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嫦娥奔月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嫦娥奔月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有效学习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目的是培养我们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并且使我们的谈话内容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在传统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目录进行机械的讲授。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被引进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们展示动态的图画、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视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的高效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苏教版)《北大荒的秋天》的时候,由于本课的阅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通过分析各个自然段的具体段意和具体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北大荒秋天之景的动态图画和黑龙江嫩江流域的基本地图,并且给学生播放北大荒的音乐,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感受北大荒的秋景。课堂氛围活跃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每个自然段的具体含义,并且体会具体的秋之意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北大荒的秋景之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促进语文阅读有效学习。

二、引进“微课”教学,促进学生理解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录制几分钟的短视频给学生播放,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抓住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改变了传统的教案设计的模式,直接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删去不必要的讲课内容,便于学生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苏教版)《花瓣飘香》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指导学生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重点分析关键句子和短语,体会小女孩真挚、淳朴的亲情,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一个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阐述,即“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当中,切实体会小女孩的话语中所包含的真挚和淳朴之情。”小视频的模式使学生对本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了一个宏观的了解之后,再带领学生具体分析每一自然段的大意,体会一些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特点,体会其思想感情,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引进“翻转课堂”,促进学生思考

“翻转课堂”就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传统的单调的“讲授”课为现在的“学生主动学习”课,进而转变课堂的讲授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进行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必须要协调三个内容,也就是合理的网络环境、自觉的学生和充足的时间。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嫦娥奔月》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熟悉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昆仑山、除害、贪婪、奸诈”等,理清文章的基本脉络,并在分段的基础上领略课文中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美好精神品质。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列出一系列的问题,即“同学们,你们知道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为什么要把八月十五定为团圆的日子呢?文章中的嫦娥是谁?她为何要奔月?”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尝试找出合适的答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顺利解决了这些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即“文章中的‘苦难’的含义是什么?后羿的人格魅力主要是什么?文章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引进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从而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理解。

参考文献:

嫦娥奔月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 教材 备课 上课 作业 辅导 科技

不断学习新课改的精神。物理学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新内容,中学物理以其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建立为“创造性而教”的信念,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重要任务。当前,课堂教学仍存在不少违背时代要求的种种误区。如“应试教育”、“注入式”、“标准化”的状况。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尤其是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实现学生学习目标的最关键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批评,新课改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参与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转变。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势在必行。然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更要靠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注重方法策略,讲究教学艺术,创设乐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下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精神。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把所要达到的目的始终贯穿到自己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中。

以“透”字吃通教材,把好备课关。“透”,就是吃透“两头”,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手中有方法。具体的做法是:一备教材,弄清编写意图,兼顾前后联系,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和学生一起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和热点问题,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二备学生,预测学生学情,制订分层要求,全方位科学系统地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情况;三备教法,精心设计教法学法,每节内容都有适合的教案和学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方式多样化,改变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四备实验,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方案,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问题、分析归纳实验观点、实验结论;五备作业,精心选择习题,把握练习层次,避免教师设下“漫漫题海”、“重重考山”,学生则忙于画勾打叉;六备手段,依托网络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每堂课后,对教学情况我都要进行认真的反思,哪个环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哪个环节由于什么原因,学生产生疑点,是教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或解决疑点等。

以“活”字随机应变,把好上课关。“活”,就是指:课堂气氛活、学生思维活、教学方法活、知识生成活。课堂上,我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以实验为基础、以启发式综合教学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注重“课题的引入、实验的探索,学生的参与、信息的反馈、知识的应用”课堂教学“五环节”。让课堂教学始终围绕“爱学、会学、乐学和学会”来展开。教学过程中从非智力因素和情感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通过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精”字突出重点,把好作业关。“精”,就是做到“三精”:作业选择精、作业批改精、作业讲评精。我平时坚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对于布置的作业,我总是进行比较,精心选编,基础题、中档题、较难题合理搭配,然后亲自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分层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全体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作业。作业交上来后我总是认真批改,做好记录,分析错误原因,进行针对性讲评。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信心,让学生爱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深化和细化所学知识。

