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利亚的木匣

科利亚的木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利亚的木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利亚的木匣范文第1篇

一、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大意。

二、教学重点

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同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四、教学疑点

1.课文写柯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联系?

2.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后面又要写“科利亚只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子”?

五、教具科利亚坦东西和挖东西时量步子的示意图。

六、教学方法导读法。

七、课时安排三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科利亚的木匣》。(板书课题)

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出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3.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写出了一件什么事?

写出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倍”、数数(sh(sh))、德(进行字形分析)

3.简介卫国战争。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标明自然段,朗读课文。

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

(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

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到喀山去了。”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是下文,科利亚一下子找不到木匣的原因,应划到第二段里。)

5.分段归纳。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到离门口十步远的地方。

第二段:(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

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

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

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分节读课文第一段。全班思考:

(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

(2)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思考: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

(科利亚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盖上土,用脚踩了踩,还在下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妈妈从家门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

(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

(一是说明科利亚为了免得让敌人发现,所以埋木匣非常仔细、认真。二是为后面科利亚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时,排除被敌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3.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课文写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联系?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又要写出“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木匣子”?)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亚埋木匣时是几岁?五岁。因为年龄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

科利亚的木匣范文第2篇

一、创设感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它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功能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适时、适度地给学生提供直观刺激,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地获得知识。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小兴安岭的四季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春天的小兴安岭冰雪融化,溪水淙淙地流过树林,小鹿俯下身子喝水,湖水中倒映出小鹿的影子。这些充满生机的画面如果不借助多媒体,学生就不会那么形象的看到积雪一点一点地化成水的过程,雪水又汇成小溪,小鹿在溪边饮水的情形也就不可能那么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了。冬天里的棕熊舔着自己肥厚的脚掌,小松树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等等生动活泼的画面通过多媒体一一映现在同学们眼前。同学们在观看这些时兴趣盎然,很愿意进一步了解小兴安岭。

二、明确主旨,突破教学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也会遇到一些需要演示才能使学生更加理解的内容。这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我讲《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时,有一段写科利亚四年后回到家乡挖自己当初埋下的木匣。当时,科利亚还小他从家门口走了十步埋下木匣,四年后他又从家门口走了十步却没有找到自己的木匣。为了让同学们明白这里的道理,我就做了一个动画演示图。科利亚四年前走十步,画一条线段图。四年后,他长大了,步子变成了过去的一倍,再走十步,又画了一条线段图,把两个图进行比较。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明白科利亚走十步为什么找不到他的木匣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利亚的步子变大了,现在只需要走五步就能找到他埋在地下的木匣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不易向学生说清楚的很快就讲明白了

三、以情激情,培养情感素质

语文教学是门综合的学科教学,不仅涉及到语言文字的内容,同时还兼有培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体会思想感情等任务。教材中有的课文感情浓郁、意境幽远,字里行间蕴涵着浓厚的情感。学习这类课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以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

如《再见了 亲人》,课文展现了朝鲜人民在火车站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以情动人,情牵人心。尤其课文最后一部分,把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真挚的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指导学生朗读前,我先有感情地进行了语言描绘:多么可敬的大嫂啊,还有那慈母般的大娘,纯真可爱的小金花,在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战斗中,她们都付出了血的代价,她们是多么伟大的女性啊!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洒下了朝鲜人民的鲜血,还洒下了志愿军战士的鲜血。八年了,她们与志愿军朝夕相处,亲如母子,情同手足。可是分别的时刻到了,面对朝鲜的亲人,志愿军怎么忍心与她们离别呢?精彩的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播放生动的画面,再配上汽笛声和火车启动的录音,顿时,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激起了感情上的共鸣。接着再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起来绘声绘色,极富感染力。这样,学生听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和着凄凉伤感的离别音乐,读着充满激情的语句,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在车站上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场面,感受到中朝两国人民亲密无间的伟大友谊。此时,学生的感情自然而然地随着中朝人民的感情一起奔腾,从而激发了学生珍惜中朝人民友谊的情感。此刻,读者与作者以及文中人物的情感已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境地。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想象

小语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空间有较大的距离。多媒体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融的特点把学生带到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中去,以引起学生丰富的想像,感受教材所描写的客观世界,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时空距离。

