小女孩,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了好友梅芙的无端的抢白大丢面子,因而试图作一次报复以泄心头之恨。但后来在母亲的提示和启发下,雪丽没有急着以牙还牙,而是通过和梅芙的谈心了解到:当时梅芙喂养的一只小兔子突然病故,心情十分沮丧,才出现“出言不逊”的举动。在经过一番“将心比心”后,雪丽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也更为深厚了。

在对孩子作“善良教育”时,德国人也十分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对那些中小学校校园里出现的恃强欺弱的“小霸王”,校方反对态度之鲜明、打击力度之大,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西方国家。

据悉,凡经过两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会果断地予以开除,接着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专门给予强制性管教。一名小学校长严肃地指出:今天的“小霸王”,日后兴许就成了又一个祸国殃民的希特勒!正是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监督下,德国校园里的“小霸王”不像美国那么多,校园暴力案也较少。

对于影视节目中频频出现的血淋淋的暴力镜头,德国人倒没有视之为“洪水猛兽”。他们认为,只要注意引导孩子不是以“欣赏”而是以“批判”眼光来审视这类镜头,孩子们不仅不会泯灭良知,反而会更为痛恨暴力、邪恶和阴谋。

德国制造的武器之精良举世闻名,但时下德国人却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新一代的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其别是男孩子)与玩具枪炮、玩具坦克为伴。这是因为,德国研究者已找到了越来越多证据证实:小时如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那么长大后难以成为爱好和平人士,至少难成慈善家。

拯救金鱼范文第8篇

看着任达华和吴君如合演的《岁月神偷》,一开始总是不懂神偷是谁呀?看到结尾才知道岁月就是神偷,他偷走了我们的青春,偷走了我们的岁月。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岁月神偷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岁月神偷观后心得1这是电影《岁月神偷》的主题曲《岁月轻狂》中的一段歌词。舒缓的曲风,娓娓道来人间百味,难忍眼泪。

1967 年的香港,现实很残酷的一点一点切割着一个少年自尊的心。作为一家手工鞋店的长子,罗进一帅且高,有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跨栏总是得第一,歌喉美妙且会自弹自唱。美丽纯情的女孩子芳菲和他两情相悦。

进一带着芳菲去看金鱼,告诉芳菲,金鱼很幸福,因为它只有三秒钟的记忆。可是,有些事,不是不想忘,而是忘不掉。

如果时间在芳菲生病前静止,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进一拿着孔雀鱼去看生病的芳菲,却在一大栋洋房面前愣住了。当芳菲从旋梯上款款而下时,进一的心中是否只想逃离?半间屋子大的鱼缸中鱼儿摇曳多姿,而芳菲又了解那么多养鱼的知识。进一瞬间明白了,原来芳菲早就明白他们之间的距离,只是在小心翼翼地维系着一个少年敏感而脆弱的自尊。但是自尊还是在刹那间跌落,碎了一地。

仿佛在瞬间吧,那些让进一赖以自豪的歌声、成绩、跨栏全部都被丢掉了,最可怕的被丢掉的还有——身体。进一得了白血病。

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北京的治疗没有结果,进一回到香港。“一定会好起来的”最终还是变成了一个梦想。带着最初和最后的一个吻,进一到了另一个世界。陪伴他的,只有父亲栽下的'一棵开着红花的树。

看着这部影片,哭点很低的我从头哭到尾。罗先生干着修鞋、做鞋的粗活,对太太却是心如发细。他的眼中她最美,“一条街的女人就你最漂亮”;他把她因鸡眼疼痛的脚捧在怀里,细心地揉搓;他给她做一双柔软的带花的红色的皮鞋,花下面的鞋面剪了一个洞,为的是把鸡眼露出来不磨脚;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最重要的是保住顶,以至于狂风袭来,一家人吊在房顶下岁月神偷观后感岁月神偷观后感。其实他就是一家的顶呢,遮风、避雨,承载了太多太多压力的他在大儿子去世后的几年后也去了。

罗太太呢,是和倔强的先生完全不同性格的一个人。她懂得忍,当巡捕一次又一次地无理索贿时,她却总是周旋其中,化解干戈;她懂得爱,因为进一的学习和生意的萧条而大发雷霆的先生面前,她不委屈,不抱怨,只是轻轻地把手搭在先生的肩上,满眼都是理解、理解;她乐观,儿子在病中,她还买状元饼憧憬着未来。当先生叹着气说鞋是半边难,她却笑着说鞋也是半边佳。先生做的新鞋她也给起了名字:左边叫难,右边叫佳。

一步难、一步佳,一步佳、一步难,谁的人生不是这样呢?