以“实”字开展辅导,把好辅导关。“实”,就是辅导有实效。从平时的课堂反应、课后交流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抓住他们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做到按层次有针对地进行辅导。对于优秀学生,有很高的要求。启发他们勤于动脑,对问题不满足于知其一,从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思考,寻根究底;引导他们善于假设,运用假设的方法,引发思维,寻求问题的解决;指导他们理解、分析问题深透,自觉、独立地探究问题,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对于学困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热情鼓励。我特别尊重他们的人格,做到热心、细心、耐心和恒心,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帮他们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找回学习物理的自信,树立“我能学好物理” 的信念。对他们要求降低,让他们掌握好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技能技巧,学有所得。在课堂上给他们多一些思考、简答、演练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学的互动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成绩逐步得到提高。

用好教材,关注科技学物理,扩展学生知识面。教材内容常滞后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就和学生一起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和热点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扩展学生知识面。讲光年引入浩瀚宇宙,讲宇宙的起源,讲黑洞;讲诺贝尔物理学奖;学了色光讲天为什么会蓝、夕阳为什么会红、彩虹的成因;讲超导体的抗磁性和磁悬浮轨道;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讲到核能时,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讲我国的四大发明;讲“天宫1号”的发射、嫦娥奔月、辽宁舰”的下海……等热点问题,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教师的工作是美丽的,追求是幸福的,成长是快乐的,收获是喜悦的!责任在肩,快乐在心,教学工作中,我用辛勤的汗水、默默地耕耘,谱写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吴效锋 主编 3004年7月第6次印刷 沈阳出版社)

2.《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法》(崔秀梅 主编 2004年5月第一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嫦娥奔月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力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125-0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化教学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和依托校园网的网络教学被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独霸课堂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图文声像并茂,给教学开辟了新天地,注入新的活力,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多时段、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学习时空,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信息化教学在展示其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负面效应,只有努力探索信息化教学的内在规律,及时解决信息化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才能扬长避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 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所在

力学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目前的力学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难题:运用到大量的数学、物理学知识,公式繁多,推演复杂,对学生要求高;力学要为未来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需要突出力学问题的工程背景,但学生往往对实际的工程问题知之甚浅;随着科技的进步,力学学科也有了很大发展,教学信息量呈爆炸式拓展,但与此相反,力学课程的学时在日益减少。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信息化教学有着突出的优势。

1.1 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在力学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机构图、受力图、内力图,过去完全靠教师在课堂上手工描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有很多的公式推演也是费时费力,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有利于教师全力以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2 突出力学教学的工程背景

力学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工程背景,依靠现场考察实习虽然可以解决,但太过费时费力费钱;依靠教具、模型、挂图、幻灯,一方面制作麻烦、使用不便,另一方面动态效果也不够理想。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集视频、图片、动画、声效、文字为一体,使力学课程的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有趣,也大大增强学生根据工程实际抽象力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有效拓展教学时空

借助网络课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预习预备知识,锤炼重点内容,突破道道难关,还能根据个人兴趣学习力学前沿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张扬个性。

2 信息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对信息化教学的内涵要真正吃透

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在于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时空,改变传统上以教师和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立一种以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理念。网络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两种常见的呈现形式,一方面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不排斥传统的课堂教学,同时信息化教学模式也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它同时强调要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借助网络环境开辟教学的新战场,从而拓展教学的时空。

2.2 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要建设、管理、使用并重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有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就是教师借助网络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应用于教学即可,教师就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检索者和使用者,至于原始资源的开发建设那是别人的事情。实际上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从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是信息资源的加工者、建设者、传播者。由于教学工作评价的推动作用,各院校目前都比较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特别是网络课程建设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从教学检查中也反映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重建、轻管、不应用。许多单位在评价期间建成的网络课程,其应用信息都是在检查结束之日就戛然而止,在最近的几年内既没有更新课程内容,更没有实际应用记录。丰富网络资源,建设网络课程,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评比,应该在集中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并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使其产生实际的教学力。