科利亚的木匣范文第3篇

关键词:提问艺术;质疑习惯;启发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现今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而合作、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一、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用得最多却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果教师提的问题有启发性,那么学生就乐于思考,乐于回答,对其学习新的知识就会产生一种促进作用,课堂上也就不至于“死水一潭”;反之,如果教师提的问题空洞生瘪,或是哗众取宠,让学生作简单的“问答游戏”,表面上看起来课堂上举手的人很多,搞得轰轰烈烈,其实是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一味的去文字上找答案,根本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智力。

巧妙的课堂提问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愉快的走进文本,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寻求知识奥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文章关键,提高学生能力。要使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把握最佳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的时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应选在知识的重难点关键处。从教学进程来说,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要及时提问,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回课堂上来。

二、质疑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

对待学生的质疑,只要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能回答的,还是不能回答的,都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释疑。根据学生问题的不同类型,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

1. 在反复朗读中释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学生提出的似是而非、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讨论辨析和自行求解。比如:教学《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科利亚怎么会找不到木匣呢?木匣是被敌人抢走了吗?”的疑问,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则可以让学生自己认真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以后,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特别是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人物的思想,让学生读出语气、从中体会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词句讲科利亚找木匣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最终怎样找到木匣的过程。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自我释疑。

2. 在同类比较中释疑。

有些问题不能孤立、片面地理解,必须借鉴相类似的阅读材料,在相互印证、补充中求得全面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积累?运用5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习怎么样才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刚学完的《长城砖》,学习那篇文章怎么分析主要内容,然后再让学生仔细阅读如《捞铁牛》、《陶罐和铁罐》、《科利亚的木匣》等几篇文章,经过认真研读再加上原来学习课文时学会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如下结论:先通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得出各部分结论――最后串连起来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

3. 在启发引导中释疑。

有些问题,涉及到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词句理解,如果我们能启发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释疑,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教学《小狮子艾尔沙》这一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说小狮子艾尔沙回来了,我又高兴又难过?”然后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经验来释疑。联系课文,小狮子回来了,好朋友又可以在一起了,“我”当然高兴;但又为小狮子艾尔沙不能适应自然环境――“我”所以又感到难过。这样,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释疑,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路。

三、提问与质疑的关系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自己释疑,能有效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提问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

科利亚的木匣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爱读 多读 会读

“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作出的精当评价。的确如此,不管语文教学朝哪个方向发展,也不管有多少流派、有多少主张,万变不离其宗的永远都是“读”。如果语文教学离开“读”这个根本,任何一种形式上的完美都是不真实的。“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更是起点和基础。好的语文教学,就是老老实实地引导、指导学生读文本,用心、用情地和文本对话,还语言文字以本真,还文本以本情。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关键在于“读”,即引导学生爱上阅读,使学生多读、会读。

一、爱读

学生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爱读、多读、会读,还要让学生爱读,使学生多读、会读。

1.激发兴趣

“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固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和技能,但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可能使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斯卡特金)。可见利用情感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动机,使他们乐于读书是有重要意义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学生有了兴趣,便能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采用自己范读、引读、配乐朗读、竞赛读的方式吸引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读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读的欲望,久而久之,爱上朗读。

2.增强自信

有了兴趣还不够,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朗读水平,即使是一丁点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如可鼓励学生――谁读得好就可以给谁配乐朗读。还可以设计不同的朗读星,让学生通过朗读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获得不同的朗读星,期末进行总结评奖,颁发各自获得的朗读星。这样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在阅读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探索、主动阅读,不知不觉地养成爱读的习惯,同时不断提高朗读水平,一举两得。

二、多读

学生爱上朗读后就想多读。书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更不是问懂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让学生多读是理解课文内容、学好语文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必要措施。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师必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开启小学生的心扉,引导小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从而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以往教学,我唯恐课文分析不完,影响进度,总是舍不得留时间让学生多读,结果可想而知。经过听名师课堂,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反思、总结,我发现:多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如今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研读,学生在读中思考,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积极性,结果教学事半功倍。通过读,首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的问题通过读便能理解,无须老师讲解。如教学《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时,我提问学生:科利亚他们一家回到家乡后,为什么妈妈很快就找到木匣,而科利亚量了十步却没找到木匣?学生经过诵读课文就理解了:原来当初埋木匣时,科利亚只有五岁,那时的步子小,量了十步,他现在的步子大了,应该量五步。有的内容通过反复读、分角色读也能理解。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时,学生问:“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这里为什么用‘烧’,而不用‘红’?”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马上做出回答,而是让学生反复读,然后指名读,再让学生自己读。通过反复读,学生领会到用“烧”字不用“红”字的原因:(1)句子中已用了“红通通”一词,再用‘红’字就重复了;(2)课题是《火烧云》,用“烧”字起着点作用;(3)用“烧”字又能与“着了火”相照应;(4)“红”表示色彩,是静态的,而“烧”表示动作,又含有“红”的色调,给人一种动感。