岁月神偷观后心得2这部电影作为香港的作品,确实有很大的提高,其艺术价值很值得我们去赞赏。电影对进二这一个小孩子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十分真实,表现的是一个小孩子对未知世界的不理解和内心又特别想参与到这个世界中去的原始冲动。影片中进二不止一次的偷东西的这些描述,导演并没有用贬义的手法来表述,反倒用轻快,幽默的手法来体现,说明导演的用心并不是把进二偷东西做为一个直接的表现内容,而是在这一件事上反复说明进二对世界认知的不断需求的过程。这里就标示出了一个人性的定义:人活着,对自认为的美好是那么的渴望。所以,电影的主线就是从这里转开的。

再谈谈进一,他的努力学习,他的在运动场上的努力拼搏。其实也是种对美好追求的表现,但是这种美好的追求是建立在这个家庭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需求之上的一种需求。影片的后面一次吃饭的场景里,“爸爸”在查阅儿子的成绩单的时候发的那次火就对这做了一个解释。也就是说,进一其实是生活中虚拟的一个人物,进一只是他父母对生活内心需求里的一种现实投影产生的替代品。

而这父母对未来的期望也全寄托在这个儿子的身上了。进一谈恋爱的这个过程的描写,很大程度的适应了少男少女的现实状况,这是艺术手法上的成功。但最主要的是,进一在第一次到女孩家里去的时候,因为两个家庭的这种社会地位的差异从而产生了进一自尊心的一种自我伤害,这其实是说明的是,当生活成为为别人活着的时候,那人将会失去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别忘了,女孩的母亲在弹钢琴的那个镜头其实告诉了观众,女孩的家庭其实没有对男孩产生鄙视。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进一这个人物进行评说了,过分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将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

故事中的“爸爸”老是强调一句话:做人一定要保住顶。这个顶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说,人要有自己的最根本的支撑,这支撑是对未来美好的一种向往。在精神世界里,父亲一直把进一当成是家庭的一个顶。而在生活中,这个父亲一直把自己当成是整个家庭的顶。故事中的“妈妈”一直也在强调一句话:做人总要信。这“信”其实也是种对生活美好的一种向往,她在给自己的内心强加相信美好的事物会出现。因为这个妈妈是个女人,所以导演用这种被动的向往安置在妈妈的身上,无疑这是艺术手法的成功。而故事中的爸爸用一种由内到外的主动向往安在身上,这也是艺术手法的成功了。

故事的结局是与现实背离的,爸爸的顶都没有成功保住,而妈妈所信的都没有顺同她的意愿。这故事看来是个悲剧了。如果站在纯生活的角度来评述的话,这确实是个悲剧故事,但如果站在哲学的层面来说,故事并没有完成。这个故事又要从这个结局反推到前面去才能找到故事的答案。

影片中的奶奶说了一句话:当一个人把他最心爱的东西都投到苦海里,把苦海填满后,就可以见到自己的亲人了。这苦海就是人生。这心爱的东西就是内心的需求,就是欲望。用这句话的意义来重新概括整个故事的话,就有了如下的收获:爸爸不用把自己的内心需求去过分向往扩张,妈妈不去被动的盼望内心所需要的东西,那他们就不会有这么样的痛苦精神了。影片的结尾正是打破了他们生活的逻辑,从而把他们从苦海中拯救出来。这样,站在导演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次人性的拯救,而这拯救也用现实生活体现出来了。所以在这个层面来说,这个故事是喜剧收场的。

整个故事告诉人们的是,做人不要太功利心,不要让自己的欲望吞噬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生活将时时阳光明媚。

最后的结局是进二陪着妈妈在一种欢快的节奏中去祭拜了自己的哥哥,树上开满了鲜花,而进二也进了那所比较好的高中,他没有哥哥的成绩好,没哥哥跑得快。但生活还在继续,可是这生活却缺少了以前的那种压力。