2.3 开展信息化教学要避免重走灌输式教学的老路

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教师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课件,把自己定位为课件的解说员,把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变成以电脑为主导,表现为上课时按顺序播放课件,讲课变成演课,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进程,教与学失去主动和谐的气氛,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难以出现师生互动、互相感染的“”,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编剧”和“导演”,多媒体是诠释“导演”意图的“手段”,“导演”不能降格为“解说员”,是多媒体辅助教师,不是教师辅助多媒体。

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动摇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有些教师在用计算机呈现教学内容时信息量太大,节奏过快,不考虑学生的思维顺序和速度,“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师实现灌输式教学方法的一种手段,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媒体或教师代替学生得出结论的现象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别突出,没讲前因已出结果,剥夺了学生的智能挑战机会,使其丧失成就感,削弱进取心。

2.4 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努力提高课件的质量

有些课件的可靠性、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差,使用很不方便,故障频发;有些多媒体课件的媒体素材单一,满屏都是文字,且整屏播放,照屏宣讲。教师应该是一步一动,讲到哪儿出到哪儿,这样才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如果全屏内容一览无余,学生的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此外过早出现结论容易扼杀学生的思维,不利于能力培养。有的教师把课件的华丽程度看得比课件的实际功能和效果更重要,把课件装饰得很华丽,不该用动画的地方也用动画,不必加声音的地方也加声音,却不在实际功能和作用上下工夫。这样的课件过于注重形式,虽然看起来很热闹,但课堂使用时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常常被吸引到教学内容以外,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背离了课件制作与使用的初衷。还有一些课件的字体大小、颜色选择不当,前景和背景的搭配不合理,多媒体的视觉效果差,有的甚至根本就看不清。

3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力学创新能力的

方法与途径

工科力学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力学基础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之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工科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对工科力学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安排。

3.1 寓创新意识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关注知识产生的过程,要用科学家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勇于探索,不畏艰难,不怕失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来感染学生,要把科学家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为此,要收集创新教育的案例,将创新的思想、方法融入教案,进入课堂。例如,通过视频、图片、动画向学生展示嫦娥奔月、神舟飞天的壮举,感受胶州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宏伟,体验鸟巢、水立方的神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领学生分析这些最新科技成果中的力学原理,在力学理论上得到升华;结合力学计算等方面的一些知识进行解说,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力学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形成爱力学、学力学、用力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在课后可让学生针对某个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完成“资料检索问题分析创新(或改进)”等一系列科研过程,最终以力学小论文或实物的形式体现研究成果,使学生感到科研并不神秘,创新也不是很难,只要善于钻研,总会有所收获。

3.2 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彻底摒弃灌输式教学,全面推行启发式教学

要努力将课堂教学变成一种探究、讨论问题的场所,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例如,利用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般情况下,仅当学生具有发散思维能力时才有可能演变出创新思维的能力,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之一就是一题多解。在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力学题的解法,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快速呈现多套解题方案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各种解法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这样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充分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开拓其思路,强化其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能力,改变以往固化在思维中“标准答案”的概念,激发并培养其独创性、首创性、多样性等创新意识。

3.3 深化实验课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创新研究的基地,搭建创新研究的平台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筛选一些有力学特色的项目,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研究、创新的过程,培养创新情结;开放力学实验室,支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为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保障;完善虚拟实验室的功能,增强虚拟实验室模拟实验的真实性,使其成为真实实验的有效补充。

3.4 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让信息化教学资源产生实际教学力的教学新模式

安排学生借助网络在“工程力学虚拟实验室”完成部分实验;针对力学课程学时减少的现实,安排学生借助“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开设的力学网络课自学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筛选部分学术研究课题,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资料,自主研究,撰写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先进,教学时空进一步拓展,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这样才能抓住信息化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协权,王建江.关于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