其次,多读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新大纲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总之,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形式,训练学生的眼看、口诵、心悟等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多读的良好习惯。

三、会读

学生多读后慢慢就会读了。学生会读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千世界,书山书海,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一一讲解分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阅读的指导者,既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动机,使他们乐于读书,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寻求书山书海中的知识宝藏。然而,学生会读的能力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也许会读得通顺、连贯,但是否真正会读、读懂呢?能否披文入境、入境悟神呢?能否自己动手写内容要点、动手做圈画批注呢?在教学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指点、督促缺乏主动性的学生,让他们不要坐等现成结论。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逐渐掌握会读书的好方法。这样识字、解词、析句、分段、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都可放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完成。因为朗读是理解的最好方法,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学生可以在反复阅读实践中积累读书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学会阅读。例如教学《清澈的湖水》一课,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书,学生很容易就弄懂原来小洁快步上岸,四处张望,目的是找垃圾桶。这样不仅达到教学目的,还进行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总之,让学生爱读,使学生多读、会读对贯彻新大纲精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形象思维、提高作文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在教学当中我们应更重视研究“读”的方式、方法,找出更多、更好的“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语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科利亚的木匣范文第5篇

一、追寻水到渠成的有氧阅读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富有韵律,持续时间长。短促、激烈、大运动量的健身,只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同样,我们课堂阅读也应有这样的要求,任何想一曝十寒、随心所欲、快慢不均的课堂,都属于对学生健康成长严重不利的“无氧”运动。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说:“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源于学生、教师与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沐浴,它牵引着人们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回到原本的精神家园,去体悟作者内心深处的人性的光辉。这样的情感应源于自发,出乎自然,本性朴实。”是的,唯有对知识安排合理、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会轻松运动,健康快乐学习每一天。

因此,我们的阅读课堂要亲切自然,水到渠成而又情动而辞发。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薛法根校长对这一环节的处理颇值得我们回味:他先让学生简要地介绍文中的人物,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作者对他们的态度;然后再串联起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他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概括主要内容了、概括的方法是怎样怎样,但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丝毫没有被感悟的胁迫,就如有效的有氧运动一样,有坡度、耐心和恒心。听这样的课是一种快乐有氧运动般的享受——朴实、自然、生动的课堂氛围,真正赋予学生充足的氧分,让他们自由展开思维运动的双翼,和谐共振。

二、追寻愤悱状态的有氧阅读

有氧运动追求的是自然提升、自我突破。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助力或者居高临下的指导,都不能代替运动个体。同样,有情感温度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文字,也不是靠教师的“告诉”就能理解和运用的。“有氧”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调动孩子的直觉、想象、灵感去体悟文本的形象、情感、神韵。在学生没有进入思维运动的愤悱状态时,我们不妨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推进,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爱之链》这篇课文构建了一个回旋如链的回报主线,这条线索理出来并不难,但是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出小说在结构上“人物不知道,读者全知道”的特点,从而体会到文本的写作技巧,这很不容易。如果我们能够像有氧运动那样,降低思维的难度,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那么,他们一定能读到老妇人不知道乔伊失业后快急疯了的心情,乔伊不知道老妇人将这份爱洒给了他妻子,妻子不知道老妇人受到自己丈夫的帮助心怀感激等。这些藏在文字里的东西,一旦被学生自己发现、理解,远比那种从头读到尾的低水平重复运动有效得多。