岁月神偷观后心得3岁月如风,让你难以捉摸,却足以让你感知它的珍贵;岁月如风,可以让体谅那一霎那间的美妙与精彩。

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凡小镇的家庭中,记述了一个小家庭中温馨,和睦,真情,感动的瞬间,大儿子,精彩短暂的人生,他的一个意外之病,让他身边的点滴小事都那么感人。“感觉”到他的存在。岁月,让我们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温馨。

岁月是一个无形的小偷,“偷”走了你我之间的宝贵的时光,是否在你我的岁月悄然溜走之际,才会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奥义,亲情的温暖呢?有人说失去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那我们可不可以在物质失去之前了解他,珍存他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同样诉说着一个真理。所以我们不应该只停住,或停间在那无谓的“繁忙”当中。学会掌握那现存岁月的美好吧!静下心来,真诚的倾听奶奶的唠叨;换一种角度看待父亲的劳忙,母亲的吝啬吧!岁月的光辉折射出亲情的温暖,友谊的光芒常驻你我心房。

岁月神偷,偷不走你我心中的温暖,你我心中的友谊。但短暂的瞬间是异常的珍贵。不要让物质的珍贵,时间的短暂,遗忘那份真情,那份回忆。有些人忘我的工作,痴迷地实验能带来什么,换来什么?物质的荣誉。财富?那只不过是表面的,短暂的。别囚禁在那物质的大黑箱里,释放自我,释放真情!

岁月神偷观后心得4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哭点没有底线的人,看这样一部电影确实会让泪腺在两小时之内承担起超强负荷的工作。同样是回顾过往,同样是感慨亲情,同样是岁月流逝,看过蒋雯丽的《我们天上见》之后,越发觉得《岁月神偷》有很大的煽情之嫌,尤其是黎允文超强的配乐能力,足以让人伤感不已。而《我们天上见》的情感表达克制、理性、循序渐进,后劲十足,直到字幕向上滚动,未完的情绪依然在心里徘徊,虽然没能泪流满面,但却禁不住鼻尖阵阵微酸,难以抵御那份欲说还休的隐痛。

这个月与当代MOMA结下了不解之缘,又一个星期天,一个人打着伞,八通线,一号线,二号线,步行,按照和上周同样的路线去看了第二遍《岁月神偷》,然后按照和上次同样的顺序将所有哭点一一哭完。这是一次实验,虽然我极力克制,但是终究没有奏效,足以验证泪腺与掌管感情的神经确实紧紧相连,从而承认这确实是一部极有杀伤力的电影,即便在第二次看时我已预知了每个人的命运走向。

《岁月神偷》让人感动的因素很多,不只是亲情,不只是爱情,不只是生离死别,它还包含着一代人难以重现的成长经验。你再也不会被小伙伴嘲弄,再也不会和邻居一起在露天吃饭,再也不会吃完饭和兄弟姐妹一起写作业,再也不会把那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当做宝贝。一切美好的旧时光,都毫无顾及地一去不复返了。好在还有大脑来承载记忆,好在还有电影能呈现这一切。

电影里的一家是普通的市民阶层,爸爸做鞋,妈妈卖鞋,哥哥功课优秀,弟弟调皮可爱。爸爸说,做人要保住顶,妈妈说,做人总要信。爸爸给妈妈做了一双鞋子,妈妈给鞋子分别取了名字,一步难,一步佳。台风来时刮穿了房子,电台里The monkees的《I wanna be free》和满屋的鞋子一同在风雨中飘散,人对美好的向往总是和现实的困苦相依相伴。因为贫穷,哥哥面对女友家的豪宅时神情黯然,弟弟无法一个人独享一盒月饼时嚎啕大哭,爸爸当掉了戒指给哥哥输血,妈妈抓着爸爸空空的手指哽咽难言。人各有命,富贵不同,但贫穷不一定就意味着不幸,情感的维系才是幸福与否的关键筹码。

《岁月神偷》的真诚之处便在于,它收敛了悲戚,流露了笑意,始终在守候着一份淡淡的希冀。

欲望与血缘与生俱来,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往前走,少有人会停下回望来时的路。你在慢慢长大,却并不觉察身边的亲人正在慢慢变老乃至死去,总有一天你会要用欲望去置换感情。就像奶奶说的,你把所有喜欢的东西扔进苦海里,把苦海填满,就会和亲人团聚。