三、追寻富有个性的有氧阅读

有氧运动的执行者是运动者本人,所以有氧运动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不管哪一种方式,它都能达到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功效。同样,有氧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尊重每个阅读个体的阅读方式,珍视每个阅读个体独特的感悟、体验。我们阅读教学不可能是按教师课前费尽心思写出来的“剧本”的先后顺序进行。在“还学于生”的课堂里,我们需要的是顺学而为,让生成更多、更有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在课堂里,我喜欢鼓励学生质疑,这样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远比教师一个人课前想当然、课上全面开花、平均用力好得多。当然,有时候学生会提出意想不到的、甚至与本课教学无关的问题,这种无关的“有氧运动”,要不要进行下去呢?我想,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了。周一贯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学生在研读《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时,有人提出:“怎么科利亚老跟妈妈在一起,从五岁时的埋木匣到十岁时的挖木匣,他没有爸爸吗?他爸爸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显然偏离了课文的教学重点。一开始,老师也为他的“想入非非”而有点不高兴,可略一沉思,他顺水推舟:“既然提出来了,我们就来研究吧!”于是,有学生发现:“……哦,我知道了,打仗去了!打仗去了!”其兴奋和自豪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学生很快有了新的发现——“苏联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段奋勇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这著名的卫国战争。”这额外生成的“苏联人民很勇敢”这一资源可谓是宝贵之极。

科利亚的木匣范文第6篇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譬如,《我们的课余生活》《秋天的快乐》《我的发现》等,都是富有童趣、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教师不妨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

从课文对话入手。课文中常有不少对话段落出现,教材选取的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学生在模拟对话的过程中,能受到典范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也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如《陶罐和铁罐》一课中对话较多——“你敢碰我吗?陶罐子!”“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等等,这都是生活化的语言,学生分角色朗读的过程就是与人对话的过程。

从补白课文内容入手。许多课文有很大的开放度,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拓展,会生发出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如《科利亚的木匣》的结尾处——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笔者抓住这个话题契机,问道:“我们周围有什么变化呢?”话题一抛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有的说:“学校建了一栋新教学楼。”有的说:“我家的小狗快生宝宝了。”

二、体验生活,丰富口语交际的信息源

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有意识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对话,丰富他们的交际语言;或适当地布置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比如,笔者在布置以“秋天的快乐”为主题的交际作业时,先让学生了解农忙时农民丰收的快乐,鼓励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干农活,与伙伴们玩耍。课堂上,再根据实践活动将本班学生分为“丰收的喜悦”和“童年的乐趣”两大阵营进行展示。一堂口语交际课,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捕捉灵光,满足学生的倾诉欲。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即兴的口语交际训练能够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增强交际的灵感。比如一次偶然的事件,一个突发的场面,一项令人惊喜的成果,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倾诉欲和沟通冲动。教师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三、学会倾听,尊重口语交际的表达源

指导学生学会倾听,也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学生不能认真倾听的原因主要是对话题不感兴趣,或者表现欲太强,只注重自己的表现,无心理会其他同学的发言。

科利亚的木匣范文第7篇

【关键词】情景 悬念 发现 见解 想象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112-01

笔者在十五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设计课堂提问,进而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以达到从小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1 带入情景提问

语文课十分强调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因此,创设情景,感染学生,使学生从“局外人”进入“局内人”。设计一些让学生置身于事件中的提问。譬如笔者在教学《爬天都峰》一文时,首先用简笔画将山势险峻、爬坡陡直、高耸入云的“天都峰”勾勒在黑板上,展现在同学们面前。顿时,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天都峰”脚下,只等老师一声令下,便开始向“天都峰”顶峰挺进了。然后,导语激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天都峰”的“高、陡、险”的特点。笔者的提问是这样设置的:课文中那位自发苍苍的老爷爷有勇气爬这座山吗?假如你就是文中的那位小朋友,你有没有勇气爬上天都峰啊?这样创设情景后提问,打破了学生头脑中的平静状态,促使学生进入角色,身临其境、积极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习积极性也异常高涨。

2 设置悬念提问

在古典小说中,常用悬念的语句来吸引读者,“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针对其年龄特征,恰如其分的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引发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教学《奇怪的大石头》一文,笔者用这样的提问来设置悬念:你们知道我们身边的这些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吗?为什么课文的题目“大石头”前面要加上“奇怪”二字呢?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吧?!这样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渴求了解石头的来历,于是学习课文的欲望就油然而生。此时此刻,唤起了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动机。

3 发现问题提问

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学习和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出现疑惑、发现问题时,他们的思维也就活跃了。因而,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先读,先思,等学生感到问题难以解决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读中带悟,解决问题。例如:笔者教学《孔子拜师》一文时,先了解同学们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接着开始引导,提出问题: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为什么他还要离开家乡,到相距千里的洛阳去拜老子为师呢?经过笔者的启发、引导而提出的问题,学生马上议论纷纷,相互讨论。笔者最后又进一步启发开导:孔子为什么说学习是没有止尽的?这样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此时,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找到了问题的正确答案。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样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

4 发表独特见解提问

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入手的。教师可以根据疑点,大胆的提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就会兴致勃勃地去钻研和探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笔者教学《科利亚的木匣》一文时,针对科利亚说的一段话:“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笔者鼓励、启发同学们积极思考,然后问道:你们对科利亚说的这一段话是怎样理解的?对这一观点你有什么看法?你发现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吗?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这些变化呢?于是,学生力求依靠自己的智慧去发现真理,孩子们争相表达,懂得了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哲理。由此看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求异,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 启发想象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对思维能力的训练,问题的提出比接受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利于发展形象思维的能力,保证思维的流畅性。教师要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例如:笔者教学《开天地》一文时,启发、引导同学们思考想象。随后提问:真了不起,他用自己的一切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宇宙,谁能想象出他创造美丽的宇宙是如何在创造的吗?谁能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描绘宇宙的美丽景象?谁又能把这美丽的宇宙用彩笔给我们画出来,让我们欣赏欣赏啊?这样启迪、诱导,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时在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同学们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让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得到正确的发展,从而达到了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科利亚的木匣范文第8篇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自主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54-01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探究式地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成为教学中主要的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探究

儿童好奇、好问,具有探究的天性。这种宝贵的天性,只有通过教师恰当的引导,才能使之转化为对数学探究的热爱和兴趣。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从而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例如,教学“克的认识”时,一上课教师就让学生随意据自己的学习用品,掂后谈感受,从而揭示物体是有重量的,而且有的物体重一些,有的物体轻一些。然后教师拿出大小两个包袱,让学生猜,哪个重,哪个轻,学生凭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测,结果判断失误,发现大的包袱反而轻,小的包袱反而重,进而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何大的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怎样才能准确知道物体的重量?”这一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了探究情境,激起了探究热情,为认识“克”的探索活动进行引航开道。

二、提供机会,让学生可以探究

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发现和探究知识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选探究材料,尽量给同学们多一次探究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课本上有一题,把下面的加法界式6+6+6+6改成乘法等式。学生很快改写为6×4。教材的任务已顺利完成,然而教师又在等式后添了一笔,便算式成为“6+6+6+6+4”,让学生改写成有乘法的算式。学生起先反映不过来,后来一位机灵的学生根据上一题的结论,试探地得出6×4+4,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接着鼓励学生:这道题还有更简捷巧妙的写法,看谁最聪明!顿时,学生投入紧张而热烈的研讨中,结果,有的同学列出:6×5-2,还有的同学对信息进行整体改组,把原来的“4”分成4个1分别加到每一个6中,列出了7×4。大家不由为他们的精彩回答而鼓掌喝彩!就这样,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一次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多体验到一次创新的快乐。

三、指导方法,让学生善于探究

学生的探究能力并非自发而生的,他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教师教学时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和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与策略。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再通过猜想、验证、推理,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长就是转化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经历这一个完整的推导过程,学生可以感受到问题的探究一般要经过仔细的观察、合理的想象、提出假设、验证结论这些步骤。这就是一个有序的探究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可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如探究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面积公式时)便会有触类旁通的顿悟。

四、拓展空间,让学生全面探究

数学是开放的,容易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既要加强本学科前后内容的纵向联系,探究其内在规律,让学生少走弯路,又要拓宽空间,将所学知识向课外拓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生活服务。如教完“百分数应用题”后,教师可带领学生研究生活中“打折”这一常见的优惠措施与百分数的关系;教完“三步计算的式题”后,教师可结合春游,让学生商讨如何选择合适的乘车方式(出租车、旅游专线、公交车、包车),使此次旅途交通消费压到最低线;再如,教完“简单的统计”后,可让学生先猜测哪个年龄的人爱吃麦当劳,然后让学生对麦当劳的顾客年龄层次结构进行调查,用数据分析的思维方法观察生活、说明现象,证明自己的观点。