生活的美好与残酷便在于,真情永远有效,只是每人都有各自命运的期限,过时了,便不候了。

岁月神偷观后心得5今天独自一人静静观看了电影《岁月神偷》,之前耳闻此片评价很高,也获奖不少。我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不觉得那是一种奢侈,前年还是去年常常一个人跑去电影院,有时也会邀约好友,那样的感觉很好,特别是看喜剧。但我喜欢独自欣赏一部哀伤的剧目,如果当我的情感附和着剧中悲喜,或微笑或落泪时,我不喜欢身边有人窥视到,因为那样我会本能地怪异地遮掩或躲闪,这样似乎会影响观看的流畅性,所以如果在家,我依然喜欢一个人,择一个静谧时段,也许是某个午后,也许是某个深夜,四周寂静,而我可以完全融入剧情,还有剧中的音乐......

《岁月神偷》让我也觉得感动,新秀男主角因此获得最佳新人,也不为过。剧情很温馨,里面的好几首插曲都特别好听,比如《dancingonthemoon》,还有《IWANTTOBEFREE>,乡村音乐的曲调,或许那就是适合年少轻狂的心情,梦想很远,思想很纯,眼神总是闪烁着热情,胸怀自由的远方,似乡野的雏菊,不华丽,却尽情绽放。那样的青春年少,你我都曾有过。昨夜多梦,梦见许多故人,那些故人恰巧而今都在很远很远的大洋彼岸。醒来,很落寞,似乎也很吻合今日的阴天,云压得很低很低,终于在午后倾盆而下。觉得那些远去的故友,今生或许都难再聚,而曾经却有那么多美好回忆,他们见证了我生命中或最单纯喜悦,或最热烈青春的岁月。如今,这些岁月也随着他们,离我渐渐远去,一一远去。梦里,我们一同坐在校园的旧书桌,我们一同跳跃在校园的青草丛中.....当我们手牵着手,浅浅地笑着,梦醒了.....

剧中,还有一首中文插曲《岁月轻狂》,是男主角自弹自唱,录于卡带,那是他为他心仪的女生所作,她确实也听到了,只是在他的葬礼上。年轻的生命,如歌的生命,优秀的生命,短暂得如花开一季,等不到更久的春夏秋冬,就凋零了。特别喜欢他的弟弟,进一的弟弟,进二,对哥哥亦是崇拜亦是不舍,傻傻地相信祖母的祖母的祖母的听说,将自己最爱的东西丢进苦海,将海填平就能见到亲人了。于是他将他顽皮而谨慎偷来的所有战利品依依不舍却又义无反顾丢进大海,却依然无法见到曾经在赛场上像刘翔一样奔跑,跨越,肆意挥洒青春的汗水,自信健康的哥哥。

自从上周,和龙岩的三个老同学相聚,听说了林志月的事情,心情一直很沉重,好几次想提笔写些关于他的什么,却一直整理不出思绪,无从下笔。这个名字在阿希提起时,我一直想不起来,记得有次我问阿素和阿钗,我们都始终想不起来。他似乎被我们遗忘了,即使曾经在我们的班级一同学习生活一年,应该是一年,我很惭愧,我真的记不清了。他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只是觉得他很瘦小,也很安静,几乎不和我们主动说话。我原本还想主动跟他交流,但后来听说他有精神抑郁,休学一年才来我们班的。特别是听说他先前似乎还爱慕班上一个女生后,我就再也不敢多和他亲近,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吧,除了必须的工作交待,也主动远离他。如今想起这些,真的觉得太不起了,请他原谅我的自私无情与懦弱胆小。似乎如同他来的时候无声地不被人正视,毕业后也消失得无息,不被人重视。即使有时老同学相聚,想了解他的近况,我们都纷纷记不起他的名字。他真的太默默无闻了,即使一年的同窗生涯,他也一直游离在集体之外,我作为当时的班长,我做得失职,做得不好。听说,他的忧郁症是遗传的,母亲很早去世,他的两个哥哥也都是由于这样疾病先后自杀,而他依然没有摆脱这样的宿命,他毅然追随了兄长的选择。我不知道他是勇敢的,还是怯弱的,也许选择这样方式对待自己无比珍贵的生命的人,也是怯弱万分同时也勇敢无比。因为我想起前些时候刚刚跳楼自杀的陈琳,她的母亲在她葬礼上,曾问她:我亲爱的女儿,那么高,你不怕疼吗?在这里,希望志月同学,一路走好。今年国庆我们同学毕业十周年聚会,缺了你,真